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是指法律体系中所包含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和标准,它们以法律形式的规则之形式出现,是国家对社会成员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的工具。
法律规范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和维护国家利益。
法律规范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内容和目的。
主体指规范的适用对象,即法律所适用的个体或团体。
客体则是规范的对象,即法律所针对的行为或事物。
内容是法律规范所包含的具体规定和限制。
目的则是法律规范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意图。
法律规范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
从性质上分,法律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规定了必须遵守的行为要求,而禁止性规范则规定了不得违背的行为限制。
从效力上分,法律规范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非强制性规范。
强制性规范必须被遵守并附带法律责任,而非强制性规范则是建议性的,没有明确的强制力。
从时间上分,法律规范可分为永久性规范和临时性规范。
永久性规范具有长期的效力,而临时性规范则是在特定时间内有效。
法律规范的形式主要包括法律条文、法律解释和法律裁判。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主体内容,是国家和立法机关通过正式程序所制定和公布的具体法律规定。
法律解释是司法机关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解释权的行使,在解决法律适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法律裁判则是司法机关根据法律条文和解释对具体案件所做出的裁决和决定。
法律规范的意义在于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法律规范的存在和实施,使得社会有序运转,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同时,法律规范也是国家权力的体现,是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结起来,法律规范是国家对社会成员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的一种方式,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
它包含了主体、客体、内容和目的等要素,可以根据性质、效力和时间进行分类。
法律规范的形式主要包括法律条文、法律解释和法律裁判。
法律规范的意义在于规范行为、维护秩序、保护权益和实现公平正义。
法律规范的名词解释

法律规范的名词解释法律规范是国家、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制度化的结果,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公平正义和个人权利,保护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并规定违反法律规范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下面将对法律规范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法律规范(Legal Norm)法律规范是国家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它可以是法律法规、法律原则、司法解释、条约等形式,用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制度的正常运行。
2.法律(Law)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公告的有关公民、组织行为的强制性规范,它具有普遍约束力和法律效力,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社会的基本工具。
3.法律原则(Legal Principles)法律原则是法律中的基本原则和基础性规则,它是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指导法律解释和运用的理论基础,保证法律得以正确、稳定、公正地适用。
4.正当防卫(Justifiable Defense)正当防卫是指在自身或他人生命、身体、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依法采取适当的防卫行为,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例外。
5.犯罪(Crime)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会受到刑罚的制裁。
6.过失(Negligence)过失是指因疏忽、疏忽、不谨慎或缺乏必要的关爱和警惕而导致的行为,使他人遭受损害,但并非故意犯罪行为,因此,过失行为通常承担民事责任。
7.合同(Contract)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是双方或多方之间自愿订立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约定了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护了市场经济中的交易安全和主体平等。
8.公正(Justice)公正是指法律、社会制度和行为对社会成员具有平等和公平,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机会。
9.平等(Equality)平等是指人们在法律和社会制度面前都应受到平等对待,无论种族、性别、宗教或各种社会属性,都应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

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一、概述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或其他法定机构依法制定的,用于管理社会关系和规范公民行为的具体内容。
它们涵盖了各个社会领域,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法律规范的几个主要方面。
二、刑法规范刑法规范是指规范犯罪行为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则。
其包括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涉及了行为的主体、客体、构成要件、责任能力、责任形式等方面内容。
刑法规范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也确保了刑事司法的公正与权威。
三、民法规范民法规范是规范公民之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则。
其包括了人身权、财产权、合同权、婚姻家庭权等各种权利的规范。
民法规范主要涉及到权利主体的权利及义务,各类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和法律后果等内容。
通过民法规范,社会能够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行政法规范行政法规范是指规范行政机关行为和公民、法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
它涉及到行政权力的行使、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程序规定、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方面内容。
行政法规范的目的在于保证行政管理公正、透明,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机关的权力运行。
五、宪法规范宪法规范是指规范国家政权组织和运行、公民根本权利和义务的最高法律规则。
它包括了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宗教、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内容。
宪法规范是国家制度的根本保障,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规范的基础和准绳。
六、劳动法规范劳动法规范是指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规则。
其包括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工资福利的支付、劳动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保护等方面内容。
劳动法规范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享有合理的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
