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车间清洁验证方案
最新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GMP确认与验证

编号:XXXXX类别:清洁验证方案【最新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GMP确认与验证)设备编号:XXXX ___________文件编号:XXXXXXXX设备型号:XXXXXX _________使用地点:XXXXXXXX _______XXXX制药公旬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组主要成员及其职责一、验证概述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要求,每次生产完成后或更换品种、规格均应认真按制订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设备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内表面及各部件,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这些物质包括药品活性成分、辅料、清洁剂、微生物等。
为评价XXXX设备(设备编号:XX)设备的清洁效果,特制定此清洁验证方案并根据方案对清洁操作规程进行验证。
二、验证目的设备清洁验证是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检验方法和微生物检验方法来检查设备按清洁操作规程清洁后,设备上活性组分残留量、清洁剂残留量、微生物等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以此证明该设备清洁规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了更换品种或规格时,设备清洗不彻底对下一个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事故发生,使药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三、验证依据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2《药品GMP指南》3《设备验证管理制度》(文件编号:XXXXXXXX)4《设备清洁验证管理制度》(文件编号:XXXXXXXX)四、验证范围1 .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XXXX设备(设备编号:XX)的清洁验证。
2 .选择产品:以常年生产、产量较大的XXXX冲剂为验证产品,使用XXXX设备进行药液浓缩生产,待生产结束后,按清洁规程清洁XXXX设备。
五、验证时间计划验证计划于20XX年6—月4—日起至20XX年6月14日实施。
六、验证条件审查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3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设备清洁情况确认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七、检测项目及接受标准1 .待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规定的清洁规程清洗设备,按检测项目进行取样、检测。
生物药品清洁验证方案

生物药品清洁验证方案引言生物药品是一类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生产的药品,其产品具有高效性和生物活性,对生产设备的清洁程度要求较高。
为了确保生物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清洁验证成为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生物药品清洁验证方案,确保药品生产设备的清洁程度符合相关要求,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保障生物药品的质量。
1. 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确保生物药品生产设备的清洁程度符合相关要求,以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为药品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所有与生物药品生产相关的设备、附属设备、工具和器皿。
3. 清洁验证方法3.1. 初级清洁验证初级清洁验证是确保设备表面不可见残留物的一种验证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清洗:使用适宜的清洗剂对设备进行清洗,包括设备表面、附属设备、工具和器皿。
清洗过程中应保证清洗剂的浓度、温度和清洗时间符合规定要求。
2.冲洗:将清洗剂彻底冲洗干净,确保设备表面无明显残留物。
3.检查:使用目视检查或适用的污染检测方法,对设备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无可见残留物。
4.记录:将清洁验证结果记录在清洁验证报告中,并进行审核和归档。
3.2. 中级清洁验证中级清洁验证是通过检测剩余可见残留物的一种验证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清洗:同初级清洁验证。
2.冲洗:同初级清洁验证。
3.取样: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采样点对设备进行取样。
取样点应涵盖设备表面和设备内部。
4.分析:使用适用的分析方法,对取样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检测残留物的类型和浓度。
5.判定:根据规定的标准或指南,判定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6.记录:将清洁验证结果记录在清洁验证报告中,并进行审核和归档。
3.3. 高级清洁验证高级清洁验证是通过验证生物药品生产设备的清洁程序和清洁剂的有效性的一种验证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清洗程序验证:验证清洗程序的有效性,包括清洗剂的选择、浓度、温度、清洗时间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2.清洗剂有效性验证:验证清洗剂的有效性,包括清洗剂对生物药品残留物的去除效果。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清洁验证清洁方法的优化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清洁验证■清洁方法的优化在实际生产中,一台(组)设备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有时各种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这就给清洁规程的制定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要为每个产品分别制定清洁规程呢?经验告诉我们,为一台(组)设备制定多个清洁规程并不可取:这不但由于为每个规程进行验证的工作量过于庞大,更主要的是对操作者来说要在多个规程中选择适当的清洁方法很容易造成差错。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所有涉及的产品中,选择最难清洁的产品为参照产品,以所有产品/原料中允许残留量最低的限度为标准(最差条件),优化设计足以清除该产品/原料以达到残留量限度的清洁程序。
