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列控中心与联锁接口规范(报批稿)V

合集下载

列控制系统与联锁、CTC通信的关系和常见故障分析

列控制系统与联锁、CTC通信的关系和常见故障分析

列控制系统与联锁、CTC通信的关系和常见故障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0T02:25:49.10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3期作者:牛迪[导读] 列控系统与联锁系统、CTC构成列车指挥与控制的综合智能系统。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电务段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摘要:列控中心是 CTCS-2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的中心、CTCS-3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列控中心和联锁设备二者间的通信是通过安全数据网实现的,其中主要涉及区间状态、区间方向、车站进路、轨道区段、进站信号机断丝、允许发车、改方状态、信号限速、异物侵限灾害防护、信号状态采集及驱动命令等信息的交换。

在CTCS-2级列控系统中,列控中心与CTC/TDCS的接口为P接口。

列控中心与CTC/TDCS采用RS-422接口,通过屏蔽双绞线电缆连接。

列控中心从CTC/TDCS中获得临时限速信息,包括起点里程、长度,速度、车次、起止时间、运行方向等信息,以及统一的时钟信息。

关键词:列控中心;微机联锁系统;CTC;故障引言列控系统与联锁系统、CTC构成列车指挥与控制的综合智能系统。

文章针对典型的列控中心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过程,以寻求快速化、规范化方式处理列控中心故障为目的,以列控中心列控中心设备结构为基础,以分析终端数据为依据,对列控中心系统设计和维护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故障处理办法。

列控中心利用临时限速信息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报文,利用统一的时钟信息进行系统管理和控制。

除时钟同步信息采用周期重复方式发送外,其他信息则采用呼叫一应答器、错误重发机制进行交换。

1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连接方式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间采用RJ45以太网接口连接,通信网络均按冗余配置。

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间通信应采用RSSP-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

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间按250ms至500ms固定周期交互数据。

列控中心每系每个端口与计算机联锁两系的对应端口(本系A口与对方两系的A口,本系B口与对方两系的B口)均建立安全通信接。

客运专线CTCS_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接口故障机制探讨

客运专线CTCS_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接口故障机制探讨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天津工程分公司工程师,300250天津 收稿日期:2008-08-05客运专线C T C S -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接口故障机制探讨郭永泉*摘 要:介绍客运专线C T C S -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接口形式及种类,并与既有线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计算机联锁间信息交互的正常逻辑时序,并定量定性分析其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接口故障情况下列控中心的处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存在的更为安全和可靠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客运专线;列控中心;接口故障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i n t e r f a c e f o r m s a n d c a t e g o r y o f C T C S -2t r a i n c o n t r o l c e n t e r f o r p a s -s e n g e r s p e c i a l r a i l w a y a n d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t h o s e f o r e x i s t i n g r a i l w a y .T h e n o r m a l l o g i c a l t e m p o r a l o r d e r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x c h a n g e b e t w e e nt r a i n c o n t r o l c e n t e r a n d t r a c k c i r c u i t a n d 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w a s a n a -l y z e d ,a n d i t s s a f e t y a n d r a t i o n a l i t y w a s d e a l t w i t h b o t h i n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d q u a l i t a t i v e w a y s .T h e d i s p o s a l m e c h a n i s m s o f t r a i n c o n t r o l c e n t e r i n t h e c a s e o f i n t e r f a c e f a u l t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m e c h -a n i s m ,p o s s i b l e s a f e r a n d m o r e r e l i a b l e d i s p o s a l a p p r o a c h e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K e y w o r d s :P a s s e n g e r s p e c i a l r a i l w a y ;T r a i n c o n t r o l c e n t e r ;I n t e r f a c e f a u l t 与既有线C T C S -2级列控中心比较,客运专线列控中心新增了许多功能,如轨道电路的数字编码、区间信号机点灯、闭塞及改方电路控制等。

浅谈郑西客专列控中心的功能与外部接口方案

浅谈郑西客专列控中心的功能与外部接口方案

浅谈郑西客专列控中心的功能与外部接口方案摘要:列控中心为了满足控车要求,需要与CTC、联锁设备、轨道电路、TSR服务器等设备通过各设备接口通讯获得信息,结合这些信息进行逻辑运算用以确定应答器报文、产生轨道电路编码等,形成给CTC和联锁设备的信息。

关键词:列控中心CTC 联锁接口协议为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铁道部组织有关专家开始了中国列车运行控制(CTCS)相关技术标准的修订工作,并先后颁布了《CTCS 2级技术条件(暂行)》等一系列技术文件。

CTCS2级是通过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和完整性检查,连续向列车传送控制信息,并采用大容量点式应答器向高速列车传送定位信息、进路参数、线路参数、限速和停车信息等。

而车站列控中心是既有线CTCS2级和以上各级列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中的车站列控中心。

