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共27页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c0c1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a.png)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荧光的基本原理。
当一个固体、液体或气体受到激发时,其处于激发态的物质会吸收能量。
当它们从激发态退回到低能量态时,会释放出能量,并发出特定的光。
这个过程称为荧光发射。
而能量差就对应着特定的波长,这就是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的基石。
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中,物质样品首先通过气相或液相进入至热容器中,在高温的条件下被雾化、蒸发或分解。
接着,物质被这些过程而产生的激发态原子利用高能光激发至多激发态。
然后,使用第一次激发获得的能量来执行第二次、第三次原子激发,将其激发至更高的激发态。
这种过程称为级联激发。
这些高激发态原子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激发态,然后通过自发发射的方式退回到较低的能量态。
这个过程就产生了荧光。
原子荧光发射的峰值波长与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
因此,测量元素的荧光发射光谱可用于确定物质含量。
测量荧光强度和荧光光谱的方法有许多种。
其中,最常用的是荧光强度测量法。
在荧光强度测量法中,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主要包括激发光源、荧光辐射输出光束的谱仪、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该方法的原理是,首先选择适当的激发波长,激发样品中的原子进入激发态。
接着,测量荧光发射光谱,通过荧光峰的强度来分析检测元素的浓度。
在实际操作中,激发源通常是一根气体放电管。
气体放电管通过通入高压氮气,产生电弧放电。
这个电弧放电可以产生高温、高能量电子,使荧光发射过程更加高效。
荧光辐射输出光束的谱仪通常通过光栅或衍射光栅来分析发射光。
光栅可将荧光光束中的不同波长通过光栅的色散效应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最常用的是光电离检测器和光电倍增管。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控制测量设备,并记录和分析测量结果。
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元素的浓度。
总结来说,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是利用物质被激发后发出的荧光,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的特点进行元素分析。
具体来说,它通过适当的激发波长来激发样品中的原子,然后测量荧光发射的光谱和强度,通过与标准溶液比较得出元素的浓度。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d8cff9b14e852458fb573d.png)
原子荧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2.5.3 干扰消除: ★ 选择合适介质和酸度,防止产生氧化性气体和固态氢化物或难
溶的化合物,有些元素对酸度要求很苛刻,例如锡和铅、锗, 过高过低都影响氢化物的产生; ★ 选择还原剂用量,减少金属离子被还原; ★ 加入掩蔽剂,例如硫脲、碘化钾、草酸等,对共存的干扰离子 进行掩蔽,防止生成难溶化合物; ★ 预还原或氧化,氢化物的发生效率与价态有关,加入抗坏血酸 可使5价砷还原成3价,测量Pb时加入铁氰化钾则是先把2价氧化 成4价,提高氢化物的产生效率; 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应根据样品基体来选择合适的办法。
例如硒化铜难溶,而砷化铜则溶于酸,因此铜离子 对硒的干扰比对砷要大,因此样品中要加掩蔽剂消 除干扰离子;
原子荧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2.5.2 干扰机理 ★ 样品中的Cu、Co、Fe、Ni等离子在还原剂中被 还原,析出金属沉淀吸附氢化物,减少氢化物的释 放,对硒影响很大,因此要加大酸度以提高金属沉 淀的溶解度; ★ 产生氧化性气体,能用盐酸则不 用硝酸,硝酸有可能被样品基体还原成亚硝酸根— 强氧化剂,抑制氢化物释放; ★ 价态效应,氢化物的产生和被测元素的价态有 很大关系,因此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原子荧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2.6 气路 ★ 自动控制,分成两路,一路是载气,一路是屏蔽气 ★ 载气流量每分钟300--1000毫升,三个电磁阀控制 ★ 屏蔽气流量每分钟500--1200毫升,三个电磁阀控制 ★ 压力开关保护 ★ 气流量的选择
原子荧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2.7 其它 ★ 进样量1.0-1.5毫升 ★ 炉高调节--手动,数值是反方向 ★ 预热灯电流 ★ 换灯务必关闭仪器主机电源
原子荧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2.4.5 反应系统和氢化物通路
载流/样品 反 还原剂 应 块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21a0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7.png)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1.原子激发:首先,样品中的原子被光源中的光子激发。
光源通常使用空气-氧乙炔火焰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火焰中的能量来自于氢气和乙炔的燃烧,产生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使得原子能级跃迁的能量变得可行。
ICP使用高频电源产生电磁场,使氩气离子化,形成等离子体,并产生高温和高能的原子激发。
2.原子荧光:原子在激发态的能级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通常在纳秒量级,然后从高激发态退回到基态。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会发出荧光辐射。
荧光发射的波长和强度与元素的特征有关,每个元素具有唯一的光谱“指纹”,可以用来识别和定量分析。
3.分光光度计:在荧光发射过程中,原子产生的荧光光子以球面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为了测量和分析荧光光子的波长和强度,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将荧光光子引导到光学器件(例如光栅或玻璃棱镜)中,在光学器件中,不同波长的光经过衍射和干涉效应后,被分离成谱线。
4. 探测器:分光光度计将分离后的荧光谱线引导到探测器上进行测量。
探测器通常是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或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
荧光光子在探测器上产生光电效应,产生电流信号。
电流信号的强度与荧光光子的强度成正比。
