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彩色的翅膀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0129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e.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彩色的翅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彩色的翅膀》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Step 2:自读课文,理解大意(10分钟)Step 3:分析课文,讲解修辞手法(15分钟)Step 4:小组讨论,体会作者情感(10分钟)Step 5:总结课文,布置作业(5分钟)4.2 时间安排第一节课堂:导入新课,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第二节课堂:分析课文,讲解修辞手法,小组讨论,体会作者情感,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5.2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彩色的翅膀》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学生作业样本教学参考书籍6.2 教学材料学生教材《彩色的翅膀》笔记本、文具小组讨论记录表作业本第七章:教学环境与安全7.1 教学环境教室应保持干净、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适当的座位安排,便于学生互动和小组讨论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应齐全且正常运作确保室内光线适宜,避免对学生视力造成影响7.2 教学安全确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安全无害,如图片、视频等提醒学生注意文具使用的安全,避免伤害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确保学生远离设备,以防意外伤害第八章:教学辅导与支持8.1 教学辅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如何有效阅读、如何做笔记等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辅导,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讲解鼓励学生提问,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惑8.2 教学支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额外阅读材料、在线资源等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情感需求第九章:教学拓展与延伸9.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扩展对自然美的理解组织户外活动,如自然观察、写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写作等,表达对自然的感受9.2 教学延伸开展跨学科学习,如结合科学课学习昆虫的生态习性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报告,深入研究课文中的主题或背景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认识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反馈10.1 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10.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总结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持续更新教学资源,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吸引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章)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点培养目标。
2019-2020学年最新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2019-2020学年最新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评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5806ab307e87101f696b6.png)
7.彩色的翅膀教材分析: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尝瓜会”上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体会战士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昆虫与瓜果蔬菜的收获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彩色翅膀》这个题目时,你都想到了什么?预设:文章题目有一定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彩色翅膀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彩色翅膀,等等。
)(二)独立阅读课文,扫清文词障碍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文章讲的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传授花粉的故事。
)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
本课是阅读课文,虽然没有生字,但有的字的读音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中要重点加以指导。
比如:“蔓”是一个多音字,作为名词时读“wàn”的音,如“花蔓”;作为动词时读“màn”的音,如“蔓延”。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碧空如洗:形容天空像冲洗过一样蔚蓝。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案(精品)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f4f3420a32d7375a4178080.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前准备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语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
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
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2.指名若干学生分别朗读语段,教师简单评价朗读的投入程度,相机提问学生:(1)“残存”是什么意思?(2)有哪些词语可以在这里替换“残存”?(3)通过“残存”,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3.揭示课题。
教师:读了这个语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学生质疑:(1)这个残存的小瓜最后长大成熟了吗?(2)小瓜为什么种在小岛上?(3)小瓜一个个都打掉了,主人会有怎样的反应?(教师选择课文能够解答的问题进行板书。
)(板书:彩色的翅膀)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啊!请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而且把刚才我们的提问整理一下,看看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些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就让我们来挑战第一个任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要边读边想,(注意联系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用因为……所以……来回答)。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d5de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2.png)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海岛景色及昆虫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海岛的热爱之情。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海岛景色及昆虫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对海岛的热爱之情。
2. 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教学用具(如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海岛图片,激发学生对海岛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海岛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完善。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海岛景色及昆虫的生活习性。
5. 欣赏与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画的海岛景色,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课文中所描绘的海岛美吗?为什么?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课文理解。
(2)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拍摄或绘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下节课分享。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学案(精品)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学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d24d2a165ce050876321376.png)
