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设计守则

合集下载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道路及与道路相联系的特殊场所的照明设计,不适用于隧道照明的设计。

第1.0.3条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

第1.0.4条道路照明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

第二章照明标准第2.0.1条城市道路照明标准,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居住区道路分为五级。

道路照明标准表2.0.3注:①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20~30%。

②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第2.0.2条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四项评价指标。

主要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应满足平均照度单项评价指标。

第2.0.3条各级道路照明标准见表2.0.3。

第2.0.4条三幅路、四幅路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1/2。

第2.0.5条第2.0.3条和第2.0.4条规定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值均为维持值,新安装光源、灯具的道路,其路面的初始亮度(或照度)值应相应提高30~50%。

第2.0.6条选定道路照明标准时,要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一般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类型采用相应低1级的标准。

第三章光源和灯具的选择第一节光源的选择第3.1.1条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光效气体放电灯,不应采用白炽灯。

第3.1.2条选择光源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快速路和对颜色识别要求不高的市郊道路宜采用低压钠灯或高压钠灯;二、主干路和次干路宜采用高压钠灯;三、支路和居住区道路,宜采用小功率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高压汞灯;四、市中心、商业中心等个别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街道必要时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中显色型、高显色型高压钠灯。

建筑工程施工路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路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路灯规范一、路灯设计1.1 路灯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应根据道路类型、车流量、行人流量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1.2 路灯的照明范围应满足道路照明标准要求,确保道路两侧的照明充足,同时避免光污染。

1.3 在路灯设计中应考虑路灯的材质、类型、高度、数量和排布方式,以及节能、环保、美观等因素。

二、路灯材质2.1 路灯材质应选用防腐蚀、耐候性能好的材料,以保证路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2 路灯灯罩应采用透光性好、抗风压、耐冲击的材料,确保路灯正常照明和安全性能。

三、路灯类型3.1 路灯类型应根据道路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包括路灯形状、光源种类、光色、光源功率等。

3.2 路灯应采用LED光源,以提高能效和节能性能,减少环境污染。

四、路灯安装4.1 路灯的安装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道路两侧照明均匀,且不影响交通乘员的视线。

4.2 路灯的固定方式应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恶劣天气和外力作用,确保路灯安全稳定。

4.3 路灯的电源线路应布置合理,避免电池和其他设施发生相互干扰或损坏。

4.4 路灯的调光设备应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照明要求,节约能源。

五、路灯维护5.1 路灯的日常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检查、维修和更换等工作,确保路灯照明效果和安全性能。

5.2 路灯的维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处理路灯故障及时处理。

5.3 路灯的维护应记录完整,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和维护经过等,便于管理和查阅。

六、路灯监测6.1 路灯的照明效果应定期进行监测,包括光照度、光色、亮度等参数,确保路灯照明效果符合要求。

6.2 路灯的功耗和能源消耗应定期进行监测,评估路灯节能性能,提出相应的节能改进建议。

七、环境保护7.1 路灯施工应按照相关地方标准和环保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不产生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

7.2 路灯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道路及与道路相联系的特殊场所的照明设计,不适用于隧道照明的设计。

第1.0.3条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

第1.0.4条道路照明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

第二章照明标准第2.0.1条城市道路照明标准,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居住区道路分为五级。

道路照明标准表2.0.3注:①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20~30%。

②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第2.0.2条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四项评价指标。

主要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应满足平均照度单项评价指标。

第2.0.3条各级道路照明标准见表2.0.3。

第2.0.4条三幅路、四幅路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1/2。

第2.0.5条第2.0.3条和第2.0.4条规定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值均为维持值,新安装光源、灯具的道路,其路面的初始亮度(或照度)值应相应提高30~50%。

第2.0.6条选定道路照明标准时,要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一般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类型采用相应低1级的标准。

第三章光源和灯具的选择第一节光源的选择第3.1.1条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光效气体放电灯,不应采用白炽灯。

第3.1.2条选择光源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快速路和对颜色识别要求不高的市郊道路宜采用低压钠灯或高压钠灯;二、主干路和次干路宜采用高压钠灯;三、支路和居住区道路,宜采用小功率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高压汞灯;四、市中心、商业中心等个别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街道必要时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中显色型、高显色型高压钠灯。

路灯设计实施方案

路灯设计实施方案

路灯设计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和改造也日益频繁。

路灯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配套设施,不仅能够提供照明服务,还能够提高城市夜间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路灯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路灯设计原则1. 节能环保:选择高效节能的LED路灯作为主要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2. 安全可靠:路灯设计需考虑道路交通的安全需求,确保照明充足,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3. 美观实用:路灯的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整体规划,既要美观大方,又要实用耐用。

三、路灯设计方案1. 灯具选择:采用LED路灯作为主要照明设备,LED路灯具有节能、寿命长、亮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路灯选择。

2. 灯具布局:根据道路宽窄、交通流量等情况,合理布局路灯,保证道路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足的照明。

3. 灯杆高度: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确定灯杆的高度,确保照明范围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4. 灯光色温:选择适宜的灯光色温,既要满足照明需求,又要避免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四、实施步骤1. 调研规划:对道路进行全面调研规划,确定路灯的布局和数量。

2.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路灯设计方案,包括灯具选择、布局、灯杆高度等。

3. 施工实施: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路灯的安装和调试。

4. 完善管理:路灯建设完成后,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路灯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路灯设计效果经过实施方案的落地,路灯设计效果显著。

