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菌亚门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第31页
(6)盘梗霉属(Bremia lactucae)孢囊梗 二叉状锐角,末端膨大呈盘状。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第32页
第6页
芸苔根肿菌P.brassicae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第7页
(二) 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
• 壶菌纲真菌营养体形态改变很大,从呈球形或近 球形单细胞至较发达无隔菌丝体。
• 比较低等壶菌是多核单细胞,具细胞壁,大多呈 球形或近球形,寄生在寄主细胞内,其营养体在 发育早期没有细胞壁,有单细胞营养体基部还能 够形成假根;
为休眠孢子。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第4页
Zoospore
游动孢子前端有两根长短不等尾鞭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第5页
根肿菌属 Plasmodiophora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芸苔根肿菌
(P.brassicae)。
休眠孢子散生在寄 主细胞内成鱼卵块 状。引发十字花科 植物根肿病。
第11页
(三)卵菌纲(Oomycetes)
• 无性繁殖形成游动孢子囊,其中产生多个游动孢 子,游动孢子具两根鞭毛,茸鞭在前,尾鞭朝后。 有性阶段经过异形雄器和藏卵器交配,在藏卵器 中形成一个或几个卵孢子。
• 与植物病害相关有水霉目和霜霉目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第12页
phytophthora游动孢子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第23页
疫霉属(Phytophthora)藏卵器穿雄生
鞭毛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和所致病害的观察专家讲座
鞭毛菌亚门—霜霉菌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共9张PPT)
霜霉菌所致病害(大葱霜霉病) 鞭毛菌亚门—霜霉菌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引起植物腐烂型,病部产生绵霉状物。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 霜霉菌所致病害(大葱霜霉病)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病部产生霜霉或白锈状物。 霜霉菌所致病害(黄瓜霜霉病)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鞭毛菌亚门—霜霉菌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
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病部产生霜霉或白锈状物。 引起植物腐烂型,病部产生绵霉状物。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霜霉菌所致病害(葡萄霜霉病)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二)霜霉菌所致病害
霜霉菌所致病害(大葱霜霉病)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二)霜霉菌所致病害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鞭毛菌亚门—霜霉菌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霜霉菌所致病害(大葱霜霉病)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 霜霉菌所致病害(大葱霜霉病) 引起植物腐烂型,病部产生绵霉状物。 鞭毛菌亚门—霜霉菌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病部产生霜霉或白锈状物。 鞭毛菌亚门—霜霉菌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一)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一、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第二章病原真菌第二节鞭毛菌亚门真菌ppt课件
