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雁归来教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7《 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7《 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7《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象的散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文章以大雁的迁徙为线索,展现了季节更替中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本文中所涉及的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主题,还需教师引导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难点: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音频,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2.准备相关的大自然图片或视频,用于课堂展示,增加学生对自然的直观感受。

3.准备课文解析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随后,展示大自然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味。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精选7篇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精选7篇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精选7篇《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句,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法,读懂文意,读出情感;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本文的文体;延伸拓展法:通过写和说理解文章的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目标:能独立的制作课件,熟练的操作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重、难点:本文是一篇知识性散文,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有点难度,因此“明确本文的文学体裁”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准备:1、老师:(1)认真研读教材,深刻理解文意,并能在不借助任何教辅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备课;然后参考教辅资料、他人的优秀教学设计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阅读《沙县年鉴》,了解本课的创作背景。

(2)精心制作课件,能清晰地反应整个教学流程。

2、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利用工具书处理本课中重难词语,如“缄默”、“目空一切”、“蹼鹬”等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月,积雪融化,可以追逐臭鼬(yòu)的足迹,在无冠山雀的身上找脚环。

.。

.。

.二月,开辟菜园,劈开一根有八十多岁、被雷击倒的栎(lì)树,生火取暖。

.。

.。

.四月,贫瘠的农场有时会遭遇春洪的袭击,葶苈(tíng lì)开遍小洲,还可以观看雄山鹬(yù)的空中舞蹈。

.。

.。

.五月,聆听从阿根廷归来的高地鸻(hèng)的飞行之歌。

.。

.。

.六月,到深潭游泳,在溪边钓鳟(zūn)鱼。

.。

.。

.师生抢读大屏幕上的文段。

同学们看,这些文字有点像咱们平时写的什么?(生:日记)这其实就是观察月记,是美国环保主义者利奥波德著的一本叫《沙乡年鉴》书的一小部分(书名板书在副板)。

别小看这书,它可是被称为生态文学的圣经。

大家再看大屏幕,发现什么问题没?(生:少了三月)为何单单少了三月?因为三月大雁归来了。

7 大雁归来 教

7 大雁归来 教

7 大雁归来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等词的读音、字形并学会运用。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整体把握文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情怀。

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方法1.文献法。

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大雁的科普文章、图片、诗文等资料,课前相互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合作探究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教学图片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展播,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意;合作研讨,深层探究,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品读课文,把握独特的写法,感受作品浓郁的抒情色彩;学生自由质疑问难,理解难句,增强语感;延伸拓展,阅读《是谁赶走了鸟类》一文,沟通课堂内外。

一、导语设计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二、资料展播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有关雁的各种资料,各组选择较有价值的资料,提交教师利用投影显示给大家,全班共同欣赏。

资料1:《辞海》中“雁”的词条;资料2:周瘦鹃随笔《雁》;资料3:历代有关雁的诗歌;资料4:雁的图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解文章主旨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感受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缄默(jiān):闭口不说话。

窥探(kuī):暗中察看。

狩猎(shòu):打猎。

7《大雁归来》配套教案

7《大雁归来》配套教案

7《大雁归来》PPT配套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大雁归来》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教学内容:1. 通过PPT展示大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雁的外貌特征。

2. 分享大雁迁徙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大雁为什么要迁徙。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PPT中的大雁图片,讨论大雁的外貌特征。

2. 教师讲述大雁迁徙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大雁迁徙的意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雁的认识。

2. 记录学生在思考大雁迁徙时的观点和问题。

第二章:生词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理解生词。

2. 学生能够运用生词描述大雁的特点和迁徙过程。

教学内容:1. PPT展示生词,包括大雁、迁徙、候鸟等。

2. 教师带领学生拼读生词,解释生词的含义。

教学活动:1. 学生跟读PPT中的生词,教师纠正发音。

2. 学生用生词描述大雁的特点和迁徙过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拼读生词时的发音准确性。

2. 记录学生在描述大雁特点和迁徙过程时使用的生词。

第三章:文本理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雁归来》的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大雁迁徙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内容:1. PPT展示《大雁归来》的文本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回答相关问题。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PPT中的文本内容,理解大雁迁徙的原因和意义。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专注程度,了解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2. 记录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表达的观点和理解。

