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植物病原菌物
植物病原菌物
整理课件
36
菌物的吸器类型
6
1. 白锈菌 2. 霜霉菌 3-4. 白粉菌 5. 锈菌 6. 形成
于寄主细胞内的吸器
整理课件
37
2.附着胞(appressorium)和侵染垫 (infection cushion) :菌物穿透植物表皮的 的特殊结构。这些结构的功能是借以分泌粘 液,把菌丝固定在寄主表面,同时产生入侵 菌丝穿透寄主细胞壁。其中附着胞是菌物孢 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 常分泌粘液而牢固地附着在寄主表面,同时 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细胞壁 和细胞膜。侵染垫是在寄主的表面由许多菌 丝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
整理课件
24
整理课件
25
1. 菌丝(hypha)
(1)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菌丝内 无横隔膜(septum),整个菌丝体为一个 无隔多核的细胞。低等菌物的菌丝。
(2)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菌丝内有 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小细 胞。高等菌物的菌丝。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18
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引起人和动物的 中毒——致病、致死,如毒蘑菇80余种。 腹鸣、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整理课件
19
产生毒素:100余种,如黄曲霉毒素,致癌。
整理课件
20
植物病原菌物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 病害的菌物。已记载的植物病原菌物有 8000种以上。菌物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 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 粉病四大病害都由菌物引起,历史上大流 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菌物引致。
转变为一个或多个繁殖体结构的称为整体产果式 (holocarpic);而在大部分菌物中,营养体仅部分 转变为繁殖体,其余部分仍继续行使营养体功能的 称为分体产果式(eucarpic)。菌物在繁殖过程中形 成的产孢机构,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生殖、结构 简单或复杂,通称为子实体(fruitbody)。
植物病原菌物
菌物是真核生物,过去也叫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核、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吸收为营养方式的有机体;其营养体通常是丝状分支的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或纤维素,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菌物的营养方式有腐生、共生和寄生三种。
大多数菌物是腐生的,少数可以寄生于植物、人和动物体上引起病害。
菌物的菌丝,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菌丝以顶端生长的方式无限生长。
菌物的菌丝细胞主要由细胞壁、原生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菌物的菌丝可以形成吸器、附着孢、侵染垫、附着枝、假跟、菌环和菌网等变态结构。
高等菌物的有隔菌丝有时可以交织在一起形成组织化的密丝组织,并由这些组织形成菌核、菌索、子座等特殊菌丝组织体。
菌物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以孢子形式进行繁殖。
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断裂、裂殖、芽殖和原生质割裂四种类型。
产生的无性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等。
多数菌物可以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往往在菌物营养生长的后期或环境不适宜时进行,有利于菌物越冬或越夏以度过不良环境。
菌物有性生殖过程包含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菌物有性生殖后产生有性孢子,常见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休眠孢子囊、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菌物存在性的分化,大多数是异宗配合,少数为同宗配合。
某些菌物还可以进行准性生殖。
菌物典型的生活史通常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
菌物生活史大致归纳为五种类型:无性型、单倍体型、单倍体-双倍体型、单倍体-二倍体交替型和二倍体型。
菌物是一类容易发生变异的生物,具有多样性,其变异主要来源于有性生殖中染色体的交换和重组。
菌物是遗传分析的理想材料。
菌物包括粘菌、卵菌和真菌,在生物八界分类系统中,菌物被分别归入原生动物界、假菌界和真菌界中。
菌物分类系统是根据菌物在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生态、超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特征建立起来的。
根肿菌门植物病原菌物寄生于高等植物根或茎的细胞内,有的寄生藻类和其他水生菌物上,寄生高等植物的往往引起寄主细胞膨大和组织增生,受害根部肿大,故称为根肿菌。
植物病原细菌学实验
平板划线分离法:被普遍采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分离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A.倒平板:注意培养基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冷凝水太多,细菌在水中游动而影响单个分散菌落的形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划4条线后,将接种环灭菌,培养皿转动90°,从第2条线开始划4-5条线
