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完整版.doc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整理供打印(一)

文学概论整理供打印(一)

文学概论整理供打印(一)第一章文学的本质特征第一节文学的本质一、文学的含义1)广义:泛指一切见诸于语言文字的材料2)狭义:借助于想想所虚构的语言艺术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裁)3)折中:包括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史论等体裁二、两种文学观——再现论与表现论1)再现论: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再现(摹仿说)2)表现论:文学是作家心灵的自我表现三、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1)审美反映的含义:审美反映是审美主体面对美的食物,精神上获得的愉悦和享受,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观照。

2)审美反映的特点:①审美反映是在审美情感中的反映,所谓审美情感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对过去的体验进行的沉思、梳理和加工而升华了的第二种情感,它是一种既具有鲜明形象又超越世人利害可供心灵享受的情愫。

②审美反映同时是对审美主体的反映,审美反映同时是作家、艺术家人生境界的反映③审美反映是在审美理想观照下的反映。

第二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表达思想意蕴,所以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二、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1)意丰言寡:具有丰富心里感受而语言平凡浅陋,另一种极端为语言本身所携带的意义太多、太复杂,显得不够单纯、透明,遮蔽甚至歪曲了“意”的表达。

2)言不尽意: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

3)言滞后于意:语言的发展滞后于意识形态三、语言艺术的特征1)形象感知的间接性2)反映现实的广阔性3)表现情思的深邃性第三节文学的社会功能一、文学对社会的影响1)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2)干预生活与改造灵魂二、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1)文学的认识作用①对生活知识、生活现象的认识《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对人类自身的认识③同时帮助读者认识自己的灵魂2)文学的教育作用①通过英雄人物对读者有影响作用②通过揭露、暴露不良品行是接受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起到教育作用③代表社会进步的艺术形象对读者的启迪作用3)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得到娱乐和休息第二章文学作品结构【分析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语言、形象、意蕴】第一节文学语言一、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1)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语言,普通语言是外指性的语言。

文学概论一至四章

文学概论一至四章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性质
二、文学的审美特征
(一)形象性 第四次,祥林嫂听信柳妈”赎罪”的办法,用一年有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 但在”冬至的祭祖时节,四婶仍然不准她动手拿祭品,于是: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 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叫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 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 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 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 米。 第五次,祥林嫂被鲁四老爷家赶出门后,沦为乞丐: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 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 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第三节 文学意境
一、意境论的两大因素与一个空间: 1、意:情+景=象(实) 2、境:审美想象的空间=象外之象(虚)
二、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1、情景交融 2、虚实相生 3、生命律动 4、韵味无穷
第三节 文学意境
1、情景交融: ①景中藏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情中见景式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③情景并茂
第二节 文学典型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一)什么是典型环境 所谓典型环境,是指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活动的一定时代 本质特征的环境,它既是作品中典型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同时也指支配人物行动、星恒人物性格的总的时代背景和社 会发展趋势。 典型人物要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示:18世纪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人物的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 来决定。

文学概论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文学概论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 文学哲学 • 文学社会学 • 文学心理学 • 文学符号学 • 文学价值学 • 文学信息学 • 文学文化学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七章 文学创作过程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 象的理想形态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 中国古代文论:
“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
说、“物感”说、 “妙悟”说、“童心”说、“性 灵”说、“神韵”说、 “出入”说、“象外”说、 “意境”说
•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说、“无
意识升华”说、“原型”说、“投射”说、“心理 距离”说、“直觉”说
• “比兴”说
• “滋味”说
➢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是 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 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 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 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 所乏耳。”
文学接受论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任务
•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文学概论全文

文学概论全文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文学观念1、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

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当然这还是常识、知识,即前科学的真理);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文学概论word版

文学概论word版

第一单元文学元论包括四章:文学与人、文学与美、文学与语言和文学与社会。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

第一章文学与人如何理解“文学即人学”?就表面解释,文学刻画人的形象,表现人的心灵,展示人的世界,是以活生生的人为基本对象的。

就深层解释,文学是人类本质的现实展开,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直接延续。

第一节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创造一、文学与创造: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创造实践,是人类的自觉自由本质的集中体现。

创造性贯穿于文学活动的每一个基本环节之中。

二、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以创造为主导的超越与制约的辩证统一。

三、文学的艺术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1)艺术真实并不等同于现实本身,并非现实的简单照搬或机械复制。

(2)文学的艺术真实是创造的真实。

(3)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对现实有了深切的感受和领悟之后,展开艺术虚构创造出的与现实本身保持内在一致的艺术世界。

