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稻米进出口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粮食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粮食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市 场 s 贸易 1 。
农业经济 2 0 1 4 / , ' 3
中 国 粮食进出 口 现 状及面临的主 要问 题分 析
◎王 溶 花

陈玮玲
要 :2 0 1 2 年 ,中国四大主要粮食 品种进 出口均进入 贸易逆差状 态,引起 了学者们对 中国粮食进 口规模及结构的 高度
关注。本 文结合 中国农业部及联合 国所公布 的数据 ,分析 了中国粮食进 出口规模及结构 ,认 为中国粮食进 出口所 面临粮食 出 口比较优 势下降 、粮食进 口需求 大、贸易结构 不合理 等问题 ,并从政府层面 、产业层 面和企业层 面提 出了促进 中国粮食进 出 口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 进 出口 规模 结构
0 %以上 。如 B图所示 ,中国主要从美 国 、东盟 、印度 进 从 进 口结构看 ,大豆是 中国最 主要的进 口粮食 品种 ,其 达 9
次是玉米 、小麦和稻 米 。近 6 年 来 ,大豆进 口持续增加 ,占 口玉米 ,自美国进 口量始终 较大 ,自东盟进 口量波动 明显 。 中国粮 食进 口比重 稳坐 8 0 %以上 ,2 0 1 2 年达 3 4 9 . 8 9 亿 美元 , 如 C图所 示 ,东盟 是 中国稻 米 进 口第一 大 来源 地 ,占据 了 g %左右 的比重 ,但 2 0 1 2 年 中国从 巴基斯坦进 口粮食激增至 远 超谷物类粮食进 口总额 。同时 ,随着近年来生物燃 料的兴 9 6 9 亿美 元 ,占比 2 3 8 8 %。如 D图所示 ,美国和 巴西几乎 垄 起 ,国 内玉米 需求迅速 增加 ,玉 米进 口量也 随之 翻倍增 长 , 2 已由 2 0 1 1 年 的5 . 7 8 亿 美元增至 2 0 1 2 年的 l 6 8 9 亿 美元 ,占粮食 断了 中国大 豆进 口 ,自阿根廷的大豆进 口呈下降趋势 。整体

中国大米的贸易形势及贸易政策探讨

中国大米的贸易形势及贸易政策探讨

内容摘要伴随国际大米贸易量的日益增长,大米出口国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大稻米强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贸易政策。

今年伴随国际大米价格的快速上涨,世界粮食贸易的形势和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国,大米又是占一半消费量以上的重要粮食及经济作物,中国大米的进出口有着平衡国内需求的重要作用,并对国际大米市场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当今国内外大米贸易形势和政策作一些探讨,并介绍和分析中国的大米贸易的历史及现状,近年来特别是入世后国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和面对目前粮价攀升的形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进步探讨要如何更好的适应入世后经济自由化带来的挑战,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

关键词:中国大米、贸易政策、经济自由化、ABSTRACTFollows the international rice volume of trade the day-by-day growth, rice-exporting countries among 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competition the major rice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their trade policies more effective suited to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year followed the international rice price the fast rise, the world grain trade situation and various countries' trade policy has the big change, China has taken the world China as a major world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er countries, rice is the consumption of more than half of the important food and cash crops, the Chinese rice import and export has the balanced domestic demand influential role, and had the important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This article makes some discussions to now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ice trade situation and the policy, and will introduce and analyzes China's rice trad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rad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grain price rise and face the situation by taking measures to deal with,Finally progress to discuss how to better adapt to the post-WTO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opening up vast overseas markets.KEYWORDS:Chinese rice,Trade policy,Economical liberalization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一节选题背景 (1)第二节选题意义 (1)第三节研究思路 (2)第二章世界稻米贸易的现状 (3)第一节国际稻米贸易当今的趋势 (3)第二节世界主要稻米国的地位与特点 (3)第三节世界主要稻米国贸易政策 (4)第三章中国的大米贸易 (6)第一节中国大米的贸易史 (6)第二节中国稻米贸易的现状 (6)第三节中国大米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7)第四章中国稻米的贸易政策 (10)第一节中国的贸易政策分析 (10)第二节中国面对全球粮价上涨的应对政策 (11)第三节中国大米贸易未来发展策略 (12)第五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

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与对策姓名学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2014年4月8日摘要大米就是我国的重点出口的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大米贸易处于净出口状态。