如果菌液浓度大,培养皿转动角度减小,增加划线的次数
C.复染剂
原液:番红O 2.5g,95%酒精100mL 复染剂:原液10mL,蒸馏水90mL
B. 鲁戈尔碘液:碘1.0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
将碘和碘化钾在研钵中研和,慢慢加水并继续研和直至碘和碘化钾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300mL,盛入棕色试剂瓶,放暗处备用。
(2)染色程序
A. 配制细菌悬浮液:菌龄16h
配制过程:将NH4H2PO4、氯化钾、MgSO4.7H2O溶于蒸馏水,调节pH7.0后加入溴百里酚兰,最后加入碳素化合物(也可分别灭菌后加入)
分装:将上述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每管10 mL左右。如果测定气体产生,加上杜氏发酵小玻管后灭菌。 产酸时培养液变黄,产碱时变蓝,产气则小玻管内培养液被部分排出,出现空隙。
B.用接种环蘸取上述配制好的菌悬液,在已凝固的平板培养基表面划线
(2)培养皿稀释分离法
0 原液
1
取1环菌液
0.5mL灭菌水
2
混匀后取1环
3
混匀后取1环
4
混匀后取1环
5
混匀后取1环
3.培养
一般放置在 28-30℃温箱中倒置培养,时间2~3 d。 将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倒入装有稀释菌液的培养皿中,轻轻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和培养基混匀,待其凝固后培养。
干热灭菌法
通过使用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叫干热灭菌。一般是把待灭菌的物品包装就绪后,放入电烘箱中烘烤,即加热至160~170℃维持1~2h。 干热灭菌法常用于空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的灭菌。 凡带有胶皮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等都不能用此法灭菌。
植物病原菌物概述
植物病原菌物概述植物病原菌有着广泛的种类和分布范围,从霉菌到担子菌都有可能成为植物病原菌。
它们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感染植物,如空气、土壤、种子、昆虫等,使植物受到伤害。
植物病原菌通常对植物的特定器官或组织具有亲和性,比如叶片、茎、根部等。
另外,植物病原菌还是植物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它们通过产生和释放各种毒素,破坏植物细胞结构,阻碍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一些病原菌还能在植物组织中生殖,形成孢子或菌丝体,使病害持续传播和扩散。
植物病原菌对植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它们可以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使植物的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使作物死亡。
常见的植物病害包括叶枯病、茎腐病、根腐病、果实病等。
这些病害给农作物的生产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于植物病原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常见的防治方法包括病害预防、病害防治和病害治疗等。
病害预防是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比如,合理选择品种、实施轮作、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
病害防治是指在植物感染病害后采取一系列防治手段,以减轻病害对植物的损害。
常见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控制、物理控制、生物控制等。
病害治疗是指在植物感染病害后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以恢复植物的生长能力和抵抗病害的能力。
在防治植物病害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生长和繁殖的条件、传播方式、耐受性等。
而致病机制则是指病原菌通过哪些方式感染植物、侵入植物细胞、破坏植物组织等。
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信息,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防治策略,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植物病原菌是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们通过自身的结构和生理特性感染植物,破坏植物细胞结构和代谢过程,对植物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植物病害的防治,熟悉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是关键。
只有全面了解了病原菌的信息,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和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病原菌物(1)(1)(2)
(二)菌物的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四、菌物的有性生殖
菌物的有性生殖:是指菌物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 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一)菌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1、质配:两个可亲和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细胞质连同细胞 核结合在一个细胞中。 类型 (1)游动孢子配合 (2)孢子囊接触交配 (3)孢子囊配合 (4)受精作用 (5)体细胞结合 2、核配:经质配进入同一细胞内的两个细胞核进行配 合,形成二倍体细胞核。 3、减数分裂:核配后的二倍体细胞发生减数分裂,细 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半,恢复原来单倍体状态1。
(二)菌物的有性孢子
1、休眠孢子囊 2、卵孢子 3、结合孢子 4、子囊孢子 5、担孢子
