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音乐篇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案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案课时分配表第一章情感目标:聆听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体会音乐传递出的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视听法、积极评价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基本流程:【课堂导入】由音乐老师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如:(1)你经常在哪些场合中听到音乐?(2)你喜欢听音乐吗?经常听哪些类型的音乐?(3)你觉得人们在什么情形下会听音乐?(4)生活中,哪些场合会播放音乐?如果没有音乐,世界会变成怎样的?(5)你会去剧院听音乐会吗?在简短的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接下来,老师播放两首速度和力度不一的歌曲,让学生静心感受。
歌曲1 歌曲2老师提问:这两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引出本节课题——音乐的要素。
【基础知识】音乐的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主要包括速度、力度、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等。
这些要素之间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
1.速度和力度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
力度又称音强,是指音的强弱程度,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音乐的速度越快、力度越大,越让人紧张、兴奋;速度越慢、力度越小,越让人放松、沉静。
2.节奏和旋律节奏是有一定速度和音调的节拍,如有的节奏是“嘭恰,嘭恰恰”,有的是“咚咚呛”等。
旋律是由一系列不同或相同音高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音的序列。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是构成音乐美的主要艺术手段。
3.调式和曲式调式是指乐曲中的各音在音高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各音之间的内在规律。
调式因所包含的音数量不一、各音同主音所构成的音高关系不同而有多种形式。
曲式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
音乐结构单位的名称有动机、乐节、乐句、乐段等,其中动机为最小单位,至少包括一个强音和一个弱音,两个动机可构成一个乐节,两个乐节可构成一个乐句,两个乐句可构成一个乐段。
公共艺术—音乐篇 第五章

月光
第三节 动漫音乐
二 作品赏析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是动画电影《狮子王》的插曲,由 英国歌手艾尔顿·约翰演唱。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旋律优美、歌词动人,不仅让人感受到爱, 而且充满了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饱 含了对生命的热情。曲调抒情缓和,与影 片画面完美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二 作品赏析
第一节 电影音乐
《我心爱的东西》(My Favorite Things)是音乐电影 《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影片中,家庭女教师玛利亚为了帮助 七个孩子克服对雷雨的恐惧而唱起了这首歌。
我心爱的东西
二 作品赏析
第一节 电影音乐
歌曲《我心爱的东西》具有爵士 音乐的风格,主题简单、音调欢快, 每一次旋律再现都给人崭新的感觉。 整首歌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 喜爱之情,也从侧面体现出玛利亚的 母性光辉。
画心
二 作品赏析
第一节 电影音乐
《画心》旋律凄美动人,充分展现 了影片《画皮》中主人公的感情世界。 其渐近式的编曲风格、大量管弦乐器的 配合演奏,再配以歌手张靓颖纯熟的演 唱,便整首歌听起来磅礴大气,且具有 很大的想象空间。
歌曲开篇部分张靓颖在没有任何 乐器的配合下,低吟了近半分钟,用其 空灵的嗓音将听众瞬间带入影片所营造 的凄凉氛围,再现了一段让人感伤的古 典悲剧。
二 作品欣赏
第四节 舞蹈音乐
《花鼓舞》属于中国民间舞蹈,是以花鼓作为舞蹈道具进行表演的 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舞蹈《花鼓舞》伴随着刚劲有力、热烈奔 放的鼓点,以及舞蹈演员跳、蹬、跺、转的舞 蹈动作,向人们传达出彝族人民喜悦、豪迈的 情感。舞蹈的配乐节奏鲜明,与鼓声完美结合, 充分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自然的热爱。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四单元舞蹈的魅力)

拧、推、抻
1、结合多媒体介绍安徽地理位置,舞蹈文化。
2、多媒体播放《鼓乡情韵》,学生欣赏。提出问题:
聆听了解
初赏
作品
分析,深入感知 作品的魅力。
鼓
乡
情韵Leabharlann ①这个舞蹈中用到的道具是什么?
②背景音乐你熟悉吗?