-
3
2、游动孢子囊
低等:有水才能萌发
高等:有明水,温度低,产生游动孢子——间接 萌发;温度稍高,直接产生芽管——直接萌发 。
(三)有性生殖
低等的种类以游动配子结合,产生合子,发 育成休眠孢子囊;大多数以异形配子囊结合产生 卵孢子。
2019 4
(四)分纲
根据: 游动孢子鞭毛的类型;鞭毛的 数目;鞭毛着生的位置。分为4纲。 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图-4 游动孢子前端有两根长短不等的尾鞭 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图-1 游动孢子后端有一根尾鞭
胞膨大和组织的增生)。
单目(根肿菌目
Plasmodiophorales),
单科(根肿菌科
Plasmodiophoraceae
),16属。
(一)形态特点
营养体:多核原生质团,呈变形虫状,可在细胞间移动。
产果方式:整体产果式。 无性繁殖:产生薄壁游动孢子囊( 形成游动孢子囊的原质团为单倍体 ), 有两根长短不等顶生鞭毛,属尾鞭型鞭毛,短的在前,长的向后。 有性生殖:同型游动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侵入寄主组织,核 配,减数分裂,形成厚壁的休眠孢子(囊)(形成休眠孢子囊的原质团为二
释放游动孢子。
2019
-
11
(四)重要的属
1、节壶菌属(Physoderma):
菌体在寄主细胞内形状多变,之 间有细丝相连;最后在寄主内形成 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呈扁球形,
黄褐色,具囊盖,萌发时释放多个
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盖上有裂纹, 萌发时自囊盖裂纹处开裂,释放游
动孢子。
为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侵染寄主常引起病斑、稍隆起,但 不引起寄主组织的过度生长。 如:引起玉米褐斑病的玉蜀黍节壶菌(P. maydis)。
鞭毛菌
一、概
述:
(一)、形态: 1、营养体: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和结 构,较原始的类群是没有细胞壁的原质团;较进化 类群是单细胞或简单的菌丝体;高级类群是分 枝繁 茂的无隔菌丝体。在老菌丝上或产生繁殖 器官或受 伤时也可产生分隔,但其隔膜均无小 孔,为封闭式 的。 2、无性繁殖:基本特征是产生游动孢子 囊和游动 孢子。根肿菌纲的营养体是原质团、和低等单细胞 的壶菌 多为整体产果,而某些单细胞壶菌为分体产 果。鞭毛菌繁殖时,有的整个营养体全部转变为繁 殖体,称为整体产果;有的只是营养体的一部分转 变为繁殖体,称为分体产果。
说明生命之间是同源的。
9+2
鞭毛类型
游动孢子囊 低等:有水才能萌发 高等:
有水,温度低,产生游动 孢子——间接萌发
温度不高,直接产生芽管 ——直接萌发 。
3、有性繁殖:主要通过游动配子或配 子囊结合而形成休眠孢子囊和卵孢子。
进行交配的两配子多为同型的,也 可以是异型的。交配的二配子囊多为异 型的,交配时由雄器上产生授精丝,将 雄核输送到雌器中,最后在藏卵器内(雌 配子囊)形成一个或多个卵孢子。 有性配合可产生休眠孢子、卵孢子。
毒。
芽枝菌目 (Blastocladiales)
三、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
根肿菌纲真菌的营养体为原生质团,生活
在寄主细胞内。以整体产果的方式繁殖,营养
体以原生质割裂的方式形成大量散生或堆积在
一起的孢子囊。
无性繁殖时原生质团发展成为一个或多个 游动孢子囊,具薄膜,内生游动孢子。游动孢 子一端生有两根长短不等的尾鞭式鞭毛。 有性繁殖由同型配子囊配合形成合子(休
整体产果式
分体产果式
单元分体产果式(体内生)
【优】鞭毛菌亚门真菌—根肿菌最全PPT
种名是生称物,分如类的果基一本种单位真。菌的生活史中有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按有性阶段命名是合法的。而半知菌
真菌的分类,目前多采用安思沃斯(Ainsworth)系统,将真菌界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
黏中菌的的营真养菌体是,变只形知体或其原无质性团,阶而段真,菌门因真而菌命的营名养都体是典型根的据是无菌丝性体阶。段的特征而定的。
真菌亚门
营养体
鞭毛菌亚门
原生质团或无隔 菌丝
真
接合菌亚门
菌
门
子囊菌亚门
无隔菌丝
单细胞或 有隔菌丝
担子菌亚门
有隔菌丝
半知菌亚门