五、菌物的准性生殖
准性生殖:是指异核体菌物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 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 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 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 准性生殖过程: 1、形成异核体 2、形成杂合二倍体 3、有丝分裂交换与单倍体化
谢谢聆听 ,欢迎指教
组织体: 某些真菌当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 丝体上的菌丝相互紧密地缠结在一起,菌丝体变态成 菌丝组织体 1、菌核 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交织而成的一种休 眠体。 2、子座 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产生子实体 的垫状结构。 3、菌索 由菌组织形成绳索状结构,外形与高等植物根有些 相似,所以也称根状菌索
三、菌物的无性繁殖
菌物的无性繁殖:是指菌物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 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原生质割裂的方式 产生后代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菌物的无性繁殖的方式
菌物的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一)菌物的无性繁殖的方式
1、断裂:菌丝断裂成短段或菌丝细胞相互脱离产生 孢子。例:节孢子,厚垣孢子 2、裂殖:菌物营养体细胞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菌 体。例:黏菌,酵母菌 3、芽殖:单细胞营养体、孢子或丝状菌物的产孢细 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4、原生质割裂: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分割成若 干小块,每小块原生质转变成一个孢子。例:鞭毛 菌产生游动孢子,结合菌产生孢囊孢子。
植物病原真菌的鉴定方法
植物病原真菌的鉴定方法
1.细胞学观察方法
细胞学观察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真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丝、分生孢子、子囊果或担子菌等。
通常需要在标本中涂抹或切片,并使用染色技术(如孢子染色)增强对真菌结构的观察。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初步确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2.分离培养方法
将病部组织切片或分离的孢子直接接种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可以有效地分离出感染的真菌。
不同真菌对培养基的需求不同,例如选择富含蔗糖、白蛋白、琼脂(PDA)的培养基,则可以培养出广泛的真菌种类。
培养后真菌形成的菌落形态也是进行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3.DNA分子鉴定方法
分子鉴定方法基于真菌特定的DNA序列进行分析,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以确定真菌的物种。
这种鉴定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可以快速识别具有高度相似形态特征的真菌。
4.抗体检测方法
抗体检测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真菌的抗原结合,通过形成特定的免疫复合物来确定真菌的存在。
这种方法常用于快速筛查和初步鉴定真菌感染,但受到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限制。
5.生物学鉴定方法
生物学鉴定方法通过观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和产孢情况,进行鉴定。
这些特性可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需要与其他鉴定方法相结合使用。
实验四 植物病原菌物PPT课件
子囊果为子囊壳,均为节肢动物寄生菌
2
• 半子囊菌纲
• 外囊菌属(Taphrina)
子囊长圆筒形,平行排列在植物表面,无子囊 果,子囊孢子通过芽殖产生芽孢子
引起叶扭曲,缩叶,丛枝等症状
代表种畸形外囊菌(T. deformans) 引起桃缩叶病(Peach leaf curl)
3
桃缩叶病症状
4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整囊菌纲-散囊菌属(曲霉)
A. Severely infected leaves and shoots of C. arborescens; B. general view of powdery mildew infection of C. arborescens; C. numerous2c9hasmothecia on the leaf lower surface; D. chasmothecia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 闭囊壳上菌丝状附属丝短,闭囊壳内含多 个子囊,子囊内含4-8个子囊孢子,分生孢 子梗基部膨大,分生孢子串生。
12
13
无性时期
14
有性时期
15
吸器
16
• 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附属丝菌丝状,闭囊壳内只有一个子囊 S. fuliginea 引起瓜类、豆类白粉病
17
• 叉丝单囊壳属 (Podosphaera)
实验四 植物病原菌物(四)
子囊菌门真菌 Ascomycotina
1
分为6个纲(Ainsworth系统)
纲名 半子囊菌纲 不整囊菌纲
特征 无子囊果,子囊裸生 子囊果为闭囊壳,子囊散生,后期子囊消解
植物病理学 实验四 壶菌门、接合菌门和子囊菌门菌物 图文
➢白粉菌可以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病害症状主要是开始时病叶出现褪 绿或黄色斑,接着在变色部分叶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状物,即是 白粉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分生孢子。当农作物接近成熟,植株老化或 一年生杂草即将枯死前,病叶表面在原来长有白粉的地方逐渐形成许 多黑色小颗粒,这就是白粉菌的闭囊壳。
