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1
轴承套的设计说明书
![轴承套的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c52ab24bcd126fff7050be6.png)
设计说明书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此轴承套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在各类机器中应用很广泛,主要起支撑或导向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此轴承套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外圆表面和内孔表面,主要的技术要求为:表面粗糙度要求,尺寸精度要求,位置精度要求。
具体分析如下:1.Φ34js7mm的外圆表面。
表面粗糙度Ra=6.3um,尺寸精度为Φ34±0.0125mm,此外圆相对于轴心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2.Φ22H7mm的内孔。
此内孔主要工作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Ra=1.6um,尺寸精度为Φ220021 .0mm。
3.Φ42mm的左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4.Φ4mm孔等次要加工表面及内孔。
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ZQSn6-6-3,因为轴承套在工作时主要起支撑轴承的作用,考虑到机器工作的连续性要求及零件的粗糙度、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所以选用热轧圆棒料作为毛坯。
(二) 基准的选择1.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这种一般的零件而言,选择毛坯外圆作为粗基准即可。
2.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是相对于粗基准而言的。
对于此轴承套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左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要求、Φ34js7mm 的外圆与轴心线的圆跳动要求以及外圆和内孔的尺寸精度要求。
所以在加工外圆时用左端面和内孔作为精基准,用心轴定位,两顶尖装夹即可。
加工内孔时用已加工过的外圆表面作为精基准即可保证内孔的尺寸精度要求。
(三) 制定工艺路线工序一:按上工艺草图车至尺寸,6个零件同时加工,尺寸均相同; 工序二:用软卡爪夹住Φ42mm 外圆,找正钻孔Φ20.5mm 成单件: 工序三:1.用软卡爪夹住Φ35mm 外圆2.车左端面,取总长40mm 至尺寸3.车孔Φ2212.008.0--mm4.车内槽Φ24mmx16mm 至尺寸5.铰孔Φ22H7mm 至尺寸6.倒角工序四:1.工件套心轴,装夹于两顶尖之间 2.车Φ34js7mm 至尺寸 3.车阶台平面6至尺寸 4.倒角工序五:以端面和孔定位,钻Φ4mm孔工序六:检验入库(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此轴承套的材料为ZQSn6-6-3,零件的最大径向尺寸为42mm,查《工艺手册》得,机械单边加工余量1.5。
机械轴套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轴套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07c6f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e.png)
准备教学资料: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 如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设计课程内 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教学, 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操作等
制定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包括课时安排、教学进度等
评估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 果等
机械轴套的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公式:σ=F/A 强度等级:根据材料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应力集中:考虑轴套上的应力集中现象,进行强度校核 疲劳强度:考虑轴套在长期使用中的疲劳强度,进行疲劳寿命计算
机械轴套的刚度计算
刚度定义:抵抗变形的能力 刚度计算公式:E=F/δ 影响因素:材料、截面形状、尺寸等 计算方法:有限元法、实验法等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机械轴套的设计 原理和结构
机械轴套的材料 选择和加工工艺
机械轴套的装配 和调试方法
机械轴套的性能 测试和优化方法
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确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和效果
热处理: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轴套表面的组织和性能,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疲劳强 度。
喷涂:通过喷枪将涂料喷涂在轴套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化学处理:通过化学反应,在轴套表面形成一层化学物质,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机械轴套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检测项目: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
切割:将材料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磨削:使用磨床对轴套进行磨削,提高其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毕业设计:数控车削圆锥轴套配合件的加工工艺及仿真
![毕业设计:数控车削圆锥轴套配合件的加工工艺及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8ddd54e5bb4cf7ec4bfed015.png)
学号: 063016121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数控车削圆锥轴套配合件的加工工艺及仿真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数控技术指导教师二00九年六月六日学号:063016121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设计数控车削圆锥轴套配合件的加工工艺及仿真指导教师:专业名称:数控技术论文提交日期: 2009-6-1论文答辩日期: 2009-6-6论文评阅人: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零件的结构分析 (4)2.1工件一的分析 (4)2.2工件二的分析 (5)2.3工件一与工件二装配分析 (6)2.4确定零件的公差等级 (6)2.4.1工件1的公差等级 (6)2.4.2工件2的公差等级 (7)第三章零件的工艺设计 (8)3.1加工设备的选定 (8)3.2零件材料和毛坯的选用 (8)3.3夹具的选用 (8)3.4刀具的选择 (8)3.4.1工件1选用的刀具 (9)3.4.2工件2选用的刀具 (9)3.5加工参数的选用 (9)3.5.1主轴转速的确定 (9)3.5.2进给速度的确定 (10)3.6.3背吃刀量确定 (10)第四章加工工艺方案 (11)4.1工件1工艺方案 (11)4.2工件2工艺方案 (11)第五章零件的加工编制 (13)5.1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13)5.1.1数控车床编程特点 (13)5.1.2数控车床的坐标系和参考点 (13)5.2工件1加工程序 (14)5.3工件2加工程序 (15)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结束语 (18)摘要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本设计圆锥轴套配合件为典型的轴类零件,零件形状轨迹虽然并不复杂但是为了保证相互配合,必须右严格的尺寸要求,所以加工难度大。