其满足CTCS-2级要求,在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客运专线上作为备用系统。

车站列控中心是设于各车站的列控核心安全设备,采用冗余的硬件结构,其与计算机联锁接口、与CTC或TDCS接口等,根据调度命令、进路状态、线路参数等产生与进路和临时限速相关的列车控制信息,通过有源应答器传送给列车上的ATP设备,从而控制列车安全高速的运行。

1 列控中心功能郑西客专列控中心采用和利时公司LKD2-H型列控中心,其设置于车站或区间中继站,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应答器报文控制进站口应答器,根据联锁进路状态选择与之对应的进路信息报文,通过LEU向对应的进站口应答器传送,从而向车载设备发送进路参数,包括进路轨道电路长度、坡度、进路参数、临时限速等。

出站信号机处的应答器,根据发车进路状态,选择对应的绝对停车、进路参数、临时限速、调车危险等信息报文。

出站口应答器,根据区间及下一站接车进路内的临时限速情况,结合有关的公里标信息,选择对应的临时限速报文,通过LEU向对应的出站口应答器传送。

TSRS-CTC接口协议

TSRS-CTC接口协议

CTCS-3级列控系统TSRS-CTC接口规范(V1.0)2010年3月修改记录目录1.引言 (4)1.1目的和范围 (4)1.2术语和缩写词 (4)1.3参考文献 (4)2.总则 (6)3.参考体系结构 (7)4.接口要求 (8)5.通信指标要求 (9)6.通用应用层定义 (10)7.应用层定义 (12)7.1.应用层信息包类型 (12)7.2.应用层信息包格式 (13)7.2.1.TSR拟定命令(CTC/CTC→TSRS) (13)7.2.2.TSR验证命令(CTC→TSRS) (15)7.2.3.TSR执行命令(CTC→TSRS) (16)7.2.4.TSR删除命令(CTC→TSRS) (17)7.2.5.综合更新请求(CTC → TSRS) (18)7.2.6.单个TCC/RBC的TSR状态请求(CTC → TSRS) (18)7.2.7.线路限速状态初始确认命令(CTC→TSRS) (19)7.2.8.TSR综合状态(TSRS→CTC/CTC) (20)7.2.9.TSR在TCC/RBC中状态(TSRS→CTC) (24)7.2.10.CTC时钟信息(CTC→ TSRS) (25)7.2.11.TSR错误回执(TSRS→CTC) (26)7.2.12.初始化错误回执(TSRS → CTC) (29)7.2.13.TSRS初始化状态信息(TSRS → CTC) (29)7.2.14.TSRS命令统计信息(TSRS CTC) (31)7.3.通信流程 (32)7.3.1.综合更新请求的交互流程 (32)7.3.2.TSR设置及取消流程 (33)7.3.3.初始化确认流程 (35)8.TSRSCTC接口安全功能模块与通信功能模块设置 (36)8.1.安全应用中间子层(SAI) (36)8.2.消息鉴定安全层(MASL) (36)8.3.冗余管理层(ALE) (37)附件1:参数定义 (38)1.引言1.1目的和范围1.1.1.1.本规范规定了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和调度集中系统(CTC)间接口的定义、应用层协议以及安全功能模块与通信功能模块参数设置等内容,安全层与传输层的规范参照《RSSP-I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执行。

客专列控中心与LEU接口

客专列控中心与LEU接口

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列控与LEU接口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TB/T xxxx—××××前言本标准提出了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系统间的接口规范。

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09年xx月首次发布。

TB/T xxxx—××××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列控与联锁接口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客运专线列控中心(TCC)对LEU接口的通信协议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客专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下的TCC子系统与LEU之间的接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铁集成〔2007〕124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配置及运用技术原则(暂行)》(2)科技运〔2007〕158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技术规范(暂行)》(3)科技运〔2008〕34号《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4)运基信号〔2009〕719号《信号系统与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接口技术条件》(5)运基信号〔2009〕716号《无配线车站信号系统技术方案》(6)TBD-MOR 《CTCS-3级列控系统相关编号规则》(7)TBD-MOR 《铁路信号安全协议-I型》3 与ALSTOM-LEU接口(S)3.1接口与数据3.1.1接口配置列控中心与每一个LEU间通过RS422串行异步的双通道冗余方式连接,如图1所示。

图 1 ALSTOM-LEU双通道冗余3.1.2应用数据与传输内容本SRSD用于列控中心向LEU实时传送应答器报文数据,包含:4 条应答器报文(TGM 格式),每条占1024位;4 条报文的索引值,每条占3个字节(22 个有效位)。

客运专线联锁技术原则(2010.01.21 修 订版)

客运专线联锁技术原则(2010.01.21 修  订版)

客运专线车站联锁、点灯控制相关技术原则1.适用范围1.1.本技术原则适用于仅开行动车组并采用CTCS-3级列控系统的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客运专线)。

1.2.本技术原则适用于以车载信号为行车凭证的客运专线(如仅开行动车组的客运专线)与以地面信号为行车凭证的线路(如开行普通旅客列车的线路)相衔接的车站(以下简称:衔接站)。