大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播种面积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

大米相比于其他谷物和油料市场,在国际大米市场中,更加具有波动较大的价格调整。

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大米市场受政府干预以及商业垄断的特征。

因为大米具有国际市场占有量小,大米出口较为集中以及大米进口较为分散的国家,相关国家政府的干预性,生产区域的高度集中等优点,使得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米出口趋势总体呈现波动趋势:前期出口量大,后期较为削减。

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相对于大米出口量而言,大米的进口量是较少的,近期主要用于引进我国没有的大米品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

在现期大米进出口贸易仍在很多弊端,例如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完整,还有转基因大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转基因大米各国持有不同的态度,而且我国群众对于转基因农作物也持有不同的态度。

我国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因此我们应该就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规范性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体系,立法保护转基因农作物,更好的发展大米的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米,转基因,对策,现状摘要是很重要的,你要写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期待得出什么结论。

请你重写摘要。

至少你要清楚写明:大米进出口是个什么现状,存在什么问题,你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通过研究达到什么结论。

AbstractRice is one of China's key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net exports of rice trade in the state. Rice is China's first large-grain varieties, large acreage, yields the highest total production up to, in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s always been a dominant position. Rice grains and oilseeds compared to other markets in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with more volatile price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 feature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intervention by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monopoly. Because the ric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ice exports are more concentrated and more dispersed rice imports, the relevant nation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ighly concentrated production areas, etc., making China the rice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overall trend in rice exports fluctuated trend: early export volume, the latter is more cuts. Although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but with respect to rice exports in terms of volume, imports of rice is less,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rice varieties are mainly used not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ric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still a lot of drawbacks, such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is not complete,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can not be ignored, because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countries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but also our people hold different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ttitude. Our manage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for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 defects.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certain normative construction on these issu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legislation to pro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export trade,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Rice,Transgenic,Countermeasure,Status quo目录引言 (5)一、我国与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5)(一)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5)1.国际市场占有量小 (5)2.生产区域的高度集中 (5)3.相关国家政府的干预性 (5)4.大米出口较为集中以及大米进口较为分散的国家 (5)5.不同国家大米的品种种类 (6)(二)我国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6)1.我国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 (6)2.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7)(三)世界与我国的大米生产及贸易现状的对比 (8)二、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 (9)(一)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9)(二)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具有的优势 (11)1.气候条件适宜 (11)2.劳动力资源丰富 (11)3.大米价格低廉 (11)(三)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存在的弊端 (11)1.土地滥用致使农作物产量降低 (11)2.各国对于转基因产品的不认可 (11)3.转基因农作物有国际贸易争端 (12)4.管理转基因农作物存在着缺陷 (12)三、针对于转基因问题对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解决对策 (13)(一)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13)(二)了解各国对转基因农作物规定 (13)(三)认清国际贸易转基因问题成因 (14)(四)改善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体制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引言自古以来,大米就是我多的重点出口的农产品之一,一直以来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处于主导地位。

中国稻米产业报告

中国稻米产业报告

稻米产业由稻米生产、贸易、加工、物流、研发等环节构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2022 年,我国稻米产业发展继续向好,产量平稳增长,技术不断革新,市场平稳波动,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世界范围来看,稻谷种植的集中度非常高,亚洲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的九成摆布。

世界大米的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尼三国大米消费量占了全球的六成。

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 1/6,占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的26.9%。

平均单产6.56 吨/公顷(2022 年数据),比世界平均单产高 34.3%。

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27.5%,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 1/3 摆布。

2004 年以来,国内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一连丰”。

2022 年我国稻谷稻谷总产量 20642.7 万吨,较 2022 年增加 313.7 万吨,产量连续 4 年站稳在 2 亿吨之上。

粳稻,还有少量糯稻。

其中籼稻产量占 2/3 摆布,粳稻约占 1/3。

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品种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

①中晚籼稻。

中晚籼稻产量约占国内稻谷产量的一半,主要分布于南方,即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和河南。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 2022 年我国中晚籼稻产量 10211 万吨。

②粳稻。

我国粳稻分布地区主要有 3 个:以黑龙江为核心的北方粳稻区,以江苏为核心的南方粳稻区和以云南为核心的云贵高原粳稻区。

其中黑、吉、辽、苏、浙、皖、云7 省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粳稻的 85%。

2022 年,我国粳稻产量 7020 万吨。

③早籼稻。

早籼稻产量约占稻谷产量的 1/6,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13 个省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是全国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 4 个省(区),产量都在 500 万吨以上, 4 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 80%,决定着全国早籼稻播种面积的大局。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稻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人主要的主食之一。

