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的学术道德规范与道德底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工作者的学术道德规范与道德底线

1.现状:

近年来,学术领域频现的失范行为,使人们认识到学术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学术道德失范,可能是没有建立起学术道德必须遵守的规范,也可能是有规范但没严格执行。

2.道德规范是什么

学术活动也是人们的一种实践行为,人们的行为活动既要而向外部的客观世界,也要立足于个人的内部精神世界。要使行为达到目标,人们既要遵守外部客观世界中的规律,也需遵照内部主观世界的诉求。为解决这种主观诉求与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建立一定的规范作为共同的价值评价标准。

3.道德底线是什么

规范是学术研究的底线,是研究者在学术活动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底线伦理。这个底线伦理继承了规范的普遍有效性,对任何一位研究者都有最普遍的可行性,是学术秩序和学术发展的最基本的伦理需要。在学术领域,由规范生成的底线伦理要求学术共同体所有研究者必须遵守大家所公认的规范,履行作为一个学者应有的学术义务和学术责任。所以,学术规范的底线伦理内含研究的义务和责任。判断研究者是否遵守学术规范,首先是看研究者有没有尽到规范要求的义务。研究者如果尽到了规范明确的学术义务,那就要看研究者是否承担了学术的责任。只有研究者既履行了学术义务,又承担了学术责任,才能说研究者符合学术底线伦理的标准。

4.具体表现

(1)受访者对于学术道德与诚信现状大体表示满意,但认为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防范措施,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会出现下滑。(2)从现有的主要学术道德与诚信管理文件学习情况看,近2/3的受访者表示对学术道德相关规定有一定了解;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来治理严重违反学术道德与诚信的行为。(3)在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的行为中,受访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学术资源获取、学术成果产出和认可、学术荣誉的获得等方面,一方面表现为科研工作者自律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学术资源和荣誉分配过程中的竞争不合理。影

响这些失范和不端行为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社会环境与学术界环境中不良要素或不完善之处,二是科研工作者自身学术道德要求和具体科研实践中规范性不足。

5.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影响我国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以及加强学术道德与诚信建设的建议等内容,我们认为学术道德与诚信建设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内部逻辑进一步加强规范与监督:首先,加强科研工作者道德素质培养。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形成学术界与社会相互信任、共同弘扬高尚科学道德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加强科学道德教育行为准则的教育,使教师能更好地应对科学研究实践中面临的具体科学道德问题。要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强化道德教育,加强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自律,从伦理上进矫治,从道德上进行引导。第二,完善和建立更加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学术评价的结果充分运用于项目评审、奖励评审以及职称晋升等各个方面,学术评价制度的设计无疑对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形成了极大的导向作用。因此需要完善当前的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改革成果评价和奖励体制,克服学术成果的功利性。第三,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与诚信体制机制和学术规范的相关制度建设。包括制定与学术规范、科研评价、科研奖励和信用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学术道德与诚信问题管理机制的设置等,即建立学术道德与诚信管理框架。第四,加强学术道德与诚信管理制度的执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遏制学术不端的核心是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在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的管理体系基础上,还要采取法律手段严惩学术腐败行为。

加强学术道德培养、完善评价制度和诚信管理制度、严格实施相关办法以及舆论监督,最终的目标是营造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的创新能力提升为基础,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竞争与合作局面,形成合力,为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为创新型国家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