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实词义项例句(标明出处) 1、集市东市买鞍马《木兰诗》市 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诗》1、自己并自为其名《伤仲永》自2、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听说余闻之也久《伤仲永闻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名字并自为其名《伤仲永》名命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伤仲永》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就靠近此人可就见《隆中对》从事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想(意图)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意神情意暇甚《狼》了解见往事耳《孙权劝学》见看见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认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那些今夫不受之天《伤仲永》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语气词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夫成年男子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丈夫夫起大呼《口技》妙处众妙毕备《口技》妙奇妙以为妙绝《口技》指头手有百指《口技》指指出不能指其一端《口技》全部群响毕绝《口技》毕竭尽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只有止有剩骨《狼》止停止一狼得骨止《狼》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敌敌人盖以诱敌《狼》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前上前狼不敢前《狼》喂奶妇抚儿乳《口技》乳乳头儿含乳啼《口技》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顾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掌管当涂掌事《孙权劝学》但当涉猎《孙权劝学》应当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在当是时《口技》对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以为妙绝《口技》极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群响毕绝《口技》绝停止哀转久绝《三峡》沿溯阻绝《三峡》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尽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穷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之文言文一词多义
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类实词义项例句(标明出处)市 1、集市东市买鞍马《木兰诗》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诗》自 1、自己并自为其名《伤仲永》2、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闻 1、听说余闻之也久《伤仲永》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名 1、名字并自为其名《伤仲永》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伤仲永》就 1、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2、从事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见 1、了解见往事耳《孙权劝学》2、认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夫 1、那些今夫不受之天《伤仲永》2、丈夫夫起大呼《口技》妙 1、妙处众妙毕备《口技》2、奇妙以为妙绝《口技》指 1、指头手有百指《口技》2、指出不能指其一端《口技》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2、乳头儿含乳啼《口技》当 1、掌管当涂掌事《孙权劝学》2、应当但当涉猎《孙权劝学》3、在当是时《口技》4、对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绝 1、极以为妙绝《口技》2、停止群响毕绝《口技》坐:1、众宾团坐(动词,坐着)2、满坐寂然(名词,通“座”,座位)虚词:焉:父异焉(焉:代指仲永要文具的举动)复到舅家问焉(焉:代指仲永的情况)于:环谒于邑人(介词,到,引出对象)于舅家见之(介词,在)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介词,从)其:其诗以养父母/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词,他的,指方仲永的)其受之天也/彼其受之天也(代词,他,指方仲永)之:忽啼求之(介词,它,指书具)借旁近与之(代词,他,指仲永)借一乡秀才观之/以钱币求之(代词,它,指仲永的诗)余闻之也久(代词,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不能称前时之闻(结构助词,的)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不译)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以,用)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介词,以,把)而:结友而别(连词,表顺承)敏而好学(连词,表递进)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既而儿醒(副词,与“既”一起来表示时间很短)妇拍而呜(连词,表并列关系)之:于厅事之东北角(助词,的)妇拍而呜之(代词,他,指小儿子)。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一词多义辑录资料讲解
就是
即公大兄无奕女(《咏雪》)
罔
迷惑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无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去
离开
“太丘舍去”“委而去之”《陈太丘与有期》
知
了解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知道
温故而知新(《论语》)
距离
日中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明白
知之为知之(《论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竭尽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断
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止
只有
止有剩骨《狼》
断
沿溯阻绝《三峡》
停止
一狼得骨止《狼》
消失、停止
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三峡》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狼》
独一无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敌人
盖以诱敌《狼》
端
(东西的)头
东坡右手执卷端《核舟记》
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只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
写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云
句尾语气助词
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信
与朱元思书
说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并
和
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
从
向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一起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跟从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故意
七年级下册一词多义 -
