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二年上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显身手-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显身手-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显身手-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材信息1.1 课本名称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1.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显身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旋律,并能够跟着唱•巩固节奏感,把握曲调•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1.3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理解乐曲旋律,掌握基本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自信心和技巧2. 教学过程2.1 音乐会话在上课前,可以播放几首音乐,先让学生适应音乐环境。

老师可以向学生询问他们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逐渐将课题引向“显身手”。

2.2 歌曲学唱•先向学生介绍《显身手》这首乐曲。

老师可以简单描述一下歌曲的背景和主旋律,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状态。

•然后,老师可分段教唱:先唱一小段旋律,全班跟唱;再唱下一段旋律,全班跟唱;直到唱完整首歌曲。

•可以结合手势动作和各种音乐器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节奏和情感。

2.3 音乐表演•让学生学会分组合奏,每个小组选择自己的乐器,用简单的伴奏补充歌曲的主旋律。

•请每个小组轮流演奏,其余学生边听边拍节奏,并在演奏完毕后进行现场评价,为学生提供激励和反馈。

2.4 小结•老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对课堂的评价,老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一定的评估和指导。

3. 思考与反思3.1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的听力和表现较为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跟着唱,并尝试演奏自己喜欢的乐器。

•当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包括有些学生难以把握旋律和节奏,需要老师耐心指导;有些学生在合作演奏时缺乏沟通和协作,需要增强全员互动意识。

•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对于每个学生做好个性化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音乐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3.2 教学体会•本次教学是一次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从学生的回答中导入课程,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全面感知歌曲情感和节奏变化,进一步提高音乐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学生自我表达和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音乐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雪莲献北京》-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雪莲献北京》-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雪莲献北京-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和鉴赏该曲目,认识自然音、升降音;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编乐;3.能够跟唱《雪莲献北京》。

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2.播放《雪莲献北京》的音乐录音或视频,准备一些乐器(例如银铃、手鼓等),道具(例如雪花、寿桃等)。

教学过程引入1.利用播放《雪莲献北京》音乐录音或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雪中送炭”的故事情境,感受寒冬腊月下雪的气氛。

探究1.听一遍《雪莲献北京》的音乐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乐曲的感觉和意境;2.播放乐曲的自然音和升降音,让学生听出它们之间的区别;3.让学生把这些音记录下来,尝试在乐器或身体上模仿这些音。

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雪莲献北京》的背景与意义。

1.《雪莲献北京》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而创作的音乐作品,由郑律成作曲,高尚填词,1950年流传出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2.作品以雪莲为主题,表现出雪莲在大雪纷飞中生命力顽强的形象,讴歌了雪中送炭、自强不息的优秀品德。

实践1.讲解完毕后,教师示范演唱整首《雪莲献北京》的歌曲;2.让学生学习唱歌,带动学生共同演唱;3.添加手鼓节奏或银铃伴奏,让学生跟唱及拍手节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拓展1.提供多种乐器和道具,让学生自由发挥,编排属于自己的《雪莲献北京》乐曲;2.学生自由创作歌曲,编排自己的歌词,表达自己心中的敬意。

总结通过学习《雪莲献北京》这首歌曲及其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了新中国崛起的历史积淀和民族精神,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也锻炼了音乐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吉祥三宝》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吉祥三宝》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吉祥三宝》教案一. 教材分析《吉祥三宝》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童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歌曲以家庭为主题,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简单,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示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吉祥三宝》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吉祥三宝》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的提高。

3.引导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3.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4.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吉祥三宝》的教材和音响设备。

2.准备相关家庭场景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分组演唱的道具,如小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吉祥三宝》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朗读节奏。

在学生熟悉歌词后,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演唱。

上海教育出版社二年上册音乐教案

上海教育出版社二年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同唱一首歌第一课《咱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一.教学题目: 《咱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二.教学目标:一、能学会演唱歌曲《咱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二、能认真合唱《咱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三.教学重点:一、能愉快的演唱歌曲《咱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二、掌握歌曲特征,理解歌词含义,学会富有情感的演唱并表现歌曲《咱们把祖国爱在心窝》。

3.能清楚的咬字吐音,唱准一字多音的歌词。

四、教学准备:钢琴、音乐课件五.教学进程:(一)、情境导入:1.律动2.练声: 大体训练发声练习节拍训练(二)、学唱歌曲《咱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一、听赏歌曲。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情感等。

