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经皮吸收制剂习题

合集下载

经皮吸收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

• 3.皮肤附属器
• 皮肤附属器包括汗腺、毛囊、皮脂腺。毛 孔、汗腺和皮脂腺从皮肤表面一直到达真 皮层底部。毛孔、汗腺和皮脂腺总面积与 皮总表面积相比小于 1%,在大多数情况下 不成为主要吸收途径,但大分子药物以及 离子型药物可能由此途径转运。
(二)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
• 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有两 条途径,
(三)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 1.皮肤的水合作用 • 角质细胞能够吸收一定量的水分,自身发
生膨胀和降低结构的致密程度,高程度的 水合作用最终可使细胞膜破裂。水合作用 使药物的渗透变得更容易。角质层含水量 达50%以上时,药物的渗透性可增加 5~ 10 倍,水合作用对水溶性药物的促进吸收 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著。
5mg 的药物就已经不容易制备成理想的 TDDS; 5)生产工艺和条件较复杂。
二、经皮吸收制剂吸收过程及影响 吸收的因素
• (一)皮肤的基本生理构造 • 结构上皮肤可简单地分为四个主要层次,
即角质层与生长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组 织以及皮肤附属器。角质层和生长表皮合 称表皮。
• 1.表皮
• 人体皮肤最外层角质层是由死亡的角化细胞组成, 厚度随身体不同部位而异,一般额部、腹部等部 位较薄,掌部等最厚。角质细胞膜为脂质、蛋白 质和非纤维蛋白等相互镶嵌组成的致密交联结构 而成为外来物质渗透的屏障,细胞间主要是由类 脂形成的双分子层结构。一般认为,对于脂溶性 较强的药物,角质层的屏障作用相对较小,主要 的限速因素是由角质层向生长表皮的转运过程, 而分子量较大的药物、极性或水溶性较大的药物 则较难透过,在角质层中的扩散是它们的主要限 速过程。
• 3.皮肤条件
• 角质层受损时其屏障功能也相应受破坏,湿疹、 溃疡或烧伤等创面上的渗透有数倍至数十倍的增 加。氢化可的松在正常皮肤的渗透量仅为给药量 的 1%~2%,一旦除去角质层后,渗透量增加至 78%~90%。用有机溶剂对皮肤预处理亦有类似 效果,可能是因角质层中类脂的溶解或被提取后 形成渗透通路。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药剂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药剂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药剂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多选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组成中包括()A.吸水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黏附层E.保护层正确答案:B, C, D, E参考解析: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组成可分(江南博哥)为5层: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黏附层和保护层,它们的作用分别是:①背衬层。

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厚度约为9μm,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

②药物储库。

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透皮促进剂等,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

③控释膜。

一般是由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

④黏附层。

由无刺激性和过敏性的黏合剂组成,如天然树胶、树脂和合成树脂等。

⑤保护层。

为附加的塑料保护薄膜,临用时撕去。

2、多选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下列哪些作用()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正确答案:A, B, D参考解析:表面活性剂分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具有增溶作用,增溶作用最适HLB值范围为15~18,吐温类HLB值在9.6~16.7,故吐温类具有增溶作用。

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作用,形成O/W型乳剂HLB值应为8~16,吐温类HLB值在此范围内,故具有乳化剂的作用,形成O/W型乳剂。

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作用叫润湿作用,起这种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润湿剂。

吐温类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作用。

而助溶作用是指添加助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作用,润滑剂则是片剂物料中为了助流、抗黏和润滑而添加的辅料。

3、多选有关气雾剂的正确表述是()A.气雾剂由药物和附加剂、抛射剂、阀门系统3部分组成B.气雾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及乳剂型C.目前使用的抛射剂为压缩气体D.气雾剂只能吸入给药E.抛射剂的种类及用量直接影响溶液型气雾剂雾化粒子的大小正确答案:B, E参考解析:气雾剂的组成包括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4部分。

药学专业知识之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

药学专业知识之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

药学专业知识之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6-12 08:12 共6人浏览[大] [中] [小]药学专业知识之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考点1:经皮吸收制剂概述1.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经皮吸收制剂,双称透皮给药系统(TDDS、TDS),透皮治疗系统(TTS),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

2.TTS的特点(优点)(1)可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2)可以减少给药次数;(3)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4)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

3.TTS的缺点(1)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药物仅限于强效类;(2)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3)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4.TTS的基本组成TTS的基本组成可分为5层: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附层和保护层,它们的作用分别是:(1)背衬层。

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厚度约为9μm,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

(2)药物储库。

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透皮促进剂等,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

(3)控释膜。

一般是由乙烯一乙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

(4)粘附层。

由无刺激性和过敏性的黏合剂组成,如天然树胶、树脂和合成树脂等。

(5)保护层。

为附加的塑料保护薄膜,临用时撕去。

5.TTS的质量要求皮肤贴片应外观整洁,冲切口光滑,无锋利的边缘,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有均匀一致的应用面积。

