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小企业开始凯觎中国市场

合集下载

国外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注意事项

国外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注意事项

国外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注意事项
1.了解中国市场的文化和法律制度:中国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法律制度,包括商业文化、消费者观念、税收政策等方面。

进军中国市场的企业必须了解这些文化和法律制度的差异,以避免因文化和法律冲突而导致的问题。

2.研究市场和竞争对手: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企业应该了解其所处的市场和竞争对手。

通过研究市场和竞争对手,企业可以了解市场趋势,制定更好的市场策略,同时也可以避免与竞争对手重复市场定位。

3.适应中国的营销策略: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习惯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差异。

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应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以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4.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中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应该积极与当地政府、供应商、合作伙伴、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建立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5.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企业必须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6.合规经营: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

特别是在税收、财务和雇佣方面,企业必须了解中国的法律和法规,以避免违法行为。

- 1 -。

跨国公司抢占中国油品市场

跨国公司抢占中国油品市场

法 国道达 尔 公司将 在 华扩大 投 资 ,以提 高其在 中
国润 滑油 市场 的 占有 率 。 自进 入 中 国市场 以来 ,道 达 尔 相继 成立 了近 2 独 资及 合 资 公 司 ,累 积投 资 额 0个 达 数亿 美元 区 , 销售道 达尔和 埃尔 夫两种 品牌 的润滑 油 。 中国是世 界第 二大 润滑 油市 场 ,需求 量 为 5 0万 9 吨 /年 ,为 印度 市场规 模 的约 3 5倍 。据 印度海 湾 石 . 油 公司预 计 ,中 国润滑 油 市场 年 增长 率 为 5 %, 中 国 润滑 油 市场 将达 到 2 1 0 0年 6 0万吨 、2 1 3 0 3年 6 0万 5
建设 新 的调合 生产 设施 ,能力 为 3万吨 /年 。当地 有
良好 的税收 优 惠条件 和 出 口设 施 。因为烟 台处于通 往
技术 和 品牌魅 力 、管理 和销售 经验 以及 东风集 团的强 项 ,包括 技术 力量 和后 勤管 理 。新公 司命 名 为东 风 一 实 多润 滑油 公司 ,初期投 资 为 l 2亿元 (4 0 美元 ) 15 万 ,
次投 资 ,是 该公 司 继 成 立海 湾 石 油孟 加 拉 公 司 和 P T
股 2 %和 3 。合 资 企 业将 在 武汉 建 设 能 力为 5万 0 0 吨 /年 的调 合 装 置 ,调 合装 置 将于 2 0 0 6年投 产 ,生 产汽车 润滑 油和 防冻液 ,用 于工厂 出车 时充装 和服 务
B P持股 5 %,东风 发 动 机 公 司和 东风 汽 车 公 司各持 0
中国台湾 、韩 国和 日本 的 中心位 置 ,新建 装置 将有 助
于 向这些地 区和 国家 ,包 括越 南 出 口产 品 。新装 置 拥

2023年外资企业觊觎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

2023年外资企业觊觎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

外资企业觊觎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1994年,世界闻名品牌“固特异”(GOODYEAR)欲进入中国市场之时,其轮胎品牌为“鹰”,这个品牌已在除了中国以外的50个国家进行过商标注册,但中国有“鹰”在先,早在1985年呼和浩特橡胶厂就为其轮胎产品注册了“鹰”商标,并始终在使用该商标。

为使产品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固特异以215万美元收购了呼和浩特橡胶厂的“鹰”牌商标,为什么固特异会如此的不惜代价?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各大汽车集团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本田、丰田、日产、宝马等都已进入或即将进入中国,国外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争相进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时,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固特异当年作出的选择是多么的有预见性。

一、外资企业早已叩开中国大门事实上,早已有外资零部件企业捷足先登,资本的嗅觉驱使他们到中国来。

一批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投资零部件制造业,同时加大在华选购力度,建立零部件生产与选购网,将我国融入其全球经营网络。

据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国际闻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2000年财宝500强排名第57位的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迄今已设立了13家独资和合资企业、1个技术中心和一家培训中心,总投资达4亿多美元。

在中国的业务总销售额近5亿美元。

在华企业1/3的产品用于出口,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巴滕伯格表示:“全世界的整车企业几乎都来到中国建立基地,所以德尔福无疑也会把这里作为自己的‘主战场’’。

”全球其次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博世公司,已经在国内建立掩盖全国的规模化零部件分销网,在中国已拥有153家售后修理服务站。

2000年6月28日与福特汽车公司分别出来的美国伟世通(Visteon)公司已在中国成立了5家合资企业,特地生产汽车零部件,其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于1994年设立的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2000。

我国应对西方国家打压我国企业的措施

我国应对西方国家打压我国企业的措施

我国应对西方国家打压我国企业的措施一、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面临的困难1.西方国家对我国企业进行打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对我国企业进行打压,试图阻碍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崛起。

他们通过贸易限制、技术封锁等手段,试图削弱我国企业的竞争力,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2.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受到影响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些企业不得不面对贸易限制、技术封锁等问题,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影响,影响了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

3.我国应当采取措施应对挑战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我国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维护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抵制西方国家的打压,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应对西方国家打压我国企业的措施1.强化国内市场我国可以通过强化国内市场的建设,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从而降低我国企业受到外部打压的风险。

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升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减少外部压力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2.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可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从而减少外部技术封锁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通过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抵抗外部打压的能力。