3、作品简介
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鼓乡情韵》
聆听感受舞 蹈音乐风格 思考问题
聆听
在欣赏中自主把 握舞蹈的情绪和 风格他点,感受 舞蹈的魅力
欣赏
观察
积极发言
模仿体会
欣赏
思考
通过再次欣赏与分 析,深入感知作品 的魅力。
鼓励学生大胆发 言,积极思考, 增进 学生的鉴赏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舞 蹈欣赏能力。
民
族 民 间 舞
邵
多
丽
再 次 欣 赏
1、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 三位轻盈美丽的傣家少女,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是怎 样的?
② 对比以往我们熟悉的傣族音乐,舞蹈《邵多丽》的 背景音乐是怎么样的?舒缓的、还是欢快的?编者这样 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赏 舞 蹈
1、 多媒体播放《扇舞丹青》,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 作品中背景音乐的乐器是什么?
② 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
2、 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舞蹈作品的相关知识。
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
感受舞蹈
逐步培养学生的舞 蹈欣赏能力。
扇
舞 丹青
民
族
民
间
舞
邵
多
丽
1、 学生分组讨论
旋律变化时的动作特点?
再
次 欣 赏
初 赏 舞 蹈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美化了的人体动表演艺术, 舞蹈动作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人体动作, 因为它能够表现 人的思想, 情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它是一种 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艺术。
公共艺术——音乐篇 第四章

第一节 曲艺与戏曲
(二)作品赏析 二 戏曲
音乐知识
京剧演员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 男性角色,包 括老生、小生、武 生、娃娃生等。
净 又称花脸,多为 男性,包括架子花脸、 铜锤花脸、二花脸等。
旦 女性角色,包括正旦 (青衣)、花旦、武旦、 老旦、彩旦、刀马旦、花 衫等。
第一节 曲艺与戏曲
(二)作品赏析 二 戏曲
3.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1)作品简介: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是中国 古代神话爱情故事,由班友书改编为七场黄 梅戏。本书欣赏的是二人做工期满准备回家 时的经典唱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第一节 曲艺与戏曲
(二)作品赏析
二 戏曲
音乐名片
音乐知识过渡页来自02CHAPTER
第二节 歌 剧
一、基础知识
第二节 歌 剧
歌剧
(一)国外歌剧 国外歌剧产生于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文化世俗化的结果。现存最早的 歌剧为 1 600 年上演的由佩里和 卡契尼谱写的《优丽狄茜》,此 后的优秀作品有《卡门》《茶花 女》 《奥赛罗》《魔笛》《罗恩 格林》等。
四川清音 原名“唱月琴”,又名“唱琵琶”,是在明清 小曲的基础上吸收南北各地的小曲和民歌, 经四川清音艺人 的创造而发展起来的。其表演形式是一人演唱,初为坐唱,后 发展为站唱,演员左手打 板,右手持筷子敲打竹鼓,伴奏乐 器主要是琵琶,有时用二胡、中胡和高胡等。四川清音的曲调 有大调 和小调之分,曲目内容以历史题材或民间故事为主。
第一节 曲艺与戏曲
一 曲艺 (二)作品赏析
(2)赏析要点 : 《风雨归舟》唱词秀丽典雅,押“由求”辙,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适用专业:通用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学时:36制(修)订时间:2019.8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公共艺术—音乐篇》是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声乐艺术、器乐艺术、戏剧艺术、影视和舞蹈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欣赏与鉴别音乐艺术作品。
同时,本课程还以课堂互动、音乐名片和拓展提高等方式丰富课程内容,采用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作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地对其进行艺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确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等,奠定其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理论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分析音乐艺术作品,可以了解民族和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情况,深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从中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激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为学好其他艺术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2)了解音乐艺术的各种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情况。
(4)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规律。
(5)掌握音乐艺术鉴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观察力、判断力和感受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1音乐表现形式——【公共艺术(音乐篇)】

