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01dc597701f69e31433294e7.png)
21世纪中国海洋策略:借鉴成功经验,积极发展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正积极地抢占海洋空间和资源,可以说在21世纪取得了海洋开发的领先地位就取得了国力发展领先地位。
在起步晚于发达国家、技术暂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中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海洋资源开发成功的经验,积极发展海洋开发事业。
关键词:21世纪,中国,海洋,策略,借鉴,经验,发展世界现状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全球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国际海洋法律基础。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因为海洋不仅可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食品、矿物、运输及水资源等,而且将在新能源开发上扮演重要角色。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量极大的可再生能源,通常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5种。
作为未来地球能量的源泉,海洋自然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向海洋要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世界各国的国际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各国都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
人类对海洋的观念从过去的一味索取转变为为生存和发展而协调行动,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认识到应把海洋作为生命保障系统加以保护。
世界各国正加紧海洋资源开发的科技和资金投入。
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依靠在海洋高科技中的领先地位实施其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不仅抢占海洋空间和资源,而且都把发展海洋高科技当作海洋开发的重中之重。
我国亦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重大措施。
中国现状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沿海岛屿6500多个,4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
2014广东省省中考模拟3月25、26日联考试题最新初三下历史一模
![2014广东省省中考模拟3月25、26日联考试题最新初三下历史一模](https://img.taocdn.com/s3/m/16cd8cde76a20029bd642d5d.png)
云衢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满分:__100__分时间:_50__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栽培稻谷遗存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③2、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A.禹B.舜C.尧D.黄帝3、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4、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行政区域管理产生深远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5、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
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与此相关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推恩令6、秦始皇、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具有监察功能的官员或机构分别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司隶校尉④丞相⑤刺史A.①⑤ B.③④C.①④ D.②③7、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A.《论语》B.《史记》C.《齐民要术》D.《资治通鉴》8、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已造福于人民2000多年,这项工程是A.大运河B.都江堰C.赵州桥D.长城9、《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10、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B.唐朝时人们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清朝时人们能购买到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11、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2、“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dd1f1700abb68a982fb98.png)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
“他”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 D.邓世昌2、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
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军费开支、战争赔款B.减收工商税C.大量进口工业品D.茶叶、棉花等滞销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侵华日军的暴行D.沙皇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4、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5、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
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6、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A.西方侵华史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D.中国人民探索史7、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发展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e0aecfb33d4b14e852468ae.png)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发展回顾历史,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走向垄断,一方面,随着生产力高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须开拓国际贸易和海外市场,以解决国内产品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匮乏,使资本主义国家须重新去瓜分世界,利用海上战争向海外扩张,以获取足够的海外资源。
为贸易而向海外拓殖,为拓殖而拼命发展海军;海洋和海军实际上已成为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
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发展近代海军并未能真正看清楚这一不可抗拒的时代大潮,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一种本能反应,仅仅是一种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较低层面的军事防御对策。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发展海权,既不是为了抢占海外资源,更不是要寻求侵略和扩张,而是基于近代以来海上屈辱的历史顿悟,以及来自于现实中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反应,中国发展海权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如此广阔的“蓝色国土”,其中蕴藏的丰富海洋资源,以及在运输上、国防上可能给中国带来的便利,显然都是中国海权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此外,中国国际贸易总量的85%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中国商船已经遍及世界1200多个港口,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2%的集装箱来自中国。
但是,无论是在可控还是不可控的范围内,中国海权都面临挑战。
中国海上地缘环境始终陷于封闭被动的状态,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资源部分被他国染指开采。
中国面临着领土统一问题和多种海洋争端:与东南亚国家南沙岛屿之争、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日大陆架划界争议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利益的纠葛,加上一些国家的强权干预,这些问题日趋复杂和严峻,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而同时,海上战略环境更不容乐观,进出大洋的第一岛链已成海上强国合围之势,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海上生命线受控于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光靠紧盯现实存在的客观矛盾,更要靠发展海权的主观努力,靠逐步渗透到每个国民心中的海洋观、海权观。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d024da10fc4ffe473368ab5a.png)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
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
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
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
(1分)材料一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1分)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1分)(照抄原文不得分)(1)鸦片战争黄海大战。
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等等。
(2)措施: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派人出国留学。