3.拓展国际市场我国可以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寻找新的贸易伙伴,降低对某些国家的依赖,减少外部打压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布局,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我国企业的发展空间,降低外部打压的影响。

4.政府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受打压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资金等方式,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政府也可以在国际层面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外部打压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三、我国应对西方国家打压我国企业的效果与影响1.强化了我国企业的抵抗外部打压的能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国企业能够有更强的抵抗外部打压的能力,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海外资本觊觎中国并购市场郁闷与兴奋同行

海外资本觊觎中国并购市场郁闷与兴奋同行

业之间不存在沟通障碍 ,而且也知道如何
避免许多常见 的文化冲突。从 人力 资源方


e t 噼Fra bibliotek 面 来 看 ,他 们 还 知 道 哪些 管理 人员 最 具 才 干 ,而 那 些 人 能 力 不 足 或者 会 给 双方 的整
—_一 I I--_--—__ _
数据 来源 全 球并购 研究 中心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烂额 , 一方面他们要负责公司在华业务的运 营; 另一方面还要应付整合过程中遇到的文 化、 语言和经营理念上的障碍。 因此 , 并购团 队的成员往往心情压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跨 国企业展 开正面碰撞。
应 该继 续 增 长 。推 动 中 国并 购 市 场 发 展 的
起已经 对中闫的并购市场产生 了一些值得
关 注 的影 响 。
既然 民营 企 业 不 是 跨 国企 业 的竞 争 对
手、 现阶段也不适 合收购 , 那么为何还要谈 论它们?原因是民营企业成长迅速 , 将来或
许 会成 长 为具 有 吸 引力 的投 资 对 象 。 管负 尽
这些障碍能否被克服?各种有关 中国
的并 购 研 究 报告 提 出 了不 少 建 议 。其 中一
成的收购团队, 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资源 去完成任务 。 收购团队应从收购对象 内部寻
凯 求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整合工作的盟友。 如果 9、 雷 收 购 徐 州 工 程 机 械 集 团
中石 油 收 购哈 萨 克 斯 坦 P 石 油 公 司 K 并购双方之前就有商业往来 , 那就最好 了, 因 伯 、
企 业 时 可 以发 挥 作 用 。 民 营 企业 与国有 企
确保收购对象符合自己的发展战略, 然后在尽

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与风险分析

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与风险分析

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与风险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考虑进入中国市场。

这也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具有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

不过,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风险与挑战。

本文将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与风险进行分析。

一、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优势1. 中国市场庞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市场庞大,消费力强。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高消费需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拓展业务。

2. 优惠政策中国政府在促进外资企业的发展上,提供了政策和投资环境的优惠。

例如,外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封关优惠、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等等。

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3. 人力资源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力资源市场,人才优势明显。

尤其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许多外资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这些人才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是许多外资企业选择在中国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挑战1. 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环境对外资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中美贸易争端愈发激烈,美国政府纷纷对涉及中国的贸易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这对于外资企业来讲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企业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市场萎缩,同时还需要面对短期融资困难、货币汇率风险、政策风险等一系列的风险。

2. 法律风险在中国,法律环境非常复杂和严谨,外资企业需要在中国考虑到法律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外资可以将其投资的有利方面转化为实际收益,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市场规模、税收要求和资质等一系列风险问题。

3. 文化冲突尽管中国市场很大,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对两种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如果外资企业缺乏足够的文化认知和敏感性,会面对沟通、管理、营销等方面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利益。

三、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在外资企业投资和进入中国市场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战略因素。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分析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分析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市场竞争力以及消费者福利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外资的引入为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供了技术、管理、资金等资源,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在外资进入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二、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产业结构带来了深刻影响。

外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一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些传统产业得到了技术改造和提升,提高了整体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制造业的转移和撤退,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对中国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提高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外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品牌和资金实力,它们的进入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

这对国内企业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

通过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国内企业可以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四、对中国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外资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的产品和全球知名品牌,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同时,外资企业也加强了与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价格的下降,使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五、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进入提升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风险预测与防范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风险预测与防范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风险预测与防范外资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已有多年历史,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这些外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投资目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

本文将探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风险,以及如何预测和防范这些风险。

一、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外资企业必须面对的最大风险之一。

中国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对外资企业的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

政策调整,比如税收、外汇管理、劳动法制等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

许多外资企业可能不了解中国政策,或者未能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这会造成一些困惑和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外资企业需要保持警惕,加强对政策的了解。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另一个外资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

中国市场是一个竞争力非常强大的市场,各种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将面临来自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

此外,中国市场上的消费者和消费习惯也是外资企业需要了解的重要因素。

因此,外资企业必须优化产品、提高服务、加强品牌建设,从而增强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风险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招聘和培训人才愈发成为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

管理人员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文化的适应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此外,中国是一个法制环境不太成熟的国家,人力资源风险主要来自于员工的法律问题。

企业应当依法雇佣员工,保障员工权益,避免员工反感企业的执法行为。

四、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任何市场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知识产权风险是无可避免的。

许多外资企业不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或者不能及时了解这些信息。

该风险可能会导致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侵犯。

因此,外资企业应该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加强对知识产权在中国市场的保护。

五、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外资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中国的环境污染严重,对外资企业的投资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解读国外农化企业“入侵”中国市场之策略

