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正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绪论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儒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道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张竹坡的《金瓶梅》和脂砚斋的《红楼梦》。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一.先秦时期1.《尚书·尧典》(背):诗言志、诗缘情、“诗乐舞”三位一体2.诗言志:“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

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后来“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

《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

”诗言志的发展上述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不完全一样。

《左传》所谓“诗以言志”意思是“赋诗言志”,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的某种政教怀抱。

《尧典》的“诗言志”,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

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已逐渐扩大。

孔子时代的“志”主要是指政治抱负,这从《论语》中孔子要观其弟子之志就可看出来。

而庄子“诗以道志”的“志”则是指一般意义上人的思想、意愿和感情。

《离骚》中所说“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这个“志”的内容虽仍然以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主,但显然也包括了因政治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

至于他在《怀沙》中所说“抚情效志兮,冤屈而志抑”,“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这里的“志”实际上指的是他内心的整个思想、意愿、感情。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

到汉代,人们对“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个诗歌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基本上趋于明确。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情志并提,两相联系,比较中肯而客观。

诗言志的当代阐释由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

文学评论考试复习汇总(齐全)

文学评论考试复习汇总(齐全)

选择题1.新批评创造的一种具体的批评方法叫细读法2.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3.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4.波德莱尔的批评著作《对几位同时代人的思考》属于随笔体评论5.主张潜意识在实际上支配着人的行为的是弗洛伊德6.西方古代文学批评起源于古希腊7. “新批评”一词虽源于兰瑟姆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缘起可追朔到艾略特和瑞恰兹8.本雅明的理论建树主要在与他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研究9.文学批评家的审美感知力首先表现为语感10.新批评强调在批评中要进行语义分析11.社会历史批评家一方面需要考察环境或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另方面也需要通过作品揭示作家的思想意识、政治倾向12.在现代文体学中,对于语言常规的违反叫做变异13.直接脱胎于妇女政治运动的女性主义批评,必然带着政治性14.被视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开端和源头的是俄国形式主义15.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最重要的代表是茅盾16.新批评流派中提出“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的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17.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美与其他文学作品比较,更需要理性的光辉18.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直接影响了结构主义批评19. 形式主义的什克洛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小说时提出陌生化概念20.文本批评的一个鲜明特征是立足文本,强调批评的客观性21.中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背景差异主要表现为 A.历史背景的差异D.学术背景的差异E.意识形态背景的差异22.茅盾作为社会历史批评的领军人物,曾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提出三条标准是B.文字的组织愈精密愈好C.描写的方法愈独创愈好 E.人物的个性和背景的空气愈明显愈好23.文学批评写作中的复述的基本要求包括A.体认文眼诗魂D.传达原作神E.抓住全文线索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A.强烈的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21.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 B.政治倾向性D.否定的悖论22.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张力B.细读法D.隐喻23.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包括C.真实性D.社会效果E.倾向性24.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哲学基础的哲学是B.现象学C.科学哲学D.分析哲学25.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B.获取印象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26.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包括A.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B.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C.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27.汉代文学批评的发展集中体现在A.对《诗经》的评论C.对《楚辞》的评论D.对汉赋的评论28.对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D.推崇分析方法28.为印象主义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D.审美知觉理论29.文学批评的社会环境从历时性的角度而言包括 A.文化传统C.审美习俗D.历史背景30.文学批评应该是对文学现象的A.社会的评价分析C.审美的评价分析31.下列文学批评流派属于从文学外在角度研究文学 A.女性批评 C.文化批评D.心理批评32.随笔体评论文章的特点是A.卓约轻灵D.短小精悍E.理趣见长33.下列文学批评流派属于从文学内在角度研究文学 A.形式主义批评B.新批评E.结构主义批评34.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有A.冰山理论与潜意识B.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C.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E.梦的工作与文学创35.荣格继弗洛伊德之后提出的理论有 B.集体无意识 D.原始意象E.原型36.文学批评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分寸,应注意A.认识准确C.态度公允E.表达恰如其分37.《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是C.《知音》38.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所以文学批评具有C.实证性39.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性别40.将哲学上“本体”一词用于文学批评,提出“文学本体论”的是兰色姆41.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莫奈42.文学批评需要一种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所以具有思辨性43.叔本华主张审美直觉,他强调世界是我的表象44.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45.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严谨的体式是论著体46.按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划分,文本批评的切入角度是文学与文本47.与文学作品的政治、道德评价不同,审美价值判断的第一个层面是传递美感48.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别林斯基49.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评点50.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批判与否定5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52.德国艺术批评讨论诗画关系最著名的著作是莱辛《拉奥孔》53.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提出所谓“意识流”主张的是詹姆斯54.在新批评中,布鲁克斯用“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歪曲”来定义反讽55.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政治倾向56.提出“原始意象”概念的是荣格57.文学批评的论证所依赖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分析与综合58印象批评认为从整体上领悟作品精妙的最好方式是审美直觉59.在魏晋南北朝,把“味”视为把握诗歌特质的独特途径的是钟嵘60.中国文学批评的源头在先秦时期61.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20世纪62.结构主义批评发端于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63.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艺术思维的产品64.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功能是阐释功能65.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的发端者是维柯66.在作家的研究上,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67.我国古代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诗乐评论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季札评周乐68.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关系中,社会历史批评切入的角度是文学与社会69.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白日梦”的是弗洛伊德70.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出版而成为文化批评关注焦点之一的问题是大众传媒。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复习填空题1、《尚书·尧典》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最早记录(萌芽)。