不仅提高了城市夜间的照明质量,还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安全感。

LED路灯的使用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维护成本,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结语路灯设计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所述的路灯设计实施方案,能够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城市的美好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路灯规则

路灯规则

路灯质量标准第一章总则1、为贯彻国家经委颁发的“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全面提高路灯设计、施工、运行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要求路灯设计、检修、安装、运行等各项工作中均应遵照执行。

3、本标准从颁发之日起试行,在执行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并根据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逐步完善。

4、本标准与上一级规程有抵触时,应以上一级规程为准。

第二章灯具及附件第一节一般标准第二节路灯、灯具部分第三节立皮线第四节飞保险与分支保险第五节镇流器第六节电容器第七节灯杆第一节一般标准一、灯高1、灯具安装高度,同一街道灯具安装高度必须一致(发光中心到地面高度)。

小弯灯一米灯5~6米普通街道长臂灯和吊灯 6.5~7.5米快车道弧型灯不低于8米慢车道弧型灯不低于6.5米2、特殊灯型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灯的高度在致相当于需要被照明马路的宽度。

只在一侧照明时H≌L在两侧照明时H≌L/2其中,H:灯具安装高度(米)L:路宽(米)二、灯具仰角1、灯具仰角街道宽度及灯具的配光曲线来决定,每条街道的仰角应一致。

2、灯头可调时,应使光源中心线落在路宽的L/3~1/2范围内。

3、对长臂灯(或支臂灯)灯身在安装后,灯头侧应比电杆侧仰起100毫米。

4、特殊灯具应根据配光曲线来决定灯具仰角。

第二节路灯灯具部分1、灯具应牢固端正,谢绝有松动,歪斜现象。

2、灯罩应完整无损,没有破碎。

3、搪瓷灯伞锈蚀,变形者应更换。

4、灯具反光镜面失效,应更换。

5、灯具反光镜在运输,安装过程中不应损坏或变形,灯罩应加胶圈,擦试明亮,灯口是瓷的破碎露铜时,应予调换。

6、灯具、灯身不能弯曲,各部分固定螺丝需加弹簧眼线紧好,谢绝松动。

7、铸铁灯头有裂纹,掉块不能使用,没有胶皮堵头者,应加胶皮堵头。

8、灯身抱箍要适合电杆,装置服贴不应过长。

9、灯身的透明罩和反光镜检修时应清扫擦拭干净,现场无法清扫的应更换。

10、透明罩的扣环应完整好用,防止掉罩应用可靠挂勾。

11、灯具防尘毡条要齐全,不齐的要修换。

道路路灯设置标准

道路路灯设置标准

道路路灯设置标准
一、符合照明标准
1.路灯的照度应当符合道路照明设计标准,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和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

2.路灯应当能够提供均匀、稳定的照明效果,满足车辆和行人的视觉需求。

3.路灯的色温应当适宜,一般采用色温在4000K至6500K之间的LED路灯。

二、合理布局
1.路灯的设置应当根据道路的宽度、车流量和人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确保路灯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同时避免浪费。

2.路灯的安装高度应当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进行合理选择,确保照明效果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3.路灯的安装位置应当尽可能避免影响交通安全和行人的视线。

三、高效节能
1.路灯应当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电器设备,如LED路灯、无极调光系统等。

2.路灯的控制系统应当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根据车流量和人流量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能源的节约。

3.路灯的维护和管理应当及时到位,保证路灯的使用寿命和照明效果。

四、安全可靠
1.路灯的电器设备应当符合安全标准,防止漏电、短路等故障。

2.路灯的安装应当牢固稳定,防止被风吹倒或人为破坏。

3.路灯的防护等级应当符合要求,能够抵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五、美观实用
1.路灯的设计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高城市形象。

2.路灯的造型和颜色应当简洁大方,符合现代审美观念。

3.路灯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行人的视觉感受,避免对行人造成干扰和不适。

道路工程中的路灯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中的路灯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中的路灯规范要求随着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和交通的发展,道路工程的建设变得非常重要。

而在道路工程中,路灯的设置对交通安全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道路上的照明效果和交通安全性,有一些规范要求需要遵守。

本文将探讨道路工程中路灯的规范要求。

一、路灯的类型和布置要求在道路工程中,路灯的类型和布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为夜间行车和行人提供充足的照明。

根据道路类型和车辆流量的不同,路灯的类型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道路可以分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住宅区道路等。

在高速公路上,路灯的布置需要满足较高的亮度要求,以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路面情况。

而在城市道路和住宅区道路上,路灯的布置一般要更加密集,以保证行人在夜间行走时有足够的照明。

此外,在道路中间和交叉口等重要地段,也需要设置路灯以提高交通的可视性。

二、光源的选择和亮度要求在道路工程中,光源的选择和亮度要求是确保路灯照明效果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光源包括高压钠灯、LED灯等。

其中,LED灯因其高效节能和寿命长的特点,已经成为路灯的主要选择。

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别和使用场景,路灯的亮度要求也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亮度要求较高,路灯的间距较大,以保证驾驶员行车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方。

而城市道路和住宅区道路的亮度要求相对较低,路灯的间距可以适当缩小,以提供足够的照明。

三、路灯的高度和角度要求路灯的高度和角度也是道路工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高度和角度的设置可以确保路灯的照明范围,以及避免灯光对驾驶员产生过多的眩光。

