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历程
健康养生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
健康养生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健康养生是一种长期以来就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
中国的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一直得到人们的传承和弘扬。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健康养生的要求也不断地在改变,但这一文化在中国仍然非常重要和影响力强大。
中国古代的养生文化从中国的古代农耕文化起源时代开始,就有了养生的重要意义。
农民工作要面对各种自然环境,对身心的健康有很高的需求。
因此,人们发掘出各种养生之道和秘诀。
随着时代的变迁,养生之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等思想中都有着很高的地位。
其中,道家的养生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道家认为,要想健康长寿,就需保持身心的平衡。
人们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学会“内功修炼”,培养个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因此,道家的养生思想特别适合当代人健康生活的需要。
另外,唐代的《千金方》、《神农本草经》等古籍,在医学养生学研究上都有深远影响。
那时的医药学研究比较发达,古人注重性格、习惯、五行、四季等方面的养生,提倡每日保健,对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探究,推崇“预防为主,医治为辅”的医学思想,从而规范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健康养生文化的持续发展在当代社会,健康养生的意义变得更加重要。
身体与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公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健康养生成为一个热门的文化概念。
现代的医学发展很迅速,推动了社会对健康的认识,养生方法也随之不断发展。
例如,一些传统的养生法,如太极拳、气功、按摩、食疗等,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这些传统的养生方式既能让人身体更健康,也能让人放松自己,舒缓身心压力。
经过理论总结和实践检验,这些古老的养生方法被发现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当代科技的发展也使得许多新的养生方法出现。
例如,健身减肥设备、智能软件、健康营养饮料等都成为人们养生的辅助工具。
这些科技产品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科学的健康养生方案。
它们的出现,让养生更加轻松和便捷。
古代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养生文化
古代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养生文化古代中国自古便注重养生、保健,将保健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传统医学治病的方法基于黄帝内经、四书五经等众多经典之上,发展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医疗体系。
在中医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养生方式也独具魅力。
本文将会从中医和养生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古代中国的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
传统医学中国古代传统医学是一个源远流长、厚重的文化体系,波及医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
它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主张平衡身体的阴阳之气,防治疾病。
它包含了中草药、针灸、推拿以及气功等多种疗法,因而又被称为“中医”。
古代医学传承千年,发展出了严密完备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是中医经典的总称,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阐述了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阴阳、经络、脏腑的病理生理学、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灵枢》主要关注医疗技术和针灸治疗,包含160篇对中医的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特别是让中医药走向了世界。
中草药是传统中医的基本特色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中草药国家,它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和严格的制度,从采购、质量控制到制剂技术,都有严格的规定。
中草药因其天然、绿色、安全、有效等特点,得到世界各地的普遍认可。
近些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病人亲身体验到了中药的疗效,中国中草药也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将细针插入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针灸起源于古代中国,历史非常悠久,约有4000年左右历史,它又是中医学的核心疗法之一。
针灸理论认为人体由多个经络构成,不同经络与不同器官相连通,通过对经络的刺激来调和人体阴阳,促进生命活力的流通,从而达到治病、养生、健身的目的。
推拿也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它是利用手法进行按摩、揉捏等操作来治疗身体疾病的方法,对人体某些部位进行推拿可以达到祛病强身的效果。
推拿着重点的是对人体“气、血、津、液”等生物能的开发调节和利用,给人体原有的生理机能以强有力的调节、引导、滋补。
养生文化的背景总述及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背景
背景总述:基于传统的养生方法与旅游健康养生二者来说是传统的大背景与时代发展的小背景、也就是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
从最初仰首望见日月星辰的祖先起始,人们就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养生奥秘。
已有学者有大量文献印证,早自春秋战国,思想深邃的哲人智者如老、庄、孔、孟等就曾投入养生研究。
养生家可以是医家,而医家远非养生家的全部。
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不仅讲祛病延年的医道,不仅讲健美方法,更讲究养生的境界,其间有着人生哲学、人生艺术、人生美学的丰厚意蕴。
而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的和特征。
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而且正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已深入中华民族的心中,还具有诸多关联性,所以在旅游开发中,旅游养生投资者和开发商可能需要考虑中国本土的养生文化对市场受众重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弃糟择优,扬长避短;所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为旅游带来一定的带来的启示性作用,在次将分两部分分别阐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背景和旅游业健康养生发展的背景。
一、中国传统养生背景和方法简述:1、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背景:(1)疾病的折磨,瘟疫的肆虐使历代人们除了祈求神灵保佑之外也开始寻求养生保健之路;(2)自然灾害频发,威胁人们生命,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形成;(3)专制统治下,皇家对养生和长生不老的渴求推动养生文化的形成发展;(4)百家文化思潮争相绽放,为道德养性等养生方式提供了哲学依据;(5)中医盛行,在中国医药养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性成独特的养生体系;(6)西医落后,推动中医发展,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博大精深;(7)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摸索;(8)饮食文化的发展,是养生与饮食结合。
