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期末试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级本科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试题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填写下列论著的作者或编者及其生活的朝代:

1.《论衡》()();

2.《文赋》()()

3.《文心雕龙》()();

4.《诗式》()()

5.《沧浪诗话》()();

6.《二十四诗品》()()

7.《童心说》()();

8.《随园诗话》()()

9.《四溟诗话》()();

10.《人间词话》()()

(2)填写下列文本空格中的原有文字并注明出处(书名或篇名):(每空1分,共20分)

11.《周易·系辞上》:“子曰:…()‟然则圣人之意,其不

可见乎?子曰:…圣人()设卦以尽情伪,(),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12.《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

13.《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

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14.《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圣

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天道自然无为”

15.《毛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16.班固《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

()。”

17.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年寿有时而尽,

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

18.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

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19.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

难工,()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20.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1.袁宏道《叙小修诗》:“大都()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

下笔。”

22.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不能作景语,()

23.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胡蝶

飞南园’,()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寒波澹澹起,()。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刘勰《文心雕龙》的内容结构。

2、简述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怨愤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从《二十四诗品》中任选其一,默写原文后结合具体诗例阐述其旨趣。最好是中国现代诗或流行歌词。

2、请简要述评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研究。

答案:

08级本科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试题(草案)

A卷

一、填空题(共40分)

(1)填写下列论著的作者或编者及其生活的朝代:(每题2分,共20分)

1.《论衡》(王充)(东汉);

2.《文赋》(陆机)(西晋)

3.《文心雕龙》(刘勰)(南朝.梁);

4.《诗式》(皎然)(唐)

5.《沧浪诗话》(严羽)(宋);

6.《二十四诗品》(司空图)(唐)

7.《童心说》(李贽)(明);

8.《随园诗话》(袁枚)(清)

9.《四溟诗话》(谢榛)(明);

10.《人间词话》(王国维)(清末民初)

(2)填写下列文本空格中的原有文字并注明出处(书名或篇名):(每空1分,共20分)

1.《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

之舞之以尽神。’”

2.《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

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

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4.《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天道自然无为”

5.《毛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

颂。”

6.班固《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7.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

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

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8.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

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9.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

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

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10.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