一般来说,路灯的安装高度应根据路段的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路灯需要安装在较高的位置,以提供广泛的照明范围。

而在城市道路和住宅区道路中,路灯的高度可以相对较低,以确保行人的夜间安全。

此外,路灯的角度也需要根据灯具的特点和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灯光不会产生过多的眩光和阴影。

四、维护和管理要求除了路灯的安装要求,道路工程中还需要考虑路灯的维护和管理。

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是确保道路夜间安全通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路灯设计的质量和标准化,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一、光照等级要求在公路工程中,路灯的设计应根据道路的等级和车流量来确定适当的光照等级。

根据实际情况,常见的光照等级包括:T1、T2、T3等级。

T1等级适用于具有高密度交通流量的城市主干道,而T2等级则适用于城市次干道和高速公路。

不同等级的道路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光照等级来确定合适的照明设备。

二、照明设计要求在公路工程中,照明设计要求主要包括路灯的安装位置、间距和高度。

路灯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交通流量、道路类型和视觉需求等因素。

一般而言,路灯的间距应保证道路上的每个区域都得到适当的照明,避免出现明暗交替或照明不足的情况。

此外,路灯的高度也是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路灯高度能够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并确保灯柱与车辆、行人等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

三、照明设备要求在公路工程中,照明设备需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首先,路灯的灯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并具有合适的光束角和照度。

其次,路灯的材料需要具备耐腐蚀、防水防尘和抗风能力,以确保设备在户外环境下的可靠性和长寿命。

此外,照明设备应具备调光和时控功能,以便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亮度和使用时间。

四、环境影响评估要求在公路工程中设计路灯时,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评估内容包括光污染、能耗和景观保护等方面。

为了减少光污染,照明设备应采用合适的光束形状和遮光罩,以限制光线向上和向侧方的散射;在能耗方面,可以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替代传统的荧光灯等;同时,还应注重景观保护,将路灯的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道路沿线的美观。

五、维护保养要求为了确保路灯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光,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还应考虑维护保养方面的要求。

路灯布置原则

路灯布置原则

路灯布置原则
路灯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足够的照明外,还可以美化城市夜景,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路灯的布置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照明均匀
路灯的布置应该使得整个道路的照明均匀,尽可能避免出现强弱不一的情况。

特别是在拐角处、路口等需要特别注意。

2. 避免眩目
路灯的设计应该避免眩目现象,特别是对行驶车辆的影响最大。

如果灯光过强,会对驾驶员造成干扰,影响安全行驶。

3. 节能环保
路灯的使用应该考虑节能环保的原则,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和控制器,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4. 安全性
路灯的布置应该能够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夜间。

需要特别关注人员和车辆密集的地方,例如人行道、交通枢纽等。

5. 美化城市
路灯的设计应该考虑美化城市的效果,增加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气息。

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设计风格。

总之,路灯的布置不仅要考虑实用性,还应该兼顾节能环保、安全性和美观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服务。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道路及与道路相联系的特殊场所的照明设计,不适用于隧道照明的设计。

第1.0.3条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

第1.0.4条道路照明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

第二章照明标准第2.0.1条城市道路照明标准,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居住区道路分为五级。

道路照明标准表2.0.3注:①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20~30%。

②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第2.0.2条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四项评价指标。

主要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应满足平均照度单项评价指标。

第2.0.3条各级道路照明标准见表2.0.3。

第2.0.4条三幅路、四幅路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1/2。

第2.0.5条第2.0.3条和第2.0.4条规定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值均为维持值,新安装光源、灯具的道路,其路面的初始亮度(或照度)值应相应提高30~50%。

第2.0.6条选定道路照明标准时,要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一般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类型采用相应低1级的标准。

第三章光源和灯具的选择第一节光源的选择第3.1.1条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光效气体放电灯,不应采用白炽灯。

第3.1.2条选择光源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快速路和对颜色识别要求不高的市郊道路宜采用低压钠灯或高压钠灯;二、主干路和次干路宜采用高压钠灯;三、支路和居住区道路,宜采用小功率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高压汞灯;四、市中心、商业中心等个别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街道必要时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中显色型、高显色型高压钠灯。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灯照明设计与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灯照明设计与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灯照明设计与管理为了确保城市的夜间安全和交通便利,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灯照明设计与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路灯照明设计的原则、路灯类型与布置、照明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照明效果和管理水平。

一、路灯照明设计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路灯的设计应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为首要目标。

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道路类型以及行车速度等因素,合理配置路灯的位置和数量,避免因照明不足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2. 节能环保原则: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节能的路灯照明设备和技术。

合理利用光控和时控技术,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在设计阶段考虑路灯材料和光源的可回收性和可重复利用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美化环境原则:路灯设计应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不仅要满足照明功能,还要具备艺术性和美观性。

根据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选择适合的路灯造型和颜色,营造独特的夜间景观。

二、路灯类型与布置1. 路灯类型:市政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灯类型包括高杆灯、抱杆灯、壁灯、地埋灯等。

高杆灯适用于宽大的道路,可提供较远的照明范围;抱杆灯适用于狭窄的街道或人行道,提供近距离的照明;壁灯适用于楼宇外墙或挡土墙,兼具照明和装饰功能;地埋灯适用于人行道、广场等场所,不仅提供照明,还增加了路面的美观性。