二、朗诵歌词。

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情感地朗诵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

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

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 56 | 5 1 |出现的次数,然后按照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一个乐句一、2末节与3、4末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

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随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5 .教师钢琴伴唱(三).欣赏歌曲<<和祖国在一路,和妈妈在一路>>一、认真聆听歌曲。

二、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五、学生展示绘画作品六.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在讲顿音的演唱法时,我采用拟人和比较的方式,将顿音比喻成顿音娃娃,若是唱好了它,它就会和你交朋友,这样学生一下子知道了顿音,也达到了效果。

七.课后反思:第二课《同唱一首歌》一.教学题目:《同唱一首歌》二.教学目标:一、能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雪莲献北京》-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雪莲献北京》-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雪莲献北京该教案为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主要以歌曲《雪莲献北京》为教学内容,通过歌曲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等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和音乐表演技能。

教学目标•了解《雪莲献北京》的创作背景及歌曲内涵。

•学习歌曲的歌词及旋律,并通过音乐表演的形式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内容。

•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观念。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表达。

•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及意境展现。

•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雪莲献北京》歌曲伴奏音频。

•课件和PPT。

•雪莲的图片和资料。

•合作学习奖励道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其他形式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用图片等方式介绍《雪莲献北京》的创作背景,介绍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第二步: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教师可以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跟唱,学习歌曲的旋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教师可以分段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听一段,回忆一段,并且和同桌一起讲述歌词所表达的意思。

第三步:学习情感表达和音乐表演技巧教师可以按照歌曲的情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演绎歌曲,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表达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

第四步:学生合作表演合作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设置奖励,如最佳演绎组合等,鼓励学生共同努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五步:总结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复盘今天的学习和表演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和表演中还需要不断提升和努力。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合作表演、学习情感表达和音乐表演技巧为准,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给予评价,对于表演效果突出或者合作精神突出的小组,可以给予奖励。

教学拓展•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搜索雪莲相关的资料,深入了解雪莲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可以在家里学唱《雪莲献北京》,并从家庭、民族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情感。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雪花》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雪花》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雪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雪花》这首歌词简洁,旋律优美,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冬日的美丽。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都较为简单,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冬日的美景,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能够理解和感受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同时,他们对于冬日的景象也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够通过歌曲进一步感受和欣赏冬日的美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唱出《雪花》的歌词。

2.让学生能够感受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让学生通过歌曲了解并欣赏冬日的美景。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唱出《雪花》的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雪花》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3.准备雪花状的道具,用于课堂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冬日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冬日的美丽。

同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冬日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雪花》这首歌,并播放歌曲。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雪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检验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习这首歌的收获和感受。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或者歌声表现雪花的美丽。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雪花》歌曲的意义和冬日的美景。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然美景,感受音乐的魅力。

小黄鸭-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黄鸭-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黄鸭-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概念和音乐表现手段,能够准确认识旋律节奏,有基本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艺术表现和人文内涵。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态度和音乐素养,使之具备音乐文化素养,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和情感内涵。

二、教学重点•歌曲《小黄鸭》歌词的学习;•歌曲节奏的感知;•能够适应歌曲速度三、教学难点•整体节奏的感知;•能否快速适应歌曲速度的的变化;•学生是否能够统一运用乐器打节拍四、教学准备•整理歌曲《小黄鸭》伴奏音乐;•准备乐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小组互相介绍,学生自主了解他们之间的音乐喜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教学观看音乐动画,做简单反应,通过听觉对音乐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2. 学习活动2.1. 歌曲《小黄鸭》歌词的学习•引导学生全览《小黄鸭》歌词,理解歌曲内容;•带领学生唱写歌词,强化歌曲内容学习,引导学生唱歌时有正确的情感表达。

2.2. 歌曲节奏的感知•通过简单齐声读歌词,提高节奏感知和步伐感知;•老师在课程中混入一些小游戏,通过打击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节奏。

2.3. 能够适应歌曲速度•老师首先为学生播放快速版的《小黄鸭》,告诉学生这是快速模式;•引导学生一起边打节拍边吟唱,让学生感受到快速版的魅力;2.4. 整体合奏•让学生拿好乐器,老师为学生播放《小黄鸭》伴奏音乐,乐器打节拍;•边唱边打,同时进行乐器合奏。