2、这里提出的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特点,如朱自清在《诗言志辨序》里所说,它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共20篇。

4、儒家及墨家在先秦时期并称“显学”。

5、墨子的文艺思想,集中的体现在《非乐》篇中。

6、《乐论》一篇集中的反映了荀子的文艺思想。

7、中国古代第一篇诗序《毛诗论》。

8、王逸的《楚辞章句》是今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9、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文论专篇的开始。

10、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文论著述;开启了以骈文作文论的传统;最早提出了灵感,首创之功。

11、刘勰的《文心雕龙》共50篇,刘勰可谓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论家,其《文心雕龙》可谓最杰出的文论专著。

12、钟嵘《诗品》首次确立五言诗之正宗地位,成为我国古代论诗的专著。

13、萧统《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14、杜甫《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形式。

15、皎然正是我国诗歌意境说的奠基人。

16、严羽《沧浪诗话》“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17、初唐:陈子昂《修竹篇序》文学复古;中唐:韩愈,古文运动,元白,《及元九书》,新乐府运动。

18、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19、《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形式。

《戏为六绝句》这六首绝句中心是讨论诗歌遗产的学习和继承问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一、孔子的文艺思想1、文艺及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于诗:“兴,起也。

言修身必先学诗。

”人的道德修养要从感性的、具体的榜样学起,而《诗经》中就提供了许多这样的典范。

立于礼:在礼的基础上修身、立身。

礼是贯穿“仁”的原则精神的一系列礼节仪式的规定。

它可以区别上下贵贱,明确等级秩序,使不同等级的人有及自己地位相当的言论行动。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复习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复习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10分)。

1、以诗为词:即以写诗的态度来填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等引入词的领域并使之扩展,开拓新词境,提高词的格调。

苏轼“以诗为词”,是对词的狭隘题材的解放,是对词的表现功能的开拓,是对词境的大力拓展,给当时内容狭窄柔软乏力的软绵绵的词风,注入了诸多新的血液,使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风格焕然一新,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

“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即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2、“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

而“无我之境”则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所以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

他又引用西方美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3、诗赋欲丽: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论及文学体裁的区别时说:“夫文本同而未异。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诗赋欲丽”指的是诗歌和辞赋要求华丽,曹丕最早从审美角度指出诗歌的创作要求。

这一主张,一方面肯定了文学必须具有美感,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出了初步的界限;另一方面他除“丽”以外没有对诗、赋提出政治、伦理上的要求,第一次表现出将诗赋从政治,伦理的附庸地位解脱出来的倾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

