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的目标与资源,旨在促进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融合,通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实施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1、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组。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校企合作事务,制定合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学校与企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沟通与合作的透明化,方便双方的信息交流。
3、确定合作项目。
根据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需求,确定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建立合作框架及合作模式。
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1、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课程。
将企业实际项目纳入教学计划,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提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岗位实习制度。
与企业联合开展实习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3、开展双向导师制。
学校派出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同时企业派出专业人员到学校担任企业导师,进行双向指导和交流。
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1、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推进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
学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对学校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将技术推向市场。
同时,与企业合作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
3、联合申报科研项目。
学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进行科研,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实用性。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并组织创新创业比赛和创业实训。
2、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
学校与企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同时,企业也能从中选择合适的人才。
3、组织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
学校与企业合作,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加行业认知和实践经验。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五篇)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____》,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____》(教职成〔____〕____号)和《安徽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皖教职成〔____〕____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合作原则1、提升技能原则,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____》(教职成〔____〕____号)文件精神,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原则。
2.服务企业原则,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学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3.校企同步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学校企业共同遵循招生及招徒原则,学校企业共同招生,共同培养,企业留用毕业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岗位定位。
4.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打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师互通体制,共同提高教师、技师业务能力。
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总经理为组长,科室一把手为组员原则。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四、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订单”合作模式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合肥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
合肥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合发〔2015〕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快建设合肥特色、全国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目标任务(一)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到2020年,构建完善职业教育融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对接,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新格局。
(二)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到2020年,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完善财政、金融、人才评价等激励政策及问责机制。
(三)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依托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发挥集团理事会的作用,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到2020年,在全市建设1个辐射全市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30个市级产学研合作联盟,30个校企共建的专业创新团队,50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0个市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联盟,50个省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0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三、重点工作(四)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
1.发挥职教集团作用。
充分发挥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和集团理事会的作用,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责任单位: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2.设立校企合作机构。
在职业院校(本办法所称的职业院校,是指国家或社会力量依法设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等)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校企合作工作。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8.09•【字号】合政办〔2019〕22号•【施行日期】2019.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合政办〔2019〕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相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40号)、《合肥市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科学规划、规模适度的原则,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变革,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20%以上,建筑产业链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30%以上,建筑产业链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三)实施要求。
按照分区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将装配式建筑发展划分为重点推进区域、积极推进区域和鼓励推进区域。
重点推进区域是指《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界定的中心城区,具体范围为绕城高速内全部区域和绕城高速外各类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等;积极推进区域是指安巢经开区和各县(市)三级及以上城镇、各类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等;鼓励推进区域是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区域。
自2020年起,全市所有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用房以及租赁住房等)、人才公寓等住宅建筑和政府投资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全部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非政府投资新建项目逐年增加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比例,具体实施标准和要求由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城乡建设局)另行制定。
关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
关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各级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一、国家政策倡导与引导国家政策对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和企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该指导意见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育人基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并提出了鼓励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开展校企合作的措施。
另外,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开放办学改革创新培育世界一流教师教育特色高水平高校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实现实践教学改革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这些国家政策的出台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为各地区、各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二、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各地区的政府也积极出台了相关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政策,以适应本地区的发展需求。
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该文件重点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推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类似的政策在其他省份也有出台,不同地方的政策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差异,但总体目标都是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高校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中,高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许多高校建设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这些基地通常由高校与企业合作成立,提供学生实践教学、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服务。
例如,某高校与当地的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一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专门用于学生的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5篇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5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5篇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1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20__年学校工作计划,以及充分结合我校当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之路,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厚德强能办学思想为宗旨,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认真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我校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校对多企的'合作局面,并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完善培养条件,保证培养质量(一)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硬件条件。
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和应用。
学校加大使用教育资金,完善实训条件,进一步强化多媒体、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
(二)提供高水平双师型师资。
”打铁还须自身硬”,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技能教学,为学生提升能力服务,师资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师资培训,举办”双师型”教师活动,组织观摩考察活动、并分期分批安排教师走出学校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聘任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三)采取”订单”模式培养。
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学生学完相应的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后,输送到企业就业。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的必要性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响应教育部、交通部等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号召,根据教育部关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以及徐州市、徐州市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学校2017年工作计划,学校本着在职业教育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产学结合的有效机制,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实训基地为区域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能力。