旗开得胜《音乐表现形式》
教案
1
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并思考:
这两段视频分别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的?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课课题:音乐的表现形式。
1.想一想
声乐▏《我和你》
歌手——刘欢、莎拉·布莱曼
3.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欣赏
4.师生交流
①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5.学唱歌曲
学生跟随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
6.师生共同分析歌曲旋律,学生思考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了解调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7.深入理解,启发学生
这首歌的名字仅仅指“我”和“你”两个人
聆听体验:感
受声乐这一
音乐表现形
式
讨论对音乐
的感受
讨论旋律的
特点,从而
了解中国民
族五声调式
感受《我和
你》的内在情
感,培养学生
的想象力和
音乐感受能
力
1。
2.2外国民歌——【公共艺术(音乐篇)】

旗开得胜
《外国民歌》
教案
学法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新课导入1.由上节课学过的中国民歌,引出本课课题:《外国
民歌》
2.和学生一起了解各国民歌差异性的原因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自然环境、语言。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日本民歌┃《樱花》1.多媒体播放歌曲《樱花》,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谈感受。
3.深入分析歌曲旋律——日本五声调式音阶
4.引导学生总结日本民歌《樱花》的音乐特点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倾听节奏与旋
律的变化,感
受日本音乐的
特点
与中国民族歌
曲五声调式旋
律进行比较,
体会不同
引导学生感
受日本民歌
的音乐特点
1。
公共艺术(高教版-音乐篇-)教案-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第一节-中国民族器乐曲

《中国民族器乐曲》教案2、听一听点击乐器, 听一听各种乐器的声音。
引出本课课题: 《中国民族器乐曲》。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初赏乐曲1.多媒体播放资料, 学生欣赏并思考:①《二泉映月》的演奏乐器及形式是什么?②听完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教师介绍我国民族弓弦乐器——二胡的有关知识二胡的构造音色特点演奏方式3、走进阿炳, 了解创作背景3.走进阿炳,了解创作背景3、走进阿炳,了解创作背景欣赏感受聆听了解达成知识目标再次赏析1.再次欣赏, 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2.提出问题:①《二泉映月》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②乐句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3.深入分析乐曲乐曲运用了句句紧扣, 环环相连, 鱼咬尾连环扣的创作手法, 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之一。
4.师生分析总结聆听二胡的音色, 并表述出来感受音乐, 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景象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感受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琵琶独奏┃十里埋伏初听乐曲1.多媒体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 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这首乐曲是由何乐器演奏的呢?3.介绍我国民族弹拨乐器——琵琶的有关知识音色特点演奏技巧代表作品琵琶曲分类(文曲武曲)4.作品简介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和创作背景。
聆听了解在听赏中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和风格, 感受琵琶的音色特点。
重温历史,音乐与历史相结合重温历史,音乐与历史相结合再次欣赏1.学生再次欣赏并思考:聆听感受乐曲思考问题理解音乐片段的含义①乐曲给你的整体气氛是什么呢?兴奋?激动?还是紧张?②乐曲分为几部分?展现了怎样的场面?③乐曲运用了怎样的演奏技法?2、多媒体出示乐曲标题, 师生共同赏析(1)乐曲分段第一部分: ①列营②吹打③点将④排阵⑤走队第二部分: ⑥埋伏⑦鸡鸣山小战⑧九里山大战第三部分: ⑨项王败阵⑩乌江自刎(2)演奏技法——轮指轮指, 是五指循环周而复始的演奏;是弹琵琶时获得长音的主要方法, 即不同手指轮流在同一根弦上匀速弹奏。
公共艺术(音乐篇)通俗音乐PPT课件

公共艺术
(音乐篇)
授课人:郑秋仪
精选PPT课件
1
第二单元: 美妙的歌声
精选PPT课件
2
课前回顾:
上周欣赏了什么音乐?
•中国民歌
三大类:1.劳动号子 2.山歌 3.小调
• 民族唱法:在传承我国戏曲、艺曲、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和 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演唱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声 音甜脆明亮,感情质朴,以情、声、字、腔相融合,并在 不断地吸收和借鉴中向多元化发展。
• 通俗唱法:又称流行唱法,没有统一的规格和演唱技法要 求,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特点,声音自然,擅长抒发个 人内心情感。
精选PPT课件
17
课后任务:
观看视频:“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思考: 本章节的哪一首歌曲与视频内容比较贴切?
精选PPT课件
18
第五节 完
谢谢!
