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
08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习题题目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选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3、在下述各种企业制度中,(公司制)属于法人企业4、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激励机制)5、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6、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在企业内部构造权力制衡机制)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多选题8、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9、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市场主体具有自主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10、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应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些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第二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单选题1、需求就是指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需求价格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3、一般来说,(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4、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多选题5、以下属于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6、以下属于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生产者的预期)7、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收入效应;替代效应)8、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单选题1、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2、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3、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是(总固定成本曲线)4、成本曲线是用图形反映的成本与(税金)之间的数量关系5、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6、由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多选题7、固定成本包括的项目有(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8、市场类型划分的标准是(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9、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征有(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存在产品差别;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市场规模大,资源可以自由流动)第四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单选题1、当居民和厂商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瓦尔拉斯均衡)的状态2、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13、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之为(纯公共物品)4、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方面才能起完全调节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5、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属于(公共物品)6、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又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生产的负外部性)多选题7、在下述备选答案中,正确的选择是(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外部不经济的存在,会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巨大损失;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8、在下述(外部经济的存在;外部不经济的存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垄断的存在)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或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从而无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9、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有(税收和补贴政策;合并相关企业;明晰产权)10、对垄断进行干预的方式主要有(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对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控制;制定反托拉斯法,对垄断厂商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第五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单选题1、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2、居民建造住宅的支出应列入(固定资产投资)中3、不应计入GDP的政府支出的部分是(政府转移支付)4、在下列项目中,属于非生产要素收入的项目是(资本折旧)多选题5、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价值形态;收入形态;新产品形态)6、在实际核算中常用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7、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消费支出;企业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居民住宅投资)8、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有(无法反映非市场的经济活动;无法反映地下经济活动;无法反映个体经济活动;无法全面反映社会福利的变动)9、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C+I+G+(X-M)=C+S+T;I=S+(T-G)+(M-X)第六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1、一个国家应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方式,或以何种增长方式为主,是由(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2、当一国经济处于低谷时,经济总量表现为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率为正值,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增长型周期)3、在下述选项中,全要素生产率,其计算公式是(GA=GY-αGL-βGK)4、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5、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交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6、由于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多选题7、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外延,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经济制度的变更;福利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8、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生产要素的效率)9、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增加教育投入;引进外资,增加资本积累;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如一周或一天)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第七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单选题1、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22、如果政府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3、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第一、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从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所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 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经济成分?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1、个体经济:性质、特征、作用
2、私营经济:性质、特征、作用
3、外资经济:性质、特征、作用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所有制结构 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个方面缺一 不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 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 质的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 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996年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69%, 加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 分,公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76%。
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 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
非公有资本将被允许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 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 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 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 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全面建设小康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 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 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 晚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 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 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 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 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也就是说,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也是国情。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 来认识和把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
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 人消费品。 基本内容:
对象----- 个人消费品; 前提----- 向社会提供劳动; 尺度------劳动(数量、质量);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
列宁
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 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第三,监事会是监督机构,由股东大会选出,对股东大会 负责,依法对董事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第四,经理班子是日常经营管理的指挥组织,由总经理、 副总经理等高级职员组成,依据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的授权 负责指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
公司治理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责权利是由国家法律 明确规定的。法律的强制力使法人治理结构具有规范、稳 定的特点,从而使企业治理结构形成制衡机制。
2、市场经济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普遍
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的普遍化表现在:
第一,各部门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都以商品交换为纽带; 第二,不仅劳动产品是商品,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各种生
产要素都成为商品纳入市场交易。 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 因此,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
同时,社会主义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设想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 大突破,例如,原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 匈牙利的“新经济机 制”改革,都大大促进了市场导向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推进。
2、中国初步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转变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就初 步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种观点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次大论战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论 战争论的焦点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能否合理配置资源。
在这场论战中,以米塞斯、哈耶克为代表的一些自由主义经济学 家断然否定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能够合理地进行经济计算和资源配置 的可能性。
而以泰勒、兰格、勒纳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则利用新古典的一 般均衡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兰格—勒纳—泰勒模式, 通常简称兰格模 式。
3、市场经济≠××主义
政治经济学单选题
