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诗教学的课堂设计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示儿》,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示儿》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示儿》诗歌文本、相关背景资料、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示儿》诗歌,了解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PPT,展示陆游的生平事迹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1.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
1.3 教师简介《示儿》诗歌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示儿》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的主题。
3. 合作探讨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味鉴赏4.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2 学生分享鉴赏心得,感受诗歌的美。
5. 拓展延伸5.1 教师出示相关诗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5.2 学生发表见解,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
6. 总结反馈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6.2 学生谈收获,反思学习过程。
7. 布置作业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2 学生领取作业,准备课后完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合作探讨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通用10篇)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
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
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
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从与学生初次见面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
根据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学生学诗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学诗方法,科学组织划分小组角色,营造组际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自己定,小组自己组,任务自己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课教案设计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示儿》。
(2)理解古诗《示儿》的主题和意境,了解诗人陆游的背景及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等方式,深入解读古诗《示儿》。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古诗《示儿》。
(2)理解古诗《示儿》的主题和意境。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的深刻领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对古诗《示儿》的深入研究,掌握诗文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PPT、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示儿》,了解诗文大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引导学生谈论对家庭、亲情的看法,为学习《示儿》做铺垫。
2. 教学古诗《示儿》(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教师逐句讲解诗文,解释生僻字词,分析诗文意境。
(3)引导学生讨论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3. 欣赏与拓展(1)教师展示与《示儿》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2)引导学生欣赏其他陆游的诗作,对比分析其创作风格。
五、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1.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示儿》的主题和意境。
(2)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尊敬父母。
2.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古诗《示儿》。
(2)写一篇关于《示儿》的读后感,谈谈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3)选择一首陆游的其他诗作进行鉴赏,简要分析其创作风格。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先讲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最后再进行课堂讨论和解析。
而在翻转课堂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转移到课前的预习环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或录制视频,让学生在家中进行预习。
预习内容包括古诗词的背景介绍、作者生平、诗词原文朗读等。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为课堂互动和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案:1.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轮流朗读古诗词的原文,并对诗词的意境和感情进行理解和表达。
通过分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 诗词赏析: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或听音频等多种形式感知古诗词中的意境,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和诗词赏析。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修辞手法,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兴趣。
3. 创作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启发,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如续写古诗词、编排古诗词朗诵剧、创作相关绘画等。
通过创作互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三部分:课后反馈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内容大多是听教师讲解和讨论,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反馈。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课后反馈方式:1. 书面作业:教师可以针对古诗词内容设计一些书面作业,让学生进行诗词赏析、创作练习或诗词相关的思考题。
通过书面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也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消化。
2. 诗词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或感悟在课后进行分享,可以是口头表达或书面展示。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课教案设计
《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示儿》,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提升鉴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示儿》。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2. 诗文背景及作者情感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2. 对比教学法:通过与其他古诗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示儿》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精神,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陆游的生平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
1.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陆游的其他诗作,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诗文学习2.1 学生自读诗文,理解大意。
2.2 教师讲解诗文背景,解释生僻词语,翻译诗句。
2.3 对比分析《示儿》与陆游其他诗作的异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3. 情感体会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4. 应用拓展4.1 学生进行古诗改写,将《示儿》改编成现代文。
4.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诗人的生活场景。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示儿》。