精选PPT课件
19
精选PPT课件
6
第五节:
通俗歌曲
精选PPT课件
7
通俗歌曲:
• 通俗歌曲(既流行歌曲)是指运用通俗唱 法演唱的歌曲,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 于传唱,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看不同层面人 物的生活、思想和感情。20世纪80年代以 来,通俗歌曲席卷整个中国,它以强烈的 时代感、通俗性张扬的个性和自然的歌唱 语言等特点成为大众喜欢的演唱形式之一。
精选PPT课件
3
音乐的表现形式:
两大类:一类是人声歌唱类;一类是乐器演奏类。
人声歌唱类:
三大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 、通俗唱法
2.3艺术歌曲——【公共艺术(音乐篇)】

旗开得胜《艺术歌曲》教案11.多媒体出示“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画像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他有什么样的称号?引出本课课题:《艺术歌曲》。
2.和学生一起了解艺术歌曲的形成、发展及各国的代表家和风格特点德国、奥地利、法国、俄罗斯、中国。
11《乘着歌声的翅膀》1.播放《乘着歌声的翅膀》的MTV,学生欣赏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畅谈音乐感受3.介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和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及其作曲风格4.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5.再次欣赏,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整体感受音乐形象,激发音乐想象感受流畅的旋律和柔美的钢琴伴奏,体验歌词的意境与歌曲旋律的温馨、恬静与诗意引导学生参与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11.多媒体播放《摇篮曲》,学生欣赏2.学生思考①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②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畅谈音乐感受4.介绍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5.学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1.播放《我亲爱的》,学生欣赏11.多媒体播放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学生欣赏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①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②“他”是什么含义?3.了解词曲作家刘半农赵元任14.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5.学唱歌曲6.引导学生了解作品音乐特征了解作品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的音乐特征性,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总结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①歌词②演唱形式③伴奏④演唱水平作业1. 聆听艺术歌曲《母亲教我的歌》改编曲,思考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试着把你对改编前后的乐曲感受填写在表内,并体会作者写作本首歌曲时的内心感受。
2. 欣赏中外《摇篮曲》,感受它们的不同。
1。
5.5戏曲——【公共艺术(音乐篇)】

《戏曲》教案
播放京剧片段,提出问题
1.你欣赏过这段视频吗?
2.你知道这段视频是哪种艺术表演形式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戏曲,去体会戏曲的艺术魅
力。
2
一、了解京剧
了解京剧的起源及京剧的四大行当(生、
旦、净、丑)及京剧唱腔的分类(抒情性、叙
事性和戏剧性)。
二、了解《贵妃醉酒》及《海岛冰轮初转腾》
的故事情节
一、视频欣赏、提出问题
3
了解《四母探郎》及《坐宫》的故事情节、
剧情概要
《坐宫》是一折极其著名的生、旦唱功
戏,唱腔几乎囊括了“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
4
了解《三岔口》的故事情节、剧情概要
《三岔口》是最经典的京剧传统武戏之一,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三岔口》的故事主要
源于《杨家将演义》中的一段戏。
5
了解昆曲《牡丹亭》及《游园惊梦》的故事
情节、剧情概要
6
7
了解越剧《红楼梦》及《金玉良缘》的故事
情节、剧情概要
《金玉良缘》是越剧《红楼梦》中一段脍炙
人口的经典唱段。
一、视频欣赏、提出问题
8
9
10。
公共艺术——音乐篇

音乐的情绪
(二)作品赏析
(2)赏析要点 : 在优美的钢琴伴奏和烘托下,响起了
一个青年对心爱姑娘的深情倾诉。随着感情 逐渐升华,曲调第一 次推向高潮,第一段 便在恳求、期待的情绪中结束。抒情而安谧 的间奏之后,音调转换,情绪比较激动, 形成全曲的高潮。最后是由第二段引申而来 的后奏,仿佛爱情的歌声在夜曲的旋律中回 荡。乐句之间出现 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 呼应,仿佛恋人所期望听到的回应。
音乐的情绪
(二)作品赏析
3.《辛德勒的名单》插曲五 (1)作品简介: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 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 德勒的 名单》改编而成,曾获第 66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首插曲由美 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作曲,出现在 电 影最后。
音乐的情绪
(二)作品赏析
音乐的情绪
(2)赏析要点 : 这段插曲充满了深深的哀愁,旋律
忧郁悲伤,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感人至深 的故事。低沉、柔婉的中提 琴倾诉着 幽怨,表达了犹太人的凄凉心境;不久 转为高亢、锐利的小提琴独奏,旋律不 断变化,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似乎在 为惨死的犹太人民哭泣。
THANK YOU!
