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言学年轻学者全解
功能语言学简介
Back 韩礼德(Halliday,1925 ~) 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 获得学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 深造,导师为罗常培先生;1949年至1950为攻读 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 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 学位;1955年完成了对用我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 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 学哲学博士学位。 韩礼德博采众家之长,同时形 成了自己的语言理论,远远超过自己的各位老师。 他的语言理论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价和范畴语法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与系统功能语法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more
6.法位学
7.认知语法
8.语言类型学
重研究那些形 美国功能主义 式主义无法解 开创于20世纪 释的现象。美 70年代,到80、 国功能主义的 90年代进入比 发展壮大了整 较成熟的阶段。 个功能语言学 早期的美国功 的力量。但美 能主义语言学 国没有公认的 在于揭示形式 领军人物,力量 主义语言理论 分散,整体上影 的不足,并注 响不如欧洲。 end The
介绍人:曾艳山
欧洲功能主义学派
功 能 主 义 语 言 学 的 流 派
美国功能主义学派
系统功能学派 推荐阅读书目
1.布拉格学派 欧 洲 功 能 主 义 学 派
2.伦敦学派
3.哥本哈根学派 4.法国学派
5.荷兰学派 6.俄罗斯学派
1.格语法
美 国 功 能 主 义 学 派
2.层次语法 3.Kuno的功能句法 4.语篇语法 5.角色与指称语法
>>>more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1.引言1.1 概述功能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功能和结构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是如何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
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交际学派的兴起,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
在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看作是一个交际工具,通过语言交际,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
因此,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影响。
功能语言学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语言是如何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的?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是如何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的?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相比,功能语言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而不仅仅是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功能和作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功能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它强调语言与社会系统、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语言学的定义和背景,探讨它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随后,将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介绍其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最后,将总结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探讨它们在语言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及各部分下的子章节。
下面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1.1 概述(Overview):介绍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和基本概念,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Structure of the Article):本节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3 目的(Purpose):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正文部分(Main Body):2.1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2.1.1 定义与背景(Definition and Background):介绍功能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阐述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相关学者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引言翻译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它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翻译的过程和结果,翻译研究领域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理论。
其中,功能语言学途径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它对理解翻译现象和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一、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功能语言学是一种以语言功能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它强调语言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它认为语言是一种实现交际目的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规则系统。
功能语言学主张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通过分析语篇、场景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文本的意义。
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语篇分析和语用分析等。
文本分析关注词汇、句法和语言结构等内部元素;语篇分析则关注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语境;语用分析则研究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功能语言学可以揭示语言的多样功能和交际背景,从而更准确地解读和翻译文本。
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1. 语言策略的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不同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
通过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可以分析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技巧。
比如,翻译家为了更好地传达源语言的含义,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词汇、句式和语气。
通过分析这些语言策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翻译家的意图和目的,以及他们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时所做的选择。
2. 文化背景的分析翻译研究中经常涉及到跨文化的比较和交流,而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理解和传达至关重要。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家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3. 交际功能的分析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而这种交际是基于语言使用者的共同理解和参与。
功能语言学可以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和参与者的角色来揭示交际功能的实现方式。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活动中心是布拉格语言学会。
(一)形成与发展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于1926年10月。
创建人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V.马泰休斯。
主要成员除捷克学者 B.哈弗拉内克、B.特伦卡、J.瓦赫克、V.斯卡利奇卡、J.穆卡若夫斯基、A.V.伊萨钦科等人外,还有当时侨居国外的俄国语言学家H.C.特鲁别茨科伊(在维也纳)、R.雅柯布逊(在捷克)和S.O.卡尔采夫斯基(在日内瓦)。
1929年,学会向第一次国际斯拉夫学者代表大会(在布拉格召开)提交一份《提纲》,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论原则;1930年,他们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音系学代表会议上又详述了自己对语言(尤其是对语音结构)的观点。
