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备课讲义:10.1 浮力

合集下载

10.1浮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公开课

10.1浮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公开课

教案:10.1 浮力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浮力的产生原因。

教材章节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1节。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公式:Fb = ρVg,其中Fb表示浮力,ρ表示流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在流体中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在流体中上下移动时,流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学生能够掌握浮力的产生原因。

3. 学生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浮力的产生原因的深入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描述一个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

2. 浮力的定义:通过PPT展示浮力的定义,解释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向上的力。

3. 浮力的计算公式:通过PPT展示浮力的计算公式Fb = ρVg,解释每个变量的含义。

4. 浮力的产生原因:通过PPT展示浮力的产生原因,解释物体在流体中上下移动时,流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浮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6.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浮力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和反馈。

7. 浮力的应用:讨论浮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公式:Fb = ρVg。

3.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在流体中上下移动时,流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

作业设计:1. 请解释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给出一个物体在流体中的体积和流体的密度,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章第1讲浮力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章第1讲浮力教案(人教版)

教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章第1讲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讲主要讲解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应用。

教材章节为第十章第一节,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流体中排开的流体重量,即 F浮 = G排= ρ液gV排。

3.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概念的理解,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公式板书。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等)、作业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船只浮在水面上、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等。

2. 浮力概念讲解:介绍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含义。

3. 浮力计算讲解:讲解浮力计算公式 F浮 = G排= ρ液gV排,让学生掌握浮力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给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浮力应用讲解: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7. 板书设计:列出浮力计算公式,强调关键知识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浮力知识。

六、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浮沉,求物体在水中的最大浮力。

答案:最大浮力 F浮 = G排= ρ水gV排 = 1000kg/m³ ×9.8m/s² × 0.002m³ = 19.6N。

2. 题目:一艘船的排水量为1000kg,求船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答案:浮力 F浮 = G排= ρ水gV排= 1000kg/m³ × 9.8m/s² × 0.001m³ = 98N。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浮力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浮力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1.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2.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有关;3.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请你写出能够支持猜想3的一个生活现象:
人在水中下沉,而在死海中却能漂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
(选填“小于”“大于” 或“等
等于
于”)。
浮 = 向上 - 向下 , 向上 =
浮 + 向上 = 1.2 N+1.8N=3N; 浸 没
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深度增加时,浮力
的大小不变。

橡皮膜向下的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可以说
明浮力的产生原因。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或深度有关。
②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璃筒浸没在水中。甲图说明__________
水对玻璃筒左、右两侧的橡皮膜的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对玻璃筒下表面橡
相等
_____,乙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皮膜向上的压力大于水对玻璃筒上表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章 第1节
浮力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RJ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 10.1浮力 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 10.1浮力 课件 (共25张PPT)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 密 度有 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浸入的) 体 积 有关, 而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深 度 无关。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 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大小测量:二次称重法 F浮=G-G液
4.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 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 液体的密度有关。
并沉底,如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分别是F甲、F
乙、F丙,则其大小关系是( )A
A.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
3、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当系统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若将金属球慢 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 变小 (选 填“变大”或“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逐渐
液体种类 重力G

盐水
4N
弹簧测力计示数F
3N
2.8N
浮力F当浮(物=体G浸-F在)液体中的体1N积相同时,1.2N
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归纳总结 实验1 ,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2,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3,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根据猜想1、2、3,得出的实验结论:
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浸在液体 中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 观察右图判断:请你说说哪个鱼说得正确? 为什么?
我体积大,
我受到浮

力大

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1节——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流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F浮 = G排来计算,其中 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排开流体的重力。

4.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计算浮力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浮力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浮力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船舶、救生圈等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2. 讲解浮力的定义:介绍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浸入流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介绍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F浮 = G排来计算。

5. 浮力的应用:讲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浮力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定义: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流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的重力计算公式:F浮 = G排应用:船舶、救生圈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即 F浮 = G排= mg = 2kg × 9.8m/s² = 19.6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的第一节《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排,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4.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方向。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 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液体比重计、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浮力的方向是什么。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体验浮力,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体验,理解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公式: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5. 浮力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浮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船舶的载重、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先求出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再得到浮力。

