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近代海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中国近代海防

摘要:从抵抗派的“师夷长技制夷”到洋务派的“师夷长技自强”,他们都为中国近代海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海防危机的沉痛教训。

关键词:近代化海防反思

2012年11月8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病世。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李默然塑造的《甲午风云》中邓世昌的爱国形象,耳畔似乎传来了那句著名台词“撞沉吉野!”。恰巧,“十八大”发出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世界强音,振奋的同时,更多的是感悟和反思。感悟晚清岁月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反思近代化历程中,中国海防危机的沉痛教训。

新航路开辟后,近代强国英法美都是通过海洋走向世界的。中国古代虽有汉武帝“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明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海禁、闭关锁国,使中国的海权理念滞后,并落伍于世界。

事实上,清朝以前航海更多的是政治目的。中国古代的海军,远非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它没有现代化的战舰,也没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直到鸦片战争,面对严重的海防危机,清政府才有了海防意识。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为了加强海防曾劝道光帝“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惜未曾引起道光重视。后来,魏源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购买“洋船、洋炮、火箭、火药”等各种武器,用于武装水师,提高防卫力量。林则徐、魏源又相继提出了较为长远的海防大

计,说明他们已有了利用海防工业以制夷的新思想。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派。由此,洋务派开启了中国近代海防的新时代。1862年曾国藩主持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仿造的“黄鹄”号轮船下水。1865年,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建造出可以航行于外海的轮船,此后,中国近代海防事业就与洋务派联在一起了。洋务派代表左宗棠在分析西方对中国的侵略时曾说:“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由此可见,他已经认识到海军建设不仅是加强海防、抵御外侮的需要,而且也是“防海之害而收其利”的需要,这是近代中国人海洋意识的一个新突破。1867年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并开设造船厂和水师学堂,迈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第一步。1874年,日军在台湾琅峤登陆,由于日本海军拥有铁甲船,清政府被迫用白银换取日本撤军。事后,清政府开始筹备海防,建立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为掌控海军大权,1885年,清政府设海军衙门,命醇亲王奕譞为总理大臣。1888年12月17日,在刘公岛上,清政府正式宣告北洋舰队成立,与此同时《北洋水师章程》也由清政府颁行。

我们知道洋务派筹建海军的目的有两个,即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镇压国内革命运动,抵抗外国侵略。正因如此,清政府的官员们在对外战争中,往往采取避战自保的妥协政策,使得海军舰队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覆灭性的打击。其中,福建海军1884年中法战争,

马尾海战全军覆没;北洋海军1895年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全军覆灭,这也预示着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救国梦想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邓世昌是英勇的、“致远”舰是先进的、战舰上250余人的海军战士是可歌可泣的。但为什么洋洋大清,却败给了蕞尔小国日本。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该的反思。我们不否认,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防事业、教育事业,无不是洋务运动推动的产物。包括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西方经济、军事侵略的一定程度的抵抗,无不与洋务运动密切相关。但它给我们留下的教训也是沉痛的:一、引进西方的技术,更因引进先进的制度。洋务派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使得它的管理机构更多的是封建衙门式的,大权操纵在封建官僚手中。落后的管理方式,不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特别是满汉地主之间的矛盾,使得洋务运动步履艰难。如,清政府担心汉族官僚掌握军事工业,会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派不懂洋务的崇厚(满清贵族)筹办天津机器制造局,筹备了三四年,耗资不少,但进展不大。三、官员腐败,中饱私囊。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大量低息、缓息,甚至免息的官款,使自身发展起来,但其收入大都归入李鸿章的私囊。所以李死后,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四、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受洋匠敲诈。洋务企业中,许多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五、缺

乏自主创新,受骗于西方。在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故弹敌船而不能裂”。北洋舰队在海战中怎能不败。六、最高统治者的妥协投降的外交政策,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加剧了清政策外交失败的可能。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就不做战争准备,甲午战争中,慈禧太后主和的态度,加强了李鸿章避战求和的决心。甲午战争前,日本就制定了“大陆政策”,甲午战争中,正是列强的默许或纵容,为日本侵略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海洋权益,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关系主权和民族尊严,关系综合国力和外交影响力,也关系国际和平与安全,更关系中华民族崛起与复兴。我们期待,十八大以后,中国的海防建设能更上一层楼,中国的海洋权益能得到充分保障,能真正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2]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百题》上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