稻米的生产与贸易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稻米的生产与贸易现状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了解我国稻米的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影响我国稻米进出口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稻米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稻米的进出口问题备受关注。

了解我国稻米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提升我国稻米的国际竞争力。

【200】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及进出口影响因素,从而深入探讨我国稻米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对我国稻米生产现状和贸易现状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稻米市场的动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影响我国稻米进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产业界和研究机构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市场变化对我国稻米产业的影响,提前做好市场应对措施,保障我国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及进出口影响因素,为我国稻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促进我国稻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 正文2.1 我国稻米生产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稻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稻米的生产现状主要包括生产规模、产量、种植结构等方面。

我国稻米的生产规模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稻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我国稻米的种植面积占全球的20%以上,稻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稻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稻米的产量稳步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稻米的产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在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稻米的产量逐年增加,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作为世界上稻米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我国稻米产量和贸易额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深入分析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和进出口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我国稻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稻米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1. 稻米产量和贸易额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稻米产量和贸易额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稻米产量为20850万吨,稻米贸易额为21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和5.4%。

这表明我国稻米生产和贸易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

2.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稻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据统计,2019年我国稻米的消费量达到了2.5亿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以上。

3. 进出口贸易比重逐渐提高我国稻米的出口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而进口量相对较少。

近年来我国稻米的进口量也在逐渐增加。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稻米的出口量为667.6万吨,进口量为380.1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了43.6%。

二、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1. 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国际市场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

这导致我国稻米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压力,而进口量也有所增加。

2. 国内政策的影响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内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产生着直接影响。

政府出台的粮食政策、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稻米的生产和贸易。

3. 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2023年稻米市场走势

2023年稻米市场走势

2022年稻米市场走势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

稻谷是我国第一粮食品种,不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全国的稻谷产量自1997年达到创纪录的20224万吨以后,由于受供求关系和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量开头呈下降趋势。

特殊是2000年早稻退出爱护价后,南方早籼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削减,东北三省粳稻由于产大于销、库存积压严峻,种植面积和产量从2022年开头下降。

2022年全国稻谷产量降到16066万吨,为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

全国稻谷生产连续6年的下降。

这也是2022年初大米突然涨价,造成粮食波动的主要缘由。

稻谷的价格自波动上涨后始终居高不下。

在2022年稻谷的走势如何,下面笔者就此问题从国际、国内两方面予以浅析。

一、2022年全球稻谷的生产和贸易状况(一)稻谷的生产状况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2022年全球稻谷产量的估计为6.11亿吨,主要是由于估计世界主要稻谷生产国----中国的稻谷产量增加,同时估计印尼、菲律宾、美国及越南稻谷增产。

这些国家稻谷的产量超过了柬埔寨、日本、秘鲁和泰国的减产量。

1、亚洲主要稻谷生产国生产状况中国依据最新的猜测,2022年收获稻谷1.851亿吨,比上年增长15%。

2022年稻谷的增产应归因于市场价格上涨的刺激,以及对农夫实行了减税,最低爱护价和首次对粮农进行直接补贴的激励措施。

孟加拉国稻谷产量估计为3830亿吨,因受15年来最严峻的洪灾,整个夏粮生产患病较大损失,只比上年增产1%。

印度估计稻谷生产量为1.27亿吨左右,比2022年削减约300万吨。

印度政府最近宣布、在2022—2022年将对稻谷价格赐予扶持政策。

估计2022年印度的稻谷生产量将有所增长。

印尼2022年的稻谷产量估计为5430万吨,比上年增加22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泰国由于受不良天气影响早稻生产量为1970万吨,比上年削减120万吨。

同时,干旱与缺水给农夫种植晚稻也带来困难,估计晚稻产量为550万吨,削减90万吨。

基于国际稻米贸易发展现状看我国稻米发展趋势

基于国际稻米贸易发展现状看我国稻米发展趋势

基于国际稻米贸易发展现状看我国稻米发展趋势摘要国际稻米贸易是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国际稻米贸易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国际稻米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了我国未来稻米的发展趋势要朝着多样化、绿色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以更好的适应国际稻米贸易的要求。

