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小学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中小学专用教室建设标准及管理要求

中小学专用教室建设标准及管理要求

中小学专用教室建设标准及管理要求参考河北省中小学装备管理手册(2007)一、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专用教室配置的个数及面积标准◆城市完全小学:以下所说全是基本指标,非规划指标(一)必配专用教室1、科学实验室:30个班以内1套,面积不小于147平方米,含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室并且三室相邻,实验室86平方米,仪器室和准备室61平方米。

30个班以上2套。

数学教具放在科学仪器室。

2、音乐教室:30个班以内1套,面积不少于96平方米,音乐教室73平方米,乐器室23平方米3、计算机教室:1套109平方米,其中计算机教室86平方米,计算机辅助用房23平方米。

4、劳技教室:1套109平方米,其中教室86平方米,辅助用房23平方米。

5、多功能教室:1套,12个班123平方米(100平方米+23平方米电教资料辅助用房),18个班153平方米(130平方米+23平方米电教资料辅助用房),24个班183平方米(160平方米+23平方米电教资料辅助用房),30个班213平方米(190平方米+23平方米电教资料辅助用房)。

6、图书阅览室:1个,12个班120平方米,18个班170平方米,24个班220平方米,30个班270平方米。

7、体育器材室:1个,12-18个班40平方米,18-30个班61平方米。

8、语言教室:1套109平方米,其中教室86平方米,资料用房23平方米。

(不做要求)(二)选配专用教室:1、科技活动室:1个,12-18个班36平方米,24个班54平方米,30个班72平方米。

2、心理咨询室:1个,18平方米。

3、美术教室:1套109平方米,其中美术教室86平方米,美术教具室23平方米。

4、书法教室:1套86平方米。

◆农村小学:1、科学实验室:初小4个班不设置专用的实验室,宜以多功能教室兼用;完小每校设置1间,使用面积71平方米,另配仪器室一间23平方米。

2、音乐教室:初小4个班和完小6个班不设置专用的实验室,宜以多功能教室兼用;完小12个班以上每校设置1间,使用面积52平方米,另配乐器室一间18平方米。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其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教育部制定了新的中小学建设标准,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为中小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首先,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明确了教学设施的要求。

校园环境的优美与舒适
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新标准要求学校建设要有合理的布局和美观的环境,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也要按照标准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其次,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强调了教学设备的配备。

现代教育需要先进的教
学设备来支持教学活动,新标准规定学校要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体育器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此外,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还注重了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教育事业
的基石,新标准要求学校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另外,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还关注了学校管理和安全保障。

学校管理的规范
和安全的保障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标准要求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总的来说,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的出台,为中小学的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
指导,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认真贯彻实施新标准,确保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建设用地 校舍建设标准)

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建设用地 校舍建设标准)

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学校建设用地、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说明:表中红色加下划线部分为按照《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补充规定》(教基字〔〕号)调整后的名称和数据,请照此标准施行。

小学部分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说明:(1)田径场内设足球场和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注:体育用地增加:12个班以下规模的学校,田径场地及跑道、篮(排)球场、室外乒乓球区(台)均按12个班标准要求设臵。

普通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说明:(1)表3-2依据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和体育、绿化用地标准测算而成。

其面积不含校园四周代征土地面积。

(2)表中建筑用地不含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和选配功能室等建筑用地面积。

普通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说明:(1)本表按照校舍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0.6计算,小学平房校舍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8计算。

(2)表中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和选配功能室等建筑面积。

附件1:注:1、语言实验室调整为选配。

2、综合电教室更名为多功能教室,与多媒体教室、农远教室合用。

3、机动教室、科技活动室为补充规定中新增校舍。

4、体育活动室24班以上调整为必配,面积为300平方米。

初中部分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说明:(1)田径场内设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3)补充规定中,18个班以下田径场按18个班标准要求设臵,篮(排)球场按每6个班1片、室外乒乓球区(台)按每3个班1个设臵。

各种规模的学校其田径场均应设臵100米直跑道。

(2)本表校园占地面积不含选配功能室、寄宿生食堂、餐厅、宿舍、自行车存放用地等占地面积。

普通初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说明:(1)本表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6计算,平房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应按0.8计算。

