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手法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多角度叙述、内心独白、时空倒置等意识流手法运用的分析,阐述了福克纳在作品中采用意识流手法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同时这一手法的运用也符合读者认识的逻辑过程和事件的客观发展进程。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意识流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被公认为是美国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其主要脉络都是杰弗逊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世系共有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而《喧哗与骚动》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他花费心血最多、本人最喜欢的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最后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虽已33岁却只有3岁小儿的
智能。本书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叙述,最后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书。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二
《喧哗与骚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看上去虽十分庞杂,然而客观上仍是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意识的流动不仅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符合人物当时特定的心境,这可说是作品意识流手法运用的一大特点。小说中的几个主人公除凯蒂和迪尔西的性格是由旁人(包括作者)的叙述(意识流动)来刻画之外,班吉、昆丁、杰生等人的性格主要是由他们各自的意识流动来刻画的。
在作品中,班吉是个天生的白痴,他虽然已经33岁了,但其智力却只相当于3岁幼儿的水平。他的意识是不可能有什么时序与逻辑的,对什么事他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的意识只是一个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的头脑所记录下来而又未经消化的感官印象片断,它们杂沓地并列堆砌在一起,是一种自在而混沌的意识,只有叙述者的直觉而没有选择、评价和判断。连福克纳自己也说:
“我先从一个白痴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只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可以更加动人。”
从具体手法来说,班吉部分的意识流描写是属“感官印象型”,它由一组组印象合成,语言结构简单,多是陈述,没有推理。形象
的色调鲜明,直接与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相关联,从不发掘其背后的关系和意义,其逻辑结构的张力是自由联想力。
如作品开头写勒斯特带班吉去看人家打高尔夫球时,弄丢了一枚硬币,于是勒斯特便带班吉去找,当他们钻过一个栅栏时,班吉的衣服被挂在了钉子上,因此他便想起以前(指1900年圣诞节的前两天)凯蒂带着他穿过栅栏,帮舅舅给隔壁帕特生太太送情书的情景,并一直想到凯蒂叫他把手插在兜里,以免冻坏手,这时他的思绪忽又想到同一天早上威尔士说外面太冷,不让他出去的情形……在班吉的意识中,花和草是不分的,甚至别人在痛哭他也以为是在唱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班吉意识的流动靠的只是一种感性的联系,十分鲜明地表现了班吉这个白痴的性格特征。
昆丁部分的意识流动则明显地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思维
特点。昆丁虽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但其内心却极端空虚。妹妹凯蒂的堕落使他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崩溃,成了一个即将自杀的精神半失常者。虽然昆丁精神极端亢奋,有时也有和一个发高烧病人般的胡言乱语,但他的意识从整体上说还是充满理性色彩的。作者在描写昆丁的意识流动时,使用的便是内心分析的手法,对闪现在其意识中的每一个念头,都要解释、探究一番。语言既有深沉的感情色彩,又有大量抽象的思索,近乎艰涩。句式结构则十分复杂,复句特别多。而且,在昆丁意识的流动中,有较多的象征意味,这鲜明地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此同时,昆丁又是处于自杀前夕,其精神世界已失去了平衡的支点,所以当天的所见所闻,各
种印象、回忆、期望、感情及偶然的联想交错地出现在他的意识流程中,持续不断地绵延。因此,意识的突然中断及随之而来的快节奏的场景转换便成了昆丁意识流的一大特征。我们从下面一段文字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个特征:
“……我肚子里在蠕动,我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坐着一动不动,扭去扭去(1)。她一时站在门口。班吉。大声吼叫着(2)。班吉明我晚年所生的小儿子(3)在吼叫。凯蒂!凯蒂!
我打算拔腿跑开(4)。他哭了起来,于是她走过去摸了摸他。别哭了,我不走,别哭了。他真的不哭了,迪尔西。只要他高兴你跟他说什么他就能用鼻子闻出来。他不用听也不用讲。”
在以上文字中,(1)是昆丁由当时自己坐在宿舍里一动不动想到几年前他在老家和一个名叫娜塔丽的少女一起玩耍的情景;而(2)则是他想起妹妹失身那天的情景;(3)则是他想起康普生太太给小儿子换名字时所说的话;接下去的(4)是他又想到1898年祖母去世当晚的情形:在回大房子时,班吉哭了,凯蒂安慰他。再接下去他又想起了1900年给班吉改名那天的事;最后,昆丁的思绪又回到了他遐想时的那个时刻。意识流程的突然中断和跳跃,真是变幻莫测。而小说中描写昆丁最后5页多的文字里,连一个标点也没有,而他回想凯蒂失身后他与父亲的那番谈话,更是混乱不堪,毫无逻辑。这些都鲜明地写出了昆丁在自杀前夕高度亢奋的精神状态。
而杰生部分的意识流则鲜明地反映了他自私、卑鄙、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杰生虽然也是一个心态不平衡的偏执狂加虐待狂,但他
毕竟与哥哥、弟弟不同,已基本接近正常人,所以他的意识流动已接近一般小说中的内心独白,现实的逻辑和感情的力量决定着其意识的走向,除了间或跳跃和联想外,其意识基本上是有逻辑、符合理性的自觉意识。这个典型的拜金主义者,讲起故事来仿佛就是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数铜钱似的,平淡、冷静、刻薄,对现实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立即做出功利性反应,决不放过每一次能发泄他对现实不满情绪的机会。他的第一句话就使他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我总是说,天生是贱坯就永远是贱坯。”他恨周围的一切人,他爱的只是金钱,他是一个狠毒而神经质的恶人。杰生的意识流动十分鲜明地呈现出了这个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典型性格。
由上可见,福克纳在作品中所采用的意识流手法,是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意识的流动不仅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也符合人物当时特定的精神状态。
三
《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不仅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而且从总体结构上看,它更符合读者认识的逻辑过程和事件的客观发展进程。
从作品的总体布局看,作者采用了时序倒错的手法,并没有按时间顺序去展开小说情节,从小说各章所标明的时间看,班吉、昆丁、杰生、迪尔西等各部分的时间分别为:1928年4月7日(c)、1910年6月2日(a)、1928年4月6日(b)、1928年4月8日(d)。若按时间先后标a、b、c、d的次序,作品则采用了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