3.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点、难点,感受到本次课中的乐趣;•点赞学生在本次课堂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尝试进行音乐发掘和音乐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组合声响、节奏的方式,将五线谱的单线信息转化为多线信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官;•整堂课的乐理知识引导,既要使学生学习到,更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形成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成功帮助学生阐述个人感受,让他们能有机会进行自我表演,帮助学生从单向接受变为多向交流,从而更好地感悟音乐,锻炼合作、思考和表达能力。

《秋天多么美》-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秋天多么美》-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秋天多么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特点,感知秋天的美丽。

2.能够听懂并拍手伴奏节奏,演唱《秋天多么美》歌曲。

二、教学内容
1.秋天的特点。

2.歌曲《秋天多么美》。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从窗外看看,是不是发现树叶渐渐变黄了,天气也渐渐凉爽了呢?这说明什么时间到了呢?孩子们齐声说:秋天到了!
2. 学唱《秋天多么美》
1.给孩子们播放歌曲,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美丽。

2.依次教唱歌曲的每一句,然后逐句合唱。

3.教唱伴奏节奏,让孩子们拍手跟着伴奏节奏。

3. 唱歌表演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分组,准备唱歌表演,展示孩子们学唱歌曲的成果。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对秋天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唱一首秋天的歌曲,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集体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们对些歌曲的节奏感掌握不太好等,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铃儿响叮当》-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铃儿响叮当》-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铃儿响叮当》-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听懂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旋律与歌词。

•学生了解铃儿的用途和种类。

•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歌曲中“咔嚓、胡同、铃儿”等生活元素。

教学准备
•CD或MP3音乐播放设备。

•展示图片或实物铃儿。

•教材《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等。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引导学生想一想:平时生活中,他们都遇到过哪些铃声?
2.引入歌曲《铃儿响叮当》。

第二步: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唱歌。

2.整首歌曲分段演唱,逐句学唱,重点训练歌曲中带有音律与节奏的小节。

第三步:了解歌曲中的元素
1.学生了解歌曲中“咔嚓、胡同、铃儿”等生活元素指的是什么?
2.展示图片或实物铃儿,让学生认识各种铃儿的用途与种类。

第四步:巩固练习
1.自己或分组演唱《铃儿响叮当》,熟练掌握歌曲。

2.小组合唱,加强团队协作,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乐趣。

第五步:评价与反思
1.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改进意见。

2.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会用到铃儿,它在生活中有何作用?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结合了生活实际,引入多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铃声”元素,以《铃儿响叮当》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对铃儿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通过音乐的学习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课程,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娃哈哈》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娃哈哈》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娃哈哈》教案一. 教材分析《娃哈哈》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内容健康、积极,富有童趣。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明快,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娃哈哈》这首歌曲。

2.让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理解歌曲的意义,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娃哈哈》的歌曲教材。

2.准备教学课件。

3.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演唱《娃哈哈》的旋律,熟悉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呈现(5分钟)呈现《娃哈哈》的歌曲,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的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增加一些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歌曲表演,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其他学生观看表演,并在教师指导下,一起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些与《娃哈哈》类似的歌曲。

学生可分组进行创作,最后挑选几组进行表演,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沪教版音乐2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

沪教版音乐2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

沪教版音乐2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一、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册教材,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节奏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 音符与五线谱2. 音阶与音程3. 节拍与节奏4. 音乐的形式与风格5. 音乐剧和歌剧欣赏6. 中国古代音乐欣赏7. 舞蹈与舞蹈音乐8. 乐器与乐器演奏三、教学安排第一课时:音符与五线谱的认识- 目标:了解音符的基本形状和音符代表的音高,并学会书写简单的音符;- 教学内容:介绍音符的基本形状和代表的音高,通过示范和练,教授学生如何书写简单的音符;-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练;- 教学资源:教材,黑板,粉笔。

第二课时:音阶与音程的研究- 目标:了解音阶和音程的概念,并能够演奏简单的音阶和音程;- 教学内容:介绍音阶和音程的概念,通过示范和练,教授学生如何演奏简单的音阶和音程;-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练;- 教学资源:教材,音乐器材。