2. 写一篇关于《示儿》的诗意作文。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作文质量、背诵情况等。
3. 小组讨论:合作精神、讨论成果等。
九、教学进度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用于诗文学习和情感体会,第二课时用于应用拓展和课堂小结。
古诗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包括平仄、韵律、意象等。
(2)掌握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如注释、翻译、赏析等。
(3)学会欣赏和评价古诗的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读古诗,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诗的基本特点及阅读方法。
(2)古诗的赏析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诗词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古诗词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分组阅读一首古诗,讨论古诗的基本特点,如平仄、韵律、意象等。
(2)注释与翻译:教师示范注释和翻译古诗的方法,学生自主完成一首古诗的注释和翻译。
(3)赏析与评价:引导学生运用赏析技巧,对古诗进行赏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活动(1)仿写古诗: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仿写一首符合古诗词格式的诗歌。
(2)创作古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首具有自己特色的古诗。
(3)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自信心。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分享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5. 课后作业(1)阅读一首自己感兴趣的古诗,并完成注释、翻译和赏析。
(2)参加学校组织的古诗词活动,如古诗词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及表现。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仿写古诗、创作古诗等。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元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
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
(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春节元旦)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一)、一读:读正确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引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既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教授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读、背、理解三个方面,介绍三首古诗词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古诗词。
一、《登鹳雀楼》1. 读在开展本节课教学之前,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描绘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想象,接着再引导学生朗读《登鹳雀楼》。
2. 背对于学生来说,背诵古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师可以通过分段和分句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登鹳雀楼》。
可以利用分组对抗的方式,让学生与同学们一起背诵,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
3. 理解让学生阅读并理解《登鹳雀楼》的内涵,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诗人王之涣通过描绘长城和秦淮河的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的思想。
二、《静夜思》1. 读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用慢慢的节奏读出《静夜思》。
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诗词的世界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2. 背学生可以从整体角度去背诵《静夜思》,逐渐熟悉和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可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仿诗人李白的语气与表情背诵诗歌,增加趣味性。
3. 理解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静夜思》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可以让学生讲述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学生对古诗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将进酒》1. 读在朗读《将进酒》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以及《将进酒》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引导学生使用抑扬顿挫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这首诗。
2. 背通过分段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并理解《将进酒》的诗句。
可以利用配乐和动作,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更加感受到诗歌的磅礴气势。
3. 理解通过分析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以及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将进酒》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古诗活动课教案
古诗活动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古诗活动课的主要目标是: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打印多份古诗教材,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以供学生选择。
–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古诗音频或观赏古诗配图。
–准备纸笔、画笔等用于学生创作古诗的工具。
2.学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纸笔、画笔。
–每个学生准备一句自己喜欢的古诗,可以是自己创作的,也可以是从教材中选择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些古诗,询问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和想法。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古诗音频或展示一些古诗配图,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古诗欣赏(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首经典的古诗,如《静夜思》。
•教师可以朗读古诗,并解释其中的词语和意境。
•学生可以跟读古诗,并通过发表个人观点的方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古诗创作(25分钟)•学生选择一句自己喜欢的古诗,可以是从教材中选择的,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
•学生用纸笔写下古诗,并在旁边画出自己对古诗的想象或联想。
•学生可以选择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一首古诗。
•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提高创作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4. 古诗分享(15分钟)•学生自愿将自己创作的古诗进行分享。
•学生可以朗读自己的古诗,并解释其中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评价和建议,共同进步。
5.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
•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四、课后延伸•学生可以继续创作古诗,并逐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组织古诗朗诵活动,向校内外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更多的古诗,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
•学生可以参加古诗比赛或写作比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法本节古诗活动课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1.学生表现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欣赏古诗、创作古诗和分享古诗的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6篇)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6篇)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1主要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最终达到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3、想象诗歌描绘的生动景象,体会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所见》。