2. 题目: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答案:根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备课讲义10.1 浮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备课讲义10.1 浮力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知识点1:浮力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产生原因以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为例,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位置深度压强面积压力图示前后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前、F后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左右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左、F右是平衡力,大小相等上下两个面h上<h下p上<p下相等F上=p上S;F下=p下S;F浮=F下-F上方向竖直向上公式F浮=F下-F上F浮=G-F如图所示,F上:物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F下: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如图所示,物体受三个力:重力G、弹簧测力计拉力F和浮力F浮,因为物体静止,所以受平衡力,此时拉力F和浮力F 浮的二力之和与重力G平衡,即F+F浮=G,F浮=G-F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且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不密合适用于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拓展延伸浮力产生的两种特殊情况:(1)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如图1(a)所示,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为0,则F浮=F下。

图1(2)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密合,如图1(b)所示,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为零,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C.深海潜游的鲸鱼D.深入河底的桥墩答案:D点拨: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桥墩由于埋在地下,故下表面没有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知识点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假设猜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设计探究1.如何测出浮力的大小?2.该实验如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步骤?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盐水、物体、烧杯。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如图2A所示;图2(2)将物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部分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2B 所示;(3)将物体浸没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F2<F1),如图2C所示;(4)让物体浸没在水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深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F2,如图2D 所示;(5)将物体浸没在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F3<F2),如图2E所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浮力》一、说教材【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浮力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研究的是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感性知识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展开的,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为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节知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本节教材以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为主线,并结合一些生动形象的实验将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测量等知识逐层展开,最后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体现了物理学科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认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说出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探究实验,认识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浮力。

3、在探究过程中,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活动中,知道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浮力及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二、说学生浮力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小学科学课上接触到浮力,但是关于浮力的认识学生本身就比较模糊,浮力的教学难点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生活中对浮力的认识是不可靠的,有一些错误概念,如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

二是浮力的问题自然涉及到受力分析,与力、密度、质量、压强等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唯一。

知识要求不高,但是能力的综合性要求强,这是浮力难学的第二个原因。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征,我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借助简单而生动的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一、浮力的概念和性质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液体重量。

2. 浮力的性质-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与物体所处的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

- 浮力的方向垂直向上,使物体能够浮在液体中。

-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部分浸没的体积有关。

二、浮力的计算公式1. 浮力公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F_b = \rho \cdot V \cdot g \]其中,\[ F_b \] 表示浮力,\[ \rho \] 表示液体的密度,\[ V \] 表示物体部分浸没的体积,\[ g \] 表示重力加速度。

2. 物体浮沉的判断条件根据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自身重力的比较,可以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若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浮在液体表面;- 若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沉在液体底部;- 若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悬浮在液体中。

三、实际应用1. 游泳和潜水浮力的存在使得人在水中能够游泳和潜水。

对于浮力大于体重的人来说,就能够在水中浮起;而对于浮力小于体重的人来说,就需要通过推动身体或运用辅助器材来保持在水中的浮力平衡。

2. 船只的浮力船只依靠浮力来支持其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只在水中浸没的部分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水的重量,使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

3. 气球的浮力气球中充满了比空气轻的气体,浮力大于气球自身的重力,所以气球能够浮在空中。

四、小结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它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的体积有关。

浮力的存在在很多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游泳、潜水、船只和气球等。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对于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和相关现象有很大帮助。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0.1浮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0.1浮力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0.1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或气体)的向上压力大于物体上表面的向下压力。

3.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排= ρ液gV排。

4.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

2.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产生原因。

2. 浮力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浮力实验器、浮力计算器、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浮力演示器,提问学生对浮力的认识。

2. 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浮力计算公式。

6. 板书设计:浮力计算公式、实验注意事项。

7. 作业设计:(1)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2)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船只的最大载重量。

答案:(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为……。

(2)船只的最大载重量为……。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课后研究。

重点和难点解析: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是比较困难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 浮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 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 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F浮 = G排= ρ液gV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公式的应用。

难点:浮力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泡沫块、金属块、弹簧测力计等)、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物体在水中上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能在水中上浮?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浮力的产生原因: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明白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5. 浮力计算:介绍浮力公式F浮 = G排= ρ液gV排,讲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6. 浮力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浮力公式。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浮力1. 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10.1 浮力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10.1 浮力 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10.1 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材,第10章第1节《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排= ρ液gV排。

