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近年来,围绕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增强监督实效,各级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从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看,有不少腐败行为,特别是一些触目惊心的腐败行为,都是在“一把手”的岗位上发生的。
可见,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要花大气力解决的瓶颈性问题。
一、主要问题表现(一)上级监督不到位。
一些地方和部门党政“一把手”热衷于搞好和本人的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削弱了自上而下监督力度,这些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用于和上级领导联络感情,为自己找靠山,一旦关系搞定,就会为所欲为、胆大枉为,有时候还能得到上级的庇护,从而削弱了上级领导监督的力度。
(二)同级监督弱化。
同级监督权的行使受制于被监督对象,取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民主作风和重视程度。
监督的决定权不在监督者自身,而是掌握在被监督者手中,客观上制约了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同级监督的有效实施。
有的领导班子集体和个人职责划分不明确,运用权力不规范,随意性大,透明度差。
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监督力削弱,缺少实质性内容,个别的甚至走过场,流于形式。
一些班子其他成员丧失原则,不讲党性,惯于看主要领导眼色行事,投其所好,客观上也助长了腐败行为。
(三)下级不敢监督。
现实工作中,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难度更大,往往名存实亡,无法发挥作用,成为“多余”的摆设。
有的干部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业务活动、社交往来等视而不见,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上,生怕因此而得罪“一把手”,吃不了兜着走。
(四)自身不愿接受监督。
少数党政“一把手”政治理论素养较低,宗旨观念较为淡薄,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的问题,不愿接受监督,有的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是对自己不信任,不愿监督;个别“一把手”甚至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回避或拒绝监督。
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个人手中,权力运作缺乏有效的制约。
重大决策权相对集中,民主集中制往往形同虚设。
二是权力的行使与承担的责任相脱节。
我国政府及政府内部的组织管理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党委系统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委员会集体领导制度。
但往往出现了重大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用人不当等问题,却没有去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三是一些“一把手”自律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
有的过于自信,总以为自己不错,无可挑剔,用不着别人监督;有的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有的自视高人一等,自认为不受监督乃天经地义;甚至有个别的“一把手”个人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行,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拒绝监督或逃避监督。
四是对“一把手”重使用轻管理,疏于监督。
往往只注重对“一把手”的工作实绩特别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忽视对其思想、作风,特别是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
对党政“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也是避重就轻。
五是同级班子成员碍于情面,不便监督。
有的班子成员认为“提了没有用,还得罪人,不如不说”;有的担心被“一把手”误解自己有“野心”、想“篡权”,不敢监督;有的怕反对意见提多了会当成“闹不团结”,影响自己的前程,不愿监督。
因此,往往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的状况。
六是下级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
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职位卑微,上级“一把手”的态度可以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打击报复,故宁可“多栽花少栽刺”,信奉“是非面前莫开口”的处世哲学,不敢挺直腰杆对上级领导进行监督。
七是群众不知情,无法开展监督。
有的“一把手”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不经过群众讨论,重大决策不与群众商量,使群众很难真正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八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没法监督。
目前,对一些“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收不到应有的实效。
浅谈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浅谈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思考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引言•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现状及问题•强化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对策与建议•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03监督机制对于国有企业治理的重要性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研究背景与意义01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2“一把手”在国有企业中的关键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一把手”具有极高的权力和决策影响力,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研究目的与方法02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现状及问题国有企业通常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对“一把手”进行监督。
内部监督机构设置国有企业“一把手”还需要接受政府审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
外部监督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现状目前,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监督盲区。
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存在的问题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各种原因,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监督力度不够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等内部监督机构往往受制于企业本身,缺乏独立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缺乏独立性03强化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对策与建议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01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强化责任追究制度02对于违反监督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格追究责任,坚决依法处理,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建立监督与其他管理环节的衔接机制03实现监督与其他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闭环管理,确保监督效果的最大化。