2. 路灯布置:在进行路灯布置时,应根据道路的类型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主干道和高速公路的路灯间距通常较大,以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性;而小区内的道路和人行道的路灯间距则相对较小,以提供更舒适的照明环境。

此外,考虑到路灯的照明角度和覆盖范围,合理安装路灯,以避免出现照明盲区和明暗交替问题。

三、照明管理措施1. 定期巡检维护:路灯照明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灯具故障和损坏,确保路灯的正常运行。

巡检内容包括灯具的亮度和光色是否正常,灯杆是否倾斜或松动,电缆和接线是否老化等。

维护措施主要包括更换灯泡、修复灯杆、清洁灯具等。

新国标路灯规则

新国标路灯规则

新国标路灯规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路灯作为城市照明的重要设施,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升级。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新的路灯国家标准,对路灯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

新国标路灯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路灯照明质量要求:新国标对路灯的照明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包括亮度、均匀度、色温、色彩还原性等指标,旨在提高城市道路的照明质量,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2. 路灯设计原则:新国标要求路灯设计要满足城市规划、建筑环境和交通安全等要求,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和使用需求。

同时,还要注重能耗和环保因素,提高路灯的能效和节能性。

3. 路灯材料和制造要求:新国标规定了路灯材料的选用和制造质量的要求,包括灯杆、灯头、灯具、电器元件等方面,保证路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 路灯安装和维护要求:新国标规定了路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要求,包括安装位置、高度、倾斜度等方面。

同时,还要注意路灯的清洁、检修和更换等工作,保障路灯的正常运行。

新国标路灯规则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城市道路的照明质量和路灯的能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各地有关部门和厂商积极响应和落实,共同推进路灯的升级和改造工作,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路灯布置原则

路灯布置原则

路灯布置原则
路灯布置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为保障交通安全和人民夜间生活、工作、出行的需要,合理设置路灯的规范和要求。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布置密度:路灯的布置密度应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行人
流量、周边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主干道路和重要交叉口应该设置较高的路灯密度,而次干道路和较为安静的街区则可以适当降低路灯密度。

2. 灯杆高度:路灯的灯杆高度应根据道路宽度、车速等因素来
确定。

一般来说,主干道路和高速公路的路灯灯杆高度应较高,以确保照明范围的覆盖面积;而次干道路和较为狭窄的街区则可以适当降低灯杆高度。

3. 灯具类型:路灯的灯具类型应根据道路等级、周边环境等因
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主干道路和重要交叉口可以选择较为明亮的灯具,而次干道路和较为安静的街区则可以选择较为柔和的灯具。

4. 照明范围:路灯的照明范围应根据道路等级、车速等因素来
确定。

一般来说,主干道路和高速公路的路灯应该覆盖较广的范围,以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而次干道路和较为狭窄的街区则可以适当缩小照明范围,以节省能源和减少光污染。

5. 能源消耗:路灯的能源消耗应尽可能地减少,可以采用LED
等节能灯具,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功率调节和时间控制等功能,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总之,合理的路灯布置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夜间照明质量和交通安全水平,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光污染。

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是为了确保公共道路的照明效果和交通安全,并提供良好的城市景观。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路灯设计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市政工程中路灯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照明强度要求照明强度是指道路上的照明亮度水平,通常是以勒克斯(lux)为单位表示。

根据不同道路类型和用途,照明强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对于主干道和次干道,照明强度要求在30-50lux之间。

而对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隧道,照明强度要求在50-100lux之间。

照明强度的要求可以根据当地交通流量、道路宽度和行人活动情况进行调整。

二、灯具布置要求灯具的布置是指路灯在道路两侧的位置、间距和高度等方面的要求。

为了确保路灯的照明范围和均匀性,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布置要求:1.照明范围:路灯的照明范围应覆盖整个道路,同时避免形成明暗交替的区域。

在交叉口和弯道等特殊路段,需要增加路灯的密度,确保视野清晰。

2.间距要求:路灯的间距应根据道路的宽度和类型进行合理安排。

通常情况下,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灯间距应在30-50米之间,而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路灯间距可以适当增加到50-100米。

3.高度要求:路灯的高度应根据道路的宽度和交通流量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灯高度应在6-10米之间,而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路灯高度可以增加到10-15米,以确保照明范围的覆盖。

三、能源节约要求在市政工程中,节能减排是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路灯设计来说,也有一些节能要求需要满足。

1.选用高效节能灯具: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应选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寿命,并减少光污染。

2.智能控制系统:路灯设计中可以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应器、定时器和光控器等设备,实现路灯的自动调节和控制,达到节能的效果。

3.合理照明时段:在市政工程中,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太阳的运动规律,合理规划照明时段,避免白天浪费能源,夜晚又照明不足的问题。

路灯管理细则

路灯管理细则

路灯管理细则路灯管理细则是指对城市道路内的路灯进行安装、维护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

目的是确保道路行车和行人的安全,保证城市的社会秩序和公共服务的高效运作。

本文就对路灯管理的细则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路灯的分类路灯按照所使用的灯具可分为LED路灯、荧光灯路灯、钠灯路灯和金卤灯路灯,其中LED路灯具有节能、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目前也是趋势所在,因此在新建工程中力促LED灯的使用。

