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遗传信息的改变_part3

合集下载

遗传信息的改变改

遗传信息的改变改
(三)倒位
○倒位:一个染色体上某区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 了180度的 颠倒。 ○臂内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个臂的范 围内。 ○臂间倒位:侧位区段内有着丝点,即倒位区 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倒位的产生
1)染色体纽结、断裂和重接 2)转座引起的倒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缺失
1.定义
缺失是指一个正常染色体上某区段的 丢失。它有两 种类型: ➢ 顶端缺失:染色体某臂外端(顶端)缺失。 ➢ 中间缺失:缺失发生在染色体某臂内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缺失的产生
染色体损伤后产生断裂(末端缺失)或非重建 性愈合(中间缺失)会直接产生缺失或形成环 状染色体,经断裂融合桥而产生缺失和重复
2.重复的产生
不等交换 断裂—融合桥的形成 染色体纽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重复的遗传与表型效应
1)位置效应
举例:果蝇的棒眼遗传——是重复造成表现型变 异的最早和最突出的例子。野生型果蝇,每个复 眼780个左右红色小眼组成。果蝇X 染色体16区A 段因不等交换而重复造成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破坏正常的连锁群,改变连锁关系和交换率 3)产生剂量效应:因基因数目不同造成的表型差异举
例:果蝇的眼色遗传 v—朱红色(隐性) V+—红色(显性)
V+vv重复杂合体→朱红色
4)表型异常 :重复的基因产物很重要,会引起表型异 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遗传物质的改变3课件.ppt

遗传物质的改变3课件.ppt
3 生物因素 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病毒 等。
照射剂量和突变率之间的关系
致诱 死变 系致 在死 育基 种因 中建 的立 应平 用衡
②生殖细胞突变 如果突变发生的细胞类型是 生殖细胞 。
㈢按照突变发生的原因划分
①自发突变 有关的基因在自然条件下,由于 某些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 叫做自发突变 。
②诱发突变 诱发突变也叫人工诱变,是对有 关基因施加人工影响后产生的基因突变 。
㈣按照突变与遗传物质结构的改变的方式划分 ①碱基种类的取代(转换和颠换) ②碱基数量的改变(插入和缺失) ㈤按照突变与遗传信息改变的方式划分
第一节 基因突变概说
一 基因突变的定义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基因的结构会
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遗传性状也发生变 化。这种现象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的结果,是把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 因。
二 基因突变的类型
㈠ 按突变结果的表现分类
①可见突变 基因突变以后,导致有关的遗传性状在 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上发生改变。
是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最高的剂量。 突变热点 :某些基因的突变率特别高,很容易
发生突变 。 生殖细胞的突变率,要比体细胞高 。细胞新陈
代谢越强烈,对于诱变剂的反应也越敏感。
突变的多方向性
基因突变不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即突变是多 方向性的。一种野生型基因,可以突变为许 多种突变型,构成一个有许多个等位基因的 复等位系列。
②致死突变 如果基因突变造成的后果太强烈,以致 细胞无法忍受,其结果只能是导致有关细胞的死 亡。
③条件致死突变 致死突变的致死效应,在一定的条 件下致死,而在其他条件下不致死,这种突变叫 做条件致死突变。
④生化突变 基因突变导致某种生化功能的改变,不 一定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变化。

《遗传信息的改变改》课件

《遗传信息的改变改》课件
趋同进化。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遗传性疾病
遗传信息的改变可能导致人 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如唐 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 等。
癌症风险
遗传信息的改变可能增加个 体患癌症的风险,如BRCA1 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 和卵巢癌风险相关。
药物反应差异
遗传信息的改变可能影响个 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如对 药物的代谢速度、疗效和副 作用等方面的差异。
《遗传信息的改变》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遗传信息的概述 • 遗传信息的改变类型 • 遗传信息改变的影响 • 遗传信息改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 • 展望未来
01
遗传信息的概述
遗传信息的定义
01
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的碱基排列 顺序,它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 排列顺序,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 状。
02
探索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某些领域已有初步应用,未来将进
一步探索其在治疗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等领域中的临床应用。
03
遗传信息改变与进化
研究遗传信息的改变如何影响生物进化,有助于深入理解生命的起源和
演化过程。
技术发展对遗传信息改变研究的影响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
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能够更 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分析遗传信息的 改变。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将为遗传信息改 变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手段。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将有助 于挖掘遗传信息改变中的模式和规律 ,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改善人类健康
通过遗传信息改变的研究,有望 发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提高人
持。