1.3.工程设计、设备研发、运用及维护均应遵照本技术原则执行。

2.基本原则在现有联锁相关技术条件基础上,为满足客运专线特殊需要,车站联锁技术条件做如下补充规定。

2.1.联锁应具有办理发车引导进路的功能,当开放发车引导信号时应检查1LQ区段空闲。

2.2.当联锁办理车站引导总锁闭时,应不允许开放对应信号机的引导信号。

2.3.联锁人工解锁列车进路(包括:接、发车进路)延时时间应大于允许RBC连接中断超时(T_NVCONTACT)时间+列车以最高运行速度触发最大常用制动并停车所需要的时间。

2.4.联锁接近区段长度应大于列车以最高运行速度在允许RBC连接中断超时(T_NVCONTACT)时间所行走距离+列车由最高速度触发最大常用制动并停车时间所走行的距离。

2.5.当为使用ATP列车办理经道岔侧向接车进路且进路上道岔均为18号及以上时,进站信号应按“黄闪黄”逻辑控制处理。

2.6.当为以信号机显示作为行车凭证的列车办理经道岔侧向接车进路时,进站信号应按现行规定点亮“双黄”灯。

2.7.当接收到列控中心发送的“降级信息”时,原进站信号的“黄闪黄”显示应降级为“双黄”显示。

2.8.联锁安全逻辑处理单元应与其上位控显机、维护机在以太网传输层面进行安全传输隔离。

2.9.联锁应与无线闭塞中心(RBC)、列控中心(TCC)、调度集中(CTC)、信号集中监测(CSM)、异物侵限监控系统和相邻联锁设备接口。

2.9.1.通过联锁安全逻辑处理单元与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连接,并使用信号安全通信协议,实现联锁与无线闭塞中心(RBC)、列控中心(TCC)、相邻联锁设备的连接。

客专列控中心间接口规范(报批稿) V2.1

客专列控中心间接口规范(报批稿)   V2.1

客专列控中心间接口规范(报批稿) V2.1客专列控中心间接口规范(报批稿)-v2.1列车控制中心之间的接口规范(报批稿)×××-×-××-×××发布×××-×-××××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的规定××/t××××―××××列车控制中心之间的接口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列控中心(以下简称TCC)之间的通信接口、TCC之间发送的数据包、通信异常处理、数据字典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下的tcc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与客专线路衔接的接口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 CTCS-3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2)《列控中心技术规范》(交运[2022]138号)(3)运基信号〔2021〕532号《rssp-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v1.0)》(4)运基信号〔2021〕716号《无配线车站信号系统技术方案》(5)运基信号[2022]719号《信号系统与异物入侵监测系统接口技术条件》(6)运基信号[2022]532号《列控系统设备及相关设备编号规则》(v1.0)3通信接口3.1tcc-tcc间采用rj45以太网接口连接,设备与通信网络均按冗余配置,如图1,tcc-tcc间的数据传输采用udp协议。

二××/t××××―××××图1 TCC间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环网1odf架环网1odf架txrx1交换机r56txrx2txrx1交换机r56txrx234783478tcca 系abtccb系abtcca系abtccb系ab3456783456781txrx交换机l2txrx1txrx交换机l2txrxodf架odf架环网23.2tcc-tcc间通信应采用rssp-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v1.0)。

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技术要求规范

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技术要求规范
2
下列标准和规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科技运函〔2004〕14号《CTCS技术规总则(暂行)》、《CTCS-2
级技术条件(暂行)》
[2]铁科技〔2006〕68号《200-250km/h客运专线站后系统技术框
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技术规(暂行)
附件
附件
前言
在总结既有线CTCS-2级列控中心建设、试验和运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客运专线特点,制定本列控中心技术规(暂行)。本技术规(暂行)适用于客 运专线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控中心的研制、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
本技术规(暂行)对列控中心的功能及技术要求、通信接口及通道、设备 配置、可靠性与安全性、供电及电源设备、电磁兼容及雷电防护等进行了规定。
本技术规(暂行)由铁道部提出并归口。本技术规(暂行)起草单位:
铁道部科学技术司; 铁道部运输局;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路通信信号研究; 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
本技术规(暂行)主要起草人 高建强 岗 周南骏 夏进波 唐抗尼 莫志 松穆建成 罗松 何春明
1
本技术规适用于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以下简称列控中心)的研制、设计、施工、运营和维修。本技术规适用于客运专线CTCS-2级区段,其它采用列控系统的线路可参照执行。
5
5.1系统启动
5.1.1系统启动应由系统自检、与外部系统按一定顺序建立通信两个过程组成。
5.1.2在系统主机上电、复位后,应首先运行主机自检程序,检查主机各模块正常后投入工作。
5.1.3系统自检容应至少包括逻辑运算单元、安全输入/输出电路、程序存储区、数据存储区等。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及需求规范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及需求规范

