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饮食装备发展史
部队炊事班的物资设置
人是铁,饭是钢。
对于行军打仗的战士们,吃饱喝足更是至关重要。
古时候也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也足以说明饮食对于行军打仗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发展,压缩饼干和罐头现世,解决了部队吃饱的问题。
而随后各种自热食品的出现,算是往吃好靠近。
但快餐从味道和健康上来说,总有欠缺,始终无法替代新鲜食物。
不过野外做饭颇为麻烦,行军打仗也不可能携带这么多炊具,饮食装备的优越性也就体现了出来。
野战条件下制作热食的专用车辆。
分自行式和挂车式两种。
具有机动性好、功能齐全、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1、炊事车通常由热食制作设备、辅助设备和承载车辆底盘等组成。
热食制作设备主要有:1、锅灶。
2、燃烧器。
3、工作台。
4、蒸制设备。
5、主副食加工机械设备。
辅助设备有食品分发器具、冷藏设备、通风与空调设备、水处理设备、监控设备等。
承载车辆底盘通常采用越野汽车底盘或挂车底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自行式炊事车采用厢式车结构,具备行进间做饭功能。
主食灶蓄能保温,主副食加工作业实现智能化监控,4人1小时内可完成300人份的主副食制作。
2、面包加工方舱,用于野战条件下加工制作面包的专用装备。
主要有面包加工车和面包加工方舱。
野战面包加工装备通常由和面机、预醒器、分割机、成形机、醒箱和烤箱等加工设备以及供配电设备、供配水设备、温水调节设备和帐篷等附属设备组成。
和面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一般采用立式和面机,并有温水调节设备配合使用,确保酵母在和好的面团中以最适宜的温度(27℃~32℃)繁殖生长。
预醒器是暂时盛装并初始醒发面团的容器,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分割机、成形机一般为形式多样的组合型设备,根据人们对面包形状、质量的不同要求,将面团等量分割成一定规格和形状的面包胚。
醒箱用于进一步醒发面包胚,配有加热器和加湿器,为面团醒发创造适宜的温度(38℃~40℃)和湿度。
野战面包加工装备通常采用“快速发酵法”,醒发时间只有40~50分钟。
烤箱用于烘烤面包,加热形式有电烤、热风烤式等。
军需流动厨房 野战饮食保障 自行炊事车
军需流动厨房野战饮食保障自行炊事车新华社北京2004年11月9日电曹雪勤、秦伟、胥金章在某演练现场,合同战术演练之后,来自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的野战炊事挂车成了后勤保障演练的亮点。
只见4名炊事员在炊事挂车上熟练地操作,不到1个小时便加工完可供150人食用的主副食品。
官兵们笑着说:“炊事挂车到,吃得饱又好。
”炊事挂车是饮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在野外条件下提供饮食保障的专用车辆。
长期以来,我军的野外饮食保障主要靠“埋锅造饭”来进行。
这种保障方式,不仅炊具携带不便,而且在特殊地域和季节,特别是高寒地区,挖埋灶台非常不便。
更主要的是“埋锅造饭”不仅速度慢、易夹生、窜烟,还暴露目标。
落后的保障方式,严重制约了我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力量攻关,研制出了我军第一代炊事车——83式炊事拖车,改变了我军后勤“埋锅造饭”的历史。
但这种炊事车需要在挂车车厢内进行烹饪作业,操作尤为不便。
加之受地形、行军道路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很好地实施遂行保障。
研究所从90年代开始,又先后研制出了第二代(97式)、第三代(2000式)炊事拖车。
目前我军饮食装备基本形成了以炊事挂车为主体的机械化野战饮食装备系列。
新研制装备的自行式炊事车、野战主食加工车、野战面包加工车、食品冷藏车和保温车、野战给养器材、热食前送器具、班用小炊具和单兵炊具等,构成了加工、储存、分发、前送相配套的战场饮食保障装备体系,大大提高了机动饮食保障能力,满足了部队各种野战情况下的饮食保障需求。
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杨廷欣向笔者介绍道,新型炊事挂车是我军骨干的饮食装备,它是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军野战饮食保障需要和中国人饮食的特点进行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我军饮食装备保障水平。
创新研发的炊事车底盘使整车的重心及操作高度降低,实现了炊事作业的地面化,方便了部队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
自主创新了内浸式逆流做饭技术,依据淀粉糊化理论,首次设计成功多用途套式做饭锅,改变了锅内热气流的循环方式,增加了水分子和淀粉分子的亲合度,做出的米饭口感好,彻底解决了大锅做米饭易糊锅、夹生、窜烟等难题。
我国军队的伙食
我国军队的伙食作者:齐委来源:《百科知识》2009年第20期解放军总后勤部日前发出通知,确定自2009年7月1日起,调整全军部队食物定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基层官兵每人每日摄入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对每天吃什么、怎么吃的基本问题做出规范性安排和要求。
新《标准》强调改善食物结构,如要求每天动物性食物由280克提高到400克,动物性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由26%提高到41%,简单地讲就是肉类供应增加42%。
官兵实际热能的摄入量由此超过4000千卡,可以基本满足高强度、长时间军事劳动的消耗和补充。
二是注重膳食的质量。
新《标准》要求连队食堂增加牛奶和水果定量,保证战士每天有奶喝、有水果吃;提升食物的质量,适量减少了畜肉,增加了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和鱼虾,其中瘦肉占肉类的比例由50%提高到70%,海鱼的供应量不少于鱼类总量的20%。
目前,我军第三代野战食品首次在部队试食用。
这种名为“08耐储存面包”的新型野战食品,外包装呈米黄色,撕开袋子后呈半椭圆形,和以往配发部队的野战食品相比,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开袋即食,便于部队执行机动、作战任务时携带。
以前的野战食品吃起来又硬又干,新型食品是夹心的,味道甜滋滋的,口感极好。
这种新型野战食品中富含运动中人体容易损耗的钙、钠、钾、铁、锌等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适用于部队官兵高强度训练及执行作战和其他艰险任务时快速补充能量和营养,尽快恢复体能。
平时的军队给养从建军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军一直沿用以连为单位组织伙食的方式。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保障模式日益暴露出用兵多、耗费大、效能低、负担重等诸多弊端。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军开始实行了营办伙、团办伙等多种形式的相对集中办伙模式。
我军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是参照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制定、1998年颁布的。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研究结果,从事重度劳动的军人膳食营养及能量消耗补充应高出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36.8%。
