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宜昌城市总体规划获批 城区人口2030年达300万
宜昌城市总体规划获批城区人口2030年达300万2013年03月03日05:39荆楚网-湖北日报唐宜贵我要评论(4)字号:T|T城市职能:●世界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国际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及休闲旅游目的地●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交通及流通中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湖北省重要的金融、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015年 200万人2020年 226万人2030年 302万人生产总值:2015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0亿元中心城区建设用地:2015年 200平方公里2030年 302平方公里城市组团:西陵组团、伍家岗组团、点军组团、小溪塔组团、猇亭组团、白洋组团、坝区组团龙泉组团、鸦鹊岭组团、安福寺组团、顾家店组团、红花套组团、高坝洲组团解读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未来宜昌将再建5座跨江大桥 3条轨道交通线路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市级行政中心建在伍家岗解读20年后宜昌:形成1个特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增七家医院市民就医更方便规划45处福利设施宜昌新增四处市级文体设施五处区级文化中心湖北日报讯(记者唐宜贵、通讯员淡争燕、蔡钧庭)昨日获悉,《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获得省政府批准。
到2030年,该市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30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 300平方公里以内。
获批的该市城市总规称,宜昌中心城区将形成“沿江带状多组团”空间结构。
主要沿长江城镇聚合带布局,以柏临河、桥边河、黄柏河、清江、玛瑙河为垂江发展轴线,实现城市组团的纵深拓展。
组团共有13个,分别是西陵、伍家岗、点军、小溪塔、猇亭、白洋、坝区、龙泉、鸦鹊岭、安福寺、顾家店、红花套、高坝洲组团等。
宜昌市规划局局长夏文翰说,宜昌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以法律形式固定的宜昌城市总规,通过13个组团构成一座全省独一无二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极具个性色彩,全国少见。
他说,宜昌组团式城市,组团与组团间是通过生态廊道分割、用快速交通系统连通的城市格局。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概况一、规划编制背景与技术路线(一)规划编制背景宜昌市历史上编制过多次城市总体规划,最近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92-2010年)199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批实施,对宜昌市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宜昌市自身发展以及在区域中的地位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通过对1992版总体规划的修编,从规划政策方面对未来发展作出整体把握。
湖北省建设厅于2004年批准宜昌市对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对于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背景因素有如下方面:第一,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明确了今后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因此规划要立足宜昌实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二,十六大之后,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发展原则。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中多方面利益,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主要目标。
第三,近年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崛起的规划和措施”等相关战略。
“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要依靠中央政府的推动,二是要依靠中部地区的自我努力。
在“中部崛起”的大目标之下,具有发展优势的城市和地区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
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有机会通过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宜昌是中部地区独具特色,较有发展活力的城市,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和较好的发展条件,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在国家梯度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提出的有关土地和城市规划的政策。
主要包括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规划编制和审批,加强资源、环境和生态要素的研究与保护,建设节约型城市。
(完整word版)宜昌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宜昌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 规划概况宜昌港总体规划的范围为宜昌市所辖长江岸线和主要的支流航道岸线。
宜昌港长江干流岸线航道总里程232公里,含长江左、右两岸岸线,岸线总长度434公里(干流主江岸线)。
其中:左岸起于牛口(巴东界),止于鸭子口(荆州界),岸线全长254公里;右岸起于老黄岩(巴东界),止于车阳河(荆州界),全长180公里。
此外,长江右岸百里洲岸线长度34公里也纳入本次规划范围.除长江干流航道,纳入本次规划的长江支流航道包括:香溪河、清江、黄柏河、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吒溪河等。
宜昌港的性质:宜昌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服务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要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渝东鄂西地区对外物资交换的重要贸易口岸以及适应三峡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枢纽性节点.未来宜昌港将通过加快“三城六区一中心”建设,推进港口新城发展,完善翻坝运输体系,全面实现宜昌港转型升级,打造长江三峡航运物流中心.宜昌港的功能:根据宜昌港的性质和发展定位,结合腹地经济形态和发展特点,港口的功能定位为以“翻坝转运”、“工业输出”、“西部出海”、“三峡旅游”四大功能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性枢纽港口。
宜昌港的发展规模:预测宜昌港2025和2035年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6900万吨、25600万吨,预测到2025年集装箱的吞吐量为100万TEU左右,2035年的集装箱的吞吐量约为200万TEU左右.2025和2035年客运吞吐量将达到700万人次和1400万人次,2015 ~2025年和2025~2035 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和8%。
从宜昌港的总体性质与功能出发,根据宜港岸线资源分布、城市空间发展布局、沿江产业特点等因素,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本次规划修订与上一轮规划在港区功能上的差异,本次规划沿用了上一轮的港区划分和命名,将宜昌港划分为:主城港区、秭归港区、兴山港区、宜都港区、枝江港区和长阳港区.根据港口功能特点和行政区划要求,将6个港区进一步划分为33个作业区(作业区的划分与上一轮规划相比,进行了适当调整,详见表5-1)。
宜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年)
宜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年)(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第四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第五章中心城区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第一节公园绿地规划 .............................................................................................................................................................................................................................................................................................................................................................第二节生产绿地规划 .............................................................................................................................................................................................................................................................................................................................................................第三节防护绿地规划 .............................................................................................................................................................................................................................................................................................................................................................