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消毒液.

合集下载

次氯酸钠消毒优缺点

次氯酸钠消毒优缺点

次氯酸钠消毒优缺点
次氯酸钠是目前市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剂,很多家庭使用的消毒剂也是这种“氯”消毒剂。

这些“氯”消毒剂具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其氧化作用、新生态氧作用、氯化作用对细菌的消灭效果都很明显,市场上最常见的次氯酸钠消毒产品为次氯酸钠消毒液即84消毒液。

次氯酸钠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
①84消毒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必须按比例稀释后方可使用,一般1000毫升水配比2-5毫升的84消毒液;
②不可把84消毒液和其他洗涤剂或消毒剂混合使用,可能会导致氯中毒;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优点:
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对环境的危害小;
③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价格低廉。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缺点: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导致消毒剂的效果降低;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容易造成深色的织物掉色;
③有腐蚀性,家庭中如果使用不小心容易造成事故意外的发生;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次氯酸钠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使用得当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帮助。

首先,它的杀菌能力毋庸置疑。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医院,都是消毒的好帮手。

但在使用时,有些注意事项可不能忽视。

首先,使用前要了解浓度。

市面上次氯酸钠的浓度不同,使用时必须仔细查看说明书。

一般来说,家庭使用的浓度较低,适合日常清洁。

如果浓度过高,反而可能对皮肤和呼吸道造成刺激,真是得不偿失。

记得,适量才是王道。

其次,使用时一定要通风。

大家都知道,空气流通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聚集。

喷洒消毒液的时候,最好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如果是在封闭空间,甚至可以考虑佩戴口罩。

这可不是小题大做,毕竟健康无小事嘛。

再来说说混合使用的事儿。

许多人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喜欢把不同的清洁剂混在一起。

可要提醒大家,这样做非常危险。

次氯酸钠不能与酸性物质混合,否则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后果不堪设想。

一定要牢记,单独使用最安全。

在使用后,残留也是个问题。

消毒液用得越多,洗净的越彻底。

用过后,一定要用清水将接触过的表面再冲洗一遍,避免残留对身体造成伤害。

洗净之后,表面也会更光亮,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还有,存放问题也要引起重视。

消毒液应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毕竟阳光会影响消毒液的有效性,让它变得不那么可靠。

而且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饮,安全第一,牢记心中。

最后,尽量在短时间内使用完开封的消毒液。

时间越久,效果会逐渐下降。

为了确保消毒效果,建议每次购买适量的就好,不必贪多。

每次用完,查看一下瓶子上的生产日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次氯酸钠消毒液虽然是个好帮手,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不能马虎。

了解浓度、保持通风、避免混合、彻底清洗、妥善存放,这些都是保证使用安全的关键。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合理利用次氯酸钠,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创造一个更干净、更安全的环境。

保持警惕,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次氯酸钠消毒产品简介

次氯酸钠消毒产品简介

次氯酸钠消毒产品简介次氯酸钠消毒液,以次氯酸钠为主成分的液体消毒液。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

并能灭活病毒。

常用于餐饮具、瓜果、一般物体表面、白色织物的消毒。

次氯酸钠消杀作为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的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的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

根据化学的测定,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

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NaClO + H2O = HClO + NaOH HClO → HCl +[O]。

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2NCl + H2O。

同时,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此外,次氯酸钠还能够分解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上所残存的微量农药。

绝大多数的农药都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次氯酸钠所释放出来的新态氧能氧化分解掉这些物质。

这无疑对现代农业、果蔬包装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由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所生产的消毒液中不像氯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游离氯,所以一般难以形成因存在游离氯而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致癌的物质;也不像臭氧那样只要空气中存在很微弱的量(0.001mg/m3)便会对生命造成损伤和毒害;而且,还不会像氯气同水反应会最后形成盐酸那样,会对金属管道造成严重的腐蚀。

特点——————次氯酸钠属于强氧化剂,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及水净化剂,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的作用。

它的杀菌效力同氯气相当,属于真正高效、广谱、安全的强力灭菌、杀病毒药剂。

已经广泛用于包括自来水、中水、工业循环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等各种水体的消毒和防疫消杀。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注意事项次氯酸钠消毒液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消毒剂,可用于消毒水源、家庭用具、医疗设备等。