单细胞或 有隔菌丝
无性繁殖体
有性繁殖体
游动孢子
卵孢子或休眠孢子
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无
担子孢子
分生孢子
无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植物病原真菌-鞭毛菌亚门 (二)鞭毛菌亚门真菌
真菌休的眠分孢类,子目囊前在多采寄用主安细思沃胞斯内(分Ain散swo呈rth鱼)系卵统块,状将真。菌界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
真菌的分类,目前多采用安思沃斯(Ainsworth)系统,将真菌界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
真菌休的眠分孢类,子目囊前多萌采发用时安思产沃生斯前(A端ins具wor有th)2系根统鞭,毛将真游菌界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植物病原真菌-鞭毛菌亚门
真菌的分类,目前多采用安思沃斯(Ainsworth)系统,将真菌界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 黏菌的营养体是变形体或原质团,而真菌门真菌的营养体典型的是菌丝体。
Hale Waihona Puke 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
第二章鞭毛菌亚门
1.孢子囊串生,卵周质明显,专性寄生菌--------------- - --- ----- ----- ----- ----- ----- -- Albuginaceae 1.孢子囊单生,轮生或丛生: 2.孢子囊生于菌丝上或无限生长的孢囊梗上,卵周 质薄或无 - - - - - - - - - - - - - - - - - - - - - Pythiaceae腐霉科 2.孢子囊生于有限生长的孢囊梗上:
(四)文献 余永年等 1988 中国真菌志: 霜霉目
第二章鞭毛菌亚门
P.aphanidermatum
▪ 油菜瓜果腐霉猝倒病
第二章鞭毛菌亚门
Phytop无限生长,可分枝
孢子囊:卵形,倒梨形,合轴生
,或内层出。顶部有或无乳突。
游动孢子:内生。
藏卵器:球形、近球形。
雄器侧生,1-多个
雄器侧生和穿雄生,仅1个
为引绵严瓜重害起腐狄果。植猝,巴腐物倒一里霉如腐地般、P:霉下不根.ap部为腐Ph.d分害、aen及叶茎bida地,腐eryr面、低man瓜温瓜a第utm果u为果二m章等害的鞭,毛菌为温重PP亚..ip门为高害naf害温地eras。都下staitn分、icsa别地马蔬铃有面菜薯引、其叶起叶它片某也作、些为物块疫害根茎病,腐严低
第二章鞭毛菌亚门
第荔二枝章霜鞭毛疫菌病亚门
3、白锈菌科(Albuginaceae) 只有一属,约30种。
• Albugo:专性寄生。
• 孢囊梗粗短,棍棒形,不 分枝,成排排列; • 孢子囊串生,孢子囊间由 孢囊壁的外膜胶化连接起来 的,孢子囊成熟后,胶化的 膜溶解,孢子囊释放而随风 传播。 • 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也有人报道可产生芽管。 • 卵孢子的纹饰是分种依据( 网状突起,有瘤或有刺)。第二章鞭毛菌亚门
第二章 病原真菌 第二节 鞭毛菌亚门真菌
孢囊梗的形态多样而且稳定,是分属的重要依据。
重要属:
指梗霉属(Sclerospora)
单轴霉属(Plasmopara) 霜霉属(Peronospora)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盘梗霉属(Bremia)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
五、卵菌纲(Oomycetes)
(一)习性
典型的水生,有些两栖或陆生。腐生、非专性寄生到专性寄生。
(二)形态特性 1、营养体:发达的菌丝体,菌丝无隔,为二倍体。细胞壁主要
成分纤维素(其它真菌多为几丁质)。
2、产果方式:多数分体产果式,少数整体产果式。 3、无性繁殖:形成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产生双鞭毛游动孢
发育成厚壁、光滑或具有纹饰的卵孢子
(2N),能抵抗不良环境。
产生卵孢子可以充满藏卵器也可不充满。
(三)卵菌纲的分目
根据: 孢子囊萌发的方式:直接萌发还是间接萌发,有
无两游现象;藏卵器中卵球的数目;菌丝有无溢缩现象; 产果方式进行分目。
分为四个目:水霉目* 水节霉目 链壶菌目 霜霉目*
* 表示与植物病害有关的目。
(二)有性生殖 产生休眠孢子囊。 (三)无性繁殖
产生后生单鞭毛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有或无囊盖)
释放游动孢子。
(四)重要的属
1、节壶菌属(Physoderma):