第二节文学是人类的心灵自觉一、文学关注着人的现实境遇:马克思提出一个著名论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文学审视着人的精神世界三、文学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第二章文学与美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本质一、构成美的事物的三个条件:首先,美的事物一定是特定的感性存在;其次,美的事物一定是超越现实功利的;再次,美的事物一定是对人类具有肯定意义的。

二、美的两种基本形态:现实美和艺术美其中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三、文学创造和展示艺术美即艺术美是文学的内在的质的规定。

文学所创造的艺术美,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最集中最充分的展示。

文学作品具有的艺术美,是内在审美理想与外在形式美的统一。

二、形象性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区别。

形象性特征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作为审美创造的产物,文学形象在艺术的层面实现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聚合交融。

黑格尔曾经阐释过这种主观与客观合一的艺术辩证法:“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文学主张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文学体裁文学的不同类别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称为体裁。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的全部知识、经验和修养等所构成的欣赏背景,它对欣赏活动起着一种参照框架的作用,一旦缺少这一参照框架,欣赏活动编号变得毫无意义。

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原是从物理学吸收而来的概念,它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声音的共振,在文学鉴赏中则是指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它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二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三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情感的共振。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对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既属于文学接受范畴,又超越了接受范畴。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1.(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语言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看不到了2(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3.语言结构的二层次(层次体系);一。

底层:音位低,提供了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二,上层:符号或符号的序列:①一级: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单位。

②二级:词。

短语,→造句单位,③三级:句子,便用单位/交际单位。

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一.组合关系(横向关系/搭配关系)1.定义: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

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

结构中各个结构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2.组合的条件:①同一层级上的语言单位才能组合(例:⑪d+à=dà音位+音位。

⑫羊+皮=羊皮语素+语素→词)②同一层级单位组合时是有选则性的。

(例①j+a≠ja,②喝≠饭)。

二.聚合关系(纵向关系)1.定义:语言符号在组合的某一环节上能相互转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例:三.组合与聚合的相互作用:①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是语言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②组合关系是第一性的,而聚合关系是第二性的,因为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③组合关系中必须依靠聚合关系支持,组合意味着聚合类的组合。

5.“语言”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语言能力表现在(语言能力的基础是):①抽象思维能力. ②灵活的发音能力。

6.音素:语音学的最小单位7.音位:音系学的最小单位8.语音的四要素:①音高:频率声调(赫兹). ②音重:(研究生)振幅(Al。

BD)③音长:震动时间持续的长短。

④音质9.八个基本元音/定位元音音标名称例词[i] 舌位前.高.不圆唇元音例:北京“衣”[i] 英语beat [bi:t] [e] 舌位前.半高.不圆唇元音例:北京“梅”[mei] 英语red [ε] 舌位前.半低.不圆唇元音例:北京“列”[liε] 英语fair[ε ] [a] 舌位前.低.不圆唇元音例:北京“担”[tan] 英语fly[flai] [u] 舌位后.高.圆唇元音例:北京“屋”[u] 英语room[ru:m] [o] 舌位后.半高.圆唇元音例:北京“喔”[o][ כ] 舌位后.半低.圆唇元音例:广州“火”[f כ] 英all [α] 舌位后.低.不圆唇元音例:北京“刀”[tαu] 英语half 10.元音发音舌位图:11.语流音变:音位与音位组合时,由于受临近音的影响,或连续语流中受前后音影响,而发音的语音变化就称作语流音变12.语流音变的现象: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完整word版)文学概论完整版

(完整word版)文学概论完整版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探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LLL1- irirr- l」r rrf —」r f L」=R R—LL r f clj- f lll Er rn rr _r~ rn r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探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了、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探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文学概论[完整版]

文学概论[完整版]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9、叙事简单的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10、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完整word版)文学概论(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文学概论(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2-2013(1)文学概论复习一、填空:1、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美国著名学者(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3、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西方文艺理论家(康德)。

4、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代表作《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

5、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由(作品)( 作家) ( 世界) ( 读者)构成。

6、在西方,文学从广义的文献中独立出来,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大约是在( 18世纪) 完成的。

7、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 说话人) ( 受话人) ( 文本)(沟通)(语境)。

8、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含混)。

9、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0、在中国,文学的审美含义大致产生于(魏晋)时期。

11、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可以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两种成分。

12、(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

13、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文艺学范畴的是(歌德)。

14、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模仿的是(亚里斯多德)。

15、提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判断可能发生的事”的是(亚里斯多德)。

16、(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惟一源泉。

1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把艺术看成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

