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3. 系统结构
EIA/TIA568A 对 系 统 结 构 设 计 作 了 规 定 , 根 据 EIA/TIA568布线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以下7个部分组成。
1)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 它包括连接器、连接跳线和信息插座。信息插座有墙上型、 地上(防水)型、桌上型等多种。标准有RJ45、RJ11及单、双、 多口等结构。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定义了认可的媒体; 定义了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 规定了各子系统的布线距离; 定义了链路性能; 定义了布线系统与用户设备的接口; 定义了线缆和连接硬件性能; 规定了安装实践所需注意的事项。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2. 拓扑结构 ANSI/EIA/TIA568A标准建议采用主干分层星型拓扑结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4) 欧洲标准:
EN50173:一般电缆连接系统标准。
按标准的内容可以有如下划分:
(1) 通用设计标准:
由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修订本:GBT/T50311—2000;
由邮电部颁布的大楼通信结构化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YD/T926.1—1997;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3) 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one Subsystem) 各楼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间的干线,可以为大对数双绞
线、光缆,也可以二者混用,其主要功能是将主配线架系统 和各楼层配线架系统连接起来。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综合布线系统说明本项目的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网络布线、信息点安装及相应管线、桥架设计。
所有信息点采用86型的信息面板,楼宇的数据传输介质采用24AWG线规的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根据不同容量选用相应规格的PVC线槽和金属桥架。
我们充分考虑了本项目的环境、运行方式和可能采用的网络结构,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提出了本设计方案。
考虑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和未来扩展性,我们认为该布线系统应该是一个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高度灵活的智能型布线网络。
2.系统设计原则本项目的网络建设应本着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与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构建中,应坚持以下布线原则:实用性:布线系统应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布线系统应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遵循结构化布线的标准,适应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在不改变布线系统情况下,能进行设备的移动、更新和升级。
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综合布线过程是对各种网络线缆统一规划、统一安装施工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布线、重复施工,节约了线材。
由于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单位避免了重复设置信息机构和重复建设信息网络,从整体上讲节省了投资,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提高了网络效益。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设计,统一安装施工,使整个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集中管理维护,并减少日后的维护费用。
统一性:整个建筑的信息网络建设基于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中心的模式,不同系统不同网络及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连接完全兼容。
兼容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可以满足多种系统中的性能。
开放性: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开放式系统结构,符合国际上流行的标准。
系统对国际上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应是开放的,可以将不同厂家的不同传输介质和不同设备集成在本系统内。
可靠性: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有线材、器件均通过UL、CAS及ISO论证。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图名
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示意图
综合布线系统组网和缆线长度限值
注:A 、B 、C 、D 、E 、F 、G 表示相关区段缆线或跳线的长度。 其中 A +B +E ≤10m ;C 和 D ≤20m ;F 和 G ≤30m 。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 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号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图名
多层住宅电话配线系统图
图号
Z N 7 -5
说 明
1.本图为传统的市话配线方式系统,提供了四种竖向系统方案。 2.本系统图按每单元、每层2 户考虑,为每户提供2 对电话线。 3.电话配线电缆采用 HPV V 或 H Y A 型、线径为0.4m m 。
4.电话分线盒旁边的数字为该电话分线盒的容量。 5.电话线路所标注的数字为电话电缆的对数。 6.建筑物内电话电缆保护管的类型及规格由工程设计确定。 7.虚线部分由工程设计确定连接方式。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规范依据如下: 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B/T50312 —2000)。 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 B/T50311 —2000)。 3.《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 部分:总规范》(Y D/T926.1 —1997)。 4.《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 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 D/T926.2 —1997)。 5.《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 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通用技术要求》(Y D /T926 .3 —1997)。 6.《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 DJ38 —85)。 7.《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 DJ 44 —89)。 8.《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 D2001 —92)。 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 B/T50314 —2000)。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般知识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70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6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7 ;国际建筑布线标准IEC/ISO1180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ANSIFDDI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CCITTISDN;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T/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GBT/T 50312-2000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规范》GBJ7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YD/T926.1-1997 网络布线YD/T 1019-1999数字通信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系列标准总规范。