七、知识产权法规范知识产权法规范是指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法律规则。
它涵盖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等方面内容。
法律规范是什么

法律规范是什么法律规范是一种由法律机关制定并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则或规定。
它是确定行为准则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方式。
法律规范通常以书面形式存在,例如法律法规、法令、条例和法院判例等。
法律规范的作用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保障人民权利和维护社会公正。
它们可以用于约束个人行为、规范商业活动、管理政府行为以及维护社会和谐。
法律规范包括以下要素:1. 法律主体:法律规范通常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包括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等。
其他机构如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也可制定一些特定的法律规范。
2. 权利和义务:法律规范规定了个人和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例如,合同法规范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刑法规范了犯罪行为的义务和相应的惩罚。
3. 条款和条件:法律规范通常包含一系列具体的条款和条件,用于明确要求和限制。
例如,劳动法规定了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和劳动合同的内容。
4. 法律程序和制度:法律规范还规定了法律程序和制度,这是根据法律规则来解决争议和处理纠纷的过程。
例如,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纠纷的审判程序和司法流程。
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社会能够有序运行,人们的利益得到保护,争议能够公正解决。
法律规范的遵守与执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正义至关重要。
然而,法律规范并非一成不变的。
它们可能随着社会的变化和进化而逐步修改和完善。
法律规范的解释和适用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总结起来,法律规范是一种由法律机关制定并约束力的法律规则或规定。
它们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和实现社会公正的作用。
法律规范具有多个要素,包括法律主体、权利和义务、条款和条件以及法律程序和制度。
它们通过规范和约束行为,使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得以维护。
同时,法律规范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公民、法人和组织行为的规则和标准。
它是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管理的工具,具有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等功能。
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适用于全体公民、法人和组织,不分种族、信仰、性别、地区等差异;具体性是指法律规范具体明确,对各种行为予以具体规定;强制性是指法律规范对公民、法人和组织的行为具有强制力,违反法律规范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规范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规范规定了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约束他们的行为,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法律规范还能够调整和稳定社会关系,防止和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
通过法律规范,国家能够对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限制和惩罚,保护公共秩序和公民权益。
法律规范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
首先,法律规范的制定应当依法进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宪法。
其次,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不能过于模糊和抽象,以保障公众对其的理解和遵守。
此外,法律规范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现实和实际需求,尊重和保护各方利益,并且要公正、公平地对待不同群体和个体。
法律规范的实施和执行由国家机关承担,主要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方面。
立法机关负责制定法律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依法管理和执行,司法机关负责司法审判和解决争议。
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总之,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和强制性的规则和标准,其主要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它的制定需要依法进行,充分考虑社会现实和实际需求,并且需要经由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有机结合来实施和执行。
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和执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法律规范的基本知识

法律规范的基本知识导言法律规范是指为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规定的行为準则和强制力规则。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法律规范起到了起源于自然规律的人类共识与进化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法律规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并探讨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法律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社会行为进行约束的准则。
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普遍性即法律规范适用于全体公民,不论其职业、社会地位或个人特点。
强制性意味着违背法律规范将会受到惩罚或处罚。
规范性则要求人们按照法律规范的规定行事,以维护社会秩序。
二、法律规范的分类法律规范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包括法律的性质、目的和内容等。
1.按照性质划分类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继续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继续性规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指导或要求,例如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禁止性规范则是对某些行为做出明确禁止,例如刑法规定对杀人、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惩罚。
2.按照目的划分类根据法律规范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保护性规范和配套性规范。
保护性规范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例如民法规定合同的成立和效力;配套性规范则是为了实现其他法律的目标,例如环保法规定了各种环境保护措施。
3.按照内容划分类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
实体规范是对人们的行为结果给予规定,例如刑法中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的规定;程序规范则是对法律的实施过程和方法进行规定,例如刑事诉讼法对审判程序的规范。
三、法律规范的特点法律规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权威性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都依赖于国家的权威和强制力。
法律规范是国家行使权力的一种表现,违背法律规范将受到国家的制裁和处罚。