4. 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它的重力时,物体将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时,物体会沉入液体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 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液体等)、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能浮起来?浮力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浮力的定义,通过PPT课件展示浮力的产生原因。

(2)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

(3)讲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以及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公式、物体浮沉条件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浮力的概念。

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 判断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浮沉状态,并说明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0.1浮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0.1浮力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0.1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流体中排开的流体重量,计算公式为 F浮= ρ液体 g V排,其中ρ液体是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V排是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

3.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船舶的浮力原理、救生圈的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例题,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计演示浮力的存在,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浮力的大小。

2. 浮力的定义:介绍浮力的概念,解释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3. 浮力的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 F浮= ρ液体 g V排,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和解释。

4.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的浮力原理、救生圈的设计等。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与浮力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练习,进一步巩固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浮力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和验证浮力的存在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应用。

可以设计如下:浮力: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体 g V排应用:船舶的浮力原理、救生圈的设计等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所学的浮力知识,解释为什么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答案: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船的底部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底排开的水的重量等于船的重量,所以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1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排,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4.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浮力方向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公式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浮力计算练习题,实验器材(如石块、弹簧测力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只的浮力原理,游泳时人受到的浮力等。

2. 讲解浮力的定义,通过浮力演示器进行实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存在。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4. 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5.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的测量和计算过程。

6. 课堂练习:布置浮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解答案。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排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浮力的定义。

2. 请写出一个计算浮力的例子,并给出答案。

3. 请解释一下阿基米德原理的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浮力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和计算浮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10.1 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计算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 F',其中F浮为浮力,G为物体的重力,F'为物体在流体中的实际受力。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所产生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流体(如水、空气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流体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浮力计的工作原理,提问学生关于浮力的概念。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流体中的浮力,并记录数据。

4.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计算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给出浮力计算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6. 板书设计:列出浮力的计算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

7. 作业设计:布置浮力计算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放入水中后,测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8N,求物体的重力和浮力。

(2)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N,放入水中后,测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7N,求物体在水中的重力和浮力。

2. 答案:(1)物体的重力为10N,浮力为8N。

(2)物体在水中的重力为5N,浮力为7N。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否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说课讲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说课讲稿

§10.1 浮力——说课材料《浮力》人教版八年级第十章第一节。

从教学内容分析:浮力——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本节课是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因此把这块内容放在初中,并要求一次性过关,高中教学中不重复。

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为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对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

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

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学的要求。

从学生特点分析: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还有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本课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例如图片展示人、鸭、船浮在水面上。

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例如演示铁块在水中受到浮力。

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结合以上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安排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的概念。

2、说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3、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的决定因素。

4、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流程:出示学习目标:起到引领作用。

温故而知新:复习浮力相关的旧知识。

到现在为止,我个人认为话2、3分钟复习是值得的。

浮力现象——《死海不死》导入,因为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浮力概念:用对比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建立浮力概念,并说明浮力的施力物体和方向。

同时归纳出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

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具体的试题,利用上一节的压强、浮力,以及前面的二力平衡知识分析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备课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备课和教案

单元备课第十章浮力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分三节,第一节通过观察现象和探究实验得出凡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第二节探究浮力的大小,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三节给出浮沉条件,并利用它解释潜艇、气球等的原理。

“浮力的利用”是讨论如何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贯串调节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控制物体的浮沉,使学生理解为实现物体的上浮、下沉、悬浮所采取的措施。

除课堂内、外安排一些小制作、小实验外,还可以安排学生查阅有关浮力的资料如:古代利用浮力的故事、深水打捞等,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使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经历研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三、重点: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四、难点:通过实验推理得到阿基米德原理五、课时安排第一节:浮力 2课时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2课时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2课时复习3课时10.1浮力授课时间:新授课总第节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知道浮力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影响因素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烧杯、木块、铁块、铜块、橡皮泥、细线、乒乓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演示实验:黄色乒乓球在液体中缓慢上浮(乒乓球内注入适量的水,容器可用大量筒)设问并讨论乒乓球上升的原因,并说明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浮力概念和浮力产生的原因(三)合作探究1、浮力产生的原因2、浮力的大小怎样测量3、浮力的影响因素(四)成果展示1、F浮=F向上-F向下2、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的。