传统养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传统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形成一、起源:《十问》尧问于舜曰: “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一书。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二、发展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确切性而言,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
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可以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在生病、分娩时都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时卜问,进而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清除不祥。
此外,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
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
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
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
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
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
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饣壹而饣曷。
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因此“知者乐,仁者寿。
”(《颜渊》)。
《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传统养生的起源与历史
传统养生的起源与历史中国传统养生起源于《黄帝内经》,这一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之间的著作,最早载录于《汉书·艺文志》,距今两千多年了。
作为流传久远的古代传统医学圣典,《黄帝内经》总结先秦以来丰富的养生实践经验,吸取诸子百家对生命认识的大量知识,对养生理论、原则和方法都做了较全面的论述,为传统养生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要论述包括:1、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于本,本于阴阳”。
认为生命起源于自然,天地的水与火是物质根源;四时变化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精气是生命的核心等。
《内经》对生命本源作出了唯物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论述。
2、认识生命变化的规律。
《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到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
不仅看到人生历程中年龄阶段的差异,而且注意到不同性别的生理区别,并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论述了衰变过程及各种表现。
它以齿、发、生殖能力作为观察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以天癸、肾阳为生命动力,对人的合理寿限及影响寿命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
3、明确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相应的,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防病养生。
“故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灵枢·本神》)《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阐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等,指导人们达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境界。
《内经》问世后,其具有中国特点的养生理论被广泛应用至今。
千百年的事实证明,这一东方传统文化为源头的养生理论,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之法。
自《黄帝内经》问世以来,传统养生文化经历了魏晋时期、汉唐时期、金元、北宋时期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弘扬。
浅谈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关键词】中医;养生文化;起源发展“养生”又称为“颐寿”。
养生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
“长生不老”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和追求,这个梦想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
我们国家的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因素,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养生文化也成为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殷商以前,有关于养生文化的记载多来源于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
如我国传说中的“阴康氏”部落的先民由于生活环境潮湿加上劳累过度,很多人都得了“关节不利”的毛病。
为了摆脱疾病的困扰,他们发明了一种“摔筋骨、动肢节”的养生方法,这种养生方法类似于现代的气功导引。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据史料记载,大禹发明了“禹步”,即一种以呼吸运气结合脚步移动的导引养生方法。
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作是运动养生的先驱。
夏商时期最著名的养生家要首推彭祖。
根据古代典籍记载,彭祖精于养生,尤善导引行气及饮食调理,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
固然,活到八百多岁的说法确实有些夸张,但据考证,彭祖实际上是以其命名的一个氏族,这个氏族精于养生,族中长寿之人辈出,并因此而闻名于世,于是产生彭祖享寿八百这类传说并流传于后世。
2 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从殷商开始,我国的养生文化有了确切的文字记载。
如甲骨文中出现了“沐”、“浴”、“寇帚”之类的字样。
“沐”指洗头,“浴”指澡身,合在一起就是洗澡之意,强调要重视个人卫生。
“寇帚”古时作大扫除讲,即强调要打扫集体卫生。
西周时期,养生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专门掌管周王和贵族阶层饮食的食医及专门主管环境卫生的官员。
食医负责调配王室贵族饮食的寒温、滋味、营养等,非常类似于现代的营养师;而专门主管环境卫生的官员则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卫生防疫人员。
这些养生保健思想出现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是具有极其先进意义的。
中国历史上的养生文化及其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养生文化及其影响中国历史悠久,而中国养生文化的历史也同样悠久。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养生之道,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对于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中国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已开始探索养生之道,形成了最早的养生文化。
古代的养生文化主要体现在饮食保健、药膳食疗、气功养生等方面。
在中医发展过程中,人们深化了对健康的认识,将养生文化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养生体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养生文化也得到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如太极、瑜伽等养生方式相继诞生。
二、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中国养生文化具有多种独特的特点,下面列出其中几个:1.中医养生的传承中医理论在中国养生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医是一种古老而严谨的医学,其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方法,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为核心,通过调整人的内部环境,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健康饮食的传统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养生保健作用在民间也广为人知。