-------------------------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3 附属丝菌丝状-----------------------------------------------------------------------------------4 3‘ 附属丝非菌丝状-----------------------------------------------------------------------------5 4 附属丝发育不良,较短------------------------------------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 4‘ 附属丝较长----------------------------------------------------白粉菌属(Erysiphe) 5 附属丝刚直,基部膨大,顶端尖锐-----------------------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5‘ 附属丝基部不膨大----------------------------------------------------------------------6 6 附属丝粗、刚直,顶端二叉分枝,分枝末端卷曲---------------------------------------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和孢囊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生活习性:大多数腐生,少数是寄生, 有的是昆虫和高等植物的共生菌,有些 可用于食品发酵和生产酶和有机酸。
常见植物病原菌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常见植物病原菌物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认识和掌握常见植物病原菌物的分类特征。
二实验内容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菌物形态(1)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孢囊梗、孢子囊(2)盘梗霉属(Bremia):孢囊梗、孢子囊、孢囊孢子(3)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孢囊梗、孢子囊(4)根霉属(Rhizopus):假根、匍匐丝、孢囊梗、孢囊孢子、接合孢子(永久玻片)(5)单孢锈菌属(Uromyces)冬孢子,夏孢子(6)镰刀菌属(Fusarium):分生孢子(7)壳二孢属(Ascochyta):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示范片:(1)核盘菌属(Sclerotinia)子囊盘,子囊,子囊孢子(永久玻片)(2)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三实验方法1.培养菌(1)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2)用镊子或挑针从培养皿中取少量的霉状物置于载玻片上水滴中;(3)用镊子和解剖针将霉状物分散开;(4)盖上盖玻片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2.浸泡标本(1)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2)用镊子或挑针从病斑处取少量霉状物置于载玻片上水滴中;(3)用镊子和解剖针将霉状物分散开;(4)盖上盖玻片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3.病征为粉状物的浸泡标本:(1)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2)用镊子或挑针从病斑处取少量粉状物置于载玻片上水滴中;(3)用镊子和解剖针将粉状物分散开;(4)盖上盖玻片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4.病征为粒状物的浸泡标本:(1)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2)用镊子取一小块有病菌生长的病斑组织,或在病斑处取明显的粒状物置于载玻片上水滴中;(3)用镊子和解剖针将病斑组织分散开后,盖上盖玻片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4)然后轻轻敲击盖玻片,压迫分生孢子器以释放分生孢子,放到显微镜下再次观察。
四病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1.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黄瓜霜霉病菌孢囊梗无色,无分隔,不对称状分枝,有限生长,分枝末端尖锐;孢子囊褐色椭圆形,顶端有乳状凸起,着生在孢囊梗顶端或已脱落。
植物病原真菌的形态观察
植物病害分为细菌病害、真菌病害和病毒病害三大类,其中真菌病害占到植物病害的95%左右。
病源微生物侵染植物后,导致寄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并引起病变症状。
即植物在外形上、生理上和生长上的不正常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导致植物局部的损伤或全株死亡,造成植物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损失。
真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已报导的将近45000多种,是植物病原生物中最主要的一大类群,它所引起的病害占植物病害的80%以上,尽管真菌形态差异很大,但基本结构相似,大多数真菌有营养体和繁殖体之分,营养体是指吸收养分的器官,繁殖体是指从营养体上产生的各种类型的孢子。
真菌产生孢子的机构,无论是有形性的还是无性的,统称为子实体。
真菌的孢子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孢子有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子孢子。
真菌孢子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和分类学上的重要依据,其营养体及其变态和菌组织体则是真菌分类的重要参考依据,有的还是重要的鉴别特征和分类依据。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熟悉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的基本形态,为以后真菌病害的病原物鉴定和真菌分类奠定初步基础。