2.约束性和普遍适用性法律规范适用于全体公民,无论其社会地位或个人特点。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公正的实现。
3.规范性和灵活性法律规范以具体明确的条文和规定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什么是法律规范

什么是法律规范?其结构如何?法学1202 1121040207 甘春芳法律规范是法律制度的“基本粒子”。
法律规范的概念是法学一般理论的关键概念。
必须弄清楚法律规范的概念与结构。
而法是由法律规范组成,法律规范则是由语句组成的。
由此没有法律条文就没有法。
法条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语句,是法律规范的正规表达。
因此,正确的与法律规范打交道首先必须以认识和区分各种语句和规范为前提。
一、规范语句和规范的语义学分析(一)规范语句语句分为描述语句、分析语句、评价语句、规范语句。
前三种语句类型顾名思义,很好理解,我相信以往的学习中都系统的了解过,考虑论文目的,在此不作赘述,着重介绍规范语句。
规范语句是规范的主要表达形式。
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应当关系,即某些事情应当发生,尤其是某些人应当采取某些行为。
规范语句与评价语句存在密切的联系。
规范语句所表达的禁止、许可或命令某种行为,总是基于特定的价值判断做出的。
这些价值判断构成了规范语句的正当化理由。
但二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评价语句表达的是“什么是好的”,规范语句只表达“什么是应该做的”,而不直接表达为何这样做的理由(价值)。
其实规范的效力依赖于其背后的价值的有效性。
有些规范语句所表述的行为与其价值之间确是不透明的,但它依然是有效的或有约束力的。
法律就是这种类型的规范。
规范语句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规范主体、规范特质、规范内容和适用条件。
规范主体是被要求以某种方式行动的人。
规范特质包括三种、;应当性、禁止性和许可性,规范特质一般可以通过应然助词来表达,而包含了应然助词的语句模式一般称为应然模式语句,这是典型的规范语句模式。
规范内容是指规范所命令、禁止或许可的特定的行为。
适用条件是指规范所规定的行为应被实施的条件。
应然模式是规范语句的典型结构。
它由两个描述性语句和一个应然助词构成。
第一个描述句说明规范使用的条件。
第二个描述语句说明规范所命令、禁止、许可的行为或某种规范后果。
应然助词表达的是一种规范性命令,即一旦前一个描述语句所描述的适用条件的得到满足,就应该发生后一个语句所描述的后果。
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政府或其他有权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的行为准则。
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维护公正和正义而制定的一种规范。
法律规范旨在引导人们的行为,保护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法律规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普遍约束力:法律规范适用于全体公民,不分人种、国籍、性别和职业等差异。
不论是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百姓,都必须遵守法律规范。
2. 强制力:法律规范是强制性的,违背法律规范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罚。
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机关设立的法律制裁机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3. 长期稳定性:法律规范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的权力或意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法律规范是通过法律程序制定和修改的,保证了其长期稳定的特点。
二、法律规范的分类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禁止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即规定某种行为是禁止的,禁止人们做某些事情。
例如,规定“禁止盗窃”、“禁止抢劫”等。
禁止性规范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2. 授权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法律对某些行为给予合法性认可和授权。
例如,规定“合法拥有财产的人有权对其财产进行支配和处置”,“合法拥有土地的人有权对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等。
3. 规范性规范:规范性规范是为了引导人们的行为,并规定了特定行为应当遵守的标准和要求。
例如,法律规范“行车时应当遵守交通信号,保持车距”,“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等。
三、法律规范的作用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范制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
它通过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2. 保护公共利益: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公共利益。
它通过规范经济活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等手段来维护全体公民的权益和福祉。
法律规范的概念

1.法律规范的概念: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逻辑上周全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
2.法律渊源的概念:是指法的具体外部表现形态。
其重要意义表现为:第一、法的表现形式是区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通过认识法的表现形式,有助于理解什么样的国家机关有权产生什么形式的法。
3.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4.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依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或现象。
5.法律关系概念: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6.法律效力的概念:是指法律和以法律为根据而产生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所具有的约束力或强制力。
7.法律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在哪些地区内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
8.法律解释的概念:是指为了更好的理解立法意图,有一定的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法律的意旨、内容和意义所作的阐述和说明。
9.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律条文字面意义所作出的解释,即不扩大也不缩小文字本身表现的内容。
10.扩大解释:是指限制解释:是指为了符合立法原意,对法律条文所进行的窄于字面意义的解释。
11.限制解释:是指为了符合立法原意,对法律条文所进行的窄于字面意义的解释。
12.法律适用的概念: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授权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具体运用于具体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
13.立法是指特定国家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规范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一种专门性活动。
14.立法体制是指立法机关的设置、立法权限的划分以及立法权的形式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15.立法程序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的活动中,所必循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法律基本知识什么是法律规范

法律基本知识什么是法律规范法律基本知识:什么是法律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规范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法律规定。
那么,什么是法律规范呢?为了深入了解法律规范的概念和作用,本文将从法律规范的定义、种类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定义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或其他有权机关制定并公布的对人们行为进行规范的规定。