第四节附属绿地规划 .............................................................................................................................................................................................................................................................................................................................................................第五节其他绿地规划 ............................................................................................................................................................................................................................................................................................................................................................. 第六章城市绿地特色景观规划...................................................................................................................................................................................................................................................................................................................................................第一节城市特色塑造 .............................................................................................................................................................................................................................................................................................................................................................第二节特色公园塑造与旅游资源整合..................................................................................................................................................................................................................................................................................................................................第三节山体保护与利用..........................................................................................................................................................................................................................................................................................................................................................第四节水体保护与利用..........................................................................................................................................................................................................................................................................................................................................................第五节绿色廊道建设 .............................................................................................................................................................................................................................................................................................................................................................第六节道路绿化规划 ............................................................................................................................................................................................................................................................................................................................................................. 第七章树种规划...........................................................................................................................................................................................................................................................................................................................................................................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第二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第九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第十章防灾公园绿地规划........................................................................................................................................................................................................................................................................................................................................................... 第十一章分期建设规划............................................................................................................................................................................................................................................................................................................................................................... 第十二章保障措施与实施建议................................................................................................................................................................................................................................................................................................................................................... 第十三章附则............................................................................................................................................................................................................................................................................................................................................................................... 附录:主要相关各表....................................................................................................................................................................................................................................................................................................................................................