然而,准确、安全地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对保障消毒效果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在使用该消毒液时,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1. 选择合适的浓度和配制方法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浓度会影响其杀菌效果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浓度在500-1000ppm之间的次氯酸钠消毒液最为常用。

使用前,需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浓度,并按照说明书的指导配制。

通常情况下,将适量的次氯酸钠溶解于清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2. 阅读使用说明并保管好密封容器在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前,务必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相关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将次氯酸钠消毒液储存在密封容器中,避免其接触到阳光和空气,防止浓度降低。

3. 确保使用环境通风良好次氯酸钠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氯气,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且对呼吸系统有害。

因此,在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气味积聚和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4. 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为了确保个人安全,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皮肤接触和吸入。

在消毒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身肌肤的反应,如有明显过敏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5. 与其他化学物品的隔离储存次氯酸钠消毒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其他化学物质(如有机物、酸、碱等)反应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将次氯酸钠消毒液与其他化学物品隔离,避免发生危险反应。

6. 使用适量、适时的消毒液在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时,要注意使用适量的消毒液,不要过多或过少。

使用过多的消毒液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可能对被消毒物品产生腐蚀性影响;使用过少的消毒液则可能无法有效达到消毒效果。

此外,消毒液的储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过期液体也不应再使用。

7. 手洗消毒液残留物在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后,需要将消毒剂残留洗净。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一、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H2↑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NaClO+H2O→HClO+NaOH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H++ClO-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2HCl+O2↑二、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三、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使用方法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1、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

2、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浓度和配制方法:
1、具体浓度标准:(用的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每批也不一样,大约范围9~11%)1.1手部消毒液:50-100ppm或用
75%的酒精
1.2鞋靴消毒液:200-300ppm
1.3工器具、设备的消毒液:
100~200ppm
1.4车间地面消毒液:200ppm
2、配制方法:
2.1确定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和消毒液的需要量,计算次氯酸钠原液的用量;
2.2称取定量的次氯酸钠,加入到准备好的清水中;
2.3用塑料棒搅拌均匀。

3、注意事项:
3.1要用专用工具取次氯酸钠,禁止用手接触次氯酸钠;
3.2禁止用手搅拌;
3.3禁止用手接触配好的消毒液;
.3.4手部消毒液、鞋靴消毒液每四小时更换一次;
3.5工器具、设备的消毒液和车间地面消毒液用前临时配制。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次氯酸钠消毒液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在这段时间,大家都知道保持卫生是多么重要。

说到消毒液,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它的杀菌效果,但其实,使用的时候可是有不少讲究的哦。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一些使用注意事项,帮助你更好地利用它。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基本特点。

这种消毒液,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液体。

它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在水中能够释放出氯,这个氯可是个“杀手”,能迅速消灭那些看不见的病菌。

而且,这种消毒液不但杀菌力强,还不容易留下有害残留,安全性相对较高。

真是个卫生小帮手,但使用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时,首先要注意的是稀释比例。

很多人可能觉得,消毒液越浓效果越好,其实不然。

浓度太高不仅会对物体表面造成腐蚀,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推荐的比例进行稀释。

如果你不太确定,可以先试着小面积使用,观察一下效果,再逐步扩大范围。

真的是“好事多磨”,慢慢来才是王道。

其次,使用环境也很重要。

消毒的时候,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浓烈气味而引起的不适。

而且,千万不要在封闭空间里大量喷洒,这样容易造成有害气体的积聚,反而得不偿失。

想象一下,关着门窗的房间里,消毒液的味道飘荡在空气中,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记得,多开窗透气,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再来说说消毒的对象。

次氯酸钠消毒液对各种表面都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不同材质的物体。

比如,木质家具可能会被腐蚀,所以使用时一定要先在不显眼的地方试用一下,确保不会对材质造成伤害。

此外,对于皮肤和衣物,最好避免直接接触。

虽然它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用在身上总归是心里不踏实,何必呢?当然,存放消毒液的时候也有一些小技巧。

次氯酸钠消毒液应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光照会影响它的效果。

可以把它放在上锁的柜子里,避免小朋友误碰。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比如下:
一、有效氯含量:3.5%
二、适用范围: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杀菌、漂白
三、配制方法:
1、本品常配备500mg/L、1000mg/L浓度。

