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一、我国食品质量管理状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意识到食品质量安全重于泰山,企业靠市场,市场靠商品,商品靠质量,以质量站稳市场,以质量开拓市场,并将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到食品企业中来。

当前我国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出现了两极分化。

经济效益较好的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已初步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而效益滑坡的食品企业,疲于应付生存危机,质量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控现象。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意识淡薄在不少食品企业中,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员工,对食品质量和食品质量管理的认识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比如对产品质量的内涵、质量控制内容认识不足。

一些食品企业的管理层认为产品质量是质量保证部门的事,过多地依赖质量检验。

在许多食品企业,质量的重要性未能体现在各项工作中,当质量与其他指标如产量、销售额发生冲突时,质量往往成为牺牲品。

加强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解决制约质量管理的根本性问题。

食品企业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手段,完善各项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以法治代替人治,积极提高员工积极性并全面参与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改进,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2.未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粗放的原料生产方式制约质量管理。

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料大量来源于千家万户粗放型操作,而非集约化生产的原料基地,生产产业化程度较低,即便现在时髦的公司+农户形式,也难以避免粗放型原料生产带来的各种安全弊病。

粗放的生产管理、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以及多种原料来源,造成原料安全质量的不一致性,农药、兽药残留、寄生虫以及物理性异物等食品安全危害,都可能随着原料进入食品加工过程。

对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追溯性差。

在劳动密集型食品加工方式下,如果不对员工的个人卫生状况进行严格管理,细菌很容易通过这些员工的呼吸、唾液和创口污染正在加工中的食品。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点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点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点及启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

随着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世人关注,如何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尽管美国在食品安全方面虽也存在一些问题,但美国已建立起比较协调高效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则为世人所公认。

本文结合访谈美国南加州等地有关食品安全专家的情况,对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点进行一些初步分析探讨,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点1. “六位一体”、统一管理1998年,美国政府成立了“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来协调全国的食品安全工作。

该委员会的成员由农业部、商业部、卫生部、管理与预算办公室、环境保护局、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委员会主席由农业部部长、卫生部部长、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共同担任。

目前,美国的食品安全系统主要涉及6个部门,即卫生部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农业部的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动植物健康检验局(APHIS)、环境保护局(EPA)、商业部的国家渔业局(NMFS)、卫生部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等。

其中,FSIS主管肉、禽、蛋制品的安全,FDA 负责FSIS职责之外的食品掺假、存在不安全隐患、标签夸大宣传等工作;APHIS主要是保护动植物免受害虫和疾病的威胁,EPA主要维护公众及环境健康,避免农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加强对宠物的管理;NMFS执行海产品检测以及定级程序等,CDC负责研究、监管与食品消费相关的疾病。

同时,海关负责定期检查、留样监测进口食品。

2. 立法先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有效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

1906年出台的《食品与药品法(Pure Food and Drugs Act)》和《联邦肉类检验法(Federal Meat Inspection Act)》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食品安全方面立法的开始。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一、项目背景加入WTO后,经济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绿色食品”领域作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建立,具有先进水准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成,呈现着勃勃生机,然而,源头滞后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蔬菜业的发展。

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蔬菜业业内有识之士急切的期盼,也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实施生态产品安全的追溯,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提供优质高效率的服务。

要及时开展农产品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的研究,研究采用UCC/EAN-128条码符号、GLN(全球位置码)、GTIN(全球贸易编码)对绿色食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标识。

研究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信息交换以及信息管理机制。

二、项目概况项目分三个阶段:1、项目前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设计了一套适合管理生态行业的商品项目编码方案。

2、根据设计的编码方案,开发一套蔬菜加工包装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该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图如下:企业向种植者收购蔬菜,再进行一定的加工包装后,进行发送和销售,同时,将相关的与蔬菜质量追溯有关的数据纳入金质工程的监管平台中。