解读国外农化企业“入侵”中国市场之策略

解读国外农化企业“入侵”中国市场之策略笔者目前就职于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5年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从基层推广助理到区域经理再到省区经理的转变过程,操作区域市场从安徽到湖北和湖南,对水稻、小麦、花生、蔬菜、柑橘等作物也有一定的了解,就职的公司运营产品只有农药范畴,以下内容均为个人观点,也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正文:跨国农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与其他行业有异曲同工之处,规律总是有迹可循,战略意图层层推进,战术进攻步步为营!策略一:团队作战以农药为例:在国内目前最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主要为“七国联军”:瑞士先正达、德国拜耳、德国巴斯夫、美国孟山都、美国杜邦、美国富美实,意大利世科姆虎视眈眈,“闪电战”颇有成效(进入中国市场较晚,现在已经有一定影响力),其它如澳大利亚纽发姆、以色列马克西姆、以及“鸟国”集团军(住友、石原、三井、曹达、日本农药等)、美国科聚亚、印度印地菲尔、联合磷化、美国仙农等公司也以其强势产品在几种作物或某种占有一席之地,在农药武林的江湖虽不能统领天下,但也不容小觑!其它还有一些杂牌军,如美国默赛,日本佳田,加拿大龙灯等所谓跨国公司,要么以境外注册为主,要么以代理跨国公司产品为荣!国外农化行业非常注重“团队作战”,即通过集团军在外围市场维护“集团利益最大化”同时又建立了“大东亚共荣圈”,其主要方式主要几种方式: 1.1:分工明确以种子为例,以孟山都、杜邦为代表的玉米、棉花、大豆集团军,以先正达为代表的番茄、辣椒、花菜正规部队,瑞克斯旺的茄子比较有特色,德瑞特的小黄瓜叱咤风云,海泽拉的小番茄也是风生水起,埃德瓦塔的油菜和向日葵无出其右,利马格兰和圣尼斯等以丰富的品种割地圈田!农药更是如此,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国外公司水稻市场联合导演的“阴谋”:德国拜耳的锐劲特横空出世引领了中国水稻二化螟市场用药的革命,改变了整个水稻市场用药的格局,锐劲特绝对称得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产品!当国内厂家疯狂登记氟虫腈,渴望在水稻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时,2009年锐劲特因对水生动物及蜜蜂的危害被禁用,包括笔者就职在内的海利尔集团对氟虫腈的相关登记损失惨重!与此同时又一个“伟大”的产品出现了,进一步加剧并改变的整个水稻用药市场的格局:康宽(氯虫苯甲酰胺)以其预防为主的防治方针,以环保为宣传的生态保护理念,以一亩地14元的防治成本减少劳动力的口号宣传彻底的让国内厂家农药行业进入了“万劫不复”的边缘,国产甲维盐在孕育之中已经提前夭折(典型案例以河北WY某甲维盐2008年在湖北市场操作失败的经典案例)!康宽2008年进入中国水稻市场,其套娃产品奥得腾和普尊也分别剑指蔬菜和果树市场,2009年福戈驾到,2010年稻腾归来,2011年护驾出击,2012年宝剑、福奇双剑合一,几年下来水稻市场各县级优秀的代理商几乎全部成为国外公司的傀儡!再以农药成分细化为例:以三唑类产品浅析,杜邦重点操作氟硅唑,拜耳操作戊唑醇,先正达操作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巴斯夫炒作氟环唑,新加坡利农运营戊菌唑,意大利意赛格的四氟醚唑等等,大家彼此“惺惺相惜,互不侵犯”,更像是一种攻守同盟关系,彼此之间一则产品差异化立刻显现,二则避免的恶性竞争!又以甲氧基酸酯类杀菌剂为例:先正达以嘧菌酯独步江湖,巴斯夫以吡唑醚菌酯和醚菌酯山头称王,杜邦以啶氧菌酯层层深入,拜耳以肟菌酯威风八面;再以除草剂为例:孟山都的乙草胺和草甘膦威名显赫,富美时的唑草酮也有一定影响力,陶氏益农以双氟磺草胺和五氟磺草胺透析小麦和水稻市场,杜邦的苯磺隆也曾经显赫一时! 1.2技术转让先正达将啶氧菌酯的专利授权给杜邦,换来的是杜邦对先正达氯虫苯甲酰胺的授权,因此福戈的上市比康宽足足晚了一年!噻氟酰胺最早为孟山都研发,后来并入陶氏益农,2010年为日本日产化学所代理!吡虫啉为德国拜耳公司和日本武田化学共同开发,并由德国拜耳作为品牌代理!氟虫双酰胺为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和德国拜耳共同研发,并以日本农药株式会社授权给加拿大龙灯作为国内代理商等等案例举不胜举! 1.3品牌授权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美国富美实和德国拜耳公司在费城达成协议,德国拜耳“扑海因”“施保克”“施宝功”等三个品牌涉及原药、制剂、商标及生产技术等各项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内授权与美国富美实公司!该协议于2011年12月5日正式生效,在中国市场2012年3月31日及以后生产的以上3个产品均来自富美实公司!策略二:各个击破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往往从某种作物上去的突破口,以美国先锋种业的玉米品种先玉335改变了中国玉米播种的方式!先正达的嘧菌酯及其系列产品以内蒙古的马铃薯为突破口,进而扩展到葡萄和蔬菜,并首先提出了“作物保健”的概念!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以大豆为着力点,慢慢为其它作物布局!先正达水稻市场的崛起雄起于爱苗,并首先提出了“增产”的理论,兴盛于福戈!杜邦水稻市场的突破来自于康宽,发扬光大于奥得腾和普尊的三箭齐发!日本曹达的百可得(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WP)和马克西姆扑霉灵(450克/升咪鲜胺EC)在柑橘保鲜市场一举成名!策略三:以华制华正如当年小日本侵华扶持汉奸傀儡政权一样,国外跨国农化企业也是采用“以华制华”的策略,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销售模式垂直化国外公司品牌代理商多为省级平台,举例说明:广东江门植保代理先正达阿克泰、锐胜、速扑杀、敌力脱、宝路、扬彩、菲哥、赛德福等;日本北兴化学的霉能灵、加瑞农、加收米等产品;河南绿叶元代理先正达宝剑、阿米妙收、敌委丹、适麦丹、耕杰、麦极、大能等;意大利世科姆米桂、苗势、福递、纹弗等;富美实良人、好年冬、家保福、阔极、金值+马灵等;巴斯夫凯润、苞卫、百垄通等产品!青岛华垦代理德国拜耳、美国陶氏益农、美国杜邦、德国巴斯夫、荷兰科伯特、意大利世科姆、台湾兴农、日本住友化学、英国欧麦思、美国迈图、澳大利亚纽发姆、以色列马克西姆公司、法国高默尔等厂家产品!另外如河北河北亿万家为杜邦华北省平台等!浙江农资集团代理德国拜耳、瑞士先正达、美国陶氏、日本住友等厂家产品!江苏龙灯代理马克西姆扑霉灵,欧利斯等,日本农药富士一号,垄歌,福先安,尼索朗,莫比朗,日曹甲托等产品!2:销售体系双向化跨国公司在中国农化销售有两个体系:省级平台下设销售团队,并由区域经理负责相关代理产品的市场开发与维护工作!国外企业也有销售团队,负责协助省级平台区域市场的开发与维护!举例说明:以湖北为例,瑞丰达代理先正达、富美实、中化、拜耳等公司产品,湖北省下设区域经理负责以上所有产品的销售工作,另外先正达本身各自区域销售代表也会负责自己公司产品在所属区域产品推广与市场维护工作!以上销售体系双向化既能互补,又能彼此监督与制约,费用管理也有相关分工与执行!3:职能部门公关化跨国农化企业非常注重与植保部门、农业系统、农业部等政府相关权威部门合作,即通过职能部门的技术指导树立跨国公司产品的权威标杆形象!另外跨国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理、财力在政府农业系统书刊杂志做广告或实验报告等进一步将产品效果形象化、数字化、具体化表达,更有大量政府相关人员为其推广项目带头人或者受聘为植保专家进行“体验式”营销的示范!以上种种行为形成了跨国公司立体式的公关宣传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传销,终端销售者(种植者)受至于文化水平等进一步增加了对跨国公司产品的盲从冲动!4:基层推广终端化跨国公司最厉害的莫过于对渠道的掌控,渠道指省级平台和种植者!跨国公司也深知,中国地大物博,国情也特别复杂,基层推广与服务工作如果只靠内部直属人员是远远不足的,所以要借助省级平台协助其进行网络开发与管理,对省级平台的操作方式为现款,对省级平台支持方式为费用,对省级平台管理方式为渠道掌控!以肥料为例,德国康普刚开始为广西汉和代理,后来诺普信和深圳德华共同代理!又以农药为例,意大利意赛格四氟醚唑开始授权为浙江台农、肇庆真格代理,后又注册商标授权给青岛海利尔集团(海利尔和奥迪斯)代理!跨国公司通过广告宣传(单页、条幅、海报、病虫害预报、报刊、杂志、电视广告等)、政府部门推广(专家讲座、省级植保公告推荐目录等)、体验式营销(示范试验、农民会、观摩会、培训会等)对种植者形成了立体式的“传销”推广,另外通过数字化的农副产品收益值的提高让种植者舍得投入和认为值得投入!另外,跨国公司针对县级客户的基层服务最重要的是协助县级客户的成长,这对县级客户来说尤为重要!以上仅为自己的一些短浅认识,也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原创文章,请多多支持!。