第三课时:节拍与节奏的认识- 目标:了解节拍与节奏的概念,并能够感受和表达不同的节拍和节奏;- 教学内容:介绍节拍与节奏的概念,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感受和表达不同的节拍和节奏;-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模仿;- 教学资源:教材,音乐器材。

第四课时:音乐的形式与风格- 目标:了解音乐的形式和风格概念,并能够辨认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的形式和风格概念,通过听音乐片段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辨认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教学方法:讲授、听音、讨论;- 教学资源:教材,音乐播放设备。

第五课时:音乐剧和歌剧欣赏- 目标:了解音乐剧和歌剧的特点,并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剧和歌剧;-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剧和歌剧的特点,通过欣赏音乐剧和歌剧片段并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剧和歌剧;- 教学方法:讲授、听音、讨论;- 教学资源:教材,音乐播放设备。

娃哈哈-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娃哈哈-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娃哈哈-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元素—音高的组合和对比2.通过唱歌、说唱、舞蹈活动,训练儿童的歌唱、说唱和表演能力3.学会用简单乐器伴奏、即兴创作教学内容第一节:唱歌《老鹰捉小鸡》(活动时间:10分钟)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对音高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感2.控制音准和音色, 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教学步骤1.初步了解歌曲歌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2.观察老师演示动作,学会合理配合手势,增加歌曲的情感。

3.调整好节奏,练习唱歌。

教学要点1.加强对于音高和音色的体验理解。

2.注重发声技巧。

在演唱腔调时,按照正确姿势调整喉部和呼气。

3.加强节奏和动作的配合。

在音乐唱跳动作中,刻意配合好节奏,体现歌曲的表达意义。

第二节:说唱《布谷鸟》(活动时间:10分钟)教学目标1.提高优美诵读、表达的能力。

2.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爱国心。

教学步骤1.了解布谷鸟的起源、传说和文化内涵。

2.学唱,并加上舞蹈动作。

3.教导儿童如何发声,以优美的音色发出谷鸟的鸣声。

4.体验儿童说唱技巧及语音情感表达。

5.编排动作和舞蹈,深化理解布谷鸟的含义及文化内涵。

教学要点1.体验布谷鸟的美妙音响,培养儿童的语感和旋律感。

2.培养儿童的表演意识和形体感,加强舞台形态美和表达性。

第三节:手鼓创作(活动时间:10分钟)教学目标1.提高儿童们的音乐即兴创作能力和对音乐元素的理解2.锻炼儿童的手部协调能力教学步骤1.了解基本的手鼓演奏技巧和拍子2.设计简单节奏和鼓点,让儿童自己创作手鼓编曲。

3.分组,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儿童们展示自创的手鼓创作曲,并评出最佳演出团队。

教学要点1.培养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创作培养儿童自信。

2.分享和展示,教导重视团队的合作和团结。

教学反思1.教学中观察到小朋友的练习态度是积极的,他们能快速地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2.布谷鸟是一首简单的古老作品,能传承下来,就是因为它富有美和文化内涵。

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上册备课教案

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上册备课教案

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第一单元民族花朵第一单元民族花朵第一课听——《孔雀舞》第一单元民族花朵第一课创——《美丽的小孔雀》第一单元民族花朵第一课唱——金孔雀轻轻跳第一课玩——快乐的舞步第二课音乐乐园第二课唱——布依娃娃爱唱歌第二课玩——认、学、读、唱第二课听——《民族舞曲联奏》第四课听——《水族馆》第四课玩——小猴造楼(二)第三单元外国小曲第五课听——摇篮曲第五课玩——小猴造楼圆圈、方块和三角第五课唱——《我的小宝宝》第五课创——《咪咪摇篮曲》第五课创——《咪咪摇篮曲》第六课玩——《小猴造楼》、《叮咚圆舞曲》第六课听——《在钟表店里》第八课音乐乐园第八课唱——只怕不抵抗第八课创——英雄塑像第八课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七课听——快乐的节日第七课创——操场上的歌第一单元民族花朵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听赏傣族舞曲《孔雀舞》,引导学生感受傣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来了解傣族的风情,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学生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金孔雀轻轻跳》,以表达傣族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欣赏《民族舞曲联奏》,感受表现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蒙族、汉族五个民族的不同音乐形象及各民族音乐的特点。