学校拟在现有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建立一个具有集教学、实训、培训与服务为一体的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化实训基地。
1 .汽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82亿元,同比增长29.44%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它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的各种服务。
汽车后市场成为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约占汽车产业链总利润的60%-70虬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汽车后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对汽车维修企业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相继出现了特约维修站、“4S”店维修企业、汽车俱乐部、快修连锁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
2016年末徐州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01.6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9%,本年净增18.53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92.64万辆,增长21.4%,净增16.34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56.29万辆,增长21.7%,净增10.03万辆。
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带动了维修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一、背景产教融合是指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同开展教育培训和产业研究,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
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旨在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教育机构和企业的优势,实现产业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推动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以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
具体目标如下:1.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教育机构和企业的有效对接;2. 加强产业研究与教育培训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3. 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4.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实施步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教育机构和企业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合作计划和政策,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2. 搭建信息平台: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提供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对接的功能,方便双方的合作交流。
3. 制定合作计划: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计划,明确合作内容、时间和责任分工。
4. 实施合作项目:按照合作计划,开展产业研究和教育培训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了解合作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合作方案,以提高合作成果。
四、资源保障为了保障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提供以下资源支持:1. 资金支持:为合作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包括项目研发、设备购置和师资培训等。
2. 人力支持:配备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3.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4. 知识支持:教育机构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资源,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知识。
五、风险及对策在实施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1. 合作资源不足:由于资源限制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合作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产教融合式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标、策略与成效
产教融合式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标、策略与成效①苗玉琪(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管理与服务系,安徽合肥230013)一、研究背景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1],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逻辑主线[2]。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3]。
合肥在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合肥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合肥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引企入校”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促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育训结合,合力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4]。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要载体和平台,被摆在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也成为地方以及各高职院校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研究现状(一)文献调研截至2023年5月1日,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在中国知网平台上进行检索,共有1872篇文献。
其中,以“产教融合”为主题的有1196篇,占比63.89%;以“高职院校”为主题的有189篇,占比10.10%;以“校企合作”为主题的有177篇,占比9.46%。
用“图书”“档案”“实训+实训能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模式+课堂实训”在中国知网平台上进行检索,共有19篇文献,主要聚焦基于就业状况与专业满意度的档案学实训教学和图书档案管理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当前档案学实训教学中存在内涵单一、模式不完善、实训平台多样性弱等实训不足的现象,通过借鉴iSchools 教育理念,创新实训模式、构建良好实训对接环境等路径,有助于提升实训教学的质量与档案学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案例分析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内唯一招收专科层次图书档案管理专业的高校,专业实训基地正在建设。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设实施办法
XX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设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产教融合办学与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促进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学校产教融合工作实施成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XX)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XX)95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XX省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部署,深化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形成全校共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机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第二条总体目标围绕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注重顶层设计,集成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和文化交融”运行机制,实施“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力争通过2-3年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建设成果,学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等方面建设成效突出。
牵头创建“金乡县职教集团”,力争成为济宁市乃至XX省中职院校产教融合建设的标杆与示范。
第二章任务与举措第三条创新学校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形成适应区域行业企业需要的标准体系搭建学校产教融合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将产教融合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学校建设与发展各个环节,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实施落实学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与计算机、财经、商贸、机械、机电类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行业核心技能实训基地,合作开发教材、承载合作教育项目等,并逐步形成包括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专职教师组成的师资库。
校企共建制度,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开展实训教学项目,实施“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形成“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和文化交融”的长效运行机制。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办法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我省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要素全方位融合,打造产教融合型城市,更好服务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是开展校企合作,其中学校主体包括依法设立的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高等学校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企业主体包括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
第三条深化产教融合总体要求:坚持服务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将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教融合型城市作为寻求发展新突破、集聚发展新动能、开创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坚持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将产教融合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服务需求、优化结构,立足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促进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坚持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合作模式,鼓励先行先试。
第四条深化产教融合主要目标:产教融合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企业重要主体地位明显提升,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对接服务整体改善,到2020年若干城市具备了产教融合型城市基本特征,校企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企业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教融合型城市,当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紧密联结、良性互动的“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强;到2030年产教融合成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保障,我省成为产教融合发展特色省份。
学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合作方案
学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合作方案背景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教育与产业的融合。
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培养的机会。
为了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合作,制定一个合适的合作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合作方案1. 实习机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评估机制,确保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2. 项目合作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展项目合作。
这些项目可以是学生的课程项目,也可以是企业的实际问题解决项目。
通过合作开展项目,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人力支持。
3. 职业指导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职业指导。
这样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就业前景,指导他们规划职业发展道路。
同时,企业的专业人士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就业技巧和经验分享。
4. 专业培训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专业培训课程。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为学生提供与企业需求匹配的培训课程。
这样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未来的人才储备。
5. 研究合作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研究合作项目。
通过合作开展研究,学校可以获得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而企业可以获得学校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这样的合作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的相互交流与学术合作。