YD/T 1019-1999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 ;TIA/EIA-568-B.2-A1: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4-pair100 Q category 6 CablingISO/IEC 11801 EN 50173二、综合布线施工标准1. 技术交底(方案设计思路及建设目标)2. 勘察现场(是否具备工作面、有无交叉做业)3. 制定施工方案(人员数量,机具种类、管线敷设路由)4. 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场施工(管线敷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a、桥架、线槽及线管(镀锌管或PVC管)的安装铺设b、水平系统穿线施工(双绞线、同轴/视频电缆、光纤等)c 、垂直干线的布线施工(各种大对数电缆.室内/外光纤等)d、工作区的安装施工(各种连接模块的打线安装,光纤头的制作安装或熔接)e、管理区及设备间的安装施工(跳线架、配线架的打线安装及接接,光纤头的制作安装与熔接)f 、系统的连接测试(提供测试报告)g、提供文档资料(工程图、编码表、逻辑表等)5. 提交竣工图并组织验收6. 现场培训三、常见的客户需求实现办公室电脑和相关办公设备信息接口的连网, 并保证其可灵活使用性.使用稳定性,长期使用性.外观美观性.四、一般设计理念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进行实施,保证其性能稳定.外观美观,可灵活改变使用方式, 管理方便, 同时系统设计有一定超前性, 考虑今后未来的高要求应用.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a des fins commerciales. 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rnflCH6yHeH u 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B30BaTbCE B KOMMepqeckux qe 员EX.以下无正文。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
综合布线是建筑物内部的通信线路系统,它是建筑物内部通信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线缆系统。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是我国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它的实施对于保障建筑物内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质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等工作,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该标准包括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安装要求、验收规范、运行维护等内容,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各项工作。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阶段,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通信需求,合理设计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线缆路径,确保布线系统的稳定可靠。
在安装阶段,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线缆的敷设和连接,确保线缆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在验收阶段,应按照标准规定的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工作,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运行维护阶段,应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的实施,对于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规范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等工作,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同时,它还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了通信质量,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总之,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是我国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它的实施对于保障建筑物内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质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工作,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标准包括以下三点:
1. 可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要求。
2. 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该保证其连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3. 灵活性:综合布线系统应该允许多种设备的连接,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同时,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 符合并超过最新的六类标准TIA/EIA-568B.2-1或ISO11801(2002),导体直径为23AW,中间带有十字架。
2. 信息插座使用不同颜色区分语音信息点和数据信息点,信息面板需要86系列英文面板。
3. 工作区按数据信息点2:1的比例配备原2m RJ45跳线。
4. 六类双绞线采用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必须符合并超越最新的六类标准TIA/EIA-568B.2-1或ISO11801(2002),导体直径为23AW,中间带有十字架,护套必须符合CMR标准,带宽:≥600MHz,在250MHZ频率上至少提供8dBNEXT&RL 性能裕量,阻抗:100ohms+15%,承受电压:300VAV/DC,工作温度:-20 OC–60 OC。
以上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设计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综合布线标准依据
综合布线标准依据一、综合布线的概念和作用1.1 综合布线的定义综合布线指的是在建筑物内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布置电缆、插座、接头等设备,将各种信息传输线路有序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
1.2 综合布线的作用综合布线是建立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具有以下作用:1.提供高效的信息传输:通过综合布线,可以实现各种信息(如数据、语音、视频等)在建筑物内部的快速传输,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2.简化网络管理:综合布线可以将各种信息传输线路有序地连接起来,方便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