☆☆☆考点2:TTS的类型TTS可分储库型和骨架型两大类。

储库型经皮吸收制剂是指药物被控释膜或其他控释材料包裹成储库,由控释膜或控释材料的性质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是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在聚合物骨架材料中,由骨架材料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医学类试卷]经皮吸收制剂练习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经皮吸收制剂练习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经皮吸收制剂练习试卷1 1 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为(A)熔点高的药物穿透能力强(B)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越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D)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2 TTS制剂的优点是(A)有皮肤储库现象(B)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C)无肝首过效应(D)减少给药次数(E)使用方便,适合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3 肝首过作用较大的药物,适宜的剂型是(A)透皮吸收帖剂(B)口服乳剂(C)肠溶衣片(D)舌下片剂(E)直肠栓剂4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包括有(A)药物晶型(B)基质的性质(C)经皮吸收促进剂(D)药物的性质(E)药物的低共熔点5 对经皮吸收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B)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C)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D)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E)熔点高的药物穿透能力强6 正确叙述经皮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的是(A)皮吸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与口服制剂接近(B)经皮吸收制剂可不进行药物含量检查(C)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D)二般情况下,药物的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E)应进行粘和性能的检查7 影响经皮吸收的药物性质有(A)药物的亲脂性(B)药物的熔点(C)药物pKa(D)皮肤的部位(E)皮肤的水合作用8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B)药物的低共熔点(C)皮肤的水合作用(D)药物晶型(E)经皮吸收促进剂9 对经皮吸收制剂的表述错误的是(A)皮肤有水合作用,使得多数药物易于透皮吸收(B)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C)无肝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灭活,药物快速扩散进人血液循环(D)释放药物持续平稳,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10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包括(A)渗透促进剂(B)角质层的厚度(C)皮肤水合作用的程度(D)皮肤的温度(E)皮肤与药物的结合作用11 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A)聚异丁烯类(B)聚丙烯酸酯类(C)乙烯酸类(D)聚硅氧烷类(E)水凝胶类12 TTS制剂的优点为(A)减少给药次数(B)使用方便,适合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C)有皮肤储库现象(D)药物种类多(E)无肝首过效应13 丙二醇可用作(A)透皮吸收促进剂(B)乳化剂(C)软膏保湿剂(D)胶囊增塑剂(E)气雾剂的抛射剂14 经皮吸收制剂中粘胶分散型的组成部分有(A)药物贮库(B)控释膜层(C)粘胶层(D)防护层(E)背衬层15 对透皮吸收制剂不正确的表述是(A)无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灭活,药物快速扩散进入血液循环(B)释放药物持续平稳,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C)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D)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E)皮肤有水合作用,使得多数药物易于透皮吸收16 下列哪些物质可增加经皮吸收性(A)氮酮类(B)二甲基亚砜(C)月桂醇硫酸钠(D)尿素(E)山梨酸17 TTS的制备方法有(A)涂膜复合工艺(B)充填热合工艺(C)骨架粘合工艺(D)超声分散工艺(E)逆相蒸发工艺18 影响透皮吸收的基质性质因素包括(A)药物的低共熔点(B)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C)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D)基质的pH(E)药物的熔点19 下列哪些物质是渗透促进剂(A)丙二醇(B)松节油(C)海藻酸钠(D)甘油(E)硬脂酸甘油酯20 经皮吸收的药物性质的影响因素有(A)药物的溶解性(B)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药物的熔点(D)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E)基质中药物的状态21 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A)注射剂(B)薄膜衣片(C)气雾剂(D)透皮给药系统22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有(A)角质层的厚度(B)皮肤水合作用的程度(C)皮肤的温度(D)皮肤与药物的结合作用(E)渗透促进剂23 甘油可用做(A)透皮吸收促进剂(B)注射剂溶剂(C)亲水性骨架材料(D)片剂的润滑剂(E)霜剂中的保湿剂24 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A)经皮给药系统(B)薄膜衣片(D)注射剂(E)气雾剂25 TTS制剂的不足是(A)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药物仅限于强效类(B)使用方便(C)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D)减少给药次数(E)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26 可作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有(A)山梨酸(B)丙二醇(C)硬脂酸(D)月桂醇硫酸钠(E)液体石蜡27 影响经皮吸收药物性质的因素包括(A)药物的油休分配系数(B)基质中药物的状态(C)药物的溶解性(D)药物的分子量(E)药物的熔点28 经皮吸收制剂的优点(A)可避免第一关卡效应(B)降低胃肠道的局部刺激作用(C)有皮肤的储库作用(D)使用方便(E)适用于所有类型药品29 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A)乙烯酸类(B)聚硅氧烷类(C)聚异丁烯类(D)水凝胶类(E)聚丙烯酸酯类30 以下哪些对药物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A)吐温(B)薄荷油(C)二甲基亚砜(DMSO)(D)月桂氮革酮(E)乙醇31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A)基质的pH(B)经皮吸收促进剂(C)药物的低共熔点(D)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E)药物的溶解特性32 甘油可用作(A)固体分散体载体(B)注射剂溶剂(C)胶囊增塑剂(D)片剂润滑剂(E)透皮吸收促进剂33 TTS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面积差异(B)重量差异(C)含量均匀度(D)崩解度(E)释放度34 关于经皮吸收制剂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水溶性药物比脂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B)药物的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内在因素(D)高熔点的药物易渗透通过皮肤(E)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测定35 TTS制剂的质量评价有(A)崩解度(B)释放度(C)面积差异(D)重量差异(E)含量均匀度36 可作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有(A)液状石蜡(B)硬脂酸(C)山梨酸(D)丙二醇(E)月桂醇硫酸钠37 关于经皮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的叙述,正确的为(A)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B)一般情况下,药物的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C)应进行粘合性能的检查(D)经皮吸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与口服制剂接近(E)经皮吸收制剂可不进行药物含量检查38 下列那些物质是透皮吸收促进剂(A)DMSO(B)尿素(C)甘油(D)十六醇(E)海藻酸钠39 下列哪些物质可增加透皮吸收性(A)山梨醇(B)氮酮类(C)二甲基亚砜(D)吐温(E)尿素40 某药物第一关卡效应较大,适宜的剂型(A)肠溶衣片(B)经皮吸收制剂(C)舌下含片(D)缓释制剂(E)直肠栓剂。