外资觊觎中国不良资产

外资觊觎中国不良资产
金 的 最 好 归 属 ,而 外 资 基 金 将 成 为 中 国 房 地 产 未 来 融 资 的 一 个 主要 渠道 。 “ 照 国 外 处 置 不 良 房 地 产 的模 按
公 司宣称 , 举拿下j京 占地 4 顷 一 E 8公
的富力城双子座 ; 之后 , 又传出摩根收
购 上海明天广场的消 息 ,后来又有北
显投 资风 险 。
金地 集团合 资 组建房 地产 开发 公 司。
据悉 ,双方联 手的主要 目的在于收购
的不良贷款及地产 资产组合 。
普华永道调查 显示 .大部 分外 资
内地烂尾楼 ,以及其他一些 已建成但 原 开 发商 无 力 偿 债 的房 地 产开 发项
目。
青睐与房地产有关 的不 良资 产 ,而不 论 其营运状态如何 。尽管如此 , 高盛一
业 的 资 金 饥 渴 一 拍 即 合 。而 率 先 介 入

高盛 是一体化服务 的全球 性投 资
2 0 的一个 工作重 点是 0 6年 预 警不 良资产反弹 。于是 , 中 国 银 行 业 不 良 资 产 中 的 重 中 之 重——不良房地产项 目 。再次进入人 们的视野。
银行 。2 O世纪 9 O年代 日本房地 产崩 溃 ,通过 收购 大量 的 日本不 良资产项 目, 让高盛尝到了甜头 。
外资觊觎 中国不 良资产
口 林 华/ 文
月1 6至 1 8日召开 的银 监
会 会 议 传 出信 息 :银 监 会
触 角也开 始伸向下游的 开发 。或者 与
作为华尔街 三大著名投 资银行之