古代就已形成了“食色性也”,“药食同源”等理念,将营养和药物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食物调养和食疗补益,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3.养生文化的普及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深入民间,被大众广泛接受。
民间养生活动有着很浓的地方特色,以村民广场作为聚会地点,进行早晨锻炼、散步、武术、舞蹈等活动。
养生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些人会保持“三清”、“三调”、“三戒”等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预防各种疾病。
三、中国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养生文化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养生文化给现代人带来了很多对身体有益的方法和知识,同时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医理论和药膳食物的应用,为西方医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治疗一些慢性病。
此外,养生文化还通过一些传统的养生方式,如太极、瑜伽等,帮助人们进行身体调整和修身养性,缓解压力、改善心情,使人们具有更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完整)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学习提示自古以来,我国养生健身的理论与实践,就有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保健康复、防病治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养生健身的哲学和中医学等较完整的理论。
传统的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我们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开发,并不断的发展。
知识要点●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一、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养生一词,即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有关。
关于长寿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有关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
《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修命。
”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康长寿的要求。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的思想,也影响到养生的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的影响较大,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修其天命”的思想得到发展。
同时产生了养生主张动和静的不同思想的争论.如苟子《天论篇》主张“养备而时动,则天不能病";而《庄子·在剧中却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说。
前者主张要保养身体,就要经常运动,而后者则认为“静以养生”。
战国时期,出现了“吹向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术,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发展到“呼吸吐纳”的行气配合独特的健身方法,即气功。
养生术.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 和“神仙术”,热衷于“仙丹妙法",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
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
例如,东汉末期的名医华伦,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求身心健康和长寿。
【精选资料】养生文化的背景总述及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背景
(4)乡村养生旅游
(5)宗教养生旅游
(6)中医养生旅游
3、养生旅游的市场
目前对于养生旅游市场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养生旅游和老年人旅游的养生市场方面的研究,温泉旅游产品开发要顺应目前逐渐热起来的养生市场,要创新性地设计温泉养生旅游产品;同时,在老年人的旅游市场的研究中,随着老龄化渐渐形成,要加强老年人养生保健旅游市场的分析,养生保健方向将大有作为。在老年人的旅游市场内要侧重养生保健旅游项目设计。目前人们对生态养生产品有七大诉求,并对生态养生旅游市场进行分析,作出如下判断:从地域角度来看:以珠三角地域养生市场为主,海外华人及亚洲市场;从年龄角度来看:以银发市场为主,中年为辅;银发市场的休闲度假消费数量较大;从性别角度来看:以女性市场为主,养生保健消费较大,其生态养生商品的购买力较强;从商务市场看,养生保健消费量大,对生态养生餐饮消费要求较高较为注重生态养生场所的档次规格,消费额较高;中青年消费诉求多为修复保健类产品,以养生修复消费为主,对产品的多样性要求较高;生态养生度假市场以银发市场为主,高端市场以中年市场为主,生态养生休闲市场以银发市场为主,周末市场以单位团体消费为主,节假日以亲朋好友休闲消费为主。
养生旅游是指因为出于健康的目的,人们离开他们的居住地到大自然中进行疗养旅游。同时,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因素诱发养生旅游的开展。在休闲养生旅游过程中不仅需要提供有品质养生旅游产品来改善人们的健康,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来支持。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历史演进谢志民范叠摘要:随着我国国民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和体育文化发展越来越繁荣,但其实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经过了上千年历史的演变发展至今,不仅仅是对于人们健康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是我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历史演进健康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甚至有很多小青年都开始十分的重视养生,由此可见人们的健康意识在逐渐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和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自然离不开体育锻炼,作为传统体育中的养生文化经过历代相传对于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虽然与现代人的健康观念有些许出入,但是也有着极大的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养生文化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总结出利于现代人的养生观点,帮助人们更好的借助体育运动养生。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概述和历史渊源以促进人类健康和延长人们的寿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体育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传统体育养生的最主要作用是延长人们的寿命,通过体育运动和心灵的洗涤相结合。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地结合实际进行开拓,最后使得其发展不仅局限于延长寿命,更多的是对身体健康的追求。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体现,很好的吸收了我国一些传统理念,并且结合五行、精气神学等理论来进一步的确保体育养生的发展,以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1.先秦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类出于恶劣环境下对自己的保护以及当时人均寿命偏低的情况,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存活年龄不到14岁,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人们无法抵抗疾病。
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抵抗疾病,延长寿命。
其中消肿舞的产生就是当时人类探求生命长度的实践力证。
这样无意识的养生行为传达到肢体以达到抵抗疾病、祛除隐疾,延长寿命的作用。