4.指导学生用甜美热情的歌声表现布依族儿童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律动创编《美丽的小孔雀》掌握孔雀舞的动作要领,并能跟随音乐自由表演。

2.引导学生从生活音响中感知、认识十六分音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关于风土人情的资料,感受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通过游戏《孔雀开屏》,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能听辨唱名,唱准唱名。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孔雀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能随着音乐自由组合并进行表演。

2.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节奏和方法来创编旋律,并能配上适当的舞步边唱边跳。

3.认识十六分音符,会拍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第一单元课时建议第1课建议用3-4课时完成第一教时:听《孔雀舞》;玩玩:小小傣家人第二教时:唱唱《金孔雀轻轻跳》;练一练第三教时:学跳孔雀舞;玩玩《傣家情》第四教时:游戏《孔雀开屏》;创《美丽的小孔雀》第2课建议用3-4教时完成第一教时:听听《民族舞曲联奏》;创:听听做第二教时:玩玩《大钟和小钟》;学:十六分音符;第三教时:学唱《布衣娃娃爱唱歌》;玩玩《爱我中华》音乐乐园建议用1-2教时第一单元民族花朵第一课听——《孔雀舞》【设计思路】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

你说我拍-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你说我拍-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你说我拍-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拍子的概念和基本节奏。

2.能够通过模仿、演唱等方式将拍子内化。

3.能够在学习乐曲时准确掌握节奏,达到出乎意料的音乐表现。

二、教学内容1.知识点:拍子的概念和基本节奏。

2.技能点:通过模仿、演唱等方式将拍子内化。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通过问题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问:上课老师让我们学了什么?答:学了《小兔子乖乖》和节奏。

2.播放节奏慢板,让学生跟着拍拍手,并唱出“咦擦擦”四连音,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 讲解1.讲解拍子及其概念。

拍子是指音乐中一定要按照固定节奏方式奏出的“单元”,每一个节奏单元被称为一拍。

2.讲解单拍、双拍、四拍和八拍。

单拍:音乐中按照一个单位(如1秒内)奏出一下,例如:音乐中的每个节拍。

双拍:音乐中按照两个单位(如2秒内)奏出一下,例如:2拍、4拍、8拍。

3. 操作1.学生分组,模仿老师的打节奏。

老师跟着拍子并大声喊出“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学生模仿老师以此打出8拍。

2.学生分组进行节奏训练。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分别模仿单拍、双拍、四拍和八拍,让学生逐渐内化节奏,进一步提高掌握拍子的水平。

4. 总结老师与学生一同总结本课的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本课通过集体和分组合作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点歌台-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点歌台-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点歌台-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谣《白桦林》的基本信息、歌曲内容及节奏特点。

•掌握歌曲《白桦林》的基本节奏及唱法。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对美好享受的感知和阅读体验,以及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白桦林》的基本节奏及唱法。

•了解民谣《白桦林》的基本信息、歌曲内容及节奏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和唱法的时间可能比较长,需要进行多次训练和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1. 温习阶段•对于前一课担任指挥的同学,一一点名回答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开始阶段•引入:学生观看《白桦林》的图片和视频,了解该首民谣的情感感受和音乐风格,及展开探究讨论。

•音乐欣赏:播放《白桦林》音乐录音。

3. 活动阶段•分组合唱: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及合唱的训练,每组逐个演唱。

•独唱展示:各位学生逐个进行独唱展示,并进行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

•二重唱:由两位同学进行二重唱实践,掌握合唱技巧以及互相协调不同的节奏。

4. 总结阶段•知识点回顾:通过进行答题环节,查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在家练习唱歌,准备下一堂授课内容。

四、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点歌台-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温习阶段- 课堂点名2. 开始阶段- 引入“白桦林”图片与视频观看- 音乐欣赏3. 活动阶段- 分组合唱- 独唱展示- 二重唱4. 总结阶段- 知识点回顾- 作业布置五、教学备注•在学生分组活动时,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

•在独唱展示和二重唱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分组,让学生能在不同点歌台进行展示。

•本节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操作能力,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及思维能力。

上海教育二上音乐教案

上海教育二上音乐教案

—学年度第一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年级:二年周课时数:2 总课时数:32+32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努力造就具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新人。

二、教材分析: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学是以学生为主,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