此后语言学界遂以"布拉格学派"称之。
学会自1929~1939年出版了 8卷《布拉格语言学会学报》,发表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著作,此外,自1935年起还创办了期刊《词与语文》。
1939年 3月德军占领捷克后,学会成员流散,活动中断,至1948年方恢复,其组织存在至1952年。
后来,特伦卡、瓦赫克等人以及一些年轻的捷克学者继承布拉格学派的传统,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以现代语文学部功能语言学小组的形式从事研究工作。
布拉格学派的鼎盛时期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
当时学会同各国语言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进行过许多学术交流活动。
有些语言学家虽非学会成员,但因观点不同程度地接近布拉格学派,也对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奥地利的K.比勒、法国的A.马丁内和E.班维尼斯特、波兰的J.库里沃维奇、挪威的A.萨默费特、荷兰的A.W.德·格罗特等。
韩礼德
一、功能语言学概要功能语言学是指韩礼德所创立的语言学体系,他认为语言由两部分组成:系统和功能.因此,系统功能语言学有时也被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法","系统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系统语法","功能语法"等.虽然这些概念在理论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但在具体使用时,却往往被人们视为等同.HALLIDAY 认为语言系统的使用和形成是根据人们在具体使用时需求的不同而最终形成的,因此他认为语言具有功能性.也就是说,语言是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最终演变和发展的,就这些需要而言,语言的组织也具有功能性.又因为,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语言具有不同的实用功能,所以他又把语言按其使用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Halliday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元功能(textual function)。
概念元功能用于表述经验意义,通过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 system)来体现;人际元功能用于建立和维护语言使用者交流关系,通过语气系统(mood system)来体现;语篇元功能用于构造语义连贯,通过主位系统(theme system)来体现。
二、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上面,而不注重学生的具体应用语言的能力.所以, 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我们的学生掌握了很大单词量,语法知识也并不匮乏,但是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却不强。
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传授这种知识的过程,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本文旨在为读者介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韩礼德是当代语言学界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的主题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将介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等方面。
引言:介绍韩礼德及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背景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做铺垫。
发展历程:概述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其学术生涯的重要事件和贡献。
基本概念:解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为后续内容的阐述提供理论基础。
理论体系:详细介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元功能等。
实践应用: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言教育、翻译研究等方面的实践应用,说明其价值和意义。
总结全文内容,强调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贡献和影响,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引言部分介绍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背景和意义。
韩礼德是伦敦大学学院的教授,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语言在语境中的运用。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语言教育、翻译研究等实践领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他提出了“语言环境”和“语言的系统性”两个重要概念。
随后,他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
该学派的发展得益于许多著名学者的贡献,如Hallidayan、Matthiessen和Thompson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语言的系统性、语言的层级体系和语言的元功能。
语言的系统性是指语言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各层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语言的层级体系是指语言是由词汇层、语法层和语篇层构成的系统,各层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和作用。
语言的元功能是指语言具有三种普遍的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语言学概论(胡晓研)
术语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全社会服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动作和过程;“说出来的话”是指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
5.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
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6.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
他们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
其著作有《语言论》7.乔姆斯基: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8.菲尔墨:是格语法的代表,其代表作是1968年发表的《格辩》。
他认为标准理论无法说明类似下列两个句子中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关系究竟有何区别:Thechildopensthedoor./Thekeyopensthedoor.这种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功能关系只有用更深一层的语义区别才能解释清楚。
韩礼德功能语法
▪ 2.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 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须 是反映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个纯理功能称 为“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
▪ 3.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 而是表达相对的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 (text),上述两种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说话 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
▪ 在英语里,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过程、参与者和环境 进行选择。它们都被统称为及物性选择。首先,我们把所 有的选择区分为六种:
▪ |-- 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 (John kicked the ball) |-- 行为过程 behavioural process | (John laughed) |--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及物性 --| (John likes Mary) (Transitivity)|-- 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 | (John said it is cold in the room) |--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 (John is on the sofa) |-- 存在过程 existential process (There is a cat on the sofa)
▪ 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 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
▪ 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 学高级研究员。
▪ 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 教授。
