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这一角 / 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 / 只是血和泥;
日本侵略者的“抢光”“杀光”“烧 光”,使中国大地上处处废墟。 这两句诗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
这一片湖 /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 /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 /荇藻和水的微凉;
家乡春天的景色曾 思
是那么美丽迷人。 乡
坚信胜利,充满希望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再读课文
朗读·赏析·探究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 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
(1)统摄全诗。这两句为实 写,确立了“用残损的手掌摸 索土地”这一中心意象,从而 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2) 为抒情定调。对敌人的痛恨, 对祖国的炽爱。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触觉:“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
沙在指间滑出” “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
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味觉: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手掌是残损的
土地是破碎的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沦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陷
区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
统 领
饱尝艰难困苦
句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饱含着对祖国诚挚 的爱和深深的哀痛
朗读·赏析·探究
一部分是已经 遭受敌人蹂躏、 变成灰烬、充
2么、?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满 地血;和一泥部的分土是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 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温暖明朗、蓬 勃生春、依然 完整的辽远的 一角。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PPT精品课件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2020的/11/3荔0 枝花寂寞,抗日战
争进入最
艰难的时
期,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2020/11/30
6
……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
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
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
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
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年,因在
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
13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2020/11/3蝼0 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4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课外 欣赏戴望舒的著名诗篇《雨巷》。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2020/11/30
15
THANKS
FOR WATCHING
人教版九年级《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PPT课件
祖国大地
表达对祖国的爱和关心
写作背景
1942年,诗人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并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就作于侵略者的铁窗下。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 哪些地方?这土地有什么不同?
前半部分,作者触摸到的是沦陷区;后半部分,诗人触摸到的应该是解放区。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谢谢观看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沦陷区
而今: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冷到彻骨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现在只有蓬蒿;寂寞地憔悴没有渔船
一片衰败凄凉景象
这是谁之过?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家乡遭到日寇的践踏,今非昔比,一片衰败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愤。
家乡今非昔比,诗人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
第四部分点击输入标题
表达对祖国的爱和关心
写作背景
1942年,诗人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并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就作于侵略者的铁窗下。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 哪些地方?这土地有什么不同?
前半部分,作者触摸到的是沦陷区;后半部分,诗人触摸到的应该是解放区。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谢谢观看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沦陷区
而今: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冷到彻骨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现在只有蓬蒿;寂寞地憔悴没有渔船
一片衰败凄凉景象
这是谁之过?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家乡遭到日寇的践踏,今非昔比,一片衰败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愤。
家乡今非昔比,诗人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
第四部分点击输入标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意境美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04 重点词汇、语句解读与 赏析
重点词汇解析
残损
指手掌受伤残缺,象征个人的痛苦和国家的灾难 。
摸索
暗示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具有探索的意味。
荇藻
水生植物,此处用来形容水草的茂盛,象征生命 的顽强。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课程小结及延伸阅读推荐
课程小结
总结《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主题、意义、意象、语言和风格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
延伸阅读推荐
推荐学生阅读戴望舒的其他代表作品,如《雨巷》、《寻梦者》等,以及同时 代其他诗人的经典作品,以拓宽视野、深化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思考题、课堂活动与小 结
思考题设计
思考《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主题和意义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和情感?诗人通过残损的手掌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诗中的“残损的手掌”象征着什么?还有其他的意象和象征吗?它们如何与诗歌的主题和 意义相联系?
探讨诗歌的语言和风格
戴望舒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独特的语言和风格?这些语言和风格如何帮助表达诗歌的主 题和意义?
02 03
手掌意象的运用
一些作家在作品中运用手掌意象,来表达对战争、历史、文化等主题的 深刻思考,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对人物手掌的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命运和家族的兴衰。
手掌意象与其他意象的关联
在当代文学中,手掌意象常常与其他意象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作品的象 征体系,如与海洋、大地、天空等自然意象的关联,可以表现人类对自 然的敬畏和依存。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04 重点词汇、语句解读与 赏析
重点词汇解析
残损
指手掌受伤残缺,象征个人的痛苦和国家的灾难 。
摸索
暗示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具有探索的意味。
荇藻
水生植物,此处用来形容水草的茂盛,象征生命 的顽强。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课程小结及延伸阅读推荐
课程小结
总结《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主题、意义、意象、语言和风格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
延伸阅读推荐
推荐学生阅读戴望舒的其他代表作品,如《雨巷》、《寻梦者》等,以及同时 代其他诗人的经典作品,以拓宽视野、深化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思考题、课堂活动与小 结
思考题设计
思考《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主题和意义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和情感?诗人通过残损的手掌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诗中的“残损的手掌”象征着什么?还有其他的意象和象征吗?它们如何与诗歌的主题和 意义相联系?