如图所示:本系统方案是为整个“蔬菜安全可追溯性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示范”提供基础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应用本系统,一方面可以为绿色蔬菜监管平台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蔬菜加工包装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建立蔬菜质量的网上监管平台该监管平台的结构图如下:产品信息网依托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等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监测机构,发布相关食品安全信息、公告,面向全国食品行业及消费者,在Internet上提供食品生产与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信息与电子商务等服务,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弘扬名优企业、曝光违法产品、引导食品安全消费。

致力于为国内外的食品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专业服务,力争成为中国食品行业快步走向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导航者和食品生产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致力于成为食品安全的门户网站。

食品药品监管中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与应用案例分析

食品药品监管中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与应用案例分析

食品药品监管中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与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政府重视。

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各国纷纷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并积极建设食品药品追溯体系。

本文将分析几个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与应用的具体案例,以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经验。

一、美国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案例美国食品药品追溯体系是全球较为完善的体系之一。

该体系由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与各州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共同实施,采用了先进的追溯技术和信息系统。

以美国圣菲斯仪公司(SGS)为例,该公司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了全方位、终端到终端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

通过该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了解到该产品的生产地、生产批次、运输信息以及质量检验报告等重要信息,从而实现对食品药品的全程追溯。

二、中国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案例中国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2015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与应用指南》,提出了全面推行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目标和路径。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上海嘉士伯饮料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其生产的饮料瓶上标注了清晰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询该瓶饮料的追溯信息,包括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生产时间和地点等。

这种追溯体系有效提高了消费者的选择和信任度,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责任感和监督意识。

三、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应用案例分析食品药品追溯体系除了可以用于消费者查询,还可以在食品药品召回、溯源调查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以2018年中国乳制品检测事件为例,通过食品药品追溯体系,执法部门可以实时追溯到问题产品的生产企业、流通渠道以及销售终端,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次生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此外,在农药残留检测和药物副作用监测方面,食品药品追溯体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国内外文献综述.doc

食品安全国内外文献综述.doc

国内外文献综述食品安全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涉及到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需求的满足与社会福利的改善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不同时期由于食品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本章通过对食品安全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比较,以掌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脉络。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食品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侧重食品数量安全(food Sedcurity)到侧重食品质量安全的转变过程。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机构举行的世界粮食会议上,将食品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维持健康的生存所必需的足够食物。

1983年,FAO前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将食品安全最终目标解释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了一国的食品供给数量能否满足人口的基本需要,并且更关注社会弱势人群(如穷人、妇女和儿童等)的食品可获得性,以避免和减少饥荒和营养不良现象的发生,因而与缓解和消除贫困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题为《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件中,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同意语,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

1996年,WHO在《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其中食品安全被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安全规制主体食品安全规制的主体主要有规制机构、企业、用户(消费者)和非政府机构。

针对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作用,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 May Aung(2004)在研究中表明,所有国家必须考虑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能够参加培训、决策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系统的发展、调整和实施活动; AndrewFearne,JulieA.Caswell和Spence Henson(2007)的研究表明:根据各国食品安全形势、食品行业特征、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的不同,各国对食品行业的规制模式也有很大差异。

食品追溯系统情况汇报

食品追溯系统情况汇报

食品追溯系统情况汇报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此,我将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食品追溯系统的情况。

首先,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意义重大。

食品追溯系统是指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信息记录和追踪,实现对食品全流程的监控和追溯。

这有助于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维护食品市场秩序,提升食品行业的整体形象。

其次,我所负责的食品追溯系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记录和管理制度,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

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食品信息的快速追溯和溯源,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召回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食品安全事故对消费者的影响。

另外,我们也在不断优化食品追溯系统,提升其效能。

我们加强了与各个环节的合作与沟通,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食品追溯系统的全面覆盖。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和投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确保了食品信息的真实可靠。

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食品追溯系统,提升其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应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食品追溯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总的来说,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食品追溯系统的水平和效能,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食品环境。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规范说明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规范说明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规范说明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质疑。

为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追溯体系的建立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进行详细说明。

1.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定义和意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指的是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全过程进行可追踪的管理体系。