验证就以该程序为对象,只要证明其能达到预定的要求,则该程序能适用于所有产品的清洁。
当然,从环保和节约费用的角度考虑,如果实践证明该清洁程序对大多数产品而言过于浪费,也可再选择一个典型的产品进行上述规程制定和验证工作。
这时,在规程中必须非常明确地规定该方法适用于哪些产品,还须明确为防止选择时发生错误需要采取的必要的措施。
参照产品的选择原则如下。
① 将所有产品列表(见表3-49) o②确定产品的若干物理、化学性质为评价项目:如主要活性成分的溶解度,黏度,吸附性等,其中最主要的性质为溶解度。
③ 对每个产品的评价项目打分。
如将溶解度分为I/2/3/4级,依次表示难溶/微溶/ 可溶/易溶。
④根据经验和产品性质,拟定适当的清洁剂种类。
⑤计算各产品的最大允许残留限度。
计算方法参见第二节的有关内容。
⑥将表格按照溶解度由小到大排序,选择溶解度最小的产品作为参照产品。
⑦如果表格中使用的清洁剂可分为水/水溶性清洁剂(包括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两类,应分别选择一种参照代表产品。
⑧将表中允许残留限度最小的数值确定为验证方案的允许残留物限度标准。
⑨将与参照产品对应的清洁剂确定为清洁方法使用的清洁剂。
从表中可见,产品丙、丁、乙、戊,可用水溶性清洁剂清洁,应选最难溶的产品丙为参照产品,清洁剂为l%NaOH热水溶液,允许残留限度定为lUg∕cm-2。
新版gmp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01 02 03 04
不足
部分设备的复杂结构导致清洁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清洁方法。 清洁验证过程中,部分环节仍然依赖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误差风险
。 需要进一步拓展清洁验证的范围,覆盖更多的设备类型和场景。
展望:未来清洁验证方案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01
发展方向
02
研究更加高效、环保的清洁剂和清洁技术,提高清洁效率和质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 设,提高清洁验证领域 的整体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阐述新版GMP设备清洁验证方案对于制药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风险等方面的 积极作用。
目的和意义
说明新版GMP设备清洁验证方案的 目的和意义,例如确保设备清洁、降 低污染风险、提高产品质量等。
VS
阐述新版GMP设备清洁验证方案对 于制药企业的实际应用和指导价值。
02
清洁验证方案总体概述
新版gmp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汇报人: 2023-12-02
目录
• 引言 • 清洁验证方案总体概述 • 清洁验证方案详细内容 • 清洁验证方案实施步骤 • 清洁验证方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
案 • 清洁验证方案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介绍新版GMP设备清洁验证方案的产生背景,例如法规要求、技术发展等。
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SOP)制定
01
02
明确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编 写责任人及审核流程。
确定设备清洁的操作流程及步骤 :包括清洁前准备、清洁实施、
清洁后检查等环节。
制定清洁剂和助剂的选择标准及 使用方法。
03
编写设备清洁效果评估标准及操 作规程。
04
设备清洁验证过程记录表格制定
药品生产车间清洁验证方案

药品生产车间清洁验证方案目的: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药物的残留,因此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更换品种时极易造成微量污染,主要污染来自设备清洁不彻底,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后,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适用于以下设备、容器具的清洁验证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
生技部负责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
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内容:1、验证领导小组成员主要职责:对验证实施小组起草的验证方案进行审核与批准,领导验证实施小组对批准的经培训的验证方案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批准。
2、 验证实施小组成员主要职责:起草验证方案,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人员组织,对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考核合格后,验证实施小组对验证方案进行组织实施.详细记录验证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取样、分析检测过程及发生的偏差的调查处理过程.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验证报告,并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审核批准. 2、验证计划2.1生产过程中,生产完OMM 后,按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并实施验证。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清洁检测结果 3、验证内容:3.1验证所需文件3.2 验证方法3.2.1需验证的关键部位脱色釜内壁、底阀;暂存釜的内壁、底阀;结晶釜的内壁、底阀;压滤器内壁、压滤管道;三合一(内壁、底部);粉碎机(内壁、底部).3。
制药设备清洁验证

确保制药设备清洁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符合相关法规和标 准要求。
验证的重要性
保证产品质量