(3)意义:开发海洋资源,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保障海洋通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第7讲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7讲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https://img.taocdn.com/s3/m/4301c80bbb68a98271fefafa.png)
3.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 (1)原因 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提出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 清政府拒绝。 (2)经过: 1856 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 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 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
B.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同
时它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 C.其赔款数目是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最多的 D.《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澎湖列岛及 辽东半岛并与祖国分离近半个世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主题的把握能
力。图中的“平等谈判”是关键信息,它恰恰
揭示了这一条约的不平等性质。 答案 B
练习2 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 的文物的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
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
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B )
答案(1)严重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侵
占香港岛,强迫上海等五口开埠,之后,美、法 等国又取得军舰“巡查贸易”权;近代中国海防 洞开,领海主权遭破坏。 (2)材料二中李鸿章主张“陆主海从”的近海防
御战略,不主张穷兵于海外;材料三中吴元炳主
张加强海防建设。吴元炳的奏议正确。 (3)建设现代化海军和远洋海军。 (4)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海防废弛,海军落后, 被动挨打;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国力增强,中国逐渐向海上强国发展。
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方式主要是武力侵
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 出,掠夺原料。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资本 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 逐步增强。这一时期的列强侵华战争主要有甲午 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在继续发动 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政治侵略方式
中考面对面湖南省2017中考历史第二部份专题冲破专题十一中国历史上的海洋问题__南海练习岳麓版
![中考面对面湖南省2017中考历史第二部份专题冲破专题十一中国历史上的海洋问题__南海练习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765ed9eff9aef8951e0625.png)
专题十一中国历史上的海洋问题——南海仲裁案1. 海洋对人类文明的进展进步有着庞大阻碍,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
阅读材料,探讨下列问题。
【经略海洋——中国篇】材料一十一至十三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
……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能够推算出,宋朝每一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万万贯。
……一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吴钧《宋朝:中国的大航海时期》(1)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宋朝治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促使宋朝“大航海时期”来临的技术缘故是什么?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1874年《江苏巡抚吴元炳奏议》(2)早在1684年,康熙帝为巩固东南海防采取了什么方法?与材料二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洋务派是如何做的?【和谐海洋——启发篇】材料三海纳百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之一,表现了包容并蓄的美德,……构建“和谐海洋”,爱惜海洋生态环境,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海洋文明进而实现伟大振兴的重要步骤。
——人民网(3)综合以上探讨,请你就如何构建和谐海洋提一条建议。
2. 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
当咱们沿着历史的轨迹查找国家兴衰之道时,深深感到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固然,对外贸易迅速进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
航海技术的改良——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起落板的平底船,和代替竹帆的布帆的利用,也很重要……因此,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进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世界通史》材料二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以后,有无数之达·伽马。
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是郑君之罪也!——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材料三东省(山东省)形势,以威海、胶州为要口,于海军屯泊尤宜。
江苏省镇江市2014年中考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历史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2014年中考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5322866529647d27285260.png)
第Ⅰ卷客观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答案要求。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A.“仁”和“礼”B.“因材施教”C.“民贵君轻”D.“有教无类”2.“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
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3.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军机处4.“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某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
此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5.《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6.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这个伟大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7.有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
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C.遵义会议D.挺进中原8.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
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A.正面战场抗战B.敌后战场抗战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D.全民族抗战9.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向海图强——海洋开发与治理经略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向海图强——海洋开发与治理经略](https://img.taocdn.com/s3/m/21d13b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3.png)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空间,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
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的能力,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对海洋价值的认识程度。
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世纪,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仍有摩擦,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意识的树立日益得到关注,因此,特别要关注以下视角:(1)海防体系与制度研究,尤其是明清时期对倭寇、海盗活动的防控,相关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对当前海洋战略仍具有启迪与现实意义。
(2)海上贸易研究,包括对海商群体的研究,对中国与欧洲及东南亚国家的商品贸易的研究,从海洋的视角反映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发展及演变。
(3)运用相关理论、视角、方法对海洋社会的人群行为及历史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4)从国际地缘政治视角对海洋经济、海洋管辖权、海洋开发、海疆治理等多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国家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吸引力,海洋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吸引力,国民的整体形象等方面。
近年来,对海洋史的全面深入研究成为学术热点。
