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
骨折住院患者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 方法 采用问卷 调查方法 , 自行设计 问卷调查表 , . 2 对 患者及 陪护进行 问卷 调查 。该表分为三部分 :①一般
资料 ,② 人 院前 后 的 睡 眠 状 况 , ③ 患 者 入 院 前 后 的睡 眠 自我 主 观 评 定 。调 查 在入 院后 3 d进 行 ,指 派 2名 护 ~5 士 组 成 调 查 组 ,并 详 细 填 写第 一 部 分 的 内容 , 第 ② ③ 部 分 由患者 自行或家属代填 ,本次调查共 发 1 6份 ,收回 2 16份 , 回 收有 效率 10 2 0 %。 2 结 果
31 失眠的原因分析 . 311 入睡 困难是骨折术后 患者失眠最常见 的类型 ,究 .. 其 原因,主要是 因为骨科病人大 多数 是急诊病人 ,以车 祸 、工厂挤压伤居 多,患者遭 到突如其来 的伤害 ,无法 保 持平和 的心态 ,加之骨折后 的疼痛 ,手术前 的住 院不 安及手术 的不确 定性 ,对 于那些肢体伤 害而 大脑清醒 的 病人而言 ,难免会考虑很 多问题 ,骨折术后 的恢复情况
3 增 强责 任 心 。加 强 查 对 制 度 严 格执行 “ 三查八对 一注意 ”是杜绝护理工作 中发
生差错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护理工作 的全过程 , 操作时注意力要集 中, 不能有 半点疏 忽大意和麻痹 思想 。 加强输液的巡视观察 ,要树立对患者负责 ,爱 岗敬业 , 做 到 一 切 为 了 患 者 , 自觉 履 行 各 自的职 责 ,仔 细 观 察 患 者的病情变化 ,发现 问题及 时解 决 。严格交接班 。生活 中有责 任 心 的人 总 能 得 到 别 人 的 尊 重 和信 任 。
骨折住 院患者 术后 失眠原 因分析及 护理对策
王
摘要 : 目的 结论
静 江 苏省 睢 宁 县 中 医院 ( 2 2 0) 2 1o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摘要】本文对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多因环境噪音、护理干扰等因素所致。
为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和建议,例如控制噪音、规律作息、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文章还介绍了睡眠监测技术的应用和睡眠障碍的干预方法。
研究总结显示,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干预方法能显著提高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对护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深入探讨睡眠障碍的机制和开发更有效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护理、睡眠监测技术、睡眠障碍、护理实践、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住院治疗,而睡眠作为人体的重要生理活动之一,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疾病本身以及医院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科住院病人往往面临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给病人的康复带来困难。
内科住院病人由于疾病的困扰和治疗的影响,常常在夜间出现失眠、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
这不仅会导致病人白天疲倦乏力,影响康复效果,还可能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甚至诱发其他健康问题。
对于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建议,以保障病人的睡眠质量,对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内科住院病人是一类特殊的病人群体,他们常常受疾病困扰和治疗干扰,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而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情况和治疗效果。
对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建议,对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不仅有助于了解病人的睡眠状态,还可能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隐性危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更为全面和科学的依据。
住院患者失眠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少外 界环境 对患者的不 良刺激 , 温度 : 冬季 1 -2 8 2℃ , 夏季 维普资讯 Nhomakorabea・
54 ・ 7
垦 堑盘查
堡 旦箜 誊 6 Sa i e J u 0,03,o 期 h xM d , n 2 8v 17N . n J e 0 . 6
使用方法 。争分夺秒 , 按顺 序实施急救护理措施 , 使各项操 作快速 、 准确 地进行 , 时解除威 胁患 者生命 的症 状 , 及 保证 呼吸循环稳定 。开通绿色生命通道 ( 先抢 救 , 后交钱 )缩短 , 就诊一住院一手术 时间 , 患 者抢 救成 功 率进 一 步提 高。 使 严重复合性创伤 , 常因损伤 部位多 且严重 , 并发症 多 , 死亡 率高, 给护理方面提 出了新 的课题 , 本患者的创伤在临床上
2 诊 断分类 2 1 入睡 困难 : . 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 时间超过 1h 。
22 早醒 : . 早晨 觉醒 时间 比 以往 正常 时间提 前 2h以上 。 醒后不能再入睡 。
法 将这些噪音降至最低 。医务人 员巡视病 房时走 路要 轻 , 尽 量穿软底鞋 , 并尽 量放低 讲话声 音 , 作时做 到手轻 , 操 减
行四肢的屈 伸练习。
3 效 果
多见 , 在挽救生命 的同时 , 能恢复 基本正 常功能 , 是全 科医 护人员共同协作的结果 , 体现 了整体护理 的优势 。通过 也
对该 患者的救治及护理 , 我们总结 了一定 的经验 , 并能更好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的影响程度展开分析讨论。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90例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1.2 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了下列方法。
1.2.1 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情感理解以及心理支持,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适当的缓解对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
特别是在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治愈疾病有信心,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还可以让患者使用心理调节法来对其失眠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来应对失眠情况。