2.秦汉隋唐时期秦王嬴政力求长生不老,统治者的追求必然引来大家的效仿,以及成为整个社会的养生需求,催生出一些专门从事养生治身研究和活动方面的方士集团。
传统养生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介绍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柔和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学术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一、“养生”的概念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得养生焉”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指人体生命;所谓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调养、补养、积蓄的意思;养生,指调养人体生命,保养生命,已达长寿的意思,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为身体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保健作为医学专用术语,是近代西医传入以后才有的,它是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灿烂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医学领域里,中医传统的养生学,对于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是祖国伟大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奇珠;二、养生的意义“尧问于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十问马王堆医学史料记载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延续到今的“贵生”思想,即对生命的崇敬;中华养生产生于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因为对生命的崇敬和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类社会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成为一种本能性的一致追求;对每个人而言,健康是人存在发展的基础;没有了健康,一切都等于零;对于社会而言,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长;国民的健康,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生命力的旺盛;三、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中国养生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其理论体系本身具有这种学科所具有的双重特征;具体来说,中国养生文化的社会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养生文化的自然科学性质则主要体现在它的传统医学发生一种血肉相联的关系;作为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化现象,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积累了一整套实用、同时又充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睿智的实践方法;一形神兼顾,养神为先就养生学的范畴而言:1、形:指形体,包括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充盈基间的精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2、神:指人本的精神思维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3、形神之间的关系:形是基础,神是主导;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生;形体与精神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所以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必须兼顾,形神共养,不可偏废;只有形神统一,才是生命存在的首要保证;只有形神共养,才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最佳手段;形体与精神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形的存灭决定了神的存灭,神只能即形成存,决不能离形而生,神的生机旺盛只能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之上,所以欲养神必先养形,用的话来说,就叫做“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素问·上古天真论;另一方面,神的健康与否,也直接影响形体的盛衰存亡,欲康健形体必须重视养神,否则“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素问·疏五过论可见养形与养神,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4、养身需先养心主张形神共养,决不意味着把形、神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事实上就总体而言,中国养生学从来都视养神为首务,正所谓“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艺文类聚·养生;鉴于祖国中医学关于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而为一身之主宰的生理观,所以古代养生家大多认为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即“得神”、“守神”,就能保持健康、却病延年;反之,神伤则病,无神则死;由于可见,形神兼顾、养神为先确实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显着特点;古代医学认为,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为一身之主宰; 即“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 所以养生首务是养神,调形必先调神,养身需先养心;二虚静养神,凝神益智祖国养生学向来认为“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养神”来保养和提升人的内在生命力;追溯历史可以发现,虚静养神这样一种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首先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庄子就提出了“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才是“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的观点,从而得出了“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生神之道也”庄子·刻意的结论;顺着老庄哲学所开启的这条思路,后代的养生家无不提倡“养静为摄生首务”清曹庭栋养生随笔;晋代着名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中集中探讨了虚静养神的要义:“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着,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考察中国养生文化中的“虚静养神”学说,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味诉诸体力消耗的运动养生方法不同,“虚静养神”理论更注意于人的意念守情、恬淡虚无,在尽可能排除内外干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逼近生命活动的低耗高能状态,以便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不协调状况,达到却病延年和发挥人体内在潜能的目的;这种理论的作用机理,中国古代哲人早就有过这方面的深刻认识,管子中就曾经提出过“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立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也”的观点;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虚静”不但是古人追求内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传统哲学,特别是道、释和宋明理学观照外物、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佛家也是在“禅性”状态中观照世界的;所谓“禅”,在梵语中正是沉思之意,而沉意与虚静则具有相近的内涵,其本质都是要求人们暂时切断感觉器官与外界的联系,排除一切外在干扰,中止大脑中的其他意念,使意识集中到一点,从而进入一种单纯、空明的状态;佛家认为只有如此,人们才可能理解整个人生、认识宇宙的终极真理;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古代哲人都不约而同地倾心于“虚静”学说呢