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撤并农村部分中小学校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撤并农村部分中小学校的几点思考
柿树中学周其中
近年来,在我县乃至全国,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纷纷撤并了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从优化育人环境、整合教育资源来说,肯定有一些可取之处,对此本人不敢妄加评论。但我从身边的事实以及从网上浏览的一些信息来看,草率撤并,这当中也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值得思考。
一、违背了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负担。
《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第二十二条也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由此可见,法律对义务教育如何发展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甩下包袱,将一些所谓的薄弱学校纷纷撤并,以此来说明教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其实,谁知道,这些学校的撤并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现在,有些地方,方圆二十里内(有些地方范围更大)无一所中小学校,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孩子上学,从幼儿园就开始陪读,直到高中毕业,一陪就是十几年。有人做过估算,陪读孩子,一年少则几千元,多则一、两万,十几年就是几十万啊,而且那些陪读的家长都正直壮年,白白的浪费了劳动力。我认为“陪读”是中国教育的怪胎,是家长对学校管理的不信任,是人民群众多教育的不满意。也许有人说,陪读,早就有了,与学校撤并无关,但我觉得,撤并学校更加催化了陪读的普遍,人为地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这与党中央国务院减轻人民负担,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背道而驰。
二、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据初步了解,撤并的一些中小学校,都存在这几种情况:低价变卖、周边群众非法侵占、闲置荒废。众所周知,在当年“两基”验收时,为了达标,这些学校政府都做了大量的基金投入,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而撤并后有的学校则被低价变卖,连同土地一起,价钱甚至还不到当初投入的十分之一!而且这点钱更不可能上缴国库,摇身变成少数人的“活动经费”,而那些被周边群众侵占的、或者闲置荒废的,久而久之,也都不了了之了。也许有人说不必大惊小怪,咱共产党现在有的是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的是光环,还在乎这点小钱?是啊,我国现在是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再说,即使有钱了,就能如此浪费吗?就能让少数人慷国家之慨吗?
三、潜在的安全隐患大。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很多领导逢会必讲的一句话,殊不知,一些农村学校的撤并,就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被撤并的学校一般都是地处偏僻的地方,交通本身就不方便,能够到条件好的学校去陪读的,毕竟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还是得到就近的学校继续上学,而现在去的学校,最近的都在十里以外,有的甚至超过二十里路。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还不具备住宿的条件,学生只能早出晚归,途中的安全谁能保证?谁去监管?而且运送学生的车辆又多为无证经营,其中甚至不乏“三无”车,超载是不言而喻的。2010年12月27日,在湖南衡南就发生了三轮车运送小学生时坠河,造成14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笔者曾经对部分家长河车主做过调查。车主们告诉我他们的苦衷:以一辆核准七座位的面包车计算,如果每趟只能运送七名学生,每位学生每学期400元,总共就是2800元,一
年也就5600元,除去费用和机械磨损,自己还能赚多少呢?如果每生收400元的话,至少每趟送12名学生才能做。7:12,超载了多少!或者你家长加钱,每人每学期700元。家长们也道出了他们的心酸:过去,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我一分钱不要花,现在,仅车费每年就要1000多元,国家减免书本费和杂费还有什么意义呢?也有家长提出,车费仍然每学期收400元,车主每次跑两趟,但时间有不允许。因为往返一趟,一点不耽误都需要一个多小时,两趟来回就的近3个小时。这样,在冬天坐第一趟车上学的学生早晨4点就要起床,放晚学坐第二趟车回家的学生要8点才能到家,而且放学后,要在学校等车一个多小时,又是一个管理真空。因此,家长和车主都心存侥幸,一个超载,一个少交钱,拿安全作赌注!其隐患可想而知。
四、人为制造教育资源的紧张,加剧城乡教育差距。
部分农村中小学撤并后,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因为担心有朝一日被撤并,一些中青年教师工作不能安心,拼命要往县城调动,一些家长因担心农村没有好教师,不惜花重金要送孩子到城里上学,这样,农村学校没有生源,而城里学校人满为患。就拿上派初中来说,一个初级中学,有近七十个教学班,四五千学生,三四百教师,教育强县仅仅是靠个别学校的发展就够了吗?我想,事实决非如此。县城学校为解决教师不足,每年都从下面选调一些优秀中青年教师,其实,这并非治本之策。众所周之,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近十几年来,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加入,为农村教育补充了新鲜的血液,然而,现在年年的选调,又使得农村中小学校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使农村教育只能恶性循环。一些城里教师说,那里学生多,管理难度大,教师工作累、压力大,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农村教师的苦衷,也许他们是“累,并快乐着吧”。
五、导致辍学现象的加剧,不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
我县在“两基”达标以后,由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宣传和重视,群众对普及义务教育已经家喻户晓。然而,一些中小学校的撤并,又让“流生”死灰复燃了。据我所知,去年,袁店中学撤并后,仅九年级就有十一位学生辍学了。其他学校这种现象也肯定存在由于学校的撤并,学生分散到各个学校就读,流生无法统计,也没人去统计,因此,辍学也就顺其自然了。
当然,农村学校的撤并遗留问题远不止这些。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因小失大,但也不能一蹴而就。我县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奋力追赶城市教育”的口号,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否符合科学发展呢?追赶城市教育是否就是将少数学校多大做强呢?也许,以上我列举的问题只是特例,不具普遍性,但我讲的也绝非杜撰,希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审慎对待学校撤并问题,真正做到既科学发展又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