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保护和改善宜昌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助推宜昌市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市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行动(2022~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行动(2022~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3.16•【字号】宜府办发〔2022〕26号•【施行日期】2022.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行动(2022~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22〕2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宜昌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行动(2022~2025年)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3月16日宜昌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行动(2022~2025年)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1〕19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公园城市”理念,以党建引领筑基、共同缔造聚力、治管并举固本为主线,按照打造完整社区、推动城市运营、夯实基层治理的要求,遵循基础类应改尽改、完善类能改则改、提升类积极推进的原则,以优化环境、完善功能、营造场景为重点,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二)基本原则。
1.注重连片改造。
坚持留、改、拆、建、控并举,合理拓展改造实施单元,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统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周边高度关联的城市更新、租赁住房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项目。
2.注重历史传承。
注重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和地域特征,保护传统街巷肌理、风貌建筑和古树名木,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展现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城市总规层面城市设计导控要素识别及导控方法——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为
1132018年第3期第34卷城市总规层面城市设计导控要素识别及导控方法—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为例□ 董 博[摘 要]城市设计在城市总规层面,目前还基本停留在以结构性表达为主的方式上,并未涉及到城市设计上需要控制和引导的要素,这会造成在上层规划层面上的导控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指导下位规划的落实。
文章在分析城市设计导控特点与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城市风貌特色,从总规层面探讨对未来城市建设起到关键作用的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及其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控制方法,并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为例,通过建立导控要素库,实施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理,探寻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要素的管理方法,以期更好地完善城市总规层面上的城市设计工作内容。
[关键词]城市设计;导控要素;城市设计管理;宜昌[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3-0113-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董博.城市总规层面城市设计导控要素识别及导控方法—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为例[J].规划师,2018(3):113-118.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Control Elements Of Urban Design In Urban Master Plan: Yichang Urban Master Plan(2011-2030) Case/Dong Bo[Abstract] In urban master plan, urban design was expressed with a structural model without dealing with control elemants. It is leading to the lost control of top plans and the weak guidance of bottom plans. By analyzing the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and elements of urban desig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cen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design control elements which play the key role in urban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in urban master plan. Moreover, the paper takes Yichang Urban Master Plan(2011-2013) as an example, explores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urban design with control elements library and detailed management, improves the urban design in urban master plan.[Key words] Urban design, Control elements, Urban design and management, Yichang[作者简介]1背景2016年9月1日,住建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全国城乡规划改革工作座谈会。
宜昌市全域规划概要
目录1编制背景 (1)2规划范围与层次 (1)3 发展目标 (2)3.1总体发展目标 (2)3.2 阶段划分 (2)3.3国民经济发展目标 (2)3.4社会发展目标 (3)3.5生态环境发展目标 (3)4统筹路径 (3)5战略思路 (4)6规模预测(资源环境承载力) (5)7市域空间规划 (5)7.1空间结构 (5)7.2城乡体系规划 (7)7.3交通一体化规划 (8)7.4产业空间结构 (9)8重点协调区规划 (10)8.1生态空间管制 (10)8.2建设空间分区 (11)8.3土地利用规划 (13)8.4大宜昌都市区规划 (14)8.5沿河廊道协调规划 (18)8.5.1香溪河廊道协调规划 (19)8.5.2沮漳河廊道协调规划 (22)8.5.3清江廊道协调规划 (27)8.5.4渔洋河廊道协调规划 (31)1编制背景在“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下,宜昌市委市政府在编制完成《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后,进一步提出了《宜昌市全域规划》的编制要求。
通过全域发展,实现宜昌在中部地区实践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城乡统筹,提升宜昌在区域中的综合实力实践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项目编制在“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指引下,围绕“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两个关键词展开。
2规划范围与层次本规划分为市域和重点协调区2个层次。
宜昌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夷陵区、点军区5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3市,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5县,总面积约21230平方公里。
以六普数据为基础,2010年宜昌市域常住人口4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98.5万人,市域城镇化率为53.6%。
本次规划依据发展条件分析和生态敏感度分析,参考《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划定重点协调区范围作为城乡统筹的工作重点,包括宜昌市规划区和香溪河、沮漳河、渔洋河、清江4条沿河发展的主要廊道,总面积约7299平方公里。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概况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概况一、规划编制背景与技术路线(一)规划编制背景宜昌市历史上编制过多次城市总体规划,最近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92-2010年)199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批实施,对宜昌市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宜昌市自身发展以及在区域中的地位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通过对1992版总体规划的修编,从规划政策方面对未来发展作出整体把握。
湖北省建设厅于2004年批准宜昌市对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对于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背景因素有如下方面:第一,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明确了今后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因此规划要立足宜昌实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二,十六大之后,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发展原则。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中多方面利益,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主要目标。
第三,近年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崛起的规划和措施”等相关战略。