总结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合作,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学校可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企业可以获得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创新思路的启发。
因此,制定一个合适的合作方案,推动学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提出的合作方案可以作为参考,为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方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才培养已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关键。
为了培养适应实际工作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应运而生。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指企事业单位与高等学校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背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共同推动而形成的。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而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也面临着人才不足、技能不匹配等问题。
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运而生,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
二、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接触到实际工作,并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吸引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内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学校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如实习、实训、项目研究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
3.企业导师制度。
学校与企业合作,设立企业导师制度,由企业的专业人员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分享企业经验和实践技巧。
4.开展科研合作。
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科研支持,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和经费支持。
四、实施步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需求调研。
学校与企业进行需求调研,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方向,为后续的合作提供依据。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随着房地产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物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
为了社会需求,促进房地产服务行业的发展,学院护理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
现总结如下:(一)护理专业规划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了突出学院护理专业特色,学院成立了由校、政、企三方组成的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构建校企共育的保障机制。
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专业核心能力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由企业、行业协会确立市场需求、三方共建人才规格与知识技能结构,校企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最大化符合校企的需求。
(二)校企共同重构课程体系。
护理专业依托“蓝泰订单班”,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其所覆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依据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专业基本知识、专业核心技能、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部分,构建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程内容体系。
建成了“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实践技能课程”为主要特征的适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专业课程体系。
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可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专业核心课程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校企共同开发适合企业岗位需求和发展的项目课程,根据工作任务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老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进行项目化教学。
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引导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与学院共同开发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
目前,和蓝泰物业公司共同组建了核心课程合作开发计划,根据企业特点及师资情况,双方将《物业环境管理》确定为首要开发课程,并将《物业客服管理》《护理实务》作为下一步陆续开发的课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护理专业教学设计在对护理的四大基础工作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后,将学习与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将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企业现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课内模拟实训、企业师徒制度、企业、现场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方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种促进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校企合作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这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共同制定合作方案。
首先,学校应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明确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的方向和目标。
企业也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特长,寻找与学校合作的机会。
在合作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进行多次沟通与协商,确保合作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支持。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与企业紧密联系的专家库,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教学资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的需求。
三、开展项目合作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是开展各种形式的项目合作。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举办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教学资源。
企业也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创新。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项目合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校企合作应该与学生的就业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就业指导活动,邀请企业人员来学校进行就业指导讲座,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推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
五、加强校企文化建设校企合作还需要加强校企文化的建设,增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产教融合促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产教融合促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生态,不断健全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产学合作,育人为本。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人才培养,创新办学机制,形成高等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局面,促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深化,支撑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统筹协调,分类推进。
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依据〃双一流〃建设高校、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分类推进,形成高校、行业、企业协同构建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工作格局。
(三)服务需求,项目推动。
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实施产教融合创新研究、示范引领和服务提升计划,推动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高等教育和产业实现协同联动发展。
(四)校企协同,深度融合。
完善政策支持,鼓励先行先试,推进〃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改革,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育人、科研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和流程再造,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构建产教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三、主要目标以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引领,瞄准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推进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互促,构建一流产教融合创新生态。
到2025年,开展产教融合创新研究,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互动发展的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宣传和推广一批产教融合品牌,形成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模式〃。
安徽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附件安徽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能力,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
主要形式有:(一)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二)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三)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四)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五)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等;(六)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七)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合作方式和内容。
第三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遵循“平等自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过程共管、依法实施、互利共赢”的原则,实现育人、生产、科研相结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第二章实施与管理第四条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统筹协调、规划指导、综合管理和服务保障,会同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教育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和改革,加强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指导,将校企合作办学紧密程度和水平作为职业院校办学业绩和水平评价、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把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情况纳入质量年度报告,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发展改革部门要将产教融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组织实施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合肥市产教试点城市建设成效与未来发展方向评估研究
合肥市产教试点城市建设成效与未来发展方向评估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合肥市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与未来发展规划。
文章首先强调了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及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其次,分析了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如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及优化服务环境。
文章还探讨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强调了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对于助力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