关于“一把手”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一)有的“一把手”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差,不愿接受监督。
在“一把手总负责”框架内,各村(社区)及机关各科室的权力集中在“一把手”手里的状况,客观上助长了“一把手”官僚主义、个人专断、特权思想、封建家长作风。
有的“一把手”居高临下,认为自己素质高、坐得正、行得端,不需要监督;有的错误地把权力和地位看成是个人奋斗后应得的报偿,认为监督是对自己权力的削弱;有的“一把手”民主集中制观念淡化,养成了一种独断专行的作风,把权力看成是自己身份的象征,在权力运作过程中甚至超出组织赋予的权限;有的“一把手”在权力实际运作中形成了“大权独揽,小权不放”的专权习惯,领导活动不公开,权力运作不透明,一般同志对他们的“事”知之甚少,即使有机会行使监督权利,也无从下手。
(二)同级监督乏力,常常流于形式。
党政“一把手”往往在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班子成员都在其管理之下,很多人因怕得罪“一把手”影响前途而不愿监督,也有些人根本不敢行使这个权力。
一些村(社区)和科室领导权力过于集中,权力之间缺少制衡。
有的领导班子集体和个人职责划分不明确,运用权力不规范,随意性大,透明度差。
有的村(社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监督力削弱,缺少实质性内容,个别的甚至走过场,流于形式。
一些班子其他成员监督意识弱,不讲党性,惯于看主要领导眼色行事,投其所好,导致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水平低、监督效果差。
有些领导班子成员怕提意见遭到压制,甚至打击报复,导致不敢、不愿监督。
(三)对下级监督难以到位。
由于日常工作量大,对村(社区)的监督精力有限,往往通过检查工作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进行,看到的大多数是只见“表面”,不见“实质”,很难全面掌握真实情况,使监督打折扣。
一旦收到群众对下级领导干部的信访举报,说明监督已经滞后了。
上级领导对下级主要领导干部重使用、轻管理,只注重其工作业绩,对他们如何开展工作、出了哪些问题知之甚少。
(四)监督机制缺乏合力。
虽然法律上对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等明确给予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几者之间没有一个好的协调机制,合力尚未形成,仍存在孤军奋战现象。
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三篇
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三篇篇一: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了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的效果。
首先,一些党政“一把手”在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不够主动的问题,只有等到问题发生后才采取行动,而不是提前预防和解决问题。
其次,一些党政“一把手”在监督工作中缺乏力度和决心,对于发现的问题往往采取了软弱的态度,不能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再次,一些党政“一把手”在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对于亲信、关系户等特定人员的问题容忍度较高,容易出现黑箱操作和利益输送等不公正行为。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首先,对于党政“一把手”要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监督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要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和机制,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再次,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于违纪违法问题要依法追责,不论职位高低、身份贵贱,都要一视同仁,坚决维护监督工作的公正性。
此外,还要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履职情况的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通过加强党政“一把手”的教育培训、加强对其履职情况的督查和对不公正行为的严肃追责等措施,可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果,确保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篇二: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任务。
首先,一些党政“一把手”存在贪污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一些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不力,对下属部门和干部的日常工作缺乏监督,并容易盲目追求政绩,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再次,一些党政“一把手”对于问题线索的报告和举报往往存在着漠视和回避的现象,丧失了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问题剖析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问题剖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提升领导层的效能。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问题一:权力滥用一些基层一把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一把手的权力行使进行严格监督,加强对其行为的审查和约束。
问题二:腐败问题一些基层一把手纵容或者参与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形象和效能。
对策建议: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腐败行为,提升一把手的廉政意识和法治观念。
问题三:官僚主义一些基层一把手迷信文件和程序,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形成官僚主义,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
对策建议: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倡导务实作风,注重实际效果,减少繁文缛节,提升工作效率。
问题四:侵害群众利益一些基层一把手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政绩考核,忽视了对群众利益的保护,损害了基层政府形象和民众信任。
对策建议:加强群众参与,倾听群众意见,做到公平公正,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民主监督。
问题五:能力不足一些基层一把手在管理和决策能力上存在欠缺,影响了基层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策建议:加强培训,提升一把手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基层一把手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总之,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营造廉洁高效的政治生态,提升基层一把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政治服务。
对于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建立更为全面、严格的制度和机制来进行有效监督。
需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基层一把手的约束和监督,确保他们行使权力符合规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一把手廉政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通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让一把手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影响。