它们可以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形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力。
种类法律规范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1. 宪法规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民权利和义务等,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2. 法律规范: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用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保护公民的权益。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规范,用来管理行政事务和行政行为。
4.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制定的解释性文件,旨在解释法律的适用问题,指导具体的司法活动。
特点法律规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强制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具有约束力,违反法律规范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公正性:法律规范是建立在公正原则上的,在制定过程中应当考虑公众利益和平等原则,确保公正和公平。
3. 稳定性:法律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以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
4. 适应性:法律规范应当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能够应对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5. 可预见性:法律规范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人们能够预见其后果,以便根据法律规范来行事。
6. 有效性:法律规范的制定应当有利于社会的良好运作和发展,能够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秩序。
结论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或其他有权机关制定并公布的对人们行为进行规范的规定。
它们具有强制性、公正性、稳定性、适应性、可预见性和有效性等特点。
通过遵守法律规范,我们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标准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标准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标准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种规范体系,它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标准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本文将详细解析法律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标准,以帮助读者对法律基本知识有更清晰的理解。
一、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法律规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强制性法律规范是具有强制力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依法行事,不得违背法律规定的要求。
一旦违反法律规范,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一般性法律规范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不分种族、性别、年龄等差异,每个人都受到法律规范的约束。
3. 具体性法律规范是具体而明确的,它要求人们在特定的情况下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
比如,在道路交通法中,明确规定了不得超速、不得酒后驾车等具体规范。
4. 可变性法律规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的。
法律规范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要求。
法律规范是法律的基础,它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法律标准法律标准是用于判断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依据和准则。
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 材料性法律标准材料性法律标准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的判断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和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来判断案件的事实和责任。
2. 抽象性法律标准抽象性法律标准是指在法律中规定的概括性、抽象性的判断标准。
例如,在合同法中规定了“公平合理”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一个抽象的标准,需要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法律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它是判断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
三、法律规范与法律标准的关系法律规范和法律标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法律规范是为了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法律标准则是判断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依据。
法律规范明确了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而法律标准则是对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进行判断的标准。
法律规范的内容

法律规范的内容在法律体系中,法律规范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文件,用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规范的内容包括了法律的各个要素,如法律的名称、颁布机构、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效力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法律规范的内容。
一、法律规范的名称法律规范的名称通常反映了法律的主题和目的。
它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表达法律的内容和作用。
例如,民法典、刑法、劳动法等,这些名称可以有效地向公众传达法律的内容,使人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该法律规范所涉及的领域。
此外,法律名称还应具有权威性和正式性,以体现法律的法定性和规范性。
二、法律规范的颁布机构法律规范的颁布机构主要指明了制定该法律的国家机关或者组织,以及法律的形成过程。
这有助于人们了解法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也能明确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权威性。
例如,我国的法律规范通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开头,表明该法律是由我国国家机关制定并发布的。
三、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了法律所适用的地域、对象和时间等。
地域范围明确规定了法律的适用地域,通常是国家或者特定地区。
对象范围指明了法律所适用的主体,可能是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时间范围确定了法律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以确保法律规范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四、法律规范的效力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对社会成员产生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法律规范通常会明确规定其效力,例如,包括了法律责任、违法行为的处罚和相关权利义务的规定等。