二、路灯的选址设计路灯的选址要尽可能适度合理,避免浪费和重复,同时也要满足照明质量要求。

一般来说,路灯应该分布均匀、高度适当、灯柱数目适宜等,在交通拥堵和复杂交叉口以及盗窃易发地段等需要灯光调亮。

此外还需注意路灯和接纳点周边的环境协调和美观。

三、路灯的规制要求路灯规制是为了保证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权益正当,保证公共设施的高效运作。

在道路照明设计中,对于路灯的位置、数量、间距等都有所规定,需要在实际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予以执行和落实。

由于路灯通常是由电力部门进行供电,因此,在优化照明效果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细节,如避免电线暴露、防止违法用电、防盗等等。

四、路灯维护管理路灯设备维护管理是保持良好照明效果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主要包括路灯的定期检查、日常保养和清洁维护等。

其中,定期检查主要是排查线路老化、质量降低、路灯故障等问题,及时修理,以确保道路照明质量和稳定性。

日常保养和清洁维护则主要是针对路灯周边的垃圾和落叶进行清理,保证档次整洁和视野通畅。

五、路灯的节能管理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路灯的节能成为路灯管理的重要方向。

节能通过调整灯光亮度、灯具的使用寿命、采用更为节能的灯光技术等多种方式实现。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完善路灯的管理和运维流程,减少能源浪费和台账成本,也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合以上,路灯管理细则对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城市逐渐走向更亮丽和更加高效的方向。

但需要注意的是,最终还是要实现人文化和智慧化的效果,切忌完全从规定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人群的实际需求。

路灯照明设计规范

路灯照明设计规范

路灯照明设计规范首先,路灯的照明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的视觉需求和生活习惯。

根据人眼对不同照明条件下的亮度感知的特点,确定合适的照明等级。

在城市主干道、广场等需要提供高照度照明的区域,应该采用高亮度的LED灯光源,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而在住宅区、公园等相对安静的区域,则可以选择较低亮度的灯光,既能满足照明需求,又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

其次,路灯的摆放和布局要合理科学。

主干道和交通要道上的路灯要求密度较高,一般按照每30米一盏的标准进行布置,以保证路面的均匀照明。

而在住宅区、公园等相对密度较低的地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场地情况,适当减少灯杆的数量,以节约能源和资源。

此外,要注意路灯的高度和倾斜角度的调整。

高度过低会导致照明范围不够,高度过高则会造成光污染和能源浪费。

倾斜角度的调整能够更好地照亮道路,减少光照的盲区。

另外,路灯的照明时间也需要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来说,夜间照明时间应该根据季节变化和地理位置进行调整。

夏季夜晚较长,照明时间要较长;冬季夜晚较短,照明时间可以相应减少。

此外,结合环境光照、人流密度和交通状况等因素,可以在夜间的低峰期适当减少照明强度,以节约能源。

最后,路灯照明设计还需要关注灯光的色温和色彩。

灯光的色温决定了照明环境的明暗程度和视觉舒适性,一般分为暖白光(色温3000K-4000K)、白光(色温4000K-6000K)和冷白光(色温6000K-8000K)三种,应根据具体照明需求进行选择。

色彩的选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保持整体的美观性。

综上所述,路灯照明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照明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美化城市夜景而制定的。

在设计中应该考虑人们的视觉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设置照明等级、摆放和布局,适当控制照明时间和亮度,选择合适的色温和色彩。

只有符合规范的设计才能真正为城市的夜间照明环境增光添彩。

路灯管理细则范文(2篇)

路灯管理细则范文(2篇)

路灯管理细则范文为了合理管理路灯,保障行人和车辆在夜间出行的安全,制定以下路灯管理细则:一、路灯的设置与维护1. 路灯的设置应符合交通需求,特别是交通繁忙地段和行人密集区域应增设路灯,确保夜间行人的安全。

2. 路灯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检查路灯的亮度和光束方向,及时更换烧坏的路灯灯泡。

3. 路灯维修应及时响应,尽量在24小时内解决路灯故障问题,确保路灯正常运行。

二、节能管理1. 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根据道路人流量、车流量和天气等情况调整路灯照明时间和亮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 更新更节能的路灯设备,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三、路灯与环境保护1. 路灯的布置应避免对周边居民和野生动植物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2. 尽量采用低污染、环保的灯具,减少光污染对夜间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公众意见征集1. 在新增或更换路灯时,应充分征求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的意见,特别是对于对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的路段。

2. 设立意见箱或通过网络平台征集公众意见,及时处理居民关于路灯问题的建议和投诉。

五、安全管理1. 路灯运行时,应定期检查路灯杆、灯头及电缆的安全性,确保无腐蚀、断裂等情况。

2. 路灯设置时应避免造成行人和车辆的视线盲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监管与责任1. 建立路灯管理机构,明确路灯管理的责任和监督机制。

2. 对于拖延或不负责任的路灯管理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追究责任。

以上是关于路灯管理细则的范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路灯管理细则范文(二)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的夜间交通安全和市民的生活安全,制定本细则,规范路灯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二条:路灯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状况,制定路灯的布设方案,并及时更新。

第三条:路灯的材质应当符合安全要求,具备防水、防爆等功能,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

第四条:路灯的亮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道路交通安全要求,同时要避免产生眩光影响驾驶人和行人的视线。

第五条:路灯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路灯进行巡检,发现故障和损坏的路灯应当及时修复或更换。