3.提高网络安全性:通过综合布线,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信息传输线路分隔开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入侵。
4.降低系统成本:综合布线可以减少各种信息传输线路的敷设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综合布线的标准依据2.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一系列与综合布线相关的国际标准,如ISO/IEC 11801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接口、性能要求等,为综合布线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
2.2 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也制定了一系列与综合布线相关的国家标准,如GB/T 50311等。
这些标准参考了国际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完善,为国内综合布线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2.3 行业标准除了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外,不同行业还制定了一些与综合布线相关的行业标准。
例如,电信行业制定了《电信建筑物内综合布线技术规范》,IT行业制定了《IT 建筑物内综合布线技术规范》等。
这些行业标准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对综合布线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更加详细和具体的规定。
三、综合布线的设计原则3.1 灵活性原则综合布线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信息传输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设计时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预留足够的余地和资源,以方便后续的升级和改造。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GB5031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1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7.0.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四月六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 6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宜张晓微孙兰李雪佩张文才陈琪成彦温伯银赵济安瞿二澜朱立彤刘侃陈汉民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与缩略词 (5)3系统设计 (7)3.1系统构成 (7)3.2系统分级与组成 (9)3.3缆线长度划分……………………………………………(1 1)3.4系统应用…………………………………………………( 1 2)3.5屏蔽布线系统……………………………………………(1 3)3.6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1 3)3.7工业级布线系统…………………………………………(1 4)4系统配置设计……………………………………………(1 5)4.1工作区…………………………………………………(1 5)4.2配线子系统……………………………………………(1 5)4.3干线子系统……………………………………………(1 7)4.4建筑群子系统……………………………………………(1 8)4.5设备间…………………………………………………(1 8)4.6进线间…………………………………………………(1 8)4.7管理……………………………………………………(1 8)5系统指标 (20)6安装工艺要求 (31)6.1工作区…………………………………………………(3 1)6.2电信间 (31)6.3设备间…………………………………………………(3 2)6.4进线间…………………………………………………(3 3)6.5缆线布放………………………………………………(3 4)7电气防护及接地…………………………………………(3 6)8防火……………………………………………………… (3 9)本规范用词说明………………………………………………(4 0)附:条文说明 (41)1总则1.0.1为了配合现代化城镇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标准一、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将各种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线路集成在一起,以满足现代建筑的各种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标准是指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步骤等。
二、设计原则1.标准化原则: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2.实用性原则: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实际使用的需求,包括线路的数量、类型、位置等,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3.安全性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应考虑安全因素,包括防火、防雷、防水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可维护性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应设计为易于维护和升级,包括线路的标识、备份、故障排除等,确保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三、技术要求1.传输介质:综合布线系统应使用高质量的传输介质,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以确保系统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2.接口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应提供标准的接口,如RJ45、RJ11、USB、HDMI等,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和设备的连接。
3.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适当的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4.冗余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应考虑冗余设计,包括线路备份、电源备份等,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应对建筑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线路的数量、类型、位置等。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线路的布局、类型、数量等。
3.施工图绘制:根据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纸,包括线路的标识、路由、接线方式等。
