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的本质及其属性
薪酬的概念
薪酬的概念从本质上说,薪酬表现的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的平等交换关系。
一方面,雇佣者向被雇佣者支付货币、实物、工作环境和其他服务;另一方面,被雇佣者向雇佣者提供劳动时间、脑力、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等。
我们认为,薪酬概念存在三个层次的理解:狭义的薪酬,一般的薪酬,广义的或者说全面的薪酬。
一、薪酬的狭义理解薪酬指的是企业对员工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付给的响应的回报。
包括直接薪酬(含基本工资、加班及假日津贴、绩效奖金、利润分享、股票期权等)和间接薪酬与福利(含保健计划、非工作时间的薪酬、服务及额外津贴等)。
二、薪酬的一般理解薪酬是员工外在回报的综合,不仅包括了各项货币性和实物性回报,还包括外在的非财务性回报,如偏爱的办公室装潢、宽裕的午餐时间、特定的停车位置、喜欢的工作等。
这部分回报仍然是基于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对员工激励是有效的,主要满足的是员工的第四层次,即他人对自己认可和自己对自己认可的需要,如名誉、地位、尊严等。
三、薪酬的广义理解薪酬是企业给予员工的内在和外在回报的总和,其中内在回报包括参与决策的权利、较大的工作自主权、较大的责任、较有兴趣的工作、个人成长机会、活动的多元化等。
由此可以看出,内在回报主要是与工作本身相关的,是对员工个人成长的激励,主要满足的是员工自我现实的需要,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尽管内在回报和外在回报有所区别,但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一般来说,提供外在回报的同时也向被雇佣者提供了内在回报。
例如,员工薪水增加了,这不仅仅是货币收入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对员工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员工在内心里产生成就感,促进其个人成长。
薪酬管理的本质
薪酬管理的本质薪酬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定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
一起来看看下面店铺为你带来的“薪酬管理的本质”,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薪酬管理的本质薪酬管理是影响人们怎样和为什么选择在某个组织而不是其他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吸引和留住有能力的员工而准备了多种薪酬类型的雇主必定更有竞争力。
薪酬的类型报酬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
内在的报酬包括对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些绩效目标的表扬。
薪酬对心理和社会产生的其他影响是内在报酬的体现。
外在的报酬是切实可见的,有货币和非货币两种形式。
一个薪酬计划的组成部分包括两种形式。
直接报酬,即雇主用货币形式来回报员工完成的工作。
非直接报酬如健康保险,雇主是向所有公司成员提供的。
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是直接报酬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基本报酬基本报酬是员工获得的基本回报,通常以工资或薪水的形式出现,称为基本工资。
许多组织采用两种基本付薪形式,按小时计和按月计,这两种形式以工资的分配方式和工作性质来区分。
小时工资是最常见的以工作时间为基础的付薪形式,员工根据工作时间按小时拿工资。
相对地,薪水则是人们在一定时间获得的固定报酬,而不考虑具体工作时间的长短。
拿薪水的员工一般比领工资的员工的地位要高。
一些公司坚持对生产一线的员工和办公室职员全部使用薪水制,目的是为了加强员工的忠诚度和对组织的投入。
然而,根据州和联邦的法律,他们仍需对某些员工支付加班费。
可变报酬直接报酬的另一种类型就是可变报酬,是一种与个人、团队和组织绩效直接相联系的薪酬形式。
对大部分员工而言,最常见的可变报酬形式是奖金和短期激励性报酬。
经理人常获得更长期的报酬,如期权。
可变报酬包括经理人的报酬。
福利许多组织以间接的方式提供大量的外在回报。
在这种间接的薪酬中,员工得到的是有形价值利益而非金钱。
福利就是这样一种不考虑员工绩效表现而给予具有公司员工资格的某个或某些员工的间接性报酬,如医疗保险、带薪假期、退休金等。
第一章薪酬基本范畴
– (二) 高稳定模式
这种模式下,员工的薪酬主要取决于 年薪和公司的经营状况,与员工个人绩效 的关系不太大,因此,个人收入相对比较 稳定。这种模式中,基本薪酬占主要部分, 福利水平一般较高。奖金主要根据公司经 营状况以及员工个人薪酬的一定比例或者 平均发放。这种模式使员工有比较强的安 全感,但是缺乏激励性,而且公司人工成 本增长较快,负担较大。
– (二)技能/能力薪酬体系
技能薪酬体系是指组织根据员工所掌 握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能力以及知识的 广度和深度支付薪酬的一项基本薪酬确定 制度。它可以分为深度技能薪酬计划和广 度技能薪酬计划。它的特点是员工所获得 的薪酬是与知识、技能或能力而不是职位 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技能薪酬体系 的设计目的就是把职位薪酬体系所强调的 工作任务转化为能够被认证、培训以及对 之付酬的各种技能。
这种薪酬制度通常适用于管理层和 员工都愿意进行合作,并且职位结构允 许员工可以不受传统的职位描述约束而 自由发展的组织。换句话说,一个组织 是否可以实施技能薪酬体系,需要考虑 两个方面的基本因素,即组织内部员工 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以及组织管理层 对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看法。