第四章:角色扮演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雁的角色和行为。

2.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对大雁迁徙的理解。

教学内容:1. PPT展示大雁的角色和行为。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雁迁徙的过程。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PPT中的大雁角色和行为,讨论大雁在迁徙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雁迁徙的过程,观察和记录大雁的行为。

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将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举例:
-在阅读理解方面,教师可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大雁为什么会进行迁徙?它们在迁徙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在修辞手法方面,教师可结合课文实例,为学生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实际运用这些手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雁迁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雁迁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关爱自然生态环境。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们对大雁迁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但我也发现,有些问题的设置可能还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他们的讨论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让讨论主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大雁迁徙相关的实际问题。

7《大雁归来》配套教案

7《大雁归来》配套教案

7《大雁归来》PPT配套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通过展示PPT封面,引入本课主题《大雁归来》。

1.2 学生分享他们对大雁的了解,教师总结并简要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

1.3 教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第二章:文本解读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大雁归来》,学生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和大意。

2.3 教师通过PPT展示重点词汇和短语,学生跟读并学会运用。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角色,如大雁、树木、草地等。

3.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角色扮演对话,并表演给其他小组观看。

3.3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讨论与思考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的原因和意义,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4.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大雁归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第六章:课文解析6.1 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大雁的外貌特征。

6.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学生理解作者对大雁的描绘。

6.3 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大雁代表家庭、友谊等。

第七章:词汇练习7.1 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学生跟读并学习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7.2 教师设计词汇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分享答案。

7.3 教师对学生的词汇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巩固词汇知识。

第八章:写作练习8.1 教师提出写作话题,如“描述一个大雁归来的场景”。

8.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写作练习,并互相分享作品。

8.3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大雁归来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大雁归来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大雁归来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雁的特点和迁徙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科学知识。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教材《大雁归来》。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张大雁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大雁是什么样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见过大雁吗?你知道大雁为什么要迁徙吗?
Step 2 学习课文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3 分组合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于大雁的话题,例如:大雁的迁徙路线、大雁的生活习性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展示方式。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观点。

Step 4 思考与表达
1. 教师提问:你觉得大雁的迁徙现象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可以用自己的话或者引用课文中的句子。

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7.*大雁归来【教学目标】1.抓住“爱鸟”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揣摩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3.感受作者情怀,引导学生做环境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做维护自然和谐的“实践者”。

4.感受作者的情怀,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作顺序。

(2)品味文章的抒情性语言,感悟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及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及《沙乡年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独白:你注意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吗?你了解大雁吗?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样整齐的雁阵吗?今天将有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给我们讲述大雁的趣事!板书课题:7* 大雁归来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沙乡年鉴》及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利奥波德”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

代表作《沙乡年鉴》,该书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有很大的影响。

(2)课本知识教师讲解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作品简介《沙乡年鉴》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逝世后出版的著作。

这本书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

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

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人们发现了早已存在的《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在作者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大雁归来》教案(通用11篇)

《大雁归来》教案(通用11篇)

《大雁归来》教案(通用11篇)《大雁归来》教案(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雁归来》教案(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雁归来》教案篇1一、说教材:《大雁归来》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

这一单元是以人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中的“关爱自然”单元,这单元是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而这篇文章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并不短。

在内容上虽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但同时又像一首抒情诗,字里行间都抒发了作者对大雁的无比喜爱之情。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

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有饱含深情语言通过对大雁进行描写,让人们通过对大雁的习性和可爱、可敬之处的了解,激发人们对大雁的热爱与尊重,呼唤人性中的真善美,从而让人们产生一种在行为上自觉地道德责任感,一起维护地球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

我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通过了解——热爱——守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说学情。

初中二年级下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文意和分析情感的能力。

教师应抓住抒情性散文的特质,开展《大雁归来》的教学。

但初二学生分析句子的方法和体悟散文诗深层情感和的能力还较为欠缺,除了理解大雁的习性外,还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分析大雁的可爱与可敬之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整体把握文意。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了解大雁的可爱与可敬之处,从中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作者呼唤人性、敬畏自然的思想情感。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其次,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观察实验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成果展示环节仍显得有些紧张和拘束。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类似的活动,鼓励同学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课堂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大雁迁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问题的设置上还不够精准,导致部分学生的思考方向出现偏差。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雁迁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大雁归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爱护野生动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大雁迁徙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大雁迁徙的原因、路线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大雁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大雁的形态、生活习性等。
-难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生僻字词,采用字词卡片、课堂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词汇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雁归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鸟类迁徙的现象?”(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雁迁徙的奥秘。