关键词国际稻米贸易发展趋势一、国际稻米贸易发展现状1.世界稻米进出口国分布不一全世界生产稻米国家有一百多个,其中出口稻米国家在2000年达到六十八个,出口百万吨以上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越南、泰国、印度、中国、巴基斯坦等国,打广告、占据世界稻米出口量的百分之八十。

世界稻米消费国家极为广泛,消费能力在十万吨以上的国家达到一百多个,至2000年,有四十多个国家进口稻米量在十万吨以上,占据世界稻米进口量的百分之八十。

进口量达到五十万吨以上的国家有十四个,占据世界稻米进口量的百分之四十;只有伊拉克、印度尼西亚两国的稻米进口量在百万吨以上,占据世界稻米进口量的百分之十。

世界稻米的主要进口国家有日本、孟加拉、南非、伊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国,这些国家的稻米进口量均在四十万吨以上,进口数量较为稳定。

2.国际稻米贸易受到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稻米贸易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因而,各国对稻米贸易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控制稻米的进口量,降低对国外稻米的依赖程度,保护本国稻米生产者的利益。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采用配额和高关税政策。

实行配额内低关税、配额外高关税的政策,如日本实行配额外关税,每公斤稻米三百五十多日元,等同于美国进口稻米价格的5倍;印度稻米进口关税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另一些国家则实行关税变动政策,根据季节变化实施不同的关税政策,以保护本国稻米生产者的利益;二是实行进口检疫政策。

对于进口稻米实施检疫,增加稻米进口成本,阻碍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三是制定各种贸易保护协定。

如,根据两国所签订的贸易协定,乌拉圭、阿根廷主导了巴西的稻米市场,在两国稻米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巴西才可以进口美国稻米,而其他国家则很难将稻米打入巴西市场。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稻米的生产、贸易及进出口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进出口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我国稻米生产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也是稻米的主要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稻米总产量为20875万吨,占全球稻米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中国的稻米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

湖北、广东、江西、四川和湖南等省份是我国稻米主要产区。

我国稻米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种植面积在稳定的情况下,产量不断提高。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稻米的科研水平逐渐提高,新的稻米品种不断研发出来,增加了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我国的稻米生产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气候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对稻米的生产和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稻米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我国的稻米贸易一直备受瞩目。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9年我国进口稻米约为200万吨,而出口稻米约为100万吨。

我国稻米的贸易总体呈现出进口大于出口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稻米的进口量一直在增加。

我国稻米的进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而稻米的出口主要面向中东、非洲等地区。

稻米的贸易主要以粮食贸易为主,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出口主要是出于国内供大于求的情况。

在整个稻米贸易中,我国稻米的进口量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稻米进出口的影响因素1. 国际市场价格因素国际市场对稻米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而我国稻米的价格对国际市场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依赖。

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稻米的进口和出口情况,进而影响我国稻米的生产和贸易。

2. 国内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国内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是我国稻米进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稻米的进口量。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刘二真吕玉花来源:《对外经贸》2015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中国粮食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出口规模有所下降,进口规模上升迅速。

进出口商品以大豆、玉米、小麦、稻米为主,出口市场以东南亚国家为主,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澳洲。

粮食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比较优势不断下降、大量进口影响国内粮食价格等问题。

提出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确保粮食安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粮食;对外贸易;粮食安全[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6-0056-02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任何人离开了粮食都无法生存,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

因此,我国必须重视粮食进出口贸易,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价格稳定,降低粮食安全风险。

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应对世界粮食危机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一)贸易规模中国是传统的产粮大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43069.53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8957.97万吨,增长率为36.9%。

同时,中国也是粮食贸易大国,2004—2013年,粮食贸易总量年均保持在4993.44万吨以上。

总体来说,十年来中国的粮食进出口量虽有所不同,但是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2004—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进口的主要粮食品种为大豆和小麦。

小麦进口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25.69%降至2008年的0.11%,而后小麦进口量略有增加,升至2013年的7.43%。

玉米进口量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玉米进口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从2004年0.01%增至2013年的4.39%(如图2所示)。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桑冬梅罗燕飞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15期摘要: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粮食贸易面临的贸易逆差也在持续扩大。

该文从粮食贸易规模、主要贸易产品以及粮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粮食贸易面临着粮食市场结构不合理、比较优势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充分发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 F7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5-0039-03粮食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支柱。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足见粮食在农业以及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中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的产量和进出口数量都很庞大。