通过多种形式和管道进行宣传教育,使一把手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注重政治品德和廉洁自律,坚决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当前我国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困境及其成因调研报告
当前我国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困境及其成因调研报告反腐败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开展、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党政一把手是“关键少数〞,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表达,也是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点工作。
党政一把手处于权力的中心、事业的前沿、实践的要位,在对其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难免陷入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社会监督太虚的为难境地,造成一把手权力失控,导致一把手走向腐败或者潜在腐败。
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困境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我们党带着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排头兵,对贯彻落实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起着冲锋陷阵的作用。
但是,由于各级党政一把手位高权重,有时候难免出现“恃权傲物〞“盛权凌人〞的霸道现象,久而久之滋生腐败。
同时,党的组织部门和监督部门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存在一定的宽、松、软现象,导致一把手权力失控,给党的形象和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1.假设隐假设现的同体监督。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已经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各样、途径多重的监督体系,但是监督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首先,上级组织部门对下级党政一把手缺乏有力有效监督。
上级组织部门主要承当管理考核干部的职能,侧重于考核,疏略于监督。
其次,上级纪委监委的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干部,同时也承当使用、选拔、考核干部的职能,但由于监督距离较远、管理面较宽、威慑力较弱,起不到真正的监督效果。
再次,同级组织部门和纪委监委监督党政一把手存在制度上的难题和现实上的困境。
从制度上来说,同级组织部门和纪委监委要接受作为权力中心的党政一把手的领导,因此制度上存在监督悖论。
从现实来说,同级组织部门和纪委监委成员与党政一把手都在一个单位工作,是“组织共同体〞,往往会形成共存、共享、共进的同盟。
由于党政一把手有干部提拔使用的推荐权,同级组织部门和纪委监委成员还指望能够得到一把手的推荐提携,对一把手的监督就容易流于形式。
当前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
当前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笔者以XX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监督意见》)精神为切入点,结合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梳理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对策建议,推动《意见》《监督意见》落实落地。
一、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向盘”把得不正,自我革命精神丧失,自我监督意识不强《意见》《监督意见》贯穿着“讲政治”的要求,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从我们查处的“一把手”案例看,一个显著的共性特征,就是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很多违纪违法“一把手”在《忏悔书》中反省自己走上违纪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源时,大多把“放松政治学习,丧失理想信念”放在了首要位置。
有的“一把手”自我革命、自我监督意识不强,如XX县公安局部分民警涉私系列腐败案,利用职务便利,接受他人请托,帮助请托人规避打私稽查,收受他人给予的好处费,XX人被立案查处(二)权力寻租、腐败问题突出一些“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存在权力寻租、腐败问题,滥用职权、搞权钱交易,收受贿赂、侵吞公款,甚至涉嫌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例如,XX市某区委书记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的企业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XX人被立案调查。
(三)工作作风不实、履职缺位一些“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存在工作作风不实、履职缺位问题,不重视群众利益,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不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组织部门如何对“一把手”进行监督
组织部门如何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能部门,不仅担负有选拔任用和培养教育干部的重要责任,而且负有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监督的重要职责。
目前组织部门监督“一把手”工作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普遍注重事后监督,忽视事中、事前监督。
偏重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疏于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民主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教育监督。
二是干部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不够配套,有章不循、执纪不严问题比较突出。
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制度目前还不完善,应急性、临时性的规定多,注重长效治本的规定少;正面规范行为的规定多,违反规定的处置追究措施少;一般性的规定多,具体可操作的程序规定少,使监督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
同时,组织部门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职责没有明确分工,缺乏监督责任人。
没有突出“一把手”这个重点,往往把他们与班子其他成员等量齐观,“一把手”权力运作缺乏规范,决策往往处于封闭运行状态,透明度很低,外部无法监督。
三是对“一把手”赋权过重,导致组织部门难以监督。
从我国现行权力配置分配体制看,普遍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一把手”权力过大。
由于“一把手”在本单位、本部门处于支配地位,结果成为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死角”。
四是监督内容单一,措施滞后。
现行的监督内容基本停留在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等方面,忽视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导致监督失灵。
但从近年来披露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仍然占较高的比例,不仅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而且辜负了组织部门多年来的教育培养。
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保证其健康成长,建功立业,既是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关心,也是组织上更进一步和更高层次培养的需要。