(完整版)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

经皮给药系统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离子导入技术 2.压敏胶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A.皮肤因素B.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C.背衬层的厚度D.基质的pHE.药物相对分子质量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C.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3.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E.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4.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B.使皮肤保持润湿C.促进药物经皮吸收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使药物分散均匀5.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B.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C.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E.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6.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A.崩解剂B.背衬层C.粘胶剂层(压敏胶)D.防粘层E.渗透促进剂7.药剂中TDS或TDDS的含义为A.药物靶向系统B.透皮给药系统C.多单元给药系统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E.智能给药系统8.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离子型药物C.熔点高的药物D.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A.乙醇B.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二甲基亚砜(DMSO)E.月桂氮酮1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218A.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B.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C.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微囊又称分子囊E.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2. 什么是处药与非处药(OTC)3. 什么是GMP 、GLP与GCP?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分类?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为潜溶剂?5.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在?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7.用Stokes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8.乳化剂的作用如?如选择乳化剂?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10.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法有哪些?11.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12.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意义?13.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围?4.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8.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法是什么?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法及调节等的意义。

12.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13.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法。

第四~五章固体制剂1.散剂的概念、制备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法有哪些?3.什么是功指数?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达到均匀混合?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6.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8.湿法制粒的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法。

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在?11.片剂的成形及其影响因素。

【执业药师考试】经皮吸收制剂(一)

【执业药师考试】经皮吸收制剂(一)

经皮吸收制剂(一)(总分:36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36,score:36分)1.经皮吸收制剂的粘合性应符合的规律是•A.无要求•B.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C.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D.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E.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score:1分】【A】【B】【C】【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E】本题思路:2.经皮吸收制剂的粘合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律•A.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B.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C.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D.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E.无要求【score:1分】【A】【B】【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D】【E】本题思路:3.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为•A.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药物溶解、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C.穿透、释放、吸收进人血液循环三个阶段•D.穿透、溶解、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E.穿透和吸收两个阶段【score:1分】【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C】【D】【E】本题思路:4.储库型经皮吸收制剂不应包括的是•A.微储库型•B.膜控释型•C.粘胶分散型•D.复合膜型•E.微孔骨架型【score:1分】【A】【B】【C】【D】【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5.不增加药物经皮吸收性的是•A.氮酮类•B.二甲基亚砜•C.月桂醇硫酸钠•D.HPC•E.PEG 400。

第十五章 经皮吸收制剂习题

第十五章 经皮吸收制剂习题

第十五章经皮吸收制剂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A.皮肤因素B.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C.背衬层的厚度D.基质的pHE.药物相对分子质量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C.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3.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E.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4.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B.使皮肤保持润湿C.促进药物经皮吸收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使药物分散均匀5.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B.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C.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E.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6.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A.崩解剂B.背衬层C.粘胶剂层(压敏胶)D.防粘层E.渗透促进剂7.药剂中TDS或TDDS的含义为A.药物靶向系统B.透皮给药系统C.多单元给药系统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E.智能给药系统8.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离子型药物C.熔点高的药物D.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A.乙醇B.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二甲基亚砜(DMSO)E.月桂氮酮1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B.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C.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微囊又称分子囊E.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1-4】 A.背衬材料 B.防粘层 C.油酸 D.聚丙烯酸类压敏胶 E.醋酸1.可在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经皮吸收的促进剂的是2.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用于支持药库或压敏胶等的薄膜3.主要用于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粘胶层的保护的是4.在经皮给药系统中起到把装置粘附到皮肤上的作用的是【5-8】 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B.药物及透皮吸收促进剂等 C.复合铝箔膜D.压敏胶E.塑料薄膜5.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控释膜的材料6.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粘附层中的材料7.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背衬层的材料8.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药物库的组成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1.TDDS的制备方法有A.骨架粘合工艺B.超声分散工艺C.逆相蒸发工艺D.涂膜复合工艺E.充填热合工艺2.可以在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渗透促进剂的是A.月桂氮酮B.聚乙二醇 200C.二甲基亚砜D.薄荷醇E.尿素3.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A.乙烯酸类B.聚硅氧烷类C.水凝胶类D.聚异丁烯类E.聚丙烯酸类4.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A.药物的分子量B.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C.皮肤的水合作用D.药物粒子大小E.透皮吸收促进剂5.下列关于经皮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正确的为A.经皮吸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与口服制剂接近B.经皮吸收制剂可不进行药物含量检查C. 经皮吸收制剂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D.一般情况下,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E. 经皮吸收制剂应进行粘合性能的检查6.下列对皮肤具有渗透促进作用的是A.凡士林B.DMSOC.AzoneD.丙二醇E.液体石蜡7.经皮吸收制剂中粘胶分散型的组成部分包括A.控释膜层B.粘胶层C.防护层D.背衬层E.药物储库8.丙二醇可用作A.软膏剂的保湿剂B.胶囊剂的增塑剂C.气雾剂的抛射剂D.透皮吸收促进剂E.乳化剂9.经皮吸收给药的特点包括A.血药浓度没有峰谷现象,平稳持久B.避免了肝的首过作用C.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D.提高安全性,如有副作用,容易将贴剂移去,减少了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危险性E.适合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参考答案一、A型题1.C2.D3.C4.C5.C6.A7.B8.A9.B 10.D二、B型题1.C2.A3.B4.D5.A6.D7.C8.B三、X型题1.ADE2.ACDE3.BDE4.ABCDE5.CDE6.BCD7.BCDE8.ABD9.ABCDE。

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复习进程

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复习进程

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经皮给药系统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离子导入技术 2.压敏胶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A.皮肤因素B.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C.背衬层的厚度D.基质的pHE.药物相对分子质量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C.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3.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E.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4.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B.使皮肤保持润湿C.促进药物经皮吸收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使药物分散均匀5.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B.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C.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E.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6.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A.崩解剂B.背衬层C.粘胶剂层(压敏胶)D.防粘层E.渗透促进剂7.药剂中TDS或TDDS的含义为A.药物靶向系统B.透皮给药系统C.多单元给药系统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E.智能给药系统8.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离子型药物C.熔点高的药物D.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A.乙醇B.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二甲基亚砜(DMSO)E.月桂氮酮1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B.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C.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微囊又称分子囊E.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

