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文言文专题复习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一、古文词汇1.常用的古文词汇1.瘦:动词,指人体瘦弱。
2.硕:形容词,指人高大。
3.耿:形容词,明亮的样子。
4.贪:动词,指人对财物等过分追求和爱护。
5.怜:动词,同情抚慰。
6.婉:形容词,温顺委婉。
7.淑:形容词,品德美好。
8.肃:形容词,严肃庄重。
9.悼:动词,悲痛哀悼。
2.生僻的古文词汇1.侑:助动词,表示请客或相劝。
2.旷:形容词,指空旷、空虚。
3.僇:形容词,指傲慢自大。
4.诎:形容词,指狭小、狭隘。
二、文言文语法1.句式1.兼语句:在一个谓语下面,有两个或以上的宾语,如“吾赏古人言非其人之言,即其迹之高也。
”2.排比句:由多个词、句相同、结构相似的分句构成,表达强烈的语气,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修辞手法1.夸张:用夸张的语言表达一个事物的特征或达到一种情感的效果。
2.比喻:通过比较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但形式相近的物品之间的相似性来表达情感或启示读者。
3.借代:在文章中,将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
常用的代表是“指事字”。
3.句意成分1.主语:句子的中心,动作的发动者。
2.谓语:动作的执行者或完成者。
3.宾语:接受动作的对象。
4.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语。
三、课内知识1.课文题目1.《孔乙己》:讲述了一个风流倜傥、潇洒自如的无赖拿起了琴,为大家奏起了感人的音乐。
2.《韩愈自叙》:讲述了韩愈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创作心得。
2.课文概括1.《孔乙己》:一名酒店的熟客孔乙己因为如厕久而被勒令离场,无奈之下拿起了掌中的一把琴,弹奏起悲凉激昂的曲子,震撼了所有在场的人。
2.《韩愈自叙》:韩愈在自叙中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如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四、名言警句1.唐代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袁中郎诗》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卜算子•咏梅》2.宋代名句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可见蚁穴之可凌也。
—《林则徐全集•学政篇》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必修五文言文单元归类复习
第一课时 《鸿门宴》一, 基本常识1.《鸿门宴》记叙了一个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今天我们使用“鸿门宴”这个词通常具有什么含义?“鸿门宴”一词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也指危险的、不怀好意的约会。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 十二本纪 、 三十世家 、 七十列传 、 十表 、八书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3.《史记》是我国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文学著作,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是什么?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请问二十四史排在最前的四部史书被合称为什么?除了《史记》外,还有哪三部?前四史02.汉书 (汉·班固)03.后汉书 (范晔)04. 三国志 (晋·陈寿)二,一词多义因 因言曰 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于是善 素善留侯张良 友好不如因善遇之 好好地从 毋从俱死也 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率领谢 旦日不可不蚤字来谢项王 道歉哙拜谢 感谢乃令张良留谢 辞谢胜 刑人如恐不胜 尽不胜杯杓 能承担 能承受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亡 亡去不义 逃走此亡秦之续耳 灭亡如:杀人如不能举 似、像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比得上沛公如厕 到、去为:为击破沛公军 替、给为之奈何 对付今人方为刀俎 是何辞为 表疑问,句末语气词三,重点词语语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告诉备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防备置 沛公则置车骑 丢下间 道芷阳间行 间至军中 从小路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 驻扎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不可不语 告诉范增数目项王 使眼色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道芷阳间行 取道(2)名词作状语头发上指 向上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从小路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连夜(3)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救活,使……活命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率领,使……跟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阻止,使……停止接纳,使……进入五,古今异义w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w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w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六,人物性格刘邦:圆滑机警,能言善辩,能屈能伸项羽:光明磊落,坦率粗豪,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篇1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 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 策扶老以流憩 名作动,拄着 ② 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 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船 ④ 实迷途其未远 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 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 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 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倚南窗以寄傲 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 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 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 审容膝之易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 眄庭柯以怡颜 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 悦亲戚之情话 意动,以……为愉快 ② 乐琴书以消忧 意动,以……为乐 ③ 善万物之得时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鸿门宴》知识点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拒,抵御,抵抗;内——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邀,邀请;3、臣之不敢倍德:倍——背,背叛;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隔阂,嫌隙;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骖乘:坐在车右担任侍卫的人;二、词类活用1、沛公欲王关中:王:大王——称王;2、范增数目:目:眼睛——使眼色;3、道芷阳间行:道:道路——取道;4、夜驰之沛公军;复夜去:夜:夜晚——连夜;5、吾得兄事之:兄:兄长——向对待兄长一样;6、常以身翼蔽:翼:翅膀——像翅膀一样;7、头发上指:上:上面——向上;8、日夜望将军至:日夜: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9、臣活之:活:使……活;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从;11、素善留侯张良:善:善良——交好、友好;1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与“远”相对——沾染、接触;三、一词多义(一)虚词“为”1、用作动词音wéi表动作: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使子婴为相表观点: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表判断;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用作介词表被动;为所/为……所音wéi 若属皆且为所虏表原因、涉及对象音wèi 慎毋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用作助词句末语气,表疑问或反问音wéi 何辞为?