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普通矮缩病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件
合集下载
本科课件-普通植物病理学(完整)
学习意义
植物病害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
(1)爱尔兰饥谨(Irish famine):1845~1846年马铃薯晚疫病 在爱尔兰大流行,饿死几十万人、迫使150万人移居美国。植 物病理学由此诞生。
(2)波尔多液发明:
1880年法国波尔多地 区葡萄霜霉病大流行, 使法国葡萄酿酒业濒临 破产,最终导致波尔多 液发明。
1.树立明确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2.重视课堂学习,做好课后总结。 3.掌握正确方法,做到融会贯通。
病原物的形态及分类---比较法 病原物的鉴定及证明---推理法 病害流行原因分析---演绎法 病害防治技术---归纳法 4.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调查。
参考资料
教材:宗兆锋等,《植物病理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图书:
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熟悉植 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各类病原学的形 态特征和分类系统,了解植物病害的基本研究方法 和技术,为下一步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奠定坚 实的理论基础。本门课又是植保专业学生接触专业 的第一门专业课,要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主动学习、 善于思考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教学安排
1、教学对象:植保专业二、三年级本科生 2、学时学分:课堂教学:60学时(3.5学分)
实验教学:48学时(2.5学分) 教学实习: 一周 (1.0学分) 3、开课学期: 二年级下学期(72) 三年级上学期(36) 4、先修课程:普通微生物学、植物学
考核办法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成绩由理论考试、教学实验、教学 实习和平时成绩四部分组成,按比例计入总成绩。 •理论考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试题类型为名词解释、填 空、选择、判断、简答和论述等。 •教学实验采取笔试、实验报告、实验表现等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 •教学实习按照采集的标本数量、鉴定的种类数量以及实习 表现等方面综合打分。 •平时成绩按照课堂提问回答、课外作业、课堂讨论、平时 测验等结合方式打分。
植物保护学课件植物保护学-水稻病害
风对虽传播孢子有利,但主要影响湿度和结露长短, 影响发病。
我省早稻苗期除个别薄膜育秧外,一般不发病,而分 蘖盛期与抽穗期往往易与雨天相遇而引起发病。晚稻苗期易 发病,分蘖期正遇冷空气南侵,引起低温阴雨天,易造成发 病。
该病在湖北省的流行程度,与6~7月和9月的 雨量密切相关;
年
月 降雨
均温 发病情况
(4)寄主范围:在自然条件下,可侵染水稻、壮 羊茅、秕壳草、马唐,人工接种可侵染小麦、
大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狗尾 草、稗草);
三、病害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于和菌丝在病草与病种中越冬, 在干燥情况下,可存活半年以上,潮湿情况下2— 3月即死亡。带菌种子、病稻草堆和未腐烂病稻草 是本病初侵染来源。
半透光(叶肉组织结构受到破坏)
菌脓 病原
较少,鱼籽大小 密黄色
X.pv. oryzae 黄单胞杆菌稻白叶 枯致病变种
叶背面沿叶脉成条排列,菌脓尖 头大小,腊黄色
Xanthomona oryzae pv. oryzicola 黄单胞杆菌稻细条病致病变种
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区别
细
菌
白
性
叶
条
枯
斑
病
病
二、病原物(Pathogen)
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1.气候条件:
白叶枯病
细条病
适温25-30℃,20℃>受抑制 >33℃;台风暴雨、洪涝有 利发病;
高温、高湿、气温28℃, 台风暴风、洪涝有利发 病;
2、栽培管理:
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绿肥压青量过多,都容易 使稻株生长过于茂密,使田间湿度加大。且稻株体内 蛋白质氮化物大量分解,使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 量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因而病重。
我省早稻苗期除个别薄膜育秧外,一般不发病,而分 蘖盛期与抽穗期往往易与雨天相遇而引起发病。晚稻苗期易 发病,分蘖期正遇冷空气南侵,引起低温阴雨天,易造成发 病。
该病在湖北省的流行程度,与6~7月和9月的 雨量密切相关;
年
月 降雨
均温 发病情况
(4)寄主范围:在自然条件下,可侵染水稻、壮 羊茅、秕壳草、马唐,人工接种可侵染小麦、
大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狗尾 草、稗草);
三、病害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于和菌丝在病草与病种中越冬, 在干燥情况下,可存活半年以上,潮湿情况下2— 3月即死亡。带菌种子、病稻草堆和未腐烂病稻草 是本病初侵染来源。