18、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P3219、文学创造就是以(话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20、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创造者)。

21、提出灵感来源于“神赐的迷狂”的文艺理论家是(柏拉图)。

22、由画竹提出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理论的是(苏轼)。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二、文学的倾向性
1.文学倾向性的含义 西晋 陈寿《三国志》 尊魏反 蜀 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尊魏反 蜀 东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 尊刘反 曹 北宋 朱熹《通鉴纲目》 尊刘反 曹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 尊刘反 曹 判断倾向性正确与否的标准 只有当作家的评价与生活本身的属 性取得内在的一致时,作品的倾向性 才是可取的,否则便可能变成歪曲和 偏见。 2.倾向性与真实性的关系 a.倾向性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真实 性 是倾向性的存在依据和前提。 b.真实性又必须以倾向性为指导。 c.真实性和倾向性既有矛盾又有统一,能否 同意以及统一的程度都要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或影响。
B.表现:指文学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 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是理性 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方法上, 偏重于理想地表现对象或具体的物象,追 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采取象征、寓意、 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的艺术语言来突破感 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 现自我,改变客体,表达理想,表现具有 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 eg:《西游记》
四、文学的人民性
(一)文学人民性的内涵 含义:文学的人民性,是指文学作品以进步的审美理想反 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 的生活状态、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 想愿望的属性。 (二)文学人民性的复杂变现 1.直接的表现形式 2.间接的表现形式 (三)重提人民性的意义 1. 人民性是衡量和批评古代文学作品、区分文学遗产中精 华与糟粕的 重要尺度; 2.人民性比积极性的内涵宽泛,也是任何时代衡量文学作 品的一个尺度。
2.具体表现 A.变位和变形 a.变位:人类意识是在人的头脑中 变位了变形了的物质,在艺术创作 中通过艺术想象改变客观事物在时 间、空间上的原有位置。 eg:王维《雪里芭蕉》------变位 b.变形:改变客观事物外貌 eg: 于非《牡丹》------变形(春花、伏 叶、秋干) B.以形传神,显现意蕴(意蕴:一 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 有了精神,这就是 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eg:苏轼:得其理,传其神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叙述频率:5.文学消费: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

(完整版)文学概论

(完整版)文学概论

(完整版)文学概论1、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它是作家根据创作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真实、可感而又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或生活情境。

2.文学的审美性:指的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观照和反映客观生活,所创造的适应人的审美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本质属性。

3、题材:广义的题材是指可以作为创造材料的社会生活现象的某些方面,如通常所说的工业题材、农业题材等。

狭义的题材是指经过作家选择、集中、提炼和虚构而进入文学作品中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

4、结构:组织安排作品的各种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叫结构。

结构包括各种人物相互关系的处理方式、情节线索的安排方式以及场面的调度、细节的刻画等方式,其基本任务是使艺术形象彼此协调、匀称和完美,以便构成一幅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意境隽永的美的画面。

5、文学体裁的“三分法”:“根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而把文学作品分为抒情、叙事和戏剧文学三大类。

这样有利于人们理解不同种类文学体裁的内在特点。

6、四分法:综合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结构体裁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点,而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别的分类方法。

这种方法是我国“五四”以来传统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方法。

7、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经过作家提炼、概括、想象、虚构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真实。

它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体现着作家审美评价的倾向性,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晶。

艺术真实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

8、文学典型:即文学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

是指具有鲜明而丰富的个性特征,又能高度概括社会本质规律某些方面的,独特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强烈社会效果的艺术形象。

9、典型化:就是将生活素材经过艺术提炼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以及至典型形象的过程。

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典型化的方法三种10、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把感觉、知觉和表象加工改造成为形象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

文学概论完整版

文学概论完整版

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与形态⏹导论:⏹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属性⏹1.文艺学及其由来⏹概念⏹文学的发展史以及诗学的发展史⏹2.文学研究的划分法⏹沃伦、韦勒克的三分法⏹当代五分法的意义:一般与特殊,共时与历时⏹五分法之间的关系:广义的文艺学包括这些方面,我们本书对象是侠义文艺学,也就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二、文学理论是研究什么的?⏹重点:文学实践过程中的四要素,难点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质⏹艾布拉姆斯的看法:⏹文学实践活动的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活动的所有内容,也是本书的章节结构。

⏹延伸与拓展:⏹生态文学反对将文学看作高于世界的东西,而是认为文学作品和世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反对文学当中所反映的对自然、社会征服的内容。

而崇尚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每个声音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合法位置。

