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所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审计档案、财务档案、行政管理档案等。
第三条本所档案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集中统一管理原则;2. 安全保密原则;3. 完整、准确、及时原则;4. 便于利用原则。
第二章档案管理职责第四条会计师事务所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全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职责:1. 负责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档案管理工作;2. 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3. 负责档案的鉴定、统计、查询和咨询服务;4. 负责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率;5. 负责档案安全保密工作。
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共同维护档案的完整、安全。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的要求,及时收集各类档案;2. 档案收集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3. 档案收集应遵循保密原则,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八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档案类别、时间、保管期限等要求进行分类;2. 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编号、编制目录、建立索引;3. 对档案进行装订、装盒,确保档案整洁、美观。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九条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档案类别、时间、保管期限等要求进行分类存放;2. 保管场所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条件;3. 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确保档案安全。
第十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1. 依法依规调阅档案,确保档案安全;2. 提供档案查询、复制等服务,方便客户、员工利用;3. 对档案利用情况进行登记,便于追踪和管理。
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实用版3篇】目录(篇1)I.引言II.档案管理制度的背景和目的III.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IV.实施档案管理制度的注意事项V.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事务所的业务量不断增加,其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及其重要性。
二、档案管理制度的背景和目的1.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事务所的业务量不断增长,其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变得尤为重要。
2.目的: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事务所的业务记录和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和保密。
三、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规范化。
2.归档管理:规范归档程序,明确各类业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证归档及时、完整。
3.保管期限:规定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确保会计业务的原始记录得以长期保存。
4.保密工作:明确档案保密的职责和要求,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5.档案利用:规范档案利用程序,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6.监督检查:定期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实施档案管理制度的注意事项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档案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目录(篇2)I.档案管理制度的背景和目的II.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流程III.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IV.档案管理制度的考核和评价正文(篇2)一、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化建设的推进,会计事务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业务质量和效率,制定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其背景、目的、内容、流程、实施、监督、考核和评价等方面。
二、内容和流程1.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销毁等内容。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黑龙江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为提升黑龙江XX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所)的业务质量水准,加强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归档期限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六十天内。
第二章立档标准一、业务档案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卷,以报告为单位进行立卷,一个报告所应附的工作底稿材料应组成一个卷,不得将两个报告的底稿材料立成一个卷。
二、业务档案工作底稿应按程序排序,依次编写页号不得遗漏。
编页时应从卷内底稿的首页开始。
不分册数统一编一个流水号,填写时用打号机在有文字的每页正面右上角、背面左上角编写页数。
三、业务档案目录按工作底稿的先后顺序用计算机打印,目录放置卷首。
四、业务档案备考表应按下列填写(-)立卷人:由立卷人签名(二)部门检查人:由案卷检查者(部门负责人)签名(三)立卷时间:填写完成立卷的时间(四)收卷检查人:由质量监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检查人签名(五)需要说明的问题(六)内备考表应置卷尾五、业务档案封面标题要规范,文字排列要整齐、美观、年份位数要写全,文号要准确。
六、装订要牢固、整齐、不掉页、不倒页、不压字、不损资料、不易失散、不妨碍阅读、采用三孔一线的方法装订。
第三章接档程序、交接人员一、各类业务档案整理装订后经部门负责人检查签名后由质量管部检查无误后填写归档交接清单(一式两份)及时送交人力资源部。
二、人力资源部对各业务部移交的档案按归档清单填写的单位、文号及监管部质量检查合格后逐卷验收,确认无误后,交接人在归档清单上签字,以示负责。
三、未经质管部复核、未组卷的档案及不属于档案保管范围的资料不予接收,禁止放入档案室。
第四章档案保管一、档案设专人保管,严格管理,确保档案不丢、不潮、不损、不泄密。
二、凡‘经审核后入卷的档案,按年份分类放入档案架,排列有序,查找有据。
