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沽源县农业概况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1-8-25 15:14:36 字体:【小 中 大】 阅读:198 次

一、地理位置

沽源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南与张北、崇礼、赤城接壤,东与丰宁相邻。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4°50′38″―116°4′09″,北纬41°14′33″―41°56′55″,属冀北山区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地势多样,南部沿坝为垄状山脉,中北部逐渐低缓、平坦。县境东西长103公里,南北宽79公里,总面积3654平方公里,折合548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72%。



二、人口及乡镇

全县辖九连城、黄盖淖、白土窑、高山堡、平定堡、小河子、西辛营、莲花滩、丰元店、小厂、长梁、闪电河、二道渠、大二号14个乡(镇),233个行政村,732个自然村,72989户,总人口23.8万,其中农业人口20.5万,劳动力11.04万人。

三、气象及水文

1、自然气候。沽源县处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海平均拔高度146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1.6℃,无霜期100天左右,年均自然降雨量416mm,蒸发量1787.5mm,年≥10℃有效积温1960℃,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平均风速4.6m/s。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此季雨热同季,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较少,利于作物糖份积累。同时,我县境内无大型工业性污染源,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

2、水资源。沽源县境内有潮白河、滦河、葫芦河三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5条、水库5座、淖泊12处、总水域面积6万亩。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381万立方米,可利用量2419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1.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4949万立方米。现地表开发利用率仅为5.25%,地下水开采仅占可开采量的15%,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四、农业种植现状

我县传统上以农牧业为主,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因素限制,过去主要种植作物有莜麦、小麦、马铃薯、亚麻、杂豆,主栽作物种类少,单产低而不稳。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及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种植结构由粮、经两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发生了质的转变,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面积达到总面积的75.3%。同时,随着优良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的加大及区域布局的不断优化,种植业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作物单产、总产稳步提高,基本实现了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饲草饲料、优质亚麻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2003年,全县共落实播种面积1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3万亩(莜麦20万亩、早熟玉米18万亩、杂豆10万亩、

马铃薯25万
亩);经济作物19万亩(油料6万亩、甜菜1万亩、蔬菜12万亩);青玉米、青谷子等饲草作物46万亩。2004年落实播种面积1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5万亩(莜小麦17万亩、杂豆12万亩、马铃薯26万亩);经济作物27万亩(油料10万亩、蔬菜14万亩、其它3亩);饲草作物47万亩。预计2004年可产粮食9155万公斤,油料472万公斤,蔬菜42000公斤,饲草饲料及其它作物162438万公斤。

五、灌溉情况

目前,全县水浇地面积约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主要用于蔬菜种植。全县已建机2025井眼,配套的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

六、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及农业措施

近几年我县本着“水利兴县,科技强县”的思路,大力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形成以种植业与养殖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通过各种措施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马铃薯、饲草、草莓产业等种植业,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经济作物种植,目前已初见规模。

1、无公害蔬菜产业

我县蔬菜生产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末得到迅猛发展。近几年,我们按照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思路,狠抓了无公害错季蔬菜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有1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得到省级认证。2004年全县蔬菜面积达到16余万亩,日光温室大棚达到2300个,形成了7000吨的恒温储藏能力,产品主要销往山东、京津、广东、上海、福建等南方城市,部分产品通过外地公司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目前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全县现有万亩大白菜种植区2个,万亩菜花种植区2个,万亩西芹、万亩架豆种植区各1个,全部在主要公路沿线集中连片种植。在标准化生产上,我们积极应对北京市实施的“肉菜放心工程”,通过技术培训、产中监督指导,引导农民严格按照部省制定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同时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环节上加大监管力


度,并实现了上市、出埠蔬菜自我抽检。在稳定发展大陆菜种植,实现自然错季的同时,我们重点发展设施蔬菜栽培,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引进推广一批销路畅、效益高的特细菜蔬菜品种。另外,我们还积极申报项目,加大引资力度,建设蔬菜产品加工厂,实现蔬菜生产的进一步增值,并带动储藏、运输等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2、脱毒马铃薯产业

马铃薯是我县传统种植作物,俗称“坝上三宝”之一,在我县种植作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品种数量少,更新速度慢,生产能力逐步被消弱,农户种植只限用于自家食用和

养殖业。近年来随着马铃薯
食品及全粉加工业的兴起,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为我县马铃薯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商机。2004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总产29万吨。基本形成了以加工型商品薯为主,种薯为辅的基地化生产良性格局,目前全县马铃薯品种已达到20余个,主要品种有:大西洋、荷十五、克新一号、夏波蒂、无花、坝薯系列、中薯系列等。同时为加大种薯生产力度,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我们还在2003年,投资15万元,建成一座120平方米的马铃薯组培室,年生产能力可达200万株,今年实际生产了25万株。另外,我们正积极申报“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项目,待项目批复落实后,可真正实现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子。

3、饲草产业

为有利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切实缓解禁牧对牧业发展的影响。从2001年开始,我县加大了当年生饲草的种植力度,2004年种植面积达到55万余亩。在面积结构中,粮饲兼用莜麦面积8万亩、粮饲兼用玉米面积6万亩、青玉米面积28万亩、其他作物面积3万亩。在区域布局上,主要安排在县内主要公路沿线乡村及养殖大村集中种植。

4、草莓产业

草莓产业在我县开发较晚,但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错季优势,已成为我县种植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2004年经农业局积极争取,引进外地客商落实种植草莓种植350亩。通过今年的种植,亩产1000多公斤,亩收入近万元,效益相当可观。草莓业必将成为我县的又一个特色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