5.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探测器输出的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和数字化后,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比较样品信号和标准品信号,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总之,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原子激发后,产生的原子荧光辐射通过分光光度计分离成谱线,然后使用探测器测量荧光光子的强度。
通过分析荧光光子的波长和强度,可以实现元素的定量分析。
这种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物、地质等领域的分析实验中。
原子荧光光度计 概述和原理
![原子荧光光度计 概述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835a2cde80d4d8d05a4f07.png)
可用连续光源或锐线光源,常用的连续光源是氙 弧灯,可用的锐线光源有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 极放电灯及可控温度梯度原子光谱灯和激光。单 色器用来选择所需要的荧光谱线,排除其他光谱 线的干扰。原子化器用来将被测元素转化为原子 蒸气,有火焰、电热、和电感耦合等离子焰原子 化器。检测器用来检测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 常用的检测器是光电倍增管。显示和记录装置用 来显示和记录测量结果,可用电表、数字表、记 录仪等。
原子荧光光度计
介绍原子荧光光 度计的原理,分 析方法,检测精 度,以及与其他 仪器的联用技 术。
原子荧光光度计-概述
利用原子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的定 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蒸气吸收特征波长 的辐射之后,原子激发到高能级,激发态原子 接着以辐射方式去活化,由高能级跃迁到较低 能级的过程中所发射的光称为原子荧光。当激 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发射荧光的过程随即停 止。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 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这些 优点使得它在冶金、地质、石油、农业、生物医 学、地球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 内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原原子子荧荧光光分析光仪度分计非色-仪散器型原构子造荧光分析仪与散型
原子荧光分析仪。这两类仪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差 别在于单色器部分。两类仪器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 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 10-8s,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 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 光。原子荧光分为共振荧光、直跃荧光、阶跃 荧光等。
发射的荧光强度和原子化器中单位体积该元素基 态原子数成正比,式中:I f为荧光强度;φ为荧光 量子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发射荧光光子数与吸 收激发光光子数的比值,一般小于1;Io为激发光 强度;A为荧光照射在检测器上的有效面积;L为 吸收光程长度;ε为峰值摩尔吸光系数;N为单位 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b350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8.png)
原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是一种用于测定痕量元素的方法,其原理基于原子在特定波长的辐射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低检测限的优点,因此在环境监测、食品分析、地质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的详细介绍:1. 原子荧光的产生原子荧光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激发和发射。
在激发阶段,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通常是紫外光或可见光),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这些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回到基态。
在返回过程中,会释放出光子,形成荧光。
每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荧光发射波长,这使得可以通过测量荧光波长来确定元素的种类。
2. 荧光信号的检测荧光信号的检测是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核心步骤。
当原子发射出的荧光通过特定波长的滤光片后,可以将其聚焦到光电倍增管(PMT)上。
光电倍增管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一步放大后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强度,可以推算出原子的荧光发射率,从而确定元素的浓度。
3. 校准和定量分析为了准确测定元素的浓度,需要进行校准和定量分析。
在校准过程中,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建立荧光信号与元素浓度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仪器对目标元素的响应因子。
在定量分析中,将未知浓度的样品通过仪器进行分析,根据已知的响应因子计算出元素的浓度。
总之,原子荧光光谱法通过测量原子在特定波长辐射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实现了对痕量元素的测定。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低检测限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的元素分析。
通过校准和定量分析,能够准确地测定元素的浓度,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原子荧光分光光计的原理学习教案
![原子荧光分光光计的原理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247348c77da26924c5b0df.png)
b)气相--氢化物传输过程或原子化过程中的干扰,消 耗氢基,降低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因为在氢化物的 解离过程中需要(xūyào)大量氢基参与反应。
元素价态、共存的离子、样品介质和酸度、还原剂类 型及用量等都可能带来干扰。
主要有介质酸度第干18页扰/共、27氧页 化还原体系干扰、重金属干 扰和易形成氢化物元素的干扰。
第十九页,共27页。
原子荧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2.5.2 干扰机理 ★ 形成固态氢化物,如砷当酸度不合适,As浓度
较高易形成固态As2H2、As2H2,Sb更明显; ★ 形成难溶化合物,和样品中的金属离子结合, 例如硒化铜难溶,而砷化铜则溶于酸,因此(yīncǐ) 铜离子对硒的干扰比对砷要大,因此(yīncǐ)样品中 要加掩蔽剂消除干扰离子;