菌体在寄主细胞内形状多变,之 间有细丝相连;最后在寄主内形成 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呈扁球形,
黄褐色,具囊盖,萌发时释放多个
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盖上有裂纹, 萌发时自囊盖裂纹处开裂,释放游
部 分 思 考 题 参 考 答 案
鞭毛菌亚门
第四章植物病原真菌—鞭毛菌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统称为鞭毛菌,其共同特征是产生具鞭毛并能在水中游动的无性孢子或配子。
由于鞭毛菌具有水生习性,引起的植物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条件差的地方和潮湿、多雨、低温的季节发生比较普遍。
第一节鞭毛菌的一般性状一、形态结构(一)营养体类型及结构营养体形态复杂多样。
(二)无性繁殖鞭毛菌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并释放具有鞭毛的游动孢子(zoospore)。
1、游动孢子囊一般着生分化明显的孢囊梗顶端,或直接着生于菌丝顶端,少数着生在菌丝中间。
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即新孢子囊从释放过游动孢子的空孢子囊里面长出(内层出)或从成熟孢子囊基部的孢囊梗(或菌丝)侧面长出(外层出)。
2、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在萌发前,在孢子囊内产生一些双层膜的孢囊(vesicle)。
以泡囊割裂方式将多核的原生质分割成许多小块,每块内包含一个小核,小块逐渐变圆,被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
两游现象(diplanetism)把孢子囊中释放出来额度游动孢子经休止、再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
3、鞭毛(flagellum)着生在游动孢子前端、后端或侧面,有茸鞭和尾鞭两种类型。
向前的称为茸鞭式(tinsel type)方向盘的作用,两侧生羽毛状绒毛。
尾鞭式(whiplash type)推动孢子向前运动鞭毛菌的无性态还有芽孢、厚垣孢子和菌丝膨大体等。
(三)有性生殖异型配子体的配合、菌丝体额度结合,质配和核配,发育成厚壁的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如根肿菌和壶菌。
休眠孢子囊萌发时进行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
较高等的类群主要通过配子囊(藏卵器oogonium和雄器antheridium)的交配,经质配和核配,最后发育成卵孢子(oospore),如卵菌。
卵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直接形成菌丝或在芽管顶端形成游动孢子囊。
五大亚门真菌五
五大亚门真菌五五大亚门真菌引起病害类型1、鞭毛菌亚门2、接合菌亚门3、子囊菌亚门4、担子菌亚门5、半知菌亚门(1)鞭毛菌亚门(低等)病种:腐霉、疫霉、白锈、猝倒、根腐、黑胫、叶腐、果腐、绵腐、茎基腐、晚疫、疫病、溃疡、斑点、根肿、叶霉等。
(2)接合菌亚门(低等)病种:褐腐、果腐、花腐、腐烂、茎腐、蒂腐、冠腐。
(3)子囊菌亚门(高等)病种:白粉、缩叶、丛枝、黑痣、落叶、菌核、叶斑、芽腐、果畸、煤污、树脂、黑痘、赤霉等。
(4)担子菌亚门(高等)病种:黑粉、黑穗、纹枯、锈病、紫纹羽、白纹羽、黄粉、木腐等。
(5)半知菌亚门(高等)病种:灰霉、早疫、炭疽、褐斑、叶斑、黑斑、(角、圆、大、小、黄、网、灰、紫)斑、赤霉、流胶、轮枯、轮纹、斑点落叶、立枯、茎枯、折梢、枝枯、恶苗、黄萎、枯萎、黑星、赤星、稻瘟、稻曲、疮痂、纹枯、房枯等大亚门真菌真菌引起症状1、不仅有病症:如,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
2、有明显病症: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物。
(子实体)。
3、如子实体(霉状、粉状、堆装)没形成则将叶片保湿24小时,即可出现。
半知菌亚门真菌四大菌属1、无孢菌类:主要为害根、茎、果等部位,引起立枯、茎腐和果腐等症状,如:幼苗立枯和花生白绢病。
2、丛梗孢菌类:主要引起叶斑病、穿孔病、灰霉病、红斑病、黄萎病、轮斑病、黑斑病。
3、球壳孢菌类:主要引起斑点、斑枯、褐斑、枝枯病等。
4、盘菌类:引起植物,炭疽、叶斑、叶枯、黑斑、灰斑病等。
二、半知菌小结1、半知菌,除少数侵染维管束,引起系统性萎嫣外,大多数引起局部坏死和腐烂症状,如侵害叶片,可以引起圆斑、角斑、轮斑。