本士的开发商联合开发。
中国宏观 调控政策 。似乎为外 资 进 入中国房地产不 良资产市场铺 开了 红 地毯 。业 内人士指出 , 外资的淘金需 求和因银行紧缩信 贷导致的 中国地产

民营企业被外资入侵(入股、收购、控制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风险及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被外资入侵(入股、收购、控制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风险及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被外资入侵(入股、收购、控制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风险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外资对民营企业的投资与合作日益增多。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可能威胁到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风险。

外资入侵指的是外国投资者通过股权收购、控制权争夺等手段对中国民营企业进行操控或者影响其经营管理决策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面临着诸如股权收购与控制权失去、技术抢夺和知识产权侵犯、市场份额被分割和竞争压力增大等突出风险。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外资入侵对民营企业所带来的突出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我们将介绍外资入侵的概念和形式,以了解其具体表现及特点。

其次,在明确外资入侵背景下,我们会详细阐述外资入侵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并强调其中存在的突出风险和挑战。

最后,在对突出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来帮助民营企业有效化解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探讨外资入侵对民营企业所带来的突出风险,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可以加深对外资入侵现状的了解,并提供具体可行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

这样,民营企业便能够更好地应对外资入侵的威胁,提升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2. 外资入侵与民营企业2.1 外资入侵的概念和形式外资入侵指的是外国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并对其本土企业进行投资、收购或控制。

外资入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直接股权投资、收购合并、技术合作等方式。

这些外资在进入市场后通常会迅速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对当地的民营企业构成一定的威胁。

2.2 外资入侵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外资入侵对民营企业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外国资本由于具备较为雄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往往能够更快速地发展壮大,并在某些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这会使得民营企业面临来自强有力竞争者的挤压,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分析与对策建议

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分析与对策建议

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分析与对策建议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具备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吸引了许多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由于中国的巨大市场、文化差异、法规要求等方面的挑战,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成功并非易事。

本文将分析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市场分析1. 市场潜力分析中国市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具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GDP稳步增长,中产阶级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各个消费领域呈现出巨大的机遇。

2. 市场竞争分析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常常面临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这需要国外企业制定差异化的策略,以在市场中立足。

三、策略分析1. 了解文化差异中国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国外企业应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以制定适应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例如,中国人重视家庭价值观念,企业可以通过家庭情感来进行市场定位和营销推广。

2.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建立与本地合作伙伴的稳定关系是确保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一步。

通过与当地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国外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支持,共同分享市场机遇。

3. 供应链管理中国市场的供应链管理需要精确的计划和高效的执行。

国外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地抵达中国市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4. 在线渠道拓展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高,网络购物发达。

国外企业可以通过在线渠道拓展,将产品、服务直接推向消费者。

与此同时,建立线上客户服务体系也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用户黏性的重要手段。

四、对策建议1. 了解中国市场法规中国市场的法规和监管环境复杂且不断变化。

国外企业应该及时了解中国的法规要求,合规经营,避免出现违规行为,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 产品本地化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对产品进行本地化改进。

无论是在产品设计、包装还是市场定位上,国外企业都应该考虑中国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的习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关于外资企业名牌产品挤占中国市场的几点思考

关于外资企业名牌产品挤占中国市场的几点思考

关于外资企业名牌产品挤占中国市场的几点思考马龙海【内容提要】大量的外资引进中国市场,合资、独资企业的创立,必然导致外国名牌产品的介入,由此给我国民族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

分析外资企业名牌挤占中国市场的原因,探求国有企业继承或创造自身名牌产品的对策,必将对当前的国企改革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外资企业 名牌产品 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的外资以很快的速度增长。

截止1998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达3200多亿元,赫然位居亚洲首位,成为除美国外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

这表明了我国深化改革、吸引外资的力度。

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

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成功运作的范例,迫使我们坐下来认真地思考: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名牌产品的进入对中国市场会产生何种影响?一、中国名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外资企业以其产品、技术和资本为利器,不断打入中国市场。

许多国际大财团和跨国公司掀起了一场抢占中国市场的“抢滩登陆战”。

面对蜂拥而入的国外品牌,越来越多的中国名牌从市场上消失。

来自发达国家的品牌充斥着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公路上奔驰的是“丰田”、“福特”;家用电器有“松下”、“索尼”、“菲利浦”;八大名牌汽水厂,已有7家并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名下,只有健力宝尚可自主生产;彩卷业,“柯达”、“富士”已挤掉了除“乐凯”以外所有厂家的牌子;通讯行业的“摩托罗拉”、“爱立信”已占领了我国市场的90%。

至于服装、化妆品更是吸引了无数倩男靓女的目光;三岁幼儿亦知周末要吃“麦当劳”。

大量事实表明:外资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实质上是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中国名牌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

二、外资企业名牌产品挤占中国市场的原因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名牌的数量已成为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调查表明,名牌在整个产品品牌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但其市场占有率高达45%,销售额占50%左右。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分析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分析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分析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多个角度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贸易与经济影响外资企业的进入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贸贡献,增加了出口和进口的规模。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外资企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的产业链相互融合,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投资,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和就业机会,提高了中国的就业率和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部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理念引入中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塑,推动了中国经济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升级转型。

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激发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了中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第三部分:市场竞争与特定行业发展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对中国本土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了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国市场的开放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行业的竞争与发展。