遗传信息的改变 优秀课件

遗传信息的改变 优秀课件

Ⅰ缺失
a.正常染色体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杂合体在减数分裂时 染色体的联合
⑶缺失的遗传与表型效应
①致死或出现异常
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缺失区段的大小、所载基 因的重要性以及属缺失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而 定。
②假显性或拟显性(pseudo dominant)
显性基因的缺失使同源染色体上隐性非致死 等位基因的效应得以显现,这种现象称为假 显性或拟显性。例:果蝇缺刻翅(notch)。

红眼 正常翅

死亡 ♂
⑷缺失的应用
常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进行某些功能基因 的定位研究,以及探测某些调控元件和 蛋白质的结合位点等。
例:人类决定睾丸分化的基因(SRY基因) 就是通过对几例Y染色体上某区段的缺 失而发生性反转的病例研究发现的。
2、重复(duplication)
重复是一个正常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 相同的一段。
⑴重复的类型 ⑵重复产生的原因 ⑶重复的遗传与表型效应 ⑷重复的应用
⑴重复的类型
①顺接重复(tandem duplication)
重复区段按原有的顺序相连接,即重复顺序所携带的 遗传信息的顺序和方向与染色体上原有的顺序相同。
②反接重复(reverse duplication)
重复区段按颠倒顺序连接,即重复顺序所携带DNA顺 序和原来的相反。
猫叫综合症 (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缺失 引起 白眼 基因 的拟 X+Xw 显性 + 表达
♀ X +XN × X w Y ♂
红眼
白眼
+
Nw
红眼 缺刻翅
Xw XN
w
N
白眼 正常翅
X+ Y
+X染色体C区源自2-11 区域缺失,该区含 有控制果蝇翅形、 刚毛分布及眼色的

第四章遗传信息的改变

第四章遗传信息的改变
染色体数目变异是染色体数目发生不正常 改变。
同源染色体是大小、形状、结构相同,携 带遗传信息相似的染色体。一般是一条来自母 本,另一条来自父本。
染色体组是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组 成的一套染色体。其所带有的相应的一套基因 构成基因组。
整倍体euploid
单倍体(haploid)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应用在植物育种上,单倍体育种
第四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目的要求
掌握变异的种类和引起变异的原因。 掌握变异的概念,了解基因突变的分 子基础与一般特征;染色体畸变的类型与 遗传效应。 掌握遗传的变异的意义。 建立对获得性的正确认识。
4.1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4.1.1 据变异的原因,将变异分为
不遗传的变异:只表现在当代,而不遗传给 后代的变异。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个体的表型 变化称“获得性 (acquired character)”。
---罗佰逊易位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两非同源端 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融合,形成一个大 的中部或亚中部染色体。
---易位的产生
断裂非重建性愈合 转座因子作用
---易位遗传效应
连锁群改变 位置效应 癌基因活化 假连锁现象 性能下降
诱变育种
4.3.2染色体数目变异
多倍体(polyploid)体细胞内含有3个以上染 色体组的称为多倍体
应用在植物,无籽西瓜
非整倍体
单体:2n-1 缺体:2n-2 多体:2n+1(三体),2n+1+1(双三体)
2n+2(四体)
综 合 症
Patau
嵌合体 genetic mosaic
嵌合体指含有两种以上染色体数目或类型 细胞的个体。

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3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82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3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82北师大PPT课件

染色体易位
图 解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
区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别 属于基因重组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课堂小结
一个正常染色体在断
缺 裂后丢失一个片段,
染 色