虚词 之 (特 别注 意 2、 3、20 句) 例句 1、复投之 3、久之,目似瞑 5、亦毙之 7、怒而触不周之山 9、妇拍而呜之 11、忽啼求之 13、传一乡秀才观之 15、或以钱币乞之 17、于舅家见之 19、仲永之通悟 21、受之天也 2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顷刻两毙 怒而触不周之山 妇拍而呜之 于 其一犬坐于前 于厅事之东北角 贤于材人远矣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以 投以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为 并自为其名 且为众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乃 乃吾前狼假寐 屠乃奔倚其下 其 如此其贤也 蒙乃始就学 饮于河、渭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则其受于人者不知也 于舅家见之 以刀劈狼首 盖以诱敌 养父母、收族为意 默叹,以为妙绝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得为众人而已耶 化为邓林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道渴而死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词义 例句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又数刀毙之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8、于厅事之东北角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2、借旁近与之 14、邑人奇之 16、余闻之也久 18、不能称前时之闻 20、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古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习题带答案
七下全册文言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目录:一、第4课《孙权劝学》二、第8课《木兰诗》三、第12课《卖油翁》四、第16课《陋室铭》五、第16课《爱莲说》六、第24课《河中石兽》第4课《孙权劝学》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
2、【当涂】。
3、【辞】。
4、【务】。
5、【孤】。
6、【治经】。
经,。
7、【博士】。
8、【邪】。
9、【但】。
10、【涉猎】。
11、【见往事】。
见,。
往事,。
12、【及】。
13、【过】。
14、【今者】。
15、【才略】。
16、【非复】。
17、【更】。
18、【刮目相待】。
刮,。
19、【大兄】。
20、【见事】。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⑤及.鲁肃过寻阳:⑥即更.刮目相待:⑦但.当涉猎:⑧但当涉猎..:⑨见往事..耳:⑩自以为大.有所益:⑪蒙乃始就.学: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一词多义: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当:①但当涉猎:②当涂掌事: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①与蒙论议,大惊: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判断文言句式: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三、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翻译: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部编本人教版七下文言文虚词及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耗尽心血)
部编本人教版七下文言文虚词及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耗尽心血)本文介绍了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之”的多种用法和意义。
其中包括结构助词、音节助词和作代词等。
在结构助词中,“之”可以用于名词性短语和名词定语之间,也可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在作代词中,“之”可以代表人、事或物,并且可以放在动词后面作为宾语。
此外,“之”还可以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用于名词和形容词之间。
这些用法都需要根据上下文具体理解。
左将军XXX时间闭目,似乎心境十分空闲。
他曾经在家圃里射箭,然后拿起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位于河边,山门已经坍塌到河里。
他在水中寻找石兽,但是因为沙子的浮动和沙子的淤积,XXX被埋在了沙子上。
他决定去上游寻找,最终在数里之外发现了石兽。
左将军XXX听说XXX向他打听,于是XXX派人去问XXX。
左将军XXX认为不义之人虽然富有而且权贵,但对他来说就像浮云一样不重要。
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条狼径上看到一只狗坐在前面。
他十五岁时决定专心研究。
如果只知道一件事而不知道其他事情,那么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淫慢会使人无法进步,险躁则会使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在正午时分太阳不出现,那么就是不可信的;如果子女骂父母,那么就是不礼貌的。
主要作为连词使用,可以表示顺接、转折、修饰、因果等关系。
左将军XXX在家圃射箭,然后拿起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他在水中寻找石兽,但是因为沙子的浮动和沙子的淤积,XXX被埋在了沙子上。
他决定去上游寻找,最终在数里之外发现了石兽。
XXX听说左将军XXX之有关消息,于是派人去问XXX。
左将军XXX认为不义之人虽然富有而且权贵,但对他来说就像浮云一样不重要。
他在年轻时曾经在一条狼径上看到一只狗坐在前面。
他十五岁时决定专心研究。
如果只知道一件事而不知道其他事情,那么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淫慢会使人无法进步,险躁则会使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1.连词,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相当于“然后”“于是”“就”等。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上课讲义
学说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盖一癞蛤蟆《童趣》
说
一
全
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清
清澈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小石潭记》
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凄清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长烟一(全)空《岳阳楼记》
临
靠近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数词,一
余拿一小船《湖心亭看雪》
将近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一(一片)碧万顷;《岳阳楼记》
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当
掌管
当涂掌事《孙权劝学》
灭亡
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应当
但当涉猎《孙权劝学》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殆
有害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就
完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
靠近
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行
奉行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
从事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行走
三人行(《论语》)
意
想(意图)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
罔
迷惑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神情
意暇甚《狼》
无
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势象形(《核舟记》)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知识点,仅供参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一、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知识精讲)
专题09 七(下)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1.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水先生。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2.《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编年体通史共29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3.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改写而成的,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建安十五年(公元20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军。