普通中小学操场建设标准

普通中小学操场建设标准

普通中小学操场建设标准一、操场面积根据普通中小学学生人数的不同,操场的面积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中小学操场的面积应根据学生总数的倍数来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小学:每个学生至少4平方米的操场面积;- 初中:每个学生至少6平方米的操场面积;- 高中:每个学生至少8平方米的操场面积。

二、操场设施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中小学操场应配备以下设施:1. 足球场:标准足球场尺寸为105米×68米,应具备足球比赛的条件和设施。

2. 篮球场:标准篮球场尺寸为28米×15米,篮球架应稳固、耐用。

3. 田径跑道:标准田径跑道应为400米,跑道表面应光滑平整,设有专门的跑道线。

4. 羽毛球场:标准羽毛球场尺寸为13.4米×6.1米,场地应平整,无碍事物。

5. 网球场:标准网球场尺寸为23.77米×10.97米,场地边界应清晰,球网应牢固。

三、操场安全中小学操场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场安全要求:1. 地面:操场地面应平整、结实,不得有明显的凹凸或破损。

2. 围墙或栏杆:操场周边应设有围墙或栏杆,保证学生的安全。

3. 避光设施:操场应设有遮阳棚、凉亭等设施,以提供适当的遮阴和休息地方。

4. 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完好。

四、其他要求除了以上内容,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建设环保:操场建设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

2. 多功能利用:操场可以设置多功能区域,如休闲区、健身区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3. 操场规划:操场应有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确保各个设施的有效利用和空间合理分配。

总结中小学操场建设标准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提供安全和合适的运动环境。

根据学生数量确定操场面积,配备各种必要的设施,并注重操场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同时,合理规划和多功能利用操场,可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和活动乐趣。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2008 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8】159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8)24号)的要求,由教育部负责编制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同时废止。

在农村普通中小学校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考虑到全国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在具体执行时要实事求是,根据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规范相设计,不要不顾条件硬性追求达标。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教育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八年九月三日前言修订《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工作是根据原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开展《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局部修订工作的函”(建办标函【2006】437号)的具体要求和安排,按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7】144号),由教育部负责主编,并委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具体承担修订工作。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标【1996】640号)自1997年6月1日起试行已10多年,在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10多年来教育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国家规范的修改,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也应修订,以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

广东省中小学建设标准

广东省中小学建设标准

广东省中小学建设标准一、引言。

广东省中小学建设标准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广东省中小学校园建设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实施将对广东省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则。

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涉及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地等建筑和设施。

2. 标准依据。

本标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同时参考国内外中小学建设标准和相关经验,力求科学、合理、实用。

三、建设标准。

1. 教学楼。

教学楼是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建筑结构稳固,设计合理,教室宽敞明亮,通风良好,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保证师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

2. 实验楼。

实验楼是中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重要场所,应当配备各类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应当建设成为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配备丰富的图书和资料,提供良好的阅读和借阅服务。

4.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应当符合卫生、安全、舒适的标准,保证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5. 食堂。

食堂是学生就餐的场所,应当符合食品卫生和营养均衡的要求,提供健康、美味的饮食,保证学生的营养需求。

6. 运动场地。

运动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的场所,应当符合安全、健康、多功能的要求,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和场地设施。

四、管理和监督。

1. 建设管理。

中小学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建设质量,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 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学建设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确保建设质量和安全。

3. 效果评估。

对中小学建设项目的效果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建设标准和管理措施,提高中小学建设质量和水平。

中小学建设标准

中小学建设标准

中小学建设标准一、房屋建筑1.1房屋建筑说明1.2房屋建筑做法说明二、建筑设施设备2.1建筑设施设备说明2.2建筑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三、场地3.1场地说明3.2场地设施配置标准1.1房屋建筑说明普通中小学校房屋建筑,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后勤及生活用房。

其中:一、必配用房:(一)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相应的辅助用房。

1. 教室:包括普通教室、机动教室、选修课教室。

2. 专用教室:包括科学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劳动教室、技术教室及相应的辅助用房。