2、15mL次氯酸钠加入1L水配成500mg/L消毒液。

30mL次氯酸钠加入1L水配成1000mg/L消毒液;3、60mL次氯酸钠加入4L水配成500mg/L消毒液;
120mL次氯酸钠加入4L水配成1000mg/L消毒液。

四、使用方法:
将次氯酸钠与水混合均匀后,使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浓度,达到所需浓度对比色后使用,如需浸泡物品,应将物品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加盖浸泡时间为30min。

使用后登记在消毒记录本。

五、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为含氯消毒剂,对皮肤、眼睛、呼吸道有刺激,配制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和手套。

室内喷洒60分钟后需开窗通风。

次氯酸钠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要求

次氯酸钠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要求

次氯酸钠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要求1、对生产次氯酸钠原材料的要求1.1、次氯酸钠溶液:原料质量应当符合《次氯酸钠溶液》GB19106-2013中规定的A型质量标准,有效氯含量≥10%。

1.2、烷基苯磺酸:原料质量应当符合《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GB/T8447规定。

1.3、氢氧化钠应当符合《工业用氢氧化钠》GB209规定。

1.4、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生活饮用水,或在生活饮用水基础上进一步净化得到的水。

2、对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要求2.1、外观浅黄色清澈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无分层沉淀。

2.2、理化指标要求2.3、稳定性封闭包装后的次氯酸钠消毒剂,在遵守储运、贮存规则的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不得低于6个月。

3、对次氯酸钠消毒液包装的要求3.1、干净的食用级25Kg塑料桶。

3.2、每一个次氯酸钠消毒液包装容器上必须标明符合《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定的持久性联合国危险货物包装标记。

3.3、包装与次氯酸钠溶液直接接触的各个部位,不应由于接触次氯酸钠溶液而造成包装强度的降低。

3.4、包装应结构合理、防护性能好,其设计、工艺、材质应适应次氯酸钠溶液的特性,适合积载,便于安全装卸和运输,能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的风险。

3.5、包装在充灌次氯酸钠溶液时,应留有足够的未满空间,以保证不会由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等带来的液体膨胀而造成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泄漏。

一般情况下,次氯酸钠溶液灌装至包装容积的98%以下。

3.6、次氯酸钠消毒液生产和销售单位在使用包装时,应遵照GB19107-2003的要求执行。

4、对次氯酸钠消毒液包装标志的要求4.1、每个次氯酸钠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危险化学品”字样、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编号及标志、本标准编号、GB190中规定的“腐蚀性物品”和“氧化性物质”标志、安全标签。

塑料桶容器上还应有GB/T191中规定的“向上”标志。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这个话题可不简单啊!咱们得说说它的来历、作用、使用方法,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别着急,我一步一步地给大家讲解。

咱们来聊聊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来历。

次氯酸钠是一种化学物质,它的名字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种漂白粉的主要成分。

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使用次氯酸钠来消毒了。

那时候,大家都用它来给牛奶消毒,防止牛奶变质。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接下来,咱们说说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作用。

次氯酸钠消毒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杀死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

它还可以分解残留在空气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所以,无论是家庭、医院、学校还是工厂,都会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来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那么,次氯酸钠消毒液应该怎么使用呢?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

咱们要选择合适的浓度。

一般来说,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浓度在0.1%到1%之间比较合适。

太低的浓度可能起不到消毒作用,太高的浓度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咱们要注意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可以直接喷洒在需要消毒的地方,也可以加入水中稀释后使用。

但是,千万不要直接把次氯酸钠消毒液倒在身上或者眼睛里,否则会引发严重的刺激反应。

在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咱们要储存得当。

次氯酸钠消毒液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特别是在家庭环境中,要避免让儿童接触到次氯酸钠消毒液。

次氯酸钠消毒液虽然好用,但是也不能滥用。

过度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可能会破坏环境平衡,影响生态健康。

次氯酸钠消毒液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但是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希望我的讲解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干净的生活环境吧!。