各国的单兵野战口粮
各国的单兵野战口粮原载西西河美国在作战口粮研究上是最下本的,图为1943年美军研究人员(居然是个大头兵)在研究军用口粮。
古人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兵家又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拿破仑云,士兵的胃,决定着军队进军距离。
可见吃很重要,关系到民生国计。
军用干粮出现很早,估计人类有了征战就有了军用干粮。
但工业化生产的军粮,我估摸着得从罐筒食品算起。
据说是拿破仑先动的这个脑筋,大概早到1810年左右,法国出现了罐筒,但是玻璃瓶的。
后来英国人给改成了马口铁的,也就是铁皮罐筒。
到了1813年,英军已经配发罐筒了。
在此无责任推测:看来大英帝国能混成日不落帝国,估摸着跟罐筒关系莫大。
你想啊,英国佬驾着舰船满世界殖民,大海路漫漫,常年劳师远征,水手吃啥?上了岸还得开枪开炮到处杀戮攻掠,这都是重体力活,肚里没食肯定不行。
在热带地区航行、作战,一般食物肯定腐败变质,大概只有罐筒食品(或许还有腌制食品)能长久保存了。
看过一本书,说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英法军队登陆红色俄国。
这两国军队都配发了罐筒,列宁曾对此大为感叹,说人家有罐筒,可我们拿什么填饱我们作战的工农红军肚子呢?可见革命导师对罐筒很重视,也很无奈。
K级单兵野战口粮二战爆发前(大概似乎也许是1936年),美国成立了专门机构,在作战口粮研究上是最下本的。
推出了多款军用口粮,最著名的大概算K级单兵野战口粮了,这种口粮还细分为早餐系列、午餐系列、晚餐系列,并且尽量做到了口味多样化。
这种口粮还配有香烟、口香糖、咖啡粉、糖果等,在那个年代,奢侈得简直惊动党中央了。
这种口粮一出现,就招来参战的各国军队集体羡慕嫉妒恨,但基本都是拍砖的。
德国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说美国大兵太奢侈、太腐败,上战场得装满满车皮的奢侈食品跟着才能打仗,就这样仗还打得不咋样;跟美国兵交手的日本兵则大为感叹:皇军常苦斗得肚皮贴着后脊梁,突击个珍珠港成功后,庆功也就是吃个豆包的水平,还得是飞行员才能享用,要是有这样多的好吃的,早把登岛的老美打到海里去了。
解放军伙食如何?从“雪配炒面”到17式单兵口粮,中国军粮进化史
在美国动荡的德克萨斯州,许多当地人网购MRE作为应急食物,以防粮食运输渠道被暴风雪掩埋。 不过,MRE的外观并不是那么得让人有食欲,“糊状”的外观让人忍不住想起印度街头的浆糊。 而且,以肉食为主的MRE热量实在过高,很可能带来体脂超标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MRE的初衷是服务于美国大兵,因此其设计也更符合美国人的饮食习惯。
对部队而言,认知能力已成为驾驭高技术武器装备、完成作战任务的基本素质。
研究还发现,膳食中的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可有效改善和提高特殊环境下指战员的心理和认知能力,美军据此引入了单元 化集体口粮。
紧随浪潮,我军也对部队展开了膳食调查,并据此拟定了13式口粮的“菜品”标准,并为17式的出世打好基础。
调查结果显示:我军粮食、禽肉、鱼虾类、牛奶、蔗糖、蔬菜、水果、食用菌的摄入量普遍不足;而植物油、禽蛋、畜 肉及干菜类的摄入量偏高。 从每人每日摄入食物构成来看,我军粮食的摄入量不到规定标准的五成,而油脂类摄入超标。 因此,17式口粮增加了肉类罐头的数量,减少了含油脂较高的食物,并规定每种食物中必须包含着一定量的蔬菜,以减 少油脂量。 此外,我军膳食磷摄入量远超军标,而钙磷比例偏低,有可能影响钙的营养状况。 而17式口粮中加入的“泰皇海鲜炒饭”,正是看中了海鲜高钙的特点。 相较于钙摄入量的不足,我军铁摄入量超标,膳食铁摄入量远超标准。
(炒面现场)
然而,志愿军没有防空力量的保障,公路运输线长达数百公里,近五成的物资在途中被炸毁。 因此,在每次战斗发起前,除汽车装满、马车装足外,志愿军还加大携带量,一个战士携行量达六七十斤。 然而,即便志愿军战士在战斗开始前,就将随身携带的炒面袋子装满,也只能保障七天的口粮。 过了七天,粮食和弹药都需要补给,否则就会严重影响部队的作战。 敌军经过几次战役的摸索,掌握了志愿军供给的规律,针对“七天攻势”的特点,部署有针对性的战术。 因为供应困难,前线志愿军的口粮常常只有单一的炒面,“一口炒面一口雪”就是志愿军日常饮食状况的真实写照。
浅析我军饮食保障的社会化之路
浅析我军饮食保障的社会化之路摘要:饮食保障社会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改革现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自我保障体系,建立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应军队需要,开放的饮食保障体系。
饮食保障社会化是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后勤保障社会化取得成就的突破口。
同时,饮食保障是最基础的后勤保障,其保障质量直接影响各项军事任务的完成。
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饮食保障社会化饮食保障社会化自2000年开展以来已有九年时间,全军驻地级以上城市的院校等非作战部队的饮食保障社会化已基本达到总部制定的目标,改革的成果显著,效益突出。
2007年,经胡锦涛主席批准,中央军委下发《“十一五”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扎实实抓好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在实施社会化保障的过程中,各单位依据自身特点和所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选择保障模式和合作伙伴,在改革中逐步摸索出一些适合本单位实际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并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以供其它兄弟单位汲取。
但部分单位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内容和组织并不彻底,或又死灰复燃,保障过程的许多环节均为军队伙食管理人员主办或参与,或者说部队的食堂重又回到“包伙制”状态,社会化改革犹如“挂着羊头卖狗肉”,最终影响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正如任何新事物的发展一样,饮食保障社会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发展现状虽成好的态势,但也有不少极需加强和改正的地方。
一、旧的保障体制的弊端1、保障体制僵化,保障方式落后。
我军旧的饮食保障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作战目标的变化,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到部队建设的专业化和精干化。
军用食品调研
军用食品调研一、军用食品的简介:军用食品是指特种部队在特殊情况下食用的食品,例如空降兵随身携带的单兵食品、飞行员远航途中食用的食品以及在飞行员遇险中救生用的救生食品等。
军用食品既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储存期长、又要便于携带、食用方便,同时还要满足食用者口感需求。
无论是在不便制作热食的陆地野战环境,还是在缺少主副食品来源的海军舰艇上,军用压缩食品都因其食用方便、安全卫生而成为作战人员的主要食品。