能力薪酬体系是企业以个体或者员 工群体的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 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人为本 这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薪酬领 域内的一种体现。这里所说的能力并不 是一般意义上的能力,而是指达成某种 特定绩效或是表现出某种有利于绩效达 成的行为的能力,也就是目前流行的胜 任能力、素质等。
在日本,代表薪酬的词是Kyuyo,这个 词是由两个中文字构成(给和料),意思 是“给与某种东西”。历史上,薪酬被看 作是上级的施舍。
现在,日本的企业顾问力图用“hou-syu” 来代替“Kyuyo”。“hou-syu”的含义是 报酬,与上级无关。日本薪酬体系中津贴占 很大的部分,英文中和津贴对应的词是 teate。Teate的意思是“照顾某物”或“处 理某物”。因此,teate被看作是照顾员工 家庭货币需要的薪酬。这符合日本公司向员 工支付家庭津贴、住房津贴、通勤津贴这样 的现实。
2019年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要点:薪酬的概念与实质
2019年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要点:薪酬的概念与实质一、薪酬的基本概念(一)薪酬的含义薪酬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能够包括:工资、奖金、津贴、提成工资、劳动分红、福利等。
(二)薪资的含义薪资即薪金、工资的简称。
薪金(salary)亦称薪水,通常是指以较长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年薪。
工资(wages)通常是指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理应获得的劳动报酬,如计时工资(小时、日、周工资)或计件工资。
长期以来,我国通常用“工资”一词泛指“薪金”和“工资”,不再做出更具体的区分。
(三)与薪酬相关的其他概念1.报酬(reward)。
员工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
2.收入(earnings)。
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有形报酬,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和加班费等项目的总和。
3.薪给(pay)。
薪给分为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
4.奖励(incentives)。
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如红利、佣金、利润分享计划等。
5.福利(benefits)。
公司为每个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如带薪年假、各种保险等。
6.分配(allocation)。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新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即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
在初次分配中,又包括:一次分配,即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二次分配,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分配。
二、薪酬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贡献包括员工的行为、态度及其业绩等所做出的各种回报。
从广义上来说,薪酬包括工资、奖金、休假等外部回报,也包括参与决策、承担更大的责任等内部回报。
外部回报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薪酬。
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
直接薪酬是员工薪酬的主体组成部分,包括员工的基本薪酬,即基本工资,如周薪、月薪、年薪等;也包括员工的激励薪酬,如绩效工资、红利和利润分成等。
间接薪酬即福利,包括公司向员工提供的各种保险、非工作日工资、额外的津贴和其他服务,比如单身公寓、免费工作餐等。
薪酬设计概述
薪酬设计概述薪酬是指员工因被雇佣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有形服务和福利。
薪酬的实质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或交换关系,是员工在向单位让渡其劳动或劳务使用权后获得的报偿。
薪酬设计是建立现代薪酬管理制度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长远的发展。
薪酬设计是对个人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合理的薪酬设计能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热情,激发其才能的发挥,使其获得满足感,荣誉感,进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状大。
[编辑]薪酬设计的原则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战略导向、经济性、体现员工价值、激励作用、相对公平、外部竞争性等。
1.战略导向原则战略导向原则强调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定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必须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企业的薪酬不仅仅只是一种制度,它更是一种机制,合理的薪酬制度驱动和鞭策那些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因素的成长和提高,同时使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因素得到有效的遏制、消退和淘汰。
因此,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哪些因素重要,哪些因素不重要,并通过一定的价值标准,给予这些因素一定的权重,同时确定它们的价值分配即薪酬标准。