《大雁归来》优秀教案(优秀10篇)

《大雁归来》优秀教案(优秀10篇)

《大雁归来》优秀教案(优秀10篇)《大雁归来》教案篇一《大雁归来》教案一、内容简介: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

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

它们的鸣叫,似乎表明它们也具有社会性。

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

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径,给大雁制造着灾难。

本文简直是一篇爱鸟的抒情诗,作者笔下,大雁是如此可爱,人与大雁和谐相处,情趣盎然。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可出现的生字词2、积累有关大雁的诗词句(二)过程与方法:1、读课文,把握内容。

2、体会作者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课: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

对大雁,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古人也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在古诗词当中也经常出现,你能否说出几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二)介绍文体(知识性散文)及作者(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一)。

(三)宣示学习目标:1、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2、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3、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四)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

迁徙雾霭窥探缄默狩猎凋零滑翔顾忌(五)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问题:读了本文,你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在课本上画出来。

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就喧嚷;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爱寻食玉米粒;常成六只或六只的倍数列队飞行;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六)合作探究:1、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八年级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2.教学难点
(1)理解大雁迁徙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影响大雁迁徙的气候、食物、地形等生态环境因素,理解其迁徙规律。难点举例:气候对大雁迁徙的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迁徙路线。
(2)观察和描述动物行为的准确性:在观察大雁行为时,如何抓住关键特点进行准确描述。难点举例:区分大雁不同队列飞行的特点,如V字队形、一字队形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大雁在我国生态保护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搜集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具备观察与表达能力、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文化素养以及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习性和迁徙特点:了解大雁的栖息地、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基本知识,掌握其迁徙路线和迁徙时间。举例:大雁南飞的时间和路线,如何选择合适的栖息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通过举例、实际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透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雁归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鸟类迁徙的现象?”(如:秋天树叶黄了,大雁往南飞。)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雁迁徙的奥秘。

《大雁归来》教案(精选11篇)

《大雁归来》教案(精选11篇)

《大雁归来》教案《大雁归来》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雁归来》教案(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雁归来》教案1创意说明:本文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篇里的一片自读课文,教学此文主要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以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为切入点,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观看图片资料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一、谈话式导入。

展示大雁的图片。

知道大雁这种鸟吗?(大家谈)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得非常喜欢大雁,每到春天就盼望着大雁的归来。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的《大雁归来》,一起走进大雁。

二、读课文,走进“大雁”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群什么样的大雁?可扣住每段的关键语句,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用句式“从文中,我看到了一群的大雁”说说自读的发现。

(齐读个别段落感知大雁的世界)2、学生畅谈自读的发现,老师小结。

追问:浏览全文,你能获取多少有关大雁的知识?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辞海》里关于大雁的解说。

问:同是写大雁,与本文相比有何不同?同桌之间讨论后发表见解。

老师小结:《辞海》语言平实,只是客观地说明。

本文用拟人的方式描述大雁,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语言形象生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雁的爱。

三、读课文,走进“爱鸟者”1、跳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问: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老师展示文中的个别语句,让学生朗读并仔细体会,说说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爱鸟者”爱里的理念,把握文章的主旨。

师问: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大雁呢?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爱鸟”情感呢?(可抓住文中的“我们”,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理解)3、小结:本文在写作上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的结合,作者以期用浓郁的爱鸟之情激发更多人的社会责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

《大雁归来》教案【最新7篇】

《大雁归来》教案【最新7篇】

《大雁归来》教案【最新7篇】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大雁归来》教案【最新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等词的读音、字形并学会运用。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的主旨。

3、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整体把握文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4、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方法1、文献法。

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大雁的科普文章、图片、诗文等资料,课前相互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合作探究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教学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展播,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意;合作研讨,深层探究,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品读课文,把握独特的写法,感受作品浓郁的抒情色彩;学生自由质疑问难,理解难句,增强语感;延伸拓展,阅读《是谁赶走了鸟类》一文,沟通课堂内外。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设计(二)每当萧飒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雁的记忆。