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指导书

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指导书

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指导书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指导书1、背景介绍1.1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概述1.2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应用领域2、目的与范围2.1 目的2.2 范围3、安全注意事项3.1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危害性3.2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个人防护措施3.3 废弃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处理方法4、测定方法步骤4.1 样品准备4.2 仪器与试剂准备4.3 测定步骤4.3.1 预处理4.3.2 滴定测定4.3.3 计算结果5、确定有效氯含量的依据与标准 5.1 国家相关标准5.2 数据分析与比较6、相关质量控制指导6.1 样品标准品的制备与使用 6.2 仪器校准与验证6.3 数据记录与处理7、结果解读与可行性分析7.1 结果解读7.2 可行性分析8、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8.1 使用建议8.2 注意事项9、验证与验证结果9.1 验证实验的设计与步骤9.2 验证结果与分析10、附件(在这里列出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并提供适当的编号和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2、有效氯含量:次氯酸钠消毒液中次氯酸根离子(ClO-)的含量,用于评估消毒液的杀菌效果。

3、滴定测定: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添加滴定剂与待测样品反应使其达到滴定终点,从而确定物质的含量。

本文档涉及附件:(在此列出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实验记录表,数据分析表等)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此列出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等)。

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指导书

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指导书

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指导书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指导书⒈简介⑴文档目的此指导书旨在提供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消毒液的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⑵应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测定。

⑶参考资料- 国家标准 GB/T 26367-2010 《次氯酸钠消毒液》-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消毒规范⒉术语和定义⑴次氯酸钠消毒液指由次氯酸钠和水按一定配比制成的消毒液。

⑵有效氯含量指次氯酸钠消毒液中的活性氯离子的含量,是消毒液的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⒊测定原理次氯酸钠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可以通过滴定法测定,即将标准碘液与次氯酸钠消毒液中的活性氯发生反应,终点用吸光光度计或视觉指示剂检测。

⒋仪器和试剂⑴仪器- 磁力搅拌器- 电子天平- 吸光光度计⑵试剂- 次氯酸钠消毒液- 氢氧化钠溶液- 碘化钾溶液- 醋酸溶液- 淀粉溶液⒌样品准备⑴样品采集从已加入适量次氯酸钠的消毒液中取一定量样品。

⑵样品处理将样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稀释,以使样品达到测定范围。

⒍方法⑴样品滴定法测定⒍⑴准备滴定液将一定体积的碘化钾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用磁力搅拌器混合均匀。

⒍⑵样品滴定将稀释后的样品溶液滴加至滴定皿中,加入适量的滴定液,搅拌均匀。

滴定液颜色由黄变紫,表示滴定结束。

⒍⑶吸光光度法测定将滴定结束后的样品转移到吸光光度计中,测定其吸光度值。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有效氯含量。

⒎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次氯酸钠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并进行数据的记录和报告。

⒏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⒐法律名词及注释- 活性氯离子:次氯酸钠消毒液中起到杀菌作用的氯离子。

- 滴定法:一种实验方法,通过滴加一定体积的溶液来确定需要滴定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次氯酸钠消毒液

次氯酸钠消毒液

次氯酸钠消毒液1. 引言次氯酸钠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基本概念、化学性质、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

2.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定义和化学性质2.1 定义次氯酸钠消毒液,又称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含有次氯酸钠(NaClO)的水溶液。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可分解生成次氯酸(HClO),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2.2 化学性质次氯酸钠溶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其化学式为NaClO。

次氯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

在水溶液中,次氯酸钠可以分解为次氯酸和氯离子,其中次氯酸是消毒的活性成分。

3.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制备方法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电解法和化学合成法。

3.1 电解法电解法是通过电解次氯酸钠溶液来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液。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电解槽和电解质溶液:将次氯酸钠溶液倒入电解槽中,添加适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以增加电导率。

2.设置电解电极:在电解槽中插入两根电极,其中一根为阳极(通常为金属钛或氧化铁电极),另一根为阴极(通常为钢铁电极)。

3.开始电解:通入电流,设置适当的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

4.分离和收集产物:在电解过程中,次氯酸钠溶液会分解生成次氯酸和氯气。

次氯酸钠消毒液位于阳极区域,可以通过收集装置进行收集。

3.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液。

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是将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反应装置:将氯气通入反应室中,同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进行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3.分离和收集产物:次氯酸钠溶液经过反应后可以通过分离和收集装置进行收集。

4.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守使用浓度:不同应用领域对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浓度要求不同,使用前需要了解所需浓度并严格遵守。

次氯酸钠消毒液配方

次氯酸钠消毒液配方

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的分子式是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它清澈透明,是一种能完全溶解于水的液体。

