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下经管类教学策略探究
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随着人们对教育及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四个方面对该专业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实质上,学生在该专业中所学习的内容应该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基础,课程内容应遵循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需求,因此需要拓展实践性课程设置。
应该设置实践性强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实习、企业实践、创新实践、项目实践等。
据了解,一些职业学院已经在实践教学上下足功夫,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其次,课程体系应该做到科学性、系统性、有序性。
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保障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既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性,也应兼顾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的理论考察学习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因此需要适应现代工作学习环境,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工作坊等创新教学模式,使学习带有实践意义,学生们可以立马上手动手实践,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素质和能力。
三、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应该做到高素质、多元化、实践型。
因为现代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仅仅是单一业务能力的人才,而要求该专业的人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高超的管理能力。
因此,在招聘教师时,应该注重个人素质,以及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等,锻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学院应该在招生前考虑到学生的实践需要,为其提供完善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
有些学院会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参与校内的小企业创业孵化和企业实习,以及多种社交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能力。
总体来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仍需要我们不断追求新知识、不断学习新见解,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法制化、国际化和应用化。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实践教学是其核心教学环节之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足。
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部分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实际操作操作性强的内容;在实践环节上,部分学校的实践环节设置较少,学生接触的实践机会较为有限,无法满足社会实践的要求;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书本知识传授等,缺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针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革对策。
教学内容上应该充分结合实际的经济管理工作,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如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环节上,学校应该积极开拓实践渠道,加强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操作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以下实施方案。
学校应该开设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实践课程、实践项目等,以满足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需求。
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产学合作、校企共建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学校应该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意义。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也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为主,缺少互动、参与和创新性。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转向“学生主导-教师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能力培养。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课堂互动法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整合校企资源。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需要整合校企资源,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或参观,增加学生对市场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同时,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也需要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市场的需求,加强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提高培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师资力量和能力培养。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学历和教学经验,加强教研活动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对市场变化和学生需求的把握。
四是推进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是优化实践教学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机制,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设置评估指标和标准,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流程,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实践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为
了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研究。
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为主,缺少对实践的引导和培养。
而在实际工作中,理论知识只是工作的基础,真正能体现个人能力的还是实践经验。
在教
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
理解和应用。
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平台,
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学校可以与
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与企业员工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应开设实践教学相关课程。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学生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
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如市场调研、项目管理等,为学生提供相关的
实践机会。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
能力。
应加强实践教学的评价和反馈。
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考试成绩,对
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并不充分。
学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和反馈,建立科学、全
面的评价体系。
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
以改进。
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付春雨[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旨在提高高职高专经管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校师资及制度保证,探讨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作者简介]付春雨,男,河南鹤壁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76-03一、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实践教学的现状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
对于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实践性教学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目前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尚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缺少规范性标准和要求。
经管类所学的知识,不经过实践锻炼,难以真正懂得经济和管理。
因此,经管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
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具有体验性的特征。
在管理实践中,对象往往并不是完全的对象物,实践者与实践对象并不能完全分离,实践者与实践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双向性的甚至足多向性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实践者本身就是实践对象的一部分。
学生自身的体验是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有效的实现条件。
从这个角度说,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具有体验性的特征。
这一特征主要是由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知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和能力获得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内容陈旧,针对性差。
大部分实践内容跟着理论课走,理论课跟着教科书走,缺乏整体上的协调统一,缺乏必要的联系和衔接,难以对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进行系统、有效的训练,跟不上当前职业岗位群的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
2.校企合作面临许多困难。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实践教学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相关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践教学改革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相关理论分析1.实践教学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实践教学是这类专业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
实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2.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实践教学改革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和效果,我们结合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