《彩色的翅膀》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2.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三、导学问题1.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气氛 ( )的样子 ( )的光芒 ( )的晚会 ( )的小岛 ( )的翅膀2.“我”为什么称这个晚会为“特别的晚会”?3.把描写战士动作的词语写下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4.战士们是怎样品尝西瓜的,从他们品尝西瓜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你怎么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6.去掉“西瓜不平凡的来历”这一部分,课文仍然通顺、完整,为什么还要写这一部分呢?7.“彩色的翅膀”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做题目?四、参考资料1.视频:朗读(优酷网)音频:说句心里话(百度一月)2.图片:海军、蝴蝶传粉、西瓜、西瓜花(百度图片)3.资料(百度文库):(1)作者简介:陈慧瑛,女,归侨,福建厦门人,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四届全国侨联委员。
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人中国共产党。
(2)蛾和蝴蝶传粉:蛾和蝴蝶传粉的花在许多方面象蜂媒花,因为这些昆虫都是靠视觉和嗅觉访花寻食的。
有些蝴蝶能看到红、蓝、黄和橘黄的颜色。
典型的蛾媒花是白色的,傍晚之后散发浓郁的芬芳气味和甜味以吸引夜间飞行的蛾,如烟草属中几种植物的花就是这样的。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d51cedd36a32d72758107.png)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理解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盼望能关心到大家!篇一:彩色的翅膀【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理解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体会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我就不信任,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的意思;领悟“我突然发觉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语言创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距海南省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漂移于万顷碧波之中,这便是位于我国南部的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
岛上遍布礁石,缺乏土壤,再加上它地处热带区,常常遭受风暴和台风攻击,因此岛上没有定居的居民。
但,在这里却常年驻守着我国的边防战士。
岛上淡水紧缺,各种物资匮乏,战士们开玩笑说:“在西沙活着就是光荣,生存就是工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忠诚地履行着建设海岛,保卫海岛,保卫祖国的神圣天职。
战士们满怀信念地说:“这是咱第二家乡,我们定要把西沙建设成一座“海上花园”。
2、揭示课题,明确课型。
◆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去了解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我们用精读课文习得的方法来自主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自学提示,划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1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沟通读文后的体会)2.带着问题,让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沟通初读感知。
4.课文很长,但我们抓住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彩色的翅膀鲁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彩色的翅膀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6b057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5.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彩色的翅膀鲁教版【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成与昆虫之间的联系,明白得小高为何把昆虫带回宝石岛。
3、明白得课文内容,学习海岛战士在困难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体会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明白得句子“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那个地点安居乐业。
”的意思;领会“我突然发觉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1、导入:2、读题。
谁的翅膀?(会飞的小昆虫的翅膀,如蝴蝶。
)“彩色”二字仅仅是说小昆虫的翅膀是彩色的吗?还有什么别的含义?3、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交流1、把词语补充完整水()石()晴空()()惹人()()安()乐()波涛()()()同()合2、明白得以下词语:晴空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交流如下问题:(1)、想想这篇课文要紧写了一件什么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想小高什么缘故把昆虫带往宝石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秘小岛文中的宝石岛是如何样的一个岛屿呢?请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那个岛屿的特点。
3、四、爱岛深情1宝石岛远离大陆,条件困难,又是一个不毛之地,什么缘故要在那个地点建起了观看通讯站?(宝石岛虽小,但也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建立观看通讯站的目的确实是有力地守卫祖国的领土。
)那么,战士们能在那个地点安心守卫吗?明白得并朗读好以下句子:①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课文《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
![课文《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ddde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9.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特征,如蝴蝶、七星瓢虫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特征,如蝴蝶、七星瓢虫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特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彩色的翅膀》的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实物模型。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彩色的翅膀》。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生字词和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蝴蝶和七星瓢虫的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彩色的翅膀》的预习心得。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特征,如蝴蝶、七星瓢虫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生字词和生物特征。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彩色的翅膀》。
(2)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3)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并与同学分享。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719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7.png)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彩色的翅膀》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翅膀的象征意义。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彩色的翅膀》是一篇描写蝴蝶翅膀的美丽和多彩的课文,通过描绘蝴蝶翅膀的各种颜色和图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2.2 课文结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蝴蝶翅膀的美丽;第二部分描述蝴蝶翅膀的各种颜色和图案;第三部分描述蝴蝶翅膀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蝴蝶翅膀的象征意义。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4.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3 展示法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5.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5.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蝴蝶翅膀的象征意义。