3.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多功能教室及辅房、合班教室、图书室(馆)、学生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展览室、体质测试室、室内体育用房、体育器材室及辅助用房。

(二)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包括行政管理用房、教研室、网络控制室、安防监控室、广播社团活动室、卫生保健室、会议接待室等。

(三)后勤及生活用房:包括食堂、总务用房、传达值宿室、配电房、厕所等。

二、选配用房:(一)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史地教室(小学)、综合实验室(中学)、演示实验室(中学)、远程教育室、微格教室、舞蹈教室、心理活动室、室内游泳池及相应的辅助用房。

(二)后勤生活用房:包括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学生浴室、单身教师宿舍、教工值班宿舍、室外厕所、地上地下停车库。

1.2房屋建筑做法说明建议走廊配电箱、消防箱均为内嵌式;如地暖取暖,则分水器建议为内嵌式,非地暖的,暖气主管道开关须高位设置;走廊吊顶为格栅吊顶,桥架、各种管线设置在吊顶上;走廊地面管线检修口须避开教室门口位置;1、室内装修1.1门厅:1.2普通教室:1.3多功能教室:1.4音乐教室:1.5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1.6美术、书法教室:1.7办公室:1.8科学、劳动教室:1.9舞蹈教室:1.10风雨操场:1.11走廊:1.12楼梯:1.13卫生间:1.14厨房:1.15餐厅:1.16设备用房:1.17其它:1、屋面上人屋面面层铺贴防滑地砖;非上人屋面面层为细石混凝土屋面;绿化屋面为种植草皮。

中小学建设规模和用地指标参考标准

中小学建设规模和用地指标参考标准

中小学建设规模和用地指标参考标准
一、普通高中: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 18个班,最大不宜超过 60 个班,班额 50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 30平方米。

示范性高中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二、初级中学: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 12个班,最大不宜超过 36 个班,班额 50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 24平方米。

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三、小学: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 6个班,最大不宜超过 36个班,班额 45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 22平方米。

寄宿制学校可根据
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四、学校要有与规模相适应的体育运动场地。

高级中学一般应有400米标准环形跑道;初中一般应有 300米以上环形跑道;小学应有 200
米以上环形跑道。

条件不具备的现有初级中学最低应有不少于6道的100米直跑道;小学应有不少于 6道的 60米直跑道。

有条件的学校可根
据需要,增加建设体育馆或风雨操场、游泳池等其他体育设施。

五、校园环境要有一定比例的绿地。

人均绿地面积应在1平方米以上。

幼儿园千人指标35 人 / 千人,小学85 人/ 千人,初中 50 人 / 千人,高中 45 人 / 千人,测算学生规模
人。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校舍规划标准(对照中小学建设标准全面梳理)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校舍规划标准(对照中小学建设标准全面梳理)

中小学体育场地规划标准(对照中小学建设标准全面梳理)一、小学阶段:1.非完小:4班×20=80人60米直道×4道田径场1个633㎡,200㎡游戏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833㎡。

2.完小:6班×45=270人100米直道×4道田径场1个908㎡,篮球场1块608㎡,排球场1块360㎡,200㎡游戏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2076㎡。

3.完小:12班×45=540人200米环形田径场1个5834㎡,篮球场1块608㎡,排球场1块360㎡,200㎡游戏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7002㎡。

4.完小:18班×45=810人200米环形田径场1个5834㎡,篮球场2块1216㎡,排球场1块360㎡,200㎡游戏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7610㎡。

5.完小:24班×45=1080人300米环形田径场1个9617㎡,篮球场2块1216㎡,排球场2块720㎡,300㎡游戏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11853㎡。

6.完小:30班×45=1350人300米环形田径场1个9617㎡,篮球场3块1824㎡,排球场2块720㎡,300㎡游戏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12461㎡。

6.完小:36班×45=1620人400米环形田径场1个16034㎡,篮球场3块1824㎡,排球场3块1080㎡,300㎡游戏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19238㎡。

二、初中阶段:1.初中:12班×50=600人200米环形田径场1个5834㎡,篮球场1块608㎡,排球场1块360㎡,100㎡器械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6902㎡。

