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梅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秋季高一年级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古书记载:“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反映出商朝王权( )
A.与神权密切结合B.完全听命于天
C.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被神权所左右
2、“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这是某学者总结的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乡村的认识范式。对这种范式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宗族”二元模式强化了中央集权 B.宗法制成为维护等级制的有力工具C.郡县制有利于儒家伦理道德的贯彻渗透 D.乡绅自治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秩序3、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
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 )
A.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C.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D.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
4、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
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5、《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
图所示)。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 )
A.吸取前朝教训,废除了秦的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管理体系多样,有效控制了地方政权
D.王国相对独立,后来威胁了专制皇权
6、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
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
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7、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
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B.曾经被世族门阀所控制
C.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D.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
8、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
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挤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人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
A.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B.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D.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9、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政府班子以外设立非正式的机构,下列属于这类
机构的是( )
①宋代设立枢密院②元代设立中书省③明成祖设立内阁④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10、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
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逐渐衰弱B.首辅权力失控
C.内阁取代六部D.君主集权加强
1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
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2、余英时在《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一书中提到:“中国政治上的反智传统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历史现象,……但我并不认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以反智为其最主要的特色。相反地,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传统政治,在和其他文化相形之下,还可以说是比较尊重智性的。自汉武帝以来,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之后,政治上用人遵守一定的知识标准。”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反智”是中国政治传统最主要特色
B.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C.科举制度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D.按知识标准用人体现传统政治的尊智性
13、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
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C.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D.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1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
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15、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
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
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一现象说明( )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17、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18.右边图片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本质上的
相同之处是( )
A. 抵御列强侵略
B. 发动反清革命
C. 维护封建统治
D. 维护国家主权
19、《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件)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与华民交涉讼对,英
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
材料突出反映了( )
A.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B.标志着近代中国司法主权的半殖民地化
C.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使国人法律意识转变
20、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