中国⽂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学批评史摘录绪论1.中国⽂学批评史发展历史2.中国⽂学史特点A形态灵活多样a专著:“话”《六⼀诗话》欧阳修b散件:序跋、书、信、笔记c特殊形态:评点(章法)、选本《古⽂观⽌》B.受儒释道⽂化的影响(⽂化背景)诗教说意韵说的内容贯穿始终意境“兴”C.思维⽅式与批评⽅法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征a.直觉思维,形象阐释⽂学关联b.范畴批评⽓c.主观性强先秦⽂学批评1⽂史哲部分—创作、批评2.诗、乐、舞⼀体3.⽚断⽂,⽂学,泛指学术、⽂化。

①⾃然之⽂,纹理→⼈⽂→学术孔门四科3.以乐为核⼼的礼治、诗教观念。

P13《季扎观乐》⽤社会、政治的眼光去看“诗”三百,看做是社会和政治的反映。

诗渐渐独⽴于乐之外,歌词本⾝具有独⽴的作⽤,⽽教化的观念仍被延续。

⼦⽈诵诗三百,援之以及,不达;使于四⽅,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诗⾔志—是⽐较完整的观念表达,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普遍观念。

最早见于《今⽂尚书-尧典》“诗⾔志,歌⽤⾔,声依永,律和声……”P11⼀、关于志的内涵—1前⼈关于志的观点①排斥个⼈情感因素、与政治教化相关联的志,意思想怀抱。

②及=即情,情志⼀体,泛指⼈的情感。

(郭绍虞)2.⽂字训诂志,怀抱之意。

3.志的内涵随社会⽂化发展⽽变化①上古时期诗乐舞⼀体时代。

志,群体,普遍观念。

②礼乐制度确⽴后,“志”与政教、⼈伦规范相关的志向怀抱。

《墓门》P10③个体表达情意的突出,从屈原开始,“⼀⼰之穷通出处”⼆诗⾔志的内涵1作诗陈志王使公卿献诗以测其志。

—左传例⼦。

硕⼈清⼈黄鸟2赋诗⾔志,断章取义P11 3.以诗观志P12 4.教诗明志,引诗证志三诗⾔志的意义1,。

内容丰富,反映了普遍观念2.作为纲领,贯穿先秦两汉的诗学①创作论,物感说:思⽆邪。

发乎情⽌乎礼②审美效果和社会公⽤⽅⾯来说,诗教,社会责任兴观群怨③达志的⼿段,《诗⼤序》-赋⽐兴④从读者⾓度看如何正确接受诗中所⾔之“志”,孟⼦的知⼈论世。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诗言志说: 《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 “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

“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

在先秦时期, “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 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 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2.兴观群怨:(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

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而说的。

(2)兴, “感发志意”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 使之思想受到感发, 引起审美愉悦、共鸣。

观, “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 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时政与道德风尚。

群, “群居相切嗟”, 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增进友谊的作用。

怨, “怨刺上政”, 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 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六义说: 《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前三者指诗体, 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三体): 风: 民歌雅: 正声颂: 祭祀(三用): 赋: 陈述、铺叙比: 打比方兴: 先言他物, 引起所咏之物﹞4.六观说: 刘勰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六个方面作为评论文章的角度, 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 先标六观。

一观位体, 二观置辞, 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 六观宫商。

”可以了然作品的优劣。

5.风骨说: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

“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 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

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 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明朗的文风。

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文学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社会历史批评:印象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的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心理批评:是一种吸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及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批评方法。

文体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

排斥作家研究,排斥“外在的”的研究方法,是文本批评的重要前提。

性别批评:性别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倾向性: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

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用来命名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妒忌、仇恨的心理。

弗洛伊德说,这个以母亲为爱的对象的情结,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

陌生化:指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意图谬误:新批评视探究作者的意图为谬误,认为这种批评容易导致以作家传记代替对作品的分析。