4.施工安装: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安装,确保线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测试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应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结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标准是指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步骤等。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GB5031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1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7.0.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七年四月六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 6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宜张晓微孙兰李雪佩张文才陈琪成彦温伯银赵济安瞿二澜朱立彤刘侃陈汉民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与缩略词 (5)3系统设计 (7)3.1系统构成 (7)3.2系统分级与组成 (9)3.3缆线长度划分……………………………………………(1 1)3.4系统应用…………………………………………………( 1 2)3.5屏蔽布线系统……………………………………………(1 3)3.6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1 3)3.7工业级布线系统…………………………………………(14)4系统配置设计……………………………………………(1 5)4.1工作区…………………………………………………(1 5) 4.2配线子系统……………………………………………(1 5) 4.3干线子系统……………………………………………(1 7)4.4建筑群子系统……………………………………………(1 8)4.5设备间.........................................................(1 8) 4.6进线间.........................................................(1 8) 4.7管理............................................................(1 8) 5系统指标 (20)6安装工艺要求 (31)6.1工作区.........................................................(3 1) 6.2电信间 (31)6.3设备间…………………………………………………(3 2) 6.4进线间…………………………………………………(3 3) 6.5缆线布放………………………………………………(3 4) 7电气防护及接地…………………………………………(3 6)8防火………………………………………………………(3 9)本规范用词说明………………………………………………(4 0)附:条文说明…………………………………………………(41)1总则1.0.1为了配合现代化城镇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精选)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精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篇一一、需求分析综合布线系统是整个学校信息交换的物理层;其承载了学校内的所有数据、语音的数据交换工作。
二、设计原则根据综合布线设计规范之要求,本项目将遵循综合布线系统原则,即标准化、模块化、先进性、综合性、灵活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经济性。
三、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23)《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标准》(dbj14-s5-200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50339-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gbj 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yd/t926 1-2-1997学校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四、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本工程利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实现各种语音、图像、数据信息交换传递的基础。
按综合配置设计,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三级星形网络拓朴结构,数据建筑群配线架cd和配线设备bd置于网络设备机房内(设备间)。
楼层配线架fd置于每层的弱电机房内(电信间),楼层配线架fd至楼层区域配线箱(te),包括至每个数据端点(to)的距离不应超过90米。
从bd至每个楼层fd,光纤传输主干采用48芯万兆光纤。
垂直主干光纤网络采用以太网络结构。
2、系统组成及结构根据eia/tia568a,iso/iecis 118o1及我国的标准,布线系统可划分为六个独立的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 (work area subsystem)2)水平子系统 (horizontal subsystem)3)垂直主干子系统 (riser subsystem)4)设备间子系统 (equipment subsystem)5)管理区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6)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3.1工作区子系统3.1.1布点原则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的用户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GB5031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1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7.0.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七年四月六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 6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宜张晓微孙兰李雪佩张文才陈琪成彦温伯银赵济安瞿二澜朱立彤刘侃陈汉民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与缩略词 (5)3系统设计 (7)3.1系统构成 (7)3.2系统分级与组成 (9)3.3缆线长度划分……………………………………………(1 1)3.4系统应用…………………………………………………( 1 2)3.5屏蔽布线系统……………………………………………(1 3)3.6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1 3)3.7工业级布线系统…………………………………………(14)4系统配置设计……………………………………………(1 5)4.1工作区…………………………………………………(1 5) 4.2配线子系统……………………………………………(1 5) 4.3干线子系统……………………………………………(1 7)4.4建筑群子系统……………………………………………(1 8)4.5设备间.........................................................(1 8) 4.6进线间.........................................................(1 8) 4.7管理............................................................(1 8) 5系统指标 (20)6安装工艺要求 (31)6.1工作区.........................................................(3 1) 6.2电信间 (31)6.3设备间…………………………………………………(3 2) 6.4进线间…………………………………………………(3 3) 6.5缆线布放………………………………………………(3 4) 7电气防护及接地…………………………………………(3 6)8防火………………………………………………………(3 9)本规范用词说明………………………………………………(4 0)附:条文说明…………………………………………………(41)1总则1.0.1为了配合现代化城镇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综合布线7个子系统设计原则
综合布线7个子系统设计原则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原则是为了确保网络通信设备之间的高效连接和数据传输。
以下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七个子系统设计原则:
1. 标准化:使用符合国际、行业或厂商标准的设备和组件,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2. 可伸缩性:设计系统时要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以便系统能够适应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