二、实验原理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
其个体比细菌和放线菌大得多,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中又可分化出繁殖丝。
不同霉菌的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利用培养在玻璃纸上的霉菌作为观察材料,可以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也可以直接挑取生长在平板中的霉菌菌体制水浸片观察。
三、内容、材料和方法(一)真菌的营养体1. 菌丝和菌丝体除少数原始的类群以外,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极为细小的丝状体,这种丝状体称为菌丝,生长成丛的菌丝称为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是无隔的,大多数真菌是有隔的。
第四章 植物病原菌物
3.性细胞结合方式(质配方式): (1)游动配子配合:多见于低等水生菌物。
(2)配子囊接触交配:
(3)配子囊配合:
(4)受精作用:
(5)体细胞配合:
4.有性孢子类型 (1)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gium):低等鞭毛菌
休 眠 孢 子 囊
卵 孢 子
(2)卵孢子oospore:卵菌
• (一)分类目的和依据 • 目的:①根据国际已经承认的一些分类系 统来给每一种菌物命名以便相互交流有关 菌物的各方面知识; ②尽可能地指出已知菌种之间的亲缘 关系( 因为相近种生物学特性也相似) • 依据: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生态学 特性,尤其以有性生殖阶段的形态特征为 主要依据
(二)菌物的分类单元 1. 主要分类单元 • 界(Kingdom) • 门(Division) • 亚门(Subdivision) • 纲(Class) • 目(Order) • 科(Family) • 属(Genus) • 种(Species)
菌丝体:菌物的典型营养体,丝状分枝的结构 菌丝体mycelium: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菌丝 菌丝hypha:菌丝体的一根菌丝。菌丝呈管状,有细胞 菌丝体的一根菌丝。 壁,大多无色透明,但有些菌物细胞质含有各种色素,菌 丝体就表现不同的颜色。 按有无隔膜分: (1)无隔菌丝: (2)有隔菌丝: 假菌丝:单细胞菌物 (酵母)在芽殖时形成 类似菌丝的结构
③菌索:
④子座:
二、菌物的繁殖
(一)无性繁殖 1.定义: 是指不经过两性结合(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 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特征:①营养繁殖,不经过两性结合; ②后代可保持亲本原有性状,变异小; ③需时短,产孢量大,一个生长季节中往往可连 续重复多次,在病害传播、蔓延和流行中起重要 作用。
植物保护病害基础实验四、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真菌界→粘菌门/真菌门 真菌门→五个亚门
亚门 鞭毛菌
接合菌 子囊菌 担子菌 半知菌
营养体 无隔菌丝(少数为原质团
或单细胞)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隔菌丝
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多数缺 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 卵孢子或休眠
(囊)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植物保护病害基础实验四、植物病 原真菌形态观察
实验六、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一、实训目的
• 1.了解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 • 2.掌握临时玻片的制作技术和生物显微镜的
使用技术。
二、实训内容
★ 观察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等真菌代表性病菌无性 阶段的基本特征(7种病害的玻片标本). 对他们无性阶段 的特征。
三、器具
• 生物显微镜、滴瓶、盖玻片、载玻 片、镊子、挑针、刀片、滤纸等
四、材料 • 5个真菌亚门代表性的病害玻片标本
真菌的营养体←菌丝
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 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
↓
真菌的繁殖体 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 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多数缺,如发 为子囊孢子
六、作业
• 1、画出植物病原真菌重要属的营养体 特征3-5种;
• 2、画出黄瓜霜霉病或番茄灰霉病 (临时玻片)的分生孢了梗与分生孢子。
林病研究法-实验指导【范本模板】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作【实验目的】掌握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和用途.主要是真菌常规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细菌常规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作。
【实验原理】培养基是用人工的方法将多种营养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成的供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基质,含有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某些特殊的微量元素。
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培养基大致分为10类: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增值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配置完成之后,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彻底杀死其中原有的一切微生物。