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保障审计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和安全,充分发挥审计档案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所内部所有审计档案的管理,包括审计工作底稿、相关文件、资料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确保审计档案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提高审计质量,保障客户利益,促进本所业务健康发展。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审计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2. 相关文件:包括客户授权书、审计委托书、审计合同等;3. 资料类:包括行业规范、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4.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第五条审计档案的归档应遵循以下原则:1. 按照审计项目类别归档;2. 按照时间顺序归档;3. 按照文件种类归档;4. 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审计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设施;2. 档案室应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整理和更新。
第七条审计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 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未经授权,不得向外部泄露审计档案内容;2. 依法依规提供审计档案查询服务,确保客户利益;3.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审计档案,应采取保密措施。
第四章档案处置第八条审计档案的处置应遵循以下程序:1. 根据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确定处置时间;2. 对拟处置的审计档案进行审查,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完整;3. 对处置的审计档案进行登记,确保档案处置的合规性。
第五章责任与监督第九条本所领导对本所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十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保密意识。
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安全与利用效能,制定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档案管理机构: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或委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档案管理责任人:确定具体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包括负责档案的采集、整理、归档、查询、借阅等等。
3. 档案管理规程:制定档案管理的基本规程和操作流程,包括档案管理的原则、方法、流程等。
4. 档案分类与标识:根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将档案进行分类,并采用标识系统进行标记和归档。
5. 档案采集与整理:明确档案的采集标准和流程,建立档案信息采集表格,对于收集到的档案进行整理和分类。
6. 档案存储与保管:明确档案的存储位置和存放要求,建立并维护档案库房,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7. 档案查询与借阅:规定档案查询和借阅的流程和程序,明确查询和借阅权限,保障利用档案的合法性。
8. 档案销毁与转移:建立档案销毁和转移制度,明确档案销毁
的条件和程序,同时对于需要转移的档案,明确转移的程序和责任方。
9. 档案管理的质量控制:建立档案管理的质量控制机制,包括对档案的质量进行检查、审核和评估等。
10. 档案管理培训与宣传: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档案管理能力,同时在事务所内部进行宣传,提高员工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和规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档案的归档和整理:会计事务所应建立归档和整理制度,对每份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整理,确保档案的有序归档和易于查找。
2. 档案的保存期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会计事务所应确定不同类型档案的保存期限,并将其明确告知相关责任人员,确保档案的合规保存。
3. 档案的保管和存储:会计事务所应制定档案保管和存储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
包括防火、防水、防盗等措施,同时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场所,确保档案的保存质量。
4. 档案的检索和借阅:会计事务所应建立档案检索和借阅制度,确保档案的及时、准确查阅和借阅。
包括规定查阅和借阅的流程、权限和时间,以及档案借阅的登记和追踪措施。
5. 档案的销毁和转交:会计事务所应制定档案销毁和转交制度,对到期的档案进行销毁或根据需要转交给相关的机构或部门。
销毁和转交的过程应有明确的流程、记录和审批。
6. 档案管理责任人:会计事务所应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以上只是对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概括,具体的制度
内容和细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并结合会计事务所的规模、业务特点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
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工作,保护客户信息安全,保证工作效率,对会计事务所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制定的独立制度。
本制度主要包括档案的建档、归档、查阅、借阅、销毁等内容的相关规定。
二、档案的建档1.会计事务所的档案应按照时间、主题、部门等不同分类建立档案。
2.建档时,应当制定一份文件目录,并在文件目录上标注文件编号、文件题名、文件分类、文件保管期限等信息,以便于归档管理。
3.档案应在归档前进行登记,将档案名称、建档人员、建档时间等信息记录在档案登记簿上。
4.档案建立后要经过管理员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5.涉及到客户隐私的档案应当另外建立,并设置严格保密措施。
三、档案的归档1.档案应按照规定的分类方式进行归档,归档时应注意档案的整齐划一和编号的标注清晰。
2.档案归档后,应在文件目录上更新归档时间和归档人员姓名。
3.档案归档时,应统一存放在封闭式的柜子内,库房内安排专人负责,索引目录挂在柜门。
4.档案归档后应进行档案存放场所的排查,及时整理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并进行记录。
四、档案的查阅1.查阅档案应符合相关规定,查阅人员应经过授权并严格核验身份证明。
2.查阅档案前,应先向管理员出具查阅申请书,并在申请表上明确申请人姓名、职务、档案编号、档案类别等信息。
3.查阅档案应在专门的档案查阅室进行,不得将档案带离查阅室。
4.查阅档案时应承担维护档案安全的责任,不得翻查无关的档案,不得私自复制、拍照或将内容泄露给他人。
五、档案的借阅1.档案的借阅应事先填写借阅单,并经过管理人员核实,确认借阅合法后,方可进行借阅操作。
2.借阅档案应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准确填写借阅返还时间。
3.借阅人员应在规定借阅时间内完成使用,并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不受损害,不得更改档案内容。
4.档案的借阅者离开单位时,必须检查档案是否齐全,按照规定返回档案。