但由于次氯酸钠液不易久存,次氯酸钠多以电解低浓度食盐水现场制备。

次氯酸钠液体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备,这种设备称为次氯酸钠发生器。

其次氯酸钠的生成过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达如下:其总反应表达如下:NaCl + H2O →NaClO + H2↑电极反应:阳极:2Cl- - 2e →Cl2阴极:2H+ + 2e →H2溶液反应:2NaOH + Cl2 →NaCl + NaClO + H2O当然,次氯酸钠消毒液体以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为最佳。

因为,它生产出的次氯酸钠液体比较稳定、单一,也容易保存,不含制氯厂出品的那些复杂甚至有害的成分。

关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我国已于1990年1月12日发布了GB 12176-90 国家标准。

它是一种已经认可、可以信赖、十分稳定、并有权威资料可查询的产品。

次氯酸钠发生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已经证明是一种运行成本很低、药物投加准确、消毒效果极佳的设备。

就消毒而言,次氯酸钠液还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作为一种真正高效、广谱、安全的强力灭菌、杀病毒药剂,它同水的亲和性很好,能与水任意比互溶,它不存在液氯、二氧化氯等药剂的安全隐患,且其消毒效果被公认为和氯气相当。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所以它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害,不存在跑气泄漏,可以任意环境工作状况下投加。

事实上,次氯酸钠广泛用于包括自来水、中水、工业循环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等等各种水体的消毒。

次氯酸钠还能够破坏氰根离子和苯环等,用作处理含氰废水和一些工业重度污染废水的高级氧化,还可以用于纸浆等漂白。

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液体还可以用于剥离设备及管道上附着的沾泥[2]。

次氯酸钠的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1]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 + H2↑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NaClO+ H2O→HClO + NaOH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 ⇋H++ClO-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 ⇋2HCl+ O2↑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2]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使用方法: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①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

②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 以上。

次氯酸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次氯酸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次氯酸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以次氯酸钠为主成分的液体消毒液。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

并能灭活病毒。

常用于餐饮具、瓜果、一般物体表面、白色织物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液使用方法
1.织物消毒;将白色衣物清洗干净后,浸泡到次氯酸消毒液中,作用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卫生手消毒;取本品约3ml于掌心,双手揉擦1分钟。

3.外科手消毒:用皂液将双手洗净擦干后,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肤,作用3分钟,即可带无菌手套。

4.空气消毒:消除污染源,关闭门窗,将原液按5ml的用量,手持喷头朝向空中,从里到外、自上而下、由左到右均匀喷雾,作用时间30分钟,作用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颗粒。

5.配合全自动气溶胶囊雾化器空气消毒;消毒污染源,室内有人的情况下将门窗适量开启,用专用全自动气溶胶囊雾化器雾化本品,雾化速率应小于2.5L/60min,连续对室内空气消毒不应超60分钟为宜。

6.硬质物体表面消毒;清洁后在距离10cm-20cm处直接喷洒即可,作用30分钟。

次氯酸消毒液注意事项
1.对氯过敏者慎用。

2.不能用于有人在的环境的空气消毒。

3.本品对铝和铜有轻度腐蚀作用,对碳钢有中度腐蚀作用,慎用。

4.密封,置于阴凉、透风、干燥处保存。

5.本产品必须密封存放,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性。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为主成分的液体消毒液。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

并能灭活病毒。

常用于餐饮具、瓜果、一般物体表面、白色织物的消毒。

在医疗卫生、饭店、药店等领域经常会用到它,那您知道这种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吗?
要掌握次氯酸钠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一般含量在10~20%之间。

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及物件,确定需配制次氯酸钠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

如环境消毒常用有效氯含量0.05%的次氯酸钠消毒液,餐具消毒常用0.025%的次氯酸钠消毒液。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需配制消毒液的原液用量=配制消毒液中的含氯量×配制消毒液量(毫升)原液中含氯量。

详情可咨询巩义市景阳净水材料有限公司进行了解。

公司软硬件设施配套齐全,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水处理事业。

多年来我公司的水处理药剂广泛应用于、化工、钢铁、冶炼、锅炉、电力、电子等企业的污水处理,其质量和售后服务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刘超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刘超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方法
一、消毒原液:次氯酸钠含量5%、10%
二、配制方法:
根据配制要求,准确量取自来水后,再按配比准确量取次氯酸钠量,加入水中,混匀。