【实验材料】新鲜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牛肉浸膏、蛋白胨。
【实验设备及用品】菜板,小刀,天平,称量纸,小锅,纱布,玻璃棒,量杯,烧杯,铁架台,分装漏斗,记号笔,标签,牛角匙,棉花,棉绳,三角瓶,试管(18 mm×18 mm),培养皿,pH试纸;可调式电炉或微波炉,高压灭菌锅.【实验步骤】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制作(1)将新鲜马铃薯去皮备用。
(2)称取去皮的新鲜马铃薯200 g,切成1 cm见方的小方块放于锅中,加入1000 mL自来水,置于可调式电炉上煮沸20 min,煮沸过程中称取葡萄糖20 g、琼脂20 g备用.(3)用4层纱布直接倾倒过滤,滤去残渣,洗锅后,将滤液倒入锅中。
(4)调节培养基酸碱性,常用1%的HCL及1%的NaOH进行调节。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往往略带酸性,培养真菌无需调节酸度,培养细菌则要调节到中性。
(5)将称好的琼脂放入锅中融化,此过程中应注意不断地搅拌和控制火候,避免培养基溢出和烧焦;直至琼脂完全融化,再加葡萄糖,搅拌均匀,补充水量至1000 mL 。
可事先在锅内用记号笔标记好1000 mL的刻度线,直接加水即可。
(6)根据培养基不同的使用目的,分装到不同的容器中,如三角瓶、试管和培养皿等。
实验四 林木病原真菌
三、实验内容
担子菌共同特征
• 有性繁殖产生担孢子(basidispore) • 担孢子着生在担子上(basidium) 担孢子 担子小梗
担子
1. 单胞锈菌属
主要为害叶和茎。初期仅在 叶两面生淡黄色小斑点,直 径约1mm,后颜色逐渐加深, 呈黄褐色或锈褐色,斑点扩 大并隆起,形成夏孢子堆。
蚕豆锈病
小麦叶锈病
由Puccinia recondita f. sp. tritici引起
3. 胶锈菌属
Gymnosporangium • 冬孢子(桧柏)
• 担孢子(桧柏)
• 性孢子(梨树、苹果) • 锈孢子(梨树,苹果)
缺少夏孢子阶段
特征
橙黄色小点
毛管状物
叶片正面初产生橙黄 色小点,逐渐扩大 , 中央橙黄,边缘淡黄, 有黄绿色晕圈,后表 面密生橙黄色针头大 小粒点,叶背灰黄色 毛管状物
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分生孢
子梗等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孢类
无孢菌 丝孢菌 瘤座孢菌 盘孢类
腔孢类
壳孢类
1. 丝核菌属
(Rhizoctonia)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2. 轮枝菌属(Verticillium)
(丝孢纲 丝孢目)
• 重要的植物病原菌
黄萎病 V. dahliae, V. albo-atrum
棉花黄萎病
夏孢子堆生于叶两面或叶柄 和茎上,初埋生,后突破表 皮,呈褐红色。夏孢子淡褐 色,有刺,球形至椭圆形, 壁厚。冬孢子堆生于叶两面 或叶柄及茎上,黑褐色或黑 色。冬孢子椭圆形,顶部圆 或平,下部略窄。
2. 柄锈菌属
小麦杆锈病
夏孢子阶段
冬孢子阶段
主要危害叶鞘、茎杆。也可危害叶片
植物病原菌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病原菌物的形态结构,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2. 学习植物病原菌物的分类、鉴定方法,为今后识别与鉴定植物病害打下基础。
3. 掌握植物病原菌物的传播途径、侵染过程及防治方法。
二、实验材料1. 病原菌样品:单胞锈菌属、胶锈菌属、柄锈菌属、栅锈菌属、黑粉菌属、丝核菌属、轮枝菌属、尾孢属、镰孢菌属、炭疽菌属、拟盘多毛孢属、茎点霉属、大茎点霉属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接种针、培养皿、无菌水、无菌滤纸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病原菌形态:将病原菌样品制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菌丝、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
2. 分类鉴定: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属和种。
3. 传播途径观察:通过实验,了解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如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等。
4. 侵染过程观察:观察病原菌在植物上的侵染过程,了解其侵染方式、侵染部位及症状表现。
5. 防治方法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病原菌物的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病原菌形态观察结果:(1)单胞锈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壁厚,褐色。
(2)胶锈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性孢子球形,锈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3)柄锈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夏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4)栅锈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夏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5)黑粉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6)丝核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无孢子。
(7)轮枝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分生孢子梗轮生,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8)尾孢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分生孢子座球形或椭圆形。
(9)镰孢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分生孢子座球形或椭圆形。
(10)炭疽菌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分生孢子盘球形或椭圆形。
(11)拟盘多毛孢属:菌丝无色,菌丝分隔,分生孢子盘球形或椭圆形。