学生跟着我一起书空:所见——袁枚(板书)初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所见》,同位互相解决生字问题。
2、老师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拼读;领读,带词读。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品读古诗: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我带着大家读一读,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出哪些画面呢?师生共同读诗歌。
师:多读几遍吧,这样你会想到更多的画面。
学生又读几遍才停下来。
师:谁来告诉大家:是谁骑黄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是牧童。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光着脚丫,穿着马褂、戴着斗笠的小男孩骑在牛背上。
师:很好!谁能说说这头牛长得怎么样?生:这是一头很肥的黄牛,肚子吃得鼓鼓的,走起路来尾巴左摇右摆。
师:真棒,你们很会想象!小男孩坐在结实的牛背上开心吗?你从哪句诗歌看出来的?生:从“歌声振林樾”可以看出来。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生:牧童很高兴,唱起歌儿,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
他的'嗓子很好听,又响亮,树上的蝉也跟着唱起来了。
师:你说的真好!这蝉真可爱!小男孩喜欢它吗?你从哪句看出来的?生:我从“意欲捕鸣蝉”这句看出来的。
师:你真会读书!那“忽然闭口立”又是啥意思呢?生:小男孩立刻闭嘴不唱了,悄悄的站到树下望着上的蝉。
师:说的真好!这个孩子给了你什么印象?生:可爱、机灵、活泼。
拓展:师:大家说的真不错,请讨论一下:接下来,小男孩会怎样做?生1:我认为他没爬上树,因为这样摇动树枝后,蝉就会害怕,然后飞走了。
生2:是的,这样就不能听到蝉唱歌了。
生3:我认为作者袁枚应该跟小男孩帮忙,回去拿网子来网它就行了啊!生4:不行,老师讲了: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它是有生命的,它的家在树上,我们带回家它会死去的,它是属于大自然的。
古诗综合课《古诗长廊》课堂教学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长廊》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发展历程,增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2.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古诗的朗读、欣赏和分析。
2.教学难点:古诗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长廊的图片、古诗欣赏视频。
2.教学材料:古诗选篇、学生作品、教学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及诗作。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古诗知识,如诗人、诗句等。
(二)古诗朗读与欣赏1.教师挑选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让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三)古诗创作与分享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古诗。
2.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古诗创作。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古诗知识竞赛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古诗的问题,进行抢答竞赛。
2.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宣布竞赛结果,给予奖励。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
2.家长协助孩子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提高孩子对古诗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展示古诗长廊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发展历程。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古诗知识。
二、古诗朗读与欣赏1.教师挑选《静夜思》进行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静夜思》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一、古诗创作与分享1.教师给出主题“月夜”,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古诗。
2.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古诗创作。
二、古诗知识竞赛1.教师设计关于古诗的问题,进行抢答竞赛。
第三课时一、课堂小结二、作业布置1.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
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古诗词课
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古诗词课一、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和了解。
因此,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古诗词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古诗词课变得有趣和吸引人。
二、了解学生在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古诗词课前,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个别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
三、情境营造为了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情境营造的方法。
例如,在教室内布置古代的装饰,用背景音乐营造古代的氛围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生动的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古代诗人,通过模拟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过程来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诗人、背诵他们的诗歌并进行表演。
2. 制作手工艺品:学生可以制作古代文房四宝和古代诗词的展板等手工艺品。
通过亲自制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诗词的内涵。
3. 古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可以参加古诗词朗诵比赛,通过比拼朗诵的技巧和表达的情感来展现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
4. 背诵古诗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意的背诵活动,例如用韵律和韵脚的方式进行背诵,或者将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古诗词,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与现实生活结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教师可以将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然后与古诗词进行对比和解读。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古诗词的意蕴,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文学素养。
六、课后延伸为了巩固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成果,课后延伸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作业和阅读,例如书写读后感、诗歌赏析等。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课教案设计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对仗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古诗;(2)学会欣赏古诗的美,提高审美能力;(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会关爱自然,珍惜亲情,弘扬传统美德;(3)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示儿》;(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2)古诗所表达的深刻意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示儿》这首古诗,了解其背景及作者;(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图片等;(3)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2. 