它可以通过追溯各个环节的资料,快速定位安全隐患,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追溯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组成部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主要由信息记录、标识码、追溯能力等组成。

信息记录是指通过记录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信息,形成一条完整的追溯链。

标识码是为了实现追溯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数据交互,通常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等形式。

追溯能力则是通过建立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实现对食品追溯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3.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和管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需要各个环节的参与和协作。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追溯体系建设的支持,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各个环节的合规操作。

其次,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范,建立健全的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最后,消费者应积极参与食品追溯系统的使用,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

4.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应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应用涵盖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

在生产环节,企业可以通过追溯体系对原材料的来源、加工过程等进行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在流通环节,商家可以通过追溯体系追踪产品的来源和配送过程,及时发现异常状况。

在消费环节,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标识码获取产品的详细信息,了解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5.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挑战和问题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一个难题,需要建立可信的信息共享平台。

其次,追溯体系所涉及的数据量庞大,如何处理和管理这些数据成为一个难题。

食品安全溯源论文

食品安全溯源论文

浅谈食品安全溯源摘要:本文首先对食品安全溯源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随后对食品安全溯源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从国外国内两个视角介绍了当前食品安全溯源的应用发展现状。

关键词:食品安全安全溯源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如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速生鸡、塑化剂和问题胶囊等等,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为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确保食品安全,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一、食品安全溯源概念食品安全溯源,是指在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中,食品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消费终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费终端→生产源头),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管理主体的有效监控范围之中。

实施这一体系中能够理清职责、明晰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各自的责任,并能有效处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溯源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

一旦食品质量在消费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有赖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

具体而言,是通过开发出食品溯源专用的各类硬件设备应用于参与市场的各方并且进行联网互联,对众多的异构信息进行转换、融合和挖掘,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完成食品供应、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信息采集、记录与交换。

二、食品安全溯源理论研究(一)体系结构食品安全溯源是基于供应链思想的,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的一种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粮食追溯系统情况汇报

粮食追溯系统情况汇报

粮食追溯系统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粮食追溯系统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我公司作为粮食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建设和完善粮食追溯系统,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现就我公司粮食追溯系统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粮食追溯系统框架,包括种植、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流程的信息采集和记录。

通过与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全程数据的采集和共享,确保了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我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设了信息化的粮食追溯平台。

通过条形码、RFID等技术手段,对粮食产品进行唯一标识和溯源信息的录入,实现了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询性。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获取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信息,了解产品的来源和质量情况。

此外,我公司还加强了对粮食追溯系统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了专门的追溯系统管理团队,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数据的管理更新。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和数据核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接受监督检查,确保系统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最后,我公司还不断完善粮食追溯系统,提升系统的智能化和应用价值。

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追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企业决策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同时,探索将追溯系统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信息。

总的来说,我公司的粮食追溯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粮食追溯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投入和改进。

未来,我公司将继续加大对粮食追溯系统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系统的效能和可信度,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更大的努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整个粮食行业的追溯工作贡献力量,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经济管理漆雁斌,等: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

本文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概要介绍了国外的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方面介绍了国内的研究。

从管理体制、信用管理、监督检查和科研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国外研究对我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技术;食品安全立法;信用管理1国外研究综述1.1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构成、运行机制和可能的失效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构成的研究通常分两个角度。

一是从构成要素来分析,例如,Whitehead,A.(1995)提出了食品控制体系包括六个要素。

二是从控制体系的监管主体来分析,例如,DeWaal,C.(2003)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指出,建立单一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会促进相关资源优化配置,带来更为理性的食品安全管制体系。

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具有足够的透明性。

典型的如Adrie,J.(2005)发现,要保证链条上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才能使供应链有效的运行,而建立利益方之间的合作关系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操作一致;国际间交流;信任;透明性;与行政过程相分离;以结论为中心。

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失效。

Rolf,M.(2007)对欧洲未来食物链的发展远景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三种最有可能对食物链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技术的不确定性;行政上的不确定性;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1.2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有:食品安全HACCP全程监控体系、风险分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