二、军用食品研究定义:它是军需科研的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用科学方法研制各类军事人员在战争环境或非常情况下需要的方便可口、安全卫生和营养合理的制式食品。
三、军用食品的优点:(1)缩小体积和重量。
如单兵随身携带的食品中通过提高脂肪含量,实现缩小体积维持同等热量的目的。
此外通过高效包装达到减小体积和重量的目的。
例如采用三层复合膜真空包装,其重量轻、紧凑、结实、避光、透氧率低、可以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
(2)储存期长、食用方便。
如美军研制的三明治可以在常温下保存3年而口感依旧新鲜;而一般的压缩饼干可以在常温下储存10年。
我军的救生食品保质期可以达到4年。
这些食品都是快餐即食食品。
撕开包装即可食用。
也可在行进中进餐,无需附属的加工设备。
(3)军用食品功能化。
主要是帮助士兵解决战时持续作战能力,提高反应和决策能力。
该食品中含有咖啡因、谷氨酰胺、酪氨酸和胆碱。
尤其适合作战人员应激或疲劳时食用。
日本最近研制出可以降低应激反应的口香糖,咀嚼这种口香糖可以缓解应激反应,松弛紧张情绪。
此外,美国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正在研究一种营养补充剂与抗氧化剂混合制剂,主要作用是减缓炎性反应和运动性肌肉疼痛。
(4)热食化。
野战食品电化学无火焰加热技术目前比较成熟,它是通过在包装食品的两侧各加一块加热片而实现的,可以使士兵在野战条件下吃上热食。
我军研制的自热式伞兵食品,可以使官兵在十几分钟内吃上热腾腾的米饭和面条以及多种肉菜。
(5)高技术化。
如美军正研制一种透皮吸收的薄膜贴在士兵的皮肤上,微量营养素通过此薄膜可可被人体吸收。
军用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军用食品产业发展情况随着全球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军队对于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军用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军用食品产业作为军事装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上。
本文将从军用食品产业的发展背景、现状和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军用食品产业的发展背景。
在现代战争中,士兵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对于战斗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军队对于军用食品的研发和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在一些特殊任务中,士兵可能需要长时间在野外执行任务,这就需要军用食品具备较长的保质期和便携性。
因此,军用食品产业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军用食品产业的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的军队都在加大对军用食品的研发和投入。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军用食品生产体系,能够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控制。
这些国家的军用食品不仅在保质期和便携性上有所突破,还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进行了优化,确保士兵在恶劣环境下也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补给。
同时,一些新兴国家也开始重视军用食品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技术和设备,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提升自身的军用食品生产能力。
军用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军用食品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首先,高科技的应用将成为军用食品产业的重要趋势。
例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军用食品的保存性和营养价值,使其更加适应极端环境。
其次,个性化定制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不同国家和不同部队对于军用食品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生产商应该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军用食品产业作为军事装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和士兵的身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军用食品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军用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我们期待着军用食品产业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和士兵的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食品与饮食文化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食品与饮食文化在中国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期,战时食品与饮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战争的艰难环境下,民众和军队都要面临食物短缺、资源紧张的挑战。
然而,正是通过创造性的应对和适应,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智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食品与饮食文化。
一、战时食品创新与节约在战争时期,粮食供应是当务之急。
政府通过粮食调配和限制销售,尽可能保障了粮食供应。
同时,民间也积极参与到战时食品的创新与节约中。
人们发展了许多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特色食品,如红薯粉、玉米面等,以应对粮食短缺的困境。
此外,人们还通过提高食品利用率来进行节约。
例如,利用剩饭剩菜炒炒炒或者做成菜肴,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食材。
二、战时饮食对士气的影响在战场上,饮食不仅是士兵们维持生存的必需,更是对士气的重要影响因素。
军队为了提高战士们的斗志,注重舒适的就餐环境和合理的饮食安排。
他们提供热腾腾的饭菜和草草的被褥,来营造家的感觉,让战士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下保持积极的态度。
同时,在战场上,解决饮水问题也是一个首要任务。
军队在各地开发了多种饮用水源,并且进行了严格的过滤处理,以确保士兵们健康饮水。