半透光(叶肉组织结构受到破坏)
菌脓 病原
较少,鱼籽大小 密黄色
X.pv. oryzae 黄单胞杆菌稻白叶 枯致病变种
叶背面沿叶脉成条排列,菌脓尖 头大小,腊黄色
Xanthomona oryzae pv. oryzicola 黄单胞杆菌稻细条病致病变种
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区别
细
菌
白
性
叶
条
枯
斑
病
病
二、病原物(Pathogen)
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1.气候条件:
白叶枯病
细条病
适温25-30℃,20℃>受抑制 >33℃;台风暴雨、洪涝有 利发病;
高温、高湿、气温28℃, 台风暴风、洪涝有利发 病;
2、栽培管理:
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绿肥压青量过多,都容易 使稻株生长过于茂密,使田间湿度加大。且稻株体内 蛋白质氮化物大量分解,使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 量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因而病重。
稻普通矮缩病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件
❖ 分蘖矮缩丛生,叶变窄小,质 地柔软,后期常出现高节位 分枝,分枝上叶片呈竹叶状。
❖ 植株早期发病的虽不枯死, 但不能抽穗结实,后期感染 的植株常不表现症状,仅在 再生稻或迟分蘖上表现症状。
病原
❖ 病原为水稻黄萎病 植原体
❖ [rice yellow dwarf phytoplasma(RYD P)]
稻黄萎病(发病规律与病害控制)
❖ 此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基本上与水稻暂 黄病相同,只是由于循回期和潜育期都比较长, 所以此病的发生发展比较缓慢。此病的防治 策略与水稻暂黄病相似。
稻普通矮缩病
❖ 病株矮缩僵硬,色泽浓绿,病株新叶沿叶脉呈现 断续的褪绿白色点条,根系发 蘖少,移栽后多枯死;分蘖前发病的不能抽穗; 后期发病,虽能抽穗,但结实不良。
稻黄萎病
❖ 病株茎叶均匀褪色,呈淡黄 绿色至淡绿色,新出叶或嫩 叶上更为明显。
❖ 植株早期发病的虽不枯死, 但不能抽穗结实,后期感染 的植株常不表现症状,仅在 再生稻或迟分蘖上表现症状。
病原
❖ 病原为水稻黄萎病 植原体
❖ [rice yellow dwarf phytoplasma(RYD P)]
稻黄萎病(发病规律与病害控制)
❖ 此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基本上与水稻暂 黄病相同,只是由于循回期和潜育期都比较长, 所以此病的发生发展比较缓慢。此病的防治 策略与水稻暂黄病相似。
稻普通矮缩病
❖ 病株矮缩僵硬,色泽浓绿,病株新叶沿叶脉呈现 断续的褪绿白色点条,根系发 蘖少,移栽后多枯死;分蘖前发病的不能抽穗; 后期发病,虽能抽穗,但结实不良。
稻黄萎病
❖ 病株茎叶均匀褪色,呈淡黄 绿色至淡绿色,新出叶或嫩 叶上更为明显。
第四章 水稻病害
水稻白叶枯、黄矮、普矮等曾经爆发流行的病害逐渐消退; 水稻基腐、条纹叶枯、南方黑条矮缩等局部发生病害已大面 积扩展危害; 稻曲病等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第一节 稻瘟病
第三节 稻曲病
第二节 水稻纹枯病
第四节 水稻白叶枯病
第五节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第六节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第七节 水稻病毒病
第一节 稻瘟病Rice Blast
型、白点型、褐点型
(1)慢性型
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中 毒部),内圈为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 崩溃部),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 状,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 霉层。 “三部一线”为慢性型病斑的主要特征。
慢性型
三点一线
慢性型
(2)急性型
• 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片 两面都能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 在品种感病、适温高湿天气条件 、或氮肥过多情况下产 生。 • 急性型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稻瘟病大规模流行的先兆。
3.节瘟
多发生于穗以 下的第1、2节位上
。褐点→环节扩展
→失水干缩→凹陷
→茎节弯曲→易折
断→白穗。
Donald Groth,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gCenter
节 瘟
4.穗颈瘟:
发生于主穗梗至
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 ,水渍状斑点→环茎扩 展→病部呈褐色或墨绿 色→失水干缩→弯曲→ 折断→白穗。
(2)湿度 饱和空气湿度最适于分生孢子形成,相对湿度在80%以下 分生孢子不形成。 孢子萌发需RH在90% 以上,并有水滴存在 (3)光照 分生孢子形成需要光、暗交替条件。
4. 寄主范围 自然条件下,只侵染水稻。人工接种可侵染
第一节 稻瘟病
第三节 稻曲病
第二节 水稻纹枯病
第四节 水稻白叶枯病
第五节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第六节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第七节 水稻病毒病
第一节 稻瘟病Rice Blast