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

经皮给药系统练习题: 一、 名词解释1 •离子导入技术2 •压敏胶二、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 A.皮肤因素 B. 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 D.基质的pHE. 药物相对分子质量2. 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 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 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C. 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 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 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 3. 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 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 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C. 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 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E. 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4. 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 Azo ne ”的目的是 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B. 使皮肤保持润湿C.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 使药物分散均匀5. 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 B. 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C. 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D. 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E. 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6. 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 A.崩解剂 B.背衬层 C. 粘胶剂层(压敏胶)D.防粘层E. 渗透促进剂7 .药剂中TDS 或TDDS 勺含义为 A.药物靶向系统 B. 透皮给药系统C. 多单元给药系统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E.智能给药系统&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C.熔点高的药物D.C. 背衬层的厚度离子型药物每日剂量大于10mg 勺药物二甲基亚砜(DMSO ) E.月桂氮旦酮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A.乙醇B. 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1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 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B. 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C.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 微囊又称分子囊E. 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2016《药剂学》练习题库:经皮吸收制剂

2016《药剂学》练习题库:经皮吸收制剂

《药剂学》练习题库第十八章经皮吸收制剂单项选择题【A型题】1.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组织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2.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 B产生微孔 C促进主药吸收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E起分散作用3.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对药物分子量有一定要求,通常符合下列条件()A分子量大于500 B分子量2000-6000C分子量1000以下 D分子量10000以上 E分子量10000以下4.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宫内给药装置 B微孔膜控释系统 C粘胶剂层扩散系统D三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系统 E多储库型透皮给药系统5.TDS代表()A药物释放系统 B透皮给药系统 C多剂量给药系统D靶向制剂 E控释制剂6.对透皮吸收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B.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C.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D.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E.大部分药物均可经皮吸收达到良好疗效7.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微贮库型B.骨架分散型C.微孔膜控释系统D.粘胶分散型E.宫内给药装置8.下列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使用方便并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运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C.应用范围广,多种药物可制成该剂型,并且由于皮肤表面积大适合大面积给药D.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E.经皮给药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9.下列关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后透入表皮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经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中而产生全身作用C.药物经皮肤附属器官吸收比直接通过表皮的速度快,因而前者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D.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油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但实际上,既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具有较高的穿透性E.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故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降解10.下列关于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药物在油水中皆难溶,则很难透皮吸收,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一般分子量3000以上者不能透入,故经皮给药制剂应选用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C.与一般生物膜相似,低熔点的药物容易透过皮肤D.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对其吸收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物,微粉>细粒E.药物的解离型越多,越易通过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从而吸收总量越多11.下列关于经皮吸收促进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那些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B.二甲基亚砜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可大大提高角质层水合作用,促进药物吸收C.氮酮类化合物可使皮肤中类脂产生不规则排列,从而促进药物吸收D.短链醇类化合物如乙醇、丁醇等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渗透性E.表面活性剂可增溶药物,增加皮肤的润湿性,也可改变皮肤的屏障性质,增加渗透性,通常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即已较难通过角质层()A.100B.200C.300D.500E.60013.经皮吸收制剂中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4.经皮吸收制剂中一般由EV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5.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哪两大类()A、储库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膜控型和微储库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16.经皮吸收制剂中储库型可分为哪两类()A、膜控释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膜控释型和微储库型17.经皮吸收制剂中胶粘层常用是()A、EVAB、聚酯C、压敏胶D、ECE、Carbomer18.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药物不能透过皮肤()A、600B、1000C、2000D、3000E、600019.下列透皮治疗体系(TTS)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A、不受胃肠道pH等影响B、无首过作用C、不受角质层屏障干扰D、释药平稳E、使用方便20.关于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水溶性药物>油溶性药物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C、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D、一般完全溶解呈饱和状态的药液,透皮过程易于进行E、一般而言,油脂性基质是水蒸发的屏障,可增加皮肤的水化作用,从而有利于经皮吸收21.不同的基质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为()A、乳剂型>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B、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乳剂型C、乳剂型>植物油>动物油脂>烃类D、乳剂型>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E、动物油脂>乳剂型>植物油>烃类22.下列不属于药物性质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透皮制剂中加入DMSO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B、促进药物的吸收C、起分散作用D、起致孔剂的作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24.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水合作用 B.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治疗作用C.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 D.通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 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