通过清洁验证,可以确保制药设 备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得到有效清 洁,从而降低交叉污染和产品污 染的风险,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预防性的清洁验证,可以减 少设备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 生产中断和延期的风险,提高生 产效率。
05
清洁验证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注射剂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
设备类型
01
灌装线、混合机、压片机等。
验证方法
02
采用微生物挑战试验和残留物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设备进行
清洁验证。
验证结果
03
经过多次清洗和检测,所有设备的微生物指标和残留物均符合
规定要求,验证合格。
案例二:某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
总结词
清洁剂残留是制药设备清洁验证中的常见问 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风险和交叉污染。
详细描述
清洁剂残留可能由于选用的清洁剂不适当、 清洁剂浓度不足、清洁时间不够等原因造成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择适合设备和污染 物的清洁剂,控制清洁剂浓度和清洁时间,
并在清洁后进行彻底冲洗。
微生物污染问题
总结词
微生物污染是制药设备清洁验证中的重要问题,可能 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确定清洁验证的标准
根据制药行业的法规和标准,确定清 洁验证的标准,如清洁剂残留量、微 生物限度等。
执行清洁验证实验
准备实验材料
根据清洁验证方案准备所需的实验材 料,如清洁剂、检测试剂、仪器等。
实施清洁验证实验
按照清洁验证方案中的操作步骤进行 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验证结果评估与记录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10版 清洁验证残留计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10版清洁验证残留计算1. 简介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10版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规范,主要用于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中清洁验证是验证一个清洁程序是否能够有效地去除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残留物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清洁验证中的残留计算方法。
2. 清洁验证的目的清洁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设备在不同产品生产之间能够有效地去除前一个产品的残留物,以避免对后续产品的污染。
残留物可能导致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叉污染,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清洁验证的步骤清洁验证一般包括以下步骤:3.1 确定产品的收集方法收集前一个产品的残留物是清洁验证的第一步。
选择适当的收集方法可以有效地捕捉到残留物,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3.2 确定残留物的限量方法在清洁验证中,需要确定残留物的限量方法,以确定是否满足规定的限量要求。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
3.3 进行残留计算残留计算是清洁验证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确定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残留计算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前一个产品的残留物的含量,来确定后续产品的允许残留限量。
4. 残留计算方法残留计算的方法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因素:4.1 药品的疗程和剂量首先,需要考虑药品的疗程和剂量。
药品的疗程和剂量决定了患者在使用药品期间可能暴露的总量。
这将用于计算后续产品的允许残留限量。
4.2 接触表面积接下来,需要考虑接触表面积。
接触表面积是指后续产品可能与前一个产品残留物接触的表面积。
接触表面积越大,残留物的传递可能性越高,允许残留限量也相应会更严格。
4.3 清洁程序的效力清洁程序的效力也是残留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清洁程序能够有效地去除前一个产品的残留物,那么后续产品的允许残留限量可以相应放宽。
4.4 毒性评估最后,还需要进行毒性评估。
通过评估前一个产品的残留物的毒性和安全性,可以确定后续产品的允许残留限量。
5. 结论清洁验证中的残留计算是确保药品生产过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药品生产清洁验证

定期审计与检查
定期对清洁验证过程进行审计,确保 清洁验证的执行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
对清洁验证结果进行检查,确保符合 预设的质量标准,及时发现并纠正不 符合项。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定期对员工进行清洁验证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 和操作技能。
加强员工对清洁验证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员工的清洁验证意 识和责任心。
总结词
清洁程序不稳定可能影响清洁效果,导 致产品质量波动。
VS
详细描述
清洁程序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操作规程不完 善、操作人员技能不足、设备状态不稳定 等原因造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制定 完善的操作规程,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 管理,确保设备状态稳定,并定期对清洁 程序进行评估和优化。
验证结果不符合预期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有效的清洁验证,可以减少设备清洗时间,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清洁验证的法规要求
中国药品监管法规