“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要依靠中央政府的推动,二是要依靠中部地区的自我努力。
在“中部崛起”的大目标之下,具有发展优势的城市和地区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
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有机会通过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宜昌是中部地区独具特色,较有发展活力的城市,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和较好的发展条件,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在国家梯度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提出的有关土地和城市规划的政策。
主要包括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规划编制和审批,加强资源、环境和生态要素的研究与保护,建设节约型城市。
2020年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作者:***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时间:2020.12.13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纲要文本规划组织单位:宜昌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10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乡统筹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一节发展目标与策略 (2)第二节城镇化战略与城镇人口规模 (3)第三节市域资源与环境保护 (4)第四节市域城镇结构与经济区划 (5)第五节市域公共服务设施 (8)第六节市域综合交通 (9)第七节市域旅游 (11)第八节市域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市域电力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规模 (12)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2)第二节发展规模 (12)第四章规划区规划 (14)第五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17)第一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 (17)第二节居住用地布局 (18)第三节生产性用地布局 (18)第六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1)第一节路网结构 (21)第二节公共交通 (23)第三节公共停车场 (25)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26)第八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30)第一节绿地系统 (30)第二节景观系统 (31)第九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1.26•【字号】宜府办发〔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府办发〔2022〕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对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扎实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加快建设“国际范、山水韵、三峡情”的滨江公园城市,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整体推进和分类分级实施相结合,以城市体检为基础,以更新片区为单位,按照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方式,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危险房屋消险治理、老旧工业区转型升级、城中村存量改造、传统商圈提档升级、老旧街区改造提升、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实现房屋使用、市政设施、公建配套等全面完善,产业结构、环境品质、文化传承等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充分调动公众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推进城市更新,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2.规划引领,产城融合。
将城市更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产业为保障,提升城市机能活力,推进产城融合,促进职住平衡。
3.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推进城市更新的作用,坚持高水平策划、市场化招商、专业化设计、企业化运营。
坚持“当期平衡、动态平衡、综合平衡”理念,建立健全更新收益共享机制,引导、激励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参与改造。
宜昌未来城市规划
宜昌城市规划修编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规划引领科学发展奋力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近年来,宜昌市规划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不断创新城市规划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宜昌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日益改善,沿江双中心组团式格局基本形成。
在城乡规划的指导下,2011年宜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122平方公里,比2004年增加了约53.88平方公里,现状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28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52.03万人,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均有较大飞跃。
2011年宜昌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140.69亿元,经济总量实现7年翻两番,位居全省第二位、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三位、长江沿线同类城市第四位。
当前,宜昌正面临由大城市向现代化特大城市跨越的重大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宜昌适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为未来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建设勾画了一个新的宏伟蓝图。
宜昌的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2012年3月,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调研宜昌城市建设时,要求未来宜昌要建设成为300万人口、3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6月,原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在听取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情况后要求,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放在自身发展和中部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考虑,不仅要满足未来宜昌本市居民的需求,还必须满足宜昌作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需求。
7月25日,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专题听取宜昌市总体规划修编情况汇报,强调规划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按照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要求,做到高起点、高规划、高水平。
8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要求宜昌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
宜昌市中心城市实施方案
宜昌市中心城市实施方案
宜昌市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城市,其中心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宜昌市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包括但不限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休闲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我们将加大对中心城市的环境整治力度。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我们将加强对城市绿化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打造宜昌市的城市形象。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对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我们将加大对中心城市的商业街区和商业中心的建设和规划,提升城市的商业氛围和消费环境。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旅游推广。
通过加强文
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举办,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将加大对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打造宜
昌市的旅游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综上所述,宜昌市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将全面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宜昌市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
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宜