原子荧光分光光(ɡuānɡ ɡuānɡ)计的原理
会计学
1
第一页,共27页。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原理 主要(原yu理á:n是lǐ)利用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作为还原
剂,将样品溶液中的待分析元素还原为挥发性共 价气态氢化物(或原子蒸汽),然后借助载气将其 导入原子化器,在氩—氢火焰中原子化而形成基 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光源的能量而变成激发态, 激发态原子在去活化过程中将吸收的能量以荧光 的形式释放出来, 此荧光信号的强弱与样品中待 测元素的含量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tōngguò)测 量荧光强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第22页/共27页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原子荧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2.5.5 根据元素特点和样品来源选择不同条件: ★ 对于存在不同价态的元素要首先把它们变成适宜产生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特点 光度计工作原理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特点 光度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232e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e.png)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特点光度计工作原理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特点原子荧光光度计是利用还原剂,将样品溶液中的待分析元素还原为挥发性共价气态氢化物(或原子蒸汽),然后借助载气将其导入原子化器,在氩氢火焰中原子化而形成基态原子。
基态原子吸取光源的能量而变成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在去活化过程中将吸取的能量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此荧光信号的强弱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度计优点食品厂、药品厂、化妆品厂、饲料厂、高校、讨论所等单位对十二种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非色散系统、光程短、能量损失少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与激发光源强度成正比接收多条荧光谱线适合于多元素分析接受日盲管检测器,降低火焰噪声线性范围宽,3个量级原子化效率高,理论上可达到100%没有基体干扰可做价态分析只使用氩气,运行成本低接受氩氢焰,紫外透射强,背景干扰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紧要技术指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达到检测质量与成分的目的。
在对不同的仪器进行分析时,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是常规的分析仪器之一,原理就是紫外可见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有很多的特点:如第一,由于选择性好而且灵敏度较高,维护管理很便利,所以在使用中更为常见;第二,它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很便利地进行操作而且在成本上又不是特别贵。
以光路设计为基础,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分类,可以依据光路设计分为三种类型: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以及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鉴于此,本文紧要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紧要技术指标及其检定方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工作原理以及相关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物质的分子在紫外可见光谱区上的辐射吸取的不同,利用分子的这一特性来进行有效地区辨别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物质纯度分析物质结构分析等多种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此种检测方法在食德行业中的运用,可以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有效地安全监测。
最新最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发展原理及其分析应用方法综合对比讲义资料
![最新最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发展原理及其分析应用方法综合对比讲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6abbcadd36a32d727581c5.png)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一、发展历程1859年克希霍夫研究太阳光谱时开始原子荧光理论的研究。
1964年,Winefordner和Κuga首先提出用原子荧光光谱(AFS)作为分析方法的概念。
1969年,Holak 研究出氢化物气体分离技术并用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
1974年,Tsujiu 将原子荧光光谱和氢化物气体分离技术相结合,提出了气体分离-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砷的方法,这种联合技术就是现代常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 - AFS)。
1982年郭小伟(西北有色地质研究所)和张锦茂(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两个研究小组合作,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首台以溴化物无极放电灯作激发光源的“WYD^2型蒸气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
该仪器采用微波激发无极放电灯作为激发光源、自行研制的高温石英管原子化器、间断法氢化反应发生器,可同时测定两个可形成氢化元素及汞原子的原子荧光光谱仪。
与此同时,张锦茂、范凡等开展了地球化学样品中As,Sb,Bi,Hg等两种元素同时测定分析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
使其成为地矿部开展《20万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找矿的重要配套仪器及分析方法,随即将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为商品化仪器,按地矿部统一部署转让给北京地质仪器厂。
1985年开始由北京地质仪器厂(随后脱离出海光仪器公司)和江苏宝应仪器(种种原因到现在就没有发现该公司)进样系统以小蠕动泵为主并投入批量生产。