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时代性,以此为主,教材生动活泼。

三、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

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

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

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的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歌曲表演、聆听欣赏六、教学难点即兴表演、编创与活动七、提高措施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亲又亲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亲又亲”为主线,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演唱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及《小乌鸦爱妈妈》,创编小歌舞等音乐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感人情景,培养学生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你说我拍-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你说我拍-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你说我拍-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简单的音乐节奏感和节拍;•学习基本的拍子,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听觉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能够自己创造简单的音乐节奏。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给学生灌输简单的节奏感和拍子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自己创造简单的音乐节奏。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拍子和节奏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创造简单的音乐节奏。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拍手和跺脚,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

2. 学习节奏和拍子在热身活动之后,老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韵律节奏,学生跟着老师跟读,同时老师敲打打击乐器,让学生对韵律节奏有更深入的理解。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拍子,并给学生示范。

3. 拍子游戏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拍子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每个小组有一位同学开始拍,其他同学跟着拍子,当老师指定停止的时候,停在拍子上的小组将获胜。

4. 自己创造节奏老师给学生一段简单的韵律节奏,并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段短小的韵律节奏。

同学之间互相分享,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

5. 集体合作老师将不同的乐器发给不同的同学,并让他们一起演奏一首简单的歌曲。

学生们需要协作完成这首歌曲,并在最后展示给全班。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们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也能够理解拍子和节奏的概念。

拍子游戏让学生对拍子和节奏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自己创造节奏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分享,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集体合作环节,学生能够很好地协作完成一件事情,也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但是,还需要让学生们巩固拍子的概念,加强训练。

同时,也需要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音乐创造,让他们更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秋叶飘飘-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秋叶飘飘-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秋叶飘飘-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秋天树叶的变化;2.能够模仿风吹树叶落地的声音;3.认识乐曲的节奏,并进行合唱;教学重点1.节奏的学习;2.乐曲的合唱;教学难点1.感知节奏;2.韵律模仿;教学过程导入新知时间: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象,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树叶的变化,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乐曲时间:15分钟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2.教师和学生一起合唱,感受音乐的韵律;3.慢慢提升难度,让学生掌握整个乐曲。

学习节奏时间:20分钟1.教师教授乐曲的节奏,让学生模仿;2.带领学生用掌声或脚步声模仿风吹树叶落地的声音,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3.分组比赛,由学生使用掌声或脚步声打出乐曲的节奏。

合唱乐曲时间:20分钟1.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唱出属于自己的声音;2.分组合唱,教师带领每个小组练习乐曲;3.整合每个小组的合唱声音,完整演唱乐曲。

课堂小结时间:5分钟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2.学生自评,回答自己的收获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3.让学生学习乐曲的录音,继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模仿、比赛、合唱等,引导学生理解乐曲的韵律和节奏。

而教师的示范和分组合唱,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帮助。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时间较短,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内容的时间较少。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多增加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锄禾-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锄禾-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锄禾-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所讲的歌曲为《锄禾》,是中国传统民谣中的经典之作。

歌曲讲述的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是适合小学生学唱的歌曲。

1.2 教学目标•了解歌曲《锄禾》的基本情况;•能唱出歌曲《锄禾》;•能结合个人语言能力进行简单歌曲表演。

1.3 教学重点•掌握《锄禾》的歌词和旋律;•能够唱出整首歌曲;•学生能够理解歌曲内容。

1.4 教学难点•学生发音准确度的掌控;•整首歌曲的旋律掌握。

二、教学过程2.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田地的图画,告诉学生:“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课程是关于种地的歌曲《锄禾》。

想必大家都见过田地吧,田地里的粮食、蔬菜、水果等等,就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作得来的。

所以,我们学唱《锄禾》这首歌,就是要了解农民劳动的辛劳和付出。

”2.2 歌曲理解播放歌曲,让同学们听歌,体味歌曲气氛和情感。

讲述歌曲《锄禾》的词曲创作背景。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方式,并引导他们掌握歌曲的基本意义。

2.3 学唱歌曲向学生教授歌曲的歌词,并通过教师的带领,学生模仿发音,逐字逐句地唱出歌曲。

重点指导学生唱准整首歌曲的旋律。

2.4 分组演唱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唱,巩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表演歌曲的情感和气氛,让他们了解歌曲的表达方式。