2.经济性原则薪酬设计的经济性原则强调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支付能力。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短期来看,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非人工(人力资源)费用和成本后,要能够支付起企业所有员工的薪酬;从长期来看,企业在支付所有员工的薪酬,及补偿所用非人工费用和成本后,要有盈余,这样才能支撑企业追加和扩大投资,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体现员工价值原则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解决企业的三大基本矛盾,即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员工创造与员工待遇之间的矛盾。
因此,企业在设计薪酬时,必须要能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要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充分协调起来,保持员工创造与员工待遇(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短期和长期的平衡。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专业精讲:薪酬概述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专业精讲:薪酬概述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备考开始啦,网校经济师频道特别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专业教材的重点考点,提前掌握吧,以备迎接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祝您在网校学习愉快!薪酬概述(一)薪酬的构成1.薪酬的含义薪酬是指员工因向其所在单位提供劳动或劳务而获得的各种酬劳的总和。
它包括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可以转化为货币形式的劳动报酬;工作本身带给员工个人的机会和满足感;以及工作环境带给员工的满意、方便、舒适和愉悦。
前两项称为经济报酬;后两项称为非经济报酬。
2.薪酬的本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薪酬关系是双方劳动关系的基本构成部分。
其实质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或交换关系,是员工在向单位让渡其劳动或劳务使用权后获得的报偿。
在这个交换关系中,单位承担的是劳动或劳务的购买者的角色,员工承担的劳动或劳务出卖者的角色。
所以说,薪酬从本质上说是劳动或劳务的价格表现。
薪酬的本质具有以下特征:①薪酬以劳动关系为前提,只有当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时才能产生这种交换。
②薪酬是企业以法定货币和法定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③薪酬是劳动市场上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具体反映。
④薪酬数额以国家现行的劳动法规、劳动政策和劳动合同为依据。
3.薪酬的构成薪酬主要由基本薪酬、辅助薪酬和福利构成。
其中,基本薪酬和辅助薪酬组成直接薪酬(经济报酬);福利是间接薪酬(包括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
(1)基本薪酬基本薪酬是企业员工劳动收入的主体部分,也是确定其他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基础,通常由基本工资、年功工资、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等几个部分组成。
(2)辅助薪酬具体分为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分红等形式,其中,奖金和津贴是主要形式。
奖金是根据员工超额完成任务或以优异的工作绩效而计付的薪酬,鼓励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可称为效率薪酬。
津贴是为了补偿和鼓励员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劳动而计付的薪酬,有利于吸引劳动者到脏、苦、险、累的岗位上工作。
第1章薪酬管理概述
12/22/2019
10
5)股权
• 股权是将企业的一部分股份作为薪酬授予 员工,使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授予员工 股权是一种长期激励手段,能够使员工为 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努力工作。现实生活中 管理者持股是股权薪酬的典型形式。股权 薪酬与以上四种薪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支 付形式上,既不是货币,也不是一种简单 的实物或服务,而是一种权利的授予。
12/22/2019
11
二、薪酬的基本构成
12/22/2019
12
基本薪酬特点
1)常规性 2)相对稳定性 3)基准性 4)导向性
12/22/2019
13
可变薪酬的特点
1)补充性 2)激励性 3)灵活性 4)战略性
12/22/2019
14
间接薪酬的特点
1)普遍性 2)稳定性
12/22/2019
12/22/2019
26
(六)合法合理原则
• 组织的薪酬制度与管理方法必须符合政府 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这其中 包括国家劳动法、地方劳动法规、劳动行 政部门颁发的管理规定等
(七)经济及时原则
• 薪酬在员工生活保障以及激励方面起着重 要作用,所以薪酬发放必须要及时,以增