昌市中心城市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解读
《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解读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交界处,头顶着“我国重要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长江流域中游水环境安全重要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等标签。
未来10至20年,是宜昌市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加剧的时期。
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刻不容缓!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开展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试点。
2012年9月19日,宜昌被列为首批12个试点城市之一。
面对机遇,宜昌拿出了《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并率先通过专家论证、由市人大审议通过。
《规划》按照“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生态理念、维护生态安全、加强制度建设,打造天蓝、水清、山绿、城美的幸福新宜昌,促进宜昌绿色发展跨越式发展。
四大目标振奋人心2015年1月,宜昌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规划》议案,并颁布实施。
《规划》要求,在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进程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宜昌市建设成为生态安全格局稳固、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环境质量优良、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的宜居、宜业、宜旅的新型城市。
“生态安全格局稳固”、“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环境质量优良”、“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四大目标,指向明确,振奋人心。
三条“红线” 决定生死绿色决定生死。
依据宜昌市生态环境格局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现状,《规划》划定了三条“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区10358.5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8.83%),主要为法定的生态保护区、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的地区、生态极敏感的地区及重要的生态湿地等,该区域内实现严格保护,禁止大规模城镇建设、工业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水环境质量红线区6358.3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的面积29.99%),主要为饮用水源地汇流区域和水源保护区的源头、珍稀水生生物物种保护等地区,该区域内禁止新增废水工业项目和采矿;大气环境质量红线区3537.59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65%),该区域内禁止废气排放企业和高污染燃料。
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
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宜昌白洋高新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宜昌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
2025年规划是对宜昌白洋高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和设定,旨在推动宜昌白洋高新区成为现代化、智慧化的新兴科技园区。
一、城市规划宜昌白洋高新区将以打造现代化的城市为目标,注重高效、便利的城市运行体系的建设。
规划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2.产业布局规划: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进高科技、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绿色环保:倡导绿色出行,加强环保意识,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4.公共服务设施:增设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产业发展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将以产业升级为主线,注重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
主要任务包括:1.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2.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金融、商贸、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提升产业附加值;3.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实现高效、智慧化生产,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三、人才引进引进人才是推动宜昌白洋高新区发展的关键。
2025规划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政策:建立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2.人才培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升本地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3.人才引进:鼓励企业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四、城市品质提升宜昌白洋高新区将重点提升城市品质,积极打造宜居之城。
具体措施包括:1.城市景观规划:优化城市景观规划,提升城市形象;2.文化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3.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4.安全保障: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确保市民生活安全。
五、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的重要内容,将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推动建设生态型城市。
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
宜昌未来20年发展规划
宜昌未来20年发展规划宜昌未来20年长象啥模样迈向特大城市未来20年,宜昌如何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11月11日,省住建厅在宜昌主持召开《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1-2030)纲要》专家评审会,共商宜昌未来城市发展大计,这一备受关注的规划纲要原则获得通过。
评审专家组在踏勘了现场、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汇报、审阅了规划文件后,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原则通过这一规划纲要。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其中,城市规划区除目前的宜昌市区外,首次将宜都、枝江和秭归纳入这一范围,中心城区的范围也有明显扩大。
到2030年,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为4级:形成1个特大城市,3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5个5-20万人的小城市,44个5万人以下的小城镇。
城市交通上,规划再建5座跨江大桥,规划建设3条轻轨线路及5条快速公交线路。
城区城市上,针对宜昌多山的特点,划分远城山体、近城山体、入城山体,形成“江穿城,城镶山”的景观。
副省长、市委书记郭有明说,这一规划将指导宜昌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跨越,要严格、科学地编制好这一规划,把宜昌建成宜居宜旅宜业的特大型城市。
未来20年,大宜昌真的很“大”2030年GDP达到7500亿元,市域常住人口达547万人未来20年宜昌的城市如何定位?从规划纲要可以看出,这一定位仍将维持延续性,也就是目前提出的“三大目标”,即:世界著名的水电旅游名城、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规划纲要提出,宜昌要加强与武汉、重庆、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等中心城市的联系,与襄阳协同发展,共同完成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同时重点加强与荆州在产业、交通以及旅游等方面的联系,构建“宜荆组合都市区”。