2.初中:18班×50=900人300米环形田径场1个9617㎡,篮球场2块1216㎡,排球场1块360㎡,100㎡器械场地1块,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总面积11293㎡。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中小学教育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学校的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

2018年,国家出台了新的中小学建设标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本文将对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对学校的基本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校应当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以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健全的体育设施,包括运动场、体育馆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这些基本设施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其次,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对学校的教学环境提出了要求。

学校应当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绿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对学校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规范要求。

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通过规范的管理体制,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求。

学校应当注重课程建设,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明确了学校建设的各项要求,包括基本设施、教学环境、管理体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

学校应当按照标准要求,加强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希望全社会和相关部门能够共同关注学校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完善城市中小学建设标准,对于推动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地域特点。

不同规模的学校,其建设标准应该有所差异,小规模学校可以适当降低建设标准,而大规模学校则需要提高建设标准。

同时,城市中小学所处地域的特点也需要考虑在内,比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都会对学校建设提出不同的要求。

其次,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应该注重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

教学设施的完善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的建设和配备。

另外,城市中小学建设标准还应该注重教学条件的改善,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再次,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后,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应该注重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

城市中小学建设标准不仅要满足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需要,更要充分考虑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综上所述,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是城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地域特点,注重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注重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

只有不断完善城市中小学建设标准,才能推动城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高的教育质量。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小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标准更是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

2018年,中小学建设标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更新,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首先,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对校园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校园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各项建筑设施都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保证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此外,校园内的绿化、道路、停车场等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宜居的校园环境。

其次,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对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室内的桌椅、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等都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保证学生在良好的设备条件下进行学习。

同时,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教学场所也需要配备齐全,满足学生的学习和锻炼需求。

另外,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对校园安全和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校园周边的交通、消防、食品安全等也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此外,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还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需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内的文化活动、社团组织、艺术教育等也需要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对校园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校园安全和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学校和相关部门需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学校的建设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将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和进步。

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

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

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教育事业一直备受重视。

中小学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首先,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应当注重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

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各项设施都应当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并且要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学生们能够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还应当关注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

学校应当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舞蹈房等,以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同时,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和种类也应当得到重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知识支持。

此外,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还应当关注学校的安全保障。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另外,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还应当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

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同时,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最后,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还应当注重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学校应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社会经验。

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与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学校的安全保障、文化建设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只有如此,才能为成都中小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小学建设标准

中小学建设标准

1、各学段适龄入学人口比例各学段适龄入学人口比例确定如下:中心城区及开发区■小学阶段: 55座/千人■初中阶段: 25座/千人■普通高中:15座/千人远城区■小学阶段: 新城和新城组团50座/千人,中心镇和一般镇37座/千人■初中阶段: 24座/千人■普通高中:16座/千人2、中小学建设标准武汉市都市发展区范围内、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内的学校用地标准以《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2年)为基础,结合武汉市建设管理用地分类标准,城市建设区按老城区、建成区、新建区三个层次建立三级学校用地指标体系;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和农村地区按照寄宿和非寄宿建立两级用地指标体系。

(1)小学建设标准■用地标准武汉市小学用地指标一览表备注:1、老城区指二环线内,以及青山红钢城地区;建成区指二环线外、三环线内所有地区,以及三环线外的常青街、白玉山街、沌口街和武汉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城(吴家山、蔡甸、常福、纱帽、纸坊、北湖、阳逻7个新城和流芳新城组团);新建区指三环线外至都市发展区范围内除上述两类区域外的其他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包括中心镇和一般镇)。

都市发展区内新沟、大集、乌龙泉为中心镇,花山、柏泉、东山、金水、天河、三里为一般镇,另外沙口镇、覃庙镇按照一般镇布局建设。

2、本表确定的标准为都市发展区内不同地区的用地达标学校标准;老城区和建成区用地中心校除达到本表确定的建筑用地和绿化用地标准外,必须配置250m-300m跑道,新建区用地中心学校必须配建400米环形跑道用地。