观察与反思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学术研究路径,可以发现史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因此,海洋史的研究成为高考命题的关注领域。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1)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
(3)从1405年到1433年,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
(4)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西方对海洋的探索(1)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2)全球航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21世纪是海洋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32606344a45177232f60a27d.png)
海洋世纪与海洋史学海洋世纪的提出2001年5月,联合国缔约国文件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换句话说,海洋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什么海洋问题被作为新世纪的时代特征提出来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
过去一般是以陆地为本位去认识海洋,接受海洋的赐福。
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意义,仅在于它是沟通各大洲文明的大通道,使濒海的各民族成为邻居。
这样的理解现在看来显然是片面的、狭隘的。
许多现代海洋科学家和人文社会学家看到,在有人类活动的海域,人类的经济活动与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海洋本身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
海洋空间包括海域水体、海底、上空和周延的海岸带,是一个立体的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陆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引发海洋资源的大发现,驱动着人类向海洋空间拓展。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改变了领海之外即公海的传统格局,全世界30%多的海洋(约1.094亿平方公里)被划为沿岸国家的管辖海域,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分别享有不同层次的主权权利、专有权、管辖权和管理权。
这五种类型的海域,既不同于内海水、领海,也有别于公海。
2.海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海洋有丰富的生物、矿产等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估计等于全球农产品产量的一千倍,海水淡化是可持续开发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海洋能总可用量在30亿千瓦以上。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
占地球表面积49%的国际海底区域,蕴藏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富钴铁锰结壳、热液硫化物等陆地战略性替代矿产。
在水深大于300米的大陆边缘海底与永久冻土带沉积物中,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估计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多。
联合国预测,深海商业性采矿活动,可能在2020年以后开始。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c11422e3f8c75fbfc77db213.png)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
从政治上看,海洋是国家领土主权和权益不可分割的整体,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岛屿。
从经济上看,海洋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海洋是资源的宝库,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从军事上看,海洋是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海洋是沿海国家与岛国的安全屏障,又是外敌入侵的通道。
因此,切实维护海洋主权和权益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形势异常严峻,在美国高呼重返亚太之后,我国周边邻国对我国海域、岛屿侵占活动日益频繁。
南海在我国传统海疆线以内属我国海洋主权与权益的海域约有210万km2。
20世纪70~80 年代,越南侵害管控我中、东部海域约42万余平方千米;菲律宾分割蚕食我中、东部海域约42万km2;马来西亚分割蚕食我南部海域约27万余km2;文莱分割我东南部部分海域;印度尼西亚分割我南海西南部海域约5万km2。
它们以专属经济区等名义进行分割。
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三国为巩固侵占的岛礁,不断加强防卫设施、建造简易机场和码头,在法理上宣示“主权”的合法化,并派军队驻守,还通过设立行政机构、安排移民、政府要员巡视、搞国际旅游项目、组织“纪念日”等活动,进行管控和开发,致使我国南海油气资源被大量掠夺,我国渔民在渔场作业时随时受到威胁。
在东海最近日本的购岛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虽然我们抗议,但这终究改变不了一个现实,就是我们并没有实际控制钓鱼岛。
在东海划界上,日本也罔顾历史,未经中日两国协商,就单方面主张以“中间线”来划分,企图抢占中国东海东部约140~180海里、约2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在东海,我国同韩国也存在苏岩礁争端。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同海上邻国之间多数都存在岛礁争端,而这些争议岛礁大部分不在我国实际控制下,这给我过维护海洋权益带来诸多弊端。
我国早就提出在存在争议的岛礁和海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这并没有获得相关国家的响应,多数国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都把我国排除在外,并加速资源掠夺,给我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有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7042016c85ec3a87c2c54b.png)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75分。
)1.株洲神农广场因纪念教民耕种、遍尝百草的神农氏而得名。
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A.炎帝B.蚩尤C.黄帝D.禹2.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3.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A.统一文字B.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统一铸造五铢钱4.时下禽流感横行,板蓝根游行,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一直被历代医学家所珍视,是重要的医学瑰宝。
在医学界同样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 )A.李时珍B. 张仲景C. 扁鹊D. 华佗5.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专制统治加强B.北方文化繁荣C.江南经济发展D.国家统一完成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的“河”指的是()A. 大运河 B.长江 C.淮河 D.黄河7.“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B.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 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0.下列有关对外关系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丝绸之路开辟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郑和下西洋④玄奘西游天竺A. 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 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21世纪是海洋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abc7da115f0e7cd1842536d9.png)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海洋是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舞台,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大国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夺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面积。
南海是一个半闭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是繁忙的海上通道,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
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开放与开发攸关我国崛起为海洋强国,也决定着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国际旅游岛的成败。
鉴此,《新东方》从本期开设《南海瞭望》栏目,希望国内外海洋专家学者关注南海、研究南海,共同将《南海瞭望》打造成为南海学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南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近一段时间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对中国的无端指责更使南海问题凸显,一时间南海问题又为中美关系增添了一个新的变数,更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为正本清源,廓清南海问题的实质,还原南海问题的本来面貌,本文拟对该问题的由来、现状以及中国在该地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作一探讨。
南海问题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南海问题实质上是南沙争端。
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五国六方”。
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是由越南单方面挑起的。
越南把所谓的“西沙争议”引入南海问题,是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
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南海问题实质上是指南沙争端。