▪ 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 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 系主任。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从伦敦学派及其奠基人弗斯的理论研究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迪和传承关系谈起,对韩氏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重要成员作一综合性述评,以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理论奉献。
1.弗斯与伦敦语言学派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一起做研究。
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
这个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王宗炎1985:94)。
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新弗斯学派。
韩礼德在伦敦大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947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
后来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
1949年回伦敦,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
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
弗斯受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语言研究的影响,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
遗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到达这个目标。
语言学纲要语言的功能
汉语的“关心、注意、小心、计较、爱护、看管”等词义看来是不相互关联的,但在英语中却用care一词把这些意思都包括进去了。初学英语总以为语词是一对一的,只知道care是“小心”的意思,所以在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时就说“I don‘t care!”他的意思是想说“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可是英语的意思却是“我才不在乎呢。”这种民族语言表达上的差别并不意味着人类思维上的不同,因为一经解释,就可明白无误。
联系:
01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是行为和结果。
03
语言制约言语 个人的言语交际,必须符合 语言系统的社会惯例。
02
信息传递功能
人际互动功能
二、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社会现象。
01
自然现象是没有人类社会之时就已经存在的现象。
02
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才出现的现象,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产物。
来一份稀饭! 坐下。
(指令功能_directive)
(信息功能_informative)
词组,又叫短语。 那个姑娘的脸红了。
什么时候放假啊? 你什么时候来中国?
(疑问功能_interrogative)
(表达功能_expressive)
1
“要想钱包鼓,准备炒V股!V股V股,就是尾巴股!”
2
表情功能_evocative
3
咱们班的男孩都得去踢球。
4
言语行为功能_performative
5
上面提到的这其中功能都可以归结为交际功能。
6
哈哈,可盼到这一天啦!老天爷总算睁开了眼,阿弥陀佛,那就动手干吧!
7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一般认为,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或方言约有5500多种。语言学家一般确认的语言为2790种,而其中有70%的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
(周香琴)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一、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沿着前人开创的道路前进的,它既与欧洲的语言学传统有渊源关系,又受到美国语言学传统的影响。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韩礼德(Halliday),他1925 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的里兹,青年时代在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学,1947 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之后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
回伦敦后又在弗斯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于1955 年完成博士论文《“元朝秘史”汉译本的语言》,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讲学,发表了近百种专著和论文。
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基本理论。
(弗斯使语言学在英国成为一门公认的科学,由于他长期在伦敦大学任教,所以以弗斯为首的语言学派常被称为“伦敦学派”。
弗斯发扬了斯威特的传统,创造了韵律分析;又继承了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意义”的概念,创造了新的语义理论;受索绪尔的影响,他提出了“结构”和“系统”的概念。
)他从弗斯那里继承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语言环境”(context of situation),认为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联系,并受其影响。
他进一步发展了“语言环境”学说,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语言,提出语言学中的符号学。
二是“系统”(system)概念,但他重新界定了“系统”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的范畴。
韩礼德避免了弗斯的缺点,把自己的理论阐述得清楚明了,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模式,准确定义了术语的含义及各种关系。
韩礼德在继承和发展了以弗斯为首的伦敦学派的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吸收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沃尔夫的某些观点。
1961 年,他正式提出阶和范畴语法理论框架,并将这个理论模式发展成系统语法;1968 年,他在系统语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功能部分。
他的理论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发展成广为接受的语言学理论。
韩礼德的理论常被称为系统功能语法或系统功能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功能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2、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 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 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 年 为标志。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 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叶尔姆斯列夫、 为标志。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代著作有叶尔姆 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 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 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 乌尔达尔的《 学纲要》 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 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 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 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他主张区分内容平面和形式 平面,两者又都区分为形式和实体。 平面,两者又都区分为形式和实体。语言符号是由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所构成 研究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 的单位。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 的单位。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他的理论称作语符 具有代数的性质,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假设,注重演绎。 学,具有代数的性质,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假设,注重演绎。 哥本哈根学派以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 哥本哈根学派以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这种 理论虽然十分抽象,很少实际应用, 理论虽然十分抽象,很少实际应用,但是代表着人文科学和精密科学相结合的 趋势。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评述说: 趋势。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评述说:“哥本哈根学派的学说是一座极有学 术独创性的象牙之塔。 或许语符学原理在计算语言学、 术独创性的象牙之塔。”或许语符学原理在计算语言学、言语工程学等新学科 中会有应用的天地。 中会有应用的天地。
功能语言学简介..