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方案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04d80f524ccbff12184eb.png)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毕业设计说明书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学 院:专 业: 指导教师:2008年 6 月祁新春 0602120225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 周建强目录1引言12数控机床的概述22.1数控及自动编程的发展简介22.1.1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22.1.2自动编程软件的发展、联系及优越性22.2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2.2.1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32.2.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32.3数控机床的分类32.3.1按控制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分类32.3.2按加工方式分类32.3.3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42.3.4按驱动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42.4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42.5数控机床的特点4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5第四章轴类零件实例加工<一)64.1实体零件的生成64.2加工工艺分析74.2.1分析零件图纸和工艺分析74.2.2确定装夹方案94.2.3确定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94.2.4刀具的选择104.3选择切削用量124.3.1主轴转速的确定124.3.2进给速度的确定124.3.3背吃刀量确定124.4编程134.4.1编程技巧134.4.2编程特点154.4.3编程方法154.4.4编程步骤164.4.5实例分析165典型实例分析<二)176设计总结21附录A 加工程序 (23)参考文献30致谢311引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生产率和成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他不仅能够提高品质质量和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但是采用这种自动和高效率的设备需要很大的初期投资,以及较长的生产周期,只有在大批量的生产条件下,才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消费向个性化发展,单件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占到70%--80%,这类产品的零件一般采用通用机床来加工。
而通用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基本上由人工操作,难于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保证质量。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0b7baaa417866fb94a8e00.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姓名:学号:一、设计题目(附图):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25 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l、零件图;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分析: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2、毛坯选择:1)、毛坯类型;2)、余量确定;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1)、工序图分析;2)、定位方案确定;3)、定位误差计算;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
(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上交资料(除资料2使用标准A3手写外,其余电子文稿指导教师审核后,打印上交)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过程卡片、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附图);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4、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图纸);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
7、数控编程程序说明书五、起止日期:2010年月日一2010年月日(共8周)六、指导教师:七、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年月日八、设计评语:九、设计成绩:年月日本文主要介绍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切削用量等,其次设计钻两斜孔的钻孔夹具、专用刀具、专用量具等,最终制定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b52f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5.png)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1. 引言轴套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常用于支撑和定位轴的旋转运动,并起到保护轴和轴承的作用。
轴套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引擎、机床、风机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要点。
2. 轴套的材料选择轴套的材料选择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轴套材料有铜合金、铝合金、钢等。