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来看,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形式上具有偏重直觉的趋同性,而虚静状态正是诱发直觉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其实,无论是哲学的彻语,或是艺术审美活动,它们都只不过是人的内在生命力的外现方式之一,因而不可避免地与理论有着共同的旨趣——把“虚静”作为人的内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就此意义而言,我们可以把“虚静”视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心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三顺乎自然,物我合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阐明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观点;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大致包含以下两重含义:1、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护养调摄;中所说的“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和“因时之序”,都表达了这种意思;就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言,对人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季交替和昼夜晨昏的变更,因此养生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在精神修养、调摄、生活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藏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此基础上,还要力求“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理虚元鉴·卷上·知防;其次,养生者还应注意昼夜晨昏的调护;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每天这种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因此,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开展室外活动,吐故纳新,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于是要相应减少活动,避免风寒和雾露之气的侵袭;2、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所谓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养生,实际上是指人们只有认识人与自然二者本身所具的客观规律,并依循这种规律养生,才可能健康长寿;早在吕氏春秋·尽数篇中,就有“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的论述,可见古代养生家早就认识到了自然界有其自然的规律,人们只有依循这种规律方可生长久视;除了自然界之外,人体的生理状态也有自身的规律,人们只有象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那样顺应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才能保护生机;以养生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和自然都是“气”的产物,人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只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同受自然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养生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这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状态;四养生与养性、治国相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而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揉合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养性的理论在内,因而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儒家的养生理论中,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寿”论语·雍也的观点,后来又十分肯定地提出“大德必其得寿”礼记·中庸,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长寿;其后中国的养生家基本上依循这一思路,强调养生必须与道德修养相协调;事实上,良好的道德情操,确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健康则是去病延年的必要前提;汉代哲学家兼养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关于“仁者寿”的原因时曾精辟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五客观因素与主观努力并重所谓客观因素,实际上包括人的先天遗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祖国养生学认为上述条件与人的健康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之中,所以影响人们健康长寿的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和自然环境之外,社会环境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就注意到了社会生活对人的身心分行存在重大影响,该书的素问·疏五过论称:“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这就强调了社会地位的变更势必影响人的情志活动,从而形成致病之源;应当看到,中国养生学作为一门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科学,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便达到却病延年的养生目的;从养生文化的特点来看,人的主观能动性则是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强调个体必须通过“养性立德”来主动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以便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至于如何“养性立德”,提出应该力求做到“恬淡虚无”,具体要求是“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不下相慕”;中国养生文化中这种主张通过“养性立德”来增强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做法,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失之消极被动,但从养生延年的观点来看,它无疑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客观因素与主观努力并重这一特点的存在同样不是孤立静止的,它的产生本身就是儒、道两种学说相互融合的结果;我们知道,早期儒家学说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便是协调人际关系,在社会政治领域提倡积极进取,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四、传统养生方法一调畅神志所谓“神志”,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过多的言词、过度的感情冲动以及过多的思虑活动,都可能伤精;传统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若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许多养生家创立了许多保持精神恬愉、心理健康的“情志”调畅养生法,如精神内守、舒畅情绪、排泄忧闷、积极有为和涵养道德等;二运动躯体传统养生理论向来认为机体的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因此积极的保养方式莫过于适度运动躯体;运动养生的方法很多,如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太极拳等;三适应环境春秋时期,老子就明确提出了“顺乎自然”的养生观;皇帝内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顺四时,适寒暑”的具体养生方法;后代养生家更是发展出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适应环境养生法,如适应四时节令养生法、适应昼夜晨昏养生法、适应地理环境养生法等;四调理饮食传统养生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俯、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最早的医学典籍皇帝内经中就记载有食疗的药方;历经后世养生家和医学家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饮食保健原则和实用的食物调理方法,主要包括食素为主、荤素结合,食勿过饱,熟知食性,四时食养等;五气功修炼传统养生认为,气是生命之根本和动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而气贵在运行不息、升降有常;因而创立了“吐纳”、“炼气”、“服气”等气功修炼的方法,力图通过修炼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思想入静,以便发挥人体内的生理潜能,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现代人生活一、现代人的9种危害健康的生活习惯1.