3. 冗余性:在系统设计中引入冗余以提供备用路径,以防止单点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4. 安全性: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如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防火墙等,以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5. 灵活性:在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不同设备和技术的变化,以便能够灵活地适应新的技术和设备的接入。
6. 管理性:设计系统时要考虑到对系统的管理和监控,包括对设备进行配置、故障诊断和性能监测等功能的支持。
7. 可靠性:选择高品质的设备和组件,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并能够快速识别和解决故障。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 4.1.4《建筑与建筑群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GB50311标准简介 GB50311标准简介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 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 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 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 图文、图象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 图文、图象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建筑与建 筑群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筑群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 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 业部起草, 业部起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的一个国家 标准,标准编号为GBT/T50312 2000,实施日期为2000 GBT/T50312标准,标准编号为GBT/T50312-2000,实施日期为2000 年8月1日。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适用 于新建、扩建、 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 程设计。其主要的对象为大楼办公自动化(OA)、 )、通 程设计。其主要的对象为大楼办公自动化(OA)、通 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工程。 )、楼宇自动化 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工程。
8.设备室 8.设备室 设备室是用来将建筑内的通信系统和布线系统的机械终端放 置在一起。它与管理区的区别在于装有设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置在一起。它与管理区的区别在于装有设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设备室可提供管理区的任何功能, 设备室可提供管理区的任何功能,一个大楼内必须有一个管理区 或设备室。 或设备室。 9.入楼设备 9.入楼设备
GB50311综合布线 工程的设计规范共90页
在CP点,为直接连至信息点的连接缆线。 2.1.20 CP缆线cp cable:
连接集合点(CP)至工作区信息点的缆线。 2.1.21 信息点(TO)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2.1.31 接插软线patch calld: 一端或两端带有连接器件的软电缆或软光缆。
2.1.32 多用户信息插座: 在某一地点,若干信息插座模块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
2.1.33 交接(交叉连接)cross—connect: 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备之间采用接插软线或跳线
上的连接器件相连的-种连接方式。 2.1.34 互连interconnect:
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FD FEXT IEC IEEE IL IP ISDN IS0 LCL 0F PSNEXT PSACR PS ELFEXT RL SC SFF TCL TE TIA UL Vr.m.s
Floor distributor
楼层配线设备
Far end crosstalk attenuation(10ss)
注:对设置了设备间的建筑物,设备间所在楼层的FD可以和设 备中的BD/CD及人口设施安装在同一场地。
3.2系统分级与组成
3.2.1综合布线铜缆系统的分级与类别划分应符
合表3.2.1的要求。
表3.2.1铜缆布线系统的分级与类别
系统分级 支持带宽(Hz) 支持应用器件
注: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CP点),也可不设置集合点
2、综合布线子系统构成应符合图3.1.3—2要求。
注: 1、图中的虚线表示: BD与BD之间, FD与FD之间 可以设置主干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一般知识
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70;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EIA/TIA606;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EIA/TIA607;
国际建筑布线标准 IEC/ISO1180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 ANSIFDDI;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 CCITTISDN;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GBT/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GBT/T 50312-2000;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8A;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37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规范》 GBJ7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YD/T926.1-1997
网络布线YD/T 1019-1999
《数字通信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系列标准总规范。
YD/T 1019-1999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8B;
TIA/EIA-568-B.2-A1: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4-pair 100Ωcategory 6 Cabling
ISO/IEC 11801 EN 50173
二、综合布线施工标准
1.技术交底(方案设计思路及建设目标)
2.勘察现场(是否具备工作面、有无交叉做业)
3.制定施工方案(人员数量,机具种类、管线敷设路由)
4.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场施工(管线敷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
a、桥架、线槽及线管(镀锌管或PVC管)的安装铺设
b、水平系统穿线施工(双绞线、同轴/视频电缆、光纤等)
c、垂直干线的布线施工(各种大对数电缆.室内/外光纤等)
d、工作区的安装施工(各种连接模块的打线安装,光纤头的制作安装或熔
接)
e、管理区及设备间的安装施工(跳线架、配线架的打线安装及接接,光纤头
的制作安装与熔接)
f、系统的连接测试(提供测试报告)
g、提供文档资料(工程图、编码表、逻辑表等)
5.提交竣工图并组织验收
6.现场培训
三、常见的客户需求
实现办公室电脑和相关办公设备信息接口的连网,并保证其可灵活使用性.使用稳定性,长期使用性.外观美观性.
四、一般设计理念
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进行实施,保证其性能稳定.外观美观,可灵活改变使用方式,管理方便,同时系统设计有一定超前性,考虑今后未来的高要求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