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接口规范
6 (含TSRS与RBC、TCC、CTC/TSRT、CSM、 相邻TSRS接口)
7 司法记录器数据下载接口规范
正在编制
8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规范
一、标准体系结构:系统规范—测试规范
序号
规范名称
1 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案例(V3.0)
文号/进展情况 科技运[2009] 59号
接口规范 ➢设备接口规范
系统 规范
设备规范 ➢设备技术规范
测试规范 ➢ 测试案例
系统规范涵盖运营需求、设备、接口和测试四个方面。
5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规范
一、标准体系结构:系统规范—运营需求规范
序号
规范名称
文号/进展情况
1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含运营规则)(V1.0) 科技运[2008]34号
5 PTH、SMD元件进厂检验工艺规程
6 SMD元件贴装工艺规程
7 波峰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8 存储管理工艺规程
9 端子压接工艺规程
序号
规范名称
10 返工返修工艺规程
11 化学品物料使用工艺规程
12 回流固化通用工艺规程
13 庞巴迪产品条形码编码及标签管理要求
14 手工操作与完成过程自检程序
15 手工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强制性功能需求:在所有应用项目中都应遵守的要 求,并应遵守在系统需求规范(SRS)及相关强制 性规范中所描述的应用要求。
➢非强制性功能需求:如果选择该功能,应遵守在系 统需求规范(SRS)及相关强制性规范中所描述的 应用要求。
19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规范
二、功能需求规范(FRS):概述

客运专线列控中心技术规范(报批搞)2010.10.25

客运专线列控中心技术规范(报批搞)2010.10.25

.列控中心技术规范(V2.0)2010年9月1 适用围本规规定了列控中心设备的系统需求、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和运行环境要求等,适用于列控中心设备的研制、生产、测试、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运行试验、运营及维护。

本规适用于CTCS-2级和CTCS-3级客运专线,其他采用列控系统的线路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文件(1)〔科技运[2008]34号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2)〔T B/T 3060 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3)〔T B/T 3073 铁道信号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4)〔T B/T 3074 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5)〔G B/T 21562 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及示例3 系统要求3.1系统配置3.1.1列控中心(后简称TCC)设备适用于客运专线上的联锁车站、中继站和线路所,亦可用于与CTCS-2级或CTCS-3级客运专线相衔接的CTCS-0级车站。

3.1.2根据车站类型,TCC分为车站TCC和中继站TCC,其配置原则应满足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规。

3.1.3TCC与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CBI、TSRS、相邻TCC、LEU、集中监测和CTC设备配置通信接口,根据不同类型的TCC,与其他外部设备的接口配置如图 1所示:车站列控中心中继站列控中心Y : 临时限速服务器接口图 1 TCC接口配置3.1.4车站TCC设置于客运专线联锁车站,与CBI、轨道电路、临时限速服务器、相邻TCC、LEU、CTC 设备和集中监测设备直接接口,并管辖其围的中继站TCC。

3.1.5中继站TCC设置于信号中继站,与轨道电路、临时限速服务器、相邻TCC、LEU和集中监测设备直接接口。

3.1.6线路所设置的TCC为车站TCC设备,与CBI、轨道电路、临时限速服务器、相邻TCC、LEU、CTC 设备和集中监测设备直接接口,对于设置区域联锁的线路所,TCC应建立与主站CBI设备的通信。

客运专线联锁技术原则20100121修订版

客运专线联锁技术原则20100121修订版

客运专线车站联锁、点灯控制相关技术原则1.适用范围1.1.本技术原则适用于仅开行动车组并采用CTCS-3级列控系统的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客运专线)。

1.2.本技术原则适用于以车载信号为行车凭证的客运专线(如仅开行动车组的客运专线)与以地面信号为行车凭证的线路(如开行普通旅客列车的线路)相衔接的车站(以下简称:衔接站)。

1.3.工程设计、设备研发、运用及维护均应遵照本技术原则执行。

2.基本原则在现有联锁相关技术条件基础上,为满足客运专线特殊需要,车站联锁技术条件做如下补充规定。

2.1.联锁应具有办理发车引导进路的功能,当开放发车引导信号时应检查1LQ区段空闲。

2.2.当联锁办理车站引导总锁闭时,应不允许开放对应信号机的引导信号。

2.3.联锁人工解锁列车进路(包括:接、发车进路)延时时间应大于允许RBC连接中断超时(T_NVCONTACT)时间+列车以最高运行速度触发最大常用制动并停车所需要的时间。

2.4.联锁接近区段长度应大于列车以最高运行速度在允许RBC连接中断超时(T_NVCONTACT)时间所行走距离+列车由最高速度触发最大常用制动并停车时间所走行的距离。