新批评认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找到,其次,就是可以找到作者意图的地方,如作者的直接陈述,意图也不可能仅从表面价值上理解.更重要的是,浅薄的作品比较容易受作者的控制,而伟大的艺术往往超出作者主观意图的羁绊。

唐代中国文学批评史

唐代中国文学批评史

四.唐代(一)初唐1.反齐梁文风:①对齐梁乃至整个六朝文学持根本否定态度,以李谔、王通、王勃为代表,以儒家“诗教”出发,主张汉儒经学文艺观。

②批评过于追求华丽的文风,也肯定其成就与积极影响,魏征肯定屈原、枚乘、司马相如等,批评齐梁文学的宫体诗。

2.刘知几《史通》:①重有用之文;②反对华辞丽藻;③叙事崇尚简要;④主张采用当代语言;⑤善于学习古人。

*(二)陈子昂、李白、杜甫1.陈子昂:①兴寄和风骨: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诗歌创作的两个标准:即兴寄和风骨。

所谓‘兴寄“即比兴寄托。

比兴是《诗经》六义中的两种表现手法,这里实质上是指《诗经》美刺比兴的传统。

所谓风骨,指作品表现思想感情鲜明爽朗,语言质朴有力,形成一种爽朗刚健的风格。

这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陈子昂在文中赞美东方虬的文章“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2.李白:①李白在诗歌创作上提倡以复古为革新,这鲜明的表现在他写的《古风》中。

推崇《诗经》其主要精神是推崇诗经的风雅比兴的传统。

以复古来进行革新。

②李白也很推崇建安诗歌,“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可见是赞美建安的风骨。

李白还崇尚诗歌风格的清新自然。

③作为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不仅在创作上深受屈原的影响,而且对屈原的作品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杜甫:①是在陈子昂、李白诗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②要求文学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的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

③主张文学作品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

④认为齐梁文学有缺点,但是不应当全盘否定,在《戏为六绝句》中他论述:“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三)殷璠、王昌龄1.兴象论: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

殷璠联系盛唐诗歌的实际创作成就,提出了兴象说,指出写物状景以取象,而作品所体现的艺术感染力还在象下的兴味或情趣或理致或意蕴上,呈现出丰富多端的兴象,致使清越、秀美、新奇诗作纷呈异彩,胜境叠出,而这正是盛唐诗歌艺术审美的体现。

文学批评 (2)

文学批评 (2)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一、填空1.钟嵘的《诗品》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形态的文学评论文本,品评了从汉至梁的122位五言诗人。

2.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钟嵘《诗品》;严羽《沧浪诗话》;曹丕《典论·论文》。

3.中国古典文学评论多采用诗论、诗话、序跋、评点、以诗言诗等方式。

4.中国古典文学评论讲究作品的内容、文采和社会效应。

5.许地山的作品是用“中国的乐器”。

6.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品。

7.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提出“诗无达诂”的原则。

8.文学评论写作面对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及文学理论的问题。

9.复述是评论的起点。

复述、描述、分析相辅相成。

10.阅读是文学评论的基础,文学评论可分为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

11.蒂博代在《六说文学批评》中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大师的批评”三种。

12.职业的批评倾向是条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最擅长的是文学史研究。

13.“一切艺术都是不道德的”出自王尔德。

14.刘勰《文心雕龙》骈文铺排、气势磅礴、风格宏大;《诗品》以文为诗,词意深远;当代批评家曾镇南严谨、恢宏、庄重;陈骏涛敏捷、明快、洒脱;许子东深沉、博大、厚重;吴亮轻松、自由、舒畅;南帆尖锐、明快、洒脱;王晓明细腻、委婉、清秀。

二、名词解释1.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社会历史批判: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式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3.印象批评: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征,创造性的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4.陌生化: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作者以新鲜感。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重点复习汇总)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重点复习汇总)
.
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第三节 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直接沦述文学的言论并不多,但是他有反对墨子《非乐》篇思想、 专门论述音乐理论的《乐论》,后来代表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的经典文 献《礼记·乐记》,就是在荀子《乐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荀子 的文学思想也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派生物。他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以 下三个方面:
.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无乐之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
.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 学思想
“无乐之乐”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 《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这种哲学
观点反映在义艺美学方面,就形成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 艺术创造原则。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 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 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胠箧》
第一,“天行有常”的自然观对他的文学思想的影响。 《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架亡。”“制天命而用之”
突出强调人在文艺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 《劝学》篇中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
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 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日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论语·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中国文学批评史 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 复习资料