型、白点型、褐点型
(1)慢性型
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中 毒部),内圈为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 崩溃部),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 状,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 霉层。 “三部一线”为慢性型病斑的主要特征。
慢性型
三点一线
慢性型
(2)急性型
• 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片 两面都能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 在品种感病、适温高湿天气条件 、或氮肥过多情况下产 生。 • 急性型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稻瘟病大规模流行的先兆。
3.节瘟
多发生于穗以 下的第1、2节位上
。褐点→环节扩展
→失水干缩→凹陷
→茎节弯曲→易折
断→白穗。
Donald Groth,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gCenter
节 瘟
4.穗颈瘟:
发生于主穗梗至
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 ,水渍状斑点→环茎扩 展→病部呈褐色或墨绿 色→失水干缩→弯曲→ 折断→白穗。
(2)湿度 饱和空气湿度最适于分生孢子形成,相对湿度在80%以下 分生孢子不形成。 孢子萌发需RH在90% 以上,并有水滴存在 (3)光照 分生孢子形成需要光、暗交替条件。
4. 寄主范围 自然条件下,只侵染水稻。人工接种可侵染
第三节 水稻病害(植物病理学课件)
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近百种,我 国正式记载的达70余种,有经济重要性的有 20余种,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 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 的“三大重要病害”。 另外,稻曲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病毒 病(黄矮病、普通矮缩病、黑条矮缩病、条 纹叶枯病等)也有一定危害。
Hale Waihona Puke 五、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选用适合当地抗病丰产型品种。 2.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处理的方法: ①80%“402”200倍液浸种48-72小时。 ②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48-72小时。 ③农用链霉素200单位浸种24小时。 3.加强栽培管理: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施足基 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迟、过量。 4.药剂防治:目前大田有效的药剂有: ①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 ②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 ③50%代森铵水剂; ④40%胶硫铜水
二、病原物(pathogen)
无性世代:Pyrcularia
grisea Sacc.,半知 菌亚门梨孢属。以分生孢子侵染为主,分生 孢子梗单或束生,顶端产生分生孢子,脱落 后留下明显的疤痕,分生孢子梨形,成熟后2 个隔膜,顶细胞立锥状,基部细胞钝圆,有 角胞,分生孢子密集时呈灰绿色。 有性世代:Magnaporthe grisea Barr Yaegash,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
第二节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最早于1884年在日本发现,目 前是亚洲和太平洋稻区的重要病害,1950年 我国首先在南京郊区发现,目前除新疆外, 各稻区均有发生,以华东、华中和华南发生 普遍,危害严重。
一、症 状(Symptom)
《水稻病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稻节初生褐色小点,以后扩大至整个节部, 病节缢缩凹陷,变黑褐色
潮湿时,节上产生灰绿色霉,易折断,常 因水分和养料的输送受阻,造成白穗
医学PPT
30
五、穗颈瘟和枝梗瘟
发生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 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逐渐围绕穗颈、穗
轴和枝梗并向上下扩展呈灰黑色病斑 穗颈瘟发病早的形成白穗 潮湿时产生灰绿色霉状物;穗颈瘟发病晚
医学PPT
23
二、叶瘟
发生在3叶期以后,因水稻品种抗病性和气 候条件不同,病斑分为4种症状类型。
白点型 急性型 慢性型 褐点型
医学PPT
24
①白点型
感病品种的幼嫩叶片 遇适宜温、湿度条件能迅速转变为急性型
病斑, 病斑白色或灰白色 多为圆形 不产生分生孢子。
医学PPT
25
②急性型
医学PPT
46
急性型
发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感病品种上 病叶暗绿色 扩展后全叶呈青灰或灰绿色,迅速失水
医学PPT
33
病原
真菌病害
医学PPT
34
初侵染来源: 发病规律
(1)病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籽粒、病稻草上越 冬,病籽粒和病稻草是次年稻瘟病的初侵染源