探讨诗歌的语言和风格
戴望舒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独特的语言和风格?这些语言和风格如何帮助表达诗歌的主 题和意义?
02 03
手掌意象的运用
一些作家在作品中运用手掌意象,来表达对战争、历史、文化等主题的 深刻思考,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对人物手掌的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命运和家族的兴衰。
手掌意象与其他意象的关联
在当代文学中,手掌意象常常与其他意象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作品的象 征体系,如与海洋、大地、天空等自然意象的关联,可以表现人类对自 然的敬畏和依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优质课件
4.培养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整体感知
戴望舒(1905~1950),原名
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
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 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诗集有 《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 稿》和《灾难的岁月》。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 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 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 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
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 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 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 这是为什么?
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 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 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 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
布置作业
1.熟读这首诗歌。
2.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
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 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 3.朗读《雨巷》自主品析。 4.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四人一小组,制作一期手 抄报:历史不能忘却。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 课件
我用残损的手掌,向大家分享我战胜挫折的经历。这是一个关于接受残疾、 勇敢面对生活和感恩生命的故事。
课程简介
1 目标
通过我的故事,激励他人战胜挫折,珍惜并充实自己的生活。
2 大纲
1. 个人经历分享 2. 使用残损的手掌 3. 心路历程 4. 总结与展望
个人经历分享
1. 被炸弹炸伤的经历
总结与展望
1 1. 每个人都有战胜挫折的能力
通过我的故事,鼓励每个人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的人生。
2 2. 未来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用我的残损的手掌点亮他人的生命。
参考资料
• 《用希望鼓舞生命》,作者:李晓艳 • 《积极面对人生挑战》,作者:王志华
3. 生活琐事
克服一切困难,在日常生 活中使用我的残损的手掌 完成种种琐事。
心路历程
1
1. 接受残疾的过程
经历了漫长的接受残疾过程,最终接受自己的残缺,迈向积极向上的人生。
2
2. 勇敢面对生活
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畏困难,持续成长。
3. 感恩生命的每一天
学会感恩生命的每一天,珍惜身边的一切,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在一次爆炸事故中遭受重伤,但这次经历改变 了我的人生观和态度。
2. 抚养残疾儿童的感受
作为一个残疾的父母,我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挑 战,但也感受到了巨大的爱和幸福。
使用残损的手掌
1. 画画
用我的残损的手掌创作美 丽的艺术作品,展现出无 限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 表达。
2. 打字
用我擅长的打字技巧,为 社会做出贡献,写下我的 感受和经历,传递正能量。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坚信胜利,充满希望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
沦陷区 苦难深重
开头 两行
冷色调,忧郁的
展开想象
对比
统摄全诗
2020/12/11
解放区 温暖明朗
暖色调,明媚的 对敌人恨之切 对祖国爱之深
艺术特色
1、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 的主要手法。
诗人在狱中,想像祖国广阔土地 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 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 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 虚拟,强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 挚的情感。
2020/12/11
1905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
保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 乘 船前往香港,开始了漫长而苦难的流亡生涯。8月1日,他开始 主持当时刚刚创刊的《星岛日报》的文艺副刊《星座》。在他的 努力下,《星座》很快成为香港进步文学的中心。
2020/12/11
听朗读 整体感知
2020/12/11
摸索: 寻找,探索。 积累词语
灰烬:jìn 物品燃烧后的剩余物。
堤上:dī 河堤
锦幛:zhàng 锦:一种丝织品。 幛:丝麻织品。
荇藻:Xìng zăo水生草木。
2020/12/11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 /
象征祖国
2020/12/11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2020/12/11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42年,是抗日 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 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 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 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 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 终没有屈服。
2020/12/11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
沦陷区 苦难深重
开头 两行
冷色调,忧郁的
展开想象
对比
统摄全诗
2020/12/11
解放区 温暖明朗
暖色调,明媚的 对敌人恨之切 对祖国爱之深
艺术特色
1、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 的主要手法。
诗人在狱中,想像祖国广阔土地 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 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 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 虚拟,强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 挚的情感。
2020/12/11
1905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
保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 乘 船前往香港,开始了漫长而苦难的流亡生涯。8月1日,他开始 主持当时刚刚创刊的《星岛日报》的文艺副刊《星座》。在他的 努力下,《星座》很快成为香港进步文学的中心。
2020/12/11
听朗读 整体感知
2020/12/11
摸索: 寻找,探索。 积累词语
灰烬:jìn 物品燃烧后的剩余物。
堤上:dī 河堤
锦幛:zhàng 锦:一种丝织品。 幛:丝麻织品。
荇藻:Xìng zăo水生草木。
2020/12/11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 /
象征祖国
2020/12/11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2020/12/11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42年,是抗日 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 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 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 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 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 终没有屈服。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