路灯设计规范

路灯设计规范

•关于路灯的安装高度应该多少才合适?•路灯照明安装高度为了避免眩光,可以选用漫反射灯中(d)(e)(f)、路灯的安装高度不宜小于4.5m。

路灯杆间距离可为25~30m,进入弯道处的灯杆间距应适当减少。

当道路宽度为A时,庭院灯的高度可按0.6A(单侧布灯)~1.2A(双侧对称布灯)选取,但不宜高于3.5m。

庭院灯杆间距可为15~20m。

路灯伸出路崖宜为0.6~1m,路灯的水平线上的仰角宜为5度,路面亮度不宜低于1cd/m2。

室外照明宜在每灯杆处设置单独的短路保护。

最小照度与最大照度之比,宜为1:10~1:15之间。

室外照明宜在值班室或变电室进行遥控,并在深夜可关掉部分灯光。

室外照明采用三相配电时应在不同控灯方式中保持三相负荷平衡。

室外停车广场灯杆的配置位置不得影响交通。

停车广场照明可采用显色性高、寿命长的光源。

高杆照明应采用轴对称配光灯具,灯具安装高度H可由下式确定:H≥0.5RR为被照明范围的半径,单位为m。

高杆照明宜采用可升降式灯盘。

a,路灯的平面布局路灯的平面布局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要考虑许多的因素,这些因素又互相影响、彼此制约。

诸如道路的等级、交通流量、速度、路宽、路面结构、灯具的功率、安装高度及交叉路口等条件不同则平面布局各异。

1.一般道路的布灯方式(路灯的排列方式)。

当道路的宽度不超过15m时,通常采用单侧布灯方式。

(a)单侧布灯(b)中心线布灯(c)两侧交叉布灯(d)两侧对称布灯1-灯杆2-路灯3-钢索4-隔离带当道路两侧有商店或橱窗照明度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中心布灯的方式。

在比较宽的高速公路上或有上、下分车道时,也可以采用中心布灯的方式。

如果道路两侧都有电杆,可以拉钢索,把灯具吊装在道路的中心线上方。

也可以在隔离带上拉钢索布灯。

道路的宽度在12~15m的二、三级公路,常采用中心线布灯。

优点是照度比较均匀。

缺点是灯具在道路中心维修不太方便。

当路面的宽度大于15m时,而且车辆及行人比较多,又强调美观时,则可以采用两侧交错布灯或两侧对称布灯。

路灯实施细则

路灯实施细则

路灯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路灯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建筑的美感,还能够为行人提供安全保障。

因此,路灯的建设和维护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际建设中,路灯的实施细则需要被制定和实施。

这个实施细则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二、路灯的数量和位置在制定路灯实施细则时,需要考虑路灯的数量和位置。

一般来说,路灯的数量和位置应该根据道路的宽度和交通量来确定。

在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重要的交通要道上,路灯的数量应该比较充足,路灯分布的位置应该比较密集。

而在一些人车流量较小的地方,路灯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路灯分布的位置也可以稍微稀疏一些。

因此,在制定路灯实施细则时,需要考虑到不同道路的交通情况和行人的安全需求,来确定路灯的数量和位置。

三、路灯的类型和装置在制定路灯实施细则时,还需要考虑路灯的类型和装置。

不同的路灯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路况和地形,不同的装置方式也会对路灯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路灯的类型可以分为普通灯、LED灯、太阳能灯等。

其中,LED灯和太阳能灯相比较而言更加节能、环保,同时也更具有可持续性。

在了解各种路灯类型和装置方式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路灯的类型和装置方式,以便更好地满足行人的需求,提高路灯的实用性和效率。

四、路灯的维护和保养制定路灯实施细则时,还需要考虑路灯的维护和保养问题。

路灯的维护和保养对路灯的使用寿命和实际效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路灯实施细则中,需要对路灯的定期维护和检查进行规定,以确保路灯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

同时,在路灯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路灯进行及时的清洁和保养,以保证路灯的亮度和观感。

五、路灯的节能措施制定路灯实施细则时,还需要考虑到路灯的节能措施。

节能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路灯的能耗,并且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

在路灯实施细则中,可以规定在路灯设计和实施中加入节能装置,如太阳能电池板、光电开关、LED灯等,来有效减少路灯的能耗。

六、总结在制定路灯实施细则时,需要考虑到路灯的数量和位置、路灯的类型和装置、路灯的维护和保养、路灯的节能措施等因素。

路灯管理细则

路灯管理细则

路灯管理细则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智慧化建设已经成为必要环节之一,而路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不可忽视。

路灯的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路灯管理细则显得尤为必要。

路灯管理细则的目标在于确保路灯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高路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程度,减少管理成本和维护难度,同时使城市美观整洁,营造出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

路灯管理细则应包括以下内容:1、路灯规划设计合理的路灯规划设计是路灯管理的基础,应当根据道路的不同型式和交通情况,选择合适的路灯类型,规划合理的路灯布局和灯光亮度,避免路灯过多或过少,防止灯光亮度不均等问题出现。

2、路灯安装维护路灯的安装和维护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安装标准。

路灯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延长,减少灯泡更换的次数和费用。

3、路灯能耗管理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能源成本,路灯管理应采用节能的灯具和管理方式,避免浪费。

考虑采用太阳能路灯、LED路灯、依据交通信息实时调节路灯亮度等先进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路灯管辖范围路灯治理的管理应划分清楚管辖范围,如市政府、区政府、乡(镇)政府等,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确保路灯设备的安全,避免盲目协调和重复施工,减少人为损坏和事故发生等。