鍾嶸其人其事:約468—518,字仲偉,潁川長社 (河南長葛)人。生於齊梁時付,齊時官至司徒 行參軍,梁時官至西中郎晉安王記室。《梁書》 本傳載其為《詩評》,《隋書經籍志》稱《詩評》 又稱《詩品》,後來專稱《詩品》 《詩品》的寫作年付:《詩品序》稱梁武帝為 ‚當今皇帝‛;又說‚其人既往,其文克定;今 所寓言,不錄存者‛,其中所錄最近之人爲沈約, 而沈約卒于梁武帝天監12年,可以斷定作于梁武 帝天監13年以後。 《詩品》的寫作宗旨和背景: 《诗品序》: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 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於是庸音杂体,人 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 分夜呻吟。独观谓为警策,众睹终沦平钝。次有 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
持同样观点的有令狐德棻、李百药、姚思廉
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批评

主旨:對齊梁詩風的批評及復古債向并建立唐付 对诗歌的美学特征的认识 陈子昂的“兴寄论”和“风骨论”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 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徵者。僕嘗暇時觀齊、 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 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不安) 也。一昨於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 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
寡味。爰及江左,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 诸公诗,皆帄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先是郭景纯用俊上之才,创变其体。刘越石仗清 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逮 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仍嘉中,有谢灵运, 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陵轹潘、 左。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幹、仲宣为辅。陆 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仍嘉之 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 也。 三、五言詩作家及其風格流派 情兼雅怨:曹植詩是《詩品》的典範,如曹植 ‚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骨氣奇 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绪论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在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P3)2、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两个方面是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

(P7)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3、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14)4、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P16)5、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

(P19)6、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由对艺术的美的感悟和描述转向对作品意义的阐释的文体标志。

(P21)7、1935年李长之在天津《益世报》和《国闻周报》上陆续发表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传记批评的代表作。

(P29)8、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

(P34)9、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

(P34)10、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和“语词即用法”的观点,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哲学基础。

(P36)11、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最终不会被证实,却会随时被证伪。

(P38)12、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一)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二)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三)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四)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P38)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功能13、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释义来实现的。

(P49)第三章社会历史批评14、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P63)15、1800年,斯达尔夫人发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文学批评提纲题型:1.名词解释(5题X 5)(张力、反讽、生化、解构主义等)2.填空(10题X 1)(流派、代表人物、著作、代表观点、机构等)3.不定项选择(10题X 2)4.简答(2题X 10)(要点5'展开5')5.论述(25)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评论性文章(理论要点10分,结合文本阐释15', 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导论1 .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为指导, 以文学欣赏为基础, 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文学批评的性质:科学性、自发性、开放性1 )科学性a、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而是一种知识,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b、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还意味着它具有客观的基础,而不是主观的随意评价c、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审美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度2)自律性: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独立,对理论的独立3)开放性:a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作为“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的本质所决定的B、也是文学批评进行审美发现的必然要求C、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跨学科的学术趋势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3.文学批评的功能:阐释功能(阐释与判断)发现功能创造功能第一章文学批评的主体1.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批评、职业批评、大师批评2.批评主体应怎样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10 分简答题)1)注重核心价值与共识性价值的辩证关系2)体现崇高的精神担当3)贯穿严肃的政治情怀4)显现高尚的学术人格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对象(怎样展开研究):文本、作者、思潮、文学史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上)(重点)一、社会历史批评1.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概要(1)基本概念:1、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式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3、印象批评: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4、升华:精神分析学术语,指被压抑的原始性的本能冲动上升,转化到社会所容许,所赞扬的领域或活动中,如文学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宗教慈善活动等。