三、战时饮食情感与记忆战争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会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在战争中,人们不仅要应对日常饮食需求,还要用饮食来传递情感和加深战友间的感情。
许多士兵对于战争时期的伙食仍然保留着浓厚的感情。
特殊的食物也成为了战争时期的记忆符号。
比如,战时特供的罐头成为了许多人回忆的一部分,他们在那段岁月中学会享受罐头的美味。
这些记忆既是对战争的纪念,也是对那段艰辛岁月的铭记。
四、战时食品与饮食文化传承战时食品与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中的产物,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时食品的出现和创新为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创造性。
一些特色食物在战后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当地的地方特色美食。
军粮的故事
古语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军粮,从来都是一支部队作战胜负的关键所在,毕竟饿着肚子是没办法上阵杀敌的。
古今中外,士兵们的餐桌上都出现过什么样的美食大餐呢?请务必忍住你的口水,来了解一下军用口粮的前世今生吧!雀灿磁閔詁燧長的最爱一瓶百年历史的军用罐头小麦能够提I-----------------------------供比小米更高的热量,士兵吃了疯狂又原始军粮指的是供军队食用的特定食物,它们是维系军队战斗力的最低标准。
早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最早的军队吃什么?那时候的军队很原始,没有后来的所谓“兵种”概念,因此也就没有专业的后勤保障部队,老祖先们奉行的是“作战后勤一体化”政策,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战士与后勤兵的“综合体”,大家一起狩猎动物,分享肉食。
最早的战争,距今有多少年已经无法考证了,但可以断定最早的战争发生在部落形成后,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资源的短缺导致部落之间经常为了食物、水源、生存空间的争夺发生流血事件。
那时候的士兵更是如狼似虎,如果不拼命,真的连饭都吃上。
后来随着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兵种的不断细分,军粮的品种越来越多,制作方法也因历史时期不同各异。
王牌军粮一小米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军队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产量高、更便携、保质长的食物人马共食小米作为军粮,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优势,那就是在军队里,小米可以同时满足人与马的进食需求。
在古代,战马的重要性不亚于士兵,为了保证战马有充沛的体能,供应给它们的饲料里往往要加入精制谷类,小米当然是最佳选择。
30来充当军粮。
小米便成了军队的首选。
小米也叫粟,是古代最早被种植的农作物之一。
在干燥的环境中,它的保质期可达多年。
唐朝以前,中国古代军队的主要军粮就是小米,堪称“王牌军粮”,士兵的餐桌上每天都是一盆盆小米粥或小米饭。
之所以选择小米充当主要军粮,是因为约六七千年前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小米的栽培技术被半坡人发扬光大,小米就在中国北方广泛种植,军队行经的地方都有小米种植区,这样可以就地取材,节省运输成本。
中国军用食品简介及发展简史
中国军用食品简介及发展简史军用食品是指按军队规定的技术标准生产、供应的各类制式食品的总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用食品分为野战食品、远航食品、救生食品和通用食品四大类。
人们并不知晓,其实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那天起,我国最早的快餐食品研究已进入攻坚阶段。
只不过代表着“国字号”研究的机构,是一所军队科研所,是一群军人。
打开我军军用食品研究厚厚的档案,我们清晰地看到:早在1951年,我军最具权威的研究所--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已将中国人喜爱的传统主食--面条制成了方便面,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当这一代表着中国“第一代快餐”的方便面运到朝鲜前线时,不仅受到志愿军战士的欢迎,而且连美国人也感到震惊。
如今风靡百姓中的“康师傅”方便面,其实就是日本人1958年发明、并通过港台而引入我国的快餐食品。
尽管如此,它比我国研制的方便面整整晚了7年。
人们不会忘记,进入六七十年代,我军自己研制的压缩干粮曾风靡一时,似乎一夜间成为国人心目中快餐食品的“王牌”。
当时,人们争着抢着,为买到一桶压缩干粮还要托部队的熟人走后门。
正是这种现在看来不尽如人意的快餐食品,竟名传国外。
前不久,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女老板找到总后勤部军需部某研究所,要求购买761型压缩干粮,准备与越南商人做贸易。
当科研人员将新一代压缩干粮介绍给她时,她不停地摇头。
她说,越南百姓吃过中国的快餐食品,觉得761型压缩干粮最有味道。
今年以来,一些非洲国家也慕名通过有关方面向我国购买军队研制的压缩干粮。
据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军用食品研究室何锦风主任介绍:我军早期研制的罐头系列也同样有着显赫的名声。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听军用罐头,哪怕是一听酸菜罐头,都不亚于今天我们吃上一顿丰盛的大餐。
当年的水兵们探家带上几听军用罐头,都显得比其他兵种更加神气。
甚至有些孩子暗中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当水兵,因为水兵有罐头吃。
何主任是军用食品的研究专家,他肯定地告诉记者:军用食品一定是快餐食品,而快餐食品却不一定能成为军用食品。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饮食和烹饪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饮食和烹饪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艰苦卓越的战争,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军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饮食文化和烹饪方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战时饮食的变化以及烹饪的特点。
一、战争对饮食供应的冲击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日本军队对中国的接连侵略导致了广大土地的破坏和人口的流离失所。
农田、粮食和农业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给中国的粮食供应带来了严重冲击。
国内经济的崩溃使得食品短缺成为了日常现象,人们普遍面临着挨饿的困境。
二、抗日战争中的丰富创新尽管抗日战争给饮食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
面对食物短缺,人们开始寻找替代品和创新的烹饪方式。
一些农民开始种植更多的蔬菜来弥补粮食不足,同时还发展了一些不依赖粮食的食物,例如酿豆腐、糍粑等。