HACCP是针对食品安全卫生的一套科学、经济、有效的管理系统。

Romano等人通过对意大利、英国、荷兰的肉类和牛奶部门试验性的研究实例,说明了执行HACCP的效果,并提供了第一手依据成本大小的次序来评估和定性地说明要由生产者来感知主要利润。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2004年,牛肉可追溯体系法。 2009年,大米可追溯体系法。
二、中国的食品追溯体系
2002年,《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猪、 牛、羊必须佩带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
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要求》。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 溯体系建设。
2007年,《食品召回管理规定》。 《出入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者的基本信息、原材料的来源、辅助材料 的来源、食品添加剂信息、生产的基本信息等。
运输过程
运输者基本信息、班次信息等。
二、食品追溯的作用和意义
食品追溯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信息,增强 信息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减少企业损失。 提高食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全球贸易
以条码为基础的标签,为各个环节实施信 息传递和交换提供依据。
(1)一维条码
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 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
EAN/UCC条码:用于零售和非零售的 贸易项目,即商品条码。
EAN-8条 码
UPC-A条
EAN-13条 码
UPC-E条码
ITF-14条码:用于对贸易项目中非零售 商品的条码标识。
标识能力 产品,不能辨认具 体的商品
可对具体单个的商品 进行标识
功能
条码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读写能力 数据不可更新 数据可反复被覆写
读取方便性 需清楚可视
标签隐藏在包装内也 可读
数据正确性
人工读取,增加 疏失机会
可自动读取以达追踪 与保全
抗污性
条形码污染则无 表面污损不影响数据
法读取信息
读取
不正当复制 方便容易
多数应用场合依 赖数据库及通讯 网络

可追溯系统

可追溯系统

可追溯系统一背景可追溯系统的产生起因于1996年英国疯牛病引发的恐慌,另两起食品安全事件——丹麦的猪肉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和苏格兰大肠杆菌事件(导致21人死亡)也使得欧盟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缺乏信心,但这些食品安全危机同时也促进了可追溯系统的建立。

为此,畜产品可追溯系统首先在欧盟范围内产生建立。

通过食品的可追溯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所消费食品更加详尽的信息。

专家预言在与动物产品相关的产业链中,实行强制性的动物产品“可追溯”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它将成为推动农业贸易发展的潜在动力。

二概念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042:1994)把可追溯性的概念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

可追溯性是利用已记录的标记(这种标识对每一批产品都是唯一的,即标记和被追溯对象有一一对应关系,同时,这类标识已作为记录保存)追溯产品的历史(包括用于该产品的原材料、零部件的来历)、应用情况、所处场所或类似产品或活动的能力。

据此概念,畜产品可追溯管理或其系统的建立、数据收集应包涵整个食物生产链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产地信息、到产品的加工过程、直到终端用户的各个环节。

畜产品实施可追溯管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准确而详细的有关产品的信息,在实践中,“可追溯性”指的是对食品供应体系中食品构成与流向的信息与文件记录系统。

可追溯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工具。

目前,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和消费者都要求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机制,并且许多国家已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以法规的形式将可追溯纳入食品物流体系中。

在欧美的许多国家,不具有可追溯功能的食品已被禁止进入市场。

实施可追溯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产品上粘贴可追溯性标签。

可追溯性标签记载了食品的可读性标识,通过标签中的编码可方便地到食品数据库中查找有关食品的详细信息。

通过可追溯性标签也可帮助企业确定产品的流向,便于对产品进行追踪和管理。

三国外畜禽产品可追溯体系为了提高消费者的安全信心以及畜产品的地区和品牌优势,世界各国争相发展和实施家畜标识制度和畜产品追溯体系,有的已立法强制执行。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一、分析概述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严重农产品残药、进口食品材料激增等)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

目前我国,谷物、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主要食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以及排除我国食品的出口面对进口国食品跟踪一、分析概述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严重农产品残药、进口食品材料激增等)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