法律规范的效力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法律目的和价值的基础。
总结起来,法律规范的内容在制定和修订过程中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和反复的论证,旨在确保法律的制定符合法治原则和社会实际情况。
同时,法律规范的内容也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约束,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公平公正的实现。
因此,了解和遵守法律规范的内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法律规范种类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知识点1 法律规范的种类授权性规范1、法律规范按内容不同命令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2(授权性规范)确定性规范3、按照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委任性规范非确定性规范准用性规范1、按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1)授权性规范是授予人们“可以”做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别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2)命令性规范是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即“必须怎样”、“应当怎样"等。
(3)禁止性规范是“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即“不能"、“不得”、“不准"等.2、按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1)确定性规范:无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
(2)非确定性规范:无具体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
4、委任性规范:内容不明确,概况性提示,相应机关相应处理.5、准用性规范:没规定具体行为模式,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关内容。
例子:下列法律都属于哪些类别?1、《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此规定属于委任性规范。
2、《合同法》第148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电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此规定属于准用性规范。
3、婚姻法中要求结婚的男女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
4、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例题:1、单选:资不抵债的民办学校的清算,参照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
A。
准用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禁止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答案:A确定性规范:无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
该规范在表达上没有使用义务性规范的典型用语“须”.也没有使用禁止性规范的典型用语“不得"2、多选: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关于该法律规范性质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名词解释法律规范

名词解释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
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另一类是由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制定的非权威性法律规范。
这些非权威性法律规范,有些可以成为国家权威性法律规范的渊源。
法律规范有三个基本特征:( 1)法律规范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律规范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第一节法律规范的概念及特征1、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是人们调整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另一类是由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制定的非权威性法律规范。
这些非权威性法律规范,有些可以成为国家权威性法律规范的渊源。
法律规范有三个基本特征:( 1)法律规范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律规范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第一,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
第二,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内容涉及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第三,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都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维持的。
( 2)稳定性:第一,法律规范不能朝令夕改,而应当相对稳定地适用于同一时期和同一事件。
第二,法律规范也不宜经常变动,否则就难以起到预期作用。
第三,法律规范只能根据客观情况进行修正补充,但又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3)明确性:第一,法律规范的条文必须清楚准确,使人易懂。
第二,法律规范的语言表述方式应该尽量做到精练简洁。
第三,法律规范的含义应当十分明确,避免歧义。
第四,法律规范还应注重逻辑严密,符合科学原理。
( 4)平等性:首先,任何人都享有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这是法律规范平等性的基础。
其次,任何人违反了法律规范的规定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是法律规范平等性的保障。
最后,法律规范是对全体公民都适用的,任何人都不允许有超越法律规范的特权存在。
法律规范的概念与构成

法律规范的概念与构成法律规范是指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义务和权利,以及违反行为准则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标准或规则。
它是法律科学的核心概念,是指导人们社会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规则。
法律规范的构成主要包含以下三个要素:规范主体、规范对象和规范内容。
首先,规范主体是法律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实施规范、管理规范和监督规范的机构或人员。
规范主体通常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和公民个人等。
例如,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规范,行政机构执行法律规范,司法机关解释和执行法律规范。
其次,规范对象是法律规范施行的具体范围,也就是适用规范的主体或社会行为。
其具体范围随着法律制定的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异。
例如,宪法规定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而刑法则是规范公民个人的犯罪行为。
最后,规范内容是法律规范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它是规定和要求主体和对象必须遵循的具体行为规则和标准。
在不同的法律规范中,规范内容也有所不同。
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车辆、行人、道路等各方面的行为规则,而环保法规定了各类企业和单位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除了以上三个要素,法律规范的有效性还有赖于其表现形式、适用范围以及可追溯性等因素。
例如,法律规范必须以明确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以便被社会主体所知晓。
法律规范同时也要适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不同情形,从而能够为社会行为提供指导和规范。