(2)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粪肥也可成为初 侵染源
(3)带病稻种播种后容易发生苗瘟
带病稻草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附着在秧苗上或随 风雨传播到秧田或本田形成叶瘟的中心病株
医学PPT
41
医学PPT
42
症状
普通型 急性型 凋萎型 中脉型 四种症状类型
医学PPT
43
医学PPT
44
医学PPT
45
普通型:典型的叶枯型症状
分蘖后症状明显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 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侵染线, 后沿叶脉扩展 病健交界处明显呈波浪状,黄褐色,最
潮湿时,节上产生灰绿色霉,易折断,常 因水分和养料的输送受阻,造成白穗
医学PPT
30
五、穗颈瘟和枝梗瘟
发生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 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逐渐围绕穗颈、穗
轴和枝梗并向上下扩展呈灰黑色病斑 穗颈瘟发病早的形成白穗 潮湿时产生灰绿色霉状物;穗颈瘟发病晚
医学PPT
23
二、叶瘟
发生在3叶期以后,因水稻品种抗病性和气 候条件不同,病斑分为4种症状类型。
白点型 急性型 慢性型 褐点型
医学PPT
24
①白点型
感病品种的幼嫩叶片 遇适宜温、湿度条件能迅速转变为急性型
病斑, 病斑白色或灰白色 多为圆形 不产生分生孢子。
医学PPT
25
②急性型
医学PPT
46
急性型
发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感病品种上 病叶暗绿色 扩展后全叶呈青灰或灰绿色,迅速失水
医学PPT
33
病原
真菌病害
医学PPT
34
初侵染来源: 发病规律
(1)病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籽粒、病稻草上越 冬,病籽粒和病稻草是次年稻瘟病的初侵染源
(2)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粪肥也可成为初 侵染源
(3)带病稻种播种后容易发生苗瘟
带病稻草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附着在秧苗上或随 风雨传播到秧田或本田形成叶瘟的中心病株
医学PPT
41
医学PPT
42
症状
普通型 急性型 凋萎型 中脉型 四种症状类型
医学PPT
43
医学PPT
44
医学PPT
45
普通型:典型的叶枯型症状
分蘖后症状明显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 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侵染线, 后沿叶脉扩展 病健交界处明显呈波浪状,黄褐色,最
1 水稻病害2 农大植保专业的授课课件
3 传播spreading :病菌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遗留在田间、沟旁病稻草上的病菌,遇到雨水,容 易冲到秧田和本田侵染秧苗引起发病。病菌在病株 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后,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菌 脓,遇水、湿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 行再侵染。
4 再侵染(re-infection):具有多次再侵染。一个 生长季节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再侵染不断发生 ,致使病害传播蔓延和流行。
(3)铲除田边杂草,可减少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
(1)合理密植,避免过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合理排灌,以水控病,彻底改变长期深灌高湿的环 境,做到浅水发根、薄水养胎、湿润长穗,其中尤以分蘖 末期至拔节前进行适时搁(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排灌 管理,降低株间湿度,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对控制纹枯病 的危害效果显著。 (3) 合理施肥,氮、磷、钾要配合施用,做到农家肥 与化肥,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 期大量施用氮肥。要前期发得起、中期站得稳、后期不脱 肥,做到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收 割时青秆黄熟。
二
病原菌
Pathogen
1 学名及分类:
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科黄单胞杆菌属。
2病原形态与生理性状:
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但在菌体表面 有一层胶质分泌物。革兰氏染色阴性。 生长最适温度26~30℃。致死温度在无胶膜保护下为53℃, 10min;在有胶膜保护下为57℃,10min。
——抗病性表现为一般早熟>中熟>晚熟,糯稻>籼 稻>粳稻。
2
栽培管理:
—— 肥料过多,特别是花期、穗期追肥过多的田块发病较重;
《农业植物病理学》稻瘟病 ppt课件
品种上的致病表型,到1987年,全国共测定了13000个单孢菌株,将其划分为8群85个生理小种。
•我省稻瘟菌小种组成较为复杂,但以ZB、ZC群为
主。
•但是,我国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筛选出的这7个