经皮吸收制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经皮吸收制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经皮吸收制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X型题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为A.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药物溶解、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C.穿透、释放、吸收进人血液循环三个阶段D.穿透、溶解、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E.穿透和吸收两个阶段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月桂氮卓的目的A.起分散作用B.促进药物吸收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乳化剂作用E.调节酸碱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要求是A.外观整洁、冲切口光滑、无锋利的边缘、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有均匀一致的应用面积B.性质稳定、切口光滑、均匀透明、无刺激性C.无刺激性、切口光滑、均匀透明D.均匀透明、外观整洁、有均匀一致的应用面积E.切口光滑、外观整洁、有均匀一致的应用面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4.对药物经皮吸收没有促进作用的是A.表面活性剂B.二甲基亚砜(DMSO)C.月桂氮革酮D.乙醇E.山梨酸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5.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外观整洁B.性质稳定C.无刺激性D.均匀透明E.切口光滑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6.经皮吸收制剂中可作控释膜的材料是A.铝箔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聚乙烯D.聚氯乙烯E.聚乙烯醇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7.储库型经皮吸收制剂不包括A.膜控释型B.粘胶分散型C.复合膜型D.微孔骨架型E.微储库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8.透皮制剂加入“Azone”的目的是A.起分散作用B.起致孔剂的作用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增加塑性E.促进药物的吸收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9.药物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C.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D.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人体内的过程E.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进入皮肤深层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0.适于制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熔点高的药物B.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C.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D.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都较好的药物E.离子型药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1.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A.不完整表皮途径B.淋巴途径C.表皮途径、淋巴途径D.表皮途径E.皮肤附属器途径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2.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基质的pHB.药物相对分子质量C.皮肤因素D.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E.背衬层的厚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3.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宫内给药装置B.微孔膜控释系统C.粘胶剂层扩散系统D.三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系统E.多贮库型透皮给药系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4.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是A.药物溶解、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B.穿透、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C.穿透、溶解、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D.穿透和吸收两个阶段E.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5.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表皮途径B.皮肤附属器途径C.不完整表皮途径D.淋巴途径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6.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B.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C.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D.离子型药物E.熔点高的药物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7.不增加药物经皮吸收性的是A.HPCB.PEG 400C.氮酮类D.二甲基亚砜E.月桂醇硫酸钠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8.可用于制备透皮给药系统的药物熔点范围为A.40℃以下B.100℃以上C.121℃以上D.40℃~60℃E.85℃以下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9.对药物经皮吸收错误的叙述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同系药物B.皮肤破损可增加药物的吸收C.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储库D.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E.非解离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0.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错误的为A.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B.非解离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同系药物D.皮肤破损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1.对药物经皮吸收无促进作用的是A.乙醇B.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二甲基亚砜(DMSO)E.尿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2.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B.促进药物的吸收C.起分散作用D.起致孔剂的作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3.TDS代表A.药物释放系统B.透皮给药系统C.多剂量给药系统D.靶向制剂E.控释制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4.不增加药物经皮吸收性的是A.氮酮类B.二甲基亚砜C.月桂醇硫酸钠D.HPCE.PEG 400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5.在经皮吸收制剂中作控释膜的材料的是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聚乙烯C.聚氯乙烯D.聚乙烯醇E.铝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6.不作透皮吸收促进剂使用的是A.三氯叔丁醇B.表面活性剂C.氮酮类化合物D.尿素E.二甲基亚砜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7.药物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C.药物透过角质层进入体循环D.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E.药物通过毛囊进入皮肤深层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8.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B.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C.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D.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进入皮肤深层E.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9.经皮吸收制剂的粘合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律A.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B.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C.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D.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E.无要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0.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释放药物持续平稳B.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C.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D.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制成透皮吸收制剂E.皮肤有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1.以下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是A.基质的pH、皮肤因素B.药物分子量、皮肤因素C.皮肤因素、背衬层的厚度D.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基质的pH、药物分子量、皮肤因素E.背衬层的厚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2.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对药物分子量有-定要求,通常符合下列条件(否则应加透皮吸收促进剂)A.分子量大于500B.分子量2000~6000C.分子量1000以下D.分子量10000以上E.分子量100130以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3.对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小B.释放药物持续乎稳C.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D.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E.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制成经皮吸收制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4.储库型经皮吸收制剂不应包括的是A.微储库型B.膜控释型C.粘胶分散型D.复合膜型E.微孔骨架型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5.透皮治疗系统的基本组成是A.背衬层、药物保护层B.控释膜、粘附层C.药物贮库、保护层D.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附层和保护层E.控释膜、粘附层和保护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6.经皮吸收制剂的粘合性应符合的规律是A.无要求B.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C.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D.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E.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7.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A.注射剂B.气雾剂C.