5.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5.5 创作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彩色翅膀,并进行展示。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6.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
6.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以及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并写一篇关于自己对彩色翅膀的理解和感受的短文。
7.2 作业检查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彩色的翅膀
![小学语文教案彩色的翅膀](https://img.taocdn.com/s3/m/16bb687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1.png)
小学语文教案《彩色的翅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夏洛蒂的彩色翅膀的来历和特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夏洛蒂的喜爱之情,理解彩色翅膀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彩色的翅膀》的课件或黑板,生字词卡片,图片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夏洛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夏洛蒂的彩色翅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词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5.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当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夏洛蒂彩色翅膀的小作文,发挥想象,描述夏洛蒂如何利用彩色翅膀。
3.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签名确认。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夏洛蒂的彩色翅膀,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或动物具有独特的生存方式或特征?2. 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大自然中的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七、情感教育: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夏洛蒂的喜爱之情,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大自然。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教师出示一些关于环保的图片或事例,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彩色的翅膀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彩色的翅膀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e87c52163169a4517723a364.png)
1、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气氛( )的样子( )的光芒
( )的晚会( )的小岛( )的翅膀
2、读拼音写词语。
tàn qīn fúyǎng bìluò
()()()空如洗水()石出
chún jiéxiǎng fújū
()分()波涛起()安()乐业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深情()当然()播种()
《彩色的翅膀》
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教师
课型
预习课
课时
1
课题
《彩色的翅膀》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用、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3、完成导读单、落实结构化预习。
重点
难点
结构化预习的落实与检测
知识
链接
宝石岛又名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5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犹如朵朵星莲、颗颗珍珠,其中,永兴岛是最大的岛屿。
六年级语文《彩色的翅膀》导学案
执笔人:任淑红备课组长:刘来元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
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教师
课型
综合训练
课时
1
课题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品读,抓住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体会边防战士的情感。
重难点
从战士的言行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
知识
链接
插叙插叙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与中心有关的内容,待插入的部分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记叙的叙述方法。插叙可以帮助展开情节,突出人物品质,丰富文章的内容。
彩色的翅膀教案教学设计
![彩色的翅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bafb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3.png)
鼓励性反馈
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和进步给予肯定和 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建设性反馈
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问题,提供具体的 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双向反馈
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共 同探讨彩色的翅膀的相关问题,促进 教学相长。
06
课后拓展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
《彩色的翅膀》原著小说
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
反馈与调整
通过布置作业、组织课堂互动等方式,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其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 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网络资源
彩色的翅膀教案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课后拓展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彩色的翅膀的基 本概念和特点。
了解彩色的翅膀在不 同领域的应用和价值 。
学会如何运用彩色的 翅膀进行创作和表达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 ,深入了解彩色的翅膀的特点 和应用。
掌握运用彩色的翅膀进行创作 和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 提高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彩色的翅膀的热爱和 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和色彩 ,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 荣誉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aa7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1.png)
《彩色的翅膀》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涉及的生物知识,如蝴蝶的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彩色的翅膀》是一篇描写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的科普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蝴蝶翅膀颜色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了解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2.2.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对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翅膀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使用教学卡片,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练习。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蝴蝶翅膀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蝴蝶翅膀颜色的形成原因。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学生讨论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内容,特别是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生字词练习和课后思考题。
5.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公开课教案】鲁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彩色的翅膀
![【公开课教案】鲁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彩色的翅膀](https://img.taocdn.com/s3/m/853e9e730066f5335b812147.png)