某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了“市场营销实践”课程,该课程采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市场营销实践活动,如营销策划、促销活动等。
通过参与实际的市场营销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加深了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不少学生在毕业后即可顺利就业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某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案例某职业学校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开设了“会计实务操作”课程,采用“一日实操一周总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一整天的会计实务操作,然后每周进行总结和评估。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微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微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重要改革。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加
强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将从事
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
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中,学生
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践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毕业
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提
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推进。
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实习、实地考察、项目实训等,全面提高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
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
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对高职院校经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析
对高职院校经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析高职教育通过不断实践与总结,通过国家和省级示范院校的引导,明确了办学方向和教学改革思路,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本文通过对高职经管实践教学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转变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以实践和教学的优化,以及人才培养技能强化为目标,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教学目标。
标签:实践教学;经管专业;实训一、高职院校经管类概况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实训内容主要由实训教学、相关实习教学,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各类相关证书的培训以及市场调查等方面。
实训课程以专业理论为基础而开设,实训课程安排受教学计划所限,课程先由教师讲授后,学生再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操作。
此类模式的课程安排,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这种模式学到的内容,只能作为“知识”来理解,使学生对技能缺乏创造性,降低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实践将多门课程进行融合,受客观因素影响,导致课程安排较形式化,在对实践课程进行评定时,缺乏合理的评定标准,没有实质性收获。
各高职院校资金不足,其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较低,同时,社会相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认同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思想观念问题,对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社会实践培养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认识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在高职院校中将理论教学作为重要任务,将实践教学作为其后备补充内容。
一味地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环境发展相对缓慢。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时俱进,经济政策每年都会发生变动,但与之相对应的模拟实训教材却没有进行调整,导致相关模拟材料比较陈旧,问题较多。
这样使得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动,教师虽然通过备课能够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但由于模拟实践系统及实训教材没有及时更新,这就出现了实训内容与国家新政相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职经管类微积分概念教学策略探析
课程改革 中,教 学内容确 定之后 , 影 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 。 针对 新 的教学 内容 , 如何 突出高 职教 育特 色进 行 概念教学 , 提高教 学质量 , 高职经 管 是
类微 积分教学改革的深化 , 是高职经济与
义 , 延多用经济函数为例 。为 了使学 生 外
全 面 而 深 入 地 理解 概念 , 用 以 下 方法 : 可 ( ) 分 揭 示 概 念 的 内涵 和 外 延 一 充
际背景与发生过程 , 介绍概念的意义和作
教学应 以应用 为 目的 ,以服 务专业 为原
则 ,不 追求微 积分概 念 的严谨 性 和系统 性, 结合学 生实际 , 念 的内涵不 用学生 概 难 以理 解的精 确定 义 ,而是 用描 述性 定
联系与 区别 ;没有用 心设计 教学程序 , 讲
课 比较 随意 ; 乏教学 经验 , 缺 不知 如何教
以逐步认识微 积分的基本思想方法 , 发展
思 维能力 , 过应用概 念 , 通 解决有 关 的经
济 与管理 问题 , 高解决 实 际问题 的能 提
力 。但 是 , 部分高职经管类微积分教 师对
概念教 学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 , 重视
对于 极限 、 导数 、 分 、 微 弹性 、 定积分
定义 中的关键词语应着重讲解 , 概念
的名称 、 符号及 其条件 应交 待清楚 , 注意 概念有 没有 等价 的叙 述 , 尽可 能多角度地 描述概念 , 要求学生清楚定义 、,
管理类人才 培养 的需要 。 教学有法 , “ 但无 定 法” ,对于 高职经管类微 积分 的概念教 学 ,教师应 以高职教育 的人才培养 目标 、 办学模式 、 才培养模 式和教学主要模式 人 为指导 , 据课程 的定位 、 根 作用 、 性质 、 教 学 目的 、 学 内容 和教学 条件 , 教 从学 生实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探索经济法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笔者通过分析当前经济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过程存在的课时不足、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庞杂、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优化对策。
一、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经济法”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具体的法律规定的学习,掌握与市场经济运行相关法律规定,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解决本专业工作中实际问题,成为一名既懂得经济管理又有一定法律素养的高级应用人才。
当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金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审计专业等,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几乎涉及全部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影响较大,然而,由于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课时不充足、教学内容庞杂等原因,经济法课程在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
因此,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课时设置不合理首先,在课时安排上,经济法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安排一学期的课,教学课时为36课时-54课时不等,但经济法内容涉及公司法、税法、证券法等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容繁多,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庞杂的经济法的教学任务。
其次,在课程安排上,一般在法学院,经济法课程的都是在学习过法理学、宪法、民法等课程,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后才才开始开设。
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专业核心课程上,所以没有相关的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铺垫,法律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花大量的时间讲解法律术语、介绍法学概念和基本知识,如民事权利主体制度、债权、民事责任、财产所有权等,使得教学课时更加紧张,学生学习更加吃力,进而影响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高职教育在当前的教育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处在当前的改革发展背景下,只有充分重视改革的优化实施,促进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就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质量提高。
对于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在实践性教学方面需要加强。
据此,主要就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以及对教学改革的措施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对实际教学改革发展有所裨益。
标签:高职;经济管理;实践教学1引言高职教育当前正处在迅猛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改革深化实施就显得比较重要。
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主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主动适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改革、发展、创新,走出了一条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向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转变,明确了办学定位的职业性、专业定位的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高素质技能性。
因此,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的深化研究,对实际教学发展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2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问题分析处在当前教学发展阶段,加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应用,促进教学质量水平提高就显得比较重要。
由于实际教学中受到相应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诸多问题。
笔者先就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不注重实践性教学。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发展。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一些老师并没有注重实践教学,只注重理论教学。