为害果实引起果实腐烂,如黑腐,褐腐。
侵害根、茎,引起根腐,茎腐和枝干腐烂。
侵害幼苗引起立枯等症状。
2、注:半知菌是指一群只有无性或有性阶段未发现的真菌,它们中大多数属于子囊,部分属于担子菌,由于为观察到他们的有性阶段无法定性分类地位,暂归半知菌担子菌亚门真菌三大菌属1、层菌类:为害叶、茎、果、受害部位常发生膨肿状,有的组织坏死。
真菌分类
真菌分类及病害用药一.真菌分类:真菌分五个亚门,分别是鞭毛菌亚门,结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胆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分述如下:(一)鞭毛菌亚门,无性瀪殖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鞭毛消失后可再生次生鞭毛)。
该亚门病菌繁殖需落入作物叶或其他器官上的有水滴的部位上。
在水滴内,病孢子产生鞭毛在水中游动,寻找气孔并钻入。
一般7天一个侵染循环周期。
该亚门真菌侵染多引起腐烂型症状,如瘁倒病、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等。
该亚门包括1,根肿菌纲,又分根肿菌属:引起十字花科作物根钟病。
粉痂菌属:引起马铃薯粉痂病。
2壶菌纲,节壶菌属:引起玉米褐斑病。
3卵菌纲,分为绵霉属:引起水稻烂秧。
水霉属:引起水稻烂秧。
丝曩霉属:引起萝卜等作物根腐病。
腐霉属:引起瘁倒病和瓜果腐烂病。
疫霉属:引起马铃薯晚疫病和番茄晚疫病。
指梗霉属:引起谷子白发病。
单轴霉属:引起葡萄霜霉病。
霜霉属:引起白菜霜霉病,大豆霜霉病。
假霜霉病:引起黄瓜霜霉病。
霜疫霉属:引起荔枝霜霉病。
(盘梗霉属,莴苣霜霉病,水霉目,水节霉目,连壶菌目,霜霉目)防治鞭毛菌亚门引起的病害用药可用:铜制剂、硫制剂、达克宁(百菌清)、苯基酰胺类:苯菌灵、霜扑,氨基甲酸酯类:霜霉威,吗啉类:烯酰吗啉、乙磷铝,霜脲晴类:醚菌酯(阿米西达)、瑞宁等。
(三)子囊菌亚门,多细胞,菌丝有隔。
有性繁殖出芽、断裂,产生子囊孢子。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
细胞壁由几丁质合成。
真菌中最大的一个亚门,约有28000多种。
营养体极少数是低等类型,单细胞(酵母菌)外,其余均为有隔菌丝构成的菌丝体。
在子囊中产生具有一定数目(多为4个,16个或其他数目)囊孢子。
可分:1半子囊菌纲:无子囊果,子囊裸生。
如外囊菌属,桃树缩叶病2不整囊菌纲:子囊果是闭囊壳,子囊无规律的散生在闭囊壳内,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解。
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
如引起柑橘腐烂,花生、粮食腐烂病。
3核菌纲:子囊生在有孔口的子囊壳内,或有规律的排列在无孔口的闭囊壳基部形成子实层。
鞭毛菌亚门
1. 根肿菌属 Plasmodiophora
形态:休眠孢子在寄主内分 散,呈鱼卵状,寄生在根部,
形成肿瘤,细胞内专性寄生。
典型病害:白菜根肿病。 分布:仅发生在辽宁,福建等4 省,引起十字花科根肿病。
2.粉痂菌属 Spongospora
休眠孢子成熟后形成海绵状
孢子球,中间多空隙,胞内可有 多个球,侵染根部或块茎。形成 粉痂或瘤肿。 典型病害:马铃薯粉痂病。
鞭毛菌亚门小结
1. 根 肿 菌 纲
根肿菌属 2.壶菌纲 节壶菌属 集壶菌属
粉痂菌属
鞭毛菌亚门小结
3.卵菌纲 水霉目:水霉属 绵霉属 霜霉目:腐霉科--腐霉属、 疫霉属;
霜霉科--指梗霉属、单轴霉属、假霜霉属、霜
霉属、 盘梗霉属;
白锈科--白锈菌属
6.腐霉属(Pythium)
孢子囊梗与菌丝无区别,孢子
囊呈袋状,有的呈袋状叶瓣状。 成熟时不脱落,萌发时形成泡囊,
由泡囊产生游动孢子,有性产生
一个卵孢 子。
• 瓜果腐霉 (P.aphanidermatum)引起幼苗猝
倒病。由伤口侵入造成根系腐
烂。•
7.疫霉属(Phytophthora)
• 寄生能力较弱,可为害地上的绿 色部分。①孢囊梗和菌丝有区别 或没区别,即使有区别,也很少, 能继续生长。②游动孢子囊柠檬 形、椭圆形、卵形。③萌发直接 产生游动孢子,不产生泡囊。有 性生殖产生一个卵孢子,需异宗纲 根肿菌属、粉痂菌属、 2.壶菌纲 集壶菌属、节壶菌属
3.卵菌纲
水霉目:水霉属、绵霉属 霜霉目:腐霉科--腐霉属、疫霉属;
霜霉科--指梗霉属、单轴霉属、假霜霉属、霜霉属、
盘梗霉属; 白锈科--白锈菌属
卵菌纲真菌小结
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
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一、鞭毛菌亚门的主要特征营养体是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内生有游动孢子;有性繁殖产生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
