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3比热容教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3. 比热容》公开课_0
《比热容》一课比热容概念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说明物理概念不但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因为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如果对物理概念没有理解,就说不上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使用。
所以物理概念教学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本设计旨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比热容概念建立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比热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相同”。
学生通过完整的探究经历感受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吸热本领。
教材力求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水平以及使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现象的习惯和水平,更重要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学,提升科学素质。
教材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水平。
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用它解释相关现象。
2、学情分析:探究实验部分对学生来说设计实验是个难点。
其中涉及到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实验做好相对应的铺垫。
实验结论只要求定性的结论便好。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和单位,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观察水平的同时、逐步养成科学地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初步学会从物理实验中找出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活动,在保持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水平。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1分子动理论............................................................................................................ - 1 -1.2内能和热量............................................................................................................ - 6 -1.3 比热容................................................................................................................. - 11 -1.1分子动理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认识直接感知的现象,也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分子运动和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课前准备香皂,香水,用化学方法制取的二氧化氮气体,广口瓶两个,小玻璃板一块,十天、二十天、三十天的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扩散的实验样本,红墨水,烧杯,胶头滴管,热水,弹簧测力计,真空贴钩,小刀,铅柱,钩码,铁架台,自制分子作用力与分子间距演示器。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三节比热容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三节比热容教案: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比热容我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这节活动的意图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幼儿能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比热容的特性。
3.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比热容的特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石头、铝块、温度计、烧杯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实验现象和思考。
活动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向幼儿展示热水和冷水,让幼儿用手触摸,感受热水的温度比冷水高。
2. 向幼儿解释,这是因为热水的比热容大于冷水,相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热水能放出更多的热量,所以热水的温度比冷水高。
二、实验观察(10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实验材料,让幼儿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2. 实验步骤:(1)将石头和铝块放入热水中,观察石头和铝块的温度变化。
(2)将石头和铝块放入冷水中,观察石头和铝块的温度变化。
(3)将石头和铝块放入常温水中,观察石头和铝块的温度变化。
三、实验分析(5分钟)1.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讨论石头和铝块的温度变化规律。
2. 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石头和铝块在热水中的温度变化大于在冷水中的温度变化,而在常温水中温度变化最小。
四、知识讲解(5分钟)1. 向幼儿讲解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表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
2. 解释比热容的特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多,温度变化小。
五、随堂练习(5分钟)1. 让幼儿根据比热容的特性,分析下列现象:(1)夏天,为什么海边凉爽,而内陆地区炎热?(2)为什么冬天,湖边的树木容易冻死,而湖里的鱼却能生存?六、活动重难点(5分钟)1. 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3.比热容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3. 比热容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教学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ΔT,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 比热容的特性:通过实验和现象,让学生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温度高低无关。
4. 应用比热容: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暖系统、汽车发动机等。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性。
2. 学生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比热容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2. 理解并解释生活中与比热容相关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电子白板或黑板。
2. PPT课件。
3.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物体(如石头、铝块等)。
学具:1. 教科书。
2. 笔记本。
3. 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袋的使用,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特性,结合PPT课件和实验现象进行讲解。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练习: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3. 比热容的特性。
4.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空,巩固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选择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考察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
3. 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利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解释固、液、气三态之间的关系。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自主阅读教材P2~3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它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分子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那么,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分子肉眼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见。
雪花、柳絮、灰尘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单个的分子。
知识板块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自主阅读教材P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3.什么是扩散现象?答:由于分子的运动,某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的现象。
4.请你举出两个扩散现象的实例。
答:①八月桂花遍地香;②墙角堆煤,墙内变黑。
知识板块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自主阅读教材P4~55.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就结合起来了,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这是为什么?答: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6.为什么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答: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1.对学分享独学1~6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读出测力计示数。
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什么变化?请你试着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二节内能和热量第一课时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物体的温度与热运动的关系。
2020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3比热容教案
(I) 一 .复习
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 ?什么叫做热量 ?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 单位相同 ?