名
《弯弯的月亮》《亚洲雄风》《花落花开》《好汉歌》
片
《从头再来》《凤凰于飞》等。
莎拉布莱曼 英国跨古典与流行的女高音歌唱家, “歌剧天使”“月光女神”“舞台剧歌后”等 美誉。代 表作品有《斯卡波罗集市》《歌剧魅影》《月光女神》 《猫》等。
(二)作品赏析
(2)赏析要点: 《我和你》用优美、舒展的旋律,简单、徐缓的节奏,诠释了“同一个世
第三圆舞曲 属歌唱性旋律, 这段音乐给人 以 亲切、新颖的感 觉,音乐更富流 动性。
公共艺术音乐篇

《母亲教我的歌》
《教我如何不想他》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
侗族大歌:
•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 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 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 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 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 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 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
川江号子
• 山歌:
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
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 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 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 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 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 的民歌。近些年有音乐家和学者认为,草 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 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 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 容”。还有与Lied一词相近的Kunstlied,它的意 思则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曲此我们可以知 道,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这种歌曲形式——艺术 歌曲,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歌曲欣赏:
• 《野玫瑰》
《乘着歌声的翅膀》
《摇篮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亲爱的》
欣赏歌曲:
• 日本民歌——《樱花》
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
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
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
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第三节 艺术歌曲
•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在德国, 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 称为Lied;在法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 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 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标准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三、任务单元划分
四、考核方式
建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占55%,期末考查占45%。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议
1.选用中等职业学校专用公共艺术(音乐篇)教科书;
2. 选用适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统一的拓展性学习资料,用以丰富课堂音像资料,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建议
1.加强音乐基础常识在学生中的普及;
2.有选择性的著名作品在学生中进行深入学习。
(三)师资建议
1.精通音乐基础知识的有经验教师;
2. 音乐知识面较广的音乐教师;
3.有较强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的教师。
(四)资源利用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满足高素质学生素质培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
1.课程总目标能够按要求严格完成
2. 教学目标基本准确讲授完成;
3.教学课堂组织设计能够顺畅的达到计划效果;
4.学生知识完成情况,与所学知识有密切关联,如:在讲严肃高雅的交响音乐和我国
传统戏曲时,学生兴趣不浓,故而影响知识点的掌握。
建议增加这方面的视频影像及乐曲介绍的资料,以故事的通俗形式与学生的知识点切入,在进行生动的视频影像教学,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高雅音乐的兴趣,争取打开学生对交响音乐的喜爱之门。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展示给全班。
3、介绍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4、播放器乐曲《序奏》,引导学生聆听、感受乐曲的音乐特点和所描绘的内容。
5、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想象。
6、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器乐曲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