1.2.2 行为干预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体育锻炼项目,运动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傍晚或白天,严禁在睡前运动。
此外,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还必须确保患者的作息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晚饭后严禁使用刺激性物品,同时还必须告知患者不能长期使用安眠药,以免对此类药物形成依赖。
1.2.3 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适当调整。
失眠患者的晚餐必须清淡,且不能过饱,严禁在夜间饮用咖啡或茶。
在对患者的饭菜进行安排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适合患者的口味,让患者多吃鸡蛋、瘦肉、蔬菜以及水果。
睡眠障碍患者护理

睡眠障碍患者护理睡眠障碍是指个体在正常环境下,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或睡眠质量不良的一种病理状态。
这种病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还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护理人员应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等方面。
通过评估,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睡眠习惯。
这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午睡和过度疲劳、适度的运动等。
同时,护理人员应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控制室内的光线和温度。
在个别病例中,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正确给予药物,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如果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对药物治疗无效,应及时向医生报告,调整治疗计划。
另外,心理疏导在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中也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亲近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提供情绪支持。
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长期睡眠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非药物辅助治疗,如催眠音乐、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此外,家庭支持也是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护理人员可以教育患者的家属,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睡眠障碍的病理特点和注意事项。
同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共同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总之,睡眠障碍患者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综合治疗,包括医疗、心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治疗手段。
通过精心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临床护理体会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在住院期间实施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减少失眠患者助眠药物使用,增加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
一组接受失眠常规护理,另一组接受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干预。
结果:研究发现,接受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及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联合整体优质护理后有效提高了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减少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优质护理干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0引言失眠又称“不寐”,是一类由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的以经常性不能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主要原因为脏腑功能紊乱[1-2]。
随着现代人不断增加的生活工作压力,失眠已成为年轻人的常见病,主要有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以及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中医将失眠纳入“不寐”“目不瞑”等范畴,病因在于脏腑功能紊乱及阴阳失调。
常见的中医失眠治疗方法是采用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副作用小且治疗效果显著。
但是多数失眠症患者对这两种技术缺乏了解,配合度不高,本文研究该技术对缓解患者失眠症状、减少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结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在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共4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9例,此次研究无中途退出者。
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其实施不同治疗手段。
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为33岁,最小为11岁,平均为(22.3±9.4)岁;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为30岁,最小为12岁,平均为(20.9±8.1)岁。
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恶梦、 无睡眠感 、 睡后不解 乏等, 上述症状亦可混合存在Ⅲ 睡眠 。 障碍达到一定程度( 每周 至少 3次 , 并持续 1 个月 以上 , 精神 活
动效率下 降, 妨碍社会功能等 ) 即可诊断为失眠症 。 对于 内科住
理 工作 的一 项基本 职责 。在 临床 工作 中 , 士应 以生物 一心 护 理 一社会 医学模式为指导 , 实施整体护理 , 采用综合方法 , 提高
患者的睡眠质量。
11 生理病理 因素 .