目前我国,谷物、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主要食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以及排除我国食品的出口面对进口国食品跟踪与追溯法律法规的限制,因此在我国建立食品跟踪与追溯的工作将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当前我国在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追溯系统的实例仍寥寥无几,国内食品行业追溯目前还主要仅仅是在零售结算环节,远未在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应用,全程可跟踪供应链尚未形成。

二、系统特点利用条码的优势特性达到对食品的安全与追溯的管理,相比记录档案追溯方式更加高效、实时、便捷。

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的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全程可视化控制、监控与追溯,并可可以全面监控种植养殖源头污染、生产加工过程的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隐患.以对有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评估和科学预警提供依据。

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实时、准确报送,便于快速高效做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

通过网络,消费者可查询所购买食品的完整追踪信息。

利用二维条码读取数据,在生产工厂可以快速构建原料数据库;充分融合工厂目前的ERP管理系统,避免重复性作业和信息孤岛,同时大大增强ERP数据采集效率;通过Web或Call Center方式可即时查询记录信息;使“原料-药剂-检验-分析-评估”成为可能,帮助甑别、排除不合格原料;即使发生问题,也能确定产品的流通范围,迅速予以应对;中低度投资,制造工厂只需构建二维条码标识、记录数据库、追踪代码分配、WEB页就可以构建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各国都积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从而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的能力。

一、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意义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是实施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记录和追踪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的整个过程,掌握食品的来源、生产情况、流通途径等关键信息,有助于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控制食品质量,并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快速找到问题的源头,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性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实现食品的全程可追溯,确保食品来源可靠。

1. 保障食品供应链的可信度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记录和追踪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从而建立一个可靠的食品供应链。

通过追溯信息,消费者可以获得食品的生产地、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等详细信息,提高了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和信任。

2. 提高食品企业的管理水平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和记录,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料供应商和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 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追溯体系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快速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责任方,迅速采取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件扩大化,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三、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关键环节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需要各个环节的齐抓共管。

1. 生产环节生产环节包括农业生产、养殖、种植等。

在此环节,需要建立农产品生产标准,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

农民和农业企业要按照相关要求种植养殖,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2. 加工环节加工环节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加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料的安全性,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污染。

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2019-10-03[摘要]本⽂通过分析我国实施⾷品可追溯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度分析国内⾷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遇到的难点。

针对我国⾷品可追溯体系的现状和难点问题,提出了利⽤市场调节机制来推动实施⾷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的建议,即严格区分可追溯和不可追溯⾷品,提升可追溯⾷品的品质价值;加强消费者对安全⾷品的认知,提⾼对安全可追溯⾷品的需求强度和⽀付意愿;建⽴良好的信誉机制,促进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政策⽀持,健全⾷品企业惩罚性赔偿机制等。

[关键词]⾷品;可追溯体系;市场调节机制[中图分类号]252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44-031引⾔近年来,频频发⽣的恶性事件严重威胁⼈类健康,疯⽜病、⼝蹄疫、禽流感、瘦⾁精等⼀系列事件给社会造成巨⼤损失,并引发了消费者信任危机,⾷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动物源性⾷品安全问题成了全球关注的重⼤课题。

实⾏⾷品溯源制度,建⽴可追溯系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

我国⾷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落后于西⽅发达国家,在推进实施⾷品可追溯的过程中遇到来⾃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的困难。

本⽂从经济学的⾓度出发,⽤市场调节机制探讨推动我国⾷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的⽅法。

2⾷品可追溯系统的含义与分类2.1⾷品可追溯系统的含义“可追溯性”的定义是引⾃于质量保证的ISO 804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基础和术语》:“Traceability is the ability to trace the history,application or location of an entity by means of recorded information”,即“通过记载的识别,追踪实体的历史、应⽤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

[1]可追溯性是在以欧洲疯⽜病危机为代表的⾷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的情况下,在CAC⽣物技术⾷品政府间特别⼯作组会议上,由法国等部分欧盟国家提出的⼀种旨在作为危险管理的措施。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一种通过追踪、记录与管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全过程信息的系统,旨在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和监管水平。