铜合金轴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磨性,适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铝合金轴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适用于重量要求较轻的设备;钢制轴套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高负载和恶劣工况下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3. 轴套的加工工艺3.1 轴套的车削加工轴套的车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适用于轴套的内外径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车床、夹具、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车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切削深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并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夹紧;步骤4:启动车床,进行粗车削和精车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车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研磨、抛光等后续处理。
3.2 轴套的磨削加工轴套的磨削加工通常用于提高轴套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常见的磨削加工包括外圆磨削和内孔磨削。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磨床、砂轮、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磨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砂轮粒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磨床上,并调整好夹具,保证轴套的稳定性;步骤4:启动磨床,进行粗磨削和精磨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磨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
3.3 轴套的冷镦加工轴套的冷镦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内孔上的花纹或沟槽。
冷镦加工与车削和磨削不同,它通过冷镦机将金属材料挤压成型。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92c5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b.png)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 引言轴套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其用途是在轴和孔之间提供支撑和滑动的功能。
在工程设计中,轴套类零件通常需要经过精密的加工工艺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2. 材料选择在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轴套类零件材料包括普通钢、不锈钢、铜和铝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要考虑零件的使用环境、受力情况、耐磨性和成本等因素。
普通钢通常用于一般工况下的轴套,而在耐腐蚀和高温环境下,不锈钢是更好的选择。
3. 加工工艺流程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3.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准备。
包括材料的切割和锻造等操作。
在这一步中,需要将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3.2 粗加工粗加工是对轴套类零件进行初步形状加工的过程。
通常使用车床、铣床、钻床等机械设备进行操作。
在这一步中,需要根据工程图纸和要求进行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操作。
粗加工能够将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加工到大致接近设计要求的程度。
3.3 热处理热处理是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硬度和韧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表面强化等。
热处理能够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并增加其抗磨性和耐久性。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工件形状进行参数的选择和控制,以保证热处理效果的达到。
3.4 精密加工精密加工是将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加工到精确的设计要求的过程。
精密加工通常包括数控加工、磨削、线切割等操作。
数控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加工,磨削能够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几何精度,线切割能够加工出复杂的内部结构。
3.5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氮化等。
表面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轴套类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4. 加工工艺优化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可以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12e0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c.png)
智能化设计: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 技术,实现轴套类零件的智能化设 计,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定制化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和个性化 需求,实现轴套类零件的定制化设计,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环保设计: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制造工艺,降低 能耗和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加工方法:半精加工常用的方法有车削、铣削、磨削等,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材料 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加工精度:半精加工的精度要求比粗加工高,需要保证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 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质量要求。
精加工的定义和目的 精加工的方法和设备 精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精加工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定义:超精加工是一种精密加工方法, 通过高精度机床和特殊磨料对零件表 面进行超精细加工,以达到极高的表 面质量和精度
设计的优化考虑加 工工艺:在设计过 程中,需要考虑加 工工艺的限制和要 求,通过优化设计 来提高加工效率和 产品质量。
协调与优化的实践 经验:通过实际生 产中的经验积累, 不断协调和优化加 工工艺与设计的关 系,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加工: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绿色环保: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高效化加工:提高加工速度和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柔性化加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提高加工灵活性