一
是干扰住 院患 者睡眠的主要原 因之
。
人 类 睡 眠时 间 受 年 龄 影 响 , 般来 说 年 龄越 大 , 眠 时 间越 一 睡
绪,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 康及 治疗过程 。 比如过分担心疾 病 的预后 、 情反复 、 病 费用以及学 习工作 、 社会地位 的高低 , 对 生 活满意程度 、 社会支持度 、 日常生活 能力 、 配偶健康状况 , 可 导致 网状 内皮系统活 动增 强 , 感神经系 统兴奋 , 交 血浆 中去 甲 肾上腺素水平升高 , 机体活动增强 , 从而引起睡眠改变 。 以心 所
睡较矮 的枕头 、 盖被子 的一些习惯 等等。 影响睡眠 的药物包括 酒精 、抗心律失常 药物 、 咖啡因、 尼古丁 、 东莨菪碱药 物、 某些抗高血压药物 、 固 类
质量指数( S I ̄得 的比率 为 6 .%. 明住 院患者睡眠 障碍 P Q) 36 说
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 , 是影 响其 生活质量 的重要 因素之一。睡 眠障碍对f 床治疗护理有负性影响 , l 缶 要求 我们 在工作 中要加 强
失眠症患者临床综合护理论文

浅谈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摘要】失眠症(insomnia)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
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能集中,若不及时控制将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诱发更多的躯体和心理疾病。
西医主要以睡眠药物治疗失眠症,但睡眠药物长期服用会有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和记忆力下降,部分睡眠药物还有抑制呼吸和乏力的不良反应[1]。
中医认为失眠症属于“奔豚”、“郁证”、“脏躁”、“不寐”范畴,采用中医调护的方法,如养生指导、穴位按摩、贴药、针灸、饮食调护等方法,对躯体的损伤小,能够使失眠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本文从失眠患者的生活起居、心理、饮食、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失眠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关键词】失眠症;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60-01失眠症在古代书籍中又称“不得眠”、“不得卧”,是以经常不得安睡为特征的一种证候[3]。
临床表现不一,有难以入寐、有寐而易醒、有彻夜不寐等表现。
西医认为失眠症则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
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能集中,若不及时控制将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诱发更多的躯体和心理疾病。
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失眠症,其安全、可靠的疗效受到广大失眠患者的信赖,现总结如下。
1 失眠的原因中医认为睡眠乃系心神所主,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这种规律一旦破坏,就可导致不寐。
失眠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也往往是多种病因的复合作用,病因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外感六淫;(2)内伤七情;(3)饮食劳倦;(4)气血亏虚。
护理干预对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e f f e c t o f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n s l e e p i n g q u a l i t y o f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i n p a t i e n t s .
2 0 1 3 年 4 月 第 5 1 卷 第1 1 期
・临床护理 ・
护理 干预 对改 善 内科住院患 者睡眠质量 的研究
苑 敏
辽宁 省 东港市 中医 院护 理部 , 辽宁 东港
1 1 8 3 0 0
[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 的效果 。 方法 选择我院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2 年 1 月间 的2 7 6 例 内科住 院患者住 院 1 0 d后接受有针 对性 的护理干预 , 用P S Q I 量表分别调查睡眠质量 、 入睡时间 、 睡 眠时间、 睡眠效率 、 睡眠障碍 、 安眠药物的应用 、 日间功能 、 P S Q I 总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 , 睡眠质 量、 入睡时 间 、 睡眠时间 、 睡眠效率 、 睡眠障碍 、 安 眠药物的应用 、 日间功能 、 P S Q I 总分 与干预前比较 , 差异均有 统 计学 意 义 ( P<0 . 0 5 ) 。 结论 采 取针 对 性的护 理 干 预对 内科住 院患 者 的睡 眠状 况有 一 定 改善 , 患者 的 P S Q I 评 分显著降低 , 从而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a t i e nt s
YUAN Mt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Nu r s i n g , TCM Ho s p i t a l o f Do n g g a n g Ci t y i n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Do n g g a n g 1 1 8 3 0 0, C h i n a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病人治疗水平的提高,病人的住院时间逐渐延长,而睡眠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许多内科病人由于疾病症状、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感、不适床位等因素,导致其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其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睡眠对人体的代谢、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关注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调查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提高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其康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以探讨如何改善病人的睡眠状态,提高其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通过深入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情况,有效评估其睡眠质量,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减少睡眠障碍对病人的不良影响,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内科住院病人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促进其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影响因素,评估睡眠质量,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估效果,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
从护理角度出发,为临床护士提供相关的护理注意事项和建议,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对病人的关怀和照顾,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加深对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问题的认识,加强护理工作与科研实践的结合,为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住 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 1 0 , 断均 符合 C M 0例 诊 C D一3 中各 类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病史 中均存在不同程度 的睡眠障 3,
碍。其 中, 6 例 、 3 例 , 男 2 女 8 年龄 6 3—8 , 2岁 病程 6天 一3 2 年。精神分裂症 3 , 6例 双相 障碍 2 8例 , 质性精神 障碍 2 器 6
[] 陈彦方 . C 一 [ 山东 : 3 C MD 3 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0 1 20 .