5、路灯监控管理路灯的实时监控有助于路灯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控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路灯的全面感知和集中管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成本和操作难度。

总之,制定完善的路灯管理细则,是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必要途径,能够为城市的建设、管理、发展提供具有深远影响的支撑。

通过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打造城市安全、美丽、宜居的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良好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06│.165│.198│.217│.228│.237│.243│.247│.25│.253│.255│.257│.258│.259│.26
│车道侧├──┼──┼──┼──┼──┼──┼──┼──┼──┼──┼──┼──┼──┼──┼──┼──
││5°│.1│.155│.185│.202│.212│.219│.188│.226│.229│.23│.233│.234│.235│.236│.237
││15°│.08│.12│.136│.147│.153│.156│.164│.158│││││││
────┼───┼──┼──┼──┼──┼──┼──┼──┼──┼──┼──┼──┼──┼──┼──┼──┼──
││15°│.084│.135│.156│.186│.2│.208│.213│.217│.22│.222│.224│.226│.228│.229│.23
路灯最低安装高度表1
灯具表面亮度 灯具光通量(lm)低亮度 中亮度 高亮度
<3sb5000567
3~10sb10000678
>10sb20000789
近年来,因为不断地改善气体放电光源,所以道路照明的发展方向是向大功率、高光效、提高高度、扩大纵向间距和改进立体布局的方向发展。
灯具的纵向间距一般为30~50m。当有电力线杆或无轨电车架空电杆时,间距为40~50m。尽量将供电电杆与照明电杆合杆,以节约投资。如果采用地下电缆供电,间距宜小,有利于照度的均匀度,间距通常为30~40m。路灯的纵向间距、灯具的配光种类和灯具的安装高度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北京市调查资料,推荐表2作参考。
如果相交道路的照度标准相差比较大时,司机从亮区驶入暗区会由于人的眼睛有“暗适应时间”关系而使人的视觉功能骤然下降。为此,需要在比较暗的路口设置过度地段,过度段的长度一般不少于100m。
亮度相差较大时道路照明的过度段
(a)无照明过度段(b)有照明过度段
3.人行横道的布灯——人行横道的布灯对司机安全行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道路狭窄的地方司机看不清楚想要横过马路的人。一旦看清楚了,行人已经走到马路上了,这就增加了危险性,因此需要增加人行横道外面下部空间的亮度。在行人穿过比较多的地方宜种高杆的树种,并及时剪枝。为了避免眩光,不宜把灯具设置在人行横道的正前方,我国规定车辆靠右边行驶,因此灯光宜从左方照射。人行横道附近的照度也要加强,一般人行横道前后50m之间的平均照度大于30lx为宜。
在实际作设计时,往往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路面较宽而有只能单侧布灯时,可以增大灯具的仰角,一般可以增大到15度角。如果仰角过大则灯具的发光效率降低,而且容易产生眩光。
2.交叉路口的布灯如果是丁字路口,最好将灯具设在道路尽端的对面,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照亮路面,而且有利于司机识别道路的尽头。
交叉路口的布灯
关于路灯的安装高度应该多少才合适?
路灯照明安装高度
为了避免眩光,可以选用漫反射灯中(d)(e)(f)、路灯的安装高度不宜小于4.5m。路灯杆间距离可为25~30m,进入弯道处的灯杆间距应适当减少。当道路宽度为A时,庭院灯的高度可按0.6A(单侧布灯)~1.2A(双侧对称布灯)选取,但不宜高于3.5m。庭院灯杆间距可为15~20m。
GGY250├───┼──┼──┼──┼──┼──┼──┼──┼──┼──┼──┼──┼──┼──┼──┼──┼──
││5°│.09│.137│.163│.174│.182│.156│.158│.19│││││││
│人行
├──┼──┼──┼──┼──┼──┼──┼──┼──┼──┼──┼──┼──┼──┼──┼──
高杆照明应采用轴对称配光灯具,灯具安装高度H可由下式确定:
H≥0.5R
R为被照明范围的半径,单位为m。高杆照明宜采用可升降式灯盘。
a,路灯的平面布局路灯的平面布局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要考虑许多的因素,这些因素又互相影响、彼此制约。诸如道路的等级、交通流量、速度、路宽、路面结构、灯具的功率、安装高度及交叉路口等条件不同则平面布局各异。
灯具角数│0.5│1│1.5│2│2.5│3│3.5│4│4.5│5│5.5│6│6.5│7│7.5
型号│││││││││││││││
────┬───┬──┼──┼──┼──┼──┼──┼──┼──┼──┼──┼──┼──┼──┼──┼──┼──
││15°│.108│.185│.225│.253│.266│.275│.282│.286│.29│.293│.265│.295│.298│.299│.3
Φ=EavLB/μKP(18-1)