到2030年前的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宜昌市GDP达到4800亿元,其中中心城区GDP达到2500亿元;到2030年,宜昌市GDP达到7500亿元,其中中心城区达到3500亿元。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纲要文本规划组织单位:宜昌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10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乡统筹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一节发展目标与策略 (2)第二节城镇化战略与城镇人口规模 (3)第三节市域资源与环境保护 (4)第四节市域城镇结构与经济区划 (5)第五节市域公共服务设施 (8)第六节市域综合交通 (9)第七节市域旅游 (10)第八节市域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市域电力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规模 (11)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1)第二节发展规模 (12)第四章规划区规划 (13)第五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16)第一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 (16)第二节居住用地布局 (17)第三节生产性用地布局 (17)第六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9)第一节路网结构 (19)第二节公共交通 (21)第三节公共停车场 (23)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24)第八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7)第一节绿地系统 (27)第二节景观系统 (28)第九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纲要⽂本规划组织单位:宜昌市⼈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10⽬录第⼀章总则 (1)第⼆章城乡统筹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节发展⽬标与策略 (2)第⼆节城镇化战略与城镇⼈⼝规模 (3)第三节市域资源与环境保护 (4)第四节市域城镇结构与经济区划 (5)第五节市域公共服务设施 (8)第六节市域综合交通 (9)第七节市域旅游 (10)第⼋节市域⽔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市域电⼒⼯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规模 (11)第⼀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1)第⼆节发展规模 (12)第四章规划区规划 (13)第五章中⼼城区⽤地布局 (16)第⼀节中⼼城区发展⽅向与空间结构 (16)第⼆节居住⽤地布局 (17)第三节⽣产性⽤地布局 (17)第六章中⼼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9)第⼀节路⽹结构 (19)第⼆节公共交通 (21)第三节公共停车场 (23)第七章中⼼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24)第⼋章中⼼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7)第⼀节绿地系统 (27)第⼆节景观系统 (28)第九章中⼼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节规划⽬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心城区:包括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小溪塔街道、三峡坝区、乐天溪镇、三斗坪镇、太平溪镇、龙泉镇、鸦鹊岭镇、白洋镇、安福寺镇、顾家店镇、红花套镇、高坝洲镇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840平方公里。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12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院 长:(李晓江签名章)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总规划师:(张 兵签名章)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13 年 2 月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所
主管所长:尹 强,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主任工:鹿 勤,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罗 赤,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第7条发展策略
1、区域协调策略
加强与上游的重庆、下游的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的联系,在长江中游“中三角”城市集群中构筑次中心城市;重点加强与荆州、荆门在产业、交通以及旅游等方面的联系,构建“宜荆荆城市群”,将枝江市作为城市群合作的试点,承接合作项目。
2、市域统筹策略
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跨越行政区的城镇协调机制,借鉴白洋镇的行政托管机制,对沿江区域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上至坝区、下至枝江的新型城镇连绵带;构建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协作体系,建立各县市之间、城镇之间网络型关系,统筹全市工业园区建设,鼓励“飞地园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沿江现代产业密集带;统筹市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施江河流域规划,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协调沿江上下游城镇的取水口与排水口,依据生态环境容量,制定合理的城镇发展规模,提高工业园区的生态控制标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带;按照地形环境特征,划分城镇类型,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系统化布局,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李家志,城市规划师
项目参加人:李海涛,高级城市规划师
龚道孝,高级城市规划师
涂 欣,城市规划师
袁少军,高级工程师
孙 亮,城市规划师
李 婧,工程师
付新春,助理城市规划师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落实中部崛起战略,适应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建设的需要,实施湖北省“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战略,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适应宜昌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修改原《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编制《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下称“本规划”)。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6条发展目标
1、市域协调发展目标
(1)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为基本目标,大力发展产业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宜昌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转变,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成为带动鄂西南地区发展的主导力量。
(3)从区域角度出发,改善三峡大坝建成并运行后的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连续性和多样性;注重区域性生态廊道保留;合理进行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调配。
(4)在市域范围内制定与实施生态分区规划,确定各分区的生态目标与主要职责;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地质灾害敏感点的监控和治理,预防与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
3、生态环境保护与培育策略
(1)以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指导坝区与长江中上游经济带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持生态的多样性,使城乡土地、水资源、能源、物产资源得到节约、集约与可持续的利用。
(2)创新绿色发展新机制。完善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和生态补偿等机制建设,强化区域绿色合作力度,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
(2)到2015年,宜昌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9%。
(3)到2030年,宜昌市城镇化率达到70%。
2、城市发展总目标
发挥资源优势,凸显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服务水平,加大城市在区域内的辐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使宜昌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未来的二十年内,全面达到与超越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实现城市规模与城市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约、高效、生态型发展新模式,打造宜昌成为可持续发展、环境协调、景观优美的生态型城市。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7)《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0-2030年)》;
(8)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第3条规划层次
本规划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夷陵区、点军区5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3市,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5县,总面积约21230平方公里。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2011-2030年)
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2
项 目 名 称: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1-2030)
委托方(甲方): 宜昌市规划局
承担方(乙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0001083—0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 甲 级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81001)
第4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第5条关于强制性内容
文中“黑体字”条文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城乡建设必须遵守的基本内容,也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对于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建设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