六、档案的销毁1.档案到达规定保存期限后,应依据《档案管理办法》进行销毁,销毁前须经过管理员确认。
会计部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计部业务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会计部所有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表、凭证、合同、票据、审计报告、税务申报材料等。
第三条会计部业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真实、准确,不得有遗漏、损毁或篡改;2.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3. 利用性原则:便于档案的查阅、利用和统计分析;4. 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会计部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职责:1. 负责会计部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销毁等工作;2. 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3. 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检查和评估,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4. 对外提供档案查询服务,协助其他部门利用档案;5. 负责档案保密工作,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第五条会计部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会计部门: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提交业务档案;2. 采购部门: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提交采购合同、发票等档案;3. 销售部门: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提交销售合同、发票等档案;4.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提交员工工资、社保等档案;5. 其他部门:根据业务需要,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提交相关档案。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会计部业务档案收集范围:1. 财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年报等;2. 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3. 合同:包括各类合同、协议等;4. 票据:包括发票、收据、支票等;5. 审计报告:包括内部审计报告、外部审计报告等;6. 税务申报材料:包括纳税申报表、完税证明等;7. 其他相关材料。
第七条档案整理要求:1. 分类:按照档案的种类、时间、来源等进行分类整理;2. 编号:为每份档案编制统一编号,便于查询和管理;3. 标题:为每份档案编写准确、简洁的标题;4. 描述:对档案内容进行简要描述,便于查阅;5. 归档:按照档案类别和编号,将档案整齐地放入档案盒或档案柜。
档案管理制度会计事务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事务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事务所所有档案的管理,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声像档案等。
第三条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不得遗失、损毁或篡改;2. 准确性原则:确保档案内容准确无误,符合事实;3. 安全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安全,防止火灾、水灾、盗窃等意外事故;4. 有效性原则:确保档案的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会计事务所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 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2. 业务档案:包括客户资料、合同、协议、项目文件等;3. 管理档案:包括人事档案、行政文件、规章制度等;4. 保密档案:包括涉及客户隐私、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的档案。
第五条档案归档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归档准备:档案形成单位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形成的档案进行整理、分类、编目,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 归档申报:档案形成单位将整理好的档案报送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档案归档申报表》;3. 审核验收:档案管理部门对归档档案进行审核,确保档案符合归档要求;4. 归档入库:审核合格的档案由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编号、登记,并入库保管。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维护第六条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仓库环境:档案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虫、防火、防盗;2. 档案装具:档案装具应符合国家标准,便于存取;3. 档案存放:档案应按照分类、编号顺序存放,便于查找;4. 档案维护: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清理、消毒,确保档案的完好。
第七条档案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对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档案修复:对破损、褪色的档案进行修复,确保档案的完整性;3. 档案消毒:定期对档案进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4. 档案整理:对过期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归档。
会计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所所有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销毁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所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
(二)科学管理:运用现代档案管理技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
(三)安全保管:确保档案实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损毁、丢失和泄密。
(四)规范利用: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方便档案利用。