三、次氯酸钠消毒液使用浓度:
3.1 手部消毒液:50-100ppm或用75%的酒精
3.2 鞋靴消毒液:200-300ppm
3.3工器具、设备的消毒液:100-200ppm
3.4 车间地面消毒液:200ppm
四、注意事项:
4.1 要用专用工具取次氯酸钠,禁止用手接触次氯酸钠;
4.2 禁止用手接触配好的消毒液;
4.3手部消毒液、鞋靴消毒液每四小时更换一次;
4.4工器具、设备的消毒液和车间地面消毒液用前临时配制。

编制:刘超日期:2020.02.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氯酸钠消毒液配制及使用方法
2适用范围:
次氯酸钠消毒液:适合于医疗卫生、金融、旅游、政府机关、饭店、药店、宾馆、商场、学校、幼儿园、酒店、商超、美甲店、美容店、按摩店、洗浴中心、大学校园及网吧、食品药品医疗用品生产企业、家庭及办公室人员使用。

3使用方法:
消毒物品比例有效氯含量(约消毒方法与时间备注
餐具、茶具、厨具消毒 1:3600mg/L 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用原液直接喷洒更好
鱼肉类、水果蔬菜表面消毒 1:5040mg/L 浸泡3~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饮用水(井水、河水消毒 1:5004mg/L 消毒30分钟可饮用
座便器消毒(家用 1:10200mg/L 擦拭或浸泡,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病人唾液、呕吐物、排泄物 1:5400mg/L 浸泡,作用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
牛奶瓶、罐及幼儿玩具消毒 1:16 120mg/L 浸泡3~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墙壁、家具、地面消毒 1:10200mg/L 擦拭、喷洒,作用10分钟也可以用原液直接喷洒, 再用清水擦洗
病人衣物、用品消毒 1:16120mg/L 浸泡5~10分钟对深色衣服有漂白。

再用清水冲洗
人体保健 1:16120mg/L 浸泡手脚3~5分钟,或擦拭身体可预防手痒、脚气病、身痒、伤口消毒及妇幼保健卫生
禽舍的消毒、除臭 1:21200mg/L 喷洒,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擦洗
公用物品及环境清洁、消毒 1:10 200mg/L 擦拭办公桌椅、电话、沙发等,作用5~ 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亦可用原液喷洒环境。

次氯酸钠消毒液配制:
在抗洪防病消毒时,常采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其杀菌作用与漂白粉基本相同。

由于次氯酸钠在水中同样产生次氯酸,再在水中极易产生氧原子和氯原子,病原体蛋白受到氧化和部分氯化作用而死亡。

其消毒灭菌效果决定于溶液中的有效氯含量。

由于生产次氯酸钠溶液的工艺流程及方法不同,次氯酸钠原液中有效氯含量常各不相同.若配制不当(因含量过高或过低,可造成浪费药液或影响消毒效果。

正确的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先要掌握次氯酸钠原液中的有效氯含量。

一般含量在10~20%(相当于10万一20万ppm之间。

第二步,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及物件,确定需配制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

如环境消毒常用有效氯含量0.05%的溶液(相当于500ppm,餐具消毒常用0.025%的溶液(相当于250ppm。

第三步,按下式算出需配制消毒的原液用量。

需配制消毒液的原液用量= 配制消毒液中的含氯量×配制消毒液量(毫升原液中含氯量配制实例:欲配制有效氯含量0.05%(相当于50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液1000毫升,需用含氯量为10%的原液多少毫升? 计算:①已知次氯酸钠原液含氯量为
10%(计算时应写成0.1,②代入公式:
原液用量= 0.0005×1000=5(毫升 0.1 配制时取清洁水1000毫升,加次氯酸钠原液(含氯量打10%5毫升,混匀后即成。

(2 使用时需注意:
①次氯酸钠溶液很不稳定,应保存在密封的玻璃罐内,并放在阴暗凉爽处,使用时应现配现用。

②次氯酸钠消毒液能腐蚀金属和纤维织物,并有漂白作用。

③作为餐具消毒的次氯酸钠原液中必须不含其它杂质。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次氯酸钠溶液 7681-52-9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腐蚀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本品有致敏作用。

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