(二)虚词“因”1、动词: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2、名词:原因、缘由于今无会因(到现在没有相会的机缘了)3、连词:表顺承,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表原因,因为,由于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鼠,是子神啊,因为喜欢老鼠,所以不蓄养猫狗)4、介词:凭借、条件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趁机因计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三)虚词“而”1、表目的:来,用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表转折:但,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3、表修饰:(地,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4、表修饰:(地,着)项王按剑而跽曰5、表递进: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表并列:而且,或不译劳苦而功高如此7、表顺承:然后,接下来拨剑切而啖之(四)实词1、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抬起;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举荐,推荐范进中举:名词,科举考试制度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克,占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全、尽2、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谢曰动词,谢罪、道歉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动词,道歉往昔初阳岁,谢家事夫婿动词,辞别阿母谢媒人动词,推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劝诫四、重点句式(一)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1)籍何以至此;2)沛公安在?3)大王来何操?4)客何为者?(常见疑问代词:谁、何、安、奚、孰、胡)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必修五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必修五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园地11-06 1335教学课题必修五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等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五课时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修改、备注第一课时陈情表【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2) 五尺之僮(通“童”,童仆)(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通“又”)(5)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2.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4)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诉说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7)臣欲奉诏奔驰古义:赶快往前今义:很快地跑(8)拜臣郎中古义:尚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3.词类活用(1) 形容词作动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2) 形容词作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凡在故老(年老之人)(3) 名词作动词。
且臣少仕伪朝(做官)/ 举臣秀才(做秀才,为秀才)/ 察臣孝廉(做孝廉,为孝廉)/ 少多疾病(患疾病)(4) 名词作状语。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5) 动词的使动用法。
臣具以表闻(使……知道)(6) 动词作名词。
臣之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4.一词多义(1)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惜)不矜名节(动词,自夸)夙遭闵凶(名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2)悯悯臣孤弱(动词,悲痛,怜惜)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二、文言虚词1.以(1) 连词,因为。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详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归去来兮辞》知识点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 ) ) ) )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参考答案] 1.“飏”通“扬”,飞扬 2.“衡”通“ 横”,横木 3.“景”通“影”,日光 4.“曷”通“何”,为什么 5.“俨”通“ 严”,整齐 6.“销”通“消”,停 7.“机”通“几 ”,预兆 8.“冥”通“溟”,大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从人事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参考答案] 1.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琴书,名词作 动词,弹琴、读书 3.棹,名词作动词,划 4.襟、带,意动用 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 5.雾、 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流星一 样 6.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 7.南, 名词用作动词,南行 8.上、下,名词用作 动词,向上飞、落下 9.下,使动用法,使 ……放下来 10.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1.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2.犬马,名词 作状语,像犬马
栏目导引
2. .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参考答案] 1.傲,形容词用作名词,自足自待的心情 2.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美,羡慕 3.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杰、人才 4.怪, 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之事物 5.莽苍,形 容词用作名词,郊外 6.闵凶,形容词用作 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微贱,形容词用作 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远,形容词用作动 词,远离 9.诚,形容词用作名词,诚心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必修五古文单元复习
一词多义
见 亲 薄 当 慈父见背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躬亲抚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 死当结草 当侍东宫 “我”“自己” 看见,动词 亲自 亲戚,名词 迫近,动词 浅薄,形容词 应当,副词 任,充当,动词
一词多义
行 夙
行年四岁 九岁不行
夙遭闵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经,动词 走路,动词 早时,名词 早晨,名词 授予官职,动词 奉上,拜上,动词
怒而飞 绝云气 不过数仞而下 而后乃令将图南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彼于致福者 形容词作动词,奋发 形容词作动词,直上穿过,穿越 名作动,向下飞 名作动,向南飞 名作动,南行
使动用法,使……到来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合意
使动用法,使……信任
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
滕 王 阁 序
王 勃
——
通假字
俨骖腓于上路
云销雨霁
通“严”,整齐的样子 通“消”,消散
词类活用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名词作状语,像雾、流星那样 目吴会于云间 宾主尽东南之美