• 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 掌》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在侵 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 诗集有《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戴望 舒诗选》等。早期诗歌多抒写个人的哀愁, 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抗 日战争后,诗风大变,《我用残损的手掌》 《狱中题壁》等诗,意象鲜明、感情强烈, 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1929年4月,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 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 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 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 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 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 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 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 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渔船
水 冷 苦 夹 到 憔 蓬 水 泥 彻 悴 蒿 沙 骨 从北到南到处都有侵略者践踏的痕迹
辽远的一角 —依然完整 永恒的中国 解放区
温暖 明朗 坚固 蓬勃生春 恋人的柔发 因为只有那里 是太阳,是春 使人们 对解放 区倍感 亲切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2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2020年10月2日
8
2、你能说出诗人用“残损的手 掌”“摸索”祖国土地时有着哪 些感觉 ?
2020年10月2日
5
诗歌主题
讨论:诗人在这首诗 歌里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2020年10月2日
6
品读诗歌
这首诗描写 的形象很多,而 读起来却不觉繁 杂,这是为什么 呢?
2020年10月2日
7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2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
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1942年, 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
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受伤致
残,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
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 Nhomakorabea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
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
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
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
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2020年10月2日
3
我/用残损的手掌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2020年10月2日
8
2、你能说出诗人用“残损的手 掌”“摸索”祖国土地时有着哪 些感觉 ?
2020年10月2日
5
诗歌主题
讨论:诗人在这首诗 歌里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2020年10月2日
6
品读诗歌
这首诗描写 的形象很多,而 读起来却不觉繁 杂,这是为什么 呢?
2020年10月2日
7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2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
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1942年, 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
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受伤致
残,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
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 Nhomakorabea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
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
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
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
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2020年10月2日
3
我/用残损的手掌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九年级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2
智慧的闪现
王安石通过学习和思考,发现自己有很多优势和潜力,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制定计 划。
3
奋发向前
王安石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许多困难,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改变了他的 命运。
故事主题
1 坚持与希望
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坚持和希望,我们就能克服困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2 自信与勇气
王安石用自身的自信和勇气,打破了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 解并分析故事的内涵。
Hale Waihona Puke 合作学习写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 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 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主要作品
《钩沉碎金瓦》、《秦吴越 南皮白将军》、《沅茝香》 等。
特点
豪放、挥洒、明确表达自我 情感。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设定在宋代,主人公是一个名叫王安石的残疾人。他因为残疾而受到歧视,但凭借自己的聪明 才智和勇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故事梗概
1
残疾之苦
王安石因为残疾而受到周围人的嘲笑和鄙视,他感到自卑和无助。
九年级下册:第2课《我 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这节课将带你深入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个故事,通过精彩的图片和丰 富的内容,让你更好地理解故事。
课程介绍
教材
《九年级下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
陆游
出版时间
2003年6月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 字幼安,号放翁,也称河东 先生,南宋江浙诗派代表人 物,豪放诗派的开创人。他 的诗歌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给人以豪放哲理之感。
人教版九下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课件(26张ppt)
• --诗的开头两行起着统领全诗的作用。
• 第一部分:表达诗人对祖国遭受蹂躏 的痛苦。 • 第二部分:抒发诗人对解放区的赞美, 对祖国未来的热切希望。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 1、全诗前后两部分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看 看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哪些是积极的、 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 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前者:残损、微凉、冷、彻骨、寂寞、憔悴、 阴暗。 后者:新生、温暖、明朗、坚固、蓬勃、永恒。 作用:形成对比,更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 处的爱与恨。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统 领 全 诗 饱尝艰难困苦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饱含着对祖国 诚挚爱和深深 的哀痛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手掌是残损的
土地是破碎的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沦 陷 区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触觉 诗人在狱中的想象 触摸家乡 嗅觉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与狱中生活形成对比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感觉
诗人看到破碎的 山河感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