不久,周瑜病死。
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联刘拒曹,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东吴大将吕蒙由于出身行伍再加上军务繁忙,还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
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二)通假字1.“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可译为“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涂”通“途”,道。
(卿今当涂掌事)(三)古今异义1.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孤单,孤苦。
2.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3.但古义:副词,只。
(但.当涉猎)今义:转折连词。
4.往事古义:历史。
(见往事..耳)今义:过去的事情。
5.及古义: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以及。
6.过古义:到。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经过。
(四)一词多义1.当动词,掌管。
(当.涂掌事)副词,应当。
(但当.涉猎)2.就从事。
(蒙乃始就.学)完成。
(指物作诗立就.)3.见了解。
(见.往事耳)认清,识别。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以介词,用。
(蒙辞以.军中多务)与“为”连用,“认为”。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毕
全部
群响毕绝《口技》
天下之伟观也《观潮》
竭尽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观察
观之兴正浓(《童趣》)
止
只有
止有剩骨《狼》
观赏(看)
予观乎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停止
一狼得骨止《狼》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狼》
期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有期》)
擅长
京中有善口技(《口技》)
成年男子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危
高
惟有危楼一座(《山市》)
丈夫
夫起大呼《口技》
危急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妙
妙处
众妙毕备《口技》
洞
像洞一样
窗扉皆洞开(《狼》)
奇妙
以为妙绝《口技》
打洞
一狼洞其中(《狼》)
指
指头
手有百指《口技》
观
景观(景象)
作青云白鹤观(《童趣》)
指出
2、从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所以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闻
听说
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故逐之《曹刿论战》
名声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故君子有不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名
名字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命名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故意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也《伤仲永》
原因
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七年级下册重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总
七年级下册重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总1.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具备。
)②攻其无备(防备)2. 毕:①群响毕绝《口技》(全部)②原形毕露(全部)3.策:①策勋十二传《木兰诗》(记录)。
②成语“束手无策”(计谋。
)4..长:①北市买长鞭《木兰诗》(cháng与“短”相对。
)②长治久安(长久)③木兰无长兄(《木兰诗》(zhǎng,排行最大)5..称:①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符合)②称心如意(符合)6. 驰:①愿驰千里足(骑)②驰名中外(传播)7. 辞: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②不辞劳苦(躲避,推脱)8. 当:①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对着,向着。
)②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③“锐不可当” (抵挡。
)9. 敌:①恐前后受其敌《狼》(攻击)②盖以诱敌《狼》(敌人)10.①度: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渡过、越过)②宽宏大度(度量)11.①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发出)②千钧一发(头发)12.①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诗》(搀扶)②扶危济困(帮助)13. 更:①即更刮目相待(重新)②更上一层楼(再、又)③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14.①固:固众人《伤仲永》(本来)②根深蒂固(牢固)15. 故:①温故而知新②两狼之并驱如故(旧的,原来的)16. 顾:①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回头看)②三顾茅庐(拜访)17. 过:①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到)②改过自新(过错)18. 间:①中间如拉崩倒之声(夹杂)②亲密无间(缝隙)19. 见:①见往事耳(知道)②图穷匕见(通“现”:露出)20. 尽:①担中肉尽(没有了)②弹尽粮绝(没有了)21.绝:①以为妙绝《口技》(极点)②群响毕绝《口技》(停止,消失)22. 利:①父利其然(认为……有利可图)②有利可图(利益)23. 隶:①属于(世隶耕)②贩夫皂隶(奴隶)24. 妙:①以为妙绝(奇妙)②锦囊妙计(奇妙、巧妙)25. 名:①不能名其一处《口技》(说出)②、闻名遐迩(名字)26. 前:①其一犬坐于前《狼》(前面)②狼不敢前《狼》(上前)27. 强:①赏赐百千强(有余)②项为之(强通“僵”,僵硬)28. 去:①一狼径去(走开,离去)②去伪存真(去除,排除)29. 乳:①妇抚儿乳《口技》(喂奶)②儿含乳啼《口技》(奶头)30. 少:①少时(shǎo一会儿)②意少舒(稍微)31. 市:①东市买骏马《木兰词》(集市)②愿为市鞍马《木兰词》(买)32. 数:①又数刀毙之《狼》(shù,表多次。
七年级下一词多义
夫起大呼《口技》
妙
妙处
众妙毕备《口技》
奇妙
以为妙绝《口技》
指
指头
手有百指《口技》
指出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毕
全部
群响毕绝《口技》
竭尽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止
只有
止有剩骨《狼》
停止
一狼得骨止《狼》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狼》
敌人
盖以诱敌《狼》
前
前面
其一犬坐于前《狼》
上前
狼不敢前《狼》
乳
喂奶
妇抚儿乳《口技》
靠近
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从事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意
想(意图)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
神情
意暇甚《狼》
见
了解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看见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认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夫
那些
今夫不受之天《伤仲永》
语气词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成年男子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隔绝
沿溯阻绝《三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穷
穷尽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贫穷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七年级下一词多义
实词
义项
例句(标明出处)
市
1、集市?