名词作动词,看、望 尽:副词作动词,全是。 美:形容词作名词,才俊 意动,以··为襟、以··为带 ·· ·· ·· ·· 意动,对··感到惊骇(惊异) ·· ·· 使动,使··屈居 ·· ·· 使动,使··窜逃 ·· ·· 使动,使··放下来 ·· ·· 使动,使··· ··· 腾空 使··起舞 ·· ··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命中的大智慧。曾有一个佛陀,乘 船渡江,不想风大浪高,把船打翻了。佛陀像一片树叶般的在江 中沉浮了许久,才筋疲力尽爬上岸来。到了岸上的第一件事,它 不是责骂船家的无能让他丢失随身携带的一切,也不是诅咒恶风 险浪差点要了他的命,而是跪在沙滩上遥拜师傅:“谢谢师傅!” 有人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谢谢菩萨?” 佛陀说:“原来我并不 喜欢游泳的,都是师父每次强把我拉入水中,教我学会的。不是 师父,我命今日休矣!”遇了难,不是责备任何一个人,而是心存 感激,人生达到了如此的超然境界,遇事如此的豁然通达,在这 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痛苦和愤恨的呢?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类总复习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类复习余杭高级中学姜桂芳《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夙遭闵凶(通“悯”,怜悯)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四十有四(通“又”)二、古今异义古义今义九岁不行不能走路不能走路举臣秀才孤苦零丁,至于成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正式建立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诉说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辛酸,苦楚身心劳苦臣欲奉诏奔驰赶快向前,奔走效力很快的跑拜臣郎中上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数量少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除臣洗马太子的属官清洗马匹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两难狼和狈寻蒙国恩不久寻找三、词类活用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四、一词多义以臣以险衅连词,因为猥以微贱介词,凭借臣具以表闻介词,用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于急于星火介词,比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之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助词,的臣之进退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少少多疾病年岁小解鞍少驻初程稍稍少仕伪朝年青时一时多少豪杰多少志舅夺母志志向听臣微志愿望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志应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照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回答婴夙婴疾病缠绕,被缠绕举婴,欲投之河婴孩矜犹蒙矜育怜惜不矜名节自夸鉏耰棘矜矛、戟等武器的柄悯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悯臣孤弱怜惜,悲痛薄门衰祚薄浅薄日薄西山迫近,靠近厚古薄今轻视,看不起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一定的期限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约定,约会良剑期乎断希望,要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一周年,一整月)此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疾而刘夙婴疾病病(一般的生病)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痛苦,疾苦寡人有疾,寡人好货缺点,毛病吾疾贫富之不均,今为汝均之厌恶,憎恶疾风知劲草迅猛,急速嫉恶如仇厌恶,憎恶除除臣洗马授予官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攘除奸凶除掉五、文言句式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式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式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判断句式急于星火介宾后置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宾后置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天山居士《兰亭集序》文言知识归纳【古今异义】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必修五文言文部分复习梳理
2)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3)见 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8)先 先是庭中南北为一(先前) 先妣抚之甚厚(去世)
举止动作、言语神情以及生活琐事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角度点拨:①动人的情感无须惊天动地,平平常常才是真;②生活就是由点点滴 滴琐事组成;③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家园是一辈子的行囊。
3.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角度点门,急于星火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5.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得不焚 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其制稍异于前
教以慎于接物 受械于陈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终不可用 下流多谤议 不信,适足取辱耳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游于江潭 欣于所遇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倜傥(tì tǎnɡ) 轩辕(xuān yuán)
枯槁(ɡǎo)
歠(chuò )其醨(lí) 濯(zhuó) 夭阏(yāo è) 晦朔(huì shuò ) 泠(línɡ)然 流觞(shānɡ)曲水
凝滞(zhì)
莞(wǎn)尔 北冥(mínɡ) 决(xuè)起 蟪蛄(huì ɡū) 修禊(xì) 殇(shānɡ)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重为乡党所笑 是以见放 屈原既放 圣人不凝滞于物 自令放为
6.省略句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语未毕,余泣 读书轩中 行吟泽畔 遂去,不复与言 引以为流觞曲水 (二)特殊用法 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不幸的事) 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社会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
其
以
臣以险衅 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具以 臣具以表闻 用,把 圣朝以 圣朝以孝治天下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没有用来……的 的 没有用来 词义和用法
虚词
识记积累
辨别词性
2、翻译下列句子 、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 形役, 惆怅而独悲? 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 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不谏 译:既然自己让心被外物役使,为什么还如此惆怅, 既然自己让 自己 外物役使,为什么还如此惆怅, 还如此惆怅 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 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 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 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 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以归尽,乐夫天命复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暂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 度到生命的尽头, 译:暂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 还用怀疑什么 什么呢 命,还用怀疑什么呢?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 老当益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移白首之心 益坚 青云之志。 青云之志。 译: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哪能在白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哪能在白 更加旺盛 头时改变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定, 反而更加坚定 头时改变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定,不抛弃 自己的凌云壮志 凌云壮志。 自己的凌云壮志。
必修五古文单元复习
一、单元要点解读