这些创新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基本的营养需求。
此外,人们还通过降低饮食的消耗来适应战时的困难条件。
他们开始采用节俭的烹饪方法,减少油脂的使用,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以尽量节约食物。
同时,由于无法获得新鲜的肉类和蔬菜,人们开始创造出更多的调味料来增加菜肴的口感和味道。
三、抗日战争对烹饪方式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由于燃料供应短缺,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烹饪方式,以便节约能源。
炊事员常常会将多个菜肴一起煮熟,以减少用火和燃料的数量。
同时,他们还发展了一些便于烹饪和保存的方法,例如炖煮、蒸煮和煲汤等。
另外,由于缺乏新鲜的食材,人们开始更加重视食物的保存和储存。
他们普遍使用腌制、干燥和烟熏等方法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这些技术不仅使得食物能够在长时间内保存,同时也使得人们能够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获得多样的口味。
四、战时餐桌上的创新在抗日战争期间,人们创造了一些独特的餐饮习俗和仪式,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抗日斗争的坚决支持。
例如,“抗战馒头”成为了一种流行的食物,它通常以圆形象征着团结和坚固。
军用炊事车介绍
军用炊事车介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是战争中最基本的后勤保障。
如同对粮草的运输、保护一样,战场上饮食的保障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18世纪末,率领军队四处征战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就曾说过:士气来自于士兵的伙食。
在走过了埋锅造饭、马拉炊事车、罐头等野战食品之后,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将重点转向了热食保障的首要装备——野战炊事车。
在西方饮食装备和野战食品迅速发展的同时,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多半停留在初始和改造阶段,所幸的是发展的速度却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外军炊事车的演进很早以前,马就被用来驮运粮草,后来马车也开始被用来拉载粮草和炊事工具。
1753年,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路姆•福德从这种马车上得到灵感,首次将炊事用具装载到四轮马车上,现代炊事车的雏形形成,野战炊事装备开始车载化。
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俄军使用了机动性好、体积小、操作简单和使用大众化的单轴炊事马车,率先装备第一代野战厨房。
1906年,普鲁士军队研制成功单轴挂车式野战厨房,以展开方便、操作简单、机动性能好等优势迅速普及欧洲。
1912年,俄军又简单地将烤炉安装在轮式车体上,随部队机动转移,战士第一次在作战途中吃上了可口的面包,这种炊事面包车在战场上被广泛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英、法、美军等都将炊事车作为战场饮食保障的主要手段。
虽然形状各异、功能不一,但几乎都是以柴(煤)为燃料,马为牵引动力,将灶具和炊具简单地固定在马车上,在作战中暴露出速度慢,载重能力低等不足,难以满足部队的要求。
之后炊事车虽不断被改进,但在设计思想上没有根本性突破。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世界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兴起,为野战炊事装备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前提。
1930年,美国人发明了炊事卡车。
1937年又研制成功半拖挂式炊事车,不久德国研制出第一台单轴四轮炊事挂车。
1938年,法国人将老式马拉炊事车改造成一种机动性更强、纯机械的单轴双轮炊事挂车(38型),由越野汽车牵引。
中外战场饮食保障比较研究
中外战场饮食保障比较研究战场饮食保障是作战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战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世界先进国家军队都在积极改革战场饮食保障模式,以实现保障体制、供应方式、组织形式与最新的保障技术的最佳结合,满足官兵在战场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将中外战场饮食保障进行对比,分析和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对于加快我军战场饮食保障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保障体制比较(一)从力量编成看,外军为基于复合保障的“双向哑铃型”,我军为基于自我保障的“单向圆锥型”外军: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军队,强调复合保障理念,既注重战术层的部队自我保障力量建设,也注重战略层的支援保障力量建设,饮食保障力量呈现出“两头强、中间弱”的局面,即“双向哑铃型”。
比如,美军在国防后勤局下编设若干“力量提供者连”给养排,战时配属给战区陆军地区司令部或军保障司令部,可部署在军、战区作战地域对过往部队实施保障。
各战斗部队通常在营一级设立炊事分排,用于自我保障。
我军:我军战场饮食保障主要依靠作战部队自身饮食保障力量,当部队集结、长途机动等时机,则主要依托地方民力支前保障。
部队战术级单位炊事人员编制全,总体数量庞大,战役和战略层次的支援保障力量十分有限,呈现出典型的“单向圆锥型”。
启示:随着战争形态快速向信息化战争发展,未来战争节奏转换迅速,更加强调快速部署、快速保障。
我军应加强战略、战役支援饮食保障力量建设,实现“圆锥型”向“哑铃型”的转变。
(二)从编配方式看,外军为基于战斗编组的“模块组合型”,我军为基于连队办伙的“分散固定型”外军:美、俄等国军队饮食保障力量采取模块化、部队化、集约化编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战场饮食保障力量可根据作战编组的需要,灵活地进行组合。
我们可将其归结为“模块组合型”。
如美军的“力量提供者连”给养排,可根据需要配属各级部队;在部队营一级编配的炊事分排,既可分散成班对各战斗单位实施保障,也可全团集中起来,对团实施集约化保障。
古代军队的军粮汇总
古代军队的军粮汉族远祖四处放牧田猎为食物皇帝不差饿兵,军无粮则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中国有诸多关于军粮重要性的警句。
无论何时何地,士兵只有吃好睡好,才有能力穿戴沉重的装备行军作战。
中国虽然是烹饪大国,但那些花样繁多的菜肴都是富裕及贵族家庭的专利,普通士兵是享受不到的,军营里的伙食就是2个字“单调”。
现在我们来说说那些乏味的军营饮食。
中国汉族的远祖是半游牧半渔猎民族,但是自从他们从甘肃青海进入中原内地后,人口逐渐增多,开始发展出原始农业。
在商朝田猎是军粮的一个主要来源。
商代田猎规模很大,一次出动上千人可获得数百头野兽动物。
甲骨文就记载一次田猎,商人就获得451只鹿。
到周朝田猎规模更大,周武王曾一次猎杀上万头野生动物。
正因为此,商周王朝才能不断开疆拓土,逐渐将国土扩大到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诸多省份。