这个片段上的基因也 随之失去
体 结 构 变
一条染色体的片段连
重 复
接到同源的另一条染 色体上,使另一条同 源的染色体多出跟本

身相同的某一片段
种 类
指染色体断裂后倒转 倒 180°后重新接合起来
位 ,造成这段染色体上 基因位置顺序颠倒
染色体断裂后在非同 源染色体间错误接合 易 ,更换了位置(或说 位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 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 色体上引起的变异)
巩固习题
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了180°。
问题: 1.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 什么? 2.基因是什么?它和染色体又有何 关系?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某一位点上基因的改 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属于分子 水平的变异。
猫叫综合征的患儿哭声轻,音 调高,因哭声似猫叫而得名。
患者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正常人的染色体组型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型
❖ 类别
➢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指倒位发 生在染色体的某一臂内,又称为一侧倒位。
➢臂间倒位(pericentic inversion):指倒位发生 在两臂之间,(含着丝粒),又称为两侧倒位。
倒位(inversion)

第四章 遗传信息改变

第四章 遗传信息改变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
• 一 染色体结构变异:
• ①缺失(deletion)②重复(duplication) ③倒位 (inversion)④ 易位(translocation) • 结构杂合体(structural heterozgote):1对同源 染色体其中一条是正常的而另一条发生结构变异, 含这类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称为结构杂合体。 • 结构纯合体(structural homozygote):若含有对 同源染色体都产生了相同结构变异的个体或细胞 称为结构纯合体。
2、重复(duplication)
• 重复(duplication):指染色体增加了一些相同 的基因区段。重复区段的基因排列顺序与原染色 体的相同称为顺接重复(tandem duplication); 原染色体基因顺序相反称为反接重复(reverse duplication)。 • 同臂重复:重复的片段在同一条染色体臂上;异 臂重复:重复的片段在不同的染色体臂上。 • 重复的产生:①断裂-融合桥的形成,②染色体纽 结,③不等交换
• 缺失的产生:①染色体损伤断裂,②染色体发生 纽结,③同源染色体不等交换(unequal crossing over),④转座因子引起的缺失。 • 缺失的遗传和表型效应: • ①引起生物死亡或异常。影响生活力程度取决于 缺失基因的多少和重要程度,缺失纯合体(一对 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的响应片段都发生缺失) 不能存活。人类的猫叫综合症是5号染色体短臂缺 失。 • ②出现假显性或拟显性(pseudo dominance): 由于显性基因的缺失使原不应表现的隐性基因的 效应表现出来。
的。
2 非整倍体变异
• 非整倍体:细胞中含有不完整染色体组的生物。 • 单体(monosomy):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了一 个染色体(zn-1)的生物。 • 染色体平衡破坏,基因产物剂量减半,影响性状 发育,当显性基因丢失,隐性基因表达。人45, XO和牛59,XO均表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 缺体(nullsomy):一对同源染色体成员全部丢 失(2n-2)的生物体。一般不能存活。 • 多体(polysomy):二倍体染色体增加了一个 或多个染色体的生物。

高中生物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3节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染色体数目变异一课件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3节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染色体数目变异一课件北师大版必修2
第5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第 3 节 染色体变异
第 1 课时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染色体数目变 异(一)
第5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1.阐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结果。 2.理 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及特点。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染色体较大范围的结构改变,叫做染色体结构变 异。 2.类型:重复、缺失、倒位、易位。其中阻碍基因交换的 是__倒__位__,造成染色体间基因重排的是__易__位__。
3.二.倍.体.生.物.正.常.配.子.中.的一组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 4.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 几倍体。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3.整倍性变异 (1)含义: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__染__色__体__组__为单位成倍增加 或减少。 (2)二倍体、多倍体 ①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_两__个__染__色__体__组___的个体。 ②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③多倍体的形成
a.原理:细胞核中染色体正常分裂而细胞分裂受阻。 b.方式发发生生于于配体子细形胞成__有时__丝产__分_生_裂_二_过倍程体,配产子生多倍体植株 ④多倍体的特点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 质的含量__有__所__增__加__,成熟延迟,结实率低。
染色体组与二倍体和多倍体
1.对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 (1)从本质上看,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所有染色体,互为非同 源染色体,在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2)从形式上看,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的形态、大小 各不相同。可依此来判断染色体组的数目。 (3)从功能上看,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 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 (4)从物种类型上看,每种生物染色体组都是固定的。