经皮给药系统D.薄膜衣片E.胶囊剂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8.TTS的制备方法包括A.逆相蒸发工艺B.涂膜复合工艺C.充填热合工艺D.骨架粘合工艺E.超声分散工艺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9.药物经皮吸收过程包括A.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扩散到皮肤B.药物透入表皮,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C.通过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D.通过汗腺、毛囊进入体循环E.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吸收比表皮途径慢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40.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A.药物的分子量B.药物的熔点C.药物的晶型D.皮肤的水和作用及皮肤的部位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和靶向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和靶向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和靶向制剂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角质层,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B、能保持血药水平较长时间稳定在治疗有效浓度范围内C、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D、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E、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2、经皮吸收制剂中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3、经皮吸收制剂中一般由EV 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4、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哪两大类A、储库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膜控释型和微储库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5、经皮吸收制剂中储库型可分为哪两类A、膜控释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膜控释型和微储库型6、经皮吸收制剂中胶粘层常用是A、EV AB、聚酯C、压敏胶D、ECE、Carbomer7、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较难通过角质层A、100B、200C、300D、500E、6008、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药物不能透过皮肤A、600B、1000C、2000D、3000E、60009、下列透皮治疗体系(TTS)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A、不受胃肠道pH等影响B、无首过作用C、不受角质层屏障干扰D、释药平稳E、使用方便10、关于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水溶性药物>油溶性药物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C、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D、一般完全溶解呈饱和状态的药液,透皮过程易于进行E、一般而言,油脂性基质是水蒸发的屏障,可增加皮肤的水化作用,从而有利于经皮吸收11、不同的基质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为A、乳剂型>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B、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乳剂型C、乳剂型>植物油>动物油脂>烃类D、乳剂型>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E、动物油脂>乳剂型>植物油>烃类12、下列不属于药物性质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13、透皮制剂中加入DMSO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B、促进药物的吸收C、起分散作用D、起致孔剂的作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14、下列关于靶向制剂的概念正确的描述是A、靶向制剂又叫自然靶向制剂B、靶向制剂是指进入体内的载药微粒被巨噬细胞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至肝、脾等器官的剂型C、靶向制剂是将微粒表面修饰后作为“导弹”性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并浓集于预期的靶向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D、靶向制剂是通过载体使药物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E、靶向制剂是利用某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制剂15、脂质体属于哪一类靶向制剂A、主动靶向制剂B、被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热敏感靶向制剂E、pH敏感靶向制剂16、微球属于哪一类靶向制剂A、主动靶向制剂B、被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热敏感靶向制剂E、磁性靶向制剂17、下列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A、脂质体B、靶向乳剂C、磁性微球D、纳米球E、免疫脂质体18、属于主动靶向的制剂有A、糖基修饰脂质体B、聚乳酸微球C、静脉注射乳剂D、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囊E、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19、下列哪种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A、pH敏感脂质体B、长循环脂质体C、免疫脂质体D、脂质体E、热敏脂质体20、脂质体具有哪些特性不包括A、靶向性B、缓释性C、降低药物毒性D、放置很稳定E、提高药物稳定性21、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注入法B、薄膜分散法C、复凝聚法D、逆相蒸发法E、冷冻干燥法22、关于纳米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B、粒径多在10~1000nmC、具有缓释性D、具有靶向性E、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23、脂质体的骨架材料为A、吐温80,胆固醇B、磷脂,胆固醇C、司盘80,磷脂D、司盘80,胆固醇E、磷脂,吐温80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1—4]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经皮吸收制剂中和上述选项对映的1、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2、一般由EV 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3、一般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渗透促进剂组成4、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5—8]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复合铝箔膜C、压敏胶D、塑料膜E、水凝胶5、作为控释膜6、作为粘膜层7、作为药物贮库8、保护膜[9—12]A、DMSOB、磷脂C、硅酮D、醋酸纤维素E、复合铝箔膜9、脂质体膜材10、液体制剂的溶剂11、渗透促进剂12、贴片的背衬层[13—15]A、栓塞靶向制剂B、微球C、免疫纳米球D、结肠靶向制剂E、微丸13、被动靶向制剂14、主动靶向制剂15、物理化学靶向制剂[16—19]A、聚乙二醇B、氰基丙烯酸异丁酯C、聚乳酸D、磷脂E、乙基纤维素16、自卑微球可生物降解的材料17、靶向乳剂的乳化剂18、制备纳米粒的材料19、脂质体的膜材之一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角质层,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B、普通药物经过一定的制剂技术均能制成经皮吸收制剂C、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D、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E、适用用药剂量很大药物2、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组成中包括A、吸水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3、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贮库是有哪些组成的A、背衬层B、药物C、高分子基质材料D、粘附层E、渗透促进剂4、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哪两大类A、储库型B、骨架型C、有限速膜型D、无限速膜型E、复合膜型5、经皮吸收制剂中储库型可分为哪两类A、粘胶分散型B、有限速膜型C、无限速膜型D、多储库型E、微储库型6、经皮吸收制剂中骨架型可分为哪三类A、微孔骨架型B、粘胶分散型C、无限速膜型D、聚合物骨架型E、胶粘剂骨架型7、关于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水溶性药物>油溶性药物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C、高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D、一般完全溶解呈饱和状态的药液,透皮过程易于进行E、一般而言,使用油脂性基质不利于经皮吸收8、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B、药物的分子型愈多,越不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D、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脂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水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9、下列属于药物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10、下列属于基质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B、基质的特性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11、TDDS中下列哪些可作为渗透促进剂A、表面活性剂B、DMSOC、AzoneD、CMS—NaE、丙二醇12、以下哪些对药物经皮吸收有促渗透作用A、表面活性剂B、酯类化合物C、DMSOD、月桂氮卓酮E、植物油13、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重量差异B、面积差异C、含量均匀度D、释放度E、溶出度14、下列哪种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A、pH敏感脂质体B、微球C、免疫脂质体D、脂质体E、靶向乳剂15、靶向制剂可分为哪几类A、主动靶向制剂B、被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热敏感靶向制剂E、磁性靶向制剂16、下列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A、脂质体B、长循环脂质体C、热敏脂质体D、糖基修饰脂质体E、免疫脂质体17、属于主动靶向的制剂有A、糖基修饰脂质体B、聚乳酸微球C、修饰纳米粒D、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囊E、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18、下列哪些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A、pH敏感脂质体B、长循环脂质体C、纳米粒D、脂质体E、微球19、下列哪些靶向制剂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A、pH敏感脂质体B、长循环脂质体C、热敏脂质体D、脂质体E、热免免疫脂质体20、脂质体的特点A、具有靶向性B、具有缓释性C、具有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D、增加药物毒性E、降低药物稳定性21、关于纳米粒具有哪些作用A、缓释性B、保护药物C、增加药物溶解度D、具有靶向性E、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答案:一、A型题1、A2、B3、C4、A5、B6、C7、E8、D9、C 10、A 11、A 12、E 13、B 14、D 15、B 16、B 17、E 18、A 19、D 20、D 21、C 22、B 23、B二、B型题[1—4]BCBA [5—8]ACED [9—12]BAAE [13—15]BCA [16—19]CDBD三、X型题1、ABE2、BCDE3、BCE4、AB5、BC6、ADE7、ACE8、ACDE9、ABCD 10、ABE 11、ABCE 12、ACD 13、ABCD 14、BDE 15、ABC 16、BDE 17、AC 18、CDE 19、ACE 20、ABCE 21、ABDE16、BE 17、ABDE。