《归去来兮辞》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辞赋。叙写了 归去来兮辞》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辞赋。 抒情辞赋 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表达了 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 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 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语言流畅 清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 清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 《滕王阁序》前两段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 滕王阁序》前两段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 描绘了 宴会的情况,从第四段中间即“天高地迥, 宴会的情况,从第四段中间即“天高地迥,觉宇宙 之无穷”一句转入抒情 同时文章的感情基调也由 转入抒情, 之无穷”一句转入抒情,同时文章的感情基调也由 乐入悲,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不懈追求的 乐入悲,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不懈追求的 凌云壮志。结构清晰,过渡自然又不乏波澜起伏。 凌云壮志。结构清晰,过渡自然又不乏波澜起伏。 全文典故横陈, 语言清丽,音节铿锵,和谐上口。 全文典故横陈, 语言清丽,音节铿锵,和谐上口。是 骈文中的极品 中的极品。 骈文中的极品。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归去来兮辞一、重点词解释: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三、一词多义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感吾生之行休(将要)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引壶觞以自酌(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引用、征引)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聊乘化以归尽(顺应)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策扶老以游憩(拄着)退而论书策(竹简)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四、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五、古今异义词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
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六、特殊句式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七、难句翻译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高考语文古文复习必修五
必修五本单元课文篇目有:《鸿门宴》《陈情表》《段太尉逸事状》《游褒禅山记》《郑伯克段于鄢》《报任安书(节选)》知识整理一、通假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通“拒”;内,通“纳”)2.置之坐上(坐,通“座”)3.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7.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8.夙遭闵凶(闵,通“悯”)9.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10.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11.常在床蓐(蓐,通“褥”)12.不嗛,辄奋击(嗛,通“慊”)13.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14.太尉判状,辞甚巽(巽,通“逊”)15.庄公寤生(寤,通“牾”)16.佗邑唯命(佗,通“他”)17.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18.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19.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20.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21.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昵”)22.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23.无庸,将自及(庸,通“用”)24.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25.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26.若阙地及泉(阙,通“掘”)27.永锡尔类(锡,通“赐”)28.其次剔毛发(剔,通“剃”)29.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30.及以至是(以,通“已”)31.及罪至罔加(罔,通“网”)3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33.太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3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1.幸(1)妇女无所幸(宠幸)(2)故幸来告良(幸亏)2.善(1)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好)(2)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3.故(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连词,所以)(2)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的)(3)故遗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副词,特意)(4)无缘无故(缘故)(5)故非有志者不能至(所以)(6)广故数言欲亡(故意)(7)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8)故人具鸡黍(旧有的、原来的)(9)中原遂多故(事故)4.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2)今昔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心意)5.如(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像,如同)(2)沛公起如厕(往,去)(3)固不如也(不及,赶不上)(4)如今人方为刀俎(现在,双音词)6.辞(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2)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辞,告别)(3)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4)无伤也,请辞于军(致辞)(5)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辞却)(6)太尉判状,辞甚巽(言辞)7.置(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放)(2)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8.谢(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2)乃令张良留谢(辞谢,辞别)(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9.当(1)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介词,在……的时候)(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动词,抵挡)(1)行年四岁(动词,经历)(2)九岁不行(动词,抵挡)11.矜(1)犹蒙矜育(动词,怜惜)(2)不矜名节(动词,自夸)(3)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12.至(1)至微至陋(副词,极其)(2)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13.见(1)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2)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14.拜(1)拜臣郎中(动词,授官)(2)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15.过(1)是谁之过与(过错)(2)幸勿为过(责备)(3)过故人庄(经过)16.夙(1)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2)夙夜忧叹(名词,早晨)17.状(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2)太尉判状,辞甚巽(判决书)(3)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逸事状)18.注(1)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附着)(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敷上)19.市(1)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集市,名词)(2)市谷代偿(买,动词)20.