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生产的清洁验证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包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GMP)等。
美国药品监管法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药品生产的清洁验证也有严格的要求,包括清洁验证 方案、实施和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目的
清洁验证旨在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清洁度要求得到满足,提高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防止交叉污染和混淆,保 护消费者的健康。
验证的重要性
确保药品质量
清洁验证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验证可以 确保生产过程中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度,从而保证药品的质 量和安全性。
符合法规要求
各国药品监管机构对药品生产的清洁度要求都有明确的规 定,清洁验证是符合法规要求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企业避 免因不符合法规要求而导致的法律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药物的残留,因此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更换品种时极易造成微量污染,主要污染来自设备清洁不彻底,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后,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适用于以下设备、容器具的清洁验证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
生技部负责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
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
内容:1、验证领导小组成员主要职责:对验证实施小组起草的验证方案进行审核与批准,领导验证实施小组对批准的经培训的验证方案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批准。
2、验证实施小组成员主要职责:起草验证方案,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人员组织,对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考核合格后,验证实施小组对验证方案进行组织实施。
详细记录验证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取样、分析检测过程及发生的偏差的调查处理过程。
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验证报告,并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审核批准。
2、验证计划2.1生产过程中,生产完OMM后,按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并实施验证。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清洁检测结果3、验证内容:3.1验证所需文件******制药有限公司GMP文件3.2 验证方法3.2.1需验证的关键部位脱色釜内壁、底阀;暂存釜的内壁、底阀;结晶釜的内壁、底阀;压滤器内壁、压滤管道;三合一(内壁、底部);粉碎机(内壁、底部)。
3.2.2原理:首先从考虑活性成份的无显著影响值入手,经过科学计算确定最大允许残留物浓度限度。
按设备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后,用棉签对设备表面残留物擦拭取样,然后对棉签溶样和冲洗水样进行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若不高于残留物浓度且细菌总数符合要求,则可证实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OMM在2.5%的NaOH溶液中易溶,且清洁剂2.5%的NaOH溶液的残留对人体无害,所以本次验证所用的清洗液2.5%的NaOH溶液。
在OMM生产结束后用2.5%的NaOH溶液作为清洗液,本次精制所用设备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以擦拭法模具用10cm×10cm不锈钢板。
3.3 可接受标准3.3.1目测检查:清洁后的设备内外表面无可见残留物。
3.3.2 化学残留可接受限度:TDD前×MBSMACO=――――――――――=20*100*1000/60*1000TDD后×SFMACO:最大允许残留量TDD前:前面品种的最低日治疗剂量TDD后:后续品种的最大日治疗剂量MBS:后续品种的最小批量SF:安全因子(在TDD的基础上通常用1000来计算)3.3.2.1 ******,最大允许残留量为:20mg×100×1000gMACO1=―――――――――― = 33.3g60㎎×1000物料接触设备的总面积如下:3.3.2.3 OMM100㎝2的设备表面积上残留量限度根据计算结果,OMM最大允许残留量为33.3g,生产中物料接触设备的总面积为70.6m2,按33.3g OMM平均分配到各个设备表面,其残留限量分别为:a.擦拭测试:擦拭面积以10㎝×10㎝的区域计33.3g×1000残留限量A=――――――――――×100㎝2×10%(保险系数)×70%(取样回收率)=70.6m2×100000.33㎎/100㎝2b.清洗液测试:脱色釜加入400L的2.5%的NaOH溶液,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回流压滤至暂存釜、三合一设备、粉碎机、周转桶,最后用400L纯化水冲洗,其中溶液中的残留限量33.3g×1000浓度限量B=――――――---―×10%(保险系数)=0.083㎎/ml400L×10003.3.3微生物残留可接受标准:清洗的微生物验证应和清洗的化学验证同步验证,菌落数≤50个/棉签。
3.4 清洁程序3.4.1按《压滤器清洁规程》、《粉碎机清洁规程》、《OMM车间三合一设备清洁规程》/《OMM 车间洁净区容器具清洁规程》对设备、容器具进行清洁。
3.4.2 干燥清洗结束后,脱色釜、暂存釜用夹套蒸汽加热至干,压滤器、粉碎机、周转桶自然晾干;三合一加热烘干。
3.4.3 检查清洗结束后有QA负责检查,内容包括:3.4.3.1 清洗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并检查其清洁记录。
3.4.3.2 设备清洗后是否有“已清洁”的状态标志。
3.4.3.3 目测检查设备内外表面干燥洁净,尤其应检查上釜盖内壁、釜底阀、粉碎机、三合一设备内壁等难清洗的部位。
3.4.3.4 检查完成后,在清洗检查记录上签名认可。
3.5 取样及检测方法 3.5.1 取样方法3.5.1.1表面取样:药签擦拭法(压滤器、周转桶),取样面积:10cm×10cm (用不锈钢片制作一个内径为10cm×10cm 的模具)。