导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A经济)的学科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3、农民耕地时,地属于(A劳动对象)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B生产资料所有制)5、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生产方式)6、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经济规律)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一章商品经济三,单选题:1.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是(C:自然经济)2.以下关于简单商品经济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简单商品经济从未成为社会经济的支配形式)3.与发达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物质基础是(D:社会化大生产)4.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5.商品是(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产生的劳动产品)6.以下产品属于商品的有(B:粮店出售的粮食)7.商品的二重属性是指(C:使用价值和价值)8.商品的价值是(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9.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B:生产商品劳动的两个方面)10.商品的价值量是由(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1.随着整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单位时间内(A:生产的使用价值越多)12.货币的本质是(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3.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正常表现形式是(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4.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5.生产社会化程度高低衡量的标志是(D:分工与协作发展的程度)16.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17.在资本主义早期,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部门,是依靠(C: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单选题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看,是资本价值增殖和(B价值规律的矛盾)2、倾向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3、以下关于生产资料的正确表述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D生产资料的价值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4、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A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6、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D货币)7、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8、货币要想现实地转化为资本,其条件是(D带来剩余价值)9、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并不都是资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1992年提出)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阐述的,归纳起来,大家要记住包括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是: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
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动力机制。
三、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三个“体系”是:一、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二、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客观调控体。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器。
三、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培育市场主体,规范企业制度一、市场经济的最基本主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什么是市场经济的最根本主体呢?那就是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依法纳税。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技术、管理经验和体制的创新
非公有
公有
(2)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政策措施
对非公有制经济既要鼓励和支持,又要正确引导 放宽市场准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一、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及其客观必然性
第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 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非按劳分配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
1、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个体劳动者的收
益);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被雇佣劳动 者的收益)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资产收益(利润、利息、租金等)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另外还有,福利性分配也属于非按劳分配。
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 力过于集中。 ◇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 市场的作用。 ◇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 饭。 ◇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第一阶段 1982年党的十二大,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 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
2.原则:直接宏观调控原则、间接宏观调控原则
3.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 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
本经济制度”
——十五大报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确立什么样的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第七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知识点:1、识记:(1)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3)公有制主体地位(4)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2、领会:(1)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所有制结构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重点)(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3)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
(4)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3、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必须长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重点)(1)我国生产力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教育和科技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落后,地区、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层次依然存在。
(2)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金不足和就业困难两大难题,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原因。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
第一节所有制与产权一、所有制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所有制主要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指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生产资料归个人、某个阶级、社会集团或整个社会所有的不同形式。
从形式上看,所有制是人与物的关系,但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们在占有物质资料方面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所有制最初是以法权的形式即所有权提出来的。
所谓所有权,就其一般规定来说,是指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垄断占有某物,从而对它可以按照自己的个人意志自由处理。
从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看,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所有制的性质、内容及其发展变化决定了所有权的性质、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二、产权关于产权的定义,西方学者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刘伟教授曾在其著作《产权通论》中将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概括为以下六种:1.认为产权即财产所有权,它进而被解释为包含多方面权能的权利束。
持这一观点并在理论上进行详述的代表性人物是配杰·威齐。
他认为,所有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交易权。
作为这四种权利统一的所有权就是产权。
2.认为产权是一个比所有权更为宽泛,包含一切关于财产权能在内的范畴。
P·阿贝尔是较有代表性的。
他认为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分享残余收益或承担负债的权利、对资本的权利、安全的权利、转让权、重新获得的权利及其他权利。
3.认为产权是由法律或国家强制规定的人对物的权利。
这一观点在法兰西民法和《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均可以找到,也反映了相当一批法学家、法经济学家的观点。
4.认为产权是远较人对物的权利更为宽泛的人的各类权利的综合,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这种定义的特点是使产权的对象性更加泛化,极大地扩张了产权概念的外延,把物权、知识产权、劳动力所有权、市场投票权、行政权及各类法权统统包含进来,换句法说它包括了人的一切权利,权利便是财产。
相当数量的经济学家不赞同把产权归结为人对物的权利,而是把产权归结为由于物而发生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复习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关键词、名词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干忠 第四版)
1、资源:是指用于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产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
2、经济资源:指必须付出代价带能获得的资源。
3、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量多质优的经济物品,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4、资源配置: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5、机会成本: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
6、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7、市场配置方式: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形式。
8、价格机制: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
9、资源稀缺性:也叫资源的有限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资源或者说身缠那些满足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10、市场: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11、市场主体:市场的参与者称为市场主体,即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它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社会组织、政府、经济组织的法人。
12、市场客体: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体现着市场交换中的经济关系,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它包括商品、劳动力、工资、技术、资金、信息等。
13、市场运行:社会分工基础上,市场主体的交换和合作完全是自愿的,他们分散的做出决策,受“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区实现利益最大化,最终协调社会生产和消费。
14、市场经济:是社会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通过市场机制在市场中实现资源配置。
15、古典市场经济:无需政府调节,市场力量能够进行自发调节,使市场中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16、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是私人不能或不愿产生的。
由政府来生产,但并不以上为着所有公共物品必须有振幅来生产,也不能提供全部。
17、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收益的情况。
个人或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了他人或社会而又不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补偿,称为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一、我国深灰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特征: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宏观体制的基本轮廓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建立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集团经济为主体,允许大量私人经济存在的所有制结构的新格局,我把这种格局称为“主导—主体—大量存在”的格局(1)“国有经济为主导”。
国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主导地位,不占主体。
也就是说,国家只掌握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大型、特大型企业,而在国民经济中可以不占多数。
(2)“集团经济为主体”。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集团经济不占主导地位,但占主体。
也就是说,它们不掌握那些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但在企业数量上和生产产值上占多数。
这样一来,即使集团经济占主体,也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
(3)“私人经济大量存在”。
就是说,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相当的数量。
这个相当的数量可以是20%,也可能是30%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反而有利于私人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现代市场微观体制的基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与规则一、市场机制1. 价格机制2. 供求机制3. 竞争机制4. 风险机制二、供给与需求1. 需求(1)需求的含义及影响因素需求一般是指人们在一段时期内愿意并能够买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的效用,消费者的需要2)消费者的收入3)商品的价格4)相关商品的价格(2)需求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需求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按反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3)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
它是指需求量对商品或劳务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收入弹性。
是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 供给(1)供给的含义及影响因素供给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劳务数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有制问题
• 所有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 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所有制关系
•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 度——中共十五大报告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 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 如何实现多样化?