固(1)尚书固负若属耶(难道,副词)(2)泚固致大凌三百匹(坚决,坚持,形容词)(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坚固)(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5)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牢固)(7)蔺相如固制之(坚决)(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本来)(1)有碑仆道(道路,名词)(2)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3)策之不以其道(方法,名词)(4)传道授业解惑(规律、法则、道理,名词)22.名(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字、名称,引申为命名、称名)(2)名不正,言不顺(名义、名分)(3)山不在高,有仙侧名(名望、名声,引申为闻名、著名)(4)莫名其妙(说出)(5)不名一文(占有)23.观(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24.克(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战胜)(2)克勤克俭(动词,能够)25.鄙(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形容词,庸俗,浅陋)(2)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动词,轻视,看不起)26.乘(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动词,登,升)(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动词,趁着,凭借)(3)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名词,战车)27.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2)齐师伐我(军队)(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4)若望仆不相师(效法)28.望(1)任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2)先辈德隆望尊(名望)(3)吾尝跂而望之(眺望)(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指望)(5)若望仆不相师(责备)三、虚词1.以(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介词,凭借……身份)(2)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介词,因)(3)天子以生人付公理(介词,把)(4)又以刃刺酒翁(介词,用)(5)今不忍人无冠暴死,以乱天子边事(连词,因而)(1)父利其然也(这样,代词)(2)沛公然其计,从之(对的,引用为“认为对”,动词)(3)杂然相许(形容词、副词词尾)(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连词)(5)太后曰:然(好、对的,表应答之辞)3.其(1)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代词,代自己)(2)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那,那些)(3)公问其政(代词,其中)(4)北风其凉(形容词词头)(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连词,如果,假设)(6)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语气)(7)其真无马耶(表反问语气)(8)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助词,不译)(10)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代词,那)(11)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
B.山原旷其盈视
·
C.所赖君子见机
·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
解析 等:同于。
雅:崇高 盈:满 机:通“几”,预兆 等:相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B )
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D.俊采
·
解析 B·项形容词用作名词,A、C、D三项为名词作状
《滕王阁序》
(8)襟. 三江而带. 五湖: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9)雄州雾. 列,俊采:.
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10)四美. 具,二难. 并:
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困难的事情。
(11)窜. 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
《逍遥游》
(12)怒. 而飞:形容词作动词,振奋。 (13)不过数仞而下. :名词作动词,向下。 (14)绝. 六气:形容词作动词,穿越。 (15)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1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名词作状语,向南。 (17)适莽. 苍者,三餐而反:
《滕王阁序》
(7)识盈虚之有数. :定数 (8)气凌. 彭泽之樽:超过 (9)时维九月,序. 属三秋:时序(春夏秋冬) (10)时运不. 齐. ,命途多舛:有蹉跎,有坎坷
《逍遥游》
(11)抟扶. 摇. 而上者九万里:旋风 (12)野. 马. 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 (13)未数. 数. 然. 也:拼命追求的样子
(1)眄庭柯以怡. 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2)或棹. 孤舟: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3)生生. 所资:动词作名词,生活。 (4)园日. 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1《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宇1.所赖君子见机 (通“几”,预兆)2.俨骖騑于上路 (通“严”,整治)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消”)二、词类活用1.一言均赋(名词用作动词,铺陈)2.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像星)4.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5.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意动,以……为衣襟;以……为束带); 三、古今异义1.穷且益坚古:困厄,处境艰难。
今:穷困;2.一介书生古:量词,个今:介绍,介于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4.盛筵难再古:第二次。
今:又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古:语气词,用在句尾今:无意义。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7.识盈虚之有数古:定数今:数量 8.彩彻区明古:日光今:彩色9.序属三秋古:秋季的第三个月今:三个秋季 10.路出明区古:过今:向外走四、一词多义1.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潦人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2.胜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3.穷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4.临临别赠言副词,将要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2《逍遥游》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5.而征一国者(通“耐”,能力)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二、词性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异的事物)2.名词作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行) 不过数仞而下 (降落) 3.使动用法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使……满意;使……信任)三、古今异义的词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总复习
特殊句式
是以见放 被动句 圣人不凝滞于物 自令放为 被动句;宾前 身之察察 定后
翻译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 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怎么能用洁白的 身体,去蒙受污浊的外物的玷污呢?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 如盖矣。 译:庭院中有一颗枇杷树,是我妻子在她去世那 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经高高耸立,像伞盖一 样了。
《长亭送别》
文学常识