这类真菌多生活在水中或土壤中。
生活在土壤中的鞭毛菌带有两栖性,适应于潮湿的土壤。
高级类群为陆生,不少是专性寄生菌,也有腐生和非专性寄生。
二、鞭毛菌亚门所致主要病害及特点引起植物腐烂型症状,病部产生绵霉状物的病症。
如引起幼苗猝倒病、茄绵疫病和瓜果腐烂的腐霉菌等;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的症状,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白锈状物等病征。
如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多种植物的霜霉病等。
实例列举:(一)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子叶被害,在叶正面产生不规则褪绿水渍状黄斑,潮湿时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层,造成子叶干垂,幼苗死亡。
成株期发病,初期在叶背产生水渍状斑点,病斑逐渐由淡黄色转为黄色,最后呈淡褐色干枯。
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三角形,病斑边缘明显。
潮湿时叶背长出灰黑色霉层。
(一)番茄晚疫病幼苗、成株的叶、茎、果均可发病。
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
幼苗感病,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并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倒伏,全株萎蔫。
成株期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
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茎部发病,初期病斑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腐烂,引起病部以上枝叶萎蔫。
青果发病,病斑呈油渍状暗绿色,病部较硬,稍凹陷,呈黑褐色腐烂,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植物病原真菌—鞭毛菌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统称为鞭毛菌,其共同特征是产生具鞭毛并能在水中游动的无性孢子或配子。
由于鞭毛菌具有水生习性,引起的植物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条件差的地方和潮湿、多雨、低温的季节发生比较普遍。
第一节鞭毛菌的一般性状一、形态结构(一)营养体类型及结构营养体形态复杂多样。
(二)无性繁殖鞭毛菌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并释放具有鞭毛的游动孢子(zoospore)。
1、游动孢子囊一般着生分化明显的孢囊梗顶端,或直接着生于菌丝顶端,少数着生在菌丝中间。
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即新孢子囊从释放过游动孢子的空孢子囊里面长出(内层出)或从成熟孢子囊基部的孢囊梗(或菌丝)侧面长出(外层出)。
2、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在萌发前,在孢子囊内产生一些双层膜的孢囊(vesicle)。
以泡囊割裂方式将多核的原生质分割成许多小块,每块内包含一个小核,小块逐渐变圆,被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
两游现象(diplanetism)把孢子囊中释放出来额度游动孢子经休止、再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
3、鞭毛(flagellum)着生在游动孢子前端、后端或侧面,有茸鞭和尾鞭两种类型。
向前的称为茸鞭式(tinsel type)方向盘的作用,两侧生羽毛状绒毛。
尾鞭式(whiplash type)推动孢子向前运动鞭毛菌的无性态还有芽孢、厚垣孢子和菌丝膨大体等。
(三)有性生殖异型配子体的配合、菌丝体额度结合,质配和核配,发育成厚壁的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如根肿菌和壶菌。
休眠孢子囊萌发时进行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