第二章档案管理部门及职责第四条本所档案管理工作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销毁等工作;(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三)组织开展档案宣传教育,提高全所人员档案意识;(四)负责档案的鉴定、整理、归档、保管、销毁等工作;(五)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档案检查、验收、评估等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五条档案收集范围:(一)本所各项业务活动产生的文件、资料;(二)本所内部管理文件、资料;(三)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资料;(四)与本所业务相关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六条档案整理要求:(一)按照档案分类、编号、编目、归档等要求,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整理;(二)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便于查阅;(三)对重要档案,应进行备份和加密处理。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七条档案保管要求:(一)档案保管场所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霉、防虫、防尘等条件;(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档案保管期限届满,按照规定进行销毁。
第八条档案利用要求:(一)档案利用者应遵守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尊重档案原始性、真实性;(二)档案利用者应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妥善保管借阅档案;(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协助档案利用者查阅档案,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参考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业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明确业务档案归档内容、归档形式(方法)、保管期限、管理责任以及其他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安徽省档案管理条例》,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办理审计、验资业务形成的业务档案。
事务所办理其他鉴证业务形成的业务档案,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业务档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及其执业人员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对制定的审计或验资计划、实施的审计或验资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或验资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或验资结论做出的记录。
本单位的业务档案是审计或验资证据的载体,是出具审计或验资报告的主要依据。
本单位的业务档案是考查业务工作的依据,是本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业务档案的所有权属于本单位。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本单位由主任会计师(副主任会计师)分管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由部门负责业务档案的登记及日常管理工作,设一至两名档案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本单位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调阅、销毁等档案管理工作;各业务部门应当指定专人专职(或兼职)负责本部门的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配合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完成业务档案的移交、归档等工作;项目负责人(或主审)应当负责对所承办业务项目的业务档案归档过程和归档质量全面负责。
第六条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本机构的规定及相关规章制度;要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不得将档案外传,不得丢失;档案管理人员因工作需要发生变动时,应办理档案交接手续,由分管档案业务的领导监交。
交接手续办理完毕后,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都要在移交表上签字或签章。
移交人必须办完移交手续后方可调动工作。
第三章业务档案的归档工作第七条凡本事务所在业务工作中出具的审计、验资等业务报告及其为报告所做的工作底稿和附件均作为业务档案。
业务档案归档工作由五个步骤组成:整理、登记、装订、装盒及入库码放。
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本所业务资料的分类、整理、立卷、归档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根据《XXX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所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所的业务资料主要指执业人员在执行各项咨询业务中形成的工作底稿和出具的报告书。
办理培训形成的资料也列入业务资料范围。
本所的一般文件和会计核算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不属于业务资料范围,应分别按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业务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对业务资料进行分类、归集、整理、立卷、编目、保管、利用、鉴定与销毁,并形成制度。
业务档案由本所统一管理,并接受各有关部门和档案业务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业务资料的分类本所办理各项业务形成的工作底稿,应分别按业务性质划分为综合类、业务类、备查类三类,并结合实际,制定分类工作底稿的具体目录和索引系统,便于整理、利用。
本所的培训业务,包括受托和自办的各种培训班。
办理前述培训形成的资料,主要包括委托培训的协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试题、参考答案、评分办法、学员名册、成绩单和培训工作总结等,应分别按不同培训项目和期次进行归类。
第三章业务档案的形成执业人员在完成一项咨询业务后的两个月内,应由主办人员(或由承办部门指定人员)对业务资料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并按一个委托单位一项业务立一个案卷的要求立卷,不得将多个委托单位同一项业务合立成一个案卷。
立卷人员对咨询业务资料进行分类、归集、整理、立卷时,应按下列顺序排列:综合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备查类工作底稿。
业务类工作底稿,凡编有序号的,按序号排列,没有编序号的按形成报告的内容的顺序排列。
对培训形成的资料,按协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各科试题、参考答案、评分办法、学员名册、成绩单、培训工作总结等顺序排列。
为便于对业务档案调阅、鉴定和销毁,案卷可采用袋装式。
会计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为确保会计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规范、有序、高效,提高会计事务所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事务所工作质量,制定会计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一)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会计事务所的业务档案管理。
(二)所有涉及到客户的文书、资料和信息属于客户的机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保密。