动物遗传学遗传信息的改变

动物遗传学遗传信息的改变

⑴单倍体的来源 ①在自然条件下,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 ②在人为条件下,采用花药离体培养也能得到。
2 多倍体
多倍体(ployploid):是指具有两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统称为多倍体,可分 为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和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 。
⑴多倍体的自然形成 ①一种是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已经复制了,着丝点分裂了, 但细胞没有分裂,造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增加。
3 缺失的细胞学特征
玉米缺失杂合体粗线期缺失环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缺失圈
3 缺失的遗传与表型效应
①致死或出现异常
②假显性或拟显性
假显性或拟显性(psedo dominant):是指显性基因的缺失使其同源染色 体上的隐性非致死基因的效应得以显现的遗传现象。
Williams Syndrome is caused by a very small chromosomal deletion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7. The deleted region includes the elastin gene, which encodes a protein that gives blood vessels the stretchiness and strength required to withstand a lifetime of use. The elastin protein is made only during embryo development and childhood, when blood vessels are formed. Because they lack the elastin protein, people with Williams Syndrome have disorder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lso known as vascular disorders.

遗传信息的改变

遗传信息的改变

Generation of inversion
倒位杂合体联会模式图
倒位部分倒转180℃配对,未倒位末端不配对
倒位部分可能不配对,其余部分配对
倒位区段适当大小,含倒位片段形成倒位圈
光镜下观察到的果蝇多线染色体倒位圈
电镜下观察到的倒位环
交换抑制因子(crossover repressor)
倒位圈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单交换,由交换后的染色体参与形成的配子不育(具有缺失和重复) ,使交换的结果无法在子代中检测出来,好象倒位抑制了交换发生,故称为“交换抑制因子” 。
又称异倍体,是二倍体染色体组中缺少或额外 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非整倍体 (aneuploid) 单体(monosomic) 缺体(diaome) 三体(trisomic) 四体(tetrasomic) 双三体(ditrisomic)
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4q25
20q12
细胞中观察荧光染色的相互易位
1
2
21
12
整臂易位(whole arm translocation)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移位(shift translocation)
2. 多倍体( polyploid )
指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按其来源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当所有的基本染色体组都来自同一物种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 当所有的基本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的多倍体称为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
例如生产上利用同源三倍体的不育性,生产无籽西瓜(22)、无籽葡萄等(38) 2X ↓ ♀ 4X × 2X ♂ ↓ 3X