加工设备:粗加工设备包括铣床、车床、钻床等。
注意事项:在粗加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同时,应 注意保护机床和刀具,避免损坏。
定义:半精加工是指在粗加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加工内容:半精加工包括对轴套类零件的外圆、内孔、端面等表面的加工,以及螺 纹、键槽等结构的加工。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b35b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c.png)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轴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的零件,其作用是支撑和固定轴的运转,减少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为了确保轴套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严格的加工工艺分析。
首先,轴套加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轴套材料有铜、铝、钢等,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加工难度。
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和成本考虑,选择适合的材料。
然后,在制定加工工艺方案时,需要考虑到轴套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通常情况下,轴套的加工过程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序。
这些工序需要根据轴套的结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加工方法和工具,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接下来,针对轴套的内孔和外圆的加工,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
对于内孔加工,常见的方法有铰削、镗削和钻孔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轴套的尺寸和孔形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工艺参数,确保内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而对于外圆加工,通常采用车削或磨削工艺,通过选用适当的刀具和工艺参数,实现外圆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此外,轴套的加工还需要注意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为了减少加工误差,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合理固定工件,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运行,并严格控制加工质量。
最后,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对轴套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硬化、镀铜、喷涂等,这些处理可以增加轴套的硬度、耐磨性和防腐蚀性,提高轴套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综上所述,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需要考虑材料选择、加工方案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加工参数控制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操作实施,才能保证轴套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使用字数较多的订单可能会影响响应速度。
然而,我将提供大致的文章结构和提示,以帮助你纳入所需的内容。
1. 引言(介绍轴套及其重要性)- 简要介绍轴套是什么,其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作用。
2. 材料选择(包括性能要求和材料选型)- 详细描述轴套所需的性能要求,并介绍适用的材料选项。
轴套设计说明书
![轴套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e1b1211e87101f69e319570.png)
篇一:接轴套设计说明书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接轴套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8-φ17孔夹具设计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1级先进制造1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2014年 12 月 10 日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接轴套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i篇二:带铜衬轴套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制定带铜衬轴套件的加工工艺,设计铣20台面的铣床夹具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陶福春机械工程系2012年11月15日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制定带铜衬轴套零件(图5-17)的加工工艺,设计铣设计要求: 1、中批生产;设计内容: 1、绘制加工工件图,计算机绘图;2、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填写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张和铣34两侧面工序的工序卡。
3、设计指定的工序夹具,绘制夹具全套图纸;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并交电子文稿。
设计时间:2012答辩时间:年11月12日至11月23日班级:陶福春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系主任:2012年11月6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轴套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套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84943c46c175f0e7dd1379f.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班级:11数控姓名:单晓斌指导老师:肖慧南通纺院机电系2013年4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零件的分析0d0一、零件的作用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
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
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