一、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升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并不存在南沙争端问题,除了南越当局对中国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外,没有其他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这一事实持有异议。
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从未对南沙岛礁及附近海域有任何主张或行动。
南沙局势相对平静,南沙争端的国际影响也十分有限。
湖北省孝感市2013年中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2013年中考文综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990c7b7fd5360cba1adb46.png)
2013年孝感市中考文综试题及答案26.“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27.2009年5月23—28日,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此次诗歌的主题是“盛世中国,诗意长安。
”下列能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和谐的诗句是A.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B.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D.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28.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图5是根据相关史实制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有①②③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9.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30.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
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是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长征的正确航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31.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车轮,使它走向颠覆的道路。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毛泽东作出此判断,主要基于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B.东北已全境解放C.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国民党的主力已基本上被消灭32.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
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33.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上海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第一批解放汽车出厂大炼钢铁的土高炉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34.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4a0ca23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2.png)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东方网8月25日消息: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因为海洋不仅可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食品、矿物、运输及水资源等,而且将在新能源开发上扮演重要角色。
据估算,全世界海洋能总量约为700多亿千瓦,仅各国尚未利用的潮汐能就要比目前全世界全部的水力发电量大一倍。
因此,海洋被称为未来的“能量之源”。
海洋蕴藏丰富能源海洋能是一种蕴藏量极大的可再生能源,通常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5种。
作为未来地球能量的源泉,海洋自然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向海洋要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世界各国正加紧海洋资源开发的科技和资金投入。
美国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国家能源政策的基石,由政府加大投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经长期发展,成为世界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多的国家。
英国政府把波浪发电研究放在新能源开发的首位。
日本在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十分活跃,成立了海洋能转移委员会,仅从事波浪能技术研究的科技单位就有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等10多个,并在海洋热能发电系统和热交换器技术领域领先美国。
1999年11月,日本和印度联合进行的1000千瓦海洋温差发电试验成功,推动了该技术的实用化。
法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投入巨资建造了至今仍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朗斯潮汐电站。
其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
中国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加紧海洋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把近期重点放在发展百千瓦级的波浪、海流能机组及设备的产业化上;结合工程项目发展万千瓦级潮汐电站;加强对温差能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中、长期将考虑的是,万千瓦级温差能综合海上生存空间系统,中大型海洋生物牧场。
开发技术“百花争艳”面对海洋新能源这个巨大的能源蛋糕,世界各国无不纷纷把巨资和先进技术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上来,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
潮汐发电是海洋能中技术最成熟和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全世界潮汐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65兆瓦。
海洋大数据背景下涉海专业教学的挑战与革新——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海洋大数据背景下涉海专业教学的挑战与革新——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bb1d68d011ca300a7c3906c.png)
海洋大数据背景下涉海专业教学的挑战与革新——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作者:张际标,赵利容,赵辉,张鹏,邓培昌来源:《大学教育》 2019年第1期[摘要]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由于海洋资料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学科分支的特殊性,海洋大数据具有海量性、多类性、异质性、时效性及安全性等多重特征,其类型相当庞杂,而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对高校涉海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分析了海洋大数据背景下该校涉海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海洋大数据驱动下革新该校涉海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措施。
[关键词]海洋大数据;涉海专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1-0020-04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1]就提出了“大数据(Big Data)”的概念,将大数据称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2010 年以来,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逐步成为政界、商界、学界的新宠[2]。
2012 年,奥巴马政府启动了“大型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计划。
2013 年,大数据的理念在语言教学与研究领域里逐步得到了认可与欢迎。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意味着中国大数据发展迎来顶层设计,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角落,引领社会实现由数据到数据源发展规律的转化,再到执行标准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各行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海洋,海洋经济贡献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77611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 [3]。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海洋行业已积累了巨量的数据,并在海洋大数据的信息提取和应用等领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4-5]。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导学案》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977c5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6.png)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导学案
导学目标:了解海洋的重要性,认识海洋资源的价值,探讨海洋环境珍爱的必要性。
一、导入
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地球上70%的面积被什么覆盖着?
2. 为什么有人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二、观点诠释
1. 什么是海洋?海洋包括哪些部分?
2. 为什么有人说“海洋是地球的蓝色之心”?
三、海洋的重要性
1. 海洋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2. 海洋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
四、海洋资源的价值
1. 海洋资源包括哪些?