⏹三、文学理论的品质⏹(一)实践性特征⏹文学理论来自于文学实践活动,是对文学现象和文学活动的总结;文学理论又反过来指导文学实践活动,至少对文学活动进行批评和评价。

⏹文学理论对文学成就或文学现象及时进行总结或者命名,最为重要的是对文学创作进行针砭。

⏹我国文革之后30年的文学事业蓬勃发展,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比如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朦胧诗、先锋文学、新历史主义小说等等的肯定、批判。

⏹其中涉及到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文学真实性、文学修辞学、文学与人文精神、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人性与人道主义。

以及其他的纪实文学、历史题材文学等等的写法。

⏹现象延伸分析,当下文学现象以及对其的评价⏹由于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也由于自我发展的自由性和多样性,文学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

⏹草根文学(大众文学或平民文学)、网络文学、地摊文学的出现,极大拓展了文学生长的空间,但也良莠不齐。

手机短信文学⏹70后,80后创作⏹诗歌领域的口语、民间立场,梨花体,第三代⏹红色经典的改变改版,恶搞文学,戏仿文学⏹文学研究领域:⏹批评的方法发生改变,批评理论也随之改变,影响着文学理论。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29文学概论(一)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 第四章叙事作品 第五章抒情作品 第六章文学的风格 第七章文学创作 第八章文学接受1) 五种文学观念(注2)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注3) 文学的界说(注4) 文化(注5)及文学的文化意义(注6) 文学的文化的意义发现(注7)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注8)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注9) 审美及其实现的条件及审美的特点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注10)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注11) 体验与文学(注12) 13) “层次论”,他认为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英加登同时认为,有的文本有第五层,即形而上学层面。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它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 表现说、 以下是对上述五种文学观念做出的解释。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摹仿说的形态至苏格拉底已相当完备,柏拉图的“理式摹仿”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虽有唯心唯物之分,但他们都认为艺术是“摹仿”。

摹仿说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统治西方达二千年,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摹仿说才被打破。

与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的观点。

“度物象而取真”由五代大画家荆浩提出,明代批评家叶昼与清代思想家叶燮也持类似看法。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是其代表。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一)主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他们情感活动时的创造,是他们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二)主张诗人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诗人自我与人类的情感;(三)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平凡的事物现象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完整word版)《文学概论》概念与常识

(完整word版)《文学概论》概念与常识

《文学概论》整理的填空以及概念、常识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1、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性、古典型和浪漫型.2、席勒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从“现实”与“理想"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认为素朴的诗是“模仿现实,”而感伤的诗“表现理想"。

在给威廉*亨布尔特的信中提出了“现实注意"和“理想主义”的概念.3、书中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①再现性:指对外在客观的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和模拟。

它要求文学立足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鲁迅认为自己写小说的目的便是“为人生"理想型文学突出情感表现,而现实性文学突出现实再现;文学理论中流行的“镜子"说突出体现了现实型文学的再现性特点福楼拜说“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②逼真性: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司汤达的《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以当时法国某城一桩情杀案中的青年被告为原型的。

)巴尔扎克认为:“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现实型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在现实原型的基础上经过作家加工塑造,成为了读者眼中“熟悉的陌生人"。

现实型文学追求的艺术价值:“真实”现实型文学的典型形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P188(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①表现性:从内容的层面来看,它是对作家内在主观世界、情感世界的表现。

(陶渊明《桃花源记》创造了一个理想乐土)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指责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观点体现了理想型文学的表现原则②虚幻性:从作品的创作手法来看,它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等方法,遵循情感逻辑,表现主观真实.(理想型文学的素材经过作家的处理,便具有了夸张、变形的色彩。

文学概论Word版

文学概论Word版

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而文学作品的体裁,则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2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分文三种类型:象征性、古典型、浪漫型。

3席勒《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4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5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6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与虚幻性。

7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8文本:用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中国古代《周易·系辞》在探讨人类思想的表达问题时,曾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和“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

“言象意”文本的构成的三要素。

在王弼看来,“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

9作品由表及里被当做一种理论提出来的是黑格尔。

黑格尔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为“外在的形状”它的作用是“能指引到一种意蕴”10波兰现象学家派理论家英伽登把文学做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成1最基础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2核心层面:意义单元,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意义组织3多重图式化面貌,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包含着若干未定点而有待读者去具体化4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

5形而上的特质。

11典型发展: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18世纪以后,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

12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13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特征性原则。