该类零件主要起支承或导向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1、尺寸分析:Φ22H7内孔尺寸公差等级为IT7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Φ34js7外圆表面对Φ22H7内孔轴线有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
Φ34js7外圆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7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Φ42的左端面对Φ22H7内孔轴线有端面圆跳动要求,公差为0.01,Φ42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a6.3;Φ24内孔表面粗糙度为Ra6.3;Φ4内孔表面粗糙度为Ra6.3;1.5x45°倒角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
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Φ34js7外圆:粗车----半精车----精车Φ22H7内孔:钻孔----扩孔----铰孔Φ42外圆:粗车----半精车Φ24槽孔:钻孔----扩孔左右两端面:粗车----半精车Φ4小孔:钻孔2×0.5退刀槽:粗车----半精车1x45°倒角:车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45钢该零件直径不大,所以毛坯选用棒料,采用6件同时加工。
二、基面的选择该零件的加工表面有两端面、外圆表面、内孔及直径为Φ4的孔。
1、加工内孔用外圆定位,用软卡爪装夹;2、加工外圆用内孔定位,用心轴,双顶尖装夹;3、加工Φ4小孔用右端面和孔定位。
三、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得到合理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毕业设计——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
![毕业设计——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a2f40d172ded630a1cb649.png)
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摘要】轴套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套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本文是对典型轴套类零件加工技术的应用及数控加工的工艺性分析。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程序,切削用量,公差目录引言 (1)一、零件工艺分析 (1)(一)零件的分析 (1)二、毛坯的选择 (3)(一)毛坯的种类 (3)(二)选择毛坯的原则 (3)三、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一)定位基准的确定 (4)(二)工艺路线的拟订 (5)(三)机床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6)(四)加工阶段的划分 (7)(五)工序的划分 (8)(六)工序顺序的安排 (8)总结 (12)参考文献 (22)谢辞....................................................................................................................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际性环节。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相关软件的学习,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建立正确的工艺设计思维,学会查找工具书,掌握数控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本次设计选择的课题为轴套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设计及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如图1)。
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对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为我们从事绘图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它是一次专业技能的重要训练和知识水平的一次全面体验,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我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轴套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与编程
![轴套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与编程](https://img.taocdn.com/s3/m/4b78b16058fafab069dc0271.png)
课题名称轴套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与编程目录前言第一章数控加工技术概1.1.数控技术简介........................................41.2. 数控技术特点..........................................41.3. 数控技术的范围......................................61.4. 数控编程技术.......................................61.5.数控技术发展趋势......................................8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2.1轴套的作用...........................................132.2轴套加工工艺分析.....................................132.3轴套加工工艺过程......................................19 第三章轴套的编程轴套的编程程序............................................20第四章数控加工仿真的概述4.1数控加工仿真简介.......................................234.2数控加工仿真的优点.....................................234.3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应用方法.............................234.4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24 第五章零件(轴套)的仿真过程5.1绘制工件加工轮廓图形...................................26 5.2刀具路径生成过程.......................................27 第六章总结......................................................32参考文献致谢前言为确定体现出高职高专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方针,确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作者就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产中,以这次毕业设计课题来体现出这一目的的完成此次设计任务。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789c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a.png)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设计一、引言轴套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发动机、工业机械、航天器等。