12 2 精神疾病 因素 .. 受妄想 、 幻觉 的支 配, 精神分裂 症患 者 出现 焦虑 、 恐惧 、 愤怒 , 导致 紧张 、 卧不安 、 坐 难以入 睡 ; 抑
变化 及时 向医生 反映 , 时处理 。妥 善保 管好药物 , 及 防止患
者一次大量吞服而产生 意外 。 2 6 心理护理 . 在护理 过程 中多与 患者接触 , 立 良好 的 建
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对稳定 患者情绪 、
巩 固治疗效果起着 重要作用 。因此 , 临床护理过 程中 , 在 监
测睡眠状况 , 采取正确的护理措 施 , 提供适 宜的个性化护理 , 可保证各项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 进患者早 日恢复健康。 促
参考文献
[] 赖 文娟 , 1 刘雪琴 . 老年病人 睡眠状况及护 理干预研究进展 [ ] J.
郁症患者因心境恶 劣、 悲观失望等情 绪出现入睡 困难 , 时睡 、 时醒 和早醒 ; 躁狂发作 患者 因兴奋躁动 难 以入 睡 , 甚至彻夜
不眠 ; 老年痴呆患者常 白天嗜睡 , 夜间不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和/或呼吸减弱。
这种病症常常伴有严重的心肺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
1. 评估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睡眠状况、呼吸状况、危险因素、病史、身体检查等内容。
特别是需要通过多项检测指标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氧合指数和潜在并发症等情况。
2. 睡眠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首选是睡眠治疗,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双相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和自适应性压力调节通气(Automated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PAP)等。
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呼吸机设置、氧合指数等内容。
3. 营养支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还需要特别关注饮食和营养支持,避免过度体重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出现。
同时,营养支持还可以缓解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口干、干咳、喉咙疼等。
4. 应对并发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能伴有各种心血管、神经系统和代谢性并发症,包括高血压、房颤、脑卒中、糖尿病等。
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患者不同的并发症需要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综合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
5. 教育指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要接受针对自身病情的教育指导,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效果、生活方式调整等。
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听取患者的需求和建议,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做好全方位的评估和治疗,降低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出现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摘要】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调查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观察,分析了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疾病症状、医院环境、护理措施等。
在护理实践中,通过调整护理方案、改善环境、提供心理支持等措施,有效改善了病人的睡眠质量。
最后通过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结论中指出了研究的临床意义,同时也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完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这项研究对提高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护理,改善,实践,评估,总结,展望,临床意义,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睡眠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恢复疲劳、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内科住院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及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容易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关注病人睡眠质量的研究逐渐增多。
有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不佳会导致病人恢复速度减慢,免疫力下降,甚至影响治疗效果。
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睡眠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建议,以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护理实践的实施,评估其对病人的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研究局限性的总结和展望,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深入理解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问题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关键词】失眠;阿森斯量表;护理干预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1]。
据余红艳等[2],和程利萍等[3]报告,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住院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率发生又高于年轻人,因此改善老年患者睡眠状态,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的60例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对他们进行失眠原因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现在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62~94岁,平均71岁。
住院5~10 d 4例,住院11~20 d 43例,住院21~35 d 13例。
1.2 方法利用阿森斯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失眠程度的评分,分数在6分以上,神志清醒,能有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老年患者列为综合护理干预对象,分别在入院当天,入院后5 d对患者进行失眠程度的评估,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失眠原因的调查,调查问卷参照有关文献自行设计,根据调查原因针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2 结果2.1 60例失眠患者护理前后失眠程度的评分见表1。
