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
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摘要:同级监督是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发展的重要抓手,应针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进行持续监督。

本文首先分析了同级监督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同级监督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希望为国有企业同级监督的有效开展
提供参考。

关键词:同级监督;国有企业;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国资国企纪委始终坚持治党全面、治党从严,积极谋划
探索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监督工作,努力补齐短板和不足。


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同级监督工作特别是“一把手”
和“关键少数”监督还有待破题、持续改进。

一、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的意义
(一)同级监督及对“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是党章党规赋予的职责使命。

同级监督属于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是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
会明确指出,“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


(二)同级监督及对“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是巩固党执政重要经济基础的
重要保证。

企业的经济属性赋予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规律也
决定了企业自身的高度自主性。

而国有企业的“一把手”以及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位居企业的权力顶端,掌握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权力。

脱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
致腐败,腐败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然危害国有资产安全,进而侵蚀党长期执政
的重要经济基础。

(三)“一把手”“关键少数”违纪违法问题频发迫切需要加强监督力度。

十八
大以来,国有企业反腐力度空前,大量国有企业高管违纪违法行为被查处。

从查
处的案例来看,国有企业“一把手”、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腐败问题高发多发,
不仅影响恶劣,也给国有资产造成重大损失。

同时,暴露了国有企业内部权力制
约机制仍不完善,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的“老大难”问题
在国有企业同样存在,迫切需要补足补强。

二、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是在体制层面上,在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未完
全实施派驻的情况下,企业纪委同级监督实质上仍然是“内部人”监督,在纪委接
受同级党委领导的体制下,对同级班子“一把手”的监督一定程度上是下级监督上级,对班子成员“关键少数”的监督是平级之间的监督。

监督权既不来自监督对象
的任免机关,也不直接来自上级纪委,这是同级监督难的根源。

二是在机制层面上,同级监督虽然在党章等党内法规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始终处
在探索层面,配套制度不完善、未细化,从中央到地方,暂未制定出台统一的具
备操作性强同级监督法规,对同级监督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等没有统一的
规定,导致对监督者和监督对象双方约束性不强。

三是在机构层面上,区直企业二、三级企业受规模、党组织设置等限制,部分企业未设立纪委,只配置了专职
的纪检监察人员,虽然企业明确了纪检监察专员列席所在企业支委会、董事会、
经营班子会议等职责权限,但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固有的监督力度薄弱没有实质上
改变,导致同级监督难以开展。

(二)主动监督与被监督的意识不强。

从实践来看,开展同级监督特别是对
“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的监督,不管是监督者还是被监督者,大家对同级监督的
主动意识还是不够强的,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愿被监督甚至不接受监督
现象。

一方面,权力永远有“越界扩张”的冲动,掌握权力的“一把手”“关键少数”
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对待监督特别是来自于平行权力的同级监督,监督对
象口头上接受,思想和行为上不可避免存在抵触或规避问题,主动配合监督力度
还不够;个别领导人员作风强势,不乐意接受监督,把组织监督当作是他人对自
己的不信任,反感监督,不习惯被监督。

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在现有体制机
制下,不可避免思想顾虑重,存在“不想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现象,担心
监督对象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对个人利益带来不利影响,认为大家同吃“一锅饭”,同喝“一井水”,不愿也不敢大胆履行同级监督职责,使同级监督工作处于被动应
付状态。

(三)监督的能力不足。

一是伴随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业务种类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日益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难以做
到面面俱到,不可避免出现一定程度“外行监督内行”“监督程序重于监督实体”等
的情况,发现问题能力不足,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管控不够,监督效力低下,效
果不够理想。

二是除工作时间外,企业纪委对领导人员八小时以外的监督仍处在
摸索阶段,对领导人员“朋友圈”“交际圈”“家庭圈”等情况难以全面掌握。

三是对
下属企业“一把手”、下属企业班子成员“关键少数”,仍存在上级监督太远、监督
难以实时,监督手段有限、以事后监督为主等的问题,特别是参股企业、省外企
业等派出领导人员的监督,存在更大短板和盲区。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同级监督意识。

要争取理解和支持,纪委作为同
级的监督者和被领导者,要定期向党委汇报监督情况,加强沟通,达成共识,着
重获得党委“一把手”的支持和理解。

要教育引导,积极通过党章党规党纪等教育
学习,引导领导人员正确认识同级监督,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让接受监督
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主动带头接受同级监督。

企业纪委要注意监督的方式方式,讲究监督的艺术,以真心换真情,营造“纪委也是干部之家”的氛围,做到早提醒、早预防、早制止,抓小抓早。

(二)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

结合“两为主一报告”,定期报告工作情况,纪委书记述责述廉,企业领导人员违
规插手干预企业选人用人、生产经营管理等重要事项记录报告,企业领导人员“画像”评价及企业政治生态报告等制度规定和工作要求,增强企业纪委同级监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完善同级监督的操作办法,制定出台统一的纪委加强同级监
督的指导意见或实施办法,明确权力来源、监督范围、问题报告、监督对象责任
义务等内容,让制度为同级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监督“撑腰”。

三是探
索推进派驻制度,对下二、三级企业,可探索实施派驻机制,使监督者与被监督
者在利益上尽可能脱钩,为监督者松绑、排除顾虑。

(三)增强监督能力,聚集监督合力。

要把对党忠诚、政治素质过硬、纪律
作风较强、有担当有作为的同志选拔到纪委的领导岗位上来,配置到纪检干部队
伍中去。

上级党委和纪委要为敢于监督的同志撑腰,形成与荣誊、晋升、物质相
挂钩的利益驱动机制。

要加大纪委推动同级监督的政治责任,对因同级监督不力
而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严格责任追究,增强同级监督的约束力。

纪检监察
干部要努力增强政治素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监督意识、较真意识、碰硬意识、奉献意识,特别要强化监督是第一职责的意识,发现问题是本职,不善于发现问
题是不称职,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是渎职,主动抓好同级监督工作。

下级企业纪委要提升监督的工作技巧,在关键事项、关键时刻上巧妙引入上级纪委的力量,坚持业务工作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借用上级纪委的业务流程、制度规定、名义要求,增强同级监督的底气、硬气,用体制和制度减缓同级监督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和矛盾。

(四)把握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力度。

善于盯重点,围绕权力运行,明确对同级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的监督重点: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选人用人情况、分管业务领域及部门工作情况以及重大项目、重要投资、资金安排使用等关键环节的参与情况。

通过参加或列席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经营班子会议以及日常监督检查、接受信访举报、内部巡察等方式开展监督工作。

同级监督不仅讲策略,也讲气势,还要敢于点关键。

企业纪委要增强执纪审查的能力,坚持有为才有位的观念,严惩违纪违法问题,为同级监督树起权威、营造氛围;要善于通过惩治管理权限范围内同级企业中层领导人员、重点关键岗位员工的违纪违法问题,斩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联通的利益权力链条,做到“抓了前三排、震慑主席台”,对同级监督对象形成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