2.5.当为使用ATP列车办理经道岔侧向接车进路且进路上道岔均为18号及以上时,进站信号应按“黄闪黄”逻辑控制处理。

2.6.当为以信号机显示作为行车凭证的列车办理经道岔侧向接车进路时,进站信号应按现行规定点亮“双黄”灯。

2.7.当接收到列控中心发送的“降级信息”时,原进站信号的“黄闪黄”显示应降级为“双黄”显示。

2.8.联锁安全逻辑处理单元应与其上位控显机、维护机在以太网传输层面进行安全传输隔离。

2.9.联锁应与无线闭塞中心(RBC)、列控中心(TCC)、调度集中(CTC)、信号集中监测(CSM)、异物侵限监控系统和相邻联锁设备接口。

2.9.1.通过联锁安全逻辑处理单元与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连接,并使用信号安全通信协议,实现联锁与无线闭塞中心(RBC)、列控中心(TCC)、相邻联锁设备的连接。

RBC-联锁接口规范V

RBC-联锁接口规范V

. . .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规范项目名称:无线闭塞中心(RBC)接口规范第一分册无线闭塞中心/计算机联锁接口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参编单位:*2008年5月1.版本历史2.目录1.版本历史 (1)2.目录 (2)3.引言 (5)3.1.围 (5)3.2.缩略语 (5)3.3.参考文献 (6)4.总则 (7)5.RBC/IL接口结构 (7)5.1.RBC/IL接口通信网络 (7)5.2.RBC/IL接口通信协议结构 (8)5.3.RBC/IL接口实现过程 (9)6.RBC/IL接口应用层 (10)6.1.RBC/IL接口连接和通信 (10)6.2.RBC/IL接交互信息 (11)6.3.对象信息 (12)6.3.1.信号授权对象(SA Object) (12)6.3.2.信号授权消息(SAM)格式 (12)6.3.3.SAM信息字段说明 (13)6.3.4.列车信息消息(TIM)格式 (16)6.3.5.TIM信息字段说明 (17)6.3.6.紧急停车区 (18)6.3.7.通用应用层 (18)6.3.8.通用对象层(GAL)消息格式 (19)7.RBC/IL接口安全层 (20)7.1.安全层概述 (20)7.2.安全应用中间子层 (21)7.2.2.安全应用中间子层服务定义 (21)7.2.3.安全应用中间子层(SAI)通信协议 (24)7.3.欧洲无线安全层(ER SL) (28)7.3.2.欧洲无线安全层(ER SL)的连接服务 (29)7.3.3.欧洲无线安全层(ER SL)安全通信协议 (29)7.3.4.DES加密 (33)8.RBC/IL接口传输层 (34)8.1.功能特性 (34)8.1.1.服务功能 (35)8.1.2.服务类型 (35)8.2.接口定义与映射 (35)8.2.1.ALE消息结构 (35)8.2.2.通信协议 (36)8.2.3.服务和地址映射 (37)8.3.冗余管理 (38)图索引图 1 RBC/IL系统连接方式 (7)图 2 RBC/IL接口通信协议结构 (8)图 3 SAI连接建立 (19)图 4 SAI断开连接 (19)图 5 SAI时间戳初始化 (22)图 6 SAIEC初始化 (23)图7 ALE建立连接 (32)3.引言3.1.围本规范规定了客运专线CTCS-3级中RBC/IL接口实现的规则和原理,适用于客运专线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中RBC/IL接口的研究、开发、配置、调试和工程实施;维护和运营部门可参照执行。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编写—审核—___________版本—___________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一、总则 (4)二、采集、驱动信息说明 (5)(一)、基本采集信息: (5)(二)、特殊采集信息: (10)(三)、基本驱动信息: (12)(四)、防护用特殊驱动信息: (15)三、设计院需告知的内容说明 (18)(一)、轨道停电 (18)(二)、引导总锁闭 (18)(三)、发车方向继电器 (18)(四)、接近延长 (18)(五)、点灯电路 (20)四、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说明。

(22)(一)、64D半自动闭塞 (22)(二)、四线制自动闭塞 (25)(三)、场间联系 (28)(四)、站间联系 (30)(五)、道口通知 (32)(六)、机务段联系 (34)(七)、推峰进路 (36)(八)、编发线与驼峰照查电路 (38)(九)、非进路调车 (39)(十)、溜放 (40)(十一)、坡道延续进路 (41)(十二)、到发线出岔 (41)(十三)、局控道岔 (41)(十四)、跨场进路 (42)(十五)、与编组场衔接道岔照查电路 (44)一、总则为适应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需要,提高计算机联锁厂家与设计院沟通、配合的效率,并减少因沟通不充分而产生的人为错误,因此,需要统一计算机联锁系统接口设计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与继电电路结合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接口设计,不适用于全电子联锁系统。

由于不同的联锁厂家对各自联锁系统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所以本规范中所列举的采集、驱动信息可能不能做到全部体现,故还需设计院与相应联锁厂家进行必要的沟通。

不同型号的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时,对继电器的驱动时机可能会有不同,本规范中所述为铁科院联锁系统的情况,其他联锁系统的具体情况还需设计院与相应联锁厂家沟通。