这一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食品从源头到终端消费者的全程监控和追溯,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支持。

首先,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食品信息数据库,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

通过条码、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对食品进行标识,将每一批次食品的来源、生产工艺、配料信息、质量检验等重要数据纳入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

其次,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查询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或通过手机APP等方式,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

消费者可以查询到该批次食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原材料种类和来源、质量检验报告等,从而更好地了解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此外,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还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主动召回,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快速定位问题源头,追踪到已经流通到市场的产品,并及时通知消费者召回。

这有效地减少了食品安全事件的蔓延,保护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最后,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分析,提供食品安全预警。

系统可以监测食品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各个数据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帮助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和监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信息,增加对食品的信任和选择,同时也促使食品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升食品质量。

立足于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系统的建立不仅使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各个参与方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也提升了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使得食品企业能够更加主动地管理和控制其生产过程。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情况分析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情况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在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在调研江苏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情况的同时,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国家应用追溯系统概况(一)美国美国食物安全的监管特点是食物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多个部门负责,主要负责部门为农业部、卫生和公共事业部及环境保护署,分别负责农产品、葡萄酒和饮用水等不同产品。

此外,美国商业部、财政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也不同程度地承担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

美国政府于2004年启动了国家动物标识系统(NAIS),通过对养殖场和动物个体或群体转移进行标识,确定其出生地和移动信息,最终保证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于48小时内确定所有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

(二)欧盟欧盟成立欧洲食品安全局对食物安全管理承担主要责任,成员国和欧盟共同执行食物安全管理政策。

食品产业受成员国有关机构的监督,这些机构同时受欧盟的管理,欧盟委员会也参与对欧盟的食物安全管理。

欧盟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的生产和流通领域。

与一些价值较低、混合包装的产品只需追溯到生产批次不同,牛肉属于价值较高的产品,个体标记相对较为容易,其生产及包装特点决定了基本部位产品可以做到个体追溯,也因此欧盟在客观条件上能做到实行较严格、完善的追溯制度。

事实上,欧盟强制性要求入盟国家对家畜和肉制品开发和流通实施追溯制度,从2002年起所有店内销售的产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标签,该标签必须包含如下信息:出生国别、育肥国别及牛肉关联的其他畜体的引用数码标识、屠宰国别以及屠宰厂标识、分割包装国别、分割厂的批准号以及是否欧盟成员国生产等。

(三)澳大利亚澳大利亚70%的牛肉产品销往海外。

通过实行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LIS),澳畜产品得以顺利出口欧盟,总值约每年5200万澳元。

NLIS是一个永久性的身份系统,能够全程追踪家畜的出生到屠宰。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分析(新版)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分析(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分析(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分析(新版)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在世界许多国家,食品安全事件也时常发生。

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本文简要概述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介绍主要做法,并提出六个方面的共性特点。

一、发展历程(一)美国。

美国食品安全在一百多年以来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由乱而治,并且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最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国之一。

近年来,美国多次发生食品污染事件,奥巴马政府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的一次大变革,签署了《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

(二)欧盟。

由于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病等疫情频频爆发,暴露了欧盟原有的食品法规和官方控制存在缺陷。

为了应对这一新变化,欧盟发布《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成立欧盟食品安全局,并逐渐形成了以“食品全白皮书”为核心的各种法律、法令、指令等并存的食品安全体系新框架。

(三)日本。

2001年发生疯牛病之后,由于民众的反应强烈,日本颁布了新的《食品安全基本法》,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负责风险评估,形成了目前农林水产省、劳动厚生省和食品安全委员会三方协同制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对原有风险管理机构内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能进一步独立强化。

二、主要做法(一)美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在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在调研江苏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情况的同时,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国家应用追溯系统概况
(一)美国
美国食物安全的监管特点是食物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多个部门负责,主要负责部门为农业部、卫生和公共事业部及环境保护署,分别负责农产品、葡萄酒和饮用水等不同产品。

此外,美国商业部、财政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也不同程度地承担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