高中生物 第五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第三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课件高一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 第五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第三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课件高一生物课件
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多倍体。
三倍体
12/11/2021
四倍体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六倍体
多倍体的成因(chéngyīn):
成因1: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已复制,但因温度 骤降或秋水仙素处理(chǔlǐ)等原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 胞变成四倍体细胞。
成因2: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发生(fāshēng)错误,形成的配子是 二倍体。……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个别(gèbié)染色体增减
生物细胞中缺少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的情况。
原因:亲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jiěmèi)染色 单体未分离。
染色体可能发生结构上的变化,也可能发生数目上的变化,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12/11/2021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1.在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guòchéng)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什么? 用秋水仙素处理(chǔlǐ)普通西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2n=22),可以干 扰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2.在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2/11/2021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多倍体植株(zhízhū)的特点: 生长期长,器官(qìguān)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奇数倍体减数分裂(jiǎn shù fēn liè)时联会紊乱, Biblioteka 度不育。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的葡萄
12/11/2021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多倍体育种——人工(réngōng)诱导多倍体 ①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zhǒng zi)或幼苗。
寻找证据 阅 读
阅读课本P98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sīkǎo)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 第五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第三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课件高一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 第五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第三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课件高一生物课件
还会继续(jìxù)减少。
3.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否会影响生物的性状? 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会导致异常性状的出现。
12/10/2021
第六页,共十六页。
1.重复
(chóngfù)
一条(yī tiáo)染色体上某一片段出现两份或两份以上的现象。
12/10/2021
第七页,共十六页。
2.缺失
(quē shī)
No 染色体16区的变化与果蝇复眼性状(xìngzhuàng)改变有何关联。染色体丢失了一个片段,使得位于该片段上的基因也随之丢失。(易位造成
染色体之间基因的重新组合,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xìngzhuàng)。倒位
Image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染色体结构 变异 (jiégòu)
12/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21
第一页,共十六页。
新课导入
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shùmù)或结构的变化, 称为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数目(shùmù)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jiégòu)的变异
12/10/2021
第二页,共十六页。
新课导入
黑腹果蝇的眼通常呈红色卵圆形,由近800只小眼组成。遗传
染色体丢失了一个片段(piàn duàn),使得位于该片段(piàn duàn)上的基因也随 之丢失。
12/10/2021
第八页,共十六页。
3.倒位
同一染色体上某一片段断裂后又以相反的方向(fāngxiàng)插回原位,造 成染色体上的基因顺序重排的现象。(倒位常常影响生物的育性。)
12/10/2021
位置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重组与转座 一、DNA重组的概念二、重组的类型一、DNA重组的概念重组和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机制:重组是已经存在的信息重排,而突变是在基因组中导入新的信息。

突变和重组在分子水平上是相互关联的。

很多重组事件(特别是引起转座和不正常重组)会导致基因破坏,这称为突变。

相反的,一些重组为修复潜在突变或致死DNA损伤所必需。

重组(recombination)是已经存在的遗传物质产生新的组合的过程。

分子间或染色体间重组(真核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独立分配和病毒基因组片段的重新分配);而分子内或染色体内重组是酶依赖的过程,新的遗传物质通过DNA的剪切和连接产生。

根据对DNA序列和所需蛋白质因子的要求可以把重组分为3种类型: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位点专一性重组(site 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二、重组的类型(一)同源重组1,它的发生是依赖大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

重组过程中,两个染色单体或DNA 分子相互交换对等的部分,因此表现出交互的特点2,同源重组中负责DNA配对和重组的蛋白质系统无碱基序列的特异性要求,只要两条DNA序列表现出同源性(相同或接近),重组就可以在此序列中的任何一点发生。

3,重组热点:一些序列发生重组的频率高于其他序列4 同源序列的要求:要求两个DNA分子的序列同源,同源区越长越有利,同源区太短,越难发生重组;只要同源序列足够长,那么即使相差仅1bp的不同的遗传标记,仍然可能发生重组大肠杆菌重组:至少要求有20—40bp是相同的大肠杆菌基因组与λ噬菌体或质粒重组:大于13bp枯草杆菌基因组与质粒重组:大于70 bp哺乳动物重组:150bp以上5,重组的时期和分子机制:真核生物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有一套复杂的酶系统催化大肠杆菌的同源重组发生在细菌的遗传物质交流时,需要RecA和RecBCD蛋白质催化,类似的重组系统也存在于其他细菌中。