轴套的加工工艺和设计对于零件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要点。
二、加工工艺1. 零件设计轴套类零件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零件尺寸:轴套内径、外径和长度的确定需根据使用要求和机械装置的设计进行合理选择。
•材料选择: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铸铁、铜合金等。
•结构设计:考虑零件的受力情况,确定外形和内部结构设计。
2. 加工工艺流程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零件铸造•零件粗加工•零件热处理•零件精加工•零件表面处理2.1 零件铸造轴套类零件的铸造一般采用砂型铸造或金属型铸造。
砂型铸造的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金属型铸造的工艺复杂,成本高,适用于特殊要求的零件。
2.2 零件粗加工零件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工序。
粗加工旨在将零件加工至接近最终尺寸,以便后续的热处理和精加工工序。
2.3 零件热处理零件热处理是为了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渗碳等。
2.4 零件精加工零件精加工包括磨削、刨削、车削等工序。
精加工旨在将零件加工至最终尺寸和形状,并保证其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
2.5 零件表面处理零件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热镀等。
三、设计要点轴套类零件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内外径配合:轴套的内外径配合需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配合的紧密度和工作的可靠性。
•表面润滑:轴套的表面润滑需考虑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
•结构强度:轴套的结构强度需根据受力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零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表面硬度:轴套的表面硬度需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和材料的硬度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寿命。
轴套类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设计说明书1
![轴套类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设计说明书1](https://img.taocdn.com/s3/m/cb16fc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f.png)
目录1.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1.1数控车零件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1.2数控铣零件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2.工艺设计 (2)2.1数控车零件工艺设计 (2)2.1.1工艺分析 (2)2.1.2工艺安排 (2)2.2数控铣零件工艺设计 (3)2.2.1工艺分析 (3)2.2.2工艺安排 (3)3.零件工艺规程 (4)4.程序设计 (4)4.1数控车零件程序设计 (4)4.1.1机床的选择 (4)4.1.2刀具的选择 (4)4.1.3数值计算 (5)4.1.4切削参数的选择 (5)4.2数控铣零件程序设计 (6)4.1.1机床的选择 (6)4.1.2刀具的选择 (6)4.1.3数值计算 (6)4.1.4切削参数的选择 (7)5.数控加工程序清单 (7)5.1数控车零件程序清单 (7)5.2数控铣零件程序清单 (17)6.数控车、铣床程序仿真结果 (16)6.1数控车床程序仿真结果 (16)6.2数控铣床程序仿真结果 (17)7.设计总结 (18)参考书及资料目录文献 (19)1.零件的分析如图1.1所示为轴套零件三维模型图,图1.2所示为轴套二维零件图(图中有不清晰之处请参加CAD图),试制定出该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编制其数控加工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仿真加工。
图1.2 零件三维图图1.1 零件二维图1.1零件的尺寸标注分析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制造、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生产中要求零件图中的尺寸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要求正确、完整和清晰外,还应考虑合理性,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便于加工、测量。
关于尺寸标注主要包括功能尺寸、非功能尺寸、公称尺寸、基本尺寸、参考尺寸、重复尺寸等等。
该零件图说标注的尺寸均完整,符合国家要求,位置准确,表达清楚。
1.2零件的几何要素分析从图1.1分析得知,该零件的结构主要由圆柱面、圆弧面、圆锥面、螺纹头、螺纹孔、槽等特征组成,这些特征在普通车床上难以完成,需要在数控车上加工。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fb3d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e.png)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加工工艺流程2.加工工艺参数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根据轴套零件的材料和尺寸等特性,通过试切试车等实验确定最佳的加工工艺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
3.加工设备选择根据轴套零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适合的机床和工具进行加工。
常用的加工设备包括立式车床、卧式车床、铣床、钻床等。
4.加工工具选择加工工具包括车刀、铣刀、钻头等。
根据轴套零件的加工要求和加工材料选择合适的加工工具。
车刀的选择要考虑锋角、刃数和刃尖半径等因素。
5.加工工艺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控制,遵循操作规范,确保加工质量。
对于精密加工工序,要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如预热、稳定热处理等,以提高加工精度。
二、夹具设计1.夹具的作用夹具是用来固定工件以便进行加工的装置。
轴套零件的夹具设计要考虑到工件形状和尺寸的特点,确保夹具能够牢固地固定住工件,并满足加工要求。
2.夹具类型选择夹具类型包括机械夹具、液压夹具和气动夹具等。
根据轴套零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效率、操作方便性和成本等因素。
3.夹具结构设计夹具的结构设计要合理布置夹具部件,确保夹具能够与机床协调配合,并满足加工工艺要求。
夹具的结构要稳定、简单,易于加工和调整。
4.夹具定位准确性夹具的定位准确性对于轴套零件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夹具的定位要采用可靠的定位方式,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加工精度。