然而,也有些特定行业面临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一些本土企业难以与外资企业在品牌、技术等方面直接竞争,需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第四部分:国际经验与管理方法引入外资企业通常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入中国市场后会将这些经验带入中国,并借鉴中国的市场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样的经验和管理方法的引入对中国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同时,中国本土员工也可以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技能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

第五部分:合作与合资企业的发展随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不断增多,合作与合资企业的发展越发重要。

国际巨头抢占市场 中国商用车企应该谨慎

国际巨头抢占市场 中国商用车企应该谨慎

显 不 够 , 致绝 大 多 数企 业 没 有形 成 整 车 的 自主 研 导 发能力 , 没有 新 的技 术 和产 品平 台 , 发展 后 劲不 足 , 难 以适 应卡 车需 求 高端 化 的趋 势 。
国 际金 融危 机 爆 发 以来 , 国市 场像 一 块 巨大 中
车需求将 出现高端化趋势 。 那么, 哪些企业将享用卡 车高 端化 的蛋 糕 呢 ?是 自主 品牌企 业 ,还 是 合 资企
轻 型汽 车技 术
21 ( 总 27 0 0 3) 4
市场论 坛
5 5
多数 与会 专 家认 为 ,随着 我 国购 买力 的提 高 和 道路 条件 的改善 ,公 路运 输 运送 的货 物 价值 将 逐步 提高 , 输车 辆标 准也 会 “ 涨 船高 ”。 运 水 未来 , 国卡 我
已经 2 O多年 , 现在 回过 头来 看 , 业 的研 发投 入 明 企
业?
的磁 石 , 引 着 全 球 汽 车 产 业 相 关 的技 术 、 金 和 吸 资
人 才 。董 建 平认 为 , 这为 我 国商用 车 技 术 升级 提 供
显然 , 在 回答这 个 问题 为 时过早 。 目前 , 内 现 国
市场 对 中高 端尤 其是 高端 卡 车 的需求 还很 少 。但是 必须 看 到 ,我 国商用 车市 场 对 中高端 产 品 的需求 增 长迅 速 。 这一 背景 下 , 在 去年 开 始 出现 的新一 轮 卡 车 合资 热潮 将 给 自主 品牌企 业 带来 严峻 的挑 战 。
为 “ 国 际化 ”的牺牲 品。 被
卧榻之地 , 岂容他人酣睡 』我国商用车自主品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资金 ,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 进~步提高综合实力 , 借力国际商用车巨头 , 逐步进入其全球销售网络 , 为中国商用车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坚

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与策略

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与策略

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与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可能会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以应对这些挑战。

第一部分:市场环境的挑战1. 文化差异: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外国企业必须了解并适应中国的文化,这意味着认真研究和了解中国的语言、传统、文化和习俗。

建立当地人员的信任和合作也需要不断的努力。

2. 政策和法律环境:中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与其他国家略有不同。

外国企业必须了解并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否则会遭受处罚和罚款。

此外,政策和法律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改变,这意味着外国企业必须密切跟踪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变化。

3. 竞争环境:在中国市场,外国企业将面临来自本土企业和其他跨国公司的强烈竞争。

许多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客户关系,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

外国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市场战略来应对这种竞争。

第二部分:文化和物流的挑战1. 语言障碍:英语虽然被视为全球商业共同语言,但在中国市场中,并非所有人都能说流利的英语。

因此,外国企业必须雇用当地员工,以确保在沟通和谈判方面有流畅和准确的翻译。

2. 物流问题:由于中国的地理面积非常广阔,物流和供应链的问题可能会成为外国企业成功进入中国市场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在中国,很难找到全国范围内快速和可靠的配送服务,这意味着外国企业必须要熟悉并理解本地市场的物流和供应链网络。

3. 文化习俗:由于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商业惯例,外国企业必须了解并遵循这些规则。

例如,中国的礼仪问题非常重要,涉及面很广,甚至可以影响到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因此,在商业交往中要始终遵循当地的习俗和用语,以确保与当地企业的良好合作。

第三部分:应对策略1. 研究早期成功的外国企业案例:学习和研究早期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成功的外国企业案例,以获得有关市场机会、文化和商业习俗的深入了解,并分析成功的因素。

外资不断入侵我国市场的原因及对策

外资不断入侵我国市场的原因及对策

外资不断入侵我国市场的战略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思想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业都有了显著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但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以及2002年我国加入了WTO,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攻略,使中国企业在受到“威胁”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经验和启示,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网络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为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财富。

尤其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使各国的进出口贸易“疲软”,各国的对外投资企业不得不重新选择境外市场战略,与此同时,对于中国外向型企业来说,在必须重新考虑调整国际化战略的同时,也是一次获得新的机遇和新的国际经营经验的机会。

但是,随着外资不断入侵我国市场,给我国本土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中国本土的企业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经很难再这个国际大市场上立足发展。

现在,不仅食品、服装等需要外资的支持,粮食、食用油等农产品也受到了外资的入侵。

现有报道称,民族日化品牌或将全军覆没。

这些意味着什么,意味这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市场上,挂着民族品牌的产品都是外资企业控股的产品。

那么,我们中国的本土产业又将如何发展?为了我国本土行业的发展,为了我国市场的繁荣,下面就分析下外资入侵我国市场的战略1、投资战略独资化不断完善的外商对华投资政策和逐渐优化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巨大的市场潜力,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纷至沓来。