第一,完善“一把手”选任制度,提高选拔任用的准确性,确保任用“一把手”的质量作为党委培养选拔和管理干部的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同培养选拔干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几年,中共中央加大了干部制度改革力度,先后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暂行办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进一步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但从目前了解情况看,在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部门权力过于集中,监督缺乏有效性。
当前,从一些官员腐败案件揭露的情况看,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商品化是其大肆敛财的体制原因。
一些财权、物权、人事权较集中的机关和部门,已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主要官员“前腐后继”。
外部监督不力,相互制衡不够,内部监督虚位,是当前我国一些党政部门的普遍现象。
一些职能交叉的部门,又相互扯皮,对自己有利的抢着干,无利的互相推诿,损害的是国家和公民的利益,谋取的是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二、对领导干部特别是行政"一把手"的实施有效监督不够。
一是缺乏同级和自上而下的监督制约机制。
某些监督环节的空档和误区,使一些本该受到严格监督的领导干部往往得不到有效监督。
一些地方主要领导身居要职,个人逃避监督,组织上的监督很不到位,有关制度也形同虚设。
二是集体领导流于形式。
一些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不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任意越权包揽;有的班子成员原则性差,看领导眼色行事,使一些错误意见也能通过合法程序。
三是维护党内制度的严肃性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对抵制、干扰和破坏党内监督的行为,目前尚无可操作的规定及检查的标准。
三、权力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程序制约和保障。
目前,随着《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现象有所遏制,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审批程序、办事程序仍然存在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譬如有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多数属于内部规章,对执行者缺乏强有力的约束。
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的难点及对策建议摘要:同级监督是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发展的重要抓手,应针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进行持续监督。
本文首先分析了同级监督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同级监督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希望为国有企业同级监督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同级监督;国有企业;对策建议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国资国企纪委始终坚持治党全面、治党从严,积极谋划探索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监督工作,努力补齐短板和不足。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同级监督工作特别是“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监督还有待破题、持续改进。
一、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的意义(一)同级监督及对“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是党章党规赋予的职责使命。
同级监督属于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是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
”(二)同级监督及对“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是巩固党执政重要经济基础的重要保证。
企业的经济属性赋予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规律也决定了企业自身的高度自主性。
而国有企业的“一把手”以及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位居企业的权力顶端,掌握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权力。
脱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腐败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然危害国有资产安全,进而侵蚀党长期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
(三)“一把手”“关键少数”违纪违法问题频发迫切需要加强监督力度。
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反腐力度空前,大量国有企业高管违纪违法行为被查处。
从查处的案例来看,国有企业“一把手”、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腐败问题高发多发,不仅影响恶劣,也给国有资产造成重大损失。
同时,暴露了国有企业内部权力制约机制仍不完善,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的“老大难”问题在国有企业同样存在,迫切需要补足补强。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基层一把手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然而,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权力过分集中、廉政建设不力、决策错误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首先,对于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制约和平衡机制来解决。
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权力下放,让更多职能和权力交由下一级进行决策和管理,减少一把手的职能集中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确保一把手行使权力符合规章制度,不违法乱纪。
其次,针对廉政建设不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方面,要强化廉洁行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和培训,提高一把手的廉政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廉政纪律,打击腐败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督,建立举报和投诉机制,引导民众参与监督,推动基层一把手廉政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再次,为了解决决策错误问题,一把手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决策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和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科学决策,减少决策错误的概率。
另外,基层一把手还存在不少其他问题,如形象管理不善、担责拒责等。
对于这些问题,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方面,要提高一把手的言行举止水平,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和维护,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提高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勇于担责,善于承担,不推卸责任,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通过多种对策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制约和平衡机制、强化廉政建设、提升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形象管理和担责拒责等方面的改进,才能使基层一把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把手”监督难的原因及对策