本规范分为以下几个具体部分:(一)、采集、驱动信息说明;(二)、设计院需告知的内容说明;(三)、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说明。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编写—审核—___________版本—___________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一、总则 (3)二、采集、驱动信息说明 (4)(一)、基本采集信息: (4)(二)、特殊采集信息: (8)(三)、基本驱动信息: (10)(四)、防护用特殊驱动信息: (11)三、设计院需告知的内容说明 (14)(一)、轨道停电 (14)(二)、引导总锁闭 (14)(三)、发车方向继电器 (14)(四)、接近延长 (14)(五)、点灯电路 (15)四、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说明。

(17)(一)、64D半自动闭塞 (17)(二)、四线制自动闭塞 (19)(三)、场间联系 (21)(四)、站间联系 (22)(五)、道口通知 (24)(六)、机务段联系 (25)(七)、推峰进路 (27)(八)、编发线与驼峰照查电路 (29)(九)、非进路调车 (29)(十)、溜放 (30)(十一)、坡道延续进路 (30)(十二)、到发线出岔 (31)(十三)、局控道岔 (31)(十四)、跨场进路 (32)(十五)、与编组场衔接道岔照查电路 (33)一、总则为适应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需要,提高计算机联锁厂家与设计院沟通、配合的效率,并减少因沟通不充分而产生的人为错误,因此,需要统一计算机联锁系统接口设计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与继电电路结合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接口设计,不适用于全电子联锁系统。

由于不同的联锁厂家对各自联锁系统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所以本规范中所列举的采集、驱动信息可能不能做到全部体现,故还需设计院与相应联锁厂家进行必要的沟通。

不同型号的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时,对继电器的驱动时机可能会有不同,本规范中所述为铁科院联锁系统的情况,其他联锁系统的具体情况还需设计院与相应联锁厂家沟通。

本规范分为以下几个具体部分:(一)、采集、驱动信息说明;(二)、设计院需告知的内容说明;(三)、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说明。

ATS系统与联锁系统接口描述

ATS系统与联锁系统接口描述

北京通号国铁城市轨道技术有限公司文件名称:青岛地铁3号线ATS系统与联锁系统接口描述文件编号:CRSCU-QD-3A-14A-1210版本:V1.1修订记录目录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符号和缩略语 (3)4.构成 (4)5.功能 (4)6.主要技术要求 (4)6.1.安全要求 (4)6.2.通信参数 (4)6.3.可靠性要求 (5)6.4.基本要求 (5)7.通信的基本内容 (5)7.1.站场表示信息 (5)7.2.控制状态信息 (6)7.3.控制命令信息 (6)7.4.时钟信息 (6)7.5.心跳信息 (6)7.6.控制模式转换信息 (6)8.区间信息的采集 (7)9.通信帧格式 (7)9.1.帧头 (7)9.2.首部长 (7)9.3.版本号 (7)9.4.发送序号 (7)9.5.确认序号 (8)9.6.帧类型 (8)9.7.数据长度 (8)9.8.数据内容 (9)9.9.帧尾 (9)9.10.CRC校验 (9)9.11.数据转义 (9)10.帧定义 (9)10.1.通讯请求帧DC2 (9)10.2.通讯允许帧DC3 (10)10.3.确认帧ACK (10)10.4.非确认帧NACK (10)10.5.版本号错误帧VERROR (11)10.6.故障信息报告帧FIR (11)10.7.请求站场表示帧SDIQ (11)10.8.站场表示信息帧SDI (11)10.9.站场表示变化信息帧SDCI (12)10.10.按钮及控制命令帧BCC (13)10.11.时钟同步请求帧TSQ (14)10.12.同步数据帧TSD (14)10.13.运行状态报告帧RSR (15)10.14.自律控制请求帧ACQ (15)10.15.自律控制同意帧ACA (16)10.16.控制命令回复帧BCR (16)11.序号控制 (18)12.超时与重传 (18)13.主备机的传送内容 (19)14.通讯故障的倒机切换逻辑 (19)15.通讯示意图 (19)1. 范围本通信协议规定了调度集中车站自律机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通信内容、方式、功能以及其它主要技术要求。

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培训交大

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培训交大

• 1.2.6 无配线站列控中心设置于有客运作业的无岔车站,与轨道电路、临时限速服务器、 LEU、CTC和集中监测设备直接接口。
• 1.2.7 车站列控中心、中继站和无配线站列控中心通过信号安全数据网与设置在中心的
临时限速服务器通信。
2021/4/1
11
1.3 列控中心主要功能
• 1.3 主要功能: • 1.3.1 列控中心根据列车占用轨道区段及车站进路状态,控制轨道电路的载频、低频信
Computer Based Interlocking 计算机联锁
Temporary Speed Restriction 临时限速
2021/4/1
4
总体介绍
2021/4/1
1.1 CTCS技术规范