笔者分析了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粮食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1.1 贸易规模粮食产量能否满足国民需要体现一个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粮食贸易规模的大小体现一个国家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图1可知,我国近10年来的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仅在2015—2016年出现极小幅度的减少。

各类粮食中玉米产量增幅最为明显,2008—2017年增产超1亿t,可见我国粮食自给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1]。

由图2可知,在粮食对外贸易方面,我国粮食出口量大体呈现下降趋势,2015—2017年略有增加;粮食进口量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大豆进口量占粮食总进口量的比重近10年年均高达76.5%,可见我国大豆需求对国外市场具有一定依赖性。

综合来看,虽然我国粮食贸易规模在逐年扩大,但是粮食进口量的急速增加带来的贸易逆差扩大,使得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发处于劣势[2]。

1.2 主要贸易品种粮食贸易中主要涉及以小麦、稻米、玉米为主的谷物作物和以大豆为主的豆类作物。

稻米历年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粮食产品,然后依次是大豆、小麦和玉米。

稻米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稻米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稻米加工行业分析报告刘恩来稻米是全球近25亿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目前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从地域分布看,90%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集中在亚洲;全球大米产量在过去近50年增长了1。

83倍,2008/09产量达4.29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的30%以上,年产稻谷约2亿吨,约有8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是中国最大、最稳定的粮食市场之一。

一、行业概况(一)行业基本情况稻米加工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工业基础性行业之一.稻米加工是指对稻谷进行工业化处理,制成半成品粮、成品粮、米制品和其他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大米生产,大米食品生产,碎米、米胚、米糠、稻壳等稻谷加工副产物精深加工。

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入统大米加工企业731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535。

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533。

7亿元,出口交货值15.3亿元,利润总额25。

3亿元,资产总计782。

8亿元,年末从业人数17。

2万人。

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产能产量稳定增长,大米加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品结构基本合理.2008年,入统大米加工企业处理稻谷能力共计16046.5万吨,比上年增加产能1381万吨,同比增长9.4%。

实际处理稻谷7421.7万吨,产能利用率为46.3%。

大米以标准一等米和特等米为主,产量分别为2944.6万吨和1465.7万吨,分别占大米产量的61.6%和30。

6%;标准二等米产量266。

0万吨,占大米总产量的5。

6%;糙米47.7万吨,占大米产量的1.0%.数据来源:国家粮食局2。

民营加工企业占主导地位。

从2008年度大米加工业统计数据看,民营企业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3632.0万吨、4079。

4万吨,所占比例分别为85。

0%和85.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能和产量分别为2247.6万吨、629.9万吨,占14.0%,13。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稻米生产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进出口影响因素。

1. 稻米生产情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646亿吨,其中稻米产量占比43.1%,达到了2.861亿吨。

同时,我国稻米产量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较上年增长仅为0.4%。

主要原因包括土壤质量下降、气候变化、劳动力短缺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稻米贸易增长势头不减。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9年我国稻米总进口量达到300万吨,总出口量为370万吨,进口额达8.36亿美元,出口额达20.42亿美元,稻米贸易顺差为12.06亿美元。

相较于2018年,稻米进口量和出口量均有所降低,但稻米贸易顺差仍然非常大。

二、进出口影响因素1. 国内需求稻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之一,其国内市场需求较大。

因此,国内需求是主要影响稻米进口的因素。

当国内粮食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供应短缺时,政府可能会采取调控措施,增加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2. 价格稻米的进出口价格是稻米贸易的主要驱动因素。

当国际稻米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时,进口就会增加,因为进口货物可以以折扣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相反,当国际稻米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时,出口将增加,因为国内生产商可以以高价出售稻谷。

3. 政策政策对稻米进出口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政策鼓励稻米生产,国内产量可能会增加,导致出口增加。

同时,政策也可能调整关税、订单等进口限制措施,影响稻米进口。

4. 外部需求外部需求是影响稻米出口的重要因素。

当亚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需求增加时,我国稻米出口也会相应增加。

反之,当出口需求减少时,稻米出口量也会受到影响。

5. 贸易摩擦贸易摩擦是影响稻米进出口的另一个因素。

贸易战、贸易限制等政策变化可能导致贸易壁垒加大,造成贸易减少。

例如,2019年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关税政策和加拿大禁止进口中国部分稻米,都对中国稻米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