(250米环形跑道用地7100平方米,300米环形跑道用地9200平方米,400米环形跑道用地17000平方米。

)3、36班以上小学的用地规模,参照30班小学生均用地指标设置;12班小学用地应按18班用地规模控制。

学校用地规模按照最大班额人数予以控制4、老城区和建成区内新建和扩建学校应按武土资规发【2010】8号文《关于执行新的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的通知》配套建设停车位。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第一节建设规模第八条学校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一、小学:非完全小学为4班,30人/班;完全小学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

二、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人/班。

第九条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指标。

一、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

新建学校应按规划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基本指标的规定。

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1-1、1-2、1-3的规定。

表1-1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规划指标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

表1-2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基本指标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

表1-3 农村全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第二节项目构成第十条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构成。

第十一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一、小学:非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艺术教室)、科学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心理咨询室。

以及教学辅助用房。

第十二条办公用房:一、小学:非完全小学设置行政及教师办公室、少先队部室、传达值宿室;完全小学设置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少先队部室、传达值宿室。

第十三条生活用房:一、小学:非完全小学设置食堂、教工厕所、学生厕所;完全小学设置教工宿舍、食堂、开水房及浴室、教工厕所、学生厕所。

学生宿舍根据需要设置。

第四章建设用地指标第二十一条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用地、绿化用地三部分。

一、建筑用地学校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道路、房前屋后零星绿地及建筑群组之间的小片活动场地。

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是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依据,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和执行科学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在校舍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合理规划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区,确保学生在校园内能够享受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校舍建设标准还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包括建筑结构、消防设施、卫生设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校舍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其次,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应当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需求,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校舍建设中,应当合理规划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满足不同学科和教学活动的需求。

同时,校舍建设还应当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数字化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还应当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校园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校舍建设中,应当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合理规划绿化和景观,打造宜人的校园环境。

同时,校舍建设还应当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校园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总之,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是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依据,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要制定和执行科学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需求,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中小学建设用地、校舍建设标准

中小学建设用地、校舍建设标准

依据《山东省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山东省城市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
一、学校幼儿园选址要求:
新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空气清新、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学校尽量不安排在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旁,避免城市交通的噪音干扰。

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宜紧靠城市主干道,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

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高压变配电所、垃圾场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二、区域学校幼儿园数量设置:
中小学:原则上每1-1.5万人设立1所完全小学,每3-5万人设立1所初级中学。

幼儿园:新建住宅区应规划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

原则上每5000人口的住宅小区应配建1所规模为6-8个班的幼儿园;每10000人口的住宅小区应配建1所规模为12-15个班的幼儿园。

三、学校幼儿园适宜规模:
高中:24-48个班,班额不超过50人
初中:18-36个班,班额不超过50人
小学:12-36个班,班额不超过45人
学校设计规模不宜过大,应按适宜规模分散布局,从而避免因学校集中、规模过大、学生众多造成的城市交通压力。

幼儿园:规模应以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确定,不宜过大,以6-12个班为宜,一般不宜超过15个班。

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适当酌减。

四、规划用地面积及校舍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
-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建标109-2008)
表1-2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基本指标
学校类别
面积(㎡)
建设规模
4班
6班
12班
18班
24班
非完全小学
建筑面积
543




生均面积
4.52




完全小学
建筑面积

2120
3432
4655
6117
生均面积

7.85
6.35
5.75
5.66
初级中学
建筑面积


4678
6310
7988
生均面积


7.8
7.01
6.66
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
表1-3农村全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
学校类别
面积(㎡)
建设规模
12班
18班
24班
全寄宿制完全小学
建筑面积
7752
10785
14185
生均面积
14.35
13.31
20
初级中学
12
17824
30Leabharlann 182567629
24
29982
25
注:1、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含学生宿舍用地面积。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地(1.50㎡/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表2-2农村全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学校类别
学校规模
用地面积(㎡)
生均用地面积(㎡)
完全小学
12
21292
39
18
27901
34
24
34226
32
初级中学
12
23487
39
18
35059
39
24
41307
34
注: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地(1.50㎡/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13.13
全寄宿制初级中学
建筑面积
10050
14097
18375
生均面积
16.75
15.66
15.31
表2-1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学校类别
学校规模(班)
用地面积(㎡)
生均用地面积(㎡)
非完全小学
4
2973
25
完全小学
6
9131
34
12
15699
29
18
18688
23
24
218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