1.2 列控中心概述

1.3 列控中心主要功能

1.4 列控中心系统结构
5
1.1 CTCS技术规范
• 2.4 轨道电路发码方向控制
• 2.5 区间运行方向
• 2.6 信号机点灯
2021/4/1
16
2、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 2.7 站间安全信息传输
• 2.8 临时限速服务器信息传输
• 2.9 应答器报文实时组帧
• 2.10 应答器报文发送
• 2.11 LEU切换
• 2.12 维护诊断功能
• 2202.11/4/31 故障处理功能
14
HU码
26.8
6
LU码
13.6
15
H码
29.0
7
U码
16.9
16
B码(检测码)
27.9
8
U2S码
20.2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列控中心与联锁接口规范(报批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列控中心(以下简称TCC)与车站计算机联锁(以下简称CBI)通信接口、应用数据格式、通信异常处理,数据字典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客专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下的TCC子系统与CBI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与客专线路衔接的接口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科技运〔2008〕34号《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2)科技运〔2010〕138号《列控中心技术规范》(3)运基信号〔2009〕532号《RSSP-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V1.0)》(4)运基信号〔2009〕716号《无配线车站信号系统技术方案》(5)运基信号〔2009〕719号《信号系统与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接口技术条件》(6)运基信号〔2010〕532号《列控系统设备和相关设备编号规则(V1.0)》3 通信接口3.1TCC与CBI间采用RJ45以太网接口连接,设备与通信网络均按冗余配置,如图1,TCC与CBI之间数据传输采用UDP协议。

图 1 TCC与CBI连接示意图3.2TCC与CBI间通信应采用RSSP-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V1.0)。

3.3TCC与CBI间按200ms至500ms固定周期交互数据。

3.4每系每个端口与外部设备两系的对应端口(本系A口与对方两系的A口,本系B口与对方两系的B 口)均建立通信链接。

3.5双系同步时,主备系设备向外部设备的主备系发送相同的应用数据,备系数据仅用于通道检查。

3.6当中继站TCC控制无配线车站时,CBI应与该站TCC直接建立通信。

4 应用数据格式4.1CBI发送的数据包表 1 车站联锁数据包内容4.2CBI发送应用数据块4.2.1区间方向控制命令数据块表 2 区间方向控制命令数据块4.2.1.1每个发车口,CBI应向TCC发送以下信息:1)FQJ:发车请求继电器,在选路过程中吸起,进路信号开放后落下;2)FSJ:发车锁闭继电器,进路锁闭后落下,进路解锁后吸起;3)JFAJ:接车辅助按钮继电器,办理辅助接车时该继电器吸起;4)FFAJ:发车辅助按钮继电器,办理辅助发车时该继电器吸起。

4.2.1.2区间方向控制命令数据块仅有岔车站发车口使用。

4.2.2进路信息数据块表 3 进路信息数据块4.2.2.1当CBI系统排列接、发车进路(含引导进路)并锁闭后,但信号尚未开放时,CBI开始向TCC 发送相应的进路信息;进路完全解锁或取消后,停止发送进路信息。

进路中的锁闭区段排列顺序按照从始端到终端方向依次填充。

有关进路编号的说明参考附录。

4.2.2.2CBI须在列车进路的进站信号准备开放UUS时机上延迟3s钟,以便在此期间获取到TCC的信号降级信息,从而及时检查到当前进路若开放后是否有信号降级显示,避免出现闪灯现象。

4.2.2.3CBI向与其通信的所有TCC发送相同的进路信息包。

4.2.3进站信号机红灯断丝显示数据块表 4 进站信号红灯断丝显示数据块4.2.4信号机调车状态数据块表 5 信号机调车状态信息格式表4.2.4.1本数据块只包含前方设有有源应答器且能开放调车信号的信号机。

若进路信息数据块中的信号显示状态与本信息区中的调车信号标志同时为有效开放状态,则将该进路信息和该调车信号信息视为无效。

4.2.5无配线车站信号机驱动命令信息块以下信息的偏移位置以无配线站数据包的相对偏移来计算。

表 6 无配线站信号机驱动命令信息块4.2.5.1每个继电器驱动点对应一个继电器的驱动命令,0表示无输出,继电器落下;1表示有输出,继电器吸起。

4.3TCC发送的数据包表 7 TCC数据包内容4.4TCC发送应用数据块4.4.1区间方向表示数据块表 8 区间方向表示数据块4.4.1.1每个发车口,车站TCC应向CBI发送以下信息:1)YFJ:允许发车继电器,当区间闭塞条件满足发车条件时,该继电器吸起;正向发车时,YFJ检查区间方向为发车,则YFJ吸起;反向发车时,YFJ检查区间方向为发车,且区间全部空闲时,YFJ吸起。