二、业务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全过程管理原则,从客户接洽、资料收集、核算处理、报告编制、归档保管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管理。
(二)合法性原则,参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处理档案资料。
(三)规范性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处理流程,确保档案的规范性。
(四)及时性原则,及时记录业务活动、资料转移记录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及时性。
(五)准确性原则,确保所收集资料、处理结果及归档程序的准确性。
(六)保密性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规范档案保密管理工作。
三、业务档案管理的组织和管理(一)设立档案管理员岗位以负责会计事务所的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二)制定档案管理流程,实现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遗漏、重复或丢失。
(三)对档案安全策略实行全面的控制,重要档案必须设置密码保护,确保档案安全可靠。
(四)制定档案借阅制度,规范出借流程,保证档案安全性。
(五)负责为外来人员提供无损空间测量、情况咨询、档案借阅等服务。
(六)定期召开档案管理员会议,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一)会计事务所与客户开始合作后开展稽核和清理工作,全面收集客户相关的基本情况、行业动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
(二)按照客户专业领域建立档案信息库,将档案文档进行编目归档。
(三)对涉及客户金额、税务、审计等敏感信息的档案文档,建立永久留存档案进行安全保管。
五、档案管理的维护和归档(一)建立档案的借阅和归还登记制度。
(二)制定档案借阅审批制度和借阅策略,并及时核对借阅和归还的顺序和时间。
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规定

会计事务所档案管理规定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本所业务资料的分类、整理、立卷、归档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根据《安徽省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所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本所的业务资料,主要指执业人员,在执行各项咨询业务中形成的工作底稿和出具的报告书。
办理培训形成的资料,也列入业务资料范围。
本所的一般文件和会计核算资料(包括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不属于业务资料范围,应分别按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三、业务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对业务资料进行分类、归集、整理、立卷、编目、保管、利用、鉴定与销毁,并形成制度。
四、业务档案由本所统一管理,并接受各有关部门和档案业务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业务资料的分类五、本所办理各项业务形成的工作底稿,应分别业务性质,划分为综合类、业务类、备查类三类,并结合实际,制定分类工作底稿的具体目录和索引系统,便于整理、利用。
六、本所的培训业务,包括受托和自办的各种培训班。
办理前述培训形成的资料,主要包括委托培训的协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试题、参考答案,评分办法、学员名册、成绩单和培训工作总结等,应分别不同培训项目和期次进行归类。
第三章业务档案的形成七、执业人员在完成一项咨询业务后的两个月内,应由主办人员(或由承办部门指定人员)对业务资料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并按一个委托单位一项业务立一个案卷的要求立卷,不得将多个委托单位同一项业务合立成一个案卷。
八、立卷人员对咨询业务资料进行分类、归集、整理、立卷时,应按下列顺序排列:综合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备查类工作底稿。
业务类工作底稿,凡编有序号的,按序号排列,没有编序号的按形成报告的内容的顺序排列。
对培训形成的资料,按协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各科试题、参考答案、评分办法、学员名册、成绩单、培训工作总结等顺序排列。
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一)、审计档案保密:审计档案涉及被审单位大量、重要的商业秘密,审计人员和档案保管人员必须严格保密。
(二)、审计档案的查阅:审计档案不得对外借出。须查阅者应持有相关部门、单位的查阅证明,经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或顾问批准方可查阅。本所档案保管人员应认真登记查阅者查阅的内容,要求查阅者签名并严格保密。
三、会计档案归档管理:为保确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和便于查阅,每年度终了一个月内,会计人员应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表报,财务审计报告等分别整理立卷装订后,归档,交档案室归档保管。
会计师事务所
20XX年X月修订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二、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计凭证、会计账册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应存档妥善保管。
一、立卷归档内容: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及其它相关资料。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等。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本所年终会计报表委托审计报告。
六、审计档案保管期限
(1)当期档案自审计报告签发之日起至少保存10年;
(2)永久性档案应长期保管;
(3)不再继续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其永久性工作档案的保案的保管期限同最后一年当期工作档案的保管年限相同。
七、审计工作档案的所有权管理
审计工作档案的所有权属于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而不属于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二、审计档案保管的重要性: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业务档案管理制度模版

业务档案管理1.概述1.1 为规范本所工作底稿形成业务档案的流程及业务档案的管理,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其他业务参照执行。
1.3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档案的交接;(2)档案的归档;(3)档案的管理。
2.档案的交接2.1按照业规113号等规程编制和整理工作底稿并将工作底稿按本规程要求整理为业务档案是外勤主管的责任,质监与技术支持部负责业务档案的归档。
2.2 外勤主管应当在业务报告日后60天内将工作底稿整理成业务档案,并送质监与技术支持部归档(如未特别注明,仅指当期档案部分,包括电子底稿)。
工作底稿整理成业务档案包括对工作底稿进行分册和填写目录等。
每册为2.2厘米/200页左右,超出部分应当对其进行适当分册,但尽量不要对工作底稿的大类进行分割,也不应将几个项目的底稿放在一册;第一册首页为《工作底稿总表》(附件1),其他每册首页为本册目录。
2.3 外勤主管整理工作底稿和质监与技术支持部在归档时要注意以下事项:2.3.1审计工作底稿的总体要求(1)所有的底稿都是A4大小,底稿中很小的单据,如邮局的挂号单等小于A4纸的纸条,是否已粘在A4纸上。