经皮吸收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

第十八章经皮吸收制剂section 1 summary一、summaryDefinitio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the shorted form is TDDS,TTS: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控释制剂。

欧美国家习称贴剂( patch),我国多称为贴片。

如强生公司的邦迪牌止血贴,防水贴。

根据TDDS的这一定义,它们不包括经皮肤给药,但是仅在皮肤或皮下局部组织发挥作用的外用制剂,如常用的软膏剂、硬膏剂、酊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

但是由于在TDDS和一些外用制剂的研制过程中都涉及药物经皮渗透的问题,采用某些相同或类似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故在一些场合尤其在日本医药界也将一些需要透过皮肤发生作用的外用制剂视为TDDS。

实际上,TDDS与大多数外用制剂在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为明确起见,在本章内容中,除有特殊说明,仍将TDDS的范围界定在发生全身作用的制剂,而所述及的有关药物透皮原理及其方法学均可作外用制剂研究和开发的参考。

1.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DDS我国中医药学对经皮给药早有认识,清代吴尚先据多年医疗经验,收集了大量治疗内科疾病的膏药处方,提出了内病外治方法,并强调“外治(外贴膏药)与内治(内服药)有殊途同归之妙”。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中药外用制剂如中药巴布剂、青藤碱贴片-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风痛宁贴片;青龙贴-哮喘等内科疾病已取得一定成绩。

穴位给药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的经皮给药方法。

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穴位是脏腑气血汇集之处。

中药穴位药一方面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当药物敷贴于相应穴位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