此外,法律规范的效力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即规范的制定和解释必须有据可查、可靠性高,以确保其在法律适用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总之,法律规范是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工具,其构成要素和有效性因素的核心在于规范主体、规范对象和规范内容的协同作用。
只有在制定、执行和解释法律规范过程中严守这些要素和因素,才能保证法律规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从而最终实现社会行为的科学管理和有序发展。
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
它是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基础,可以说它是连接理论法学和实践法学的桥梁。
法学家对于法律规范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其本质并非仅仅是用以指导实践,而更重要的要是通过这种研究来加强法律人在法律实践中的论证,推理能力。
通常我们认为法律规范不是实体规范,就是程序规范,这也可以说是法律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比如民法之外有民事诉讼法,刑法之外有刑事诉讼法)这种非此即彼的思考问题方式是非常有害的,它容易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容易造成我们视野的狭窄。
其实法律规范除了以上两种规范外,还有一种规范,即冲突规范。
学术界倾向于将冲突规范归入程序规范之中,但是笔者认为这样做是欠考虑的。
冲突规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价值,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论述:首先,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实体规范是用来具体的规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而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当事人,责,权,义明确。
从而形成可见的预期,进而降低交易成本。
我们也可以称其为通过实体实现正义的规范。
而程序规范,本身并不追求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明确,而是使得当事人在追求实体权利,义务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方式行事,它追求的是一种秩序,一种看的见的正义,即“正义不但要实现,而且要以看的见的方式实现”。
我们可以称其为通过程序实现正义的规范。
而冲突规范,是在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中产生的。
它本身既不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也不规定使用何种程序来实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而是通过指导,来告诉法官选择那个国家的法律来处理国际民商事关系。
因此它也被称做“法律适用规范”,“法律选择规范”。
因此我们可以称其为通过选择,指引来实现正义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

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作为社会的基石和规则的制定者,法律规范在社会管理和个人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一、法律规范的物质内容法律规范的物质内容是指法律对人类社会生活中事物行为做出的规定和要求。
法律规范的物质内容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
权利是指个人可以享有、行使的、被法律保护的利益;而义务则是指个人必须承担的、被法律规定的责任。
法律规范的物质内容通常包括人权、家庭、财产、劳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二、法律规范的程序内容法律规范的程序内容是指法律作为维护公正和公平原则的工具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以及治理措施和制度。
程序内容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程序方面的规定。
治理措施和制度包括选举制度、行政监察体系、法院系统等实现法律治理的机构和措施。
三、法律规范的形式内容法律规范的形式内容包括规范适用的范围、处罚措施、违规行为的认定标准、诉讼程序等。
规范适用的范围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范围和具体对象。
这一部分规定了法律规范的具体适用对象,明确规范适用的范围,以及规范适用的具体条件与要求。
处罚措施是指针对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法律规定的相应惩罚措施。
违规行为的认定标准则是指在具体的行为中如何认定是否触犯了法律规范,具有某些相应特征的行为就属于违规行为。
诉讼程序则规定了相应的申诉和审批流程,以及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申诉等。
以上是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的简单介绍。
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遵守和利用法律规范的义务和权利,为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准则。
它是一种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
法律规范的概念包括其特征、功能和种类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就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论述。
一、法律规范的特征1. 强制力: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违反法律规范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即便个人或组织不同意法律规范,也必须遵守,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2. 社会共同性:法律规范适用于整个社会,针对的是广泛的人群,以确保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与个别约束行为的规范相比,法律规范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3. 普遍性:法律规范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准则,不分地域和时间。
无论是法律规范是在国家内部还是国际上制定,它都应该尽可能地保持普遍适用性。
4. 具体性:法律规范是一种具体的行为准则,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清晰、具体的规定,以确保个人和社会的正常运行。
法律规范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
二、法律规范的功能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范的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它通过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使社会能够保持相对的和谐状态。
法律规范的存在和执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2. 保护公共利益:法律规范通过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规制,以保护公共利益。
例如,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等都是法律规范的保护对象。
3. 解决纠纷:法律规范具有争议解决的功能。
当人们在行为中发生冲突时,可以依据法律规范进行诉讼和仲裁,以解决纠纷并向公平和正义倾斜。
4. 促进社会进步:法律规范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它可以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保障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1. 命令性法律规范:命令性法律规范是指具有明确命令性质的法律规范,其中包括对特定行为的要求和禁止。
违反命令性法律规范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2. 授权性法律规范:授权性法律规范是指对特定主体或机构赋予一定权限和自由裁量权的规范。
法律规范的内容