鲁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彩色的翅膀教材分析:《彩色的翅膀》是选自鲁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
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以及尝瓜会的描写,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爱岛建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的迁移,使学生在讲读课文中所学到的各种方法,在此有一个充分的实践机会,是精读课文的练兵场,它和精读课文共同承载着深化单元训练重点的任务,比如说,第二单元总的情感目标是: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总的能力目标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彩色的翅膀》这篇略读课文,就是对“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的”一个补充、深化,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的一个实践和训练。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提取信息,体会海岛艰苦和西瓜不平凡的来历。
2、抓住本课关键词“扔”和“抱”对比的动作,品尝西瓜中连续性动作的描写和叠词的使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3、能在习作中运用连续性动词、叠词、和对比动词。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本课对比的动作,连续性动作的描写和叠词的使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板块一:品味连续性动词感受爱岛之情1、谈话导入(1)西瓜上市了,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吃西瓜的?【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我联系生活实际,用贴近生活吃西瓜的事例引入新课。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b30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7.png)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彩色的翅膀》,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珍珠鸟的成长过程及“我”与它的深厚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之情。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中小珍珠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彩色的翅膀》2.课件或黑板3.课堂讨论话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小珍珠鸟的成长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答案。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彩色的翅膀》,谁能复述一下小珍珠鸟的成长过程?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小珍珠鸟孵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答案。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小珍珠鸟学飞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答案。
四、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之情。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彩色的翅膀》,谁能谈谈小珍珠鸟独立生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小珍珠鸟独立生活过程中,作者是如何关心和帮助它的?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答案。
三、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小珍珠鸟的成长过程对你有什么启示?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2.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美好事物。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彩色的翅膀》,谁能谈谈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感悟?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彩色的翅膀》教案(15篇)
![《彩色的翅膀》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8fede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c.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彩色的翅膀》教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彩色的翅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彩色的翅膀》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尝瓜会上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体会战士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彩色的翅膀”和“宝石岛”以及岛上的主人公们。
出示ppt,展示蝴蝶等昆虫,初步理解“彩色的翅膀”指的是什么。
出示ppt,展示宝石岛(西沙群岛)美丽的画面。
出示配乐ppt,展示守岛官兵的训练、生活。
二、初读感知,明确要求。
生齐读自读要求,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
1.疏通生字词,特别注意理解“碧空如洗、矮墩墩、端详”等词语。
2.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读后交流。
(1.带昆虫上海岛。
2.尝瓜会)质疑1:为什么带昆虫上海岛?学生讨论明确:花朵授粉结果的知识。
质疑2:西瓜这么普通,为什么要开尝瓜会?初步明确西瓜来之不易,岛上生活艰苦。
三、研读课文,探究第一部分:带昆虫上宝石岛。
1.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生齐读。
找出其中动词:扔、抱。
对比揣摩:扔的大提包里可能有什么东西?(生活用品、衣服、书籍、象棋、甚至还可能有母亲精心准备的食物,突出这些东西对小高来说很重要)抱的纸箱里有什么?(蝴蝶等昆虫,用来给小岛上的花授粉,好结出瓜果。
突出对小岛官兵很重要)思考:在小高看来,哪个更重要?说明了什么?(热爱海岛胜过一切)再思考:小岛上为什么没有昆虫?远离大陆,环境恶劣,无法生存。
彩色的翅膀教案
![彩色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08f2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e.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教案标题:彩色的翅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颜色的名称和特征;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3.通过创意绘画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彩色的翅膀图片和故事书;2.彩色纸张、颜色铅笔和蜡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呈现彩色的翅膀图片,引发学生对不同颜色的兴趣。
2.读取故事书《彩色的翅膀》,向学生介绍彩色翅膀的概念和故事情节。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彩色代表不同的感情和个性。
探究活动:1.在黑板或白板上展示不同颜色的卡片或绘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种颜色的特征。
例如,红色:热情、活力;蓝色:冷静、安静等。
2.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提出问题如下:- 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如果你是一只鸟,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翅膀?为什么?创作活动: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不同颜色的纸张和绘画工具。
2.要求学生设计并绘制一副彩色的鸟的翅膀。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不同颜色的翅膀图案与自己的感受和个性联系起来。
3.学生完成绘画后,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选择的颜色和图案的原因。
总结活动:1.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彩色翅膀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想和创作体会。
2.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关于颜色的知识和创作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邀请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彩色的生物,如花朵、昆虫等,并让他们尝试绘画这些生物的彩色特征。
2.在家庭作业中,鼓励学生调查不同文化中对颜色的理解和意义,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收集学生绘制的彩色翅膀作品,并评估他们是否能够通过图案和颜色表达自己的创意;3.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估他们对颜色特征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希望这个教案可以帮助你进行彩色的翅膀主题的教学活动。