2.2 60例失眠患者失眠原因调查导致本组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分析:①环境因素:不熟悉环境15例(25%),噪音影响32例(53.3%),治疗护理干扰26例(43.3%),光线刺激11例(18.3%);②疾病因素:疼痛15例(25%),其他不适10例(16.6%);③心理因素:寂寞感16例(26.6%),恐惧感10例(16.6%),担心治疗费用18例(30%),担心治疗效果19例(31.6%);④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组有39例患者提出3项以上的因素。
3 护理干预措施美国护理专家Henderson指出,满足患者休息和睡眠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以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为指导,应用综合方法,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手术后ICU中发生睡眠障碍的护理体会

手术后ICU中发生睡眠障碍的护理体会目的研究术后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280例重症或大手术患者其中出现睡眠障碍6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结论ICU中术后患者睡眠障碍是比较常见的,睡眠障碍与患者心理、躯体创伤及ICU的环境、加强心理护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做好晚间护理、妥置管道、减轻不适、增进舒适等是预防和护理术后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做好晚间护理、妥置管道、减轻不适、增进舒适等是预防和护理术后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标签:ICU;术后;睡眠障碍;护理体会手术后在ICU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情况较为普遍,术后阵发性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机率较高。
患者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相当不利于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不利于术后恢复[1]。
根据我临床ICU护理经验,现将我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280例重症或大手术患者,其中出现睡眠障碍68例,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的本组患者男患者42例,女患者26例,年齡在9~85岁。
其中肝癌手术8例、胆道手术13例、外伤性肝脾破裂10例、重症胰腺炎5例、胰头癌根治术6例、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5例、直肠癌根治术10例、甲状腺癌切除术3例、其它2例。
62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17例、上呼吸机者8例。
本组患者发生精神障碍者3例。
2睡眠障碍的表现2.1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昼夜性睡眠倒置)。
ICU是挽救危重患者集中的病房,各项紧急的治疗和检查会在一天24 h随时发生,而且比较频繁。
睡眠效果较差,觉醒的阈值在去同步化的睡眠中有明显降低,极易被惊醒。
患者往往表现出焦虑、沮丧、不安、躁动、疲倦,感到特别不适[1]。
2.2睡眠丧失睡眠由NREM(不速动眼阶段)及REM(速动眼阶段性)两个睡眠阶段组成,睡眠丧失往往减少REM睡眠。
睡眠科护士年终总结

睡眠科护士年终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睡眠科护士,有幸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和项目。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团队成员的重要性,也逐渐成长和进步。
以下是我对这一年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在睡眠障碍的诊疗过程中,我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提供专业的关怀和指导。
我不仅仅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支持者和倾听者。
通过与患者的互动,我能够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其次,我积极参与了睡眠障碍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通过参与研究项目,我了解了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了内部的培训和讲座,与同事们分享我的知识和经验。
这样的学习机会使我不断成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除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外,我还积极参与了团队合作和协调工作。
在团队中,我与医生、其他护士以及技术人员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我们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然而,在工作中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下,时间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有时候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这要求我拥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此外,与患者的沟通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的需求和背景,因此我需要灵活应对,确保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睡眠科这个领域工作。
通过这份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机会。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同时也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睡眠护士工作总结

睡眠护士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睡眠护士,我深知睡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能够参与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工作,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收获的工作经历。
睡眠护士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在患者入睡前给予一些简单的护理,而是需要对睡
眠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深入的了解。
在我所在的医院,我经常需要进行夜间的轮班工作,负责监测患者的睡眠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睡眠监测仪器,分析睡眠数据,以及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护理。
除了技术上的要求,睡眠护士还需要具备耐心和责任心。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睡
眠障碍而情绪低落,甚至有些抑郁,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关怀去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同时也要保持专业的态度。
此外,对于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我们也要严格保密,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在睡眠护士的工作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与医生、护士长和其他护理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患者的护理计划。