文学概论第一章,00529

文学概论第一章,00529

PART一,文学观念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一,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二,文学活动四要素及其联系艾布拉姆斯,作者作品读者世界三,文学活动的定义,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的流动过程,并且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四,再现说,表现说五,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

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可以给人带来愉悦。

但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功利性,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六,独立说,主要强调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创造。

这种观念来自德国美学,主要是康德和席勒的美学。

这种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主要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

七,客观说,体验说八,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1中西方文学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2收到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和不同社会心理作用的影响3还与研究者的观点有联系,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观点。

九,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凝聚着作者个体体验的,沟通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语言组织。

第二节,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文化的概念1广义的文化概念可以说无所不包,人所需要的一切,所制作的一切,所发明的一切都可以叫做文化。

2狭义的文化概念指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等。

3符号论的文化概念认为文化是人运用符号及其意义而创造的。

二,文学的文化意义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三,如何去发现文学的文化意义1通过品质阅读,试图尽可能完全把握作品的肌质,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运动。

2通过价值阅读,让读者尽可能敏锐,准确的描述出它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第三节,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源于社会生活文学改造社会生活二,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的作者与论述在文学关系中,作家的心与外在的物是互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9、叙事简单的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10、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11、叙述者和作者叙述者与作者是不同的概念。

叙述者是叙述行为的主体,是虚构的人,而作者是指文章或著作的写作者,是现实的人,叙述者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纸上的生命”。

12、叙述者与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13、抒情作品的结构:抒情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个要素相互融合而形成抒情性作品的意义,由于抒情性作品的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所以,三个要素的关系又可以从两个方面的关系来分析,即声与情的关系和景与情的关系。

※14、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5、文学的时代风格所谓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时代风格主要是指从历史和社会高度把握的、只属于这个时代而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

※16、文学民族风格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

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

风格总是这样那样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民族风格。

17、文学地域风格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

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而形成了文学的地域风格。

※18、视野期待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19、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20、文学接受的高潮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读者会借助于文本符号的导引,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情感得以净化;会通过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哲学境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从而得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

这便是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

※21、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22、净化所谓“净化”就是读者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消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

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

23、领悟领悟,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24、延留所谓延留,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25、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26、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效用为主的文学作品,具体说就是叙述者按一定叙述方式结构起来。

传达给读者的一系列事件。

简答1、谈谈文学言语层面的特点文学言语层面,这里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必须加以说明。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

文学言语则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有时它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

如《金锁记》打翻酸梅汤,将细节无限放大,通过表面细节进入人物的内心——那一刹那,像是一百年,是一个终结,又是曹七巧疯狂的开始。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文学言语把语言的表现效用提到重要的位置。

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如雪莱的《西风颂》中“春天”“风”已经被诗人的希望,神往,憧憬浸泡过,更加富于心理蕴含了。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将普通语言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有阻拒性的言语。

这种言语可能不符合语法,打破某些语言常规,不轻易被人理解,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

如《金锁记》中酸梅汤“一滴一滴”的流下来,将语言陌生化,同时赋予了某种含义在其中。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文学言语成了审美性的言语,有这种言语组成的文学作品的言语层面,便具有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2、谈谈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典型通常有如下美学特征:(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

“特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堂·吉诃德的善良的愚蠢,天真的癫狂。

都会有别人不具备的特征,这些总特征往往贯穿全部行动。

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为总特征服务。

(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这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与多彩。

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性格侧面是聪明过人的,充满诗意的,又超凡脱俗,她性格中的世俗性与非世俗性的矛盾更显出有些有肉丰富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

二是要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

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值得说明的是,典型人物“灵魂的深度”,不仅表现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尺度上,而且还表现在从典型人物灵魂里所折射出的作家人格的真诚里。

如阿Q的灵魂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阿Q的背后分明站着一个爱恨交织的鲁迅,他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态度,犹如一个慈爱的母亲流着泪去鞭打她那个她倾注着厚爱的不争气的孩子。

正因为这些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具有灵魂的深度,因此他们才具有了艺术魅力。

3、谈谈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可概括为(1)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就是在环绕着他们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

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2)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如阿Q在未庄本是微不足道的,但进了一回城,地位便得到了改观,竟成了未庄人注意的中心。

(3)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反之,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

如果失去了典型人物,这个系统便失去了中心纽带,环境便成了一盘散沙,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

所以,恩格斯关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是一个整体性命题,不宜拆开来理解。

总之,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它一般包含着更为丰厚的历史内容,成为人类通过文学认识生活的方式之一,所以,它常常是叙事文学的至高的美学追求, 是人物塑造达到艺术至境的标志。

4、谈谈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1)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