植物真菌类病害组织病原菌的分离及抑菌圈实验
植物真菌类病害组织病原菌的分离及抑菌圈实验1、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保存1.1材料:(1)病害组织(2)分离培养基(PDA培养基):20%土豆煮汁,2%琼脂条,1%葡萄糖,蒸馏水,121℃高温灭菌(3)次氯酸钠(4)试管斜面培养基:成分为PDA培养基,121℃高温灭菌1.2方法:剪取作物病害部位,将病害部位用次氯酸钠表面消毒后,置于分离培养基上,然后放置于28℃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7天后取出,通过菌落形态和孢子镜检挑选出所要分离的病原菌转接试管斜面,然后将斜面放置于28℃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7天后取出,包好放于4℃冰箱内低温保存。
2、病原菌摇瓶菌丝体的培养及菌液的制备2.1材料:(1)试管斜面孢子(2)摇瓶培养基:20%土豆煮汁,1%葡萄糖,蒸馏水,121℃高温灭菌。
2.2方法:将试管斜面孢子转接到摇瓶培养基,然后将摇瓶放到22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2—3天后,摇瓶菌丝体长到一定的成熟状态(不同真菌菌丝体不同)后,取下摇瓶,放于4℃冰箱内低温保存,待需要做抑菌圈实验时,将摇瓶从冰箱内取出,用组织捣碎机将摇瓶菌丝体高速捣碎2分钟左右,至菌液状态。
3、供试药剂的抑菌圈实验3.1材料:(1)打碎的病原菌菌液(2)底层培养基:2%琼脂粉、蒸馏水,121℃高温灭菌。
(3)上层培养基:成分同PDA培养基,121℃高温灭菌。
(4)链霉素溶液:2400U/mL3.2方法:(1)融化底层培养基,待温度降至70℃,倒入测定木盘,放平至凝固。
(2)融化上层培养基,待温度降至54℃,用无菌移液管加入1mL链霉素溶液以防杂菌干扰;继续降温至48℃,用无菌移液管加入6—12mL的病原菌菌液后迅速晃匀后,倒入测定木盘,放平,待凝固后,即做成抑菌圈实验所用的测定盘。
(3)稀释供试药剂到制定浓度。
(4)在测定盘内摆放牛津杯。
(5)用P型移液器将稀释好的药剂滴入牛津杯内,滴液量为0.26mL/杯,然后盖上玻璃板,放置于28℃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培养时间为16—18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性时期
有性时期
吸器
• 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附属丝菌丝状,闭囊壳内只有一个子囊 S. fuliginea 引起瓜类、豆类白粉病
• 叉丝单囊壳属 (Podosphaera)
附属丝刚直,顶端1-多次二 叉分枝,闭囊壳内只有一个 子囊 P. leucotricha 引起苹果白粉病
• 半子囊菌纲
• 外囊菌属(Taphrina)
子囊长圆筒形,平行排列在植物表面,无子囊 果,子囊孢子通过芽殖产生芽孢子 引起叶扭曲,缩叶,丛枝等症状 代表种畸形外囊菌(T. deformans) 引起桃缩叶病(Peach leaf curl)
桃缩叶病症状
不整囊菌纲-Leabharlann 囊菌属(曲霉)无性阶段---分子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钩丝壳属(Uncinula)
附属丝顶端转曲呈钩状或螺旋状,闭囊壳 内有多个子囊 N. necator 引起葡萄白粉病
闭囊壳
• 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附属丝刚毛状,基部球形膨大,闭囊壳内 有多个子囊 P. corylea 引起桑、梨、柿和核桃白粉病
病害症状
小黑点为闭囊壳
附属丝 闭囊壳
表面有不同形状的附属丝 菌丝状,针状,分叉状,转曲
• 子囊
一到多个,卵圆形 每个子囊中含2-8个子囊孢子
• 白粉菌属(Erysiphe)
附属丝菌丝状,闭囊 壳内有多个子囊 二孢白粉菌(E. choracearum) 引起烟草、芝麻、向 日葵和瓜类白粉病
• 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
• 闭囊壳上菌丝状附属丝短,闭囊壳内含多 个子囊,子囊内含4-8个子囊孢子,分生孢 子梗基部膨大,分生孢子串生。
• 核菌纲--------重要的白粉菌
白粉菌属(Erysiphe)
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
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钩丝壳属(Uncinula) 球针壳核菌纲属(Phyllactinia) 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白粉菌属
• 子囊果为闭囊壳
A. Chasmothecium with appendages; B. conidia developing singly (pseudoidiumtype); C. conidia of E. palczewskii; D. surface cells of chasmothecium; E. 10 asci inside of a chasmothecium with ascospores (upper view); F. ascus with ascospores.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of the apex of appendages
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附属丝顶端有多轮二叉状分枝,闭囊壳内 有多个子囊
M. yamadai 引起栗树白粉病
First report of powdery mildew on Caragana arborescens in Hungary caused by Erysiphe palczewskii (syn. Microsphaera palczewskii )
A. Severely infected leaves and shoots of C. arborescens; B. general view of powdery mildew infection of C. arborescens; C. numerous chasmothecia on the leaf lower surface; D. chasmothecia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实验四 植物病原菌物(四)
子囊菌门真菌 Ascomycotina
分为6个纲(Ainsworth系统)
纲名 特征
半子囊菌纲
不整囊菌纲 核菌纲 腔菌纲 盘菌纲 虫囊菌纲
无子囊果,子囊裸生
子囊果为闭囊壳,子囊散生,后期子囊消解 子囊果为子囊壳或闭囊壳,后期子囊可能消解 子囊果为子囊座,子囊双囊壁 子囊果为子囊盘 子囊果为子囊壳,均为节肢动物寄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