(2)底稿中是否有应交未交原件或收到原件后未撤出复印件的情况。
(3)底稿中是否有热敏纸传真件(由于热敏纸上的字在一段时间内会消失,所以应复印该传真件)。
(4)底稿中横向排版的表格是否有表头未朝左侧的现象。
(5)与审计过程和审计结论无关的资料如被审计单位账页、凭证、单据等复印件以及空白底稿、草稿、已经替代的底稿是否清除(与审计调整、审计过程、结论有关的要保留)。
(6)年审底稿是否已区分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并分别整理。
(7)电子档案是否已进行排版、归类,数据是否正确、完整,底稿需用A4纸打印(如为一面已使用过的纸张,需要在背面划“/”或注明作废),打印后,应每张再浏览一下,查看是否存在打印后字体过小,看不清需要重新调整排版的情况;A3纸需折成A4纸大小。
会计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业务档案管理,保障会计师业务的合法、合规、高效运行,提高会计师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会计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会计师业务档案的完整性,不得遗漏、毁损、篡改。
2. 真实性原则:确保会计师业务档案的真实性,反映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
3. 安全性原则:确保会计师业务档案的安全,防止丢失、泄密。
4. 有效性原则:确保会计师业务档案的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会计师业务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 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财务报表等。
2. 财务报告类:包括年度财务报告、半年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等。
3. 内部管理类: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报告、内部管理规定等。
4. 其他类:包括合同、协议、会议记录、文件汇编等。
第五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的归档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按类别分类:将同类别档案归档到相应档案盒中。
2. 按时间顺序排列:在同一类别档案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档案。
3. 按编号顺序排列:在同一类别、同一时间顺序的档案中,按照编号顺序排列档案。
第六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的归档工作由业务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档案管理员协助完成。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维护第七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档案库房: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库房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条件。
2. 档案柜: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柜,并定期检查、维护。
3. 档案装订:档案装订应牢固、整齐,便于查阅。
4. 档案标识:在档案盒上标明档案类别、编号、起止日期等信息。
第八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的维护应遵循以下要求: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档案库房、档案柜、档案装订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定期消毒:定期对档案库房、档案柜、档案装订等进行消毒,防止档案损坏。
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业务档案的管理,确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业务档案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档案、合同档案、人力资源档案、项目档案等。
三、管理职责1.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业务档案进行收集、整理,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3. 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接收、分类、编号、归档、保管、借阅、销毁等。
四、档案分类与编号1. 档案分类:根据业务性质、内容、用途等因素,将业务档案分为以下类别:- 财务档案- 合同档案- 人力资源档案- 项目档案- 生产经营档案- 其他档案2. 档案编号:按照档案分类和编号规则,对每份档案进行编号,编号应包含档案类别、年份、流水号等信息。
五、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各部门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收集本部门产生的业务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档案整理:档案收集齐全后,应进行分类、编号、装订等工作,确保档案的整洁、规范。
六、档案保管1. 库房管理: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尘、防盗,确保档案的安全。
2. 温湿度控制:档案库房应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确保档案存放环境的适宜。
3. 安全保卫:档案库房应设置安全保卫措施,防止火灾、盗窃等事故发生。
4. 档案修复:对损坏的档案,应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七、档案利用1. 档案查阅:档案利用者应按照规定程序申请查阅档案,经批准后方可查阅。
2. 档案复制:档案利用者需复制档案时,应征得档案管理部门的同意,并按规定支付复制费用。
3. 档案利用登记: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档案利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档案的利用情况。
八、档案销毁1. 档案鉴定: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确定哪些档案可以销毁。
会计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计师业务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会计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会计师业务档案是指会计师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纸质、电子、声像等形式的文件资料。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会计师业务档案分为以下几类:1. 客户资料类: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合同、授权委托书等;2. 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等;3. 账簿报表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财务报表等;4. 税务申报类:包括税务申报表、纳税申报资料等;5. 其他类:包括审计报告、评估报告、咨询报告等。