“一把手”监督难的原因及对策对“一把手”的监督难,难就难在搞“运动的办法不合法、教育的办法其不怕、治标的办法不奏效、治本的办法不好拿”的“四不”现象。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现行领导体制上的缺陷,使“一把手”的地位越发具有特殊性。
目前,我国“人治”的现象还存在。
党的领导制度、选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现行的领导体制是造成“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把手”居于核心地位,负有全面责任,起着关键作用,在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建全的情况下,如果“一把手”民主意识不强,很容易导致权力专横和独裁。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原因:一是上级党委、政府以“一票否决制”等方式不恰当地强化了“一把手”负总责,各种会议“规格”要求“一把手”亲自参加,各项工作“责任状”都要“一把手”签订,否则就“不能落实”。
这在加大“一把手”的责任的同时,也强化了“一把手”的个人决策上的主导地位,削弱了集体领导的作用。
“一言堂”、“一把手”说了算难以避免。
二是上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联系工作时过多地与下级“一把手”单线联系。
上级“一把手”到下级检查工作,来了主要听“一把手”汇报,很难全面了解内情,客观上为“一把手”专权提供了可能。
三是不适当的宣传,突出了一把手的作用,有个人“英雄”创造历史之嫌。
各级对“一把手”依赖太大,期望值过高,以至于机制、程序、法律、规定等都由主要位置退而求次。
第二,政策、制度上的不完善,使“一把手”在用人上具有较强的支配性。
由于干部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一些工作有较大的弹性。
比如民主推荐情况、测评情况、考察情况等影响干部任用的因素都难以有一个精确的量的规范,在确定人选时可选择的幅度比较大,加上“一把手”在履行程序上具有较大的能动性,能够成为程序的主宰,因此,“一把手”依然能够利用既定程序为任人唯亲服务。
用群众的话讲,“程序走了,官也卖了”。
第三,人性固有的弱点,使“一把手”与所有人一样存在两面性。
对企业“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企业“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
各级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是我们企业管理的骨干力量。
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规范其从政行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一把手”违纪违法的主要问题“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主要集中在违规用人、违规用权、违规决策等方面。
从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和接收的信访举报来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违规用人,借选拔任用干部、组织人事调整之机收受钱物、索贿受贿、买官卖官。
“一把手”将权利商品化,把官位当做商品去交易。
而且在本单位的干部问题上具有压倒性、决定性作用。
败坏了行政领导环境,损害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是违规用权,利用手中掌握的资金拨付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司法权、建议权等收受贿赂,谋取私利。
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土地征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有的公权私用,为妻子、儿女和亲朋好友经商活动找关系、打招呼、讲人情、协调项目、协调资金等方面;有的滥用职权,不给钱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钱给了好处乱办事,以人情代替原则,用权不公正、做人不公道、处事不公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三是违规决策,在“三重一大”问题上独断专行,搞个人说了算,致使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损害了党内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主要是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资源开发利用等。
五是违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礼金“红包”问题。
二、“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权力过度集中、监督主体缺失、监督制度不完善等是造成对“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
“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把手”违法违纪的案件呈上升之势,“一把手”成为腐败高发人群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
因此,如何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是当前狠抓反腐倡廉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
首先是班子成员时刻处在“一把手”的管理领导之下,其监督活动受“一把手”的直接制约和约束,不敢监督。
其次是单位纪检组(纪委),在领导体制上同时受同级党委(党组)或“一把手”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双重领导和制约,他们的领导权、财政权均掌握在同级党委(党组)或“一把手”手中,客观上形成了一种附属型的隶属关系,不能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
再次是普通干部群众由于缺乏对领导活动和政策规定的了解,加上“一把手”政务公开不够、民主氛围不浓以及监督手段不健全等原因,无法实施有效监督。
二是专门监督机关和监督部门对“一把手”监督缺乏针对性。
上级监察机关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下级“一把手”活动的情况和问题,难以实施有效监督;人大的监督往往对事不对人,缺乏有针对性、实质性的处理;政协的监督只是在会上提提意见,缺乏权威性,监督效果不大。
三是监督制度对“一把手”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一些单位虽然建立了不少监督制度,但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制度相对滞后和不配套,有的制度原则性规范多,可操作性细则少,规范对象泛指多、针对“一把手”少。
四是监督时机相对滞后。
监督机构在对“一把手”的监督上普遍存在重事后查处,轻事前、事中监督,重自我监督,轻外部监督,重集中监督、轻日常监督的倾向,习惯于运用年度考核、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述职评议等时机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疏于对他们进行及时、经常性监督,往往难以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加强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目前在监督基层“一把手”时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监督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稳定。
以下是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一: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监督基层“一把手”时,监督机制仍然薄弱。
一些地方政府内部监督制度尚未完善,监督者的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出现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力度。
加强行政监察机构的建设,严格落实监察责任制,确保监督的有效性。
同时,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监督能力。
问题二:监督方式不适应。
目前,监督基层“一把手”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行政监察和检察机关的力量,但是这些机关在资源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覆盖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和每一位基层“一把手”。