东市买鞍马《木兰诗》
2、买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自
1、自己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2、从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七年级语文下文言文一词多义字词汇总归纳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义字词汇总归纳1、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蒙乃始就学(接近,靠近)还来就菊花(接近,靠近)2、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求之于上流(应当)木兰当户织(对,对着)当窗理云鬓(对,对着)卿今当涂掌事(担当,承当)3、可可以调素琴(可以)可爱者甚蕃(值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可据理臆断欤(可以)不可不学(可以)三军可夺帅也(可以)4、以以观沧海(来)以为顺流下矣(认为)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以刀劈狼首(用)盖以诱敌(用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非学无以广才(用来)以我酌油知之(凭)以钱覆其口(用)5、见昨夜见军帖(看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6、大公大笑乐(大声)可汗大点兵(大规模)自以为大有所益(非常,十分)大惊曰(非常,十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屠大窘(非常,十分)7、市愿为市鞍马(购买)东市买骏马(市场)8、尔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但手熟尔(罢了)尔安敢轻吾射!(你)9、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吾射不亦精乎(射技)尔安敢轻吾射(射技)10、而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却)相委而去(表顺承,而后)学而时习之(表顺承,而后)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而后)五十而知天命(表顺承,而后)温故而知新(表顺承,而后)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而后)结友而别(表顺承,而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转折但是)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但是)久而不去(表修饰,不译)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表修饰,不译)康肃笑而遣之(表修饰,不译)11、远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缀行甚远(距离远)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大目标)1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众服为确论(认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愿为市鞍马(为此)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13、清濯清涟而不妖(清澈)香远益清(清香)通假字练习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
(二)词义缩小
•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 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 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 味; • “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 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史记《鸿门宴》 •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六)感情色彩变化 •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 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 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 贬义词。 • “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 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 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 “天下云集响应”。 •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 词。
(一)词义扩大
•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 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 • 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 大的河流. • “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贾谊《过秦论》 •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并自为其名:代词,自己的并自为其名:题上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仲永的卒之为众人:成为邑人奇之:代词,指这件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词,代诗的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的.诗其受之天也:代词,代他的贤于材人远矣:比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见往事耳:了解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蒙辞以军中多务:用①乳:a、动词,喂奶,妇抚儿乳;b、名词,乳头,儿含乳啼。
②绝:a、副词,极,以为妙绝;b、动词,尽、消失,群响毕(全,都)绝。
③妙:a、名词,妙处,众妙毕备;b、形容词,好,好处以为妙绝。
④指:a、名词,指头,手有百指;b、动词,指出,指明,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拟声词,有鼠作作索索;b、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百千其作。
⑥间:a、动词,夹杂,中间有力拉崩倒之声;b、动词,间断,遂与外人见隔。
⑦是:介a、词,这,当是时;b、判断动词,问今是何世。
①为:a、动词,是,此不为远者;b、作,化为邓林;c、认为,孰为汝多知乎?①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
今为耳朵。
②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①止:a、只有,止有剩骨;b、停止,一狼得骨止。
②敌:a、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恐前后受其敌;b、名词,敌人,盖以诱敌。
③之:a、补充音节,无义,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代词,指狼,又数刀弊之。
④意:a、神情、态度,意暇甚;b、动词,企图,打算,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⑤前:a、前面,其一犬坐于前;b、动词,上前,狼不敢前。
⑥恐:a、担心,恐前后受敌;b、恐怕,不治将恐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整理
(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见)古义:了解今义:看到,看见③见往.事..耳古义:只,仅仅今义:但是②但.当涉猎(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孤)古义:古时王侯自称今义:孤独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古今异义②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掌事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1)通假字3.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结果,精彩至极。
看似简单的闲笔,却是匠心独运之所在。
(3)言简义丰的语言描写。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
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之外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鲁肃正是一个庐山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一笔带过。