经过夏商周时期半农半牧生活后,到战国以后汉族正式成为一个农耕民族,五谷杂粮和一些品质不多的蔬菜成为老百姓,也是军队的主要饮食。
饿着肚子或者营养不良的士兵是无法披甲作战的。
宋朝以前中国饮食吃稠菜粥最多中国古代军队饮食总体来说是简陋,粗糙,仅仅是果腹水平。
八路军-解放军一直自称是小米加步枪,这是有历史来源的。
粟,通常称为谷,谷去壳后称为小米。
中国古代军队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小米加刀矛的水平。
秦朝富有,积粟如丘山,富天下10倍。
秦律才敢于记载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积的粮仓,甚至咸阳的粮仓储存有10万石粮食。
正在是这样强大的后勤补给,秦军才能以数十万披甲南征北战,统一天下。
最早的军粮做法实际是煮粥,宋朝以前,一般炊具都是陶器,极少有铁锅。
陶器最适合煮粥,而不适合炒菜。
夏商周三代都是煮小米粥,而是还是菜粥。
需要在粥里加入各种野菜,野果,豆类甚至是放入肉类的肉粥。
军队一到饭点,就架起铁锅熬菜粥喝。
只是那时的粥非常稠,称之为厚。
小米做为军粮从上古时代一直持续到唐朝。
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政治和军事中心都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时食品供应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时食品供应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艰辛和磨难。
在战争期间,食品供应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为了保障前线士兵与后方民众的温饱,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战时食品供应。
一、粮食储备和调度为了应对战争所带来的食品供应短缺的问题,中国政府当时采取了粮食储备和调度的措施。
首先,政府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通过提供种子、肥料和农机具等支持,确保了农业稳定发展。
其次,政府建立了粮食储备体系,通过收购和储存粮食,以应对突发情况和战争时期的需求。
最后,政府实施了粮食调度政策,将粮食从粮食丰产地区调拨到战场和供给紧张地区,确保了全国范围内的粮食均衡供应。
二、军队食品保障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食品供应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前线士兵的温饱,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军队实行有组织的军粮供给制度,通过军粮站、供给站等机构,保障了军队的粮食供应。
其次,政府调集了大量的资源,为军队配给了充足的食品,确保了士兵在战场上有足够的营养。
此外,政府还在战争区域建立了军用农场和养殖场,为军队提供新鲜的食材,并减轻了后方交通不便时的供给压力。
三、民众食品供应在抗日战争中,民众的食品供应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由于战争导致了交通中断和资源短缺,民众常常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
为了保障民众的温饱,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建立了定点供给系统,在大城市和供给紧张的地区,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食品供应。
其次,政府通过发放粮食券和特别定量供给卡等方式,对民众的食品购买进行了限制和控制。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农民工队和劳动者互助团体,为城市和工厂提供新鲜的食物,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总结中国抗日战争的战时食品供应是一项重大的任务,政府和人民通过各种努力和措施,保障了前线士兵和后方民众的温饱。
粮食储备和调度、军队食品保障以及民众食品供应等措施,有效地提供了战时食品需求。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要,也有助于保持人们的士气和战斗力。
军用饮食供应站与我军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
●运输投送Transportation &Projection军用饮食供应站与我军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李晓莉1,潘国建1,王晓宁2(1.陆军勤务学院军需采购系,重庆401331;2.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北京100036)摘要:针对军用饮食供应站当前自身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军野战饮食保障将逐渐转变为快餐化保障模式的转变,分析我军野战饮食保障需求与军供站饮食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研究我军野战饮食保障需求与军供站饮食保障能力之间的结合点,提出优化军供站保障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指出军用饮食供应站应适应快餐化保障改革要求,实现机动保障、标准化供应、区域联保、全国联网,成为我军野战饮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野战饮食保障;快餐化;军用饮食供应站DOI :10.16807/j.cnki.12-1372/e.2020.03.005中图分类号:E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192(2020)03-0017-04Military Food Supply Station and Fast Food Support of Field Diet in Our ArmyLI Xiaoli 1,PAN Guojian 1,WANG Xiaoning 2(1.Quartermaster Acquisition Department ,Army Logistic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China ;2.Joint Service Academy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6,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many problems in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food supply stations ,as well as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of our military field food support into fast food support mod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ield food support demand and military food support ability in our military.Then ,it studies the combination point between field food support demand and military food support ability.