1995年以郭小伟为首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成立金索坤技术有限公司(不知道什么原因到目前为止市场占有率极低,目前也只有蠕动泵的产品)。
1996年北分瑞利公司与著名原子荧光光谱专家张锦茂先生合作,成功研制以蠕动泵为主的原子荧光(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市场占有率也不是很理想);随后北京东西电子研究所也推出以蠕动泵为主的原子荧光(不知打什么原因现在市场占有情况不是很理想)。
1998年,加拿大 Aurora 公司也推出了一款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该仪器的性能基本上接近于我国早期同类型仪器的水平。
原子荧光光谱仪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仪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78e1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a.png)
原子荧光光谱仪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原子组成和浓度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原子在能量激发下吸收光能并跃迁到激发态,然后再经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并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
在原子荧光光谱仪中,首先需要将样品转化为气态原子。
这可以通过高温炉或火焰等方式实现,使固态或液态样品中的原子原子化。
接下来,样品中的原子被激发到高能级态。
这可以通过外部能量源,如光束或高频电磁场,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实现。
原子吸收入射光能量后,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当电子从高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它们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
这种特定波长的光即为原子的荧光。
每种原子都具有不同的能级结构,因此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通过测量荧光光谱中的波长和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所含原子的种类和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原子荧光光谱仪通常配备了光栅或干涉仪等光谱仪件,用于分辨和测量荧光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总之,原子荧光光谱仪利用原子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的原理,通过测量荧光光谱中的波长和强度来分析样品中的原子组成和浓度。
这种分析方法具有高精度、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讲义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6bcb5b69b6648d7c0c7463a.png)
(三)量子效率与荧光猝灭
受光激发的原子,可能发射共振荧光,也 可能发射非共振荧光,还可能无辐射跃迁 至低能级,所以量子效率一般小于1。 受激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把一部分能量 变成热运动与其它形式的能量,因而发生 无辐射的去激发过程,这种现象称为荧光 猝灭。
荧光猝灭会使荧光的量子效率降低,荧光 强度减弱。
10
(六)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 (1)高灵敏度、低检出限。
砷汞硒等元素有相当低的检出限,砷可达 0.005ug/L 、汞可达0.001ug/L 、硒可达 0.004ug/L ,完全可在满足目前的检测需要。 (2)谱线简单、干扰少。 (3)分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3 ~ 5个 数量级。 (4)可以多元素同时测定
13
2、原子荧光法测定农产品中汞 1)前处理:按照GB/T5009.17-2003的方法,取样品0.3-0.5克,
不要超过0.5克。置于微波消解管中,加入5ml硝酸,1ml 过氧化氢,拧紧消解管盖子,放置30-60min,再置于微波 消解仪中,分三步完成消解步骤。第一步让温度升至100 度左右保持10分钟,第二步让温度升至150度保持10分钟, 第三步让温度升至180度保持5分钟。完成消解后,取出冷 却,用0.02%的重铬酸钾溶液转移至25ml比色管中,并用 其定容。摇匀后上机测定。 2)AFS230原子荧光分光光计,灯电流:30mA;负高压: 270V;其它条件都为仪器默认即可;标准曲线浓度为 0,0.1,0.2,0.4,0.8,1.0ug/L,标准曲线用汞保存液定容。其中 汞保存液为0.02%的重铬酸钾和5%的硝酸混合溶液。用5% 的硝酸作载流,0.5%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测定。
14
3、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汞 1)前处理:按照GB/T22105.1-2008、GB/T22105.2-2008中 的方法,取0.5克左右的样品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1+1 的王水10ml,在沸水浴中加热消解2小时,其间摇动两三 次,取下冷却,定容。澄清或过滤后上机测定汞;澄清或 过滤后分取5ml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2.5ml5%的硫脲和抗 坏血酸的混合溶液,2ml盐酸,定容后30分钟上机测定。 2)仪器条件:砷:AFS230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灯电流: 60mA;负高压:250V;其它条件都为仪器默认即可;标 准曲线浓度为0,8,16,32,64,80.0,ug/L。用5%的盐酸作载流, 1.5%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测定。汞:AFS230原子荧 光分光光计,灯电流:30mA;负高压:240V;其它条件 都为仪器默认即可;标准曲线浓度为 0,0.4,0.8,1.6,3.2,4.0ug/L,标准曲线用汞保存液定容。其中 汞保存液为0.02%的重铬酸钾和5%的硝酸混合溶液。用5% 的硝酸作载流,0.5%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共26页
![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共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3e13dae431126edb6f1a10f4.png)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光光谱法基本原理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讲义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0499db83d049649b665876.png)
1. 气路系统 2. 氢化物发生系统
3. 原子化器 4. 激发光源
5. 光电倍增管 6. 前放
7. 负高压 8. 灯电源
9. 炉温控制 10.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 11.