5.夹具刚性和稳定性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夹具的刚性要求高,能够抵抗切削力和振动力的影响,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总之,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是确保轴套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只有合理设计和控制加工工艺,并设计出合适的夹具,才能保证轴套零件的全面满足设计要求。
轴套类零件数控车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
![轴套类零件数控车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9651d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b.png)
轴套类零件数控车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随着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数控车床已经成为制造高精密零件的主要工具。
轴套类零件是数控车床常见的加工对象,其制造过程需要严格的工艺和精细的编程。
本文着重分析轴套类零件数控车加工的具体工艺和编程方法,为制造轴套类零件提高制造效率和品质。
1. 材料选择轴套类零件加工的第一步是材料选择。
通常情况下,轴套类零件的材料都是较为精密的钢材或铜材,要求硬度高、抗腐蚀、耐磨损等,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虑到这些特点,为加工后产品的性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工艺分析轴套类零件是环状的,一般需要分几道工序来完成加工。
其中二至三个工序的多刀具切削、形位公差控制等难点工序,也是整个加工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必须采用精细、高效的工艺方法来完成。
(1) 初次车削工序在轴套零件的初次车削工序中,主要是为了去除原材料的外形缺陷和表面氧化层等,并为下一步的精加工作铺平道路,以达到更高的加工精度。
这个过程通常是采用一般的刀具进行粗加工,加工精度相对较低,粗糙度会达到Ra3.2左右,而且用到一般的砂轮和刀具等工具,较容易磨损而导致加工质量不稳定。
(2) 精加工工序轴套零件的精加工工序是整个加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需要高精度的NC数控作业,并且需要采用多刀具切削方法,分别完成不同部位的加工过程。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以避免材料变形和产生表面缺陷的情况。
(3) 铣削工序铣削工序是为了使轴套的端面变得挺直,达到零件装配要求,这种工艺是难点工序。
由于铣床加工的其它工件的对称性要求并不高,因此通常采用单刀具直接切削的方式,但轴套类零件不同,要求其端面与轴套中轴线的位置误差越小越好,所以铣削工序的精度和对称性要求都较高。
3. 编程方法针对轴套类零件的NC数控编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图纸识别,确定加工过程中的零件形状、尺寸、切削工具和要用的刀具等,并将其编入指令系统。
(2) 编程语言输入,通常采用G代码或M代码等数控语言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课程作业: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第三次作业班级组别:机设1011第八组指导老师:蔡海涛组长:方航炳成员:裘迟欢、邱炎、解益诚编制:方航炳2012年4月5号目录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22、零件图分析·32.1零件的作用·32.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32.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33、毛坯分析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43.1毛坯的选择·43.2毛坯图的设计·44、工序设计·74.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74.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75、确定工序尺寸·85.1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86、工序3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96.1工时定额的计算与说明·97、三维造型·178、参考文献·20附件一、零件图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三、机械加工工序卡四、零件检验卡1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零件的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N=Qn(1+α%)(1+β%)式中:N——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台);Q——产品的年产量(台/年);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α%——零件的备品率;β%——零件的平均废品率。
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但是生产类型与零件的大小与复杂程度有关。
生产类型可根据下表确定。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关系生产类型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件/年)重型零件(30kg以上)中型零件(4-30kg)轻型零件(4kg以下)单件生产<5 <10 <100 小批生产5-100 10-200 100-500 中批生产100-300 200-500 500-5000 大批生产300-1000 500-5000 500-50000 大量生产>1000 >5000 >50000 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件,其设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l.5%,现制订该套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N=Qn(1+α%)(1+β%)=10000×(1+1.5%)(1+1.5%)=10302.25件/年N取整数则N=10303套类零件的年产量为10303件,现已知该产品属于轻型机械,根据上表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限制条件:φ60 → 70h7、φ80 →φ90、φ100 →φ120。
2.1零件的作用轴套,一般起滑动轴承作用。
一般轴套不能承受轴,向载荷,或只能承受较小的轴向载荷。
在运动部件中,一般来说,轴套与座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无论怎么样还是无法避免磨损的,因为长期的磨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的间隙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更换零件,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选用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材料为轴套或衬套,这样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当轴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进行更换,这样可以节约因更换轴或座的成本,而轴类零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加工。
轴套在一些转速较低,径向载荷较高且间隙要求较高的地方(如凸轮轴)用来替代滚动轴承(其实轴套也算是一种滑动轴承),材料要求硬度低且耐磨,轴套内孔经研磨刮削,能达到较高配合精度,内壁上一定要有润滑油的油槽,轴套的润滑非常重要,干磨的话,轴和轴套很快就会报废。