这是一种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稳定的心理活动。

5、陌生化: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6、视角:指叙述者或任务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

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7、反讽:该术语源于古希腊,其定义不断发展。

新批评把反讽与语境联系起来,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一定的语境使词语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

8、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与“性别”(sex,指男女之间的生理区别)相对应的。

它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9、原型:原型一词的希腊文原意为“原始的,最初的理念和图式”,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指人类或人类中的某一种族在其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原型是在人类及其种族的集体的生存斗争中生成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10、身体:身体作为一个词汇本身是中性的,可是它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解释为人的“动物性”,它代表了一种原罪,一直处于受到轻视和被压抑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是B.阐释作家作品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B.分寸感一般认为,标志现代文体学开端的是A.查理?巴利的《法语文体学》要使文学批评不丧失其本质属性.文学批评家必须把他的对象当作C审美的对象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C.判断文学批评需要一种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所以具有C.思辨性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形态主要是B.评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世纪提出“原始意象”概念的是D.荣在新批评中,把一个语言单位包含多种含义并引起多种理解的现象称为A.含混德国着名文学批评专着《汉堡剧评》的作者是D.莱辛按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划分,文本批评的切入角度是D.文学与文本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着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D.归纳与演绎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B.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B.得意忘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B.气质文学批评思维的审美性主要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D.文学性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B.别林斯基南北朝时期,将诗歌风格与诗人精神个性结合起来评诗的是A.钟嵘《诗品》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D.章法从本质上讲,文学批评是一种A.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D.艺术思维成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批评家大多遵从B.古典原则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C.绘画派别新批评的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的一个观点是B.意图谬误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A.莫奈西方文体学起源于古代的B.修辞研究对现代文体学批评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B.现代语言学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B.李健吾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B.孟子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出版而成为文化批评关注焦点之一的问题是B.大众传媒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C.批判与否定莱辛的批评具有较强的哲学意识,其《拉奥孔》中讨论了D.诗与画的关系本雅明的理论建树主要在与他对B.“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研究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原始欲望升华”的是C.弗洛伊德别林斯基的《1841年的俄国文学》属于C.对话体评论心理批评的形态主要有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批评家正面提出和展开自己对作品的看法通常有两条途径是A.描述和论证一般认为,标志现代文体学开端的是A.查理?巴利的《法语文体学》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着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D.归纳与演绎在现代文体学中,对于语言常规的违反叫做B.变异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B.形象思维的产品文学批评思维的思辨性主要是强调文学批评思维的C.科学抽象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世纪出版作品集《文学生活》,明确提出印象主义基本理论的是C.法朗士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世纪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C.辩证逻辑规范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白日梦”的是C.弗洛伊德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B.别林斯批评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具启发性和震撼力的文字往往是B.警策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A.理性思维活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不涉及政治的是C.唯美主义批评促进心理批评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体上有A.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B.古代文艺心理思想的直接影响D.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A.强烈的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A.实证主义批评C.现实主义批评E.唯美主义批评文学批评家的主体感知力包括B.语感C.结构感E.意象感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包括C.真实性D.社会效果E.倾向性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是C.社会历史的考察D.美学的考察对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D.推崇分析方法下列文学批评流派属于从文学内在角度研究文学A.形式主义批评B.新批评E.结构主义批评19世纪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是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D.杜勃罗留波夫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张力B.细读法D.隐喻论着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逻辑严密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促进心理批评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体上有A.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C.美学家对审美现象的心理学探索D.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B.获取印象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张力B.细读法D.隐喻受分析哲学影响的文学批评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D.推崇分析方法为印象主义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D.审美知觉理论随笔体评论文章的特点是A.卓约轻灵D.短小精悍E.理趣见长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C.魏晋时期E.明清时期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有A.冰山理论与潜意识 B.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C.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E.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张力新批评的概念,指诗歌中各种相反相成的因素共存于一体的状态,或者说,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

描述描述与论证是文学批评家向读者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体验、领悟、感受和观点、见解的主要方式。