以酒为浆,2.以妄为常,用不正常的生活当做正常比如天天熬夜上网玩游戏,晨昏颠倒,天天泡吧3.醉以入房,4.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5.不知持满,6.不时御神,7.务快其心,8.逆於生乐,9.起居无节;所以现代人到了中年就产生了很多所谓“慢性病”,因为现代人违反“自然”;我们的健康专家建议您改变的八个生活习惯;一、久坐不动在过去,过劳死大多发生在体力劳动者身上,现在却集中在久坐不动的脑力劳动者身上;有专家分析,长时间地坐在计算机前、伏案工作,容易造成肌肉劳损,出现颈部和肩部发僵发硬,在日本公众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列举的27项过劳症状和因素中,这一条就位居前列;对策:不要长时间地伏案不动,可以隔段时间就起身走走,伸展身体,现在有介绍在办公室就可以做的瑜伽等健身操,以避免肩、颈不适;当然,如果周末能邀上三五好友,去爬山、打球就更好了;二、不吃早饭,饮食不规律对时下很多年轻人来说,早上艰难地起床,匆匆忙忙就直奔公司,吃早饭早就成为奢侈的事情了;早饭没有吃,中饭吃不好,晚饭就多补充补充营养,这就是眼下很多年轻人的一日三餐;不规律的饮食,其实是健康的隐形杀手;有专家指出,不吃早饭,不仅血糖低,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且空腹时分泌胃酸,时间久了,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而晚饭吃得迟、吃得多,不仅会加重胃的负担,而且容易导致失眠、肥胖、记忆力减退等;对策:还是发扬我们的传统生活规律:早饭吃得好,中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吧,这是世世代代总结下来的金玉良言;三、蔬少肉多,饮食结构不合理在对“过劳死”人群进行深入研究后,医学专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此外,高血压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而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食品加工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营养摄入;据英国的一份健康报告,和五十年前比,现在人吃的新鲜蔬菜减少了34%,而相应的是大量高脂、高热量以及高胆固醇食物;对策:平常对自己的饮食多一份心,多吃蔬菜、鱼类以及豆制品,少吃油炸食品和偏辣、偏咸、偏油腻的食物;“肉食动物”们注意了,把自己想象成爱吃草吃菜的小鹿、小白兔、小山羊,身形状也会变得和它们一样灵活可爱;如果实在无法抑制对肉食的喜欢,那请尝试改变肉食烹调方式,比如煎炸改成清蒸白切开水煮;或者改变肉食种类和方式,比如肥猪肉改瘦肉、鸡肉去皮等;四、出门打车、上下楼坐电梯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快捷、便利,招手停车,抬手按电梯,不用抬脚就可以日行八万里;而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快节奏、节省时间,明明就在街角,拐个弯就是,也要麻烦的士大哥;有统计说,有的人每天行走不足500步;殊不知,少动多静,运动不足,会导致肌肉疲软,血液循环迟滞,脑供血不足,甚至会引起肩膀发僵、腰酸背痛或偏头痛;对策:注意从猿到人一百万年的进化是步行出来的,请不要随意放弃任何进化的权利;对那些整天坐着而没有机会舒展活动身体的人来说,步行尤其重要;有专家指出,一个健全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保持步行6000米的活动量;如果步行20分钟可以到达的话,就不要花10分钟等的士了;如果只要上五六七层楼的话,就选择原始的爬楼梯吧;五、长期熬夜,顺带吃宵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丢弃了从小养成的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白天的事做不完就晚上做,熬夜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有人将熬夜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认为夜深人静,可以专心致志,工作效率更高;和夜工作的人相比,还有一种是夜生活,有的深夜还泡在酒吧、舞厅,看通宵电影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熬夜是拿睡眠的时间来工作、休闲,可能熬出了业绩和快乐,却熬垮了身体;长期的睡眠不足,不仅会造成身体各器官的疲劳,而且会导致心理疲乏,引发焦虑、忧郁等情绪反应;对策:亏什么不能亏睡眠,睡眠是人体休息、消除各器官疲劳的最重要的方式;这一方面还是要虚心向小朋友学习,保证按时、足量的睡眠;六、平常自我感觉良好,小病扛,大病拖在近年发生的过劳死事件中,我们发现主要是集中在30-50岁的中青年人群,而这部分人因为工作、生活压力,是最不关心自己身体的;平常即使有些小病小痛也不会放在心上,小病扛,大病拖,直到感觉身体受不了了,才向医生求救,而这时往往也到了病情恶化的时候;对策:不要漠视身体发出的一些信号,当身体有不适的感觉时要及时注意休息、调整、就医;最重要的是保证定期做身体检查,关注身体的变化;七、提神:喝咖啡、吸烟在日本公众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列举的27项过劳因素中就包括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和一天吸烟30支以上;对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来说,工作紧张的时候,就全靠吸烟、喝咖啡来振作精神;喝咖啡本身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当饮用过量的时候,身体就会产生依赖,而吸烟的害处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对策:不要过多地依赖咖啡和香烟,也可选择茶等其他方式;当身体需要其他来振奋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疲劳的信号,可适当地休息、调整;八、所有的事都自己扛,不会适当地梳理心情人有心理和生理两个系统,心理压力太大,会影响到生理系统的健康;如果心理愉快,即便稍微辛苦一点儿,生理系统也会照常良性运行;因此,适当地心理梳理对身心健康都是有必要的;但很多人却习惯于有事自己放在心里,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而这样很容易感觉心累,心理的疲劳进而会影响身体;对策:在亲友面前,大可不必坚持不示弱于人,将自己的心事、烦恼和亲友叨叨,你会轻松很多;而如果工作压力已经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就不妨和上司谈谈,不要自己独自支撑。
中国养生文化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也要应时,到什么年龄就要学他这个阶段应该学的东西,否则就是不应时,不顺其自然。
但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多少是学了应该学的东西。
小时候应该学什么,应该学德,学孝道,接着学识字断句,再往下学如何做事。
到青年学如何优生优育、家庭幸福。
到了中年,学习养生之道。
到了老年,学放下心态,安享晚年。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鼻血不至,长生久视。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
中国传统养生,其来源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可以说养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
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也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
中医养生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历代医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反复探索、求证,逐步认识与实践后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养生和保健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细节,进行持之以恒、全方面的调养,而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
健康
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珍惜生命,首善健康!。
中医养生起源及发展特点