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military food support capacity.It is points out that military food supply stations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ast food security re-form ,realize mobile security ,standardized supply ,regional joint security and national networking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field food security in our army.Keywords :field food support ;fast food ;military food supply station收稿日期:2019-12-17;修回日期:2020-03-13.作者简介:李晓莉(1972—),女,博士,教授.军用饮食供应站(以下简称“军供站”)是地方政府在交通沿线设立的为过往部队提供饮食保障的机构[1]。
揭秘:你不知道的军用罐头历史
揭秘:你不知道的军用罐头历史“世界上第一个罐头是怎么诞生的?罐头为什么能成为军粮之一?罐头又是什么时间走入中国军队的?部队里的罐头和市面上的罐头有什么区别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中国军用罐头的世界。
01. 世界上第一个罐头是如何诞生的?罐头的起源,始于战争中对食品保藏的需要。
输掉了欧洲的拿破仑,直接推动了罐头的诞生。
19世纪初,法国国王拿破仑为解决军队在战争时的食品供应保障问题,重金悬赏食物保存的方法。
1804年,尼古拉·阿佩尔,经过多年研究,获得了用玻璃瓶灌装加热食品并密封保存食品的方法,赢得了拿破仑的奖金。
这就是现代罐头的起源。
*法国政府为尼古拉·阿佩尔发行的纪念邮票02. 罐头为什么能够成为军粮之一?中国有句老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足量、可靠的军粮保障,能够稳定军心;持续可靠的军粮供给,能够保障部队战斗力,赢得战争胜利。
罐头诞生的故事,就是它成为军粮的最重要的原因:罐头食品能够长期保存不变质、便于存储运输。
所以,从罐头诞生至今近两百年,罐头一直是军队重要的饮食补给。
*一战时英国的咸牛肉罐头*二战时美军的各种罐头*二战时(xiao)日本的红豆米饭罐头二战期间,虽然我们没有罐头食品,但共产党人和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热血精神,靠着“小米加步枪” 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
03. 罐头又是何时进入中国军队的呢?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1960年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军用食品的研发了。
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物资不丰裕,技术不成熟,研制出的军用食品品种非常少,口味也比较单一,不耐储存。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期,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与营养研究所向部队供应过副食罐头,限于当时物资匮乏(50年至53年,全国罐头总产量从仅1千多吨增长至2万吨),并未能大规模配给部队。
第二阶段:1960年至1980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我军需要,特别批示建立一个生产军用食品的军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军饮食装备发展史饮食装备是部队在平时训练、演习和战时逐行饮食保障任务的重要保障手段。
我军饮食装备研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上级首长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发展迅速,并已初具规模。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在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全体饮食装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军饮食装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本形成了以炊事车为主体较完整的野战饮食装备体系,且已在一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我军战场饮食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80年代以前革命战争年代,我军饮食装备只有一些简单的炊事器材。
我军最早的炊事车是1952年开始研制的,1960-1962年研制了野战马拉炊事车、废气炊事车,1966-1970年试制了干粮加工车和面包车,76-77年又研制了几台新的炊事车。
52年的炊事车52年的炊事车是一个单轴拖车,可以用汽车牵引,也可用马拉。
车内设备包括大小锅灶各1个,380公斤容量的水箱1个,炊具箱、物料箱11件,大锅、菜锅、平锅等各种锅若干口,另有汽车牵引架、修理工具等。
该车总重1.5吨。
该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用汽车牵引,也可用马拉,机动性好,而且不占用卡车,成本也不高;二是烧媒烧柴燃料费用较低,基本上能保证一个连队的热食供应。
不足之处是车比较重,车体比较大,马拉有困难。
另外,车上设备布置前轻后重,战争条件下易翻车。
而且散烟不良、无保温设备,锅无密封,行车漏水。
60年的马拉炊事车马拉式炊事车野战马拉炊事车是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给养研究所炊事机械研究室于1960年下半年开始研制的。
整个研究于1962年初完成。
适用于步兵分队(连队)的伙食单位使用。
所有炊事设备和附属设备均装在马拉车底盘上。
炊事设备包括带菜锅的立式锅炉一台、蒸箱二个;附属设备包括手摇吸水泵和手摇鼓风机各一台、汤桶一套、煤箱一只及工具箱二只。
该车做好150人的米饭(包括菜)一般需2个小时;做好150馒头(包括菜)一般需1.5小时。
使用该炊事车需炊事员三名。
一名烧火(兼驮手);一名负责淘米;一名负责切菜炖菜。
马拉车的特点:一是车轻,用马拉,可走一般乡村土路。
二是用锅炉、蒸箱做饭,烧煤烧饭。
存在问题是:①做饭时间长,主要由做饭方法本身和蒸箱某些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②机动性不能适应步兵连队的需要。
马拉不能爬山、穿林等。
③手摇水泵不能保证冬季供水,蒸箱下部易积水,米饭撒入蒸箱后不易清出,以致腐烂变臭。
废气炊事车废气炊事车是利用汽车发动机废气余热做饭的炊事车的研究工作。
该研究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车辆所和军需所共同负责。
整个研究始于1960年7月,于1962年10月结束。
该车底盘为解放10,驾驶室不改,车厢是工程车式的。
两侧各有三个可摇起的玻璃窗,右侧有四扇可上下撑起的壁。
后门两扇。
车厢内中央部分设有两个底板下箱可贮存不怕潮的蔬菜等物。
车厢后部两侧各有一个吊箱,其中一个放煤柴,另一个放工具。
车厢骨架是焊制的合形梁,外蒙以0.5及0.75m/m的白铁皮,内衬3-5层胶合板,顶蓬夹层中填以旧棉絮绝热,顶蓬上开两个天窗,装6个12伏灯泡。