美国政府于2004年启动了国家动物标识系统(NAIS),通过对养殖场和动物个体或群体转移进行标识,确定其出生地和移动信息,最终保证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于48小时内确定所有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

(二)欧盟
欧盟成立欧洲食品安全局对食物安全管理承担主要责任,成员国和欧盟共同执行食物安全管理政策。

食品产业受成员国有关机构的监督,这些机构同时受欧盟的管理,欧盟委员会也参与对欧盟的食物安全管理。

欧盟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的生产和流通领域。

与一些价值较低、混合包装的产品只需追溯到生产批次不同,牛肉属于价值较高的产品,个体标记相对较为容易,其生产及包装特点决定了基本部位产品可以做到个体追溯,也因此欧盟在客观条件上能做到实行较严格、完善的追溯制度。

事实上,欧盟强制性要求入盟国家对家畜和肉制品开发和流通实施追溯制度,从2002年起所有店内销售的产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标签,该标签必须包含如下信息:出生国别、育肥国别及牛肉关联的其他畜体的引用数码标识、屠宰国别以及屠宰厂标识、分割包装国别、分割厂的批准号以及是否欧盟成员国生产等。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70%的牛肉产品销往海外。

通过实行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LIS),澳畜产品得以顺利出口欧盟,总值约每年5200万澳元。

NLIS是一个永久性的身份系统,能够全程追踪家畜的出生到屠宰。

家畜个体采用经NLIS认证的耳标或瘤胃标识球来标识身份,牛迁移到新的地点时,农场、寄养销售场或者屠宰场的射频身份读取器将读取并在NLIS数据库
中记录其移动。

NLIS的优点是,通过将胴体信息与家畜个体生产数据关联,改善管理和提高育种决策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自动数据采集,提高家畜个体记录准确性。

日本政府已通过新立法,要求肉牛业实施强制性的零售点到农场的追溯系统,系统允许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输入包装盒上的牛身份号码,获取他们所购买的牛肉的原始生产信息,作为对疯牛病的反应,该法规要求日本肉品加工者在屠宰时采集并保存每头家畜的DNA样本。

二、国外情况分析
(一)建立追溯系统的动机
1、追根溯源,控制疾病影响。

自从1986年英国发生疯牛病以来,欧盟率先进行了肉牛和犊牛的可追溯性研究,欧盟各国均建立了牛及牛肉标识追溯系统。

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也是在本国发生疯牛病后,纷纷引入了肉牛全程标识追溯系统。

目前,追溯系统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病源,扼制疫情扩大。

2、设立壁垒,保护本国产业。

欧盟建立追溯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设立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业。

欧盟将肉品可追溯作为一项准入门槛,既针对来自欧盟国家以外的国家,也针对新加入欧盟的其他成员国。

3、打破壁垒,促进肉品出口。

澳大利亚NLIS系统使澳实现了畜产品从牧场到屠宰场的全程跟踪监测,获得欧盟认可,其牛肉对欧出口额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二)政府管理模式
以欧盟、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由一个独立的或专门设立的部门对肉品追溯进行统一管理。

尽管美国采取了多部委共同负责的模式,但事实上对于某一特定产品,仍由单一部门对其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进行统一管理。

这种一部门负责到底的管理模式集中了资源,大大提高政府产业规划、政策研究以及应急处理的能力。

(三)严格监管
立法上,各国对食品可追溯进行了强制性规定:欧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欧盟国家销售的牛肉制品和生鲜水果、蔬菜都要具有可追溯功能,同时要求出口到欧盟国家的肉类产品从2005年起必须具备可追溯功能;美国通过联邦立法来要求动物产品必须使用标识;日本通过立法要求牛肉产品必须可追溯。

信息管理上,美国NAIS信息系统(其数据库包括国家养殖场信息库和国家动物记录信息库)、澳大利亚NLIS数据库等都属于国家级别数据库,对录入的信息有统一的标准,由国家对其进行管理、分析。

同时,各国均开始或已经制定法律支持系统信息的真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