较高等的类群主要通过配子囊(藏卵器oogonium和雄器antheridium)的交配,经质配和核配,最后发育成卵孢子(oospore),如卵菌。
卵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直接形成菌丝或在芽管顶端形成游动孢子囊。
二、分类1、游动孢子单鞭毛(uniflagellatae) (2)1、游动孢子双鞭毛(biflagellatae) (3)2、游动孢子具后生尾鞭式鞭毛..................................................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2、游动孢子具前生茸鞭式鞭毛.......................................丝壶菌纲(Hyphochytridiomycetes)3、游动孢子顶生不等长双鞭毛,均为尾鞭式鞭毛..................根肿菌纲(Plasmodiophomycetes)3、游动孢子双鞭毛基本等长,茸鞭式鞭毛向前,尾鞭式鞭毛向后................卵菌纲(Oomycetes)第二节根肿菌纲一、形态特征1、无壁原生质团2、游动孢子有两根长短不等的尾鞭3、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孢子囊二、重要属种(一)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1、活体寄生2、休眠孢子囊(习惯上称为休眠孢子)——仅释放一个孢子——休眠孢子重要的种:芸薹根肿菌(P.brassicae Woronin),又称甘蓝根肿菌,引起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
图1 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及引起症状表现第三节壶菌纲一、形态特征1、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囊,每个游动孢子囊可以释放多个尾鞭式的游动孢子。
2、有性生殖大多是通过两个同型或异型游动孢子配合形成的接合子经发育形成休眠孢子囊,萌发时释放1至多个游动孢子。
游动配子和游动孢子同样具有后生尾鞭式鞭毛。
二、重要类群1、节壶菌属(Physoderma)常见种:玉米黍节壶菌(P. maydis Miyabe),休眠孢子囊萌发的适温较高(20-30 ℃),故而在南方发生比较严重。
病部呈褐色隆起的斑点,内有大量黄褐色的粉状的休眠孢子囊。
休眠孢子囊扁球形,有盖。
春季萌发时囊盖打开,从盖的孔口处释放出游动孢子。
图2 节壶菌属休眠孢子囊形态及玉米褐斑病症状图第四节卵菌纲一、形态特征(一)营养体单细胞、无隔菌丝、二倍体、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二)无性生殖一根尾鞭和一根茸鞭的游动孢子(三)有性生殖卵孢子(二倍体)卵孢子、游动孢子和菌丝体均为二倍体,为独特的二倍体型生活史。
二、卵菌的分类卵菌的分目检索表1、游动孢子总在孢囊内形成,双游式或具有双游是征象,少数为静孢子 (2)1、游动孢子在孢子囊内或自孢子囊突出的泡囊内形成,单游式,肾脏形,鞭毛侧生 (3)2、菌体整体产果或分体产果,藏卵器含一至十个卵球...............水霉目(Saprolegniales)2、菌体分体产果,菌丝成断缢缩,藏卵器只含有一个卵球......水节霉目(Leptomitales)3、菌体整体产果式,不分支或简单分支,水生.............................链壶菌目(Lagenidiales)3、菌体分体产果式,有发达的菌丝体;两栖或陆生,生于土壤中或寄生于被子植物上;孢子囊有时不形成游动孢子,脱落萌发形成芽管,与分生孢子类似...........................................................................................................霜霉目(Peronosporales)三、重要类群(一)水霉目(Saprolegniales)主要特征游动孢子具有两游现象,藏卵器内含一至多个卵孢子。
1、水霉属(Saprolegnia)具有层出现象和两游现象,藏卵器产生多个卵球。
图3、水霉属的有性生殖2、绵霉属(Achlya)菌丝粗壮,很少分支,聚集在一起时呈棉絮状。
具有层出现象和两游现象。