中医养生起源及发展特点中医养生起源及发展特点现在人人讲究文化养生,现在就来看一下养生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特点。
一、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远古时代是养生文化的萌芽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日渐衰落下去,封建社会逐渐建立、巩固。
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
《周易》中的阴阳观,《洪范》中的五行学说,庄子学说中的精气理论,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又直接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概念。
如肾阴、肾阳、脾气、肝火等。
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框架,把自然、社会、人的一切统统纳入这个结构之中,充分运用发挥古哲们的思辨能力,在当时实证精神缺乏的背景下,思辨方法就成了医学家们归纳总结零散材料的唯一方法。
直观的经验只能代代简单重复相传,而理性的认识可以扩大、提高、不断丰富。
中医文化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后,就开始超越经验直观,跨入理性思维的殿堂,不断产生、丰富着中国医学的内涵,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扩张、包容、吸收、发展,也使得中医养生理论具有了哲理化的特征。
2.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
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
代表作是《道德经》,其学术思想基础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哲学。
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许多道士同时又是名医药学家、养生家,道家思想对养生文化有重大影响。
首先,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
道家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万物的生成与毁灭都是由于“气”的凝聚或消散的缘故。
中国传统文化之医药养生文化(精编课件).ppt
葛洪,字稚川,自号
抱扑子,是丹阳句容
(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医学家、道家、炼丹家
和药物学家。著《肘后
备急方》,随身常备的
实用书籍。
精品课件
陶弘景与《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字通明,南朝人,经 历了宋、齐、梁三个朝代,丹 阳祙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十岁时,最喜欢读葛洪的《神 仙传》,立下修身养生的志向。 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做了官, 仍很少与外人结交。退隐后以 炼丹修道为主,到句容山潜心 修炼,研究学问。皇帝与
者之所好也。”
精品课件
第一部中医药养生学经典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战国时诸多医学家共同完成。包括 《素问》、《灵枢》,共18卷,162篇。
主要成就:一、引进阴阳五行学说,建立医学整 体观念。二、引进精气神学说,强调精气神是构 成人体的三宝。三、对人体生理进行了研究探讨, 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四、 强调早期治疗的预防思想。五、提出天人相应的 养生原则和创立经络学说,为中医养生和气功养 生建立了理论基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食物养生《皇帝内经》有阐述,东汉王充有《养性书》 16篇,是我国最早的养生学专书之一。唐代孙思邈《千 金要方》专列第26卷研究食养食治,是现存最早的食养 专篇。孙思邈汇集成册《补养方》,后其门人增补为 《食疗本草》,我国第一本食养食疗专著。
宋代《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记载了许多
食疗的内容。陈直《养老奉亲书》两卷,上卷专门介绍 老年养生食养食疗。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精,品课戒件 之在得。
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 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 四曰却疾。”
中国传统文化之医药养生文化
3、房中术中医养身学派
春秋时,人们已注意到性生活对人体的影 响。 房中术又名“玄素”之术,是当时道家的 修炼内容之一。他们认识到节制性生活,有 助于心身健康。《汉书· 艺文志》记载当时房 中有八家,共有书186卷。 唐代房中术达鼎盛期,一是唐代君主崇 尚道教;二是唐代前期较稳定,君主、王侯、 士大夫、富豪纵欲成风,疾病随之而起,客 观上需要正确的性医学知识。
李时珍 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 代蕲(qi)州(今湖北蕲州)人。为古代我 国乃至世界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药物学 名著《本草纲目》。 35岁背起药篓,带着儿子及徙弟庞宽, 访采四方,跋涉穷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 南北。经过27年, 61岁完成,全书分为52 卷,共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 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 氏所新增。
第一部中医药养生学经典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战国时诸多医学家共同完成。包括 《素问》、《灵枢》,共18卷,162篇。 主要成就:一、引进阴阳五行学说,建立医学整 体观念。二、引进精气神学说,强调精气神是构 成人体的三宝。三、对人体生理进行了研究探讨, 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四、 强调早期治疗的预防思想。五、提出天人相应的 养生原则和创立经络学说,为中医养生和气功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
1.顺四时 (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
(1)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2)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2 .节饮食 (1)多吃素 少食荤 (2)代谢缓慢 晚上少吃 (3)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
3. 调情志 (1)勤动脑体不动心 (2)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4. 慎医药
二、传统中医养生学派
1、炼丹服饵中医养生学派
秦始皇企求长生不死,出现了专讲神仙之道, 炼长生“仙丹” 的“方士”。 汉武帝发书,搜集长生不老药,招纳方士筑炉 炼丹。 东晋出现了道家兼医家葛洪,研习炼丹术,著 有《抱朴子》,劝人学炼丹术和服用“金丹” 。 唐代,服饵金石之风愈演愈烈。唐代统治者提 倡道教,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之药,服金石 以求长生不老之道的风气盛行一时。唐朝后逐渐 衰落。
古代中国的医学与养生文化
古代中国的医学与养生文化古代中国是一个医学与养生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它不仅仅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医学知识,还蕴含了许多有关于人体健康的养生理念。
这些知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所涉及并载入典籍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养生文化。
一、医学文化1.黄帝内经在中国的古代医学文化中,黄帝内经可以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最全面、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主要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这本书了解了后代医者对于人体生命与疾病的认知。
同时也研究了冥想、饮食等与身体健康及长寿关联的问题。
2.荀子荀子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著作也提及了一些关于疾病和长寿方面的内容。
他对于养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认为要想保持健康就要让人身体自然地创造气,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3.葛洪葛洪是中国隋朝、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药物学家,他的代表性作品《肘后备急方》就涉及了不少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案,并且提到了对于如何预防疾病的一些建议。