强员工的安全感以及对组织的信任感,进 而可以激发出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一是适应现代社会以提高劳动力质量为标志的劳动 力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使薪酬的确定能满足现有 生产力水平下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这一需要,避 免造成社会问题;
二是在薪酬管理中要防止“工资—物价”的螺旋上 升给社会生活造成的动荡;
三是薪酬水平必须兼顾就业水平,防止失业队伍过 度扩大给社会造成不安。
12/22/2019
12/22/2019
薪酬与薪酬管理原理
知识:一个人在某一既定领域中所掌握的各种信息.技能:通过重复学习获得的在某一活动中的熟练程度.自我意识:态度、价值观以及从事某项工作过程中的自己的角色定位性 格: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来的一贯的个性(如反应速度、洞察力、情绪控制等)动 机:驱动一个人做事的原动力(如成就导向)
一、薪酬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2、薪酬管理的特殊性
(1)敏感性(2)特权性(3)特殊性
3、薪酬管理的作用
第一,支持组织战略实现,改善组织经营绩效。第二,塑造和强化组织文化。第三,支持组织变革。第四,帮助组织有效控制经营成本。
公平性有效性合法性 1.最低工资 2.最长工作时间
⑴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者外部竞争性⑵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或者内部一致性。⑶绩效报酬的公平性。⑷薪酬管理过程的公平性。
薪酬体系设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紧密结合企业的战略和文化,系统全面科学的考虑各项因素,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一个设计良好的薪酬体系直接与组织的战略规划相联系,从而使员工能够把他们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组织在市场中竞争和生存的方向上去。
2.最长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薪酬概述ppt课件
薪酬概述
3
第二节 薪酬体系
一、薪酬体系构成
薪酬体系由内在薪酬和外显薪酬构成,如下图1-1。
薪酬概述
4
图1-1员工薪酬构成图
内在薪酬 (心理与社会性的) ·安全感 ·公平感 ·成就感 ·自我实现感 ·满意感 ·社会地位 ·挑战性 ·尊重感
第二节 薪酬体系
总的薪酬
外显报酬 (物质性的)
直接报酬
间接报酬 (福利待遇)
薪酬概述
12
第四节 薪酬基础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薪酬是一种以技术、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强 调以员工的个人能力为基础构建薪酬体系,更加注重员工的潜 力,即员工创造更好的业绩的能力。
薪酬概述
13
二、薪酬的基本含义
定义: 薪酬是企业对员工给企业所作的贡献的回报和答谢,实
质上是一种公平的交换或交易。
薪酬概述
2
第一节 薪酬的概念
三、薪酬的性质
薪酬是同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的一个范畴。从生产力的角度 看,它是企业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中投入的活劳动的资金货币表 现形式。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薪酬体系为收入分配的结果。 它的性质和特点,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不同, 薪酬的性质和特点也就不同。
·赡养补贴 ·发放制度 ·互助基金
5
第二节 薪酬体系
二、薪酬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基本薪酬:基本薪酬是组织为员工付出的劳动支付的基
本现金报酬。
(二)绩效薪酬:绩效薪酬是将员工的薪酬与员工的工作努力
程度和劳动成果直接挂钩确定的薪酬。
(三)成就薪酬:成就薪酬是指当员工在较长时间内在组织工作
中卓有成效,为组织作出重大贡献后,组织以提高基本薪酬的形
薪酬管理基本知识
《薪酬管理》复习提纲第一章薪酬管理总论1.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交换经济。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一位员工因为为某个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各种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统称为报酬。
2.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对报酬进行分类,一种方法是将报酬划分为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另一种方法是将报酬划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
3.薪酬在本质上正是雇主或企业为获取员工所提供的劳动而提供的一种回报或报酬。
4.对于薪酬概念的界定,通常分为三类:①宽口径的界定,即将薪酬等同与报酬,即员工由于完成了工作而获得的各种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②中等口径的界定,即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③窄口径的界定,即薪酬仅仅包括货币性薪酬,而不包括福利。
5.企业通常把薪酬和福利两部分成为总薪酬或总薪酬包。
将薪酬称为直接薪酬,福利称为间接薪酬。
直接薪酬划分为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两大部分。
6. 总薪酬或全面薪酬包括基本薪酬、可变薪酬、福利和服务以及一次性奖金、股票期权等多种经济性报酬。
7.基本薪酬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性报酬。
基本薪酬在很多时候又被称为“薪酬”或“固定薪酬”8. 可变薪酬是薪酬体系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经济性报酬,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获奖金。