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知识,理论学习的比较扎实,但是在实践能力方面较为薄弱,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走上岗位后的竞争力,学生在专业认同感方面也会降低。
第二,实践指标不明确。
处在当前教学发展阶段,加强学校的实践教学要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相结合,对学生技能培养的指标设置方面要明确。
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一、模式改革的背景
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复杂要求。
它长期以来功能有限,内容无序,组织不系统,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弥补教学中的空白,让学生受益,针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实施模式改革的思路,从而推动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一)整合学校资源,丰富实践内容。
做到一个学科一个实践,合理组织教学,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企业实践要求,将专业课程实践引入校内实验室,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实践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讲授、学习和研究受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多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应用,因而发挥了模式改革的巨大作用。
(二)根据企业实践要求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
按照实际情况安排实践教学,参观企业,开展实习操作,系统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实地调研、培训实操"、"专家实操讲解、学生模拟实操"、"案例学习、实训实践"的小组训练模式,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发掘学生的潜能。
(三)建立完善的学习考核体系。
根据各类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切合实际的考核体系,从考试到考查、从文字考查到实物考查,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融入知识,积极提高学习效果。
三、模式改革实施效果
实施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更能让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企业实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实现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知识能力的完美结合,培养适应劳动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策略研究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策略研究[提要]本文以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就业教育为导向,系统地分析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其根源,整体提出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构建并研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切实提高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经管类一、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策略研究背景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的“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必须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实现高职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由于就业市场所驱、高职学生的就业导向所趋、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和发展核心所需,当前的高职教育倾向对“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
但是,对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中的职业院校进行的系统调查与分析却发现,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和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存在着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优势没有突出,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没有达到相应目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应用型平台亟待加强等严峻的矛盾。
调查还表明,当前的企业与院校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沟通不够及时,企业急需的人才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反馈到学校,导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变化与市场需求变化不同步。
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根源。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策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占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要解决高职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双重矛盾,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及时跟踪企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变化,培养各种组织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因此,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连同企业(岗位、职位)一起培养组织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现代化人才,同时在这种实践模式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
高职经管专业教学探讨
高职经管专业教学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最早提出来的,强调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学习环境上要求是开放的、充满建构性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创设教学情境、小组协作、成员会话等学习要素。
基于该理论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也许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会赋予建构主义的意义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有一个共识,即建构主义教学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经管专业教学现状经营管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经营管理包含了大量的基础性社会工作,人才需求量大。
所以,一直以来经管类专业都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传统专业。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其地位不对称,甚至逐渐被边缘化。
1.教学模式僵化,课堂效率低下高职经管专业有些课程尤其是理论课本身比较枯燥和抽象,加上不少高职学生对现实经济活动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是很多高职院校经管专业教学的真实写照。
虽然目前绝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被广泛使用,但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也承受着巨大的教学压力。
总体来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效率较低,直接影响着经管专业的教学质量,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高职经管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目前,虽然高职院校都投人了大量经费建设经管专业实验室,但普遍重硬轻软,往往是硬件设施条件上去了,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从理论教学转变到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中来。
许多高职院校经管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处于从属地位,在这种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
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上,均倾向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往往成为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之后的点缀。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教学探析()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教学探析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教学探析摘要: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具有应用性、综合性强等特点,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升级转型培养技术人才。
为了让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更好的适应,以及对专业教育进行推动,必须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本文首先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紧接着讨论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教育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帮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实践教学模式入门容易,但是学好、学精难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认问题,尤其是和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经济管理类进行专业项目设置的时候,都是以社会企业常规管理职能为基础进行的,主要通过实训对学生的相关技能进行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模式分别是课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校内模拟实训、校企合作实践等。
下面将对其进行简单介绍:校内模拟实训。
该模式包含了两种形式,分别是通过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以及对真实情境进行模拟训练等。
主要就是通过情境或者是实训室,让学生对该职业相关的知识以及技能进行深入的了解,并通过模拟,对这些技能以及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
该模式是建立在项目驱动以及课堂案例教学模式之上的,下面会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介绍。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对该学科的知识模块进行模拟设计,并让学生组合,或者是独立完成的一项任务,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对信息进行搜集、对方案进行设计以及对所设计的方案实施等,最后还需要完成评价。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进行引导与咨询,对学生不能理解的疑难部分进行解答。
课堂案例教学模式是被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模式,主要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引入,然后带领学生对案例进行研读、讨论和评价,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运用,并将问题进行解决。