学生准备:(1)预习《示儿》,了解古诗的大意;(2)收集与古诗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3)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示儿》的全文,引起学生兴趣;(2)简要介绍诗人陆游及其创作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激发探究欲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示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古诗,品味词语的生动形象;(3)讨论古诗的意境,分享学习心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古诗;(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古诗。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发挥想象,联想古诗所描绘的画面;(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的魅力;(3)讨论如何将古诗中的美好品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示儿》的主题;(2)强调古诗中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珍惜亲情;(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示儿》。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每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识字知识来认读生字词。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来理解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每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2. 教学难点:(1)认读生字词,理解古诗中的难点词语。
(2)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来理解古诗的内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古诗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收集与古诗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录音带,播放第一首古诗的朗诵。
(2)引导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 学习第一首古诗:(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给予辅导。
(2)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3)学生朗读、默读古诗,理解诗意。
(4)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3. 学习第二首古诗:(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给予辅导。
(2)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3)学生朗读、默读古诗,理解诗意。
(4)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4. 学习第三首古诗:(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给予辅导。
(2)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3)学生朗读、默读古诗,理解诗意。
(4)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五、巩固练习:1.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知识竞赛,增加学习兴趣。
3.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表演,增强对古诗的体验和感受。
小学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设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既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又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选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
一、选材1. 易于理解在古诗词的选材上,应该注重选择那些对学生而言比较易于理解的古诗词,尽量避免晦涩难懂的内容。
例如,可以选择《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材料。
2. 富有趣味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选择富有趣味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可以选择《悯农》、《白日依山尽》等富有情感和形象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材料。
3. 兼顾经典和现代作品古诗词教学应该兼顾经典和现代作品,既让学生了解经典的古诗词,又让他们接触到现代优秀的诗歌作品。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方法1. 听读体验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听读体验活动。
老师可以朗读一首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其韵律和美感。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享每个人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
2. 分析解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分析解读。
例如,可以分析古诗词的词义、修辞手法、意境等方面,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技艺,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创设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呈现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产生共鸣和体验。
三、教学评价1. 个性化评价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的诵读、演唱、创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古诗词表达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让学生互评、自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作能力。
2. 综合评价除了个性化评价外,还应该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分析和创造能力,来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要注重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音韵感知和审美能力。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课教案设计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示儿》,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表达的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示儿》,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陆游及其《示儿》的背景,使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创作心境。
2.2 诗文内容解读《示儿》的字词、句段,分析诗文的主题、意境、情感。
2.3 诗文赏析通过分析诗文的语言、形象、情感等,使学生体会诗文的审美价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诗文朗读组织学生朗读《示儿》,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3.3 诗文解析分析诗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3.4 诗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5 诗文赏析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示儿》诗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5.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5.3 参考资料相关古诗鉴赏书籍、网络资源等。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陆游的生平简介,引出《示儿》一诗的背景。
提问学生对古诗的初步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6.2 步骤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示儿》,注意停顿和语气。
分析诗中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性。
6.3 步骤三:解析逐句解析诗文,解释生僻字词。
讨论诗中的意象和隐喻,引导学生理解诗文深层含义。
6.4 步骤四:体会让学生分享对诗文的个人体会和感受。
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
古诗词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古诗词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本活动以“古诗词实践活动”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古诗词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魅力。