打印机
A. 光学系统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仪器的关键部件
气路系统:转子流量计、电磁阀控制流量计、 质量流量计
≤75%
电源
220V±10% 50Hz 或 110V±10% 60Hz
电源要有良好的接地,周围无强磁场,无大功率用电设备,室 内无腐蚀性气
2.1.2 实验条件
(1)氩气:纯度不小于99.99 % ,带(氩)氧气减 压表
(2)硼氢化钠(钾),含量95%以上 (3)盐酸、硝酸等(优级纯以上) (4)纯净水(18MΩ) (5)器皿:要经过技术监督部门的校准鉴定。
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的影响:
载气流量小,氩氢火焰不稳定,测量的重现性差,载 气流量极小时,由于氩氢火焰很小,有可能测量不到 信号;载气流量大,原子蒸气被稀释,测量的荧光信 号降低,过大的载气流量还可能导致氩氢火焰被冲断, 无法形成氩氢火焰,使测量没有信号。
屏蔽气流量小时,氩氢火焰肥大,信号不稳定;屏蔽 气流量大时,氩氢火焰细长,信号不稳定且灵敏度降 低。
多功能转换阀
四 原子荧光仪器使用常识
各种分析检测仪器应用的领域、检测内容各不相同。而同一种 类仪器,在使用中又存在着差异,应用同一种类仪器,但得到 的分析结果也可能五花八门。因此需要我们对所使用的仪器进 行了解,对仪器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有所了解,对相应的分析方法 有所了解.
分七部分 介绍: 1 仪器条件参数 2 影响测量的因素 3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4 测量误差产生原因 5 影
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
![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a330f8a1c7aa00b42acb11.png)
分子荧光分析法发光光谱:物质分子或原子吸收辐射被激发后,电子以无辐射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辐射的方式释放这一部分能量而产生的光谱称为荧光、磷光。
根据物质接受的辐射能量的大小及与辐射作用的质点不同,荧光分析法可分为以下几种:1. X射线荧光分析法用X射线作光源,待测物质的原子受激发后在很短时间内(10-8s)发射波长在X 射线范围内的荧光。
2. 原子荧光分析法: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吸收辐射激发后,在很短的时间内(10-8s),部分将发生辐射跃迁至基态,这种二次辐射即为荧光,根据其波长可进行定性,根据谱线强度进行定量。
荧光的波长如与激发光相同,称为共振荧光。
荧光的波长比激发光波长长,称为stokes荧光;若短,称为反stokes荧光。
3. 分子荧光分析法:有些物质的多原子分子,在用紫外、可见光(或红外光)照射时,也能发射波长在紫外、可见(红外)区荧光,根据其波长及强度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就是通常的(分子)荧光分析法。
基本原理一. 分子荧光的发生过程(一)分子的激发态——单线激发态和三线激发态大多数分子含有偶数电子,在基态时,这些电子成对地存在于各个原子或分子轨道中,成对自旋,方向相反,电子净自旋等于零:S=½+(-½)=0,其多重性 M =2S +1=1 (M 为磁量子数),因此,分子是抗(反)磁性的,其能级不受外界磁场影响而分裂, 称“单线态”;图1 单线基态(A )、单线激发态(B )和三线激发态(C )当基态分子的一个成对电子吸收光辐射后,被激发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通常它的自旋方向不改变,即ÄS=0,则激发态仍是单线态,即“单线(重)激发态”; 如果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还伴随着自旋方向的改变,这时便具有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电子净自旋不等于零,而等于1: S=1/2+1/2=1 其多重性: M=2S+1=3 即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影响而产生能级分裂,这种受激态称为“三线(重)激发态”; “三线激发态” 比 “单线激发态” 能量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