回想生活
二 .引入新课
经验
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
教
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 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学
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并,水的质量越大,温
过
度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
。那
程
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
设
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
观察实
计
三.新课教学
验,思考
1.演示实验: P20 图 2-14 实验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
得出结论
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
发动机、 发电机等机器, 在工作时要发热, 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 象
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 分析课本图 2-15 ,2-16 ,说明利用水
取暖和冷却的原理 )
(3)为什么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5. 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
念。
6.布置作业
2
2020-2021最新
设升 式中的 Q 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 J;c 是物质的 比热; m 是物质 的 记忆公式
计 质量,单位是 kg;t0 初温, t 是末温,单位是℃。
( 2)公式的应用。
例:(幻灯显示)。
2 放 热公式的理解。
( 1) Q 放=cm(t0-t) 用 Δ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 Q 放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3比热容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1章的第3节。
这一节主要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计算以及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的变化。
3. 比热容的应用:通过比热容可以理解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的能量变化。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并能够运用比热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够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比热容解释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PPT和视频资料;实验器材,包括不同物质的样品、温度计、热量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学生教材,用于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的温度变化情况,引发学生对比热容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
每组学生需要测量物质的质量、温度的变化以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比热容。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并尝试运用比热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热水袋里的水会暖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பைடு நூலக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的第二个知识点“内能和热量”。具体内容包括:
5.学生可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内能与热量的科普文章或研究报告。
6.学生可利用课后时间,参与内能与热量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数学计算等方法分析内能和热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内能和热量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科学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1.内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的计算:引导学生利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物体的内能。
3.热量的传递:介绍热量在物体间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条件。
4.热量公式:讲解热量公式Q=cmΔt,使学生掌握热量计算的方法。
2.讨论法:在讲解内能的计算方法和热量公式的应用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在讲解分子动理论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如分子运动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内能的关系。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3. 比热容》公开课_0
《比热容》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相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实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使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会查比热容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水平。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水平,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因为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展开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五、教学用具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电炉子、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干沙子、水、煤油、沙子、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搅棒等。
六、设计理念1.本节探究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实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并使学生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3.比热容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3. 比热容教学设计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希望能够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定义,了解比热容的特性,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热容的概念和特性的理解,难点是比热容公式的运用。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例,以及实验器材进行演示。
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袋和冰块的使用,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热惯性。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水袋会变冷,冰块会融化,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学习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的重难点部分,我会重点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引导学生理解比热容的特性。
我会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运用。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热容的概念,我选择了热水袋和冰块的例子。
这是因为这两个例子都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我会展示热水袋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冰块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热惯性。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实验演示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现象,我会准备两个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将它们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放入相同温度的水中。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水的温度变化比油大,从而理解到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温度变化的情况,并解释背后的原因。
接着,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我会通过PPT展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详细解释每个符号的含义。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并给出一些实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公式。
同时,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3.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热容的定义,掌握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2.学会运用比热容的概念,分析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比热容的测量方法,了解实验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水、铁、木头等,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滩上的沙子很快变热,而海水却很凉爽?为什么铁锅加热后很烫手,而木头却不会?”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与物体吸收热量的能力有关,即比热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热容。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求知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4.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如测量不同液体的比热容,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比热容学习心得的文章,内容包括对比热容知识点的理解、学习方法的分享以及对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和应用是本章节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需要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单位换算,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3比热容教案新版教科版
三、比热容[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2、知道比热容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3、学会查比热表,知道常有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试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说简单的自然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科学研究式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培育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想能力。
2、经过察看实验现象,采集实考凭证,沟通和总结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沟通与议论,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
2、经过对照热容的应用认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逐渐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 教课重、难点 ]要点:“物质的比热容”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过程。