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 2、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代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4、元代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默写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 厥有《国语》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 。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 __________, __________
《渔父》
实词
凝滞: 拘泥,执著 淈: 搅浑 餔其糟: 吃;酒糟 歠其醨: 饮;薄酒 沐: 洗头
浴: 洗身 察察: 皎洁的样子 汶汶: 玷辱 莞尔: 微笑的样子 鼓枻: 敲打船桨
通假字
渔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被“之”字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状以后,只充当整 个句子的一个成分;
④在整个句子中,它们共同作主语,或作宾语。 (作主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作宾语:悟已往之不谏)
“之”字的取独用法
v 悟已往之不谏 v 知来者之可追 v 恨晨光之熹微 v 审容膝之易安 v 善万物之得时 v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1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 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
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 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 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 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 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辞赋。这是介于诗和 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 很象诗,但压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骚长于 言幽怨之情”。
(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 (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 读末句时间。 (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
写作背景
东晋义熙元年(405),当时政治黑暗、官 场丑恶,陶渊明为了谋生,身陷其中。一天,上 边派了一个督邮到其所在的彭泽县,旁边的官吏 叫他穿好官服、戴好帽子去谒见,陶为保持高尚 的节操,不愿意,还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 腰向乡里小人”,即日弃官归隐,辞官前写了这 篇辞,辞前还有序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词类活用 v 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动用法,使颜怡
v 倚南窗以寄傲 傲:形容词作名词,傲世之情
v 审容膝之易安 容膝:动词作名词,简陋的小 屋
v 或棹孤舟
棹:名词作动词,划
策扶老以流憩 木欣欣以向荣 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 乐琴书以消忧 悦亲戚之情话 善善万万物物之之得得时时
策:拄着,名词活用为动词。 荣:生长,名词活用为动词。 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时:时常,名词作状语。 乐:以……快乐 意动用法。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 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因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20
二、《归去来兮辞》一文中 “以”的用法分类归纳
(一)作介词 (1)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可译为“让”“使” (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可译为“拿” (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可译为“把”“拿” (二)作连词 1、用“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关系。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亲属戚属。今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
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人
一词多义
1、夫:问征夫以前路 乐夫天命复奚疑
2、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恨辰光之熹微 悦亲戚之情话
3、奚:奚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疑
人,名词 助词 往,动词 助词,取独 助词,的 为什么 什么
“之”字的取独用法
“取独”的用法是很严格的——“用于主谓之间,取 消其句子的独立性”。 由“之”字连接的两部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前者是名词性的,后者是谓词性的;
悦:以……喜悦 意动用法
善:以……为善,羡慕。意 动用法。
倒装句 复驾言兮焉求
感叹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求 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 哪里去?
文言虚词“以”、“焉”字的用法:
既自以心为形役/农人告余以春及 以:介词,让、把 舟遥遥以轻飏/景翳翳以将人 以:连词,表修饰。 引壶觞以自酌/乐琴书以消忧 以:连词,表目的。
研读序言
序文交代了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 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归去来兮辞 一、弃官归田的决心 二、愉悦恬静的生活 三、乐天安命的情怀
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田园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怀良辰以孤往 以:连词,表承接。
请息交以绝游 以:连词,表并列。
复驾言兮焉求 焉:词,它。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焉:兼词,于此。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焉:助词,无实义。
一、“ 以”在文言文中的一般用法
(一) 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 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 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不用,则以纸帖之。《活板》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起提宾作用。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 传》
(3)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由于”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 “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7
(2)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 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 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 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8
文言知识梳理
通假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 [ “曷”通“ 何”:为什么]
古今异义词 1、景翳翳以将入 景,日光。今常用义:景色、光景
(5)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 “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
19
(二)用作连词,用法同“而”有许多相似点,只 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 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 往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辞”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 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 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好用“兮”字。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1、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 作停顿。
2、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