第五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的归档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归档准备:会计师在业务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好相关资料,填写归档目录,确保资料完整、准确;2. 归档审查:归档资料经主管会计师审查,确认符合归档要求;3. 归档立卷:按照档案分类,将资料整理立卷,编制卷内目录,填写卷内目录封面;4. 归档登记:将归档资料登记在档案登记簿上,包括档案编号、档案名称、归档时间、归档人等信息。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使用第六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的保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专人负责:设立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日常保管工作;2. 保密安全: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档案内容的安全;3. 有序存放:按照档案分类,将档案整齐有序地存放,便于查阅;4. 定期检查: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损坏、遗失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修复或补充。
第七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的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 查阅档案需填写查阅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查阅;2. 查阅档案时,需遵守档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档案内容;3. 查阅档案后,需及时归还,不得擅自复制、借阅或带走档案;4. 档案使用完毕后,需将档案归还原处,保持档案的整洁和有序。
第四章档案销毁第八条会计师业务档案的销毁应遵循以下规定:1. 档案销毁前,需经主管会计师和档案管理员共同确认,并填写销毁清单;2. 档案销毁时,应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确保档案内容不被泄露;3. 档案销毁后,需将销毁清单归档备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业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办理审计、验资、资产评估等业务所形成的业务档案,公司办理其他鉴证业务形成的业务档案。
可参考本制度。
第三条业务档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评估师及其执业人员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对制定的审计或评估计划、实施的审计或评估程序所获取的相关审计或评估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或评估结论作出的记录。
它是审计或评估证据的载体,是出具报告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本单位由行政总监分管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设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本单位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调阅、销毁工作。
各业务部门应积极配合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完成档案的移交、归档工作。
项目负责人(或主审)对所承办业务项目的业务档案归档过程和归档质量全面负责。
第五条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制度,认真负责,不得将档案外传,不得丢失,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由分管档案的领导监交,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章业务档案的归档工作
第六条凡本单位在工作中出具的审计、评估等业务报告及其为报告所做的工作底稿和附件均作为业务档案。
归档工作由5个步骤组成:整理、登记、装订、
装盒及入库码放。
第七条业务档案整理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业务部门整理
(1)项目负责人应在审计或评估报告日后30日内将工作底稿、报告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任何人不得拒绝或据为己有。
(2)针对客户的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具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告,应将其视为不同的业务分别整理底稿,形成相应业务类型的档案。
(3)整理的资料要做到完整有序,索引号要与目录保持一致,反映工作底稿间的勾稽关系。
(4)业务档案的归档内容要按照规定做到完整无缺。
(5)整理好的底稿要经过项目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签字后,交付给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
(二)档案专职管理人员整理。
专职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业务档案的内容和底稿中的目录依序做进一步整理。
如发现底稿中有问题:如审计人员、项目负责人未签字,主要归档材料不全、页码混乱等,要及时将档案退给相关人员,补齐后重做整理归档。
专职管理人员在整理的同时,应填写《业务档案登记表》,登记表上的主要信息应与本单位的发文记录保持一致。
(三)业务档案装订和护封
(1)装订。
装订要做到牢固、整齐、美观,不压字,不漏页,不影响阅读。
(2)打页码
(3)护封。
业务档案的封面应有本单位全称、业务单位全称、报告文号、卷数、页数、入档盒号、审核人和立卷人盖章、存档日期等。
第四章业务档案的管理
第八条业务档案的管理。
业务档案上柜存放的要妥善保管。
为方便使用,不同种类的档案应相对集中存放,档案柜上应注明柜号、档案种类、年号、档号的卡片。
第九条业务档案的借阅与查阅
(1)本单位业务部门因工作需要借阅档案的,需经主管领导同意;非业务部门因工作需要借阅档案的需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办理借阅手续。
借阅后应及时归还,最长不得超过一周。
(2)借阅档案时借阅人应承担保密责任,不得泄露原委托方商业秘密,也不得外借他人。
(3)借阅人应保持案卷整洁,不得勾画涂改、伪造、拆页,不得擅自抄录复制,确需抄录复制的应取得本单位负责人的同意。
第十条业务档案的归还
(1)归还档案时管理人员要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办理退还手续,对于到期未还的档案要及时追索,没有追索到的,应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处理。
(2)归还的档案若出现损坏、涂改、拆页等现象管理人员应要求借阅人恢复原样,借阅人若将档案丢失,应说明原因,由负责人签字,档案管理人员和本单位领导签字后归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离职人员档案清理
当业务人员办理离职手续时,应由档案管理人员清理有关业务档案,并在其流程表上签署意见;若存在欠交底稿或未归还业务档案情况,管理人员应催促及时上交,未办理完,不得办理离职手续。
第十二条业务档案的销毁
(1)自出具报告起,本单位对业务档案底稿至少保存十年,不得在规定的保存
期内,对归档的档案删改或销毁。
(2)保存期满后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由档案管理人员及分管领导提出书面销毁意见,经本单位负责人书面同意后销毁,并进行监销。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
如未执行本管理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分别进行相应处罚,第一次警告提醒,未改正者罚款50—100元。
第十四条
本制度有------公司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年--月---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