鉴别品种的遗传背景不清楚,并不能客观反映病
原菌的毒性组成。
•日本于1976年筛选了含9个品种,且各带一个已
性)和水平抗性(微效基因抗性)两类。垂直抗性符合“基因对基因”学说。水稻
对稻瘟病的抗病性多为显性,少数为不完全显性或隐性。迄今,已发现70多个主效抗瘟基因和20多个QTL位点,已克隆19个R基因和2个抗性QTL位点。
2.气象因素:在菌源具备、品种感病的前提下,气
象因素是影响病害发生和发展的主导因子。气象
喷1次,连喷2~3次。药剂防治穗瘟适期是破口期、
齐穗期各喷药一次。如果天气继续有利发病,则可
在灌浆期再喷药一次。
常用药剂: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春雷
霉素水剂、40%的富士1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等。
•水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2002年4月5日
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了由中国完成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2002年12月18日,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工作组在东京宣
农业植物病理学--
稻瘟病
(Rice Blast Disease)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在我国明代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1637年)一书中便有记载。是世界性分布、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尤其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印度和我国发生特别严重。
流行年份,一般发病田块损失在10%~30%左右,如不及时防治,局部田块会颗粒无收。
初期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色,严重时病苗枯死。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灰绿色霉层。
•我省稻瘟菌小种组成较为复杂,但以ZB、ZC群为
主。
•但是,我国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筛选出的这7个
鉴别品种的遗传背景不清楚,并不能客观反映病
原菌的毒性组成。
•日本于1976年筛选了含9个品种,且各带一个已
性)和水平抗性(微效基因抗性)两类。垂直抗性符合“基因对基因”学说。水稻
对稻瘟病的抗病性多为显性,少数为不完全显性或隐性。迄今,已发现70多个主效抗瘟基因和20多个QTL位点,已克隆19个R基因和2个抗性QTL位点。
2.气象因素:在菌源具备、品种感病的前提下,气
象因素是影响病害发生和发展的主导因子。气象
喷1次,连喷2~3次。药剂防治穗瘟适期是破口期、
齐穗期各喷药一次。如果天气继续有利发病,则可
在灌浆期再喷药一次。
常用药剂: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春雷
霉素水剂、40%的富士1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等。
•水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2002年4月5日
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了由中国完成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2002年12月18日,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工作组在东京宣
农业植物病理学--
稻瘟病
(Rice Blast Disease)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在我国明代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1637年)一书中便有记载。是世界性分布、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尤其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印度和我国发生特别严重。
流行年份,一般发病田块损失在10%~30%左右,如不及时防治,局部田块会颗粒无收。
初期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色,严重时病苗枯死。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灰绿色霉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普通矮缩病(发病规律与病害控制)
❖ 除带毒黑尾叶蝉能经卵传毒外,其侵染循环基 本上与水稻暂黄病相同。此病的防治策略与 水稻暂黄病相似。
稻黄萎病(发病规律与病害控制)
❖ 此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基本上与水稻暂 黄病相同,只是由于循回期和潜育期都比较长, 所以此病的发生发展比较缓慢。此病的防治 策略与水稻暂黄病相似。
稻普通矮缩病
❖ 病株矮缩僵硬,色泽浓绿,病株新叶沿叶脉呈现 断续的褪绿白色点条,根系发育不良。检查白 斑部及叶鞘内,可见X体。水稻幼苗期受害,分 蘖少,移栽后多枯死;分蘖前发病的不能抽穗; 后期发病,虽能抽穗,但结实不良。
病原
❖ 病原为水稻普通矮 缩病毒
❖ [rice dwarf Phtoreovirus(R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