我国谷物粮食进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谷物粮食进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古以来,粮食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产业。

作为一种有重要战略性的特殊商品,粮食问题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更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尽管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历史性地实现了“十二连增”,仅在2016年有小幅度下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粮食能够完全自给,我国对粮食的巨大需求使得我国粮食供求之间在总量上仍有数百亿斤缺口,而我国粮食产业的净进口地位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谷物粮食在我国粮食贸易中居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我国谷物类粮食的进口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有利于了解我国谷物粮食进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并针对面临的挑战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谷物类粮食进口贸易现状1.进口贸易规模从近二十年我国谷物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由谷物净出口国逐渐转变为了谷物净进口国。

1997年-2017年中国谷物进口总额大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1998年到2003年谷物进口变动比较平缓,而谷物出口总额比较大,因此这一阶段内我国主要作为谷物的净出口国;从2004年开始,我国谷物出口额骤减,进口总额达到往年较高水平,出现了我国谷物第一次净进口的状态,但到2007年我国谷物进口仍呈现下降趋势;而2008年-2017年近十年来,我国谷物贸易长期居于净进口国地位,出口的谷物逐年降低,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在2015年我国谷物进口总额达到历史性最高水平。

图11998年-2017年我国谷物粮食进出口额变化趋势数据来源:根据UN Comtrade Database 数据整理计算所得2.进口贸易的品种结构图21998年-2017年我国主要谷物商品进口额占谷物粮食进口总额的比重数据来源:根据UN Comtrade Database 数据整理计算所得近20年来,我国进口谷物类粮食在品种结构上呈阶段性变化。

如图2所示,1998年-2005年期间,我国以进口小麦和大麦为主,两类商品进口总额占谷物粮食进口总额一半以上,是谷物粮食进口的主力军。

近十年稻谷和大米进出口价格对比 国际经济与合作

近十年稻谷和大米进出口价格对比 国际经济与合作

分析稻谷和大米的贸易条件金融132 黄琳1364200083伴随国际大米贸易量的日益增长,大米出口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今年伴随着国际大米价格的快速上涨,世界粮食贸易的行事和各国贸易政策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中国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国,大米又是占了一半消费量以上的重要粮食以及经济作物,中国大米的进出口有着平衡国内需求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国际大米市场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对比近十年,中国进出口稻谷和大米的价格和数量,分析稻谷和大米的贸易条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中国稻米贸易现状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然而近二三十年来已经退居第六七位了,大米的出口量与国内产量相比仍十分有限。

2001年大米净出口157.9万吨,2002年净出口174.3万吨,2003年净出口240.2万吨。

但是,如果看贸易额的话,中国已经成为了大米进口国,2004年中国的大米出口额为2.39亿美元,大米进口额为2.55亿美元。

从月度贸易量情况看,2004年仅有前三个月表现为净出口,其他9个月均为净进口。

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大米出口价表现为稳中取升,而大米进口价则表现为震荡下行。

中国加入WTO以前,我国大米的进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进口贸易商依据国家分配的进口数量进行,大米的进口数量受政策影响较大。

虽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逐年下跌,但是近年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稻谷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大米的进口仅仅是满足高收入人群对高品质泰国大米的需求。

国营进口贸易管理转向进口配额管理,大米进口非国营贸易比例占据50%。

非国营贸易商会对进口印度等国的地加大米产生兴趣。

03年以来,中国的大米进口出现了迅猛的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大米收购量减少,供给紧张,国内米价有所上涨。

大米是关系国家民生的最为基础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战略。

中国在走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中国的大米总体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特别是某些品种。

中国大米进口波动成因分析:基于1992~2012年的数据

中国大米进口波动成因分析:基于1992~2012年的数据
对 中国 大米进 口波动 也 产 生一定程 度 的影 响
关 键词 :大米进 口 ;粮食 安全 ;波动 ;C M S 模 型
作 者 简介 :张金 艳 ,男 .广 东外语 外 贸大 学 国 际经 济 贸 易学 院教 授 ,管 理 学博 士 ; 谢 红红 ,女 ,广 东外语 外 贸大 学国 际经济 贸 易学 院硕 士研 究生 。 ( 5 1 0 4 2 0 )
中图分类号 :F 7 4 6 .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0 6 5( 2 0 1 3 )l 1 - 0 0 8 8 - 0 9