– 目前是个难题!
关于私营企业“剥削”问题的争论
• 3、正确认识私营剥削问题:①按照三个有 利于的标准,私营企业的收入只要是合法 收入,就应当保护;②私营企业主的收入 中,有一部分是劳动收入和经营收入;③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中确有一部分收入是剥 削收入,否定存在剥削是不对的。存在剥 削决不等于要取消私营经济;④对私营经 济存在剥削 ,西方国家也不是一概否定。
• 产权得到保护企业和个人才能存在并发展 • 案例1
–卢俊义,河北大名农工商集团总裁,不逢迎官 府,大名节度使梁中书(大军区司令)看上其 私人企业财产,最终命悬一线,逼上梁山
• 财产规模不等但产权应平等保护 • 案例2:渭州郑屠
–郑屠,渭州肉类加工销售公司老总,攀附官府, 横行乡里,称“镇关西”,强霸民女,触怒提 辖(边防武警干部)鲁达,暴死
关于私营企业“剥削”问题的争论
• 3、正确认识私营剥削问题:①按照三个有 利于的标准,私营企业的收入只要是合法 收入,就应当保护;②私营企业主的收入 中,有一部分是劳动收入和经营收入;③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中确有一部分收入是剥 削收入,否定存在剥削是不对的。存在剥 削决不等于要取消私营经济;④对私营经 济存在剥削 ,西方国家也不是一概否定。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生存空间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变迁
二是,从所有制结构的变迁的具体实情出发,研 究所有制结构变迁的特点、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 如《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刘世锦、杨建龙 ;《管理世界》1998年04期 ); 《建国以来所有制结构变迁下的阶级阶层结构分析》 (胡建兰 ;《唯实》 2010年03期) 三是,从时间上出发,结合历史学研究方法,以 时间点的形式开展研究,给我们所有制结构的变 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如《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刘国光、董 志凯;《当代中国史研究》(京),1999年05/06期第 26~38页),《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管窥》 (张兴茂;《史学月刊》 2002年11期 )。
农业、手 工业 一 化 三 改
工业化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在1955年夏批判“右倾保守 思想”的形势下,全国很快 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手 工业合作化的高潮也随之而 来,接着又一举实现了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 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开始 向单一公有制过渡。
3)1957年至1978年:所有制结构的强化与单一化
“文化大革 命”期间, 更加盲目片 面地追求 “纯而又纯” 的公有制形 式。将“一 大二公三纯” 作为判断所 有制形式先 进与否的标 准,片面强 调全民所有 制的优越性。
在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 非 公 有 中的比重 相对指标 经济 制经济 国 有 经 集 体 经 济 济 在 GDP中 99.0 1.0 56.0 43.0 的比重 在工业总 产值中的 99.2 比重
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所 有制结构变迁
前言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 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 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实行哪一种所有制结构, 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适应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所有制结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落后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必然阻碍生 产力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有制及其 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 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 本性质。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所有制结构的 变化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 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考研笔记重点知识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确立的条件/客观依据、如何正确理解)3所有制结构的改革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5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内容、基本要求、意义(2)按要素分配的前提和基本要求(3)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依据及分配方式种类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经济机制含义及分类、经济体制的含义及分配2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配置的优缺点(2)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配置的优缺点3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的关系4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框架(一般特征)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鲜明特征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三个制度、两个体系)7一切市场经济共同的原则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及其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2产权、为什么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和前提3企业制度的演变4国企改革原因、基本取向、成绩及存在问题5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和任务6国企改革是不是要国有经济彻底推出市场7三农问题第四章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1市场体系的特征2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如何健全3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两个重点第五章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1国民收入两种核算体系的异同2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概念、理由)3收入差距(产生原因、度量、倒U假说-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收入差距逐步恶化的原因)4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收入差距非理性扩大的原因、如何对待收入差距问题5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转型期如何处理该关系6社会保障的功能、内容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消费1消费不足的原因2调整消费与投资关系的措施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1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问题2引进技术问题(意义、原则)3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的关系(见政治)4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八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1失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应对措施2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应对措施3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及其相互关系4宏观调控的两个重点(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5宏观调控方式及效果6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7经济中存在的问题8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的定义、经济发展的定义及内容2两者的联系和区别3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类型及两种增长方式的特征5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1.质的规定性:A 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程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市场经济概述一、名词解释市场经济二、分析题1、比较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异同。
2、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案: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对于市场经济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
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第二,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第三,在特定意义上,市场经济也可以被理解为经济体制。
2、比较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异同。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区别的经济范畴。