因此,细菌中的同源重组又称为依赖RecA重组(1) 5’ A B 3’ (8) A 3’ 5’ B 3’ 5’5’ a b 3’ 两臂旋转联会(2) 5’ A B 3’ b3’ 5’ a3’ 5’5’ a b 3’ (9) A酶切 B(3) 5’ A B 3’3’ 5’ b3’ 5’ a5’ a b 3’游离端移动联会(4) 5’ A B 3’ (10) A A3’ 5’ B B3’ 5’5’ a b 3’游离端交叉连接b b(5) 5’ A B 3’ a a3’ 5’3’ 5’ (11) A B A b5’ a b 3形成单链交叉a b a B(6) 5’ A B 3’3’ 5’3’ 5 A B A b5’ a b 3’分支点移动(7) A a b a BBa b (二)、同源重组模型1,Holliday 模型1、同源染色体的识别和配对排列2、两条多核苷酸链在对应位置断裂并相互侵入(交换)3、酶的作用使交换的链连接形成Holliday中间体4、分枝移位(Branch migration)形成异源双链DNA(Heteroduplex DNA)5、异源双链DNA转动,再次拉长Holliday中间体6、由内切酶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切开Holliday中间体7、产生带间隙的双螺旋8、酶的作用使缝隙连接起来Meselson-Radding模型(单链侵入模型)双链断裂模型2,大肠杆菌的同源重组过程 在原核同源重组中存在8个碱基组成的Chi位点;RecA.B.C.D.参与重组。

RecBCD复合体具有核酸酶,解旋酶和ATPase活性。

在Chi位点产生单链3ˊ游离未端.RecA可促进分枝移动。

RuvA和RuvB可促进异源双链的形成。

RuvC是一种内切酶,可释放重组中间体。

chi 位点5' GCTGGTGG 3'3' CGACCACC 5'在E.coli中每隔约5~10 kb有一个拷贝,但其它遗传因子中无此拷贝1、RecBCD介导的解旋和剪切产生3‘游离末端,用来起始异源双链的连接。

2、RecBCD识别DNA双螺旋的双链断裂,并释放单链,刺激链的降解。

3、RecA蛋白结合到单链上使单链伸展形成细丝;单链先是与另一个双螺旋的互补链配对,然后才侵入双螺旋并发生链交换。

4、被替换的单链与断裂的双螺旋连接形成突触。

5、通过DNA聚合酶和连接酶对缺口进行修复,这样就形成了两个Holiday结构。

6、在RecG和RecAB的作用下,Holiday结构进行分支迁移。

7、RecC切断Holiday结构的连接点,拆分重组中间体以形成单个双螺旋。

(二)、位点专一性重组1)依赖于小范围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事件只涉及特定位置的短同源区或是特定的碱基序列之间,重组发生精确DNA的切割、连接反应2)DNA分子不交换对等的部分,结果是一个DNA分子整合到另一个DNA分子内部,又称为整合式重组3)需要专门的酶系统4)代表:大肠杆菌基因组附着位点(attBOB’)与λ噬菌体附着位点(attPOP’)的重组,有专门的整合酶和解离酶催化1 ,重组特点溶菌状态:λ噬菌体在宿主细菌中独立存在溶源状态:λ噬菌体通过重组作用整合进宿主细菌染色体的特异位点。

—前病毒(原噬菌体)整合: 溶菌状态——溶源状态切除:溶源状态——溶菌状态整合和切除发生在细菌DNA和λ噬菌体DNA的专一性附着位点。

λDNA专一性重组具有以下两个特点:z交换是可逆的z噬菌体和细菌的DNA之间有一段很短的同源序列,重组交换必须通过特定的核苷酸完成。

2,重组机制附着位点(attachment sites,att):在细菌和噬菌体的特异位点通过重组发生整合和切离1. λ-DNA对E.coli的整合:POP’+ BOB’→BOP’—POB’需要整合酶(Int—拓扑异构酶活性)和整合宿主因子(IHF)参与,非可逆反应2. λ-DNA从E.coli的切离:BOP’—POB’→POP’+ BOB’需要整合酶(Int)、整合宿主因子(IHF)和切除酶(Xis)参与,非可逆反应整合和切离反应作用位点是不同的,整合需要识别attP和attB;而切离时需要attL和attR。

位点特异重组是通过重组位点的鉴别来控制的,因此这两个反应所依赖的蛋白质也不相同。

整合(attB x attP)反应需噬菌体int基因的产物---整合酶(intergrase,Int)和细菌蛋白宿主整合因子(intergration hostfactor,IHF),IHF由两个不同亚单位的20 Kda蛋白组成,分别由himA和himB基因编码。