将不锈钢片贴于设备表面,在其内径上用蘸有2.5%的NaOH 溶液的棉签平稳而缓慢的擦拭,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
翻转药签,让药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擦拭示意图见下图), 重复擦拭三次。
擦拭完后,用25ml2.5%的NaOH 溶液将3个棉签上的样品溶出25ml 溶出液,并及时贴上标签,标明取样日期。
图一.擦拭法取样示意图图二.对压滤器、周转桶擦拭法取样,取样点示意图代表设备(开口朝上)代表取样模具(10c m ×10cm )3.5.1.2 洗淋水取样(釜类设备、管道):在清洗进行到最终洗淋将结束时,提前一天通知化验 室准备好干燥好的锥形瓶(500ml)备用,按3.3.2中b 方法取溶出液作为检验用样品。
(取样记录见附件)3.5.1.3 微生物限度取样:参照3.5.1.1方法,用已灭菌含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擦拭设备25cm 2区域面积。
应先对镊子、棉签进行消毒灭菌,用镊子取棉签在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用4个棉签共擦拭100cm 2。
(取样记录见附件)3.5.2 检测方法3.5.2.1 目测检查:按照《设备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后,立即进行目测检视,设备内、外表面应无可见残留物。
3.5.2.2 化学残留量检测 3.5.2.2.1 擦拭法检测 3.5.2.2.1.1精确量取药签溶出液20.0ml 置25ml 比色管中,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OMM 对照品0.013g (精确至0.0002g ),置1000ml 的容量瓶中用2.5%的NaOH 溶液并稀释至刻度,从中取20mlOMM 溶液置25ml 比色管中,作为对照溶液。
在276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检测记录见附件)3.5.2.2.2洗淋液样品检测 3.5.2.2.2.1精确取洗淋液20ml 置25ml 比色管中,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OMM 对照品0.083g (精确至0.0002g ),置1000ml 的容量瓶中用2.5%的NaOH 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取20mlOMM 溶液置25ml 比色管中,作为对照溶液。
在276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检测记录见附件)3.5.2.3微生物残留检测:将取样后的4个棉签放于无菌生理盐水20ml 中,用超声波洗涤2分钟,取洗涤水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用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
取棉签洗涤水0.1ml 均匀涂布在每个培养皿的培养基上,各接种10个培养皿,30-37℃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数。
将每个培养皿菌落总数相加,每个棉签菌落数=菌落物总和×总体积/4。
(检测记录见附件)3.6 取样回收率3.6.1OMM残留取样回收率精密称取OMM0.047g(精确至0.0002g),置1000ml容量瓶中,用2.5%的NaOH溶解稀释至刻度,做为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OMM0.033g(精确至0.0002g),置1000ml容量瓶中,用2.5%的NaOH溶解稀释至刻度,从中量取10mlOMM溶液将其均匀喷洒于100㎝2(10cm×10cm)的清洁干燥的不锈钢平板上,挥干水分后,用棉球蘸纯化水按3.5.1.1擦拭取样方法取样后继续定容至20ml,在276nm的波长处测定OMM的吸光度,并按下式计算回收率, 回收率应不低于70%。
测定六次,六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得大于5.0%。
As回收率=—―――――×100%Ar式中:As——供试溶液中OMM吸光度;Ar——对照溶液中OMM吸光度;3.7样品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次验证根据OMM在276nm处有最大吸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残留进行检测,对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线性范围进行验证。
按确认的样品残留浓度为0.083mg/ml,首先精密称量0.083gOMM(精确至0.0002g)放在100ml 容量瓶中,用2.5%的NaOH溶解溶解稀释至刻度,作为1000%对照溶液,用对照溶液再配制120%、100%、80%、60%、40%和20%的各对照品混合溶液,包括范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标准点。
从对照品混合溶液各盛入1cm吸收池中,在276nm测定吸收度。
以吸收度对浓度(mg/ml)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计算得相关系数≥0.99。
溶液一:精密吸取12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2.5%的NaOH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OMM溶液0.096mg/ml)。
溶液二:精密吸取10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2.5%的NaOH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OMM溶液0.083mg/ml)。
溶液三:精密吸取8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2.5%的NaOH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OMM溶液0.064mg/ml)。
溶液四:精密吸取6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OMM 溶液0.050mg/ml)。
溶液五:精密吸取4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2.5%的NaOH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OMM溶液0.032mg/ml)。
溶液六:精密吸取2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2.5%的NaOH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OMM溶液0.017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