(二)古诗词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如平仄、韵律、意象等。
2. 教师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如分析意境、品味语言、把握结构等。
(三)实践活动一:古诗词接龙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 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古诗词接龙,要求每组接龙5首以上的古诗词。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实践活动二:古诗词创作1. 教师出示一幅画面,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创作一首古诗词。
2. 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改进意见。
(五)实践活动三:古诗词朗诵比赛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至两名选手参加朗诵比赛。
2. 选手们准备朗诵的古诗词,要求准确、流畅、富有感情。
3. 教师组织评委,对选手的朗诵进行评分,评选出最佳选手。
古诗《鹿柴》教学设计
古诗《鹿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鹿柴》,使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了解古代文学的价值和魅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鹿柴》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难点:体验古代文学的魅力,理解古代文化背景。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配备古诗《鹿柴》的教材。
2. 学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学生的了解,引出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
2. 感知(10分钟)通过朗读古诗《鹿柴》,让学生感受整首诗的意境和节奏。
引导学生全情投入,尽量准确地朗读。
3. 分析(15分钟)逐句分析古诗《鹿柴》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的含义,认识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比较(15分钟)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使学生对古代文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5. 赏析(20分钟)教师逐句解读《鹿柴》古诗的意境,并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
通过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 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古诗《鹿柴》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探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观点和体会。
引导学生理解整首古诗的主题和作者的用意。
8. 展示(15分钟)学生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表演古诗《鹿柴》,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9. 反思(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检验教学效果。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5.家长参与:请学生与家长一起朗读古诗,分享学习古诗的乐趣,增进亲子关系。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真实、认真,切勿抄袭他人作品。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语言表达清晰,无错别字。
3.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在古诗鉴赏方面,对于修辞手法、意境描绘等技巧的把握程度不一。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提高鉴赏能力。
3.学生在古诗创作方面,存在词汇量不足、句式结构掌握不熟练等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积累词汇,提高创作能力。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感悟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诗三首》,并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及句式结构。
2.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创作简单的古体诗,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c.解析: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意。
d.赏析: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对古诗的感悟和体会,提高鉴赏能力。
e.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简单的古体诗,锻炼写作技巧。
f.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道德观念。
3.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讨论、创作等,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古诗趣味课堂教学设计
古诗趣味课堂教学设计引言:古诗是中华民族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古诗语言复杂难懂,很多学生对于古诗抱有恐惧和无趣的态度。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出有趣的古诗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的关注重点。
一、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1. 通过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感受活动安排: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古典音乐,如朗朗清心的琴音或是悠扬婉转的笛声等。
通过音乐的韵律和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中的美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仿古诗创作活动安排: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现代素材,如一幅画、一段影片或一份文字描述等,鼓励学生根据这些素材创作一首古诗。
学生可以借鉴古人的诗句和格律,并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思考,使其成为一首融合古今之美的诗作。
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
3. 古诗朗诵比赛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古诗朗诵比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经典的古诗,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进行背诵和朗诵。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4. 古诗配画欣赏活动安排: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古诗,让学生根据诗意进行配画。
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配画,创作自己的诗意图画。
通过配画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5. 古诗小剧场表演活动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小剧场表演。
学生可以自行编写剧本,并根据诗意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古诗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古诗教学的课堂设计第一教时一、本课目标:1.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写前六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3.基本理清课文的层次,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古诗的兴趣.二、重点难点: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六个生字词。
难点:如何理清文章的层次;正确书写生字。
三、教具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笔顺图示等。
(学生——自学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试质疑。
教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背诵课文,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
)四、教学流程:(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1.板书:古诗。
(认读、你怎么记住“诗”?)2.说话练习:你学会了哪些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向大家介绍介绍(或者背一背古诗)。