引 言
中 国的粮 食需 求结 构 由种子 用粮 、丁业 用粮 、 口粮及 饲料 用粮 这 四种用 途构 成 。
粮 食 品种 结 构 中 ,稻 谷 、小 麦 、玉 米 、大 豆 四 大 品 种 大 约 占据 了 中 国 粮 食 消 费 总
国际价格低迷 ,而国内价格 在成本 、最低 收购价等因素 的作用下稳 中有升 。越南 等主要 出 口国大米价格 大 幅低 于 国内。再加 上关税配额 内大米 进 口关 税税率较 低 ,未 能弥补 国 内外大米价差 ,进 口大米具有 明显 的价格优 势。②这些研究成果
均 为 在 定 性 分 析 基 础 上 所 得 出 的结 论 。本 文 运 用 C MS模 型 对 中 国 大 米 进 口波 动 的成 因进 行 分 析 ,既 能 指 出 大米 进 口波 动 的 因素 ,又 能 明晰 各 因素 对 大 进 口波
意义。
中 国粮 食 安 全 引 起 了学 术 界 高 度 关 注 ,涌 现 出不 同角 度 、不 同层 次 的研 究 成
果 。就大米进 口而言 ,徐 春春等认为我国近期大米进 口快速增加 的原 因是 国内大 米市场需求旺盛 、进 口大米具备价格优势 和我国稻谷增产 区域失衡 。①马建蕾等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我国是世界稻米大国,稻米的生产和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稻米生产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湖南、广西、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份是主要的产区。

稻米的贸易主要包括进口和出口,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出口则是为了拓展国际市场。

稻米生产的现状我国稻米生产的总体趋势保持稳定,稻米年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9年我国稻米产量为2.21亿吨,比上年增加4.4%。

其中,江苏、广西、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稻米总产量位居前六名。

稻米种植面积和单产也在逐年提高,为保证稻米产量的质量和效益,我国对种植技术进行了大力推广,同时加大对农民补贴的力度,保障了稻米的生产量。

2019年,我国的稻米进口总量为160.6万吨,进口额为4.27亿美元;出口总量为360.4万吨,出口额为12.43亿美元。

我国稻米的贸易呈现出稳定的态势,但进出口总量有所下降。

稻米进口主要来源于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主要销往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

稻米贸易的影响因素1. 国内市场需求我国稻米需求量较大,以进口为例,我国进口稻米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在稻米价格较稳定的情况下,进口量较少。

但如果国内市场需求量大,而国内产量不能满足,进口量就会增加。

2. 国际市场变化世界稻米市场波动较大,国际贸易关系紧张、自然灾害等因素会使稻米供给和价格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稻米进口和出口。

例如,我国曾多次从泰国等国进口稻米,但2011年泰国受到洪水灾害,稻米产量大幅减少,我国的稻米进口量也大幅下降。

3. 国家政策调控我国稻米进出口政策不断调整,政策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稻米贸易。

例如,我国自2018年起对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区)对台稻米产业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零关税政策,以增加对台稻米的出口量。

结论我国稻米贸易在进口和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受到国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

2021年中国水稻(稻谷)种植面积、产量、单产量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1年中国水稻(稻谷)种植面积、产量、单产量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1年中国水稻(稻谷)种植面积、产量、单产量及进出口情况分析1、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

种下主要分为2亚种,籼稻与粳稻。

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

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

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

随着稻谷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所减弱,2015年以来,中国稻谷种植面积总体开始呈现下降的态势,但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5%-26%之间,2021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29920千公顷,较2015年减少864千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44%,较2015年下降0.44个百分点。

中国稻谷总产量年际变化主要是由播种面积变化和单产变化决定的。

虽然近年来中国稻谷种植面积下降,但总产量基本没有太大幅度的下降。

2021年中国稻谷产量21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0万吨,增长0.5%。

2021年中国稻谷产量21284万吨,比上年增加98.04万吨,增长0.5%。

随着中国农业科学化及机械化的提升,中国稻谷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扩大。

2021年,中国稻谷单位面积产量7.11吨/公顷,同比增长0.99%。

2、早稻种植面积与产量2021年,由于天气干旱影响早稻适时移栽,还有部分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减少早稻种植,中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降。