随之,为了在中国市场占有更多份额,外商的投资方式也由以合资、合作为主转变为独立投资。

近两年来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中合资合作企业趋于减少,独资企业不断增加。

2007年,我国外商独资企业新批合同项目占总项目的78.0%,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6.6%。

2008年,我国外商独资企业新批合同项目占总项目比重高达81.4%,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达78.3%,分别高于2007年3.4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跨国公司过分倚重中国市场反有害

跨国公司过分倚重中国市场反有害

结 果 。据 路透 社 报道 ,诺基 亚 智 能手 机 的平 均 价格 环 比下 降 l %,虽然 销 售 量增 长 迅 速 ,但 销 售 额 同 比仅 7
增 长3 。 %
中 国 市 场 虽 然 规 模 巨 大 ,但 是 在 各 个 消 费 层 次
上 ,中国 消费 者 一直 是 全球 市 场 的跟 随者 ,而 不是 消
后 危 机 时 代 依 旧 保 持 着 经 济 的 稳 定 增 长 ,外 汇 储 备 增
夺全 球 最大 汽 车市 场桂 冠 ,而且 也 成 为增 长最 快 的豪 华车 市 场 。来 自中 国的强 大 需 求推 动 了德 国第 二 季度 的经 济增 长 率达 到 9 ,成 为 2 年 来 的最 大 增幅 ;三大 % 5
豪 华 车 厂 的 对 华 销 量 的 增 幅 在 6 %一 l 2 之 间 。 在 公 3 % 3 司并购领 域 ,中国企业也 成 为主要 的购 买者。2 1 年 8 0 0 月 ,吉利汽 车 ( e l G ey)以 最 终 花 费 1 { 美 元 收 购 了沃 L 5
加 、 人 民币 升值 、工 资水 平提 高 等 因素 ,都 成 为 了 中
司也成 为 了媒 体热 议 的收购B 的潜在 购买 者。 P
着手 准备 中 国版 的 “ 收入 倍 增计 划 ”。2 1 年 政 府工 00
作 报 告 中 明确提 出 :改革 收入 分 配 制度 ,提 高 劳 动报 酬在初次 分配 中 的比重 。
来 自 中 国 国 内 的 需 求 ,在 多 个 层 面影 响 世 界 经 济 。 在 宏 观 层 面 , 中 国 强 大 的 购 买 力 ,已 经 体 现 出 了
国购 买 力 增 长 的 重 要 因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导报中国商报/2004年/12月/10日/第T00版/日前,德国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

作为德国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乔治玛林过去10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良好合作,为中国能源、汽车和铁路等行业提供各种优质钢材。

乔治玛林的行动表明,国外中小企业也开始加强在华投入,以开拓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

国外中小企业开始凯觎中国市场本报记者陈雄亮12月6日,德国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代表处成立仪式,来自商务部、外交部、北京市委、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等部门的嘉宾及100余名中外记者共计300余人出席了仪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来华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下机伊始0便直奔仪式现场助阵壮威。

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是德国中小企业中的领头羊,但与大众、奔驰、宝马、博世等跨国巨头相比,它的进入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规模上都不足引起业界的/震动0,但是,乔治玛林的进入至少向大家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在继跨国企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之后,一批国外中小企业也开始伺机进入中国市场拓展业务,正如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表示:/我们认为,中国市场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遇,我们想利用这一点。

0中小企业投资热情看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市场日益成为各国企业竞相追捧的目标,不仅是跨国企业巨头,一些中小企业对进入中国市场同样充满了热情,到中国来投资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

以德国为例,当中国人对西门子、奔驰、大众等德国跨国集团耳熟能详时,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企业也希望能够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众多机会中,与跨国大集团一样分享诱人的蛋糕。

这种趋势与早先德国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犹豫不决迥然不同。

德国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此次的进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成立仪式上,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CEO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表示,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过去10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良好合作,为中国能源、汽车和铁路等行业提供各种优质钢材,此次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旨在进一步了解和开拓广阔的中国市场,以便更好地为中国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作为欧洲领先的钢材供应商,德国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旗下在德国和奥地利共有40家公司,该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原材料(包括废料)收集加工到最后制成各种成品钢材的完整产业链,在钢材生产等多个经营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集团公司共有约8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15亿欧元。

乔治玛林的进入发出了一个信号:随着中德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展开,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

德国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去年向一直没有同中国开展业务关系的600家德国中小企业发出的问卷调查显示,包括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药品、化学、纺织品和汽车零配件等行业的德国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要在近两年内进军中国市场。

据德国工商总会驻中国代表处国际商务部总监赛茨表示,除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华投资的大公司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企业开始来华投资。

今年夏天以来,就有17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德国中小公司找过她,寻求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期服务。

据赛茨估计,目前在华的德国中小企业有几百家,主要分布在/大上海0地区和京津地区。

同样,作为中国在欧洲的重要经贸伙伴,法国的中小企业近年来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也迈得相当快。

据法国中小企业联盟秘书长詹尼#索瑞介绍,虽然法国中小企业只是在最近两三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它们已经崭露头角,显示出一定的活力。

如果说5年前来华考察的法国企业多是财力雄厚的/大块头0,现在的考察团则多由中小企业主组成。

据估计,去年一年就有2000多个中小企业主来中国寻求投资机会。

同时,广交会是中法中小企业交流和贸易的重要活动,今年春交会有2600多家法国企业参加。

作为中国的直接投资大国,美国制造业现在也不仅仅满足于跨国大公司的对华投资,小企业也在急于进入中国市场。

去年9月末,一个由全美12家中小企业总裁或首席执行官组成的美国商会投资贸易考察团专程来华访问,旨在为美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铺路搭桥。