2.5 个人表演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歌曲进行个人表演。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意和指导,并进行现场点评和评价。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到歌曲的内容、掌握唱歌所需的发声技巧,以及在团队中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在课后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要多听歌曲,多练习唱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技巧,并逐步形成音乐素质。

《在一起》-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在一起》-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在一起 - 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背景该课程是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唱歌和跳舞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合唱和伴舞的概念,并通过合唱和伴舞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合作对于完成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1.了解合唱和伴舞的概念。

2.学会合唱歌曲《在一起》。

3.学会伴舞动作,配合歌曲演唱。

4.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内容热身活动 5分钟在课前,学生需要进行一些热身活动,以便更好地参加整个课堂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快乐活动,如做鬼脚、跳跳蛙等游戏。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合唱和伴舞的概念 10分钟请学生观看合唱演出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合唱的美妙和团队合作的力量。

第二步:学习歌曲《在一起》 20分钟1.分发歌谱,让学生认真阅读歌词,听老师演唱,并根据老师示范,模仿老师语调和节奏,学习歌曲《在一起》。

2.让学生自由练习,以确保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

第三步:学习伴舞 20分钟1.循序渐进地教授伴舞动作,并让学生尝试模仿。

2.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姿势、动作和配合歌曲演唱。

第四步:合唱和伴舞表演 15分钟请学生排练好合唱和伴舞的表演,并在全班面前展示他们的成果。

整个教学过程应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练习自己的部分,以便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

第五步:总结活动 10分钟1.老师概述学生完成的活动。

2.询问学生完成本节课程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是否理解了合唱和伴舞的概念。

2.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在一起》。

3.学生是否能够在配合歌曲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伴舞动作。

4.是否快乐地参加了合唱和伴舞活动。

5.如何协作完成整合唱和伴舞表演。

扩展在本课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音乐活动,以便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参加合唱队、舞蹈队、乐器表演等活动,以增强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同唱一首歌第一课《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一.教学题目: 《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二.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2、能认真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三.教学重点:1、能愉快的演唱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2、掌握歌曲特征,理解歌词含义,学会富有情感的演唱并表现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

3.能清晰的咬字吐音,唱准一字多音的歌词。

四、教学准备:钢琴、音乐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律动2.练声: 基本训练发声练习节奏训练(二)、学唱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听赏歌曲。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

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

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

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 56 | 5 1 |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

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5 .教师钢琴伴唱(三).欣赏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5、学生展示绘画作品六.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在讲顿音的演唱法时,我采用拟人和比较的方法,将顿音比喻成顿音娃娃,如果唱好了它,它就会和你交朋友,这样学生一下子懂得了顿音,也达到了效果。

七.课后反思:第二课《同唱一首歌》一.教学题目:《同唱一首歌》二.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了解各民族团结一心,增强对祖国妈妈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背唱歌曲,通过歌声、律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背唱歌曲,编创歌词。

四、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引导启发式、竞赛活动……五、教学准备:刚琴、课件……养成教育训练点:养成勤动脑筋的好习惯。

六、教学过程:1、听音乐做动作;与教师问好。

2、感受音乐不同,回答问题。

(1)听《颂祖国》随音乐做动作。

(2)聆听《同唱一首歌》录音,感受这首乐曲与上一首乐曲有什么不同?(3)回答问题。

(4)复听歌曲,感受三拍子,听边进行拍手拍腿的律动。

3、学唱歌曲:(1)看大屏幕,听范唱歌曲。

边听边进行拍手拍腿律动。

(2)看大屏幕,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用手指点歌词,通过歌词位置了解歌曲节奏及旋律。

(4)边指着歌词边跟教师按节奏读歌词至熟练。

(5)跟钢琴视唱歌曲。

(6)完整唱歌词。

(声音要轻)(7)边唱歌曲边打三拍子的节奏,表现三拍子的强弱。

(8)用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4、拓展歌曲。

(1)谈话: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都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2)谈话:56个民族56朵花,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民族的服侍、舞蹈。

(3)出示民族服侍。

(4)示范舞蹈动作。

(5)提问:谁愿意把你会的民族舞蹈或民俗方面的知识介绍给大家?(6)总结:同学们说的、跳的都非常好。

5、指导学生歌曲创编歌词。

(1)谈话:你能把歌曲开头四个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换成班里同学的名字吗?(2)教师举例。