二者的联系表现为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逻辑上看,商品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起点,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表现为二者的侧重点与对应物不同。
首先,商品经济的侧重点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它强调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相对应。
市场经济侧重资源配置问题,它强调资源配置由市场进行,和计划经济相对应。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是一种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的商品经济。
3、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由自主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构成。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行为自主化、市场体系完备化、宏观调控间接化、法律制度规范化的过程。
(1)自由的企业制度。
自由企业制度,就是确保企业能够拥有在产权受法律保护的基础上所享有的自由创业权、自由经营权、自由交易权以及自由支配或处置财产权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在自由企业制度下,企业完全拥有自由的创业权、自由的经营权、自由的交易权以及自由支配财富权。
(2)完善的市场体系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首先要包括各种各样的市场,其次,完善的市场体系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因为: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要求在公 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 式的多样性,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决定 的。
第四节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 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作用 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
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族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 的经济形式。 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以雇佣劳 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形式。《中华人民共和 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明确确定:私营企业是 “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 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2)自然人企业制度
这种产权制度最初表现为独资企业,后来 发展为合资企业,或者家族式控股公司。家族 控股公司是由企业主独资企业演变而来的家族 内部的合伙企业,这类企业尽管都采取公司的 形式,甚至在某些国家的法律上也归入公司制 企业,但从产权制度上看,它们都属于自然人 企业制度,同法人制度有着根本的差别。
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第二种为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经济,即在五十年
代中期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消灭了的资本主义 工商业。 第三种为外资经济,即外商(包括港、澳、台地区) 在我国大陆投资办的经济,即以前我们所说的中外合 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办的“三资”企业。 以上三部分经济,都属于民营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三)所有制与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包括所有制的外部结构和所有制的内部结 构。所有制外部结构是指一个社会中存在的所有制形 式、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地位、作用及其各种形式之间 的关系,所有制的内部结构是指所有权和各项权能之 间的关系。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 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制约着 这个社会的生产力能否迅速发展。因此, 任何一个社 会都存在着调整与优化所有制结构的问题
平。 5.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营人才的成长。
二、加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 监督和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 (一)正确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理
三、民营经济的类型与模式
(一)民营经济的类型 第一种是个体经济,主要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第三个阶段: 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完善和建立的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大体有如下几 种: 全民所有制经济(国家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 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沿革 一、产权、所有制与所有制结构 (一)产权的本质及特征 (二)产权制度的含义及类型 (1)个人私有产权制度 这种小生产者企业,是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以小商品
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单位,是企业的初始形式。这类企 业以手工操作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依托,因而其产权 结构和组织状况比较简单,呈现很直观、很简单的形 态。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十分重要的组 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
力。 3.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的
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4.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3)法人产权制度
法人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法人产权制度以法人企业 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法人产权制 度的典型特征是产生了原始产权(表现为投资人股权)与法人产权 的双重产权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
现代法人产权制度,是在继承自然人产权制度的优点、摒弃其 弊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形成经历了一个两权分离、统一和 再分离的复杂过程。其特征是:首先通过现代信用制度使财产原 始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次分离,接着又在公司法人产权形态上实现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重新统一,最后在公司内部实行所有权和经营 权的再度分离。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变革
第一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之前的新民主主义, 即过渡时期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非公有制占主 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主要有国有经济、集体经 济、公私合营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
第二个阶段: 从“三大改造”完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 高度集中型的计划经济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 公有制结构。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
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一、公有制的地位及作用 邓小平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
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公有制占 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之所以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经济基础。 2.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 支柱。 3.公有制经济是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定、健康发展的物 质基础。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现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 作主、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二、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第四种是民营科技企业。其特点, 一是地地道道的民营,机制比较灵活, 二是主要从事科研开发,有助于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 第五种是乡镇企业。其特点有二: (1)是在农村乡镇办的非农产业,其成员绝大多数为转移出来的农民。 (2)不受国家计划的控制。 第六种是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七种为国有民营企业,数量也不少。企业的所有制不变,仍然为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