先写孙权劝说吕蒙要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学从侧面表现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
这样写既节(1)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2.写作特点要性,勉励人们要努力学习,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人。
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之后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1.文章中心概括《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积累④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义:很今义:大小⑤蒙乃始就.学古义:从事今义:连词⑤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过)古义:到今义:经过⑤即更.刮目相古义:重新今义:程度副词,更加(3)一词多义①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掌管)②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②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4)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原意为借口,文中指推辞(5)重要句子翻译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一词多义辑录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断
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止
只有
止有剩骨《狼》
断
沿溯阻绝《三峡》
停止
一狼得骨止《狼》
消失、停止
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三峡》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狼》
独一无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敌人
盖以诱敌《狼》
端
(东西的)头
东坡右手执卷端《核舟记》
前
前面
其一犬坐于前《狼》
端正
属
类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妙
妙处
众妙毕备《口技》
类似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奇妙
以为妙绝《口技》
连接
属引凄异《三峡》
指
指头
手有百指《口技》
通“嘱”吩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指出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绝
极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毕
全部
群响毕绝《口技》
与世隔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迷惑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无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去
离开
“太丘舍去”“委而去之”《陈太丘与有期》
知
了解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知道
温故而知新(《论语》)
距离
日中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明白
知之为知之(《论语》)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在
当是时《口技》
从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汇总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汇总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汇总1、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蒙乃始就学(接近,靠近)还来就菊花(接近,靠近)2、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求之于上流(应当)木兰当户织(对,对着)当窗理云鬓(对,对着)卿今当涂掌事(担当,承当)3、可可以调素琴(可以)可爱者甚蕃(值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可据理臆断欤(可以)不可不学(可以)三军可夺帅也(可以)4、以以观沧海(来)以为顺流下矣(认为)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以刀劈狼首(用)盖以诱敌(用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非学无以广才(用来)以我酌油知之(凭)以钱覆其口(用)5、见昨夜见军帖(看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6、大公大笑乐(大声)可汗大点兵(大规模)自以为大有所益(非常,十分)大惊曰(非常,十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屠大窘(非常,十分)7、市愿为市鞍马(购买)东市买骏马(市场)8、尔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但手熟尔(罢了)尔安敢轻吾射!(你)9、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吾射不亦精乎(射技)尔安敢轻吾射(射技)10、而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却)相委而去(表顺承,而后)学而时习之(表顺承,而后)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而后)五十而知天命(表顺承,而后)温故而知新(表顺承,而后)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而后)结友而别(表顺承,而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转折但是)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但是)久而不去(表修饰,不译)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表修饰,不译)康肃笑而遣之(表修饰,不译)11、远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缀行甚远(距离远)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大目标)1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众服为确论(认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愿为市鞍马(为此)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13、清濯清涟而不妖(清澈)香远益清(清香)第1 页共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自以为大有所益
愿为市鞍马
公亦以此自矜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自钱孔入
乃
亦
女亦无所思
见
见往事耳
公亦以此自矜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汝亦知射乎
昨夜见军帖
不亦颠乎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甚
可爱者甚蕃
遂
肃遂拜蒙母
世人甚爱牡丹
遂反溯流逆上矣
独
晋陶渊明独爱菊
闻
不闻机杼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七年级下册一词多义练习班别:姓名:
谓
权谓吕蒙曰
是
斯是陋室
予谓菊
是非木杮
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如是再啮
旦辞爷娘去
以
公亦以此自矜
欲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以我酌油知之
可汗问所欲
以为顺流下矣
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去
睨之久而不去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自以为大有所益
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
以为顺流下矣
安敢轻吾射
陶后鲜有闻
清
濯清涟而不妖
闻之笑曰
香远益清
一老河兵闻之
尔
但手熟尔
但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尔辈不能究物理
但微颔之
至
暮至黑山头
但手熟尔
至石之半
但知其一
是
如是再啮
当
卿今当涂掌事
如其言
木兰当户织
当户理红妆
当世无双
当求之于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