2)QJZT:区间状态继电器,区间占用,该继电器落下,区间空闲,该继电器吸起。

对于包含无配线站的线路,该条件检查范围为相邻停车站(有岔站与有岔站、有岔站与无配线站)之间的区间状态,反映相邻停车站间区间轨道状态。

3)JQJ:监督区间继电器,区间占用或任一站建立发车锁闭,该继电器落下;对于包含无配线站的线路,该条件检查范围为相邻两个有岔车站间的区间状态,反映两车站间的区间闭塞状态。

4)FJ:区间方向继电器,发车方向为落下状态,接车方向为吸起状态。

4.4.2区间闭塞分区状态数据块表 9 区间闭塞分区状态数据块4.4.3信号限速信息数据块表 10 信号限速信息数据块4.4.4区间信号机红灯断丝信息数据块表 11 区间信号机红灯断丝信息数据块4.4.4.1CBI负责控制站内信号机显示,TCC负责控制区间信号机显示,CBI需对正向离去区段上的防护信号机红灯断丝时做转移防护。

4.4.4.2未设置区间信号机的线路,该区域全部填0。

4.4.5异物侵限信息数据块4.4.5.1根据《信号系统与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接口技术条件》,TCC向CBI传送如下灾害信息。

表 12 异物侵限信息数据块4.4.5.2当线路未设置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时,该区域全部填0。

4.4.5.3根据最新方案,地震灾害防护条件接入信号系统,如果地震灾害信息需要TCC给CBI发送,则地震灾害状态也填在该区域,具体由联锁接口表约定。

4.4.6无配线站区间方向状态信息数据块表 13 无配线站区间方向状态信息数据块4.4.6.1每个无配线站发车口,无配线站TCC向CBI发送以下区间状态信息:1)YFJ:允许发车继电器,当区间闭塞条件满足发车条件时,该继电器吸起;2)QJZT:区间状态继电器,区间占用,该继电器落下;区间空闲,该继电器吸起。

该条件检查范围为相邻停车站(无配线站与有岔站、无配线站与无配线站)之间的区间状态,反映相邻停车站间区间轨道状态。

4.4.7无配线站信号采集信息数据块以下信息的偏移位置以无岔站数据包的相对偏移来计算。

表 14 无配线站信号采集信息数据块4.4.7.1每个继电器采集点对应一个继电器的采集状态,0表示采集到低电平;1表示采集到高电平。

4.4.8无配线站轨道状态信息、离去信号机红灯断丝信息格式与有岔车站信息格式相同。

4.4.9控制无配线站的中继站TCC将区间方向状态、闭塞分区、区间信号机红灯断丝、异物侵限、信号机采集状态等信息直接发给CBI。

4.4.10改方状态信息表15改方状态数据块4.4.10.1考虑到CBI应用软件和控显软件改动及报警方案完善性,该信息暂时预留,作为后续向值班员提供方向电路动作状态的接口。

5 通信异常处理5.1.1若接收方接受一条来自某连接通道的正确数据,即可认为该通道连接恢复。

5.1.2若不能从某一通道接收到正确数据时,应自动采用冗余通道接收的数据。

5.2当TCC、CBI两系的通道均持续6s以上不能正确接收到对方的主机信息时,即认为双方间的通信完全中断,须执行安全措施。

5.3TCC通信中断处理1)TCC按CBI无改方命令处理;2)TCC按CBI系统未建立列车进路处理;3)信号机调车状态均按关闭处理;4)无配线站信号控制命令按全部继电器落下处理;5)进站信号机按红灯断丝处理。

5.4CBI通信中断处理1)所有列控控制区间方向电路发车口均不能开放发车进路信号;2)所有取自TCC的轨道区段状态均按占用处理;3)所有取自TCC的区间信号机红灯断丝信息均按红灯断丝处理;4)所有取自TCC的每个限速影响的进站口信号机均需降级显示处理;5)所有取自TCC的异物侵限信息维持通信中断前状态;6)所有接收自无配线站的方向、闭塞分区、信号断丝、异物侵限均按上述同类型信息原则处理;7)无配线站的信号采集状态均按照信号采集继电器落下处理。

6 数据字典6.1信号显示表 16 信号显示状态编码表6.1.1报警驱采不一致状态:仅限用于区间通过信号机,供向CTC和集中监测报警。

6.2闭塞分区状态表 17 闭塞分区状态编码表6.3进路编号原则6.3.1该进路编号用于CBI和TCC之间的通信。

6.3.2该进路编号基于工程设计进路联锁表,占2个字节,具体见表18。

表 18 进路编号结构表6.3.3接车进路编号为1~1023,按照工程设计进路联锁表提供的列车接车进路,依次进行编号。

如果是引导进路B12置为1。

6.3.4发车进路编号为1025~2047,按照工程设计进路联锁表提供的列车发车进路,依次进行编号。

如果是引导进路B12置为1。

6.3.5考虑一套列控设备内管辖多个站(无配线站)的进路,增加车站编号信息(B13-B15),对一套设备内的多个站分别编号(0~7),以区分不同站的进路,提高进路处理可靠性。

6.3.6通过进路以接车进路和发车进路形式分别提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