2021年中国早稻播种面积4734千公顷(7101万亩),比上年减少16.6千公顷(24.9万亩),下降0.4%。

2020年中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745公斤/公顷(383公斤/亩),比2019年减少157.3公斤/公顷(10.5公斤/亩),下降2.7%;2021年中国早稻单产5918公斤/公顷(39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73.0公斤/公顷(11.5公斤/亩),增长3.0%。

稻草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现状与竞争情况

稻草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现状与竞争情况

稻草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现状与竞争情况概述稻草是稻米的副产品,但它在进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稻草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面临着市场现状和竞争情况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稻草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现状以及相关的竞争情况。

市场现状稻草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现状根据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和供应变化而不同。

稻草副产品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牲畜饲料,因此对畜牧业的需求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稻草还可以用作床上用品、建筑材料和能源生产中的原材料,为稻草副产品提供了额外的市场需求。

在亚洲地区,稻草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市场相对较大。

中国、印度、日本和越南等地区是稻草副产品的主要供应国,因为这些地区的稻米种植面积较大。

此外,这些地区的畜牧业也对稻草副产品的需求量较高。

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稻草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市场也相对较大。

欧洲各国和美国是该地区稻草副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欧洲主要用稻草副产品做牲畜饲料和能源生产,而美国主要用于床上用品和建筑材料。

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稻草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市场相对较小。

由于这些地区的稻米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稻草副产品的供应也比较有限。

然而,这些地区的畜牧业可能对稻草副产品的需求有所增长,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竞争情况稻草副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价格、质量、供应稳定性和运输成本等。

价格是稻草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竞争的重要因素。

供应稳定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可以提供竞争性的价格,因为它们的生产规模较大,能够平摊生产成本。

此外,在不同国家间的汇率差异也会影响价格竞争。

稻草副产品的质量对进出口贸易的竞争至关重要。

质量包括稻草副产品的纯度、湿度、杂质含量等方面。

质量好的稻草副产品可以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因此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稻草副产品供应国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获得竞争优势。

供应稳定性是稻草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竞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稳定的供应可以确保稻草副产品买家的需求得到可靠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稻米进出口情况
1、进出口方式以精米为主
在稻谷的国际贸易中,以稻米贸易为主,稻谷形式的贸易很少。

1998年以来,我国精米出口占稻米出口的比重每年都在93%以上,精米进口占稻米进口的比重在95%以上。

2、我国大米以出口为主,进口量较少
1990-2008年,我国累计净出口稻米1943.5万吨。

其间,我国稻米出口呈现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趋势,1998年是出口稻米最多的一年,达374.4万吨,占世界大米总出口量19%,随后净出口数量开始下降;2004年我国大米出口量大幅下降,较上年减少169万吨,减幅达67.2%;2005年出口量继续下降,为67.2万吨;2006年大米累计出口124万吨,同比增长84.1%;2007年大米累计出口130.5万吨;2008年大米累计出口97万吨。

与出口相比,我国大米进口量微乎其微,只占世界大米贸易量(2500万吨)的约1.5%。

由于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扬,2004年我国稻米进口量突破76万吨,是1997年以来进口量最多的一年;2005年稻米进口量略有下降,为51.4万吨;2006年进口72万吨,同比增长40.0%;2007年进口量47万吨;2008年进口量33万吨。

由于大米的进口配额仅占我国大米总产量的3-4%,加上进口大米价格一般远高于国内大米价格,因此今后几年大米进口可能会有所增加,但配额很难全部实现,不会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太大影响。

我国进口稻米的消费地区主要是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广东是进口稻米量最多的省份。

此外,北京、福建、浙江和天津进口量也较大。

从出口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中部主产区。

东北三省是我国稻米主要出口地区,出口稻米为粳米,江西和安徽是主要的籼米出口地区。

3、进出口国家和地区
我国稻米的出口目标国主要是非洲和不发达国家,出口稻米更多属于援助性质。

与泰国、美国、越南等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相比,我国稻米出口乏力,其原因有国内市场稻米价格偏高、品质较差的因素,也有稻米出口贸易体制不够灵活等因素。

近年来,我国东北稻米向日本、韩国的出口有扩大的趋势,而出口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稻米数量大幅度下降。

我国稻米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比较单一,主要是泰国。

近几年从泰国进口的稻米占我国稻米总进口的比重一直在99%以上,主要是进口香米等高质量稻米,以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要。

近几年,越南和缅甸稻米的进口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