难点: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运用比热的知识解说自然现象。
[ 教课方式 ]联合学科“四联合”,经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定——拟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采集数据——剖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研究性教课方法,达成本片断内容从现象到理论的过程,总结出比热容的观点。
[ 学习方式 ]学生用实验,采集凭证,剖析议论,概括应用的方法,追求新知,进一步掌握研究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烧杯、温度计、搅拌器、酒精灯、水、沙子、停表、铁架台、石棉网、火柴。
学具:小烧杯、温度计、搅拌器、酒精灯、水、沙子、停表、铁架台、石棉网、火柴。
讲课媒体设计意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程序设计图、应用剖析一、教师播放课件调换学生设疑导入新课:新疆地域有句发问学习的欲导课谚语叫做“早穿皮袄午穿望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知道此中的道理吗?发问引出主题学生回答: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壶水需要的热量相同多需要的热量多吗?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引入研究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需要的热量多主题温水需要的热量相同多吗?说明:水在温度高升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和高升的温度相关。
二、物质汲取(或放出)热量学生从画面中找出物体的多少,除了与物质的质人对海水和沙子的不一样的吸量和温度变化相关外,还感觉。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比热容 教案
《比热容》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比热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比热容”是本章重点内容。
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
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
将“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经历进而建构完整清晰的比热容知识。
本节在设计时根据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
考虑到比热容这一节的容量较大,将热量的计算放到下一节中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并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社会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比热容的概念。
教科版物理初三上册教案:第一章3比热容
教科版物理初三上册教案:第一章3比热容[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2、明白比热容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3、学会查比热表,明白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式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观看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证据,交流和总结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通过对比热容的应用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阻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比热容”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过程。
难点: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运用比热的知识说明自然现象。
[教学方式]
结合学科“四结合”,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探究性教学方法,完成本片断内容从现象到理论的过程,总结出比热容的概念。
[学习方式]
学生用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寻求新知,进一步把握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烧杯、温度计、搅拌器、酒精灯、水、沙子、停表、铁架台、石棉网、火柴。
学具:小烧杯、温度计、搅拌器、酒精灯、水、沙子、停表、铁架台、石棉网、火柴。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1节分子动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2.了解扩散现象。
3.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重点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扩散形象的推断和解释教学建议“分子动理论〞教材分析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商量,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究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
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根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 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局部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肯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肯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渐渐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3节 比热容
第1 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3节比热容★【知识与技能】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知识点一物体的吸热能力★【合作探究】演示一用煤气灶烧水1.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温用的时间长,说明什么?答: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升高的温度有关.2.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用的时间长,说明什么?答: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演示二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1.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答:让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给水加热的时间长,由此可知水吸收的热量多,表明水的吸热能力较强.2.此实验说明什么?答: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即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教师点拨】实验过程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知识点二比热容★【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4-15,完成以下问题】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符号为c,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合作探究】1.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性能?答: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放热的本领;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从另一个角度,比热容还反映了物质温度变化的难易程度;比热容越大表示温度越难改变.2.由“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可以发现什么规律?答:(1)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2)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3)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4)有个别不同物质(如冰和煤油),其比热容相同.(5)通常液态物质的比热容比固态物质的比热容大.★【教师点拨】1.比热容和密度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的多少、体积、温度变化及吸热情况等无关.2.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改变较小.★【跟进训练】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吸热多少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知识点三热量的计算★【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完成以下问题】热量的计算公式:(1)吸热公式:)(ttcmQ-=吸.(2)放热公式:)ttcmQ-=(放.(3)一般式:tcmQ∆=.★【合作探究】1.应用公式计算热量的步骤是?答:应用公式计算热量的步骤是:(1)根据题意确定吸热物体和放热物体.(2)分析已知条件,并统一单位.(3)根据物理过程,依据条件选择公式.(4)代入数据求解,并讨论结果的合理性.2.当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间的关系是?答:放吸QQ=(热平衡方程).★【教师点拨】1.正确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单位要统一.2.审题时要注意“温度升高到......”和“温度升高了......”的区别,“升高到”是指物体的末温,“升高了”是指物体温度的变化量1.实验(1)常见有关比热现象.(2)煤油、水对比实验.2.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 3.比热容表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视频见课件。
精品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3比热容-导学案word版
质量是3Kg铁温度升高4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质量是3Kg铁温度升高(100℃—4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上述计算可以写成一个算式:吸收的热量=
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表示比热容,用m青不质量,用t0表示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则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Q吸=。
2.汽油的热值是4.6×107J/ kg,完全燃烧210g汽油能放出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kg的水从20℃升高到43℃。
3.质量为10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1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
4.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45℃,需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
5.炎热夏天,小丽将装有0.6kg水的塑料瓶放入电冰箱冷藏室,待水降温后饮用。水由35℃降至5℃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6.某太阳能热水器5h内可使100kg的水,温度升高60℃,则水吸收多少J的热量?不计计量损失加热这些水需要多少kg的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是4.5×107J/㎏
九年级物理1.3比热容(2)授课人:
上课时间: _月_日__班学生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生产、生活现象。
3.经历探究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了解引入比热容概念的必要性。
自学备注
重难点
通过认真看书,观察实验从中获取各种信息,理解内能和比热容。
同样的道理,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Q放=。
[及时练习]1.把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400C,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质量为30kg的煤油,温度从20℃升高到80℃,需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
教科版物理初三上册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三节比热容
二、比热容
请同学们阅读14页,复述和经历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及读法;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值。了解发热规律与吸热规律相同。
通过观看比热表,同学们能发觉哪些规律?