法律规范的内容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和标准,用以调整社会关系、保障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规范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安排。
本文将从刑法、民法、行政法以及国际法等方面探讨法律规范的内容。
一、刑法规范的内容刑法规范主要涉及犯罪行为和刑罚的规范。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明确了何为犯罪、何为犯罪的主体和客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不同犯罪行为的刑罚范围等。
刑法规范还包括了刑法适用的原则和程序等。
二、民法规范的内容民法规范是调整个体之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民法涉及了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合同权利等各个方面的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是合同法规范,它规定了拟订合同的基本原则、各种合同类型的设立要件、合同的履行义务、违约责任等。
三、行政法规范的内容行政法规范是调整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
它主要包括了行政机关的组织、权限、程序、行政权力的行使、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方面的规定。
行政法规范还涉及了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救济、行政处罚等。
四、国际法规范的内容国际法规范是规范国际社会关系和国家间行为的法律规范。
它包括了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两个方面。
国际公法规范了国家之间的行为,例如冲突解决、国家主权等。
国际私法则主要规范了私人间的国际交往,例如国际商法、国际民事法等。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法律规范的内容还涉及了宪法、劳动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行业监管法等各个领域。
这些规范内容是为了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而制定的。
在法律规范中,不仅仅是规定了权利和义务,还规定了违反规范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通过明确的法律规范内容,可以有效地约束个体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并为公民提供了明确的权益保障。
总之,法律规范的内容极其广泛,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合法权益。
准确理解和遵守法律规范的内容,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是法律科学中的基础性概念之一,它是指国家为了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而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命令性规则。
法律规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明确权利和义务、规范行为和责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一、法律规范的特征法律规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强制性: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和强制力,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无论其是否同意或了解。
2. 一般性:法律规范是普遍的、抽象的,适用于一类或多类具有相似特征的行为。
3. 长期性:法律规范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不会因为个别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即时改变。
4. 具体性:法律规范是对具体行为的规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法律规范的分类法律规范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包括:1. 目的分类:法律规范可以根据其目的分为命令型规范和禁止型规范。
命令型规范规定应当做什么,禁止型规范规定不得做什么。
2. 强制分类: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绝对强制和相对强制两种,绝对强制规范是指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相对强制规范则允许一定的自由度。
3. 行为分类:法律规范还可以根据处理的行为类型进行分类,包括权利规范、义务规范、行为规范和责任规范等。
三、法律规范的功能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包括:1. 约束行为:法律规范通过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约束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保护权益:法律规范通过维护公众权益和个人权利,保护社会成员免受侵害和不公平待遇。
3. 确定责任:法律规范明确各种行为的效果和后果,并规定相应的责任和追究措施,保证公平和公正。
4. 促进发展:法律规范为公民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持续进步。
四、法律规范的重要性法律规范对于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2. 保护公共利益:法律规范通过规范和限制行为,确保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得到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法律规范属于(B )。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单选题】甲与乙开玩笑时持塑料匕首追逐打闹,乙的朋友丙路过,见甲持匕首“追杀”乙,以为甲要持刀杀乙,遂持刀将甲砍成重伤,丙的行为是( B )。
A.正当防卫B.意外事件C.故意犯罪D.防卫过当【单选题】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以( B )为主要方式。
A.返还财产B.支付赔偿金C.恢复原状D.赔礼道歉【单选题】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可以( B )。
A.给予行政处分B.带离现场C.停止执行职务D.对违规人员实行禁闭【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情况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单选题】关于拘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拘传只能适用于违法犯罪嫌疑人B.执行拘传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盖章)、捺指印C.对拒绝拘传的,应当先行拘留D.在紧急情况下,对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不使用《拘传证》【单选题】下述人员中,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拘留后应当执行的是( D )。
A.小李,男,1990年8月生,2006年3月因参与赌博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B.小刘,女,1978年1月生,2006年4月因虐待丈夫与前妻所生之女小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但小刘正怀有6个月身孕C.老张,男,1932年3月生,2006年5月因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十分恶劣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D.小何,男,1980年10月生,2006年6月因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单选题】下列装备不属于武器的是( D )。
A.微型冲锋枪B.六四式手枪C.七七式手枪D.麻醉枪【单选题】当场收缴罚款的,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 B )内,将当场收缴的罚款交至其所属公安机关。
A.1日B.2日C.3日D.5日【单选题】某市某区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陈某从1996年起与其妻王某感情不和,矛盾不断加深,到2005年9月,陈某决意杀死王某,遂寻机下毒将王某杀死。
此案应由( A )立案侦查。