该方法尤其适合部分实践训练以及实践设备较为缺乏的高职院校,在这部分院校里面,课堂案例教学模式基本上成为了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下经管类教学策略探究
一“、双证书”制度下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忽略专业技能的培养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也设置相应的考证辅导课,加大实训课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但是总体来说,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与相应实践课时在总课程与总课时中的比例比较低,即专业实践意识不强。
每个专业中独立的实践环节安排较少,多以认知、中期实习为主。
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活动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较少开展专业的综合技能实践;专业主干课中实践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的比例普遍偏低,一般为20%~40%,而且实践课时也多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主,甚至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实践课时的安排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导致实践课时的比例进一步下降。
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受到忽视,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
2.校内实训室建设不足,校外实习基地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在“双证书”制度下,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资金投入有限等问题的制约,本应建立的经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迟迟不建或建设迟缓,并且在建设中多以采购硬件设备为主,忽略了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即使已建好的实训室也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同时,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非常重要。
虽然大多数院校已经或正在建立相关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限于实际条件以及管理等因素,多数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没有实现和专业培养方案真正融合,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大多实习基地可以接受学生参观学习和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虽然可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但往往接触到的是比较表面的岗位工作内容,接触本专业核心实践技能的工作机会很少,有时仅仅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所承担的工作可能和本专业相去甚远。
3.实习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培养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是保障高职教育发展以及“双证书”
教育推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各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软实力。
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但实践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仍需加强。
在目前的实验实训基地管理条件下,实训人员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专职的实验工作人员;另一类是专职教师兼职实践指导教师。
大多数专职实验实训基地工作人员只是具备一些计算机相关知识,对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难以真正掌握相关的专业软件。
而兼职实践教师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实验,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了解不多,对软件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大多无法处理。
另外,有些兼职教师虽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以及对专业软件更新升级的适应性较低,因而不能有效利用教学软件完成实验实训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无法实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的缺失
长期以来,高校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尤其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各院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大多数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
由于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也无法监控指导教师的授课效果,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调查发现,大多数院校对于专业计划中的实习实训课程多以让学生提交实习实训报告的形式来实现本课程的考查,对于课程的开展效果没有展开适时的监控,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缺乏监督,即使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不加重视,对于实践教学的监控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这样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双证书”制度下高职经管类专业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思考
1.建立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丰富实践教学方式
其一,在“双证书”制度推进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课程改革和创新。
一方面,需将经管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情况在培养方案中给予介绍说明,同时对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作进一步细化,并且与实践课程的安排做到一一对应与联系,从而进一步强化从学校到师生对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除了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设相应的
考证辅导课以及考证技能课外,还应切实加强职业证书的职业标准和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融合,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等实践教学的比例。
根据教学实践及经管专业特点,每门专业核心课的实践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应为60%~70%,其他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方式(认知、中期、顶岗实习等)的学时比例也该相应增加。
其二,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也应多种多样且一定要扎实认真地开展。
一是授课地点主要在教室的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和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方式应继续发挥传统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管理游戏、演讲等课堂活动形式的优势,要求教师做出细致的实践活动计划,同时结合经管专业的特点,将课程活动扩展到课外,积极补充课堂实训形式,如市场调查、经济数据观测、周末社会活动、商业岗位的实地观察与体验等;二是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
可以通过设置相关专业的模拟岗位和购买一些教学软件来模拟实际工作操作流程,如会计专业的出纳、会计岗位模拟、企业沙盘演练、学生综合创业软件等,对于学生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化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完善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推进“双证书”制度以及“工学结合”的重要保障,同时,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
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方面,一是要结合专业特点,综合、系统规划,按照学科专业实验室、综合训练实验室的要求分类科学规划;二是鉴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经费紧张、实训室建设资金不足等情况,实训室建设要突出重点,对于社会需求量大的经管专业应给予支持;三是要利用经管专业之间的相通性,建设一些可以共享的实训室,并加强管理,提高利用率和共享率,让实训室真正成为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平台。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一是按照专业发展要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要求,结合经管专业的特点,充分挖掘地方资源,采取多种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模式,如企业参观学习、中期和毕业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同时可以积极探索、研究校企合作新模式;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保证学生实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不断与合作企业沟通,加强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实践教学的全面发展。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要以融入职业资格认证为切入点,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内部资源的挖掘和培养,通过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企业顶岗实践、行业挂职锻炼、申报第二职称、考取多种证书等多种形式,让教师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尽快提升其实践水平;二是引进外部优秀教师,具有社会实践经验和行业从业经验的专门人才;三是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使兼职教师在高职教师队伍中占到一定比例,使每一个专业都确保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4.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要对实践教学质量做出科学的评价,就需要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一是坚持从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制定细致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与标准,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二是要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
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期间,由合作企业对学生给予全面、细致的评价,有利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总结与改进。
具体可通过向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已毕业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使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实现真正的对接,促进“双证书”教育优势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