可变薪酬分为短期可变薪酬和长期可变薪酬两种。
9.绩效加薪和可变薪酬都与员工的绩效联系在一起。
10.员工福利或服务不是以员工为企业工作的时间为计算单位的,它一般包括非工作时间付薪、向员工个人及家庭提供服务、健康及医疗保健、人寿保险以及法定和企业补充养老金。
11.薪酬的功能:员工方面:①经济保障功能②激励功能③社会信号功能企业方面:①促进战略实现,改善经营绩效②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③支持企业改革④控制经营成本12.薪酬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工资、薪酬、全面薪酬或总薪酬以及全面报酬四个阶段的变化。
13.20世纪初,科学管理运动的开创者W·泰勒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计划。
薪酬概念的界定
薪酬概念的界定薪酬概念的界定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生产属于价值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所有者投入货币资本,员工投入人力资本,最终,企业所有者为了实现货币资本回报的最大化,员工则期望实现人力资本回报的最大化。
所以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为企业所提供的贡献,包括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等所做出的各种回报。
薪酬实质上是一种交易和交换。
薪酬关系以雇佣关系为前提,而薪酬关系属于一种契约关系。
所以,薪酬关系是员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达成约定的产物,但在双方约定薪酬时,劳动过程还没有发生,双方所约定的劳动报酬——薪酬所指向的交换物,就不可能是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实现的劳动,而只能是预期在未来是发生的劳动行为。
换言之,薪酬的物件是预期的劳动,而非现实的劳动。
关于薪酬,不同的教材或组织对其有着不同的界定,对于薪酬概念的界定,通常有以下三类。
1.宽口径的界定将薪酬等同于报酬,即员工由于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获得的各种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的总和。
2.中等口径的界定在这种概念里,薪酬指的是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包括工资(直接经济报酬)和福利(间接经济报酬)。
3.窄口径的界定在这种概念里,薪酬仅仅包括货币性薪酬(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或可变工资之和),而不包括福利。
关于薪资的界定,我们一般以中等口径为准,即以总薪酬或全面薪酬的思想定义薪酬——所谓的薪酬包括了基本薪酬、可变薪酬、福利和服务以及一次性奖金、股票期权等多种经济性报酬。
全面薪酬的主导思想就是,企业应当也将福利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薪酬来加以管理,把对福利的管理引入战略性薪酬管理的范畴,以期其服务于公司的经营战略,实现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的重要目标。
根据这个定义,也可以将全面的薪酬分为两个部分: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外在报酬主要是指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认股权、购买公司股票、股份奖励等长期激励薪酬,退休金、医疗保险等货币性福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开支,如住房津贴、俱乐部会员卡、公司配车等;内在报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变现的各种奖励价值,如对工作的满意度、未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便利工具(如电脑)、培训的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司对个人的表彰、谢意等。
薪酬的本质及其属性
薪酬的本质及其属性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薪酬的本质及其属性薪酬是什么薪酬有哪些性质弄清楚这些问题,对薪酬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对此做一些分析。
一、薪酬的本质分析必须首先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薪酬关系是双方劳动关系的基本构成部分,是以雇佣为前提条件的。
没有雇佣关系,也就不存在薪酬关系;例如,实习行为就不具有雇佣性质,因而实习单位给予实习人员的一些补助就不属于薪酬范畴,其他像酒店服务生得的小费、旧社会的一些学徒从师傅那里得到的吃住条件等也不属于薪酬范畴。
其次,薪酬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
关系双方用来交换的,一方是薪酬,另一方是劳动。
所以,薪酬是劳动、而非其他的报酬;薪酬所指向的对象是劳动行为,而不是劳动的结果或其他。
因此,如果某种报酬指向的对象不是劳动行为,而是其他;那么这种报酬就不属于薪酬范畴。
比如,自由职业者取得的一些收入就不属于薪酬范畴,因为他们用以交换的不是劳动行为本身,而是劳动行为的结果,是自由职业者通过劳动形成的某种方案、设计、程序或者报告等。
对于一些企业就某个科研项目资助科研人员,并要求分享科研成果的行为,如果双方对什么时间出成果、出什么标准的成果有严格约定的话,那么这些资助就不具有薪酬性质;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严格的话,那么这些资助就具有薪酬性质,起码具有部分薪酬性质。
再次,既然薪酬关系是以雇佣关系为前提的,而雇佣关系又是一种约定关系;所以,薪酬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报酬达成约定的产物。