语法功能是最具体的一种功能,它是纯理功能在语 言系统中的体现形式。
五种功能的关系
纯理功能产生于宏观功能,宏观 功能产生于微观功能,语法功能是纯 理功能在 词汇和语法层中的具体体现, 人们平时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构成了 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
功能语言学之所以不同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一个重 要方面在于前者视语篇为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和出发点, 而后者将语言研究的单位局限于句子的范围之内。系统 功能语言学在研究句法结构时突破了句本位思想,重视 对语篇的研究。Halliday(1994)明确地将系统功能 语法称为“语篇语法”(discourse grammar)。认 为语篇指的是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头或书面 的语段。
法国学派
Martinet Kristeva
三个独创之处:语言的双重分节;语言的经济 原则;语言的现实主义原则。
Martinet认为尽管语言可以发挥表达、交际和 审美等多种功能,但交际功能才是语言的“中 心功能”,在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贯穿 功能主义。
她 于 1967 年 首 先 创 造 “ 互 文 性 ” (intertextuality)这个术语,并把它引入文本 分析和文学批评。所谓“互文”(intertext) 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之间的语篇;所谓“互 文性”指的就是不同语篇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
Halliday的功能思想
3.宏观功能 macrofunction
宏观功能是儿童放弃原型语言向成人语言过渡时出 现的语言功能。韩礼德认为宏观功能可以分为两种:一 种是理性功能(mathetic function),另一种是实用功 能(pragmatic function)。
4.纯理功能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社会语言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社会语言学第七组一、纯理论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
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
纯理论功能包括三方面:(一)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的“内容”的功能。
(二)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须是反映人与人间的关系。
这个纯理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
(三)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的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上述两种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
二、韩礼德的功能思想术语义分析的概念。
(韩礼德70年代以后,研究重点:语言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关系)1.(一)原因1.揭示语言是如何使用2.建立语言使用的基本原理3.探讨语言功能与语言本身的关系小结:语言作为一种媒介交流工具,其工具性的相关探讨。
即语言怎么用?用的规范如何确定?1.(二)分析儿童掌握语言的7种功能:工具功能、控制功能、交往功能、个人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信息功能(问题:1、“儿童语言中,一句话就只有一种功能,不会出现多种功能。
”这个结论过于绝对。
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它也是人和人沟通的媒介,因而不应该将它的功能做一种绝对的划分。
如:“我要和你们一起玩。
” 儿童既是用语言来支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是用语言达到自己与他人的交际。
前者是控制功能,后者是交往功能,同一句话中两种功能同时都有体现。
又如“我想飞到天上去,妈妈。
”该句是一个儿童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创造的自己的想象世界,儿童口中的“天”不是我们成人世界观里正常的对于“天空”、“外太空”、“摆脱地球的吸引力”的界定,而是与周围环境毫无关联的不存在的空间。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语言学流派布拉格学派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言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而自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言学团体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布拉格语言学会,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都与这一学派的学说有关.”这一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1926年10月,他与雅科布逊,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
参加学会的外族人中,以俄罗斯人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鲁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
俄罗斯翼成员大多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言与超语言因素的关系.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比较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言理论的应用性。
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
捷克翼的会员中除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还有:特伦卡,温伽尔特,穆卡硕夫斯基,瓦海克,斯卡利奇卡,柯日奈克,何拉莱克,特罗斯特,奥别尔普法尔采,博尔道夫,诺瓦克,鲍利尼等。
布拉格学派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1928)上,第一次把他们的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叙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
《论纲》强调语言是一种功能体系,评价任何语言现象都应从它所达到的目的,所起的功能着眼。
1929年出版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
1935年创办期刊《词和文》。
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和支解,学会为振奋民族精神,合写了文集《关于语言和诗歌的读物》.1956年布拉格语言学会与斯拉夫语言学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出版会刊《布拉格语言学论丛》。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简称SFL)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领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