描述包括对文本客体的描述和对主体感悟的描述。

所谓复述是指对批评对象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概括性叙述,它真实地再现作品的审美意蕴,包含着批评家的艺术创造,是审美描述的基础,是文学批评的基本表述方式之一。

文化批评广义的文化批评可以囊括所有从文化角度看待文学的研究和批评;狭义的文化批评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

大众文化具有都市化色彩(区别于乡村色彩的民间文化)、商业性的(不是自发的、也基本不是官方染指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不同于经典文化那种神圣性质)、具有感性冲击力的(不是说教的)一种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

语境见瑞恰兹的《修辞哲学》语境的一般意义是指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上下文的关系,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词、句或段的意义。

原型这是荣格的理论所谓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在集体无意识中保留的一种模型,在荣格看来,原型相当于人类共同拥有的灵魂。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化工业文化工业不仅指文艺作品可以批量化复制,更强调大工业体制全面渗入原先强调个体化生产的文艺活动中,使文艺问题成为种民主社会的异类。

图像是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即以图像为主作为传达工具而非以文字符号为主的文化。

阐述视角的三种聚焦类型。

(1)非聚焦型。

又称零度聚焦,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

这种非聚焦型视角又称“上帝的眼睛”。

(2)内聚焦型。

在这种类型中,每件事都严格地按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

它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主人公或见证人)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猜度、臆测其思想感情。

(3)外聚焦型。

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想与情感。

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社会历史批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①文学是作家创作,而创作主体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员。

同时这个主题的潜意识里总要向他设想的读者说话,并且这个主体最终希冀能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社会的公认和奖赏。

3②文学作品本身与社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文学所再现或表现的内容都直接或间接自社会生活。

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具有交际的功能,创作中所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段,如象征、对比等,也必须以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为参照。

③文学作品一经诞生,必然要回到社会中去。

从接受的角度讲,文学作品只有被人阅读才有存在价值。

并且一部作品的成功或流传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

④简言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

1为什么政治批判式的文学批评和搬用新术语的文学批评不是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①政治批判式的文学批评,好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结论,多用缺乏论据的推论,几乎没有对作品的审美感受的描述,判断句的主语是复数第一人称的“我们”,难有确指,其实是用带虚拟性的群体以抹煞个人的体悟和思考,以显示其高于被评论者的优越地位。

②而搬用新术语的文学批评不以深入分析文学现象、讲清现象内部的规律为目标,而是以写作主体的自我炫耀为目标;对于所使用的新名词,不去弄清其准确含义,不去思索将它们从其他学科借用到文学领域是否可以转换和如何恰当转换,不考虑适用与否的问题,而是以此来吓唬读者、蒙混读者。

随意搬用新名词造成批评文章自身的混乱。

因此,它们都不属于科学语言的运用。

现代文体学兴盛的原因是什么?①首先得力于语言学研究的突破。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区分,关于共时语言与历时语言的论述,对语言符号性质的探讨等为现代文体学提供了一些新的原则和方法。

此后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也对现代文体学研究的深入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其次,20世纪文学批评的迅速发展给予现代文体学以新的激发。

如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语言,尤其是对诗歌语言中变异的研究,对诗歌、小说文体的新的解释,从批评理论和实践上为文体学提供了参照。

新批评对文学本体的推崇,对诗歌语言的细密分析,更是对文体学的一种丰富。

此后,结构主义对叙事文形式的全面研究,读者反应批评从读者角度对文体学的探讨等也都不同程度地为文体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阐述文本批评的价值和内在矛盾。

文本批评的价值:①文本批评突破文学观念中反映论和表现论的框架,从作家转向文本,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文学批评中忽视文学“内部规律”的偏向,这一转向无疑是一种进步。

②文本批评将现代语言学崭新的语言意识引入文学批评,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新质。

③文本批评在方法上的探索也是有目共睹的。

文本批评的语义分析、结构研究和解构方式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操作程度和方法。

④在批评话语上,文本批评该许可或创建一系列新的批评术语和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