式中:Eav─根据道路等级及规范照度标准确定的平均照度;
L-相邻灯具纵向间距/m;B-路面宽度/m;
μ-利用系数;K-维护系数,一般取0-65~0.7;
P-与排列方式有关的数值,一侧排列及交错排列时,取P=1,相对排列时取P=2。将计算所须要的照度与灯具的广光通量不适应时,可以调整灯距、电光源的功率、灯具安装的高度等参数。平均照度法的精度不如逐点计算法精确,例如没有考虑道路宽度及灯具悬挑长度的影响。但是平均照度法方法简便,经常采用,完全能满足工程之需要。
│车道侧├──┼──┼──┼──┼──┼──┼──┼──┼──┼──┼──┼──┼──┼──┼──┼──
││5°│.12│.193│.225│.245│.156│.263│.266│.27│.273│.275│.277│.279│.281│.282│.283
GGY125├───┼──┼──┼──┼──┼──┼──┼──┼──┼──┼──┼──┼──┼──┼──┼──┼──
Φ=EavLB/μKP=5×35×13/0.186×0.7×1=17500(lm)
高压汞灯利用系数表表18-7
───────────┬──┬──┬──┬──┬──┬──┬──┬──┬──┬──┬──┬──┬──┬──┬──
灯利B/H│││││││││││││││
具用│││││││││││││││
仰系│││││││││││││││
││5°│.035│.125│.155│.168│.177│.184│.186││││││││
│人行道├──┼──┼──┼──┼──┼──┼──┼──┼──┼──┼──┼──┼──┼──┼──┼──
││15°│.075│.11│.157│.15│.156│.16│.164││││││││
────┼───┼──┼──┼──┼──┼──┼──┼──┼──┼──┼──┼──┼──┼──┼──┼──┼──
(a)丁字路口布灯(b)十字路口布灯
在十字交叉路口布灯间距宜减小,路灯最好设置在汽车前进方向司机视线的右侧,这样容易使司机看清横穿交叉路口的行人或车辆。在交叉路口的各个灯具都有相应的主要功能,是由道路①向右转弯的汽车和由道路④向左转弯的汽车而设置的。同理可以分析乙灯、丙灯、丁灯的功能。
在交叉路口中心悬挂的灯具往往用红色的灯罩,以引起司机的注意。在复杂的交通路口,为了引起司机提早注意,在附近路段改变灯具的种类或光源的种类(即改变灯具的光通量)也有良好的效果。交叉路口设计照度标准要求高一些,一般不低于几条相交道路照度标准之和。
18.5.3路灯的安装灯具的高度及纵向间距是照明设计中需要解决的数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眩光、改善照度的均匀度。只有灯高与间距很好地配合才能发挥好灯具配光曲线特性,以便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或经济效益。
北京市主要街道一般采用250~400W高压水银灯或高压钠灯。安装高度7~12m。一般的道路用150~250W的高压水银灯,安装高度6~8m。小胡同灯具安装高度5~6m。灯具安装低一些,光能利用率高,但是,为了避免眩光,灯具也不能安装过低,根据灯具亮度的不同推荐路灯安装高度见表1。
6.与铁路平交路口的布灯为了能够清楚地识别道杆和铁路,就要选择能同时照射到道杆和铁路口两个方向的配光的照明点,灯具不宜设在司机行进方向的正前方,以免产生眩光。路灯距离活动栏杆的水平距离l为3.5~4m。道杆外侧的照度宜大于5lx,铁道路口的照度宜大于10lx。
铁道路口的布灯
总之,路灯平面布局首先要考虑到功能的需要,既要有足够的照度,又要避免眩光。为了确保安全往往要从技术和经济指标反复比较才能确定出最佳方案。
4.弯道的照明布局当弯道半径小于1000m时,照明就要按照曲线处理,一般在弯道侧布灯。这样从远处就能以灯光的亮点辨别出路线是弯道,越靠近弯道中心部分的灯具距离越密。如果弯道的半径比较小时,应减少灯具的纵向间距,以增大路面的照度。
弯道布灯
5.坡道的照明布局当车辆通过陡坡变坡点时,车辆前灯的照明效果变差,因此应该提高路面的照度,即减少灯具的间距。
两侧对称布灯│5│7│4│5
两侧交错布灯│7│10│2.5│3
────────────┴───┴───┴───┴───
注:(1)灯具配光中A是指有配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扩大到20%。
为了提高光通的利用率,设置灯具一般都伸进车道一定的长度(oh)称为悬挑长度。通常h为3~4m。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还避免了树枝对灯光的遮挡。
│车道侧├──┼──┼──┼──┼──┼──┼──┼──┼──┼──┼──┼──┼──┼──┼──┼──
││5°│.076│.132│.162│.18│.19│.198│.203│.206│.208│.21│.212│.213│.214│.215│.215
GGY400├───┼──┼──┼──┼──┼──┼──┼──┼──┼──┼──┼──┼──┼──┼──┼──┼──
1.一般道路的布灯方式(路灯的排列方式)。当道路的宽度不超过15m时,通常采用单侧布灯方式。
(a)单侧布灯(b)中心线布灯(c)两侧交叉布灯(d)两侧对称布灯
1-灯杆2-路灯3-钢索4-隔离带
当道路两侧有商店或橱窗照明度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中心布灯的方式。在比较宽的高速公路上或有上、下分车道时,也可以采用中心布灯的方式。如果道路两侧都有电杆,可以拉钢索,把灯具吊装在道路的中心线上方。也可以在隔离带上拉钢索布灯。道路的宽度在12~15m的二、三级公路,常采用中心线布灯。优点是照度比较均匀。缺点是灯具在道路中心维修不太方便。当路面的宽度大于15m时,而且车辆及行人比较多,又强调美观时,则可以采用两侧交错布灯或两侧对称布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