只有通过团队的努力,才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睡眠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睡眠护士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
关怀心。
通过这段工作经历,我对睡眠障碍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和使命感。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重拾健康的睡眠,迎接美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梦行症等。
睡眠障碍是住院患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刚入院的患者更为明显。
住院患者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现睡眠障碍,它既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也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
现就影响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临床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4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55-02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
临床症状,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梦行症等。
睡眠障碍是住院患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刚入院的患者更为明显。
住院患者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现睡眠障碍,它既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也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
现就影响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2年1月至11月对住院患者通过访谈式调查及临床观察
发现有6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男29例,女31例,年龄47岁~76岁,平均年龄56.5岁,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入睡困难: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时间>1h者30例,占50%;不能熟睡:有轻微的声响刺激便醒来,一夜中醒来达2次以上者15例,占25%;早醒:早晨觉醒时间比以往正常时提前2h以上,醒来即不能再度入睡者10例,占17%;睡眠时间缩短:虽有充裕的时间,一夜合计睡眠<5h者5例,占8%。
2 影响住院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
2.1 疾病因素。
从调查中得知,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冠心病夜间频繁心绞痛发作;高血压控制不佳;左心功能不全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出现夜间喘息、咳嗽加重最为多见。
其次前列腺肥大导致夜尿增多,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均可引起睡眠障碍。
2.2 环境因素。
影响患者睡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环境的噪音、灯光、室温、通风、床铺、夜间的治疗护理活动等。
2.3 精神心理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矛盾,挫折或困难,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常常引起焦虑、抑郁、紧张、激动。
2.4 生理因素。
睡前进食过饱和过于饥饿、性兴奋、疲劳、生活无规律、睡眠习惯的改变等。
2.5 心理社会因素。
据调查分析发现,住院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产生上述情绪反应的原因有:①疾病病痛的折磨及对疾病预后的恐惧和担忧;②经济困难及家庭支持欠缺;③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
2.6 不良生活方式。
包括:住院后活动减少,白天睡眠时间长;睡前谈论兴奋话题或观看刺激、惊悚性电视等。
3 护理对策
3.1 尽快减轻病痛。
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因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3.2 加强病区管理。
3.2.1 睡前做好护理。
进行室内通风、消除异味、保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中、关大灯、开地灯、保持床铺干燥、平整。
3.2.2 合理安排各项治疗工作。
每项护理工作要有计划、有安排(除必要的治疗外),避免患者在沉睡中惊醒,如夜间查房时,要做到“四轻”,光源不可直射患者。
3.2.3 减少干扰。
对于病情复杂多变、夜间入院的患者及打鼾的患者,尽量安置在单间或人少的病房,以减少干扰。
3.2.4 “四轻”。
治疗车轮子定期上润滑油,护理站的椅子脚下钉皮垫,护士做到“四轻”,病区内使用手机者,劝其将铃声调到振动,努力为患者创造安静,温馨的休养环境。
3.3 加强心理护理。
3.3.1 心理护理。
仔细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同房病友,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环境。
3.3.2 健康宣教。
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并介绍同类疾病的成功实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3.3.3 沟通交流。
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疾苦,并努力解除疑虑,协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事情。
3.4 做好睡眠卫生宣教工作。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具体指导如下:建议患者在正常的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每天午睡不超过0.5h,睡前室外散步0.5h,然后喝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泡脚20min;还可利用音乐的镇静催眠作用,让患者低音量播放具有安神宁心作用且曲调柔和的音乐以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睡前不宜吃太饱,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睡前禁止谈论过度兴奋的话题和观看惊悚刺激的电视剧,保持心态平静。
4 小结
睡眠障碍多受疾病(如兴奋、抑郁、紧张、焦虑、恐惧、幻觉或妄想)的干扰引起。
心胸狭窄、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性格内向胆怯、敏感多疑、主观、自制力差、患得患失的人容易发生睡眠障碍。
正常人也可因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极度不稳定等情况时出现短暂的睡眠障碍。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是健康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白天起床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练,防止
白天贪睡而夜间不眠。
此外,睡前不喝浓茶,不服用兴奋剂(咖啡等),睡前避免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如看惊险小说、电视及无休止的闲聊。
临床中及时发现睡眠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护理,才是减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根本方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