但在双方约定薪酬时,劳动过程还没有发生,双方所约定的劳动报酬——薪酬所指向的对象,就不可能是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实现的劳动,而只能是预期在未来发生的劳动行为。
换言之,薪酬的对象是预期的劳动,而非现实的劳动。
此外,劳动过程本身同时也是劳动者的生命存在过程,而劳动者所选择的任何一种生命存在方式(通俗一点讲,就是一种“活法”)都需要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加以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薪酬的本质及其属性
薪酬是什么?薪酬有哪些性质?弄清楚这些问题,对薪酬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对此做一些分析。
一、薪酬的本质分析
必须首先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薪酬关系是双方劳动关系的基本构成部分,是以雇佣为前提条件的。
没有雇佣关系,也就不存在薪酬关系;例如,实习行为就不具有雇佣性质,因而实习单位给予实习人员的一些补助就不属于薪酬范畴,其他像酒店服务生得的小费、旧社会的一些学徒从师傅那里得到的吃住条件等也不属于薪酬范畴。
其次,薪酬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
关系双方用来交换的,一方是薪酬,另一方是劳动。
所以,薪酬是劳动、而非其他的报酬;薪酬所指向的对象是劳动行为,而不是劳动的结果或其他。
因此,如果某种报酬指向的对象不是劳动行为,而是其他;那么这种报酬就不属于薪酬范畴。
比如,自由职业者取得的一些收入就不属于薪酬范畴,因为他们用以交换的不是劳动行为本身,而是劳动行为的结果,是自由职业者通过劳动形成的某种方案、设计、程序或者报告等。
对于一些企业就某个科研项目资助科研人员,并要求分享科研成果的行为,如果双方对什么时
间出成果、出什么标准的成果有严格约定的话,那么这些资助就不具有薪酬性质;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严格的话,那么这些资助就具有薪酬性质,起码具有部分薪酬性质。
再次,既然薪酬关系是以雇佣关系为前提的,而雇佣关系又是一种约定关系;所以,薪酬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报酬达成约定的产物。
但在双方约定薪酬时,劳动过程还没有发生,双方所约定的劳动报酬——薪酬所指向的对象,就不可能是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实现的劳动,而只能是预期在未来发生的劳动行为。
换言之,薪酬的对象是预期的劳动,而非现实的劳动。
此外,劳动过程本身同时也是劳动者的生命存在过程,而劳动者所选择的任何一种生命存在方式(通俗一点讲,就是一种“活法”)都需要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加以保证。
在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社会中,绝大多数劳动者获得那些保证他选择的“活法”得以实现的物质资料,是通过为雇主提供劳动,取得薪酬,再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
所以,对劳动者来说,薪酬既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又是劳动者选择某种特定“活法”的物质保证;对用人单位来说,薪酬就是用人单位为了得到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而对劳动者选择的这种“活法”做出的物质承诺,也可以看作是对劳动者因为为本单位工作而损失的其他机会成本(为其他单位劳动或者自己经营等)所做的补偿。
补偿的最低限度是劳动者维持这种“活法”的最低标准。
所以,各国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符合薪酬的内在逻辑。
最后,作为一种劳动报酬,薪酬既可以是实物形态(包括货币形态)的,也可以是非实物形态的,但货币形态是其基本形态。
从逻辑上讲,凡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作为薪酬,比如,住房、食品,或者带薪假期、为员工自主选择的外部培训项目提供学费资助、甚至某些体面的职务头衔等等。
但除货币形态外,其他任何实物的或非实物的薪酬形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只有货币是人人都需要的东西。
所以,货币形态是薪酬的基本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组织内并非所有的能够满足员工需要的东西都可以被看作是薪酬项目,比如单位为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而组织的集体性的培训活动、优良的办公条件、在著名企业工作的优越感等等。
尽管这些项目确实可以满足一部分员工的需要,但它们并非是劳动的报酬,只能看作是员工得到的薪酬约定之外的额外“收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为薪酬下这样的定义:薪酬是用人单位为获得劳动者未来提供的劳动而承诺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这种劳动报酬可以实物形态的,也可以是非实物形态的。
二、薪酬的属性分析
1、薪酬的契约属性
雇佣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薪酬内容是雇佣契约的基本构成部分。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薪酬契约(约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在雇佣合同
(劳动合同)中加注薪酬条款的书面约定方式实现;二是通过双方口头约定的方式实现;三是通过用人单位制定的薪酬管理制度、奖惩规定等“格式化合同”的方式实现。
薪酬的契约属性要求用人单位的薪酬发放要按照约定进行。
薪酬约定的内容,包括薪酬发放的方式、发放的标准,以及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表现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雇佣双方对薪酬的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在整个雇佣过程中,双方对薪酬的约定是经常发生的。