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人民检察院D.监察部门【单选题】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饭菜让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吃了下毒的饭菜中毒身亡。
甲与丙构成共同犯罪的条件是( A )。
A.丙必须明知饭菜有毒B.丙不需要明知饭菜有毒C.丙必须明知甲欲杀乙D.甲、丙事前必须有用药毒死乙的共同预谋【单选题】张某与钱某签订一份供销合同,合同签订后,钱某将80万元货款汇出,张某收到货款后,交付了约20万元的货物,其余货物一直未能履行。
经查,张某并无货源,货款收到后,张某即将款项归还了以前所欠王某的货款,并与钱某断绝了联系。
张某的行为构成( B )。
A.诈骗罪B.合同诈骗罪C.合同违约D.民事欺诈【单选题】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D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督察机构可以进行现场督察的是( D )。
A.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B.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C.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D.民警日常收支情况【单选题】下列装备属于武器的是( A )。
A.冲锋枪B.麻醉枪C.高压水枪D.催泪弹【单选题】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B.甲、乙双方签订一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单选题】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B )。
A.10倍B.20倍C.5倍D.15倍【单选题】民警魏某因暴力取证被立案侦查以后,发现负责该案侦查的刘某与自己是邻居,两家长期不合,遂申请刘某回避,对于刘某的回避应当由谁决定?(B )A.人民检察委员会B.人民检察院检察长C.人民公安局局长D.人民法院院长【单选题】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盐业管理职务的,且其非法经营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如何处罚?( C )A.以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B.以非法经营罪从重处罚C.以妨害公务罪和非法经营罪数罪并罚D.以妨害公务罪和非法经营罪择一重处【单选题】( A)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B.文明执法C.尊重人权D.坚持党的领导【单选题】刘某将在公交车上盗走其手机(价值600元)和近10元人民币的张某扭送至公安机关,张某矢口否认盗窃,但手机等物证能够充分证明案件事实存在,公安机关据此( A )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A.可以B.不能C.待张某承认后可以D.以上说法都不对【单选题】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 A )小时。
A.48B.24C.72D.12【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情况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的职责有( C )。
A.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执行刑罚B.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C.对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罪犯执行刑罚D.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单选题】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 D )。
A.清退在场无关人员B.组织疏散在场无关人员C.命令在场无关人员疏散D.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单选题】殷某(女)家住某市B区,李某家住该市A区,被该市C区公安机关在辖区内一次治安大排查中当场查获了两人的卖淫、嫖娼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殷某、李某均交代了在两人的居住地还分别有过一次卖淫、嫖娼行为。
此案应当由( C )管辖。
A.A区公安机关B.B区公安机关C.C区公安机关D.A、B、C区公安机关共同【单选题】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A )。
A.行政处罚B.刑事处罚C.体罚D.管制【单选题】黄某因违反交通管理,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黄某欲进行解释,办案民警王某和崔某商量后认为本案事实十分清楚,因此拒绝听取黄某的任何意见,执法人员的做法侵害了当事人的( C )。
A.知情权B.复议权C.申辩权D.诉讼权【单选题】A市B区公安分局对刘某违法行政拘留,刘某向B区公安分局要求国家赔偿,B区公安分局逾期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刘某应如何处理?( C )A.向A市公安局申请复议B.向A市公安局申诉C.向B区人民法院起诉D.向A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够行使哪项职权?( D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解释法律C.修改法律D.制定宪法【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C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多选题】应当回避的法定理由包括( ABCD )。
A.本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B.本人与当事人是邻居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C.本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D.本人与当事人是同学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多选题】甲、乙二人商定,夜晚到公园附近去抢些钱财。
晚9时许,甲、乙二人到公园门口,见一中年人在买东西,甲、乙遂进入商店,甲先喊了一声“叔叔”,中年人回头看甲时,乙趁机将其钱包(内有现金1000元)抢走。
当中年人看到钱包被抢走时,才恍然明白过来,于是呼喊“抢劫”,被巡逻民警丁某发现,丁某拔枪追赶甲、乙二人,在追赶不上时,丁某开枪将甲、乙二人击伤。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BD )。
A.丁某开枪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使用武器的情形B.丁某如果在开枪前,先行警告,就可以使用武器C.该种情形不能使用武器D.丁某开枪击伤甲、乙二人是合法行为【多选题】派出所民警吴某在下班途中发现郑某(男,13周岁)正在出售淫秽光盘,就向郑某查问。
郑某说自己是某中学学生,在学校旁边租住的房子中利用自己购买的电脑上网下载淫秽图片和视频,然后刻录成光盘出售。
吴某当即随郑某到其租住的房子进行检查,果然发现了其用于制作淫秽光盘的电脑和一些尚未出售的淫秽光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BD )。
A.吴某对郑某的住所进行当场检查后应补办检查证,且应有不少于2名民警进行B.对郑某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责令郑某的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教D.对涉案的电脑和淫秽光盘应予追缴【多选题】某晚,无业青年陆某,持刀潜入市师范学院一女生宿舍,企图用暴力强奸宿舍女生。
隔壁寝室同学发现后,即拨打110报警。
民警赶到现场后,陆某慑服,跪地求饶。
其中一民警恐陆某佯服,伺机反扑,当即开枪将陆某大腿打伤,然后擒拿。
以下对该民警使用武器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陆某的犯罪行为属于严重暴力犯罪,该民警使用武器的行为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B.该民警在使用武器前,应先行警告,方可使用武器C.该种情形下,不可以使用武器D.该民警使用武器后,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好现场【多选题】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BD )。
A.王某趁出车祸腿部受伤的李某不能动弹之机,拿走其手上价值6000元的手表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000元的大衣穿走C.张某在商店购买首饰的时候,售货员出示首饰后,张某当其面突然拿走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50克海洛因拿走【多选题】男青年甄某与女青年贾某通过网聊相识,后二人自愿发生了性关系,甄某还拍摄了二人激情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