经皮吸收制剂(二)_真题-无答案

经皮吸收制剂(二)_真题-无答案

经皮吸收制剂(二)(总分44,考试时间90分钟)一、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包括A. 渗透促进剂B. 角质层的厚度C. 皮肤水合作用的程度D. 皮肤的温度E. 皮肤与药物的结合作用2. 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A. 乙烯酸类B. 聚硅氧烷类C. 聚异丁烯类D. 水凝胶类E. 聚丙烯酸酯类3. 对经皮吸收制剂的表述错误的是A. 皮肤有水合作用,使得多数药物易于透皮吸收B. 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C. 无肝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灭活,药物快速扩散进人血液循环D. 释放药物持续平稳,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E. 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4. 下列哪些物质是渗透促进剂A. 丙二醇B. 松节油C. 海藻酸钠D. 甘油E. 硬脂酸甘油酯5. 经皮吸收制剂的优点A. 可避免第一关卡效应B. 降低胃肠道的局部刺激作用C. 有皮肤的储库作用D. 使用方便E. 适用于所有类型药品6. 丙二醇可用作A. 透皮吸收促进剂B. 乳化剂C. 软膏保湿剂D. 胶囊增塑剂E. 气雾剂的抛射剂7. 经皮吸收制剂中粘胶分散型的组成部分有A. 药物贮库B. 控释膜层C. 粘胶层D. 防护层E. 背衬层8.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A. 基质的pHB. 经皮吸收促进剂C. 药物的低共熔点D. 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E. 药物的溶解特性9. 影响经皮吸收的药物性质有A. 药物的亲脂性B. 药物的熔点C. 药物pKaD. 皮肤的部位E. 皮肤的水合作用10. 甘油可用作A. 固体分散体载体B. 注射剂溶剂C. 胶囊增塑剂D. 片剂润滑剂E. 透皮吸收促进剂11. TTS制剂的不足是A. 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药物仅限于强效类B. 使用方便C. 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D. 减少给药次数E. 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12. 可作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有A. 液状石蜡B. 硬脂酸C. 山梨酸D. 丙二醇E. 月桂醇硫酸钠13.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A. 药物的分子量B. 药物的熔点C. 药物的晶型D. 皮肤的水和作用及皮肤的部位14. 正确叙述经皮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的是A. 皮吸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与口服制剂接近B. 经皮吸收制剂可不进行药物含量检查C. 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D. 二般情况下,药物的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E. 应进行粘和性能的检查15. 影响透皮吸收的基质性质因素包括A. 药物的低共熔点B. 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C. 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D. 基质的pHE. 药物的熔点16. 某药物第一关卡效应较大,适宜的剂型A. 肠溶衣片B. 经皮吸收制剂C. 舌下含片D. 缓释制剂E. 直肠栓剂17. TTS制剂的质量评价有A. 崩解度B. 释放度C. 面积差异D. 重量差异E. 含量均匀度18.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有A. 角质层的厚度B. 皮肤水合作用的程度C. 皮肤的温度D. 皮肤与药物的结合作用E. 渗透促进剂19. 对透皮吸收制剂不正确的表述是A. 无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灭活,药物快速扩散进入血液循环B. 释放药物持续平稳,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C. 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D. 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E. 皮肤有水合作用,使得多数药物易于透皮吸收20. TTS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 面积差异B. 重量差异C. 含量均匀度D. 崩解度E. 释放度21. 下列哪些物质可增加透皮吸收性A. 山梨醇B. 氮酮类C. 二甲基亚砜D. 吐温E. 尿素22. 关于经皮吸收制剂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 水溶性药物比脂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B. 药物的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C.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内在因素D. 高熔点的药物易渗透通过皮肤E. 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测定23. 下列哪些物质可增加经皮吸收性A. 氮酮类B. 二甲基亚砜C. 月桂醇硫酸钠D. 尿素E. 山梨酸24. 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A. 注射剂B. 薄膜衣片C. 气雾剂D. 透皮给药系统E. 胶囊剂25. 经皮吸收的药物性质的影响因素有A. 药物的溶解性B. 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 药物的熔点D.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E. 基质中药物的状态26. 甘油可用做A. 透皮吸收促进剂B. 注射剂溶剂C. 亲水性骨架材料D. 片剂的润滑剂E. 霜剂中的保湿剂27. 影响经皮吸收药物性质的因素包括A. 药物的油休分配系数B. 基质中药物的状态C. 药物的溶解性D. 药物的分子量E. 药物的熔点28. TTS制剂的优点为A. 减少给药次数B. 使用方便,适合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C. 有皮肤储库现象D. 药物种类多E. 无肝首过效应29. 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为A. 熔点高的药物穿透能力强B. 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越易吸收C.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D. 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 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30. 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A. 聚异丁烯类B. 聚丙烯酸酯类C. 乙烯酸类D. 聚硅氧烷类E. 水凝胶类31. 下列那些物质是透皮吸收促进剂A. DMSOB. 尿素C. 甘油D. 十六醇E. 海藻酸钠32. TTS制剂的优点是A. 有皮肤储库现象B. 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C. 无肝首过效应D. 减少给药次数E. 使用方便,适合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33. 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A. 经皮给药系统B. 薄膜衣片C. 胶囊剂D. 注射剂E. 气雾剂34. 可作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有A. 山梨酸B. 丙二醇C. 硬脂酸D. 月桂醇硫酸钠E. 液体石蜡35. 对经皮吸收叙述正确的是A. 药物的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B.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C. 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D. 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E. 熔点高的药物穿透能力强36. 以下哪些对药物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A. 吐温B. 薄荷油C. 二甲基亚砜(DMSO)D. 月桂氮革酮E. 乙醇37. 关于经皮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的叙述,正确的为A. 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B.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C. 应进行粘合性能的检查D. 经皮吸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与口服制剂接近E. 经皮吸收制剂可不进行药物含量检查38. TTS的制备方法包括A. 逆相蒸发工艺B. 涂膜复合工艺C. 充填热合工艺D. 骨架粘合工艺E. 超声分散工艺39. 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A. 注射剂B. 气雾剂C. 经皮给药系统D. 薄膜衣片E. 胶囊剂40. TTS的制备方法有A. 涂膜复合工艺B. 充填热合工艺C. 骨架粘合工艺D. 超声分散工艺E. 逆相蒸发工艺41. 药物经皮吸收过程包括A. 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扩散到皮肤B. 药物透入表皮,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C. 通过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D. 通过汗腺、毛囊进入体循环E. 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吸收比表皮途径慢42.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包括有A. 药物晶型B. 基质的性质C. 经皮吸收促进剂D. 药物的性质E. 药物的低共熔点43. 肝首过作用较大的药物,适宜的剂型是A. 透皮吸收帖剂B. 口服乳剂C. 肠溶衣片D. 舌下片剂E. 直肠栓剂44.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是A. 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B. 药物的低共熔点C. 皮肤的水合作用D. 药物晶型E. 经皮吸收促进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经皮吸收制剂
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
A.皮肤因素
B.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
C.背衬层的厚度
D.基质的pH
E.药物相对分子质量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
C.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
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
3.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
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
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
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
E.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4.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
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
B.使皮肤保持润湿
C.促进药物经皮吸收
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E.使药物分散均匀
5.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
B.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
C.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
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
E.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
6.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
A.崩解剂
B.背衬层
C.粘胶剂层(压敏胶)
D.防粘层
E.渗透促进剂
7.药剂中TDS或TDDS的含义为
A.药物靶向系统
B.透皮给药系统
C.多单元给药系统
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
E.智能给药系统8.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
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
B.离子型药物
C.熔点高的药物
D.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
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
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
A.乙醇
B.山梨酸
C.表面活性剂
D.二甲基亚砜(DMSO)
E.月桂氮酮
1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
B.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C.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D.微囊又称分子囊
E.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
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4】 A.背衬材料 B.防粘层 C.油酸 D.聚丙烯酸类压敏胶 E.醋酸
1.可在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经皮吸收的促进剂的是
2.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用于支持药库或压敏胶等的薄膜
3.主要用于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粘胶层的保护的是
4.在经皮给药系统中起到把装置粘附到皮肤上的作用的是
【5-8】 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B.药物及透皮吸收促进剂等 C.复合铝箔膜
D.压敏胶
E.塑料薄膜
5.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控释膜的材料
6.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粘附层中的材料
7.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背衬层的材料
8.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药物库的组成
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TDDS的制备方法有
A.骨架粘合工艺
B.超声分散工艺
C.逆相蒸发工艺
D.涂膜复合工艺
E.充填热合工艺2.可以在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渗透促进剂的是
A.月桂氮酮
B.聚乙二醇 200
C.二甲基亚砜
D.薄荷醇
E.尿素
3.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
A.乙烯酸类
B.聚硅氧烷类
C.水凝胶类
D.聚异丁烯类
E.聚丙烯酸类
4.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
A.药物的分子量
B.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C.皮肤的水合作用
D.药物粒子大小
E.透皮吸收促进剂5.下列关于经皮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正确的为
A.经皮吸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与口服制剂接近
B.经皮吸收制剂可不进行药物含量检查
C. 经皮吸收制剂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
D.一般情况下,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
E. 经皮吸收制剂应进行粘合性能的检查
6.下列对皮肤具有渗透促进作用的是
A.凡士林
B.DMSO
C.Azone
D.丙二醇
E.液体石蜡
7.经皮吸收制剂中粘胶分散型的组成部分包括
A.控释膜层
B.粘胶层
C.防护层
D.背衬层
E.药物储库
8.丙二醇可用作
A.软膏剂的保湿剂
B.胶囊剂的增塑剂
C.气雾剂的抛射剂
D.透皮吸收促进剂
E.乳化剂9.经皮吸收给药的特点包括
A.血药浓度没有峰谷现象,平稳持久
B.避免了肝的首过作用
C.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
D.提高安全性,如有副作用,容易将贴剂移去,减少了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危险性
E.适合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C
2.D
3.C
4.C
5.C
6.A
7.B
8.A
9.B 10.D
二、B型题
1.C
2.A
3.B
4.D
5.A
6.D
7.C
8.B
三、X型题
1.ADE
2.ACDE
3.BDE
4.ABCDE
5.CDE
6.BCD
7.BCDE
8.ABD
9.AB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