3、浮力的影响因素:液体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五)巩固练习1.将一物体系在弹簧称上,称得其重为100牛顿,将它放入水中,弹簧称的读数为80牛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10.1 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讲解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以及如何判断物体在水中的状态。

3.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2. 使学生能够判断物体在水中的状态,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3.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 培养学生对浮力应用实例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浮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

2. 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定义,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

3. 讲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4.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讲解如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5.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例题讲解:讲解有关浮力的例题,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1. 概念:浮力是什么2. 计算公式:F浮 = G排 G物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1) 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上浮(2) 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悬浮(3) 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下沉4. 阿基米德原理:F浮 = G排= ρ液V排g5. 浮力的应用:船舶、救生圈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下列物体的浮力(1) 一块质量为2kg的石头放入水中,石头的体积为0.5立方分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1 浮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1 浮力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1 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本节课主要讲解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浮力的计算: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计算浮力。

3.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实验台。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2.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浮力的计算: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计算浮力。

4.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浮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等。

6.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7. 板书设计:列出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8. 作业设计:物体1:石头,重量为2N,浸入水中深度为1m。

物体2:木块,重量为3N,浸入水中深度为0.5m。

(2)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浮力在其他液体中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是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备课:10.1浮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备课:10.1浮力

第一节浮力教学目标: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教学重难点:浮力的概念、计算,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器材:细线、小石块、烧杯、水、PPT课件。

教学方法:“疑、自、导”三环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鸭子、轮船都能在水面浮起来,是因为它们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二、进行新课(一)认识浮力1.现象探究:探究归纳: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的作用。

2.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3.称重法测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即F浮=G-F示。

【例题一】一个重1N钩码,挂在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时钩码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二)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两个面上表面深度小于小表面上表面所受压强小于下表面F上<F下F差= F下- F上1.归纳总结: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2.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方向相反。

注意: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除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外),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浮力。

2.两种特殊情况:(1)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液体压力为零,则F浮=F上。

(2)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为零,物体将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题二】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知识点1:浮力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产生原因以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为例,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位置深度压强面积压力图示前后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前、F后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左右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左、F右是平衡力,大小相等上下两个面h上<h下p上<p下相等F上=p上S;F下=p下S;F浮=F下-F上方向竖直向上公式F浮=F下-F上F浮=G-F 如下图,F上:物体上外表受到的液体压力;F 下:物体下外表受到的液体压力如下图,物体受三个力:重力G、弹簧测力计拉力F和浮力F浮,因为物体静止,所以受平衡力,此时拉力F和浮力F浮的二力之和与重力G平衡,即F+F浮=G,F浮=G-F适用于形状规那么的物体,且物体下外表与适用于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容器底不密合拓展延伸浮力产生的两种特殊情况:(1)当物体的一局部浸入液体中时,如图1(a)所示,上外表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为0,那么F浮=F下。

图1(2)假设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外表与容器底部密合,如图1(b)所示,那么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为零,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以下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C.深海潜游的鲸鱼D.深入河底的桥墩答案:D点拨: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外表存在压力差。

桥墩由于埋在地下,故下外表没有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知识点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假设猜测[猜测一]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测二]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测三] 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设计探究[思考] 1.如何测出浮力的大小?2.该实验如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步骤?[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盐水、物体、烧杯。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如图2A所示;图2(2)将物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局部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2B 所示;(3)将物体浸没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F2<F1),如图2C所示;(4)让物体浸没在水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深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F2,如图2D 所示;(5)将物体浸没在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F3<F2),如图2E所示。

分析论证实验现象及数据如下表:实验步骤液体种类浸入体积浸没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浮力(2)水局部浸入F1G-F1(3)水完全浸没浅F2G-F2(4)水完全浸没深F2G-F2(5)盐水完全浸没深F3G-F3分析步骤(2)、(3)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即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液体的密度一样时,浸入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步骤(3)、(4)可知:改变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入水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步骤(4)、(5)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一样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即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一样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综上所述: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浸没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实验点拨 1.本实验中计算浮力的大小时,采用公式:F浮=G-F。

2.在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跟ρ液的关系时,应控制V排一样;探究浮力的大小跟V排的关系时,应控制ρ液一样。

3.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例】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图3次数1234G/N 3.65 3.60 3.50F/N0(1)请你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有关系。