2.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零件的材料为45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
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
其价格较便宜,经火后再回火,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局部淬火硬度可达45HRC-50HRC.2.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零件材料:45钢。
切削加工性良好,无特殊加工问题,故加工中不需要采用特殊工艺措施。
刀具选择范围较大,高速钢或YT类硬质合金均能胜任。
刀具几何参数可根据不同刀具类型通过相关表格查取。
该零件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分析如下:零件组成表面:两端面,外圆及其台阶面,内孔,4个小孔,三个小圆弧面,三个大圆弧面,倒角,2个砂轮越程槽。
主要表面分析:φ44内孔既是支承其它零件的支承面,亦是本零件的主要基准面;φ70外圆及其台阶面亦用于支承其它零件。
主要技术条件:φ70外圆与φ44内孔的同轴度控制在0.03mm范围内;台阶面与φ44内孔的垂直度控制在0.02mm范围内;φ44内孔本身的尺寸公差为0.027mm;粗糙度Ra0.8μm;零件热处理应度为HRC45~50。
零件的总体特点:内外表面、同轴度精及垂直度度要求比较高。
3.1毛坯的选择根据零件材料为45钢,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零件直径尺寸差异较大,零件壁薄、刚度低、易变形,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零件需经淬火处理等多方面因素,在棒料与模锻间作出选择:选择为模锻件。
3.2毛坯图的设计3.2.1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钢质模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按JB3835—85确定。
确定时,根据估算的锻件质量、加工精度及锻件形状复杂系数,由【2】表2.2—25可查得除孔以外各内外表面的加工余量。
孔的加工余量由【2】表2.2—24查得。
表中余量值为单面余量。
(1)锻件质量 根据零件成品重量1.89kg 估算为2.47kg 。
(2)加工精度 零件除孔和φ70外圆以外的各表面为一般加工精度F1。
(3)锻件形状复杂系数S外廓包容体锻件m m s =假设锻件的最大直径为φ123,长75mm 6.99kg g 85.77521232=⨯⨯=)(外廓包容体πmm 锻件=2.47kg 353.099.647.2==S按表2.2—10,可定形状复杂系数为S2,属一般级别。
(4)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锻件重量Fl 、S2查【2】表2.2—25。
由于表中形状复杂系数只列有Sl 和S3,则S2参考S1定,S4参考S3定。
由此查得直径方向为2.6mm ,水平方向为1.7~2.2mm 。
即锻件各外径的单面余量为2.6mm ,各轴向尺寸的单面余量亦为1.7~2.2mm 。
锻件中心两孔的单面余量按【2】表2.2—24查得为2.0mm 。
确定毛坯尺寸上面查得的加工余量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 ≥1.6μm 。
Ra<1.6μm 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增大。
分析本零件,除φ44孔和φ70外圆为Ra0.8μm 以外,其余各表面皆Ra≥1.6μm ,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得的余量值即可(由于有的表面只需粗加工,这时可取所查数据中的小值。
当表面需经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时,可取其较大值)。
φ44孔和φ70外圆采用磨削达到Ra0.8μm ,故需增加磨削的加工余量。
参考磨孔余量(【2】表2.3一11)确定磨孔单面余量为0.4mm ,则毛坯尺寸如【2】表3—1所示。
表3—1 齿轮毛坯(锻件)尺寸零 件 尺 寸 单面加工余量 锻 件 尺 寸φ120 1.5 φ123φ70h7 1.5 φ73孔φ36 1.5 φ33孔φ44 1.5 φ4110 1.5 1372 1.5 75毛坯尺寸公差根据锻件重量、形状复杂系数、分模线形状种类及锻件精度等级从有关的表中查得。
本零件锻件重量 2.47kg ,形状复杂系数为S2,45钢含碳量为0.42%~0.50%,其最高含碳量为0.5%,按【2】表2.2一ll ,锻件材质系数为M1,采取平直分模线,锻件为普通精度等级,则毛坯公差可从【2】表2.2—13、表2.2一16查得。
本零件毛坯尺寸允许偏差如表3—2所列。
毛坯同轴度偏差允许值为0.8mm ,残留飞边为0.8mm(【2】表2.2—13)表3—2 轴套毛坯(锻件)尺寸允许偏差锻 件 尺 寸 偏 差 根 据φ41 +1.4 -0.6【2】表2.2—13 φ73 +1.4-0.6φ123 +1.7-0.8φ36 +1.4-0.613 +0.9 -0.3【2】表2.2—1675 +1.4-0.43.2.2 确定圆角半径锻件的圆角半径按表2.2—22确定。
本锻件各部分的H /B 皆小于2,故可用下式计算:外圆角半径 r=0.05H+0.5内圆角半径 R=2.5r+0.5为简化起见,本锻件的内外圆角半径分别取相同数值。
以最大的H 进行计算 r=(0.05×38+0.5)mm=2.4mmr 圆整为2.5mm 。
R=(2.5×2+0.5)mm=6.5mmR 圆整为7mm 。
以上所取的圆角半径数值能保证各表面的加工余量。
3.2.3 确定拔模角本锻件由于上、下模模膛深度不相等,起模角应以模膛较深的一侧计算。
375.21638,41664====B H B L 按【2】表2.2—23,外起模角α=5°,内起模角β=7°。
3.2.4 确定分模位置由于毛坯是H<D 的圆盘类锻件,应采取轴向分模,这样可冲内孔,使材料利用率得到提高。
为了材料利用率得到提高,分模线位置选在毛坯孔的轴向的中部,分模线为直线。
3.2.5 确定毛坯的热处理方式钢质轴套毛坯经锻造后应安排退火,以消除残留的锻造应力,并使不均匀的金相组织通过重新结晶而得到细化、均匀的组织,从而改善了加工性。
4.工序设计4.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4.1.1 选择机床(1) 工序40是粗车,50是半精车。
各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率,故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
本零件外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不是很高,选用最常用的C 620—1型卧式车床即可(表4.2—7) [2]。
(2)工序80是用直柄立铣刀铣孔,应选立式铣床。
考虑本零件属成批生产,所选机床使用范围较广为宜,故选常用的。
X51型能满足加工要求(表4.2—35)[2]。
(3)工序60钻4个φ10mm的小孔,可采用专用的分度夹具在立式钻床上加工,可选Z518型立式钻床(表4.2—14) [2]。
(4)工序100、110是磨削,应选卧式磨床。
考虑本零件属成批生产,所选机床使用范围较广为宜,故选常用的。
M120W型能满足加工要求(表4.2—30) [2]。
4.1.2 选择夹具本零件除钻小孔等工序需要专用夹具外,其他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
前四道车床工序用三爪自定心卡盘,磨削工序用垫片、心轴、平行砂轮。
4.1.3 选择刀具(1)在车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都选用硬质合金车刀。
加工钢质零件采用YT 类硬质合金,粗加工用YT5,半精加工用YTl5,精加工用YT30。
为提高生产率及经济性,可选用可转位车刀(GB5343.1—85,GB5343.2—85)。
切槽刀宜选用高速钢。
(2)铣刀按表3.1—29直柄立铣刀(GBll10—85)。
零件要求铣切深度为10mm,按表3.1—29,铣刀的直径应为6mm。
(4)钻φ10小孔,由于带有90°的倒角,可采用φ10麻花钻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