7、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情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辩听音乐、分析音乐特点及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目静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2.研究:教师介绍音乐情绪的概念,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音乐作品的情绪特点,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3.欣赏:教师播放一段轻快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4.分析:教师播放一段悲伤忧郁的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5.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不同音乐情绪的特点及其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情绪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6.练: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情绪,并通过画画、写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的感受。
7.作业: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这首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音乐情绪的概念,感受不同音乐情绪的特点,并能够通过辩听音乐的特点,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大学公共艺术音乐篇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提升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一、音乐基本概念与元素1. 旋律:音乐中的音高变化,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
2. 节奏:音乐中的时间组织,包括节拍、拍号等。
3. 音色:音乐中的声音质感,是区分不同乐器和演唱者的关键。
4. 和声:音乐中的音高关系,包括和弦、调式等。
二、音乐作品鉴赏1. 鉴赏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茉莉花》等。
2.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及其作用。
3. 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并与自身情感产生共鸣。
三、音乐创作与表达1. 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旋律创作、节奏设计等。
2.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
3. 分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回顾音乐基本概念和元素。
2. 提问: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简述一下你所听到的音乐元素。
二、讲解音乐基本概念与元素1. 教师详细讲解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元素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2. 结合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
三、音乐作品鉴赏1. 教师播放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及其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作品的鉴赏心得。
四、音乐创作与表达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旋律创作、节奏设计等。
2. 学生分组创作音乐作品,教师指导并解答疑问。
3. 分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音乐鉴赏和创作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和元素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单元第五节 协奏曲

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单元第五节协奏曲协奏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艺术课,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乐曲了解协奏曲的演奏特点,同时研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探究能力,能够分辨协奏曲的两种表现形式。
中职一年级学生的优点是性格开朗、喜欢自我挑战、有一定的风格辨别力,但缺点是研究主动性不强、研究方法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启发引导法、视听法和积极评价法等教法,采用体验法和讨论法等学法,同时使用课件和多媒体等教具。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各种器乐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为研究协奏曲打好基础。
同时,介绍协奏曲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协奏曲的演奏特点,并能够分辨协奏曲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聆听乐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听后联想到的场景,分享音乐带给我们的享受。
总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乐曲,了解协奏曲的演奏特点,同时研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个部分:快速的第一部分,缓慢的第二部分和快速的第三部分。
在这个协奏曲中,第一部分是钢琴和乐队的对话,第二部分是钢琴的独奏,第三部分则是全体乐队的合奏。
整个乐曲的结构非常严谨,每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在欣赏乐曲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片段来听辨乐曲中的主要乐器和它们的音色。
同时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乐曲中还出现了哪些乐器,这些乐器表现了怎样的景象,以此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巴洛克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其美学特征是构思宏大、情绪夸张、气度高昂,讲究对称华丽、富有精美的装饰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赏析要点: 这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
美的乐曲,整首乐曲旋律欢快, 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 厚谊。乐 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 和尾声组成。
音乐的表现 形式
(二)作品赏析
序奏开始时 (圆号在小提琴的衬托下引出了多瑙河柔和的水波 )