最后,文章回顾了合肥市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呼吁更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合肥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目录第一章合肥市产教试点城市背景与意义 (1)一、合肥市教育及产业发展现状 (1)二、产教融合政策背景及支持 (1)三、试点城市建设目标与预期成效 (2)四、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 (3)第二章合肥市产教试点城市建设成效分析 (4)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情况 (4)二、产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数量提升 (5)三、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增强 (5)四、产教融合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6)第三章合肥市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剖析 (7)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案例 (7)二、合肥学院与产业界合作模式探讨 (8)三、其他成功案例分享与启示 (9)四、经验总结与可推广性分析 (9)第四章面临挑战与存在问题剖析 (10)一、政策支持力度及落实情况反思 (10)二、校企双方合作意愿与机制问题探讨 (11)三、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契合度分析 (12)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瓶颈突破 (13)第五章未来发展方向预测与战略规划建议 (13)一、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合作领域和层次 (13)二、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14)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 (15)四、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升级 (16)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7)一、研究成果总结回顾 (17)二、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8)三、期待更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 (18)第一章合肥市产教试点城市背景与意义一、合肥市教育及产业发展现状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合发〔2015〕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快建设合肥特色、全国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目标任务(一)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到2020年,构建完善职业教育融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对接,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新格局。
(二)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到2020年,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完善财政、金融、人才评价等激励政策及问责机制。
(三)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依托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发挥集团理事会的作用,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到2020年,在全市建设1个辐射全市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30个市级产学研合作联盟,30个校企共建的专业创新团队,50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0个市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联盟,50个省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0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三、重点工作(四)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
1.发挥职教集团作用。
充分发挥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和集团理事会的作用,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责任单位: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2.设立校企合作机构。
在职业院校(本办法所称的职业院校,是指国家或社会力量依法设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等)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校企合作工作。
(责任单位:相关职业院校)3.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依托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在肥规模以上企业和职业院校重点(示范)专业,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辐射全市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利用各类实习实训资源,建立创业创新孵化中心,为学生提供免费创业空间,促进职业教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融合。
建立校企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职业院校、企业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职业院校和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服务。
鼓励金融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共同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金融办、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以及相关职业院校、企业〔责任单位中排名第一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4.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鼓励支持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
组建职业教育产、学、研联合体,共同参与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共同搭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平台。
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师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参与校企一体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全过程。
探索“企业办班”、“教学工厂”、“生产实训一体化车间”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推进“工学一体”就业就学工作,不断完善“政府引导推动、企校合作培养、招工招生同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以及相关职业院校、企业)(五)加强行业指导,提升服务水平。
1.成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依托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理事会和行业主管部门,成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本行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
(责任单位: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2.建立产教融合机制。
研究制定本行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等,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并指导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育人。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协会)3.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大力培育职业教育第三方社会组织,促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第三方参与实训基地挂牌评估、校企合作项目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工作。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4.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发布制度。
定期发布全市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信息,积极推进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分析。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及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5.建立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库。
加快编制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聚集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丰富职业教育项目库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六)发挥职教集团作用,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1.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更新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推动在学校设立企业生产线,或在企业开辟实训课堂,形成“前校后厂”或“前厂后校”的办学模式。
(责任单位: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相关职业院校、相关企业)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轻实践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不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促进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招生、合作教学、一体化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相关职业院校、相关企业)3.健全高技能人才聘任机制。
建立职业教育“专家库”,规范职业院校聘用兼职教师行为;开辟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兼职任教的绿色通道,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互聘、互兼机制。
(责任单位: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市经信委、市编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相关职业院校、相关企业)(七)强化企业岗位锻炼,提高师生实践能力。
1.支持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实践。
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和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并按照不低于企业职工岗位5%比例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
企业提供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场地和设备设施,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所发生合理的薪资报酬由财政给予一定补助。
财政对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发生的物耗能耗给予适当资助。
所需经费从校企合作专项经费中列支。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和相关企业)2.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
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合理安排实习环节和实践内容,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安全培训、劳动保护等工作,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劳动报酬。
职业院校加强对实习学生和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教育,指派指导教师,并按规定为实习学生和实践教师统一办理实习、实训责任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禁止企业安排实习学生和实践教师从事不符合实习(实践)特征或与实习(实践)内容不一致的岗位。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相关职业院校和企业)3.提升职业院校师资水平。
支持校企共建职业院校“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的管理人员到企业挂职。
支持职业院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相关职业院校和企业)4.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建设。
职业院校优先安排合作企业的职工技能培训或继续教育,优先向合作企业推荐实习生、毕业生。
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合作院校毕业生。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相关职业院校和企业)四、保障措施(八)完善支持政策。
支持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团队,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共同申报科技创新类项目。
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发明专利技术,引导专利技术向企业转化实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并给予奖励或资助。
对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院校和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优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项目建设,优先支持院校创建重点(示范)学校、重点(示范)专业、重点实训基地。
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设共享型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经审定后统一授牌,并给予奖励或资助。
若校企联合体有民间资本参与,应采取有偿方式供应土地;若校企联合体为国有资本,为非盈利性质,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但应按相应区域缴纳划拨价款。
研究制定金融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校企合作,并依法享受教育相关的财税、金融等政策。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金融办)(九)设立专项经费。
在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校企合作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对经费使用绩效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经费安排进行调整;经费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另行制定。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十)强化责任落实。
发挥市县两级政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统筹本地区校企合作工作,重点做好规划、政策保障、资源配置、督导评估等工作。
各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职业院校和企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密切协作配合,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各项制度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对于违反本规定,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责任单位: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