二、养生文化1.居住环境中国古代的养生文化中,首要的就是居住环境方面的问题。
自然优美的居住环境可以让身体与心灵得到最好的放松,也是获得身体健康及长寿的秘诀之一。
2. 运动与保健中国古代人非常注重身体锻炼与保健,常常参与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运动中去。
例如太极拳、气功、武术等传统运动方式,使用各种手段、器材等辅助锻炼身体等等,不但有助于身体的锻炼,同时也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3.食疗古代中国的食疗文化非常有名,许多食材和做法都被认为可以维持身体健康和长寿。
比如中医里常提到的熬制中药汤、食疗中的各种食疗养生餐食等等,对于中风、肝保健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帮助。
4. 精神调节古代中国还发展了很多精神调节的技巧,包括冥想、打坐、茶道、文化修养等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减轻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压力,缓解情绪不稳定引起的身体不适。
总结中国古代的医学与养生文化是一大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关于经验经验,从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养⽣⽂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019-07-11【摘要】我国传统养⽣⽂化源远流长,是传统⽂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前我国传统养⽣⽂化⾯临外来⽂化的⼊侵和挑战。
为此,探究中国传统养⽣⽂化的起源、内涵和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针对性的传承与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传统养⽣⽂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养⽣⽂化传承发展研究前⾔传统养⽣⽂化来源于中国传统⽂化,是中国民族传统⽂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经了⼏千年的实践锤炼后,已经形成了独具特⾊的养⽣理论和技法体系,并且对当代养⽣体系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然⽽,现在外来养⽣⽂化⼤肆⼊侵,使我国传统养⽣⽂化的传承和发展⾯临着新的挑战。
为此,正确认识我国传统养⽣⽂化,深⼊理解其精髓,挖掘其深刻内涵及传承⽅式,为我国传统养⽣⽂化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起源我国传统养⽣⽂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字记载可以上溯到商代。
从对出⼟的甲⾻⽂的考证中发现,当时⼈们在⽣病、分娩时都会祈祷祖宗与神灵的庇佑;对⽇常⽣活中的吉凶祸福等各种状况都会不时⼘问,并积极举⾏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求保平安。
可以说养⽣思想的萌芽由此开始。
到了西周,养⽣思想进⼀步发展,甚⾄设有⾷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的饮⾷,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饮⾷调理⼯作,提出饮⾷调理要与四季⽓候相适应等理论。
战国时期我国养⽣⽂化发展迅速,各种历史著作都体现出了⼈们养⽣的观点。
到先秦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等养⽣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养⽣思想的范围逐渐变得⼴泛,养⽣⽅法也呈现多样化,我国传统养⽣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内涵传统养⽣顾名思义就是运⽤传统的养⽣功法,进⾏⾝体的⾃我保健。
中华传统养⽣思想是在汲取先秦诸⼦百家的哲学思想和古代医学思想,特别是先秦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易学思想和古代巫术、神仙⽅⼠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有的养⽣⽅法及其思想体系。
其内容涉及⾮常⼴泛,从外在的活动⾝体、就医问药、饮⾷起居、房中秘术等等,到内在的思想修养、意念品质、蓄精养神都体现着养⽣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历程
养生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又见于<庄子>,所谓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生,就是生存生命生长的意思,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它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养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
昔年,荛问舜:天下孰贵?舜对:生最贵。
这充分反映着我国古代延续至今的贵生思想,即敬畏生命。
因为对生命的崇敬和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成为一种本能和一致的追求。
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群众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
在上古时期,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逐渐地发现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维持生存和种族的发展的方法。
当时的养生方法也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
火的发现与应用,从树居到穴住,人们开始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传统养生学至此有了萌芽,而传统养生思想的形成,则起于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哲学,文化与各种学术得到发展,使人们对于世界本源,生命现象等方面有了较客观的认识。
在养生保健方面提出了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配饮食等措施,从而形成传统养生学思想。
先秦时期哲学与养生是分不开的,如调和阴阳,清静无为,反朴归真及形神兼顾等思想,都是养生学的最为基本的法则。
当时的代表作有《周易》《道德经》及《庄子》《论语》,而当时的《吕氏春秋》则是当时养生思想最为丰富的一部著作,涉及到去害毕数,顺应自然,动形达郁等养生法则。
而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黄帝内经》,它是中医奠基之作,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实践经验,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的大成,为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奠定基础。
而到了汉唐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医学和养生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当时的代表人物有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论》奠定中医辨证学基础,并从病因学出发提出了养慎避邪,调和饮食,导引吐纳等著名的养生观点。
而同时代的王充在《论衡》中首次将优生学与长寿联系起来,极大的丰富了养生学内容。
三国时期华佗根据动形养生的理论创立了五禽戏。
东晋葛洪从预防为主的思想出发,首先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长寿。
到了唐代,孙思藐是当时的集大成者,著有《千金要方》,南朝的养生家陶景弘写成最早的养生学专著《养性延命录》。
到了明清时代,传统养生学发展到最为鼎盛时期。
,特别是在温补命门,五脏调养,饮食调养,运动养生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
而当时吴又可的一部《瘟疫论》可以说是十七世纪的划时代之作。
同时代的还有李时珍,李梃等著名医家均对后世养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由于西医及西药的引入否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起,传统养生学发展遇到严重阻力,处于自发的缓慢的发展阶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医学获的新生,中医养生学也因此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医学科学研究重点已经开始由临床医学逐步转向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传统养生学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出现蓬勃向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