对策建议: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
可以通过建立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举报基层“一把手”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同时,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使监督更加全面和有效。
问题三:监督结果反馈不及时。
目前,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结果反馈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对策建议:加强监督结果的及时反馈。
监督机构要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被监督单位和监督对象,鼓励被监督对象及时整改,解决问题。
同时,监督机构要加强与其他部门、机构的协作,提高监督结果的综合性和权威性。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并加强监督结果的及时反馈,才能确保监督的有效性,提高基层“一把手”的履职能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监督基层“一把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预防腐败、保持政府清廉的重要措施。
“一把手”的监督难点及对策
“一把手”的监督难点及对策作者:石学峰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5期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能否成功解决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是事关反腐败斗争能否真正深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重大问题,也是新时代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的重大课题。
当前,我们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尽管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实际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亟需提出有效对策。
一、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目前,我们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虽然成绩斐然,但依然存在监督难问题,突出表现为对“一把手”的决策难监督、用人难监督以及使用资源难监督。
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一把手”地位特殊,赋权过重过多“一把手”在整个领导班子中位居首位,处于“班长”位置,是整个领导班子中的“帅”。
上级部门在让“一把手”负总责的同时,也往往强化了“一把手”的权力,授予了其更重与更多的权力。
在很多地区、很多单位、很多部门,党政“一把手”大都由同一人担任,有的“一把手”甚至身兼多职,许多重大事项,“一把手”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还是监督者。
最为重要的人权、事权、财权、物权往往都揽在“一把手”个人手中。
这种对“一把手”赋权过重过多的问题,直接致使许多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都对“一把手”产生依赖,由此造成唯“一把手”意见是从。
(二)监督结构不平衡,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一是自上而下监督太远,往往是“雾里看花”,不能精准监督“一把手”。
自上而下的监督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都难以克服和逾越的障碍。
一方面,从主观层面来看,由于私心使然,有的上级往往不愿监督下级“一把手”。
比如,有的上级与下级“一把手”之间已经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订立“攻守同盟”,一旦“拔出萝卜”将会“带出泥”,因而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而且还千方百计和想方设法阻碍对下级“一把手”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从客观层面来讲,上级与下级“一把手”之间的层级越多、距离越远、分工越细,就越鞭长莫及和越难全面深入掌握下级“一把手”情况,监督力度就越薄弱。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的工作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虽然我们的国家和地方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许多原因,监督工作难以落实,导致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具体来说,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基层“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高管能力不足,工作水平不够。
这种现象尤其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较为明显,基层“一把手”将权力聚拢在自己手中,一人独占。
而且一些领导能力不太好,管理不严,工作成绩不佳。
其次,监督机构缺乏足够监管能力,甚至成为基层“一把手”的辅佐部门,监督力度不足。
有些监督机构不仅无法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的监督,甚至成为他们的员工,违背了监督的目的。
再次,一些“一把手”滥权乱作为,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由于其中一些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滥用职权,大量的国有财产被挪用,导致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监督机构建设。
政府要不断修订完善基层监管制度,增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机构的工作效能,弥补监督机构的不足,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深度。
二、建立群众监督机制。
政府应当完善各类举报、诉求和监督渠道,加强对群众代表会议、民主选举、轮流值班和调查问卷等的监督,尽快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独裁、个人独揽大权是行使职权的最大忌讳,方法是做好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能够严守职守、深入基层的干部队伍,真正实现权力清明、公开、透明、责任心强等目标。
四、提高基层“一把手”领导水平。
各级政府应当对基层“一把手”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价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严格执行职权的分工和限制,规定权力的一人独占原则,完善他们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有望有效地解决目前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的问题,为基层官员提供一个规范化、健康化和规范化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行政能力、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民众营造出一个更为安定和和谐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把手”违法违纪的案件呈上升之势,“一把手”成为腐败高发人群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
因此,如何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是当前狠抓反腐倡廉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
首先是班子成员时刻处在“一把手”的管理领导之下,其监督活动受“一把手”的直接制约和约束,不敢监督。
其次是单位纪检组(纪委),在领导体制上同时受同级党委(党组)或“一把手”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双重领导和制约,他们的领导权、财政权均掌握在同级党委(党组)或“一把手”手中,客观上形成了一种附属型的隶属关系,不能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