序奏过后
(是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各具特点的小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 的主题简洁、明 朗,饱含着对人 生的希望。
音乐的表现 形式
(二)作品赏析
(2)赏析要点 : 《北京欢迎你》采用民谣形式歌唱,从
北京普通人家的视角展开,不但用热情的 音符表达了北京奥运 到来时人们的喜悦心 情和对奥运客人的欢迎之意,还表现了华 人音乐人热情欢迎世界各地的友人到北京 参 与奥运会的积极姿态和真挚感情。这首 歌曲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 题,在音乐电视里融入了 很多北京的地标 景观,具有浓厚的北京特色,选景不仅体 现了北京的面貌,而且展示了北京乃至中 国悠久 的文化历史。
公共艺术
音乐篇
PART
第一章 认识音乐
目录
CONTENTS
1 音乐的要素 2 音乐的表现形式 3 音乐的情绪
过渡页
音乐的要素
(一) 基础知识 音乐的要素
音乐的要素是指构 成音乐的各种元素,主 要包括速度、力度、节 奏、旋律、调式、曲式 等。这些要素 之间是有 机结合、不可分割的。
(一)基础知识
(二)作品赏析
音乐知识
圆舞曲(Waltz) 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后
用于社交舞会。它采用节奏分 明的 3/4 拍,旋律流畅,表达轻松愉快的情
音乐的表现 绪,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形式
琶音 一串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的和弦音。
(二)作品赏析
音乐的表现 形式
(二)作品赏析
音乐的表现 形式
2.《蓝色多瑙河》 (1)作品简介:
《蓝色多瑙河》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最负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 利第二国歌”,是每年维 也纳新年音 乐会的保留曲目。
(二)作品赏析
音乐的表现 形式
音乐名片
小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被后人冠以“圆舞曲 之王”的头衔。代表作品有 《蓝色多瑙河》《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活》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 盗》等。
(三)调式和曲式 调式是指乐曲中的
各音在音高方面的相互 关系,即各音之间的内 在规律。 曲式就是乐 曲的结构形式。
世界杯
音乐的要素
(二)作品赏析
1.《We Will Rock You》 (1)作品简介 :
《We Will Rock You》是皇后乐队 的代表作,歌曲昂扬向上、震撼人心, 被大量的体育甚至政治场合 借用,是 1994 年美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曲。
第四段是混声 合唱,将整首歌曲及 开幕晚会推向高潮。
过渡页
音乐的表现形式
(一)基础知识
音乐的表现形式包括:
(一)声乐
音乐的表现 形式
(二)器乐
音乐的表现 形式
(二)作品赏析
1.《北京欢迎你》 (1)作品简介: 《北京欢迎你》由北京奥组委推出的
一首以奥运为主题的歌曲。 这首歌由林 夕作词,小柯谱曲,百位明星共同演唱, 深受大众喜爱,曾为 2009 年音乐之声 (Music Radio) 点播冠军曲。
(二)作品赏析
音乐的要素
(2)赏析要点: 歌曲节奏鲜明,旋律跳动,
使人兴奋、雀跃。歌曲中整齐的 鼓掌声与口号一般的合唱,让人 不由自主 地跟着拍手、跺脚、和 唱。主唱的声音极富感染力,能 让人感受到摇滚乐所带来的无与 伦比的震撼。
(二)作品赏析
音乐的要素
2.《我和你》 (1) 作品简介:
《我和你》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的主题曲,词曲由北京奥运会开 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创作。
我和你 心连心 同住地球村
为梦想 千里行 相会在北京
来吧 朋友 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 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
音乐的要素
(二)作品赏析
刘欢中国著名歌唱家、知名音乐人,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教师(目前仍然在职),曾先后应邀在中 国人民大
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举办音乐专题
音 乐
讲座。代表作品有《少年壮志不言愁》 《心中的太阳》
(二)作品赏析
音乐名片
音乐的表现 形式
林夕 中国香港词作家,他所填词的歌曲流传 广泛、获奖无数,曾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大奖— — “金针奖”。他填词的歌曲作品有《红颜白发》 《约定》《左右手》《至少还有你》《红豆》《我》 《侧面》 《我最亲爱的》等。
小柯 本名柯肇雷,词曲作家、制作人。曾为电 视剧《神雕侠侣》创作片头曲《归去来》;所创作歌 曲《生命之风》由那英演唱,并获得第四届东方风云 榜中国十大金曲奖。
名
《弯弯的月亮》《亚洲雄风》《花落花开》《好汉歌》
片
《从头再来》《凤凰于飞》等。
莎拉布莱曼 英国跨古典与流行的女高音歌唱家, “歌剧天使”“月光女神”“舞台剧歌后”等 美誉。代 表作品有《斯卡波罗集市》《歌剧魅影》《月光女神》 《猫》等。
(二)作品赏析
(2)赏析要点: 《我和你》用优美、舒展的旋律,简单、徐缓的节奏,诠释了“同一个世
第三圆舞曲 属歌唱性旋律, 这段音乐给人 以 亲切、新颖的感 觉,音乐更富流 动性。
第五圆舞曲是第 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 继续和发展,起伏、 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 想 到在多瑙河上无忧 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第二圆舞曲巧 妙而富于变化地 描写了南阿尔卑斯 山下的小姑娘们穿 着鹅绒舞裙在欢快 地跳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圆舞曲开 始时节奏比较自由, 琶音上行的旋律美 妙之极,仿 佛春意 盎然、沁人心脾。
音乐的要素
(二)节奏和旋律
(一)速度和力度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 的快慢。力度又称音强, 是指音的强弱程度,对 音乐形象的塑造有着重 要影响。
节奏是有一定速度和音 调的节拍。旋律是由一系列 不同或相同音高的音以特定 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 起来的音的序列。旋律是音 乐 的灵魂,也是构成音乐 美的主要艺术手段。
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欣赏时,注意歌曲的旋律、速度和 调式,体会音乐 所传递的主题。
音乐的要素
第一段是中文, 由中国歌手刘欢用 温暖、明亮的声音 传达出中国人民的 真挚情感。
第二段是英文, 由享誉 全球的歌手 莎拉·布莱曼用国际化 的嗓音诠释奥运会属 于全世界。
第三段是童声 合唱,让人不由自主 地想 起和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