(3)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小结学生编创情况,给予鼓励和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6、教师总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小结: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还有你、我、他和她,同生长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妈妈爱我,我爱它。

让我们同唱《爱我中华》抒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3)播放多媒体课件,聆听感受歌曲,拓展到生活中。

7、与学生道别,播放音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能愉快、自然、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群体活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首歌曲的歌词中小朋友的名字都代表的是一个民族,所以为了让学生记的清,记的牢,在读每个名字的同时都教会学生配以简单的民族舞动作,学生乐此不疲。

第三课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教学内容: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曲调;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地聆听《国歌》的习惯。

三、教学分析:1、《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歌词与音调紧密结合,使歌曲充满战斗力,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取得革命胜利而勇往直前。

四、教学重点:以饱满的情绪演唱《国歌》。

五、教学难点:三连音555六、教学过程:听进行曲进教室提问:1、刚才我们是怎样进教室的?2、我们走步时听到的音乐是活泼的还是雄壮的?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进教室的?噢!我们是听着进行曲神气地走进教室的。

欣赏《国歌》(童声齐唱),要求学生只听不唱。

提问:1、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唱名?2、你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国歌》?3、每当升旗奏《国歌》时,我们应该怎样?小结:国旗、国歌代表我们的祖国,所以听到奏《国歌》时,我们要立、敬礼(或注目礼),这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做到的。

4、复听《国歌》,全体立正敬礼。

提问:《国歌》的音乐非常雄壮()优美()活泼()七、教学反思第四课欣赏《雪莲献北京》一、教学内容:欣赏:《雪莲献北京》二、教学目的:1、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2、能准确地、有感情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三、教学准备:钢琴、课本、课件四、教材分析: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观看西藏的图片,引导同学代入。

设计思路:使学生通过音乐特点来辨别藏族民歌使学生体会音乐基本情绪三、教学过程教师:在比赛中啊,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

那接下来,我们在放松一下,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放录音教师:听完这段音乐你们能告诉我,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教师:对了,这又是一首藏族民歌,它的名字是《雪莲献北京》。

下面,老师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去仔细聆听这首歌曲。

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1、教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

那在这里啊,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来玩一个游戏。

你们说好吗?2、宣布游戏规则按图排列游戏队伍教师:待会老师会击鼓,同学们听到老师的鼓声要按照老师鼓声的节奏走或跑或停,知道了吗?3、小结游戏情况设计思路:激发学生游戏兴趣使学生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四、小结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非常地好听。

那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可以多多留意少数民族的音乐,收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

设计思路: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平时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五、作业布置:回去多聆听一些藏族的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第五课创编《娃哈哈》一、教学内容:创编《娃哈哈》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表演,使学生对祖国、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 认知目标:(1) 通过模仿,让学生能直观地学会歌曲,在模仿中掌握歌曲的旋律与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2) 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学会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

3 能力目标:(1) 通过对这首新疆民歌的学唱——会唱——表演唱这一学习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 通过对歌曲学习过程中的视、听、唱、演等形式的锻炼,加强学生节奏、动作的创编能力,培养其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1 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语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词义简单,节奏明快,一段体的形式使小孩更容易将旋律记住。

2 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对新疆民歌和舞蹈有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的特色。

四、教学重、难点:1 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2 新疆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

五、教学准备:头饰、相片、节奏卡片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新疆舞舞蹈视频)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生: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

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吗?师:对,最有代表性的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

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出示图片)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

我们一起把这些葡萄都摘下来吧。

学生摘葡萄.(选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来摘)(黑板上写好娃哈哈的歌谱歌词,将画好的葡萄贴在上面)三、新授歌曲《娃哈哈》师:刚才我们在葡萄园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唱一唱新疆的歌曲吧!师:首先老师给小朋友们表演一段新疆的舞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啊?(边唱边跳新疆舞)生:想师:老师表演的好看吗?生:好看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跟老师学唱这首歌曲啊?生:想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师一遍生一遍(练习到可以将歌词完整的、有节奏的齐读)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师教生基本简单的新疆动作)一边读歌词,一边跳动作。

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生:师生聆听歌曲《娃哈哈》师:A小朋友们试着用衬词’la’跟着琴声哼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