正如美国制造商协会会长杰西诺瓦斯基表示: /中国的市场很大,我们应该单独与中国方面建立直接的联系,美国中小制造商的出口额现在还不够大,我们要让他们有更积极的行动,要让他们相信中国有很多扩大出口的机遇。

0此外,今年初中国近邻日本经济产业部所做的调查显示,这两年来,日本来中国投资的企业中,几乎都是日本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集中在电子、家电、服装等行业,以零部件加工为主。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外资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高潮。

进入中国正当其时国外中小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近20年来,中国保持了平均8%的经济年增长率,这无疑增强了国外中小企业的信心。

随着中国入世的深入,进入中国的国外企业开始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了。

约尔根#葛斯曼博士在谈到进入中国的原因时表示,多年来,中国不仅对于欧洲大型企业,而且对于中型企业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国际基金组织(IWF)统计,西方工业国家本年度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5%,而中国为8. 5%。

预计2005年的经济发展将会保持这一势头。

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08年超过英国和法国,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因此,乔治玛林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而之所以选择现在进入,是因为公司需要时间积聚力量,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公司毫不犹豫地进来了。

/成立代表处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今后会根据市场情况加大中国投资甚至与中国企业合作。

作为德国中型企业的典范,我们期望,也敢于承诺,我们能把具有德国传统的企业精神:质量、可靠以及专业技能带到中国。

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希望不仅仅成为促进当地经济蓬勃发展的一员,而且希望与当地行业和规模类似的合作伙伴虔诚合作,互惠互利。

0约尔根#葛斯曼博士雄心勃勃地说。

据了解,在乔治玛林集团2003年15亿欧元的总销售额中,汽车行业钢铁铸造的销售额占近14%。

在整个德国汽车行业车用钢材的市场份额中,乔治玛林占30%,处于领先地位。

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表示,中国在未来10年将会成为各大汽车生产商激烈竞争的市场,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不能也不会对此视而不见,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

据约尔根#葛斯曼博士透露,公司准备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为德国的博世及ZF公司生产配件,绝大部分产品将供应给当地的载重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

事实上,尽管许多跨国企业巨头已先期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仍十分巨大。

据估计,目前德国共有2500家企业参与了中国的3500个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仅占德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左右。

而乔治马林目前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例也不过1%,进入中国后,乔治玛林在中国的初期目标是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欧元。

对于日渐兴起的国外中小企业中国投资热,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前,外界对中国持观望态度,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才有实力冒一定的风险来华投资。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做贸易的规则开始与世界其他地区趋同,外资中小企业随之来华投资的风险减少,这是国外中小企业来华探路的良机。

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表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持谨慎态度,那时对外商投资存在诸多限制条款,诸如地点以及股份。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完成了一个重大转变,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不仅为大企业而且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如此有利的条件。

此外,先期进入中国的中小企业在中国获得的不错回报则促进了后来者的加入。

去年,德国工商总会上海代表处和德国中央银行专门对在中国的1460家德国公司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重点是德国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的经营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在投资方面,43%的中小企业认为,在中国投资,需要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在盈利情况方面,51%的中小企业得到了预期的利润,27%的企业甚至取得了更多的利润,48.3%的企业需要1到3年的时间实现盈利,35%的企业要用超过3年的时间盈利,只有12%的企业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盈利。

这一结果显示,大部分德国中小企业对来华投资还是比较满意的。

现在,这些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的/小亨们0已经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试图在这里寻找更多的/金矿0。

正如施罗德总理在成立仪式上表示:/对于那些正准备开发中国市场、以及那些已经成功拓展国际市场的德国企业来说,现在进入中国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0未来仍将面临诸多压力当然,尽管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正在升温,但在进军中国市场的道路中,这些企业仍将面对诸多障碍。

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资金和人员,二是对市场不了解。

在华的德国中小企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电器电子及化工,投资额一般从几十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不等。

与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各地受到追捧不同的是,外国中小企业并不太被吸引外资的地方政府重视。

这样结果是,比大企业更需要政策及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反而更多地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谋求发展。

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表示,目前中国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进入没有什么障碍,只要能提供基本的框架条件,中小企业就愿意进来。

中小企业虽然在规模上无法与大企业相抗衡,但中小企业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中国立足。

/我们不靠补贴过日子,0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自信地表示,/当然,如果能获得德国驻华使馆及商会的帮助,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支持。

0从约尔根#葛斯曼博士的话语中可以感觉到,国外中小企业并不指望能得到中国政策方面的种种优惠条件,而这却是大企业在中国拥有的优势。

在一些大企业在中国获得种种优惠政策的同时,一些外资中小企业却因为投资环境的相对不利而苦恼,使得相当一部分欲投资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徘徊观望,不敢贸然出手。

对于这一现状,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对外资中小企业的观念要转变,现在,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把目光投向世界大公司,动不动就是世界500强。

事实上,除了引进世界500强等国际巨头,还应该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现有水平,尤其是就业压力比较大的现实,更加重视引进更多的中小企业。

当然,尽管存在不少阻力,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仍使国外中小企业难以抗拒诱惑。

正如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表示,/在中德经贸往来运作中,既需要-大齿轮.,也需要-小齿轮.。

在遥远的西欧,我们就视察到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希望自己能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中也贡献出一份力量。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