它的理论基础是以英国语言学家迈克尔·霍尔迪(Michael Halliday)为首的一群学者发展起来的,主要通过研究语言的实际功能和用途,来揭示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是“功能”,这意味着语言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实际使用方式,而不仅仅是其形式结构。
与传统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相比,SFL强调语言的社会和交际功能。
它将语言视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的途径来实现和反映社会的目标和需求。
因此,SFL主张在研究语言时,应该将语言放置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并关注语言的真实用途。
SFL理论框架包括三个层次:语言的文本层面、意义的交际层面以及社会语言实践的层面。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构架的核心。
在文本层面,SFL关注如何通过选择和组织语言单位来创造意义的。
在意义的交际层面,SFL关注语言如何用于社会交流和构建社会关系。
在社会语言实践的层面,SFL关注语言如何反映和实现社会目标和需求。
SFL强调语言的系统性。
它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由不同的组成要素互相作用构成。
SFL将语言单位分为三大类:语言功能、语言结构和语言实现。
语言功能包括三个维度:情感、说服和交际。
语言结构包括文法、词汇和音系。
语言实现包括言语、文本和对话。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语言系统。
SFL还引入了“言语功能”的概念,即语言在具体语境中实现特定目标和功能的能力。
这个概念体现了语言使用的实际目的和需求。
SFL认为语言具有多种的言语功能,如:陈述、询问、命令、请求等,每种功能都对应着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文本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SFL的文本分析着重于揭示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语篇结构。
通过文本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功能、结构和实现方式,从而揭示语言的意义和社会功能。
语言学流派 系统 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流派,功能学派,系统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
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
在这个学术思潮中,有几个主要的学派影响比较大,它们是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
布拉格学派一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功能主义学派,它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
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
韩礼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独树一帜的的学派。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语言学家门每年举行一次系统理论讨论会。
第一届至第八届在英国召开。
随着影响的扩展和队伍的扩大,1982年第九届年会在加拿大召开,这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已具有国际影响。
198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举办第十二届年会,由于到美国是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堡垒,所以在美国举行这样的大会具有深远意义。
到今天,功能主义已经与形式主义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两大思潮。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语法或系统语法学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
语言作为符号的一种,在表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语义时,必然要在语言的各个语义功能部分进行相应的选择。
功能语言学年轻学者汇总
5. Yang, Xueyan (co-contributor). 2000. New Ag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功能语言学年轻学者简介
目录
1 北京地区学者 2 上海地区学者 3 广州地区学者 4 苏州、南京地区学者 5 国外学者
北京地区学者
向明友:
男,1966年生,河南人,博士。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蓝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6月受聘 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1995-1998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外国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2003年 赴美国卡 内基-梅隆大学英语系作博士后研究,师 从语言学家Paul Hopper。
获奖情况:获得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7项。
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学术兼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
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
北京地区学者
叶起昌
1958年2月生,文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 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阐释学与话 语分析研究中心(CHDA)负责人。国家留学基 金委公派(2009年至201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 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文体学、应用语 言学、翻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地区学者——司显柱
以独著或第一作者身份出版本专业专著、教材、编著等16部,例如:
1.《翻译研究:理论方法评估》,独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12 2.《如何学好英文写作》,第1作者,台湾万人出版社,1998,4
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例如:
1.新形势下财经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教育部教改立项课 题,2004—2005 2.烟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外语继续教育模式,国家烟草专卖局软科 学立项课题,1998—2000