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随时告诉我。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66c7f6941ea76e58fa04a8.png)
文川小学教案第二单元课题7*、彩色的翅膀教学内容深入研读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海岛艰苦的生活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从战士们的言谈和行动中,体会战士们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
难点: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方法引导法、朗读法、感悟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质疑课题,情境导入1.板书课题,问:由课题你想到了什么?2.谈话导入。
1.读题,提出疑问:彩色的翅膀指的是什么?2.带着好奇进入新课学习。
围绕题目巧妙设疑,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布置学生自读,提出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
3.组织交流:“宝石岛”是个什么样的岛?战士们到这个岛多久了/小高为什么带昆虫?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2.汇报自读情况。
3.交流讨论。
了解“宝石岛”促其主动阅读课文。
三.走进“尝瓜会”,了解西瓜的来历1.引导学生细读“尝瓜会”思考:这个西瓜是怎样来的?2、发散思维:你们认为第一块西瓜应给谁?介绍“授粉3.引发思考:大家对这个西瓜有着怎样的感情?4.组织讨论,大家为什么对这个西瓜这么看重?1.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西瓜的来历。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学生谈看法。
4.思考交流。
创设情景,梳理战士们种瓜的过程,感受战士们对西瓜、对小岛的热爱。
四.品味语句,理解战士“小高,”明白题意1.鼓励阅读:在文中找出描写“小高”的语句。
2,全班交流小高的特点。
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讨论。
2.全班交流,朗读语句。
引导学生感知战士们想让小岛更加美好的心愿。
五.拓展思维,升华认识。
1.思考讨论: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到岛上?这与战士们在小岛上种蔬菜瓜果有什么关系?2.战士们守小岛的意义?1.交流、明确:战士们的行为充分表现了战士们热爱海岛、热爱生命、热爱祖国。
2.自由发言。
体会守卫小岛的战士们的爱国情。
【语文教案】《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f2749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8.png)
【语文教案】《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水果和蔬菜的收获与自然界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岛屿的独特方式,体验战士爱岛屿、爱祖国的感受。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难点:理解士兵小高临终遗言的含义,感受士兵们对岛屿和祖国的爱。
教学准备:课前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四、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阅读主题,阅读主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1.阅读略读技巧,思考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什么?(1.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交流读后的体会)2.用这两个问题学习这本书。
(三)初读课,整体感知1.在同一张表格上分段阅读,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正确流畅地阅读课堂内容。
2.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例如,当水落下时,石头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比喻:真相出来了。
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高兴。
3.默读课,想想这节课写了什么?(课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
)(四)自学课,体验情感1.快速浏览课,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注意联系课前的资料考虑)(因为小高希望小昆虫在岛上安居乐业,在岛上传播水果和蔬菜的花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一些东西,岛才能变得越来越美丽,岛上的生活才能越来越美丽。
因此,他把昆虫带到了宝石岛。
)2.读了课,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透露出来的是,士兵们带着昆虫回来了。
每个人对难吃的瓜的爱都扩大了。
这是对岛屿和祖国的爱。
这种爱是由五颜六色的翅膀舞动的。
没有英雄的话语,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爱。
)3、这些感受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一些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彩色的翅膀教案2鲁教版五
四制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明白题目的双重含义。
2、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发现宝石岛的几个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学习运用文本“吃西瓜”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仿写练笔;运用文末段进行想象练笔训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3、依据文本特点,运用第一单元“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进行深化练笔训练。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留学在外的季羡林老先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母亲;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则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海岛的爱
2、播放课件,介绍海南岛
同学们,在距海南省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漂浮于万顷碧波之中,这便是位于我国南部的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岛上遍布礁石,缺乏土壤,再加上它地处热带区,经常遭受风暴和台风袭击,因此岛上没有定居的居民但,在这里却常年驻守着我国的边防战士岛上淡水紧缺,各种物资匮乏,战士们开玩笑说:“在西沙活着就是光荣,生存就是工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忠诚地履行着建设海岛,保卫海岛,保卫祖国的神圣天职战士们满怀信心地说:“这是咱第二故乡,我们定要把西沙建设成一座海上花园”
3、今天我们学习的动人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小岛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再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要把昆虫带上小岛?
2、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这些感受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一些感受
(边防战士的生活很苦,昆虫与瓜果蔬菜有密切的联系,小高爱海岛,爱祖国,有扎根边疆的心愿,也想改造海岛,让海岛越变越美……)
⑴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
⑵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
⑶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⑷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体会到战士相信小昆虫会在岛上愉快地生活、劳动这段话充分地表明边防战士们早已作出了在海岛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这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同时,又反映出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不怕艰苦,自觉在那“比大陆苦得多差得多”的环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质)
四、拓展延伸,学写句子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师引导:同学们,荒凉的西沙群岛迎来了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迎来了扎根海岛的的边防战士,更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宝石岛热闹起来了……让我们静静地闭上眼睛,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宝石岛欣欣向荣的景象吧!(播放轻音乐,学生闭眼想象)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它描写下来吧(学生想象画面写句子,写后进行交流)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正是因为这一代又一代日夜守护海岛的人民子弟兵,扎根海岛,建设海岛,保卫着海岛,这里的天更蓝,这里的水更美,这里的人更欢!我们坚信,可敬的边防战士建设海岛的美好愿望一定会迎着朝阳,乘着彩色的翅膀,绽放奇异的光彩!
板书设计:
彩色的翅膀
昆虫←战士
↓↓授粉心系海岛↓↓收获建设海岛↓↓安居乐业扎根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