(3)实验中他采用了的研究方法。

解:(1)如下表所示:次数1234G/N 4.0 3.65 3.60 3.50F/N00.350.400.50(2)液体的密度 (3)控制变量点拨:从题图上看出,当物体不受浮力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即物体重力为4 N;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应是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从而得出表格中2、3、4次浮力F的值。

实验过程中,物体均浸没在三种不同液体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改变了液体的种类,这是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

考点1:判断浮力的变化【例1】如图4所示,将一铁块慢慢提起离开水面的过程中,铁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假设某时刻h=5 cm,铁块的底面积以1.0×10-2m2计,那么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g取10 N/kg,ρ水=1.0×103kg/m3)图4答案:减小;5点拨: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此题中,水的密度不变,铁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浮力逐渐减小;下外表所受压强:p=ρgh=1 000 kg/m3×10 N/kg×0.05 m=500 Pa;铁块所受浮力F浮=F下=pS=500 Pa×1.0×10-2m2=5 N。

考点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例2】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图5液体种类序号物体重力G物(N)弹簧测力计示数F(N)物体受到浮力F浮(N)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水(ρ水= 1.0 g/cm3)121.5502 1.0 1.0100 30.5 1.5150酒精(ρ酒精= 0.8 g/cm3)421.60.450 5 1.20.8100 60.8 1.2150(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 N,第1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N。

(2)分析比拟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一样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分析比拟实验序号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样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展了屡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答案:(1)2;0.5 (2)大 (3)1、4(或2、5或3、6) (4)A点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 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F=2 N-1.5 N=0.5 N;(2)分析比拟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一样,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即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大,故可得结论:当液体的密度一样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结合表格可知1、4或者2、5或者3、6符合;(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展了屡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偶然性,使实验得出的实验规律更具有普遍性。

励志小故事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对人的激励和鞭策。

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

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洗脑和摧残。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

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

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只有当你有足够多的资本时,允许你失误的次数才会逐渐增加。

拥有足够多的资本,哪怕尝试个三番五次失败了,也不会伤你元气。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的机遇是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的。

这时代表面上人人机会平等,但是给穷人的机会非常有限。

王思聪失败一次不过是兴趣爱好的失败,而你失败一次则是生存生活的失败。

穷人,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因为没有钱,知识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穷人,更应该谨慎和保守,因为生活不允许你失败。

所以,越穷的人越应该保守和谨慎。

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逻辑:我一无所有,哪怕失败也不过继续做穷人。

所以穷人没负担,所以穷人可以失败无数次。

这种意识是很可怕的。

人们常常有两个逻辑错误。

我认为应该避免:第一:我很穷。

失败了不过继续做穷人,所以我不怕失败,所以我失败的机会很多。

这种观念是很可怕的。

穷人的失败会严重降低你现有的生活质量,让你惨上更惨,雪上加霜,甚至妻离子散,走投无路。

第二:我很年轻,所以我不怕失败。

因为我时间多,所以失败了也可以东山再起。

这种观念也很可怕。

年轻不应该成为你失败的的借口,你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盲目、不谨慎、不负责、一叶障目。

所以:穷人和年轻人更应该谨慎保守。

不是不让大家拼搏,也不是不让大家努力。

人永远都应该努力,毫不松懈。

但你要在有更大把握的时候,去冒承受能力之外的风险。

这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青春负责,对人生负责。

现实永远很残酷。

穷和少年穷,都不应该成为你盲目决策的挡箭牌。

把这段话反复读二十遍!!参透股市的本质!不然你永远是底层的韭菜!!股市崩盘?钱到底去哪了?是蒸发了吗?还是被某些人赚走了?举个例子:一开始一股值一块钱,从一块炒到十块中间经历了九次倒手,每个人赚一块,第十个人经历暴跌,一块钱卖出去了,等于他承担了前面九个人的利润,所以钱并没有蒸发。

钱只不过实现了换手,从一些人的手里转移到另一些人的手里。

股价从一开始上涨,就是一个泡沫不断被吹大的过程。

泡沫扩大的过程中,每一个抓住机会上车的人都会从中赚一笔钱,直至最后泡沫破裂,没有及时下车并且持有泡沫的人,将承担崩盘造成的所有损失。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股市崩盘,钱并没有蒸发,也没有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