设计(三)《敬畏自然》说:“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7第二单元《大雁归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7第二单元《大雁归来》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雁迁徙的基本概念、生态意义和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雁迁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爱护鸟类。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大雁归来》这篇文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关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生态意义,学生们逐渐理解了大雁迁徙的奥秘。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这使得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中。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大雁迁徙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为此,我采用了分析典型句子和实际案例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他们通过观察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大雁迁徙的认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缺乏自己的思考。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大雁在实际迁徙过程中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它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生态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典型句子和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课文《大雁归来》的阅读与理解,学会品味文学作品,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大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升写作水平;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句子解析,文章主题与写作特色分析,以及拓展练习。课文讲述了作者对大雁生活习性的观察,以及对大雁归来的期盼与喜悦。教学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掌握课文生字词,如:迁徙、宿营、嗥叫等;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较为内向,发言不够积极。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自信心。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优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生态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2.阅读理解:分析课文描绘大雁形象、生活习性的句子,理解作者对大雁的情感;
3.分析文章主题,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大雁的观察,表达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4.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拟人手法、生动的描绘等;
5.拓展练习:以课文为基础,进行仿写或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大雁归来》教案

《大雁归来》教案

《大雁归来》教案《大雁归来》教案汇编五篇《大雁归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能力: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四.教学安排: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每当萧枫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雁的记忆。

二.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要点,把握文意:提问: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

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三.课堂讨论:提问: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明确:课文中说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而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规,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动,觅食。

四.品读赏析: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

感受浓郁的思想感情。

师点拔:有人说这篇文章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中的一点进行探索,探究方式:例子+评定。

(1)探究知识性:明确: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闻所未闻。

第7课《大雁归来》跨学科教案

第7课《大雁归来》跨学科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雁归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大雁的迁徙?”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雁归来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雁的生态习性、文化内涵以及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雁归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热爱生活。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实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大雁归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理解大雁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难点:学生需要了解传统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大雁的象征意义。
(3)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
难点:学生需要将语文、地理、生物等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思维。
(4)感悟课文中的家国情怀。
难点:学生需要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作者介绍大雁的特点,概括本文的主旨.由此进行延伸,展示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板书设计
知识性 保护动物
大雁归来 抒情性
形象性 珍爱动物
课后记
学生快速进入文本。
新课讲授
一、出示教学目标: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题: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
(1) 十一月南飞的大雁.
(2) 三月的大雁
(3) 大雁归来的情景.
(4) 春雁觅食.
(5) 孤雁
(6) 四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爱鸟之情.
三、 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
(6)常六只或以六的倍数列队飞.
(7)四月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3 品味形象性.
出示思考题:文中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找一找这样的句子,读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思考、讨论、明确:
作用: (1) 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2 ) 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4 感受抒情性.
结合课后习题二,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作品浓郁的抒情色彩.
讨论,总结:
:《辞海》中的语言重说明,客观介绍科学知识;课文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2 探究知识性.
出示思考题: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归纳:
(1) 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 飞行
(3) 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 十一月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并重,形象性和抒情性是本文明显的特征。
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作业安排
课后搜集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及其资料,并写一篇调查报告,分析其急剧减少以至灭绝的原因.就此再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小鸥: 海鸥体型最小的一种.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作为野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 出示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
1 、 出示《辞海》中对大雁介绍的文字,分析在语言上与课文的区别.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或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人” 形。
选自《辞海》
教学内容
7大雁归来
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找出作者笔下的大雁的特点,接着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然后体会作者的情怀.进而概括本文的主旨.由此进行延伸,展示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的图片及资料,展示一则来自新华网的关于动物灭绝的资料,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明确: 第一句:写出了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它们是春天的使者。
第二句:表明了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天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第三句: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四、 归纳本文主旨.
设计意图
备注
复习旧知
复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情境导入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李清照《虞美人》: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情思.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那么,从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著名的伦理学家的这篇散文里,我们要学点什么呢?
穿山甲: 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
缅甸蟒蛇: 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消费者对它们的皮肤、肉和胆囊的需求,在我国,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黄嘴天鹅: 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野味和羽毛被用来制作传统药材.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亚洲水蜥: 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被当作野味,尤其在中国南部.同时,也面临着森林砍伐带来的威胁.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能力目标: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
难点
1、本文的写作特色.
2、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彩.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五、 延伸迁移
由于岁月的变迁,环境的恶化,更是由于人类的残忍,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征慢慢从我们的视野重消失,从地球上消失.
(一) 展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