再次是普通干部群众由于缺乏对领导活动和政策规定的了解,加上“一把手”政务公开不够、民主氛围不浓以及监督手段不健全等原因,无法实施有效监督。
二是专门监督机关和监督部门对“一把手”监督缺乏针对性。
上级监察机关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下级“一把手”活动的情况和问题,难以实施有效监督;人大的监督往往对事不对人,缺乏有针对性、实质性的处理;政协的监督只是在会上提提意见,缺乏权威性,监督效果不大。
三是监督制度对“一把手”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一些单位虽然建立了不少监督制度,但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制度相对滞后和不配套,有的制度原则性规范多,可操作性细则少,规范对象泛指多、针对“一把手”少。
四是监督时机相对滞后。
监督机构在对“一把手”的监督上普遍存在重事后查处,轻事前、事中监督,重自我监督,轻外部监督,重集中监督、轻日常监督的倾向,习惯于运用年度考核、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述职评议等时机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疏于对他们进行及时、经常性监督,往往难以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二、健全监督机制,形成“一把手”监督的制度保障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关键是要通过健全完善和落实相关制度,发挥制度对干部行为的规范约束作用,达到教育、诫勉、激励的目的。
因此,要依据新情况、针对新问题,继续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1、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
加强“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一民主决策过程,是遏制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方法。
一要充分发挥党组、班子会议的作用,凡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都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避免“一言堂”。
二要健全办事公开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政务公开的程序、内容等,特别是对办理人、财、物等事项,只要不涉及保密事项,都要做到条件、标准、程序、政策、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
三要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内部监督,上级领导和纪检监察要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2、实施用人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在“一把手”的选拔任用上必须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对“一把手”选人用人失察失误实行责任追究。
一是要严把选人关,在选人上要坚持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条件,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尽可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考察,把好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意测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将大多数群众拥护的领导干部选拔到各级“一把手”岗位上。
二是严把用人关,在用人上要坚持充分讨论,集体表决,防止选拔任用工作的随意性,杜绝违反程序任命干部的情况。
三是实行失察责任追究制,按“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发现被推荐者“带病”上岗和在短期内出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要追究首推者的责任。
3、实行财务监督机制。
一是完善“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纪委、组织、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一把手”离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从以离任审计为主转移到以任期内审计为主,把审计结果作为“一
把手”考核的重要依据,有违法违纪行为的进行立案处理,从而增强“一把手”自我监督意识和廉洁从政观念。
二是实行“一支笔”审批限额制度。
要明确财务支出标准,规定“一把手”支出权限,超过一定金额的发票要集体审核。
三是规范财务管理。
对钱物要实行分开管理,管钱者不直接购物,购物者不直接管钱,让他们相互监督制约。
同时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票据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彻底铲除“一把手”滋生腐败的土壤。
4、建立健全上下监督机制。
一是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
要从“一把手”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工作作风情况以及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加以监督,对违法违纪的“一把手”不管党龄长短、职位高低、贡献大小,一律严肃查处,真正起到警示、教育干部的作用。
二是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上级党委、纪委通过与下级“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的形式,明确“一把手”当好班长,管好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的责任。
三是实行重大事项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
单位“一把手”要定期向上级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汇报思想和报告工作,特别是“三重一大”决策执行情况要随时报告。
四是完善纪检监察领导体制。
做到以条管为主,摆脱监督主客体之间的依附、隶属关系,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责,不再因监督的人权、财权和事权受制于被监督对象而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的状况。
五是完善信访举报制度,通过设立信访举报电话、电子邮箱、信箱和聘请特约监督员等措施,加强群众监督渠道,同时实行实名举报奖励机制并切实保护信访举报人合法权益,鼓励群众监督,激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5、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对“一把手”监督的合力。
一要坚持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各监督管理部门要相互交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工作中的长处,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
二要重视群众监督,坚持实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高度重视人民信访和群众举报,凡反映“一把手”的问题,要认真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是加强家庭防范教育,通过开展“贤内助”、“廉内助”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一把手”配偶反腐倡廉教育和“一把手”家庭的防范教育,构筑监督管理的“辅助”防线。
四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通过政务公开和公开承诺等形式将“一把手”具体工作向社会和单位公开,把个人权力公开化,让权力运行最大限度地置于下级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将“一把手”带有倾向性问题和严重违法违纪案件采取公开曝光或通报等形式公之于众,使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五是加强“一把手”生活圈和社交圈的监督。
增强对“一把手”在生活和社交中的监督力度,确保组织管理不失控,干部行为不越轨,做到八小时内管住,八小时外管好。
(江西省赣州市纪委、全南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