位点专一性重组的核苷酸序列1. POP’:O为15bp(核心)富含A-T的非对称序列P为-160-0的160bp序列P’为0-80的80bp序列共240bp2. BOB’:O为15bp(核心)富含A-T的非对称序列B为-11-0序列B’为0-11序列(三)、转座重组转座:在转座酶的作用下,转座因子或是直接从原来位置上切了下来,然后插入染色体的新的位置;或是染色体上的DNA序列转录成RNA,RNA反转录产生的cDNA插入染色体上新的位置,这样,在原来位置上仍然保留转座因子,而其拷贝则插入新的位置。

转座重组:在转座酶的作用下转座因子插入染色体或切离染色体而产生的遗传重组。

McClintock早在1951年就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因子,但由于人们受到基因在染色体上有序排列的传统观念的桎梏而难以接受“跳跃基因”这一新的概念,所以直到1967年Shapiro才在E.coli中发现了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1、转座子的类型和结构特征IS-两端有IR,只编码转座酶类转座因子-结构同IS,但不能独立存在,仅作为复合转座子的两端组件复合转座子-两端由IS 或类IS 构成,可编码抗抗菌素物质原核TnA 转座子家族-两端为IR,可编码转座酶、解离酶和抗性物质AC-Ds-植物(玉米)中的激活-解离因子转座子P 因子-果蝇中父本因子,在M♀×P♂中导致杂种不育反转录病毒、RNA →DNA→整合宿主靶DNATy Copia 病毒超家族LINSL1(1)有长末端重复序列(2)编码反转录酶或整合酶(3)可含内含子SINSB1/ Alu (1)无重复序列(2)不编码转座子产物(3)无内含子转座因子真核反转录转座子非病毒超家族假基因插入序列(IS):IS家族的结构:两端都有短的正向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s, DR),略长的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IR)以及1kb左右的编码区,它仅编码和转座有关的转座酶。

对靶位点的选择有三种形式:随机选择,热点选择和特异位点的选择。

插入序列图九复合转座子:复合转座子含有一个中心序列和位于两侧的臂(arm)。

除了和自身转座有关的基因外,中心序列含有抗药性基因等遗传信息。

复合转座子两端的臂由IS序列组成。

有的二侧组件相同(如Tn903),有的不同(如Tn10)。

有的方向相同(如Tn9),有的方向相反(如Tn903,10,5)。

有的皆有功能(如Tn903,10),有的仅右侧组件有功能IS组件相同,方向相反>>>>>cam R>>>>> ISL ISRIS组件IS组件中的IR 中的IR图 23-31 复合转座子结构的(Tn9)Tn A家族:TnA是复制型转座的转座子。

长约5kb左右,中部的编码区不仅编码抗性基因,还编码转座酶和解离酶。

两端具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而不是IS,长约38bp左右,任一个缺失都会阻止转座。

靶位点具有5bp的正向重复序列。

TnA家族都带有抗性标记转录单位IR res IRtnpA tnpR amp R38 3066 19 558 861 38tnpA GUA Ⅰ Ⅱ Ⅲ AUG tnpR-58 0 +105mRNA mRNA图23-34 TnA 的结构和转录TnpA 介导转座分为两步,分别由tnpA,、tnpR 编码的转座酶(transposase )和解离酶(resolvase )来完成。

转座酶可以结合在末端38bp IR 中的25bp 的序列上。

转座酶识别末端重复序列,并可交错5bp 切割靶DNA ,使转座子插入。

解离位点(res )是内部的特殊位点,只有TnA 家族才具有这一位点。

Res 位点中包含3个tnpR 结合序列(I,II,III ),每个序列长30-40bp 。

三个序列同时和tnpR 解离酶结合,使DNA 保持一个适当的拓扑结构。

2、转座作用机制(1)复制转座Replicative transposition转座子在转座过程中被完整地复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