2.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好处?又存在哪些问题?
五、海洋环境珍爱的必要性
1. 海洋环境受到了哪些威胁?
2. 为什么我们需要珍爱海洋环境?
六、拓展延伸
1. 请同砚们自行搜索了解一种海洋生物,分享给大家。
2. 你认为应该如何珍爱海洋环境?
七、总结
1. 请同砚们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海洋的知识。
2. 你认为“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这句话有何深意?
八、课后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海洋的作文,表达你对海洋的看法。
2. 收集一些关于海洋环境珍爱的资料,准备下节课进行分享。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海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认识到了珍爱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共同的地球故里,共同尽力珍爱海洋,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21世纪是海洋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b0c7ebc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8.png)
海洋世纪与海洋史学海洋世纪的提出2001年5月,联合国缔约国文件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换句话说,海洋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什么海洋问题被作为新世纪的时代特征提出来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
过去一般是以陆地为本位去认识海洋,接受海洋的赐福。
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意义,仅在于它是沟通各大洲文明的大通道,使濒海的各民族成为邻居。
这样的理解现在看来显然是片面的、狭隘的。
许多现代海洋科学家和人文社会学家看到,在有人类活动的海域,人类的经济活动与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海洋本身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
海洋空间包括海域水体、海底、上空和周延的海岸带,是一个立体的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陆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引发海洋资源的大发现,驱动着人类向海洋空间拓展。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改变了领海之外即公海的传统格局,全世界30%多的海洋(约1.094亿平方公里)被划为沿岸国家的管辖海域,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分别享有不同层次的主权权利、专有权、管辖权和管理权。
这五种类型的海域,既不同于内海水、领海,也有别于公海。
2.海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海洋有丰富的生物、矿产等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估计等于全球农产品产量的一千倍,海水淡化是可持续开发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海洋能总可用量在30亿千瓦以上。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
占地球表面积49%的国际海底区域,蕴藏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富钴铁锰结壳、热液硫化物等陆地战略性替代矿产。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8b6b1b4bc850ad02de8041ce.png)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蓝色革命计划”和“海水农业”构成未来海洋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各地由于近海渔场过度捕捞,鱼业资源日益衰竭,而且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如何加强对海洋水产资源增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目前,人工鱼礁建设是保护和恢复海洋资源的重要手段。
一.人工鱼礁简介1.定义人工鱼礁,是指在100米水深以内的沿岸海底设置一定形状的混凝土礁状物或者其他人为构造物,人工创造适宜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的条件,改善水生栖息环境,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的场所。
2.优势与意义人工鱼礁可以聚集附近大部分经济价值较高的岩礁性鱼种,提高渔获质量,又可以提供幼鱼庇护、鱼类栖息、索饵和产卵场所,增殖与保护渔业资源;在保护渔场环境方面,可以防止底拖网作业滥捕,避免资源遭到破坏,另一方面还可以改造海底环境,增加生物种类,补充附近渔场的资源量,鱼礁游钓也可以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
人工鱼礁是改善近海渔场或建立新渔场的一项重要事业,是应用现代技术建设近岸渔场、增产海鲜食品的有效措施。
人工鱼礁的建设对整治海洋国土、建设海洋牧场、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聚鱼原理关于人工鱼礁集鱼的原理,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种理论认为,人工鱼礁使水流向上运动,形成上升流,把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上来,吸引鱼群前来觅食;另一种理论为为,人工鱼礁能产生阴影,许多鱼类喜欢阴影,故愿意游过来;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人工鱼礁能给鱼儿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因此它们喜欢来这里生活。
鱼之所以能在鱼礁周围聚集,是由于鱼的“本能”或鱼的“走性”而起的作用,鱼的“本能”有索饵、生殖、逃避、模仿和探究等生理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
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
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
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
(1分)材料一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1分)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1分)(照抄原文不得分)
(1)鸦片战争黄海大战。
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等等。
(2)措施: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派人出国留学。
(3)意义:开发海洋资源,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保障海洋通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试题分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可以判断,中国的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因此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在鸦片战争中。
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894年9月”“黄海”“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
民族英雄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值得我们学习。
第(2)问需要将材料二中的观点一一概括归纳。
“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之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左宗棠在福州建立船政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认识到“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因此在洋务运动中派人出国留学,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建设人才。
第(3)问需要将材料三的内容划分层次并归纳观点。
从“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
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认识到加强海军建设有利于台湾问题和平解决;从“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认识到加强海军建设可以保障海洋通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