用人单位对某一名员工的任何一次薪资调整,都意味着双方对薪酬进行了重新约定。
2、薪酬的风险属性
薪酬的风险属性是由薪酬的对象——预期在未来发生的劳动行为的不确定性决定的。
由于雇佣双方在约定薪酬时,劳动过程还没有发生,所以双方的薪酬约定是根据各自对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行为的预期做出的;而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行为(表现)在劳动的类别、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薪酬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
对用人单位来说,如果员工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没有预期的高、或者工作中没有预期的那样积极努力,用人单位可能会觉得用这样的薪酬聘用这名员工不值。
对员工来说,如果他实际从事的工作对能力、努力程度的要求超出他以前的预期,他可能觉得先前约定的薪酬太低了。
3、薪酬关系的不对等性
在雇佣双方所形成的薪酬关系中,双方的地位是不同的:雇佣方处于主动地位,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
一、在雇佣关系发生时,除了部分薪酬内容(如工资数额、发放周期等)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平等商谈外,大部分薪酬内容劳动者要适应或者接受雇佣方的薪酬管理模式。
二、在雇佣关系存续期间,薪酬项目、数额等内容的调整都是雇佣方控制或主动做出的。
4、薪酬的刚性
薪酬的刚性,根源于薪酬的契约属性。
薪酬数额是雇佣关系发生时双方约定好的;此后,薪酬的每一次发放,都是对从前的薪酬约定的进一步证实。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薪酬中按约定可以变动的部分(如绩效奖金)外,其他部分数额的任何变化都意味着有一方没有遵守约定。
正因为如此,即使某一名员工的劳动表现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预期要求,用人单位也不太容易对他做出降薪的决定;同理,即使某一名员工的劳动表现超出了用人单位的预期要求,用人单位也不可能马上给他增加薪酬,即降薪不易,增薪也不易。
薪酬的刚性在实践中表现为:用人单位不会经常调整员工的薪酬标准。
5、薪酬的弹性
薪酬的弹性是指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相对于薪酬变化的反应程度。
在一个组
织内,薪酬的弹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薪酬的整体弹性,即一个组织整体薪酬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员工整体的薪酬满意度的变化大小;
二是薪酬的比价弹性。
薪酬的比价是指不同层次人才(比如可将人才划分为决策类人、实施类人才、操作类人才等)的薪酬的比例关系。
薪酬的比价弹性就是薪酬的比价变化所引起的员工对薪酬满意度的变化大小;
三是薪酬的差价弹性。
薪酬的差价是指同一层次的人才因经验、任职年限、技能水平、岗位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薪酬差别。
薪酬的差价弹性就是薪酬的差价变化所引起的员工对薪酬满意度的变化大小。
从经验判断:
(1)薪酬的整体弹性具有短期大、长期小的特点,即整体薪酬水平的小幅变化对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影响短期较大、长期则较小;
(2)薪酬的比价弹性较小,即员工对不同层次人才的薪酬差距变化反应较小;
(3)薪酬的差价弹性较大,即员工对同一层次人才的薪酬差距变化反应较大。
由于薪酬差价是衡量组织内部薪酬公平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内部公平原则在薪酬管理实践中极其重要。
6、薪酬的增长性
薪酬的增长性是指,就全社会的整体薪酬水平而言,单个雇员平均薪酬的绝对额(不考虑实际购买力的名义薪酬)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这种增长趋势根源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随着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也不断提高;
二、从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物价水平具有不断增高的趋势,薪酬作为满足大多数劳动者生活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保证也会不断增长;
三、从用人单位内部考察,随着员工岗位任职时间的增长,其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薪酬的增长性质,要求用人单位应根据经营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适度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
7、薪酬的保障属性
薪酬的保障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薪酬是劳动者维持自身及家人生命过程的物质保证,必须及时发放,且数额不能低于满足其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标准;
二、薪酬除要满足劳动者及其家人当前的生活需要外,还要满足劳动者在患病、生育、伤残、失业、退休等不从事劳动期间的生活需要;所以薪酬应包含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部分。
8、薪酬的法律属性
现代各国的劳动法规及其他法规,对薪酬的发放标准、发放方式,以及与薪酬有关的其他方面内容有许多规定,比如最低工资标准、社保资金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制度等等。
这就使薪酬具有了法律属性。
薪酬的这一性质,要求用人单位在薪酬管理中要严格依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