车厢内部尺寸:长3650×宽2300×高1850毫米;车厢外形尺寸:长3750×宽2430×2050毫米。
车厢总重850公斤。
车内设备包括1个卧式锅炉、1个立式锅炉炒菜锅组、1个蒸桶、1个手摇水泵、1个冷却系循环水热交换器、1个贮水箱、1个手摇鼓风机,此外还有炊具箱、粮食箱、冷藏箱等。
该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利用废气余热在行车中做饭是完全可以的,但要求90分钟内做好100-150人的饭菜是不现实的。
但利用该立式锅炉组烧煤、柴可以保证90分钟内做好100-150人的饭菜。
而单利用余热在柏油路上,平均车速为35公里/小时,110分钟内可以做好100人的饭菜。
②利用发动机冷却系循环水的热交换器是可取的。
③利用蒸汽做饭的方法是可取的。
④车辆结构型式基本符合炊事车用途,行车时通风好,静止时右壁可撑起,工作条件尚可。
不足之处是:①采用卧式锅炉之后再采用立式锅炉利用废气的途径是错误的,因为立式锅炉热效率低(53.5%),结构复杂,重量大,只用卧式锅炉便可以了。
②废气管道的保温层不但痛肿而且保温效果差,排气歧管到三通伐的球头连接机械不好。
③余热利用锅炉的腐蚀问题。
锅炉使用之后,长时间放置不用,便会很快腐蚀。
④利用余热做饭只有在行车时才是合理的,在汽车停止时发动发动机做饭是很浪费的,在专用的炊事车上,只考虑利用废气的余热做饭,现实意义不大。
这是由于有时车的移动距离不大,热量有限,不能满足炊事车的需要。
干粮车和面包车(1)干粮车该车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与上海食品工程设计院联合研制的。
车型为由解放30改装的汽车大修工程车车厢。
车内设备包括炒粉机、搅拌机、压块机、包装机等生产压缩干粮的成套设备。
每天可生产2500-3000斤压缩干粮。
该车是装备团以上单位的,用于解决战时的野战口粮。
该车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所加工的干粮体积小,耐贮藏。
但操作技术较复杂,易出故障,而且车体积较重,设备也较重。
(2)面包车1969-70年由沈阳、北京军区与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联合研制的。
其车型由解放10改装。
(车盘降低,并且在上面加一个工程车式的车厢。
)内装制作面包的烤箱、醒箱、面案、手摇泵等设备。
以沈阳军区面包车为例,每小时可烤80斤面的面包。
在烤箱下部还可以蒸馒头、做米饭、烧开水等。
烧柴油,配一个喷灯式柴油燃烧器。
柴油燃烧器点火时可用汽油蒸汽(0.5气压)预热。
全车6人操作,每小时耗油4公斤。
77炊事车77式炊事车77炊事车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于1977年在广州军区7431工厂试制的。
该车用东风240改装,即在原车厢上增加一个金属壳棚,车厢两侧及前后挡共装9块左右可拉动的玻璃窗,两扇车门设在车后,为全开式。
改装后整车总重6.1吨(包括全部炊事设备总重778公斤)。
整车外形尺寸为6218×2255×3100毫米,内部尺寸为3400×2000×1790毫米。
车厢顶距地面最高处3100毫米,内外蒙1毫米厚铝板,中间夹层用25毫米厚硬泡沫塑料填充隔热保温,两侧车壁各有890×660毫米可左右拉动的玻璃窗三个,前车壁有950×420毫米可左右拉动的玻璃窗一个,后车壁是由两扇门和原车厢挡板组成,每扇门有一个940×660毫米玻璃窗。
停车做饭时,可将后挡板放平,增长车地板长度450毫米,并设有简易折叠梯。
行车时将后挡板关闭。
该车基本保持了原车的越野性能。
1小时内可做好150人饭菜,只能指米饭和普通炖菜(每人每餐按七两米和五两菜计算)。
蒸馒头若要蒸105斤面粉则需要65-70分钟左右。
行车做饭需预先将米饭淘好,将菜切好,下米时也需停车进行。
二、80年代80年代初,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先后研制成功了80-营用炊事车、83型炊事车和83型面包加工车,同时进行了饮水保障车、主副食半成品加工车的探索性研究。
80-炊事车是供营一级伙食单位野战条件下做饭用。
80-炊事车由一辆主车(牵引车)和一辆双轴挂车组成。
挂车重量不超过3.6 吨,其中底盘和车厢不超过2.3吨。
该车在1小时内可做好400人的饭菜。
每餐一饭一菜,不包括烧汤和烧开水时间。
主食(米饭、馒头)每人每餐按6两计算,菜类按每人每餐3-5两计算。
和面、做馒头、切菜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
操作人员为7人(不包括司机和给养员)。
83型炊事车83-小型炊事车由一辆单轴双轮挂车组成。
全套炊事设备安装在挂车上。
不配专用改装牵引车,使用时可用解放CA10B型载重汽车牵引,也可用其他车辆拖挂。
该车配有帐篷一顶,行军状态时,帐篷当作盖布,挂车行车高度1.5米;展开作业时,盖可作帐篷,面积为6平方米,工作状态高度为2.15米。
83型炊事车80-野战活动厨房根据1979年自卫反击作战军需工作经验,考虑到连队在前沿,单独起伙的条件差。
因此,考虑将伙食单位集中到营比较合适一些。
把一个营的炊具和炊事员集中到一起配备专门的给养辎重车辆运输。
在没有装备面包车、炊事车之前,要改革现有炊事工具,在营一级装备野战厨房。
野战活动厨房就是以连为单位装备野战厨具,由营统一组织做饭。
80-野战活动厨房包括野战炊具、热食前送工具和附属设备三个部分。
其主要战术技术指标是:以当时连用野战炊具为主,再增加一些必要的炊具,组成野战活动厨房。
厨具要配套,热食要前送;全套厨具集中起来可以营为单位起伙,分散开来也能以连为单位做饭,热食前送袋容量45-50市斤,能盛装米饭、馒头、汤菜等,便于拿取,容易清洗。
保温性能要求装入85℃的热食,在-20℃条件下,经1小时,热食保持不低于40℃。
活动炊事帐篷、活动炊事桌轻便、坚固,便于展开和收拢。
野炊灶和手摇鼓风机配合能烧柴煤。
炊具袋放置小炊具方便拿取,不易丢失。
83型面包加工车83型面包加工车由两辆解放CA-30越野汽车和两辆双轴四轮挂车组成。
该车在海拔3500米以下地区,环境湿度为-30-35℃范围内均可使用。
该车在有风(6级)、雨(中雨)和雪的情况下均能正常作业。
该车需操作人员8人,可连续生产,平均每小时可生产100-200公斤面粉的面包(折合面包150-190公斤)。
该车有一定的越野机动性。
拖挂时最大车速60公里/小时,最大爬坡度15度,最小转弯半径10米,改装后的主车全重8.4吨,醒发挂车3.1吨,烤炉挂车3.45吨。
工作状态占地面积为10×15(米)。
84-面包加工车组84面包加工车组是由一台东风EQ-240越野汽车牵引的半挂列车和一台东风EQ-240越野运输汽车及一台50千瓦单轴电站挂车所组成。
半挂列车为面包加工车。
越野运输车为保障车。
电站挂车为电源车。
这一车组在野战条件下可构成一个流动性的小型面包加工厂。
该车组在生产面包时,选用了快速发酵工艺。
生产周期缩短为2个小时。
可以连续生产。
平均每小时生产105-125千克面包。
一昼夜可生产2.3-2.7吨面包。
每班由7-8人操作。
三、90年代进入90年代,我军的饮食装备又向高性能和系列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先后研制成功了CG90型炊事车、XCM93面包加工车、S91炊事车、饮水保障车、班用野战炊具和新一代的汽油炉等装备,并为部队装备了食品冷藏车、食品保温车和舰艇饮食保障车,使我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装备体系。
CG90型炊事车CG90型炊事车是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与德国PWO公司合作研制的新型炊事车。
是以制作中餐为主,中西餐结合的连用炊事车,能满足野战条件下的各种战术要求。
该车外形尺寸为1879×1870×1840毫米(长×宽×高)(长度不包括牵引杆、高度是指行车状态)。
悬挂系统为扭力轴悬挂。
牵引杆高度可在530-1050毫米范围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