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刚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本课题在学习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基础上产生,通过日常生活知识与实验相结

合总结出碳的化学性质。

2.教学思路设计:

(1)由一幅古画引导学生得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稳定的。

(2)师生共同交流,从日常生活得知碳能燃烧,说明碳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通过实验验证它在高温下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3)正确书写碳和氧气、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从碳的用途说明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途。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能认真观察,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情感与价值观

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实验准备:

器材: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

药品: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

课时:一课时

4、教学内容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由欣赏字画开始,好像与化学无关,实则新颖别致,独树一帜,吸引学生的眼球,从欣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此时并不直接向同学们解释,而是用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猜想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逐渐深入,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家都知道交流是教学和学习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多项信息互通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查阅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答、对话、理解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通过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实验探究:探究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碳在氧气中燃烧和碳与氧化铜反应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对比、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引导得出碳的化学性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结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学完本节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反思。一方面,反思教材实验编排、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失败或过失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二、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察与思考 师:(引言)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书画家,他们留下的传世之作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洗礼,流传于世幸存下来的已不多见,成为我国文化中的瑰宝。下面两幅就是古代留下的珍贵字画。请看屏幕:

【屏幕投影】学生欣赏二幅古代字画图片:

明代:董其昌

(学生对这两幅字画品头论足,交头接耳,赞不绝口。)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明代董其昌的作品历经四百余年而依然笔峰清晰,漓江烟雨图保存到现在色泽鲜艳而不褪色呢?

师:问得好!你们知道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是用什么来书写或绘制字画的?

生:(异口同声)墨汁!

师:墨汁又是用什么制成的?

生:用炭黑来制成的。 活动二、与交流

师: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古代字画保存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纸或布都已开始腐烂破损,但墨色依然不变,这说明碳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猜猜看。

【点评】

导入由欣赏字画开始,好像与化学无关,实则新颖别致,独树一帜,吸引学生的眼球,从欣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此时并不直接向同学们解释,而是用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猜想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生:我想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应该是很稳定的。

师:都同意他的观点吗?

(大部分同学点头同意)

国画:漓江烟雨图(元朝)

生:(立即反驳)不对,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怎么说它的化学性质稳定呢?我觉得应该是活泼的。

师;其实,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但不够准确。

生:我们说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稳定还是活泼应该是有条件的。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点燃条件下,碳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师:这位同学分析正确,我们在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时,一定要注意将条件和结论有机地联系起来,辩证地看待问题,才不至于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关于碳单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还有哪些应用吗?大家讨论。

生:我发现铁路枕木和街上木制电线杆表面都被烧焦碳化,我想这也是利用了碳单质常温下的稳定性。枕木和木制电线杆表面碳化处理后,经得起日晒、风吹和雨打,都不容易起变化,可以有效地防止木头腐烂,虽然表面变得黑不溜秋,也不美观,但增加了使用的年限。

师: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呢?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结构中的哪部分关系最为密切?

生:(齐声)最外层电子数。 【屏幕投影】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师: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你有哪些发现?

生: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

师:在化学反应中,它要成为稳定结构,有几种途径?

生;可以得到4个电子或失去4个电子使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我猜想,这两种可能对于碳原子来讲都难于实现,所以,碳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

师:这也体现了上节课我们所讲的结构和性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生;结构决定性质。

【投影】二、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高温下的活泼性。

师: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你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一同学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C+O 2===CO 2)

生: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燃烧后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师:如果氧气的量不充足,碳燃烧就不充分,这时生成一氧化碳,同时放出热量。

(一同学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2C+O 2=====2CO )

师:上述两个反应,在以煤为燃料的煤炉里也经常发生。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当空气充足、炉火很旺时,煤燃烧充分,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当空气不充足、炉火不旺时,煤燃烧不充分,生成较多量的一氧化碳。从上述内容的学习,你能得到哪些重要的发现。

生;说明碳具有可燃性。

生:在不同条件下,其燃烧的产物也不相同。

师:的确,反应条件对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有重要的影响的。条件不同,主要的产物可能也不相同(强调主要产物,防止误解成只有一种产物)。所以,冬天里烧煤烤火时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生:(反应迅速)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因煤燃烧缺氧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而引起中毒。

【投影】]1、碳跟氧气的反应——碳的可燃性。

燃烧条件 化学方程式 结论 启示

点燃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