水的比热容最大;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固态金属,密度越大,比热容越小等等。
提出问题:冬天用热水袋的好处?发动机装有循环水的好处?沿海地区温差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差变化大的缘故?
重点
与难
点
重点:明白得比热容含义,会查比热表,熟练把握用比热说明一些简单现象,了解水的比热大的一些应用。
教学
过程
引入: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形容如何样的一种场景呢?江南水乡会有这种情形么?
一、物体的吸热能力
给物体加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吸热多少会受哪些因素阻碍呢?
因此,运算热量的公式是Q吸=cm(T-T0)其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用焦/(千克·℃)作单位;m表示质量,用千克作单位;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摄氏度作单位;Q吸表示吸取的热量。
假如物体的温度下降,放出的热量Q吸=cm(T-T0),T-T0表示下降的温度。
例2.质量是10千克的冰,温度由-20℃升高到0℃,冰吸取多少热量?
依照生活体会和已有的物理知识请大胆猜想。
与物体质量有关(m)、与物体温度有关(t)、与温度变化多少和t2-t1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有关(ρ)与物体受热面积有关(s)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guò〃guān) ◎综合应
用 ◎能力拓展 )
第四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zōnghé)应用
◎能力拓展 )
第五页,共34页。
◆要点(yàodiǎn)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
◎能力拓展 )
第二十七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yǎn liàn)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pōuxī)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yǎn liàn) ( ◎基础过关 ◎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yìngyòng) ◎
能力拓展 )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jīchǔ)过关 ◎综合应用 ◎能
力拓展 )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要点(yàodiǎn)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用 ◎能力拓展 )
第九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pōuxī)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第十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yǎn liàn) ( ◎基础过关 ◎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第十一页,共34页。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jīchǔ)过关 ◎综合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最新
1.3 比热容
比热容执教
课题
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
象。
教学
4.加深比热的概念的理解,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
算。
目标
5.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
6.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知道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重点理解比热的概念。
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掌握能量守恒定
律。
难点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热量计算公式的应
用演
示
教具
学
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度计,水,煤油等。
生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I)
一.复习
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
的单位相同?
回想生活
二.引入新课
经
验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
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并,水的质量越大,温
度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
那
教
学
过
程
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设
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计
三.新课教学观察实验,思考
1.演示实验:P20图2-14 实验
得出结论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
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
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
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
1
?----- 在物
量是不同的。
怎样来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物质上的不同呢
比热
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
练习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
单位的写
,与物质的法与读法
热容。
比热容是物理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
查表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相等。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4.查比热表:
(1)水的比热是 4.2×103 J/(kg ·℃) 。
它表示1 千克的水当温度
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是 4.2×103 焦。
得出水
(2)查铜、铅、铝等物质的比热,并与水的比热作比较
现
的比热最大。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
释
解
汽车
试
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象
图2-15,2-16 ,说明利用水
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 分析课本
取暖和冷却的原理)
冷。
(3)为什么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
5. 小结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
念。
6.布置作业
2
(II)
完成复习一.复习
提问
1.什么叫做比热?比热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读?
2.水的比热是多少?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3.比较下列物质谁的比热大: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枚铁针和一支
铁棒?0℃的水和100℃的水?
二.新课引入。
以水的比热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
需要吸收 4.2×103 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
质量升高温度吸收热量完成表格
3J
1kg 1℃ 4.2 ×10
内容2kg 1℃
2kg 2℃
从填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用比热×质量
×升高的温度。
教
三.新课讲授。
学
1 吸热公式及理解。
过
(1)Q 吸=cm(t-t0)用Δt升=(t-t 0)表示升高的温度可写成Q
程吸=cmΔt
得出热量
的计算式
升
设
式中的Q 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 是物质的比热;m 是物质的
计
质量,单位是kg;t0 初温,t 是末温,单位是℃。
记忆公式
(2)公式的应用。
例:(幻灯显示)。
2 放热公式的理解。
(1)Q 放=cm(t0-t)用Δ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
放=cmΔt
降
记忆公式(2)公式的应用。
例:(幻灯显示)。
注意学法注:1、学生容易把t0 和t 混淆,所以要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有标
脚“0”的就可想到“一切从零开始”就表示开始的温度即初温。
没
有标脚的就是末温。
)
阅读
2、区别“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降低了”、“降
P23-24 低到”
3 各种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转化
成电能等。
3
2020-2021最新
4 能量守恒定律P24
练习
5 小结
6 练习、布置作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