图4、绵霉属孢子囊及有性生殖(二)霜霉目(Peronosporales)一、霜霉目分科检索表1、孢子囊单生、丛生或轮生 (2)1、孢子囊串生,卵周质明显,植物专性寄生菌...............................白锈菌科(Albuginaceae)2、孢子囊长在菌丝上或无限生长的孢囊梗上.......................................腐霉科(Pythiaceae)2、孢子囊生于多级有限生长的孢囊梗上 (3)3、卵周质明显,植物专性寄生菌,孢子囊由风传播......................霜霉科(Peronosporaceae)3、卵周质不明显,植物兼性寄生菌,孢子囊不由风传播.....霜疫霉科(Peronophythoraceae)二、腐霉科(Pythiaceae)为霜霉目中最低等的一类,大部分为兼性寄生菌(寄生性较弱的非专性寄生菌)。
孢子囊长在菌丝上或无限生长的孢囊梗上。
(1)腐霉属(Pythium)无两游现象,1个卵球。
常见种为: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 (Edson) Fitzpatrick),寄主范围很广,可引起瓜果腐烂病和多种植物的猝倒病。
图5 瓜果腐霉卵孢子的形成(3)疫霉属(Phytophthora)菌丝初期无隔多核,后期产生隔膜,分支多为直角,分支处缢缩。
孢子囊近球形、卵形和倒梨形,具不同高度的乳突。
图6 疫霉孢子囊形态三、霜疫霉科(Peronophythoraceae)是腐霉科和霜霉科的中间类型。
孢囊梗为多级有限生长,孢子囊在每级孢囊梗的小支顶端同步形成。
只含有一个属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孢囊梗与菌丝粗细稍有差别或相似,主干明显,上部二叉状分枝一至数次,大多数是有限生长,顶端同步形成孢子囊。
四、白锈菌科(Albuginaceae)孢囊梗棍棒状,粗短,无色,不分支,丛集在寄主表皮下排列成栏栅状,顶生一串孢子囊,无限生长。
卵周质明显。
专性寄生菌,含有白锈属(Albugo)一个属。
图7 白锈菌属(Albugo)五、霜霉科(Peronosporaceae)是霜霉目中分化程度较高的一科。
孢囊梗有限生长,孢子囊单生在各种特化的孢囊梗上(孢囊梗形态是分属的形态之一),同步形成,同时成熟,易脱落。
是重要的高等植物专性寄生菌,危害地上部分,在病斑表面形成典型的霜状霉层,所引起的病害通常称为霜霉病。
(1)霜霉属(Peronospora)孢囊梗主轴较明显,粗壮,顶部有2-10次对称的二叉状分支,分支的顶端尖锐。
孢子囊近卵形,有色或无色,无乳突,成熟时易脱落,萌发时直接产生芽管,偶尔产生游动孢子。
卵孢子产生在寄主体内,壁光滑或具有网状或瘤状突起。
代表种:东北霜霉(P. manschurica (Naum)Syd.)引起大豆霜霉病。
图8 霜霉属孢囊梗形态及卵孢子形态(2)圆梗霉属(Basidiophora)孢囊梗圆柱形,棍棒状,多不分支,顶端膨大呈球形,在球体上形成许多小梗,每一个小梗上单生孢子囊。
孢子囊球形,具乳突,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肾脏形,侧生双鞭毛,无两游现象。
图9 圆梗霉属形态特征(孢囊梗)(3)指梗霉属(Sclerospora)孢囊梗主轴粗壮,顶端具不规则短分支,单独或2-3根成丛自寄主气孔伸出,孢子囊卵形,单生梗端,具乳突,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芽管。
图10 指梗霉属形态特征(4)单轴霉属(Plasmopara)孢囊梗单支或成簇自寄主气孔伸出,单轴分支,分支与主轴常成直角或近直角,末端较刚直,顶端钝圆或平截。
孢子囊较小,无色,球形或卵形,顶端有乳突,基部常具短柄,易脱落,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芽管。
图11 单轴霉属形态特征(5)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孢囊梗单根或成丛自气孔伸出,主轴基部稍膨大,单轴分支,然后作2-3回不完全对称的二叉状假单轴或锐角分支,末支较柔软,略弯曲,顶端细尖。
孢子囊较大,球形或卵形,单生于末支顶端,聚集时呈灰色或紫色,易脱落,具乳突,有透镜状的囊盖变形顶区,萌发时从这里开孔放出游动孢子。
图12 假霜霉属形态特征(6)盘梗霉属(Bremia)孢囊梗单根或成丛自气孔伸出,双二叉状锐角分支,末端膨大呈盘状,缘生3-6个小梗,小梗上单生孢子囊。
孢子囊近球形,具乳突或不明显,易脱落,以产生芽管或以游动孢子萌发。
图13 盘梗孢属形态特征(7)拟盘霜霉属(Bremiella)孢囊梗单根或成丛自气孔伸出,二叉或假单轴分支,分支多呈锐角,末枝较长,顶端膨大或稍平截,成囊托或泡囊状,顶生一孢子囊。
孢子囊较大,椭圆形或卵形,顶部具有极明显的顶孔或乳突,基部有短柄,易脱落,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释放出原生质团。
(8)指霜霉属(Peronosclerospora)孢囊梗直立,双二叉分支2-5次,上部较粗,基部有足细胞,常2-4支丛生,小梗圆锥形至钻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