获奖情况:获得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7项。
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学术兼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
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
北京地区学者
叶起昌
1958年2月生,文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 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阐释学与话 语分析研究中心(CHDA)负责人。国家留学基 金委公派(2009年至201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 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意识形态研究、(社会)符号学、哲学阐释学与语 篇理解、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后印刷 时代的读写、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流派等。
北京地区学者——叶号学和功能语言学。
学术成果:
叶起昌教授曾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4篇;书评3篇;
出版专著两部:《走向话语的意识形态阐释》(2006),《语言之社会规范 说与自然说》(2013)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语言学理论与流派》主编之一; 主持校级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两项;国际合作项目一项。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教育部 科研基金和奖励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包括英语语言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英汉对比研究、英汉语法 化研究等。
北京地区学者——向明友
学术兼职:
1.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 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3. 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 4.中国经济语言学论坛副理事长 5.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ESP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6.中国语用学会理事
北京地区学者
杨雪燕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03级,北师大外文学院(师从胡壮麟教 授),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方向 硕士,83级,北外英语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学方向 学士,77级,北二外英语系,英语专业 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 篇分析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文体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会员
北京地区学者——杨雪燕
杨雪燕中文出版物:
1. 杨雪燕, 2012, 会话省略的功能研究,《中国外语》(5): 55-61. 2. 杨雪燕, 201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外语 教学》(2):31-36. 3. 杨雪燕、解敏, 2012, 外语教师课堂提问的互动性分析, 《当代外语研究》(3):142-148. 4. 杨雪燕, 2012, 浅谈外语教师的课堂互动能力,《北外英文 学刊》(2011):1-16. 5. 杨雪燕, 2011, “省略”再认识, 载张绍杰(主编)《语言 学研究新视野:理论与实践》, 100-116.
研究方向: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文体学、应用语 言学、翻译研究
北京地区学者——杨雪燕
杨雪燕英文出版物:
1. Yang, Xueyan. (forthcoming). Modelling ellipsis in EFL classroom discourse. In Yan Fang & Jonathan Webster (eds.), Developing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London: Equinox. 2. Yang, Xueyan. 2013. A Reinterpretation of 'Register'. Studies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4: 136-147. 3. Yang, Xueyan. 2010. A dynamic perspective in stylistic analysis. Essays in Stylistics (1): 324-332. 4. Yang, Xueyan. 2010. Modelling Text as Process: A Dynamic Approach to EFL Classroom Discourse.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5. Yang, Xueyan (co-contributor). 2000. New Ag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功能语言学年轻学者简介
目录
1 2 3 4 5 北京地区学者 上海地区学者 广州地区学者 苏州、南京地区学者 国外学者
北京地区学者
向明友:
男,1966年生,河南人,博士。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蓝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6月受聘 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1995-1998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外国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2003年 赴美国卡 内基-梅隆大学英语系作博士后研究,师 从语言学家Paul Hopper。
北京地区学者
司显柱
1962年生,安徽六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语言 与传播学院院长,兼职传播系主任,英国 Aston大学2002—2003年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英汉语比较等。
学术成果:
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源刊约40篇,例如: 1.英汉名词转类动词比较研究,《外国语》, 1996 2.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中国翻译》, 1999 3.论英汉民族思维模式、语言结构及其翻译,《外语学刊》, 1999 4.名词定语,还是形容词定语?《外语教学》, 1996 5.试论英语动词性形容词的使役性特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