出示:我学会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最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初步培养学生感知古诗的能力,要让学生说出一二。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出示卡片,指名读准后鼻音)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她的名字。
4.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
请一学生上黑板补充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5.齐读课题。
(二)鼓励质疑,整体感知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善于提问题的小朋友是最会动脑筋的,我们叫他(她)小小思想家。
*可能提的问题: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学的是哪首古诗?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的,她学得怎么样?生:我还想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产生学生间的互动,比教师直接教授的效果要好。
)……在学课文之前,好好想想题目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相信很多小朋友预习过课文,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说说你的答案在课文的哪里?(引导学生说出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针对小朋友不同的回答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价,并适时读书,对课文要有大致的整体印象。
3.剩下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小朋友们想想办法。
(三)以学定教,读书为本1.听教师(或录音)范读课文,特别要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小朋友,我们学习课文得深入课文,得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琢磨,读完以后,你肯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体会,有新的感受。
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读读课文,比比谁的收获多?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英英一首古诗教静夜思意思照一层白霜唐代(2)请学生当老师提醒读音要注意的地方。
如:后鼻音—英静层唐翘舌音—诗照平舌音—思(3)请同学分读课文,指导评议:谁的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通顺?4.请学生带着问题下面(1)和(2)再读课文后交流:(1)这篇课文和一般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对话。
(2)英英说了几次话?(三次)奶奶说了几次话?(两次)(3)课文一共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三次对话,联系课文插图(或挂图)指名逐个对话读或全班对半读或同桌对读,读准字音。
相机出示多音字背(bei bei ),可联系学过的课文分别组词。
提醒板书:第一次诗句第二次诗意第三次作者(4)如果你是英英,你会把这些说给奶奶或者别人听吗?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
5.同桌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同伴的书上打上:***(要努力)****(很不错)*****(你真棒)(要读出课文的层次,保证一次有一次的进步。
)(四)自主探究,识字写字1.重点出示下列生字:英诗教首静思2.请对照生字在文中圈出来,领着大家读一读。
3.同桌同学互读互查,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读的字,让学生产生一种“我要全对”的适度压力。
4.自己想想好办法记一记这些字形。
(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富有儿童情趣的记忆方法要给予充分肯定。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需要注意的:(1)“英”字下面的“央”一撇要出头。
(2)书写“教”字要左右等宽,右半部分四笔完成。
(3)“首”的本义是头、脑袋的意思,记住是自己身上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下面是“自”。
(“首”字的记忆方法纯属个人意见。
)“首”还可以扩词:首长、首领、首次、自首、一首诗等。
(4)“静”引导学生观察“月”的变化,强调撇改为竖。
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但要写得左窄右宽。
(5)“思”是内心的情感,所以用心字底。
口头扩词。
5.教师范写或学生上黑板,学生临写。
(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书写情况,即时矫正或激励。
)(五)课外作业1. 1.请小朋友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争取背出李白的另两首古诗2.参照教参的作业样式适当补充。
板书设计: 3 英英学古诗第一次诗句第二次诗意第三次作者第二教时一、本课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入情入味地背诵古诗《静夜思》。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学会四个生字“意、照、层、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重点难点:重点:熟悉课文内容,感悟诗句意思,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难点:借助课文正确理解诗意,并达到朗读是内心的表达。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的大转盘、课文挂图、诗与文相照应的句子、(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四、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 2.评读课文(1)指名读,大家评。
(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2)全班对半读,先互评后教师点评。
(二)逐层领悟,诗文整合1.学习第一层(1)谁愿意来读一读英英的第一次说话?先自己读一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交流的基础上出示《静夜思》)(2)指名读,交流读懂的地方。
(3)读一读,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师巡视指导。
可能会提:“霜”的意思?“疑”是什么意思?“举”的意思?……(4)小朋友,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说明大家都在动脑筋了。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2.学习第二层(1)请同桌的小朋友分读诗句与诗意,你读一句古诗,我读一句诗意,一一对应,想想刚才不懂的地方能不能读懂?(生交流,各抒己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2)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读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齐读。
(3)抽查学困生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师要用期待的心态、鼓励的目光等待他们的进步,并要让学困生感受老师与同伴的温暖。
) 3.学习第三层(1)齐读奶奶说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请学生简要介绍李白,也可教师介绍。
(3)师生接读最后一次对话(三)引导体会,感悟诗句(这个环节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1.出示挂图,什么时候天上的月亮这么圆、这么亮?(元宵、中秋-----) 2.每月农历十五的月亮圆又亮。
你们说说中秋节的晚上是怎样度过的? 3.假如这时,你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么想呢? 4.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没有电视。
中秋佳节,朋友们、亲人们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吃月饼,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李白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看图说说李白站在窗前,他看到了什么?又想些什么呢? 5.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是这样的冷清。
(引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让诗人李白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
(引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6.谁愿意当一回李白来朗读这首诗?生加上动作配乐试读。
(四)创设情境,体验角色1.课文学完了,文中的英英学古诗学得多好呀,你们想不想学着英英和奶奶的样子也来演一演啊!(生在座位上先与同桌练习对话,要求把话说正确、说连贯。
) 2.师也非常想做一做文中的奶奶,谁愿意与老师合作来演一演英英?(师指名一学生与老师角色示范引路。
) 3.指名学生上台来演一演,其余做导演。
4.作为导演,你观看了表演后有什么要对他们说的吗?(师可以引导从说话的语气是否自然、流利来评价。
)(五)学习生字1.认读“意、照、层、代”。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这几个生字?交流。
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反馈写字情况。
(六)课外作业模拟课文对话形式回家与父母